公式法的说课稿

时间:2021-03-19 16:20:59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公式法的说课稿范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公式法的说课稿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公式法的说课稿范文

  公式法的说课稿1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14.3.2公式法》(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我准备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学情分析、学习目标和重难点的确定、教学环节的设计等方面确定本节课。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因式分解是解析式的一种恒等变形,因式分解不但在解方程等问题中及其重要,在数学科学其他问题和一般科学研究中也具有广泛应用,是重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因式分解的方法一般包括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待定系数法等。而在本章只学习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这两种基本知识和方法。它对数感和符号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是进一步学习分式和分式方程的基础。在中考题中分式化简求值问题,不可避免地用到因式分解。而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的基本方法。

  二、学生的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整式的概念、整式的加、减、乘、除、乘方,以及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具备继续学习知识的基础和经验,但在细节方面还处在欠缺。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

  我认真钻研教材,在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情况下,我设计如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掌握平方差公式的特点,能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2、掌握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方法,掌握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分解因式综合应用。

  3、经历探究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的过程,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感受数学知识的完整性。

  4、培养学生良好的互动交流的习惯,体会数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熟练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教学难点:

  1、掌握平方差公式的特点。

  2、熟练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四、教学过程的设计

  本着学生的认知规律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因此在教学环节设计时,我特意设计如下教学环节:

  为了拉近师生距离,便于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我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学生喜欢看浙江卫视的'跑男栏目,喜欢明星。于是我便以设计Baby做任务时遇到问题:请你在10秒内计算,聪明的你能帮助Baby解决这一难题吗?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课题,并板书课题

  第二环节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本P116例题以前部分,尝试回答下列问题:

  (1)有什么特点?

  (2)你能将它分解因式吗?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目的明确,针对性强,通过学生发现并描述特点,为下面公式剖析做了铺垫。然后让学生口答课本P117页第一题用一组练习进行巩固加深对公式的认识,另外我选择教材的练习题的目的是书本是我们学习的蓝本,是专家们深思熟虑后的成果。

  第三个环节通过小组互学,探讨公式。用3个问题,观察公式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公式有什么特点?你能用语言叙述这个公式吗?

  (2)公式中字母a、b可以表示什么?

  (3)因式分解平方差公式与我们前面所学的乘法公式平方差公式有什么区别?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生深入探究,教师加以引导,剖析公式,学习难点得以突破。

  第四个环节,在学生已经掌握公式的基础上,进行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由一组简单基础题目入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同时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然后解决课前引入的问题,提出问题,便要解决问题,这样前后呼应。)

  第五个环节通过教师引导,例题精讲,让学生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

  (1)(2)(3)通过例题第一小题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发现因式分解应分解彻底,第二和第三个题目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总结出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一提;二用;三查。教师要强调必须进行到每一个多项式都不能分解为止。题目设计层层深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然后通过尝试练习,学生进行展示,便于发现学生的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第六个环节,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我侧重于学生收获方面的体验。通过学生畅谈收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第七个环节,通过四个题目,检测学生本节课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四个题目的设计,旨在让学生掌握公式的特点,并会熟练地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其中第四题是实际问题,设计此题是为了让学生学会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整体设计思路,不当之处,敬请专家们批评指正!

  公式法的说课稿2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2章《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过程分析、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节课作如下说明。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是初中代数的方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是在学完一元一次方程、因式分解、数的开方、以及前三种因式分解法、直接开方法、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上,掌握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是配方法和开平方两个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升华。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明确配方法是解方程的通法,同时会根据题目选择合适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也是今后学习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方面: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会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数学思考方面:通过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进一步使学生熟练掌握配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推理的严密性和逻辑性以及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解决问题方面:结合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练习,培养学生快速准确的运算能力和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方面:让学生体验到所有的方程都可以用公式法解决,感受到公式的对称美、简洁美,渗透分类的思想;公式的引入培养学生寻求简便方法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会熟练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难点:理解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判别式

  二、教学法分析

  教法:本节课采用引导发现式的自主探究式与交流讨论结合的方法;在教学中由旧知识引导探究一般化问题的形式展开,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多交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学法:让学生学会善于观察、分析讨论和分类归纳的方法,提出问题后,鼓励学生通过分析、探索、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铜锁亲自尝试,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三、过程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成以下六个环节:复习导入——呈现问题——例题讲解——巩固练习,课时小结——布置作业。

  1、复习引入:

  这节课,我首先从旧知问题(1)用配方法解方程2x28x90的练习引入,问题(2)总结配方法的一般步骤(化一般方程——二次项系数为1——配方使左边为完全平方式——两边开方——求解)。

  设计意图:让学生巩固昨天的知识,进一步熟练钥匙并为今天做学的内容解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做好铺垫,达到“温故而知新”。

  2、问题呈现:

  你能用配方法解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吗?ax2bxc0(a0)

  此处由一个特殊的旧知引导学生推导出一般的结果,希望学生学会由特殊性到一般化的思想。为降低b2b24ac推导的难度,化简、移项、配方、变形由我和学生一起探究完成,到(x这步时,提出)22a4a

  问题:

  ①此时可以直接开平方吗?

  ②等号右边的值需要满足什么条件?为什么?

  ③等号右边的值只跟哪个式子有关?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完成前四步,这样与利于减轻学生的思维负担,便于将主要精力放在后边公式的推导上。通过小组的讨论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互帮互助,借助小组的交流完善答案,关键让学生会对

  掌握b24ac与方程有无实数根的关系,这里分类思想也是今后常用的一种数学思想,b24ac进行讨论,

  应加以强化。

  最终总结出:

  当b24ac<0时,原方程无实数解。

  当b24ac≥0时,原方程有实数解,

  再进一步谈论:b24ac=0与b24ac>0时,两个解区别?

  (b24ac=0时,两个相等的实数解,b24ac>0时,两个不等的实数解)

  由此可知,方程有解还是无解是由b24ac决定,即b24ac是方程解的判别式。

  同时,方程的解是可以将a、b、c

  的值带入公式x根公式”,利用它解一元二次方程叫做公式法。

  3、课时小结

  (1)学生作知识总结:本节课通过配方法求解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推出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并按照公式法的步骤解一元二次方程。

  (2)我扩展:(方法归纳)求根公式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专用公式,只有在确定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时才能使用,是常用而重要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万能求根公式。

  4、布置作业: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体差异,加强作业的针对性,分层布置作业,适应新课标,让不同的学生各其所长,因材施教的要求,提高他们的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板书设计

  教学评价

  本节课内容较为单一,通过“层层设疑”、“复习回顾”等环节促进学生的思考和探究。

  通过比较合理的问题设计巩固练习、小组讨论等形式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展示机会,强化了学生的运算能力,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技能。

【公式法的说课稿范文】相关文章:

1.借贷记账法说课稿

2.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说课稿

3.科学记数法说课稿4篇

4.科学记数法说课稿3篇

5.科学记数法说课稿4篇

6.关于励志的公式

7.冲量公式是什么与动量的关系公式有哪些

8.直线斜率k的公式

9.励志公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