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说课稿

时间:2021-03-28 15:15:26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小学说课稿模板锦集五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说课稿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说课稿模板锦集五篇

小学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本节课是浙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简易方程》的第一课时《用字母表数》。《简易方程》是小小学生学习代数知识的重要内容,也是他们联系学习代数初步知识的开始。由于小小学生由具体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对于他们来说是很抽象的、显得较枯燥的,而且用字母表示数有许多知识和规则与小小学生原来的认识和习惯不同,而这些知识和规律又是学习简易方程以及中学里学习代数的主要基础。

  2、教学目标:原教案教学目标的制定中是以“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作为标准对学习目标进行分解的,根据认知领域发展的不同层次将整体目标分解成“认知——学会——掌握”,要求小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知道用字母可以表示数,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数量关系,也可以表示数量。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能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由于仅仅着眼于认知的角度,单纯以知识技能的掌握为标准来分解目标,因而由此而形成的学习目标是缺乏“整体、系统发展”的意义。新教案对学习目标的分解是以“小学生的全域发展”作为标准进行的,更注重了小学生的主体性和目标的可操作性。学习目标首先被分解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仅解决了“学到什么”和“怎样学习”的问题,尤其解决了“喜欢学”和“主动学”的问题。

  二、说教学方法

  “教必有法而教无定法”,只有方法得当,才会有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小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和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

  三、说小学生学法

  首先教师创造良好的环境,引导小学生从喜欢的、已知的、熟悉的生活内容入手,让小学生自己在特定的环境下不知不觉中建立字母就在生活中,就在我们身边,再通过一系列活动,小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索进一步了解了字母可以表示数,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数量关系,也可以表示数量。再通过各种联系将其转化为解决问题的策略,发掘不同层次小学生的不同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小学生挖掘问题能力、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活动

  1、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原教案的导入和用字母表示数教学上是按教材内容来进行教学的,思路在继续“教教材”,不仅教学过程一般化,小学生也没有真正进入积极能动的学习状态。教师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是一种观念和方法的转变;从用教材中的材料教,到选择、设计合适的材料教,更是一种创造和发展。教师要善于发现和选择有利于小学生发展的学习材料,促使小学生主动学习,和谐发展。本节课抛开了教材中的原有例题,从小学生生活中选择教学素材。我们认为选择这样的材料不仅有助于小学生的发展,也有助于数学学习材料的发展,能促使小学生积极思维,有利于组织小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教师不应该仅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且应该成为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故在新教案中的导入和对知识技能的掌握上是按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也包括教师自身的优势、特长)所设计的。课前谈话就足以激发起小学生的兴趣,用“帅、酷、牛”等时尚用语及一首儿时的歌谣“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深深激发小学生好奇心和积极性。一则“失物招领”和“畅想年龄”激发小学生求知的欲望,让小学生眼前一亮有了新鲜感。同时还注重调动小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创设了一定的学习情境,激发小学生主动去畅想自己和老师的年龄,购买喜欢的物品,既直观又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2、以小学生生活经历为素材,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升到数学角度。原教案的学习活动的设计忽略了充分利用小学生的知识经验基础、认知特点。新教案的学习活动重视了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小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如在“失物招领”中,引导小学生分析得出字母a可以表示任意一个数,初步感知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又大胆调用小学生熟知的生活经验,使数学学习变得易于理解掌握。小学生对于怎样用单价、数量求总价已经很熟悉,因此,我就直接让小学生按照教师的特殊要求自由选购食品,并列出求总价的式子。经过分析,概括得出可以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在这节课的练习中,安排了以下几个情境练习:从儿歌“一只蛤蟆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中感悟、理解代数式的意义;根据相关条件用代数式表示任课老师和听课老师的年龄。练习设计有层次,有新意。

  3、“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原教案中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也忽视了问题情境的创设,因此小学生的学习热情没有达到高涨。新教案中教师则充分注意到了小学生的思维发展需要引导和在“跳一跳能摘到果子”的情景条件下才能有效发展的特点。因此教学整体上更具有系统性,每个环节之间的衔接也更紧密,更多的是在具体的情境中产生问题进而萌发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引导小学生主动的构建知识。最后是综合运用,在练习中加以巩固。这一过程的设计使小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都得到了广泛的调动。使学习过程不仅具有了“最近发展”的意义,而且也是“经济化”的。

  4、关注不同发展水平小学生的继续发展需要。原教案的作业和反馈都是较单一的,形式上和要求上还不够多元。在新教案中教师考虑到了不同的小学生完成作业的量上可以有差异,尤其在在反馈上采取的形式和评价也是多样的,比如教师评价、小学生自己一自己喜欢的方式评价自己,并根据小学生的不同水平给予不同的指导和反馈。

  5、自主的问题情境,开放的练习视野,引发了蓬勃的思维活动。小学生在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家人年龄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用字母表示数的学习材料,从而使其对知识的掌握由形象感知迈向抽象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发展性练习中得到有效拓展。一是深度的拓展。“男生a人,女生b人”,从只有一个字母,跨越到含有两个字母,认知的思维已走向深入;二是广度的拓展。“你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小学生在想方设法提问的过程中,势必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反思检阅自己的已有知识模块。这样一来,学习呈现出了一种整合性的态势,知识的范围已走向宽泛。因此,用这样一个发展性练习结课,真可谓意味深长!

  五、本节课引出的几点思考

  1、课程改革的关键还是教师观念的改变,重视小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让小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通过符合小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让小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课堂的活动设计得有实效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不仅要解决“学到什么”和“怎样学习”的问题,还要解决小学生“喜欢学”和“主动学”的问题,重视小学生的情感态度,一定要联系小学生的实际,以小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心理特点为出发点。

  3、小学生的学习应着眼于小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重视小学生的差异性,不能把一堂课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和结果,更主要的是方法和兴趣的引导上。

小学说课稿 篇2

  一.学情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这节课中,我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计算,去比较,再通过我的适时引导,让孩子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积的变化规律。

  二.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计算、观察、比较,发现积随因数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放手探讨积的变化规律。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数学结论的能力。

  情感目标:体验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与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积随因数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规律、验证规律、应用规律。

  四.教法

  我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观察、猜想、验证来自主探索概括出积的变化规律。

  五.学法

  学生经历观察思考、提出猜想、验证猜想、表述规律、应用规律的自主探索过程,获得探索教学规律的一般经验。

  六.教学具及相关资料

  小黑板

  七.教学流程

  谈话导入猜想规律验证规律表述规律,小结探索方法应用规律拓展延伸课堂小结。

  八.教学设计过程

  1谈话导入

  课的开始我与孩子进行谈话学校为了奖励参加大扫除的学生,每人发一本笔记本,每本笔记本6元,买2本需要多少元钱?买20本,200本呢?孩子你们算算。

  根据学生的回答,我板书三个算式及其结果:

  62=12(元)

  620=120(元)

  6200=1200(元)

  设计理念:我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将纯粹的算式赋予一定的生活意义,让孩子感受数学知识就在身边,从而更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我提出问题:观察这三个算式,你会发现什么规律呢?

  我引导孩子从上向下观察:因数到因数,积到积有什么规律。

  (2)小组交流,集体汇报。让孩子把自己发现的规律讲给同伴听,经过小组内交流,孩子不难提出猜想: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以几,积就乘以几。

  (3)我引导孩子再次从下向上观察,这次孩子很快提出新的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就除以几。

  设计理念:孩子通过独立观察,小组交流,使学生真正体验自主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同时,我活用教材,用一组算式揭示两条规律,先后有序,主次分明。

  3验证规律

  孩子都看出规律来了,那么这些规律是不是适合所有的算式呢?下面请孩子自己来验证一下。

  我出示小黑板,男生女生分为两组,一组应用规律直接写出结果,另一组用笔算或计算器验证。两组交换角色再次验证。

  设计理念:通过学生分组协作,体验验证数学规律的过程。

  4表述规律,小结探索方法。

  我首先让学生说规律,趁势解释说明乘以几=扩大几倍,除以几=缩小几倍,学生在以往的基础之上,很容易接受这点。然后引导学生如何把两条规律归纳成一条,得出积的变化规律: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就扩大(或缩小)几倍。我板书规律,揭示本课主题。最后我让孩子们说说这规律是如何得来的?

  设计理念:孩子通过对探索过程的反思,逐步形成自己的思维策略。

  5应用规律

  孩子自己完成教材1-4题。指明孩子自己说说如何得出结果的。个别孩子可能会提出:我用笔算也挺简单的,那我今天学的有什么用呢。好问题出来了,进入下一环节。

  6拓展延伸。

  (1)一个数乘以18积是270,如果这个数乘以54,积是()。

  (2)3610=360

  (362)(362)=

  (363)(363)=

  设计理念:通过层次分明,形式多样的练习,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7课堂总结,内化规律。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的高兴吗?

  设计理念:培养学生自我总结、自我反思的学习能力。

  九.教学效果分析

  本节课我创造性地活用教材,营造了宽松、自主的学习氛围,孩子们通过看、想、说、做等数学活动,去经历主动观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提出猜想验证规律运用规律的过程,丰富了学生学习的体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小学说课稿 篇3

  一、说理念:

  《灯光》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的教学不同于精读课文,要上出“略读的味道”!所以在设计灯光这一课时我丢弃了华而不实,形似神异,依葫芦画瓢的肤浅做法。努力做到“略”而不“略”,‘教’略而‘学’不略,既学习略读方法,更培养略读能力,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

  二、说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理解革命先烈对未来的憧憬和为此作出的牺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三、说教法

  1、给足空间、让学生自得其乐。

  略读课文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实践机会,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应该用于学生的自读和交流。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更强调学生自读自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适当给予点拨指导,把读书时间还给学生。采用“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方法。

  2、注重学法的梳理传授。

  在教学和课件设计中梳理本单元、本课中的学习方法。帮助孩子们整理好那些零碎的、片面所用的、曾经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能真正实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语文学习效果。

  四、说教材

  这篇课文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五、说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见过灯光吗?从课题切入让学生谈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见的灯光。课件展示华灯流彩学生会不由的赞叹多美呀,教师这时候再适时导出是呀多美呀,当华灯初上,我们欣赏着这缤纷绚丽的美景时,我们可曾想过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

  2、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用鲜血筑就的。今天,我们将跟随着作家王愿坚同志走近他们,了解他们。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本

  1、自读课文:提出梯度要求,读通读畅读出味在这个过程中解决字词障碍初步感知课文

  2、指名读: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分节请学生来读,对于读的学生是对第一环节的检查,其他的学生来评价老师可以简单指导评价方法,复述课文也是对第一个环节学习成果的检查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第三点则是从文章结构着手设计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结构。

  3、交流汇报

  4、小结:现实-回忆-现实

  (三)、精读课文深入感悟文本

  1、导读在这个环节上,我的教案和课件都反映的比较简单应该分两步走先解决第一个问题认真读读课文,想一想:“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在此基础上品读第一、二节,引导孩子们抓住光明、温暖、清明节、震等关键字词来思考感悟。

  2、学法指导

  在这个环节中梳理本单元、本课第一、二节中的学习方法:1、丰富的联想结合自身生活体验来理解感悟课文;2、从重点字词的斟酌理解去感悟课文。。

  3、自学其它部分

  在这个环节中给学生以充分的空间,结合上个环节所归纳梳理的学习方法学以致用、举一反三,自学课文其它部分。

  4、汇报交流

  5、小结依据学生的自学情况灵活调整

  (四)、畅所欲言升华内化文本

  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两个问题,都是开放型的问题,让学生畅所欲言升华文本、内化文本!

小学说课稿 篇4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享受体育,是体育教学的最高境界。师生一起在活动中体验到体育的快乐,课堂才能够焕发生命的活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孩子搭建一个快乐的体育课堂,让他们享受到体育的乐趣,从而对体育产生兴趣,积极投身到体育活动中来,并在活动中锻炼体质和提高健康水平,得到全面的发展。更好的适应社会。

  《趣味跳绳》是自编的小学体育(水平二)四年级的教材。下面我从: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六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介绍。

  一、说教学内容:

  我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跳绳和利用跳绳开展各种游戏。跳绳不仅是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还是小学生十分喜爱的一种体育活动。由于它轻便、灵巧,不需要非常大的场地,容易开展。现在的学校学生人多,活动场地有限,跳绳是比较适合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的内容。四年级小学生,在生理发展方面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通过跳绳活动能促进学生上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机能的发展,对于发展弹跳力、灵敏、协调性等具有非常显著作用。同时,丰富有趣的跳绳游戏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积极性,在充满和谐友爱的游戏中,让学生体验到集体的温暖和与同学合作的快乐。在心理发展上,让他们的团体意识正逐渐加深,对团体竞争也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完成各种不同难度的跳绳活动中,让学生在心理上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的能力,增强自信,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二、说教学理念:

  在确定了教学内容这一基础上,我主要是根据以下两个教学理念来设计本课教学的:

  理念一:改变了过去只重视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只关心学生的生理负荷,为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享受参与体育活动带来的乐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条主线来设计课堂教学,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贯彻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身后一辈子。”的教育理念。

  理念二:改变过去学生的被动执行任务为现在的主动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变教师“教”的要求,为学生“学”的需要。

  三、说教学目标:

  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认为:“科学地确定学习目标是教学的首要环节。”强调:“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本节课我制定了五个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要让学生积极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并大胆向同学展示自己的动作。相信我能行,告别我不行。

  2、运动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一些用跳绳练习的方法,并了解跳绳的特点、对身体的作用以及注意事项。

  3身体健康目标:通过跳绳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能,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和发展。

  4、心理健康目标:在学习中充分展现自我。增强自信心和意志品质,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享受到体育的快乐。

  5、社会适应目标:树立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积极进取,乐观开朗。

  四、说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各种跳绳的技巧和各种跳绳游戏活动;

  教学难点是:个人跳绳练习时,双臂的摆动动作和手腕的旋转动作;和多人跳绳练习时,两人摇绳的动作配合。

  五、说教学方法:

  本节课我围绕教学目标、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体育活动课的特点,在学生的自主练习活动中,老师遵循教学多样性的原则,充分发挥老师的辅导作用,采用示范法、讲解法、竞赛法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搭建一个快乐的体育课堂,让学生享受跳绳所带来的乐趣。

  六、说教学过程:

  我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说明:课前准备,架桥铺路;课程整合,达成目标;愉悦身心,期待体育。

  (一)课前准备,架桥铺路

  1、场地器材:短跳绳人手一条。

  2、音乐播放器一台。

  (二)课程整合,达成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我依据学校教学改革提出的课程整合的这一基本理念,我在体育教学中把音乐、体育有机的结合起来,优化教学手段,努力实现教学目标。

  1、情景创设、激发兴趣。我以轻松愉快的对话形式组织课堂常规,宣布本节课的内容。“同学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展现我们活力的运动场,这节课同学们将和老师一起进行一些有趣的跳绳活动,享受跳绳给我们带来的快乐!”然后在动感的《种太阳》的音乐下带领同学们手拿跳绳跟我一起完成自编操,自编操的内容依次为:振臂运动——扩胸运动——体转运动——体侧运动——腹背运动——全身运动。充分热身,为后面的活动做好生理和心理准备。

  2、方法多样、循序渐进。由于跳绳的种类和方法许多,为了使教学更切合实际,根据学生的跳绳活动情况和学生掌握跳绳动作的实际水平。在安排课时,使学生的练习由简单逐步到复杂,循序渐进,并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向新的目标挑战。

  首先:让学生展示和练习以前掌握的各种跳绳方法。同时教师也向学生展示跳绳的技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勇于挑战自我的精神。比比谁的跳法多?谁的跳的次数多。

  然后进行“快快跳起来”游戏,让学生友伴、兴趣分组,教师鼓励学生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自编游戏和跳法,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又尊重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我参加各组的练习,适时引导和讲解,点评、指导学生更好的掌握游戏的的方法与技巧,这种平等的交流还加深了我和学生之间的感情,融洽了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通过游戏比赛的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团结精神和合作能力。

  3、激发想像,拓展延伸。游戏《闯三关障碍赛接力赛》把这节体育课推向高潮,在这一小环节中,把学生分成两组进行接力赛。让学生在同伴的呐喊助威声中去奔跑、跨域、拼搏、挑战。让师生融入这活力无限的运动场。

  (三)愉悦身心,期待体育

  在教学的结束部份,我用《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作为放松音乐,在美丽的校园背景下,我和学生一起用绳作放松操运动,让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恢复到平常状态,同时还有机渗透了美育,陶冶了情操。

  在最后的小结讲评、布置课外练习中,我是这样说的:“同学们,大家喜欢跳绳吗?老师非常高兴,这根小小的跳绳,不仅锻炼了我们的身体,还让我们享受到了与同伴一起运动游戏的快乐,今天我们在课堂上所学到的跳绳游戏,同学们可以在今后的课余的时间里去进行,老师还更希望你和你的伙伴在享受跳绳运动的快乐中,能够开动脑筋,发明创造出更多更有趣的跳绳游戏,让我们在快乐中锻炼身体吧!”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一定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耐心指导,帮助我进步。谢谢!

小学说课稿 篇5

  1、关于教材

  《数字与编码》是新课程第十册数学广角中的一节实践活动课,主要是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字进行编码,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标准》中指出,第二学段要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运用数表示事物,并能进行交流”。在日常生活中,数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有了初步体会,特别是在一年级上册认数的时候,教材在“生活中的数”版块中就已经出现了像邮政编码、门牌号、车牌号这样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数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这一知识点学生是已经知道的,而数还可以用来编码,这对学生来说是不大熟悉的,本节课就是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数字编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通过实践活动进行简单的数字编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关于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的设计理念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在实际的调查、分析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感知“信息数字化”的最基本方法和作用,初步形成数字符号性的认识,培养对应思想和符号化思想。

  (2)在具体情境中,尝试对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获得一些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教学重点:

  体会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尝试对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

  教学难点:

  编号时要注意简洁明了和科学性

  3、关于教学流程

  第一个:

  是介绍邮政编码,在这里我是想让学生初步感悟一一对应思想。从这一目的出发,我是这样安排的:

  根据教材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利用学生比较熟悉又相对比较简单的邮政编码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明信片上的两个不同编码,在区分中明白为什么这两个编码会不同,初步理解同一个地方邮政编码就相同,又通过询问同一个地方会不会有两个编码,暗示一个地方只有一个编码与它相对应,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接着让学生比较、观察老师提供的一些邮政编码,在对比中理解各个数字的含义。当学生发现了一些数字相同时,再次询问会不会两个不同的地方而邮政编码是一样的?再次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

  第二个:

  我是想让学生在看到了数字编码在邮政编码中的运用后,能举一反三,联系生活举一些例子,隐含数学生活化的思想。所以我就让学生根据课前调查,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像这样的编码情况,使学生真正明白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也从中感悟到信息数字化的快捷、简单和科学性。

  第三个:

  我是想让学生在探究中进一步体会数字编码中的一一对应。根据前一环节,我就顺着学生说到的身份证,揭开了探究身份证号码秘密的篇章。在本环节中,我安排了这样的几个步骤:

  先是让学生把自己收集到的号码放在小家庭中一起交流,通过比一比、看一看、想一想、猜一猜等方法,去探索里面所隐藏着的秘密,并把各自的意见进行归纳整理形成小家庭意见;接着以小家庭为单位,发表刚刚探究的成果,教师在学生讲解的基础上适当补充,使学生明白各个数字的不同含义,以及15位与18位的不同,理解为什么要升位;再就是在学生初步理解了编写方法的基础上,尝试给自己也编一个身份证号码,在编写中进一步体会数字化的简洁、科学性,也再次感悟了一一对应重要思想。而最后一句“这些信息既然也可以用语言文字描述,为什么要选择数字表达?”让学生在思考中,再次深深体会信息数字化的简洁性,真正体现“学为所用”。

  第四个:

  我安排的是拓展运用,是想让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感悟编码的科学性。正好结合我们学校还没有学生证这一真实情况,让学生帮助想想,如果我们学校要个每位学生做一张学生证,而在上面又要有一个学生证号,你觉得在这个号码中应该反映出哪些信息比较好。在学生自己编写、一起交流的过程中,科学性就比较明显地体现了出来。

【小学说课稿模板锦集五篇】相关文章:

1.兰亭集序说课稿模板锦集8篇

2.小学体育教案模板锦集九篇

3.小学体育教案模板锦集5篇

4.小学体育教案模板锦集8篇

5.兰亭集序说课稿锦集5篇

6.兰亭集序说课稿锦集9篇

7.兰亭集序说课稿锦集五篇

8.兰亭集序说课稿锦集九篇

9.小学教学计划模板锦集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