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3-30 18:50:22 说课稿 我要投稿

【推荐】说课稿合集5篇

  作为一名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课稿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推荐】说课稿合集5篇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这篇优美别致的短文是北京大学教授、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写的。它不同于那些纯粹描写景物风情的,而是用娓娓道来的语气讲述了自己1935年在德国求学时的亲身经历,描绘了德国家家户户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情景,并用凝炼的语言道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哲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最后讲述1980年再次来到德国,再次看到这番情景,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读起来既让人大开眼界,又叫人回味无穷。

  纵观全册,第八单元是最后一个教学单元,它的主题是“多姿多彩的异域风情”,训练重点是“揣摩积累语言、了解异国风情、拓展搜集资料”。而作为第八单元的开篇课文,并且是讲读课文,文本的诗情画意、作者的真情感受、编者的编写意图、教者的预设生成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更要能做到五心合一,找到共鸣点,形成教学目标:(大屏幕出示)

  1、体会文本语言美——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披文入理,积累语言;

  2、感受风土人情美——了解一些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使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教育;

  3、拓展搜集资料美——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于揣摩、积累语言,了解德国风土人情;教学难点是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文熏陶。

  二、说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大屏幕出示)教材文质兼美,但较为浅显简明,五年级学生容易理解接受,主要采用“课前搜集资料—质疑研读课文—把握重点读议结合”,并辅助采用“图文结合法、情境渲染法”等。

  2、说学法:(大屏幕出示)根据教材的特点和五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这节课我将引导学生用“搜集资料—自主质疑—以疑促读—读议交流”的方法来学习,即课前收集资料,增进对季羡林和德国的了解,然后自主质疑,以疑促读,做到联系上下文,边读边想,读议交流。

  三、说教学过程与设计理念

  (一)课前预设——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课前,根据五年级学生的能力特点,请他们自学生字词(部分重点字词将结合教学加以指导),把课文读通顺;组织学生搜集资料,可以设置四个小专题“季羡林与德国”、 “鲜花胜地——德国”、 “德国的风情我知道”和“我知道的德国历史和名人”,这样更有针对性,避免盲目无效。

  ≈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课前预习、搜集资料,既培养学生的自学和实践能力,又拓宽了学习的领域,构建了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促进了学生对德国、对作者的了解,以及对文本的理解。

  (二)课堂行动——一咏三叹,滋养性灵。

  1、导入——从民族的经典走向世界的多元。

  在唐诗宋词的诵读中拉开教学序幕,回顾祖国优秀文化,接着切入互动游戏“我们的邻国尼泊尔的摇头与点头习俗”,当学生了解到尼泊尔人的摇头才是表示同意的奇特风俗时,就会产生一种到世界各地去走走看看,了解异国风情的好奇心。

  ≈ 好奇心就是学习成功的重要驱动力。

  2、质疑——“主动索取”永远比“被动接受”得到的东西多。

  先让学生介绍作者——季羡林(大屏幕展示)《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个题目本身就耐人寻味,也会引发学生疑问,归纳板书:(大屏幕展示)[德国人怎样种花才能让别人看到自己的花?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是一种怎样的景色?自己种的花为什么要给别人看?……]

  ≈ 这个质疑环节的设置,旨在“以学定教”“以疑促学”,让学生由“冷”变“热”。因为“那些不设法勾起学生求知欲望的教学,就如同锤打着一块冰冷的生铁。”(美国教育家哈.曼)

  3、研读——“埋头思考”远胜过一千句夸夸其谈。

  首先,请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自由朗读课文,然后通过学生汇报积累的词语,教师相机板书“脊梁、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颇、耐人寻味”,再让学生运用这些词语来课文大意。

  ≈之后组织学生谈读后感受。引导学生用书中的句子谈。

  是啊,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板书:奇丽、奇特)

  接着,请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思考他们提出的问题;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同桌或小组的交流;然后自主发言,交流体会。教师相机把握以下要点组织教学:

  (1)、研读“自己在屋子里看到的花”——叩问“莞尔一笑”的灵魂。

  首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在屋子里看到的花:大屏幕出示“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板书:花的脊梁

  (大屏幕出示)当季羡林为德国人与众不同的养花方式感到奇怪时,女房东却只是莞尔一笑,说:“正是这样!”这“莞尔一笑”是怎样的笑?(微微一笑,平静的一笑,淡淡的一笑,朴实不张扬的一笑)从女房东淡淡的、平静的一笑中,我们看出女房东是个怎样的人?(她是一个爱花的人,而且爱花就把花的美丽和大家一起分享。这种淳朴的人生境界像花儿一样美丽自然。)

  (2)、研读感受“别人看到的花”——欣赏“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景色。

  第三自然段是要求背诵的重点段落,也是作者语言的精彩之处,更写出了德国景色的奇丽、民族的奇特。让学生说说别人看到的花(家家户户都在养花,家家户户都把花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那么,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看到了一幅怎样的情景呢?让学生说出句子。)大屏幕出示: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我准备引导学生从“任何、家家户户”等词语体会养花的人家之多,从“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等地方理解花的数量和颜色之多、花的颜色之娇美,结合图画资料的呈现,(大屏幕出示两幅图片)走进鲜花的意境,领略风景的奇丽;再通过个别朗读、配乐朗读把师生带到花的海洋,带入美丽的山阴道上。

  此时,你正漫步在这样的街道上,你有什么感觉?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别人看到了一个花的海洋)指导学生背诵。

  (大屏幕出示)然后拓展想象写话:“如果你是一位当地的居民,请为我们介绍一下,‘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是怎样的美丽景色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增进对文本的理解。

  (3)、感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

  这是一个许多人穷其一生也难以透彻的哲理,我觉得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有所感悟,心生向往就很好了。先联系“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自己欣赏别人的花”这种奇丽景色、奇特民俗初步理解;(大屏幕出示)再回忆发生在同学之间、邻里之间、校园里、社区里、家里的事情,谈自己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解。

  4、拓展

  四五十年前,20几岁的季羡林先生感受到了德国人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今天,当他再次踏上这块土地时,他又有了怎样的感受呢?大屏幕出示句子: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是的,四五十年后,斗转星移,物是人非,但奇丽的景色没变,那奇特的民族没有变。这是一个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啊!咱们一起来读读这两句话。(齐读)与此同时,老人心中有一个美好的梦想,猜一猜是什么?(生答)

  四、小结拓展

  (1)教师小结:(多么美好的梦啊!今天,季老先生带着我们去了一趟德国,让我们收获了满街馨香的愉悦,更让我们收获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样一份心灵的充盈。让我们带着对课文的理解,带着对德国这个伟大民族的敬重,再次齐读课题。(齐读课题))

  (2)让学生交流课外搜集的资料,了解德国还有哪些奇特的风俗。

说课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应聘小学信息技术 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海龟画旗帜》。我将从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依据课标,说教材

  《海龟画旗帜》是福建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上册)第7课的内容,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本节课是关于海龟作图知识的延伸,并且贯穿着整个LOGO系统语言知识教学,也是形成学生“了解熟悉→技巧掌握→综合运用”这一合理知识链的必要环节。教材要求是让学生学会右转、左转、后退、隐龟及显龟命令的操作。依据《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精神,本课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进而致力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二、以学定教,说目标

  基于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学情,我预设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右转、左转、后退、隐龟及显龟命令的操作。

  (2)过程与方法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用右转、左转命令编写旗帜的方法,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为了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确定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为:右转、左转、后退、隐龟及显龟命令的操作和综合使用。

  三、说教学法

  四年级学生的思维开始从模仿向半独立和独立转变,培养思维的独立性和发散性在四年级尤其关键。按实践经验,学生在掌握海龟作图的基本要领后,会产生“我也行”的自信,学习热情高涨。因此,本课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法”、“分层教学法”。学法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小组合作、思考讨论、实际操作等方式,逐步完成任务,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四、多向互动,说流程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学科特点,为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过程由以下五大板块组成。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播放升国旗的视频。我是这么导入的:大家仔细看大屏幕,视频正播放通过师生互动交流,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接着我提出探究任务:本节课利用logo系统语言也来试着画一下。

  (2)凭借课本,自主学习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我将请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本P50到52页,做一做、试一试、说一说,完成画边长为50步的正十边形。引导学生利用文本资源,独立阅读文本,尝试练习,有利于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性知识。

  (3)分层教学,合作探索

  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当大部分同学还在摸索尝试的时候,而已经有几位学生完成任务。这时我将让他们充当本节课的小老师,辅导小组的其他成员,当同学都能完成画边长为50步的正十边形时,我将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示,对上台的学生给予肯定性鼓励,当学生演示用重复命令时,我会适时进行点拨,突破教学重点。对于本课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我采用对比的方式,列出四个命令,引导学生观察海龟的变化。命令一是命令间未有空格隔开,命令二是重复的命令未用方括号括起来,命令三是方括号中的命令分行,命令四是标准的重复命令。通过对比,帮助学生明白重复的命令必须用方括号括起来,并且方括号中的所有命令必须写在同一行里,命令间用空格隔开。

  通过学习者的合作交流可使知识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实现知识的内化组织,达到掌握操作的目的。

  (4)知识迁移,能力提升

  此环节意在创新教学模式,我将让学生欣赏一组学校校门的图片,接着让学生充当小小设计师的角色,完成我们学校校门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而教师在旁巡视,指导学生。

  (5)归纳总结,完成建构

  1、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展示设计成果

  2、教师引导学生评价交流

  3、梳理知识,归纳总结。

  当然教学有法,贵在得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将根据学生掌握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进而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信息技术素养。

说课稿 篇3

  活动名称: 罐子满满

  活动目标:

  1、 通过装一装,比多少的操作活动,初步感知物体的体积。

  2、 探索出把一个容器装满且数量最多的方法。

  活动领域:科学(中班)

  活动准备:

  盘子 玩具 枣 核桃 玉米 纸球 罐子

  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

  今天,张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样东西(出示罐子)看,这事什么?(罐子)

  二、张老师要请小朋友用这个罐子装东西。

  1.张老师准备了好多东西,小朋友看看有些什么?

  出示枣 核桃

  2.那小朋友再仔细看看,从大小上看,有什么不同?

  3.那小朋友猜一猜要装满这个罐子,装大的核桃装的多?还是装小的枣装的多?

  三、把大小不同的物体各装入同样罐子,比数量多少?

  1.那我们一起来试一试,装一装,看看到底是装大东西装的多,还是小东西装的多?

  2.在操作之前老师提几点要求:拿东西时一定要轻轻拿,小心洒在桌子上、地上,尤其使用罐子时要小心,罐子是用玻璃的,打碎了很容易扎伤小朋友的手,当小朋友操作完毕后,装满东西的罐子放在桌子右边。

  3.好了,现在请小朋友把轻轻拿出来。

  4.小朋友开始操作。

  5.小朋友都操作完了,挑小朋友说,你装的是什么?装满罐子装得大的多?还是小的多?

  小结:哦,小朋友都发现了,在一样大的罐子里,越大的东西装的越少,越小的东西装的越多。

  四、出示三种材料进行比叫并且装满罐子,知道怎样装数量最多。

  1.现在请小朋友把你们桌子上的罐子盖上盖子轻轻摇一摇仔细观察罐子里的东西有什么变化?那你的罐子里东西装满罐子了吗?还能用什么东西填满呢?(拿与原来罐子里一样的东西装)

  小朋友会动脑筋说不行。得装小的。

  2.那现在老师又给小朋友准备了三种东西,用这三种东西装满罐子。看看咋样装数量最多?想一想要装满罐子大东西装的多点?还是小东西多点?

  小结:原来我们要在罐子里装最多的东西,大的东西一定要放的少,这样就能放很多个小东西。

  活动延伸:小朋友今天玩的开心吗?老师把这些东西放在区域中,小朋友平时也可以去玩一玩。

说课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自编教材,是根据我校研究的市级课题:《将博物馆资源充分融入到小学美术教学中》来设计的。在教材上归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皮影戏是我国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形式,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对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民族民间文化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本课设计意图在于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让学生了解中国皮影的历史、发展与传播、,了解皮影的艺术特色,感受皮影艺术的绘画、雕刻、演唱、动作之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协作能力。激发学生对中国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增强传承、发展中国民族文化的责任感、自豪感,并且让学生从中感受制作、玩耍皮影的乐趣。

  二、教法分析

  本课我主要采取了观察欣赏、思考分析;创设情景,尝试表演;分组探究,分工合作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注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学生在欣赏、玩耍、尝试、探究中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1、观察欣赏,思考分析法

  本课首先是请学生欣赏老师自制的皮影玩具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出本课学习主题——皮影,通过多媒体介绍川北皮影,让学生对皮影有一个初步的印象,教师再引导学生观察、欣赏几件皮影,由面到点的分析概括出皮影的造型、色彩、纹样特点。

  2、创设情景,尝试表演法

  为了让学生理解皮影动作的特点,创设了让学生模仿皮影舞蹈的环节,学生在理解皮影动作的同时,又体验到表演的快乐,激发学生对皮影探究的欲望。为了让学生理解皮影是怎么动起来的,老师请学生上台尝试玩皮影,学生在玩耍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学生学得直观,学得有兴趣。

  3、分组探究,分工合作法

  在讲皮影制作的环节,我采用了让学生分组探究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在皮影制作过程中会遇到的几个问题,学生通过对皮影玩具的观察、讨论、分解、再组合等的研究,总结出问题的解决方法,然后学生当小老师给大家讲解。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体验探索的成功感。学生作业采用分工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学情、学法分析

  我抓住学生对本课学习内容——皮影是即陌生又好奇的,并且小学生具有好玩、好表现的天性这两个兴趣点,再加上六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美术知识及技能,并具备一定的思考判断能力和生活体验。所以学生采用了1、自主体验:学生通过自己的欣赏,观察,讨论及动手玩耍等方法学习,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2、分组探究:让学生自主去探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精神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3、和谐合作:小组分工上做到任务落实,同时又强调合作协调,在合作中体验制作皮影的乐趣。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认识皮影的历史、意义地域特色。着重认识川北阆中皮影的艺术特色,利用简易的工具材料、方法,制作皮影玩具。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审美能力等。

  情感目标:激发对中国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增强传承、发展中国民族文化的责任感、自豪感,并且从中感受制作、玩耍皮影玩具的.乐趣。

  五、教学重点:认识川北阆中皮影的艺术特色 。

  六、教学难点:利用简易的工具材料、方法自制皮影玩具 。

  七、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出示课题。

  师说:“今天老师邀请了一位特别的“客人”来为大家表演,你们想看吗?生:想。师放配音,表演皮影,学生欣赏。

  师问:“同学们知道刚才这位客人表演的是什么吗?”生:皮影。板书课题——皮影。

  二、讲授新课

  1、师说:“对,这是我国有着悠久历史的一种民间艺术,发源于西汉时期的陕西,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我国的皮影主要分布在四川、河北、浙江、福建等地。

  2、今天我们要来了解一下川北阆中皮影,CAI川北皮影介绍。

  师问:“谁来说说你了解的皮影知识?生:材料、造型、色彩……。

  3、 师说:孩子们说得都非常好,我们再来欣赏几张四川皮影人物,深入分析皮影的:

  A 造型:夸张、大气、古朴;

  B 色彩:艳丽、多用红、黄、绿、黑等纯色;

  C 纹样:丰富、饱满、富于变化。

  4、老师说:有一群可爱的老婆婆,他们跟据皮影动作改编成舞蹈《俏夕阳》,跳上了中央电视台的春晚舞台。现在,让我们一起跟着她们像皮影一样的舞动起来吧!(播放视频)师生感受皮影的动作。

  6、现在谁想上来玩老师自制的皮影玩具呢?请生上台玩皮影。师问:孩子们,皮影是怎样动起来?生:活动的关节。

  7、师:同学们想不想做一个皮影玩具来玩玩呢?生:想。师:补充课题——自制皮影玩具。在做之前,老师想请同学们帮帮忙,解决在制作中遇到的几个问题。每个小组把课桌里的一个皮影玩具拿出来,分析研究。可通过对皮影玩具的观察、讨论、分解、再组合等的方法来研究。

  1) 皮影玩具由哪几部分组成的?(1、2组)头、躯干、四肢,手、脚

  2) 怎样装饰皮影玩具的各部分?(3、4组)

  3) 皮影玩具的各部分是怎样连接的?5、6组)

  4) 皮影玩具的支杆是怎样连接的?(7、8组)

  分别请四个小老师来示范讲解(师辅导讲解,着重示范花纹装饰:a纹样设计丰富,有变化。b把设计好的纹样用复写纸印在广告纸背面。C剪刻出花纹,粘贴。)

  8、 孩子们太聪明了,解决了这些难题,现在我们就可以来做皮影玩具了,今天我们是分组完成一件皮影玩具的制作,每一组要按步骤来制作:

  黑板出示:1)分工2)设计剪贴花纹3)连接各部分4)连接支杆

  三、学生作业

  CAI 作业提示:请各小组在已剪好的各部分结构上分工合作完成一件皮影玩具,要求花纹装饰精美,连接恰当。比一比哪组作品完成的又快又好。最后,还有一个精彩的皮影表演等着大家呢?

  学生分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表演:每组派一人上来表演做好的皮影玩具。

  五、课堂总结:

  师:皮影好玩吗?生:好玩,皮影是我国特有的民间艺术,这次我们四川阆中的王皮影还去参加了世博会的展出呢!(CAI)所以,皮影不仅可以通过表演进行文化传播与交流,还可以陈列展览。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现在皮影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为了保护它,我国已为皮影申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了很多皮影博物馆。同学们,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国家级的皮影呢?

  生:1、多了解,学习皮影艺术;

  2、多宣传皮影艺术;

  3、学校可成立皮影社团等等。

  CAI:这是我们学校师生以皮影为内容创作的皮影画,九月十号参加金牛区教师节师生画展。

说课稿 篇5

  教材分析: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 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课内容是在前几册直观认识角、线段以及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基础上,老师和学生一起认识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并理解掌握周长的计算。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测量,小组一起讨论学习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方法。要求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的兴趣和合作学习能力,为后面学习周长公式的变式运用及拓展和四五年级的长、正方形的面积等的学习作铺垫,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内容。

  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对象是三年级学生。从心理特征和族状况来说,他们已经有一定的知识 储备,对未来世界充满着更多的猜想和探索欲望。他们的年龄特点主要还是以直观教学为主,通过动手实践测量,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丰富学生的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本课的设计就以这一基本理念为指导,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和以自主探究为主线,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借助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手段,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使学生在学习交流中主动探究,获取知识,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观察、测量、讨论的活动,使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意义,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能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3.发展学生的初步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和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法学法: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根据这一理念,本课教学力求放手让学生全程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运用故事情境教学法、引探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练习教学法等方法为学生找寻良好的教学平台。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测量、交流、总结等教学活动,并以小组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自由探索、发散思维,从而解决问题掌握知识。本节课在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同时更侧重于过程性电影票的落实。

【【推荐】说课稿合集5篇】相关文章:

1.《离骚》说课稿推荐

2.《木兰诗》说课稿推荐

3.《短歌行》说课稿推荐

4.游子吟说课稿推荐

5.散步说课稿(合集15篇)

6.《水调歌头》说课稿(合集7篇)

7.【推荐】赤壁赋说课稿3篇

8.【推荐】七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合集九篇

9.木兰诗说课稿(合集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