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4-10-02 04:17:43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华】说课稿范文9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说课稿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华】说课稿范文9篇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摩擦力是高中力学重要的性质力之一,正确认识摩擦力有助于后面的受力分析、牛顿运动定律及动能定理等知识的学习,而且摩擦力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节内容是在初中摩擦力知识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也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由于摩擦力的不可观察性,在许多情形下似乎是方向不定,使学生对摩擦力的方向分析有一定的难度。教材将这节内容安排在重力和弹力之后,以生活实例展开,以实验探究摩擦力的规律为主线,安排了学生猜想、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过程,很好地体现了新教材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能归纳出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②通过实验探究能发现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压力与接触面性质。

  ③能知道动摩擦因数μ与哪些因素有关。

  ④会利用公式F=μFN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

  ①进一步熟悉实验探究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②注重实验探究方案设计的思考与改善。

  ③通过参与实验探究能进一步熟悉控制变量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参与观察、敢于实验,体会实验在探索物理规律中的作用和方法;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养成严谨、细致、耐心的实验修养。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通过实验探究得出F=μFN。通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只知道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知道他们之间的定性关系,而通过这节课的探究,我们就能得到这些量之间的定量关系,所以选此为这节课的重点。

  难点:滑动摩擦力方向判断。因为摩擦力的方向许多情形下似乎是不定的,使学生对摩擦力方向的分析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将摩擦力方向的判断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四、说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法和实验教学法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五、说学法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自己观察、描述实验现象,思考、讨论、分析原因,自己总结得出结论。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领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同时得到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

  六、说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看录像导入摩擦力,通过两个视频对比,让学生了解摩擦力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激发他们学习摩擦力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举出生活中摩擦力的例子,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并能应用于生活教学理念。

  2、探究摩擦力:

  (1)先让学生通过实验感受摩擦力的存在

  师生共同做如下实验:

  ①小木块从倾斜的木板上滑下后在水平方向上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

  ②将一纸条夹入书中向外拉。

  ③将手平放在桌面上向前推(在部分学生手上涂洗洁精)

  让学生主动参与,成为学习主体,在体验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在动手中开始思考摩擦现象,为下面的探究打基础。

  在上面实验的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从例子中找寻它们的共同特征,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得出摩擦力的概念和产生条件。学生通过对上面实验的研究、讨论、分析得到摩擦力的方向,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2)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学生动手体验摩擦力的大小,老师引导学生,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要通过实验来探究。

  再现物理实验探究的流程:提出问题——讨论猜想——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分析总结归纳。老师要求每小组将自己的探究过程、注意事项、成果及存在问题写成实验报告并向全班汇报。在讨论过程中,要求是设计 的实验方案一定要是科学的`;通过相互交流,发现其它小组设计的优点和缺点,可强化学生的发散思维,这是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尊重实验结果。

  通过探究得到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F=μFN

  F为滑动摩擦力,FN为压力(对物表面的垂直作用力),μ为动摩擦因数。

  通过实验我们还得知动摩擦因数μ的数值与相互接触的材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课件给出几种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

  通过思考题的设置,不仅对上节课的静摩擦力进行了复习,而且更加深了学生对这节课的理解,使学生对摩擦力有进一步的认识。

  最后老师有针对性的整理网络上的相关资料,不仅可以扩展学生的视野而且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想将来有一天找出摩擦力的本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求的精神。

  七、说板书设计

  第3节 滑动摩擦力

  1.滑动摩擦力的定义

  2.产生条件

  3.方向

  4.大小:Ff=μFN

  通过罗列式的板书设计,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能够一目了然

  八、说教学反思

  本堂课是一堂设有探究实验的新课,学生对探究的对象——摩擦力并不陌生,能举出很多生活中的例子,但他们对探究的内容——滑动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认识还停留在一个猜想的层面上,并没有很深的了解,这样的情况对课堂教学来说,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学生有了一定浅层面的了解后,在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自己解决问题的好胜心的驱使下,肯定会开动脑筋,积极地思考出自己的实验方案,并通过实验,自己得出问题的结论。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将自己摆在了课堂主人翁的位置上,老师仅仅是起了一定的引导作用,但却能更好地培养高素质的学生。新课程理念就是要体现这样一种学生为课堂主人的教育方式来达到一定的教育功能。所以,我认为在这一节的教学中,加设探究实验能更好地发挥教学功能,培养出能力强、科学素养高的学生。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杨柳岸晓风残月”、“吹面不寒杨柳风”、“风吹草低见牛羊”……自古以来在文人墨客的笔下风总是饱含着浪漫的气息。风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既可以造福于我们,也可以毁坏我们的家园。一般来说人们总认为风既看不见也摸不着。通过一系列的听风、体验感觉风、画风、说风的活动,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风。使孩子们更亲近大自然,主动观察、探索风起时自然现象的变化,初步了解风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二、说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体验、寻找来丰富学生对风的感知,了解风的形成和特征。

  2.进一步提高用线条进行表现能力,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尝试用线描的方法表现风吹时引起的物象变化的景象,表达出自己对风的感受。

  3.培养对自然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发展想象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观察、记忆刮风时周围事物和人物的动态变化。

  难点:运用线条大胆地表现对风的感受。

  四、说教学流程

  本节课本人通过感知风、讨论风、欣赏风、 试画风的轨迹、联想风、欣赏风的绘画作品六个环节进行分析学习,让学生对风进行造型表现。

  首先第一环节,让学生听风声、感知风的存在来引出课题。

  第二环节,通过两个提问,来说明这么一个问题:‘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我们却能感觉到它的存在,而且可以通过一些自然现象来证明风的存在。’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欣赏不同等级风的图片。让他们身临其境,认识风的不同类型,同时引出风的轨迹,我认为这个环节很重要,由教师试画到学生板演至全体学生体验,让他们初步找找画风的感觉,是非常重要的。单单画风的轨迹是不够的,学生停留的还是表面,为了让他们更深刻理解表现风的存在,我通过小实验,请一位学生扮演小草,提问:“假如你是一棵小草,风儿来了,你会发生什么变化?”通过学生的肢体表演,显得更为生动、有趣。紧接着出示一幅静止的.画面,问:“此时风儿来了,会发生什么变化?”由此让他们产生更为广阔的思维,积极思维。想想这画面可能出现的的一切效果。最后请一位学生来完成风儿吹来时场景的变化图。

  下面进入第三环节,学生作画。我用快速浏览的方式欣赏方式学生和画家的作品,感知不同画种风的表现方法,然后出示作画要求进入绘画状态。配上音乐。

  在第四环节讲评时,先通过学生自评,让他们树立自信心,再通过互评,增加他们之间的交流。

  最后老师总结,带出课后拓展。第五环节,让学生懂得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同时也让学生在课后去拓展一下有关风的知识面。

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文字化妆轻松行》这一课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第二册第一章《作家工作室》的活动四。是在学生认识了word 文字处理工具,并会在word文档中输入文字、修改文字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学习对文字的修饰,使得文字更漂亮美观;它既是对前面学习过内容的进一步加深,又为后面学习word其他功能做了铺垫,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根据小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他们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结合本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掌握文字化妆的基本方法,会使用格式刷工具;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自主探究和创新能力 ;

  3、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确定为:掌握文字化妆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为:使用格式刷工具;

  二、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采用的教法是任务驱动法,分层教学法、直观演示法、点拨法等。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探究法、情景法和体验法,给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操作实践、保持高度的探索欲。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按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教学。

  环节1: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出示两篇文章(修改过的和没修改的)让学生仔细观察文字发生了哪些变化说说两篇文章有什么不同;

  2、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发表自己的见解,会说出字体、字号、颜色发生了变化;认识到前一篇文字缺乏修饰而闲得单调;后一篇经过修饰而美观漂亮;

  3、老师适时地引出“大家想不想做一名文字化妆师”,给前一篇文字化化妆,把它也变得漂亮美观呢然后出示课题《文字化妆轻松行》。

  此环节设计目的是创设美好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一个显而易见的缺憾,利用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地接受任务,从而乐学。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很自然地导入新课,还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很快地进入到学习探究的状态中。

  环节2: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任务一:设置标题“奇鸟趣谈”的字体、字号(链接课件)、颜色;

  1、打开老师给下发的《奇鸟趣谈》文档;

  2、先小组讨论,再动手尝试操作;

  3、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参照课本P11页“跟我来”1-2来完成;

  4、老师适时点拨:在对文字进行编辑时,一定要先选中文字;

  5、请学生演示操作方法(利用网络教室学生机演示操作)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学、自主探索、个别演示来完成本节课的新授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使用格式工具栏可以更快捷修饰文字

  字体

  颜色

  字号

  加粗

  倾斜

  下划线

  任务二: 给第一、二段文字化妆

  1、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2、小组自评、作品展示;

  3、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课堂重点部分,因此,第一,我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抛出一个个任务,激发学生的动手欲望,从而促使学生去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第二,运用分层教学,照顾到学生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完成不同的任务,使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学生在完成前两个任务后,听讲的注意力就不集中了,为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我告诉他们,在word工具栏里有一位魔术师,它会变出相同格式的文字,问他们想不想认识接着出示

  任务三:认识魔力工具——格式刷

  这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用多媒体软件控制学生机来演示操作方法;并思考如果想使选定的文本或对象的格式应用多次,怎么操作

  1、学生小组讨论;

  2、学生利用格式刷工具给第一、二段文字中的灯笼鸟和闪电鸟进行化妆;

  3、学生演示、师生评价;

  环节3:知识拓展

  在完成本节课的任务后,为了巩固学生的掌握情况,对《早发白帝城》进行修饰;

  环节4:自我评价

  设计意图:为了促进每个学生都能达到预期目标,同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是必须的,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

  让学生利用书中的“评价表”进行自我评价,每掌握一项内容,在表中就画一颗

  环节5:知识梳理、归纳总结

  1、教师总结本课:本节课不但学会了利用“菜单栏——格式——字体”对文字进行修饰,还学会了用格式工具栏对文字进行快捷修饰;并会用格式刷工具对相同格式的文字进行修饰。

  2、启发学生从 “文字”的美化到“校园”的美化,再到整个 “地球”的美化,增强学生的爱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认识,如有不到之处,请多指正!

说课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六年级下册的《比例尺》。它是学生学完“比”、“正反比例关系”及“图形的放缩”后安排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有关地图、工程图纸的计算的基础。比例尺在生活中也有广泛应用,学好它也很有现实意义。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现行教材中,没有比例和解比例,所以有关计算不能用解比例的方法,另外,本节课暂不涉及放大图形的比例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比例尺产生过程和探究比例尺应用的过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

  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比例尺、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

  难点: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二、学生情况:

  六年级的下学期的学生,对于各种图形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所以,讲解有关比例尺的知识,学生有感性认识,同时也会饶有兴趣的。

  三、教法学法

  教法:对于意义理解部分主要采用尝试法

  对于运用比例尺进行相关计算时,主要用引导发现法

  学法: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动手操作,大胆设想、自主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必要时进行合作交流

  四、教学流程: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三大块:导入激趣、意义建构,实际应用。

  1、导入激趣。上课开始,教师给学生看一把装在套中的尺,问学生者可能是比例尺吗?回答不一。学完了这节课我们就知道了。这样造成了悬念,激发了探究欲望。接着借助成语,展开联想。板书以 当 。让学生填空。在此基础上,问学生以三当几?以七当几?你是怎么算的?反过来,以几当五十,以多少当一百二十?你是怎样算的?这个环节为学生意义建构和后面的计算做好思想方法上的准备。

  2、意义建构

  安排了探、议、说三个小的环节:

  (1):首先让学生将一个长100米,宽80米的长方形操场,画在一张纸上。学生不能按原来大小画,只有想办法缩小。当学生画好时,教师找一大一小两幅图,展示给学生看,问:“哪一张画错了?”“没有错,他们缩小的程度不一样。” “那你能在图上标注出你缩小的标准吗?”然后让学生尝试标注。学生在标注时教师巡视,找有代表性的,如“以一当千”,“以一当五百”;“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际10米”,“图上8厘米相当实际80米”;“1:1000”,“1:500”等等贴在黑板上,并摘抄下标注。这一过程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为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的开放空间,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2)议:议什么呢?先议标注的形式不同意义相同。学生结合自己和同伴的标注,及黑板上的板书,讨论交流:形式有多样,但表示的内容会不会一样呢?然后师生共同根据表示的内容进行分类,调整板书。再议意义相同哪种最优。在此基础上,教师总结比例尺的意义,强调注意点。这一认知过程,完全是学生自主构建比例尺意义的过程,学生印象深刻,兴趣浓厚。

  (3)说:说具体比例尺的意思。依据自己的理解,说刚才得到的比例尺和老师提供的比例尺意义。这样安排有利于突破“从不同角度去理解比例尺”这一难点。

  总之,让学生经历比例尺的产生过程,比知道比例尺意义本身更有价值。

  完成了意义建构,接着就是实际应用

  3、实际应用:

  (一)基本运用

  我设计了下面的三个问题:

  <1>求图上距离问题。有前面的基础,学生可以尝试着自己解答。所以这里教师出示相关条件后让学生自己解决。然后师生共同进行评价。题:“深圳到上海的 距离是1218千米,在一幅比例尺是1:9000000的中国地图上,深圳到上海的图上距离会是多少呢?提醒注意单位统一。

  在这个基本运用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

  (二)拓展延伸。

  为了拓宽知识面安排如下拓展练习。

  (1)出示一张老师的照片(没有背景,纯人像),让学生猜测比例尺,然后讨论用什么方法求照片的比例尺。

  (2)拿出自己准备好的中国地图,测算你的家乡到北京的实际距离。

  解答这两个练习,既使学生加深对比例尺的理解和运用,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总结全课:开始老师拿的是比例尺吗?什么叫比例尺呢?它有什么用呢?这样照应了开头,解开学生心中疑团,也概括了主要内容。

  五、板书设计:

  板书反应出比例尺产生的过程,突出了比例尺的特点,便于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启发学生总结学习内容。

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表达修改我的习作》是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下册第一板块的第一次表达训练。本次表达的内容是“修改我的习作,换个方式表达”。是利用从前掌握的修改符号,结合这个表达教给学生修改习作的方法,引导学生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在对比中,让学生认识到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从而使学生养成认真修改的好习惯。

  二、说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确立

  根据课标和本册教材对小学中年级学生习作和表达的要求和本班学生实际,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1.仔细观察情境图,掌握修改习作的方法。

  2.在习作修改的对比中,体会习作修改的`好处,感受到修改习作的快乐。

  3.养成乐于修改的好习惯,从而提高习作水平。

  教学重点:掌握修改习作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发现自己习作中的问题,会动手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说教学理念:

  本课的教学,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自主学习能力,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做法有:

  1.故事导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将学生引入教学情境中,激起爱学、乐学的愿望;

  2.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质疑并自己寻找答案,提出的问题,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尝试解决,解决不了的到书中寻找答案,有遗漏的教师再进行补充;

  3.注重总结归纳、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4.培养独立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注重同学间的合作和交流。

  四、说教学过程

  主要有六大环节:

  (一)故事导入,引出本课课题,明确为什么要学会修改自己的习作。主要方法为学生质疑,学生解决,然后教师通过对中外知名作家反复修改自己作品的例子,让学生知道好文章都是反复修改出来的,从中体会到修改习作的好处。

  (二)教给修改习作的方法

  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回答开讲时学生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回答不上,再看书中的情景图寻找答案,回答不全教师再进行补充,然后大屏幕打出小学生修改自己习作应做到的五点基本要求,也即是修改方法。教师再由问题过度:怎样才能发现自己习作中的毛病?仍是先由学生尝试回答,教师再进行总结归纳,然后大屏幕打出,使学生一目了然,做到心中有数。

  (三)复习学过的修改符号,为修改习作做准备。

  (四)师生共同修改一篇习作,由领到导到放,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五)学生独立修改自己的习作,然后同桌合作,进行互改,再将改过的个别文章拿到全班进行交流,检验学习效果,为其他同学做示范。

  (六)教师对本课学习情况、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

说课稿 篇6

  说教材:

  《送元二使安西》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篇课文《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古诗。本单元的文章以人与人之间的爱和真情为主题,体会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引导学生去关心帮助他人。《送元二使安西》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着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王维的好友元二将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可知。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别情绪,而是别巨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这首诗洗尽雕饰、明朗自然的语言,抒发诚挚、深厚的惜别之情,以情意殷切、韵味深永独树一帜。

  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四年级学生提出的阅读要求和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我从以下三个纬度确定了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会写2个生字,明确多音字“舍”的两个读音,明白“使”、“浥”、“更尽”几个词语的意思,理解整首诗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法理解整首诗的意思,采用层进式引读法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

  3、情感态度目标: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依据教学目标我也制定出了本文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理解整首诗歌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文。

  2、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说过程:

  大纲要求我们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为了变课堂上教师教为学生自主的学习,让教师和学生成为课堂上的双主体,我的课堂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下面我就从知作者、读古诗、解诗意、悟诗情、入诗境、拓诗篇这六个环节来谈谈对这节课的教学安排。

  一、知作者

  导入新课后,孩子们回忆学习古诗五步法,然后自主学习。

  学生自己来介绍作者,可能谈到王维的诗集、书画、古诗。了解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写作特点。

  二、读古诗

  指读古诗,主要从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入手。读完后让其他学生来评价。注意多音字:朝 舍 更 尽

  三、解诗意

  本首诗的意思并不难懂,教师不用对诗歌的意思做过多的解释,可以让学生对照着文后的几个注解,使是出使的意思,浥是湿润的意思,更尽就是再饮完的意思,然后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交流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继而全班交流。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是新课标所倡导的。《新课程标准》指出:“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参与合作的机会。

  四、悟诗情

  自古人生重离别,自古人生又伤离别,因而“送别诗”在古诗词大家中可谓颇具规模的一系,诗人们无一不涉足过这一主题。然而在这浩如烟海的“送别诗”中,王维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为什么能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甚至便被人披以管弦,殷勤传唱,成为送别诗中的极品呢?肯定是有它独树一帜之处。那么诗人王维究竟是怎样表达他对元二这份依依惜别之情的呢?在悟诗情这个环节我们将解决该问题,这无疑是教学中的难点,我想从如下三个方面引导学生突破这个难点。

  1、 从好友的角度感受离别之情

  先请学生读一读古诗,诗中哪些地方,能找到元二和王维是好朋友的依据?学生自读

  古诗后进行交流。可以从以下依据得到证实:

  (1)、元二,这个名字叫起来非常亲昵,可以推断他们是好朋友。

  (2)、从“故人”可以看出他们是好朋友,知己。

  (3)、“更”说明他们已经喝了许多杯酒,可见他们的感情很深。

  (4)、“尽”说明两人喝酒都一饮而尽,只有好朋友之间才这样。

  此时,教师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这酒。 “酒逢知己千杯少”的酒是连心的酒,“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酒是祝福的酒,“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酒是浇愁的酒,那“劝君更尽一杯酒”是一杯怎样的酒?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回答:这是一杯离别的酒,因为喝完这最后一杯,王维和元二从此分别。这是一杯伤感的酒,好友分隔两地,岂能不令人伤怀?这是一杯无奈的酒,谁愿意与好朋友分离呢?无奈这是朝廷下达的命令,难以违抗。这是一杯祝福的酒,诗人王维祝福元二一路平安,在安西生活如意。这还是一杯……的酒,让学生带着他们的感受,一遍一遍,反复地朗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一句。这层进式步步引读,使学生透过“劝君更尽一杯酒”这似乎平淡的表层看到了它深层蕴涵的深挚情谊。于是每复读一次,学生的感情也随之澎湃升腾。

  已经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酒。透过窗外,看到窗外的景色,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更为强烈。教师可以请学生再读读整首诗,元二和王维看到哪能些景物,离别的愁绪会更浓?

  (1)、雨,似乎老天也为他们的分别而伤心。

  (2)、柳,如果没有学生提起,教师可以告知学生古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

  体会到因这些景物产生的.愁绪后教师又可以采取层进式的引读,古人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而今天看到满目的青青杨柳怎不伤感别离?小雨还在下着,是想挽留友人的脚步吗?而朋友终将离我而去,怎不伤感别离?雨中送客,想想自己也只身飘泊,而今天朋友也将远走他乡,怎不伤感别离?

  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诗人选取这些景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而进一步借助这些景物,对“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句的层层渲染,无疑对诗旨的解读又推进了一步。

  2、 从地域上的距离和差异感受离别之情

  要深切理解这临行劝酒中蕴含的深情,就不能不涉及“西出阳关”。当时阳关离渭城路途遥远,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内地大不相同。元二不免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那么安西离渭城到底有多远呢?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查找资料,明确这几个地方的地理位置,在课堂上出示元二出使安西的地图,这距离大概有 3000多公里,横穿了大半个中国。元二远去千里之外,与王维从此天南海北,诗人怎能不留恋呢?这是地域上的距离带来的离别感伤。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两地生活的差异:也许渭城这儿春雨绵绵,安西那儿呢?黄沙满天!也许渭城这儿生机勃勃,安西那儿呢?满目荒凉!渭城这儿有饮不尽甜甜的故乡水,听不完浓浓的家乡话,安西那儿呢?举目无亲,乡音不再有!由此,教师第三次采用层进式的引读,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学生齐读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孤身飘泊,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学生齐读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孤身飘泊,前途渺茫,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学生齐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样的设计,对安西和渭城作了浓墨重彩的强烈对比。此时,“劝君更尽一杯酒”,就像是浸透了诗人全部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在整个悟诗情的教学设计中,我采用“以读代讲,层层推进”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层进式的以情“引读”,学生心潮逐浪高的“复读”,可谓一唱三叹,引领学生进行了一次精神的洗礼,完全感受了这首诗歌的独特魅力。

  五、入诗境

  在学生对古诗体会的基础上,教师可配上古曲《阳关三叠》,让学生饱含深情地吟颂《送元二使安西》这首古诗,在朗读中再次体会朋友之间的浓浓深情。

  六、拓诗篇

  “送别诗”这一题材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是比较常见的,教师可以推荐几首比较有名的诗歌让学生进行课外自学。

  如高适的《别董大》,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千古名篇。

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纲要》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对作品的体验。那散文拟人化富有人情味的语言风格会给幼儿清楚明了的记忆和想象线索,便于幼儿理解和感受,能够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符合中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可以很好地为幼儿所接受。那根据中班幼儿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4——5随幼儿理解能力还不是很好,注意力常常受兴趣的影响和支配,所以需要教师利用各种手段,恰当、巧妙的引导幼儿理解文学作品内容;还应注重培养幼儿认真倾听的习惯;

  因此我根据幼儿的需求及年龄特点,特地选取了本次散文内容《落叶》;那散文《落叶》它选自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材,这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的作品,它以生动的童话语言描绘了秋天树叶飘落的景象,散文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将秋天的情景作了巧妙的比喻和契合的联想,显得具体而又形象。“小树叶由绿变黄,一个个好像穿着金黄色裙子的小姑娘,搀着大树妈妈在秋风中翩翩起舞”这都和幼儿的生活,幼儿的想象紧紧相扣。

  一)、 说活动目标

  《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制定以下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散文的'美,体验母子亲情交流的愉快。

  2)、加深幼儿对树叶从春天到秋天逐渐变黄,最后变成落叶的认识。

  3)、帮助幼儿理解新词:“翩翩起物,四面八方,焐焐,惦记,盼望。”

  1、说活动重点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引导幼儿感受散文的美,体验母子亲情交流的愉快。因为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就是引导幼儿欣赏、感受散文的美,体验母子亲情交流的愉快,因此重点就定位在了这点目标上;

  2、说活动难点

  我将本次活动的难点定为第三个目标:帮助幼儿理解新词:“翩翩起物,四面八方,焐焐,惦记,盼望。"因为通过平时对幼儿的了解,发现幼儿对于这几个新词理解不够,不知道其含义,因此将这点定位难点;这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挑战;那在这个过程中,我主要通过启发提问、动作表演等方式让幼儿理解并掌握新词,以突破难点。总之,我将积极树立整合观、科学观、力求形成有序的目标运作程式。

  二)、说活动准备

  《纲要》中指出:“尽量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材料,为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探索提供条

  件,也为了使活动呈现出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与情境游戏之中,我做了如下准备:

  1)、物质准备:图片若干张,实物投影仪、大树妈妈头饰1个,小树叶头饰若干个、录音机,一段舒缓的音乐磁带。

  2)、知识经验准备:事先引导幼儿了解春天、夏天、秋天、冬天不同的季节特征。

  二、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式的师幼互动”,因此本活动我除了和幼儿一起准备丰富的活动材料,还挖掘此活动的活动价值,采用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活动中我运用以下几种教法:

  1、 直观教学法:本活动为了帮助幼儿熟悉散文内容,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我采用了直观教学法。当老师在有感情地朗诵散文时,逐段地出示相应的图片。让幼儿通过眼、耳、口等多种感观欣赏作品。

  2、 启发提问法:在幼儿欣赏了完整的作品后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逐句理解并学习新词。如老师提问:“小树叶在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夏天又怎么样了?秋天又怎么样?小树叶落不来时,先飘到哪?后飘到哪?像什么?等等

  此外,我还运用赏识激励法、引导法等;

  三、说学法

  除以上教法外,我也将引导幼儿用多种方法学习此散文,体验母子亲情交流的愉快。 那新《纲要》指出:应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亲身置于活动当中,体验活动的经验。那在本次活动当中,我将以幼儿围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表现活动,因此精选的学法有:

  1、 动作表演法:本活动中要求幼儿学习新词,为了避免让孩子枯燥地学习理解新词,我将

  引导孩子通过动作表演加深记忆和理解。如学习翩翩起舞一词时请孩子们用各种优美的舞姿来表现,而表现四面八方时则请孩子们四散站立。

  2、 游戏法:活动中还要求幼儿能感受散文的美,体验母子亲情交流的愉快,我则采用游戏法,由老师扮演妈妈,小朋友扮演小树叶,在游戏中加深体验。 此外,我还运用了观察法、体验法、讨论法等!

  四、说活动过程

  流程:交流导入活动——完整欣赏散文——动作表演散文——集体朗诵并表演——迁移作品情感,小结

  1、 交流导入活动

  让幼儿俩俩结伴,根据已有的经验交流春夏秋冬的树叶及特征。(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

  是让幼儿能有机会表述自己对于春夏秋冬的认识,并能使教师有一定的了解,并起到导入的作用;这里用到了教法里的引导法,学法里的讨论法等)

  2、完整欣赏散文

  1) 介绍散文名称,有感情地配乐朗诵散文,幼儿第一遍欣赏。

  2)第二遍幼儿边看图片边欣赏散文。接着老师提出问题:小树中落下来时先飘到哪?后飘到哪?像什么?它们心里在想什么?最后小树叶又飘到哪?为什么?幼儿根据散文内容进行回答。(这个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幼儿了解散文诗内容,感受散文诗的优美,为幼儿动作表演散文及朗诵散文做好一定基础;这里用到了教法里的直观教学法、启发性提问法、引导法,学法里的观察法、体验法等)

  3、动作表演散文

  通过动作表演学习新词“翩翩起舞、焐焐、四面八方、惦记、盼望“(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动作表演学习新词“翩翩起舞、焐焐、四面八方、惦记、盼望“,幼儿在这一环节中也能积极参与其中;这里用到了教法里的赏识激励法、引导法,学法里的动作表演法、体验法等)

  4、集体朗诵并表演

  教师扮演大树妈妈,小朋友扮演小树叶,体验小树叶快乐的情绪和爱妈妈的情感。在表演过程中着重引导幼儿用抱一抱、亲一亲、看一看等动作表现母子相亲相爱的情感。(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幼儿学习本首散文内容,通过朗诵体验其中的韵味,并通过表演再次深入的体验母子亲情交流的愉快;这里用到了教法里的直观教学法、引导法,学法里的游戏法、体验法等)

  5、迁移作品情感,小结

  1)通过提问引出谈论话题:小树叶是怎么爱妈妈的?你喜欢自己的妈妈吗?你是怎么关心妈妈的?围绕这样的话题进行自由交谈或到集体面前谈。在幼儿交流时提醒其他幼儿认真倾听,发展语言理解能力。

  2)教师小结,结束;(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起到承上启下、拓展的作用,通过迁移作品情感让幼儿也能关心、爱护自己的妈妈,并引导幼儿能认真倾听,发展语言理解能力;这里用到了教法里的赏识激励法、启发性提问法、引导法,学法里的体验法等)

  五、活动延伸

  请每个宝宝对妈妈说一句关心的话或做一件事。(这一延伸活动主要是让幼儿真正的去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从中真正的去感受从中的乐趣;)

  那整个活动都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展至结束的!

说课稿 篇8

  一、教学内容

  图形的折叠是图形变换的一种,折叠型问题的立意新颖,变化巧妙,是近几年中考中的热点问题,主要考察学生的探究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体现的是教材中的轴对称问题,在解决这类问题中,运用的知识点比较多,综合性强,如轴对称性、全等思想、相似思想、勾股定理等,是培养学生识图能力,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

  在教学实践中,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传授给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意识、数学方法,在本节中,我力图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折叠图形的性质,提高学生观察、归纳、整理数学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

  根据上述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设计以下目标:

  二、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掌握折叠图形的性质,会利用其性质进行有关的计算和证明。进一步体会表在折叠,实为对称.

  2、能力训练目标:

  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证明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根据课程标准,在把握中考的基础上,我确立以下教学重点、难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会利用折叠图形是全等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计算和证明;会利用对称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的性质解决问题.

  难点: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进行有关的计算和证明,优化学生思维能力.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预设的目标,我从教法方面谈一谈。

  四、教学方法

  数学是一门培养和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为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着重采用讲、练、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讲、练、测的有机结合,达到知识、技能、方法的全线突破。

  下面我谈一谈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及设想。

  1、巧设情景,设疑引入

  从实际问题出发,向学生提出问题:你能一刀剪出一个五角星吗?

  由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仔细观察,并填空,从而引导学生感受从实际操作中获得知识的体验,引出性质,这样获得的知识,不但保持的时间持久,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然后用 你知道这些性质有什么作用吗?设疑,引出性质的运用,分为:(1)求角的度数(2)求线段的长度(3)综合运用三类。然后归类探究,在每个探究类型之下,设置一个相对应的具有代表性、示范性的例题,对该类型解题的切入点、方法和关键进行点拨,找规律,注重归类讲评和体验感悟。

  2、运用性质,归类探究

  归类一:求角的度数

  1.如图1,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EM、FM为折痕,折叠后的C点落在BM或BM的延长线上,那么EMF的度数是( )

  A.85 B.90 C.95 D.100

  设计本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读题,学会在读题时就把题中所蕴含信息全部读出来,并且标在图上,或者写在练习本上,根据问题对信息进行整合筛选,从而获得答案。提醒学生养成这种分析问题的习惯,而且这种习惯要贯穿于以后所做的每一道题中,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后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感悟和体会这类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利用折叠的性质求角的度数,当条件中有某些角的度数已知时,综合题中的其他条件,找已知角和未知角之间的.关系,从而求得未知角的度数。

  利用折叠的性质,除了可以求角的度数之外,还可以求线段的长度引出:

  归类二:求线段的长

  这道题基础性强,且有一定的综合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对应的练习题的设置,在上题的基础上综合性又有所提升,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提升了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为综合运用做好了知识和技能的准备。

  利用折叠图形的性质不仅仅局限于求角的度数、求线段的长度,还可以解决综合性更强的问题,如:

  归类三:综合运用

  典例解析:

  、

  本题的图形复杂,综合性强,探究性强,解法多,象这样的题学生往往不知从何处下手。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在原题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第一问,提醒学生从读题入手,读出题中蕴含的所有信息,并且把读出来的信息标在图上或者写在练习本上,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筛选,确定解题方法。然后从要求证的结论入手,根据确定的解题方法,执果索因,顺藤摸瓜,直到找到已知条件为止。通过写出分析过程,整理解题思路,根据分析过程,写出证明过程。整个解题过程可以简单概括为:读信息、定方法、找条件、理思路、写解题过程五步。使学生有章可循,从而避免学生手足无措,无处下手的现象发生。

  这道题既能检查学生对前两道题的掌握情况,又能提升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为了满足测评反馈的需求,又设置了限时检测。

  3、限时检测

  限时检测立足于对本课时考点的强化训练,以容易题、基础题为主,注重知识的点面结合,注重重要题型与解题方法的落实,各种题型合理搭配,体现与例题及其变式题的对应关系,讲练配套,具有极强的实效性,追求题题清、节节清,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最优的结果。

  五、课堂小结

  采用这种形式的课堂知识性小结,可把课堂教学所传授的知识尽快转化为学生的素质,也是同伴经验的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步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又可及时反馈信息,使问题得以及时解决。也为我课后反思提供第一手资料。

  六、板书设计:

  (一)折叠的性质 :

  折叠图形中折叠部分在折叠前后

  1对应角相等、对应线段相等

  2.对称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二)运 用:

  1、求角的度数

  2、求线段的长度

  3、综合运用

  以上我从说教学内容,说教学目标,说教法,说教学程序和设计意图,说明了教什么和怎么教,阐明了为什么这样教。我的说课到此结束,如有不合适的地方,请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说课稿 篇9

  一、教材分析和本课的地位和作用

  《机械能守恒定律》是人教版高中新教材必修2第七章第8节,本节内容从理论推导过程中,强化学生对动能定理的进一步理解;从思维方式上看,它符合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认识规律,并在探究、推理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和探索发现能力,领悟物理规律的研究方法。机械能守恒定律属物理规律教学,是对功能关系的进一步认识,是学生理解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的铺垫,为今后学习动量守恒、电荷守恒打下基础。它结合动量守恒定律是解决力学综合题的核心,而这类问题又常伴随着较为复杂的运动过程和受力特点是充分考查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应用能力的关键点,根据新课标要求通过本节课教学要实现如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机械能;

  2)知道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3)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

  4)掌握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5)学会在具体问题中,能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机械能守恒的方程式;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利用已有知识探索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2)通过教学过程中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如:观察、实验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通过能量守恒的教学,使学生树立科学观点,理解和运用自然规律,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推导、建立过程,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

  2)在具体的问题中能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难点:1)从能的转化和功能关系出发理解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2)能正确判断研究对象在所经历的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能正确分析物体系统所具有的机械能,尤其是分析、判断物体所具有的重力势能。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用

  主要采用了讲授法、讨论法、归纳法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师生一起探索得出物理规律及适用条件,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采用情景→问题→分析与活动→总结的教学设计模式,以老师指导下的学生活动为主。通过这样一个设计过程,学生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条件容易多了,整个难点的克服过程通过这样四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这种运用归纳法的思想,从一个个典型的物理情景中总结出科学的结论,可以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随后的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中,学生对守恒条件的认识和理解很准确到位,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五、教学程序设计

  1.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演示实验)依次演示自由落体、竖直上抛、滚摆、单摆和弹簧振子,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物体运动中动能、势能的变化情况。

  【提问】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得到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那么在动能势能的转化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和有什么变化呢?

  探究规律找出机械能不变的条件

  1)只受重力做功作用分析

  设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自由下落过程中,经过离地高度为h1(任选的)A点时速度为V1,下落到离地高度为h2(任选的)的B点时的速度为V2。由学生用学习过的知识(牛顿定律或动能定理),分析下落过程中A、B两位置的机械能之间的数量关系。

  2)2 物体从A运动到B, WG=1/2(mv2-1/2(mv1)=EK2-EK1

  再由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有:

  WG=mgh1-mgh2= EP1-EP2

  得到:EK2-EK1= EP1-EP2

  移项后,得:EP1 +EK1= EP2 +EK2

  即EA=EB

  2 )只有弹力做功分析

  气垫导轨上的水平弹簧振子,观察振动过程。

  由学生分析振动过程的能量转化和实验结论,结合前面已经探究过的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的关系,类比重力做功,进行定性分析。

  归纳结论① 物体只受重力,不受其他力,如自由落体运动;

  ② 除重力外,物体受其他力,但其他力不做功;

  ③ 除重力外,物体受其他力,其他力做功,但其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为零。

  3)结论: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这就叫机械能守恒定律。

  3、 能力训练

  2 例1 在距离地面20m高处以15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

  求小球落地速度大小。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提出问题:(1)前面学习过应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处理平抛运动,现在能否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这类问题?

  (2)小球抛出后至落地之前的运动过程中,是否满足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如何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请考虑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与用运动合成解决问题的差异是什么?

  4、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的基本步骤:

  1)根据题意,选取研究对象(物体或相互作用的物体系)。

  2)分析研究对象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各力的做功情况,判断是否符合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3)若符合定律成立的条件,先要选取合适的零势能的参考平面,确定研究对象在运动过程的初、末状态的机械能值。

  4)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列方程,并代入数值求解。

  5、总结归纳

  本课学习,我们通过演示实验归纳总结了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了解了只有重力做功或只有弹簧弹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机械能总量不变,通过简单的实例分析、加深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

  【作业】书面完成课本78页“问题与练习”中3、4题。

【说课稿】相关文章:

说课稿 美术说课稿10-08

《春》说课稿春说课稿05-09

说课稿说课稿怎么写05-16

实用的说课稿 说课稿的内容03-13

实用说课稿说课稿范文02-06

说课稿06-14

说课稿07-15

说课稿02-03

说课稿模板说课稿模板模板01-13

中班美术说课稿 Vegetable说课稿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