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4-13 17:31:42 说课稿 我要投稿

说课稿模板集锦7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说课稿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说课稿模板集锦7篇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识字一》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开篇。本课是三组关于秋天的四字词语。这些词语既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色,又描绘了秋天的气候特点和丰收景象。三组词语排列有序,合辙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本课的识字写字任务有:会认 11 个生字,会写 10 个字。

  二、说教学理念

  本节课是一节识字课,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识字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识,在识中去记,这是设计这节课的出发点。寓教于乐,关注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整个识字过程中处于一种轻松自主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在学中乐,在乐中学。创设平台,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习惯,课堂上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可以在互动中识记、巩固、理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本课时,要注意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采用多种方法复现生字,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的方式识字和积累词汇。

  三、说教学目标

  1。 会认11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培养学生 收集词语的兴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

  认识本课的生字,能读准音、认清形,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五、说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环节,我采取了谈话交流的方式,单刀直入主题,这种教学情境的创设,使课堂变得开放而有活力,为学生愉悦地学习做了情感铺垫。

  接着,我采用了开放式学习的方式,放手让学生自由读词语,并通过开展同伴互助的方式,让学生学会与同伴交流分享。在分享成果的基础上,再次设计让学生自主认读生字,这样,就极大限度地给学生自主识字创设了空间。然后,在教师美美地范读中,让学生想象秋天那些美丽的画面,感悟秋天的美好。再通过自读词语,感悟词语描述的意思。为了巩固学习成果,我又设计了让学生开火车读词语,自由读词语,读给小伙伴听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不断的复现字音字形中,掌握生字的读音。

  如果一味地读,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明显感觉到枯燥无味,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看图选词语,小组内读“我会读”中的词语,并让学生自己设计字谜,说给同学猜,给生字找朋友,卡片游戏等这些方式, 通过反复呈现,不断深化识字,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 让孩子们在乐趣中学习,在不知不觉的游戏中达成学习目标。

  关于写字教学的设计,我是让学生先说后写,先教师示范,后学生练习,这样学生写起字来,就会有章可循。

说课稿 篇2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我的叔叔于勒》,我将根据我刚才的讲课和我们这次教研活动的主题“语文课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来理解课文内容”两个方面来分析。

  一、教材分析:

  《我的叔叔于勒》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第三单元第三课。这一单元收录的四篇文章都是小说。小说通过塑造生动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揭示人性的假恶丑,彰显人性的真善美。它对人物内心活动揭示之深刻,对人物性格刻画之细腻,是其实文学样式所无法比拟的。高尔基说过“文学即人学”。学生通过对小说的阅读,在享受审美愉悦中,认识自己,提升自己,同时引发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本文是外国文学作品中的名家名篇。虽然篇幅短小,但在艺术上却颇多成。他的手法,寓主题于平淡自然之中。他的人物,在语言动作之中有内心世界的表露;他的情节,在平铺直叙之中有波澜起伏;他的描写,在平实朴素之中有锋芒;他的幽默,在轻浅素淡之中有辛辣。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其亲兄弟于勒的前后态度变化,尖锐地指出了金钱左右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使是亲兄弟也概莫能外。作者用平常的的人物,平常的情节,表现一个普通的主题,可是能表达得深刻,能够给人启发,耐人寻味。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对学习小说大都有较浓厚的兴趣,他们很关注小说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命运,看过小说之后印象较深的就是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的命运结局。这有利于调动广大同学阅读的积极性、主动性。但我们的同学一般阅读都停留在文本的表面,不能深入到更高、更深的层次去理解,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从文章的细节入手,从作者所运用的各种描写方法入手,从而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深入到文本内部。

  三、学习目标的确定:

  新课程标准主张中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使全体学生深入文本,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丰富语言积累,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初中小说的教学,要以培养兴趣为主。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其和谐发展。根据这个标准我制定了以下三个目标:

  1、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题。

  2、学习并应用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3、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调适自身心态,摒弃虚荣心理,形成健康的人际关系。

  四、重难点:

  根据这篇小说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深入文本,分析人物形象”做为本节课的重点,把“学习并应用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做为难点来处理。

  五、学习方法:

  我采用的方法是“理解——品味——感悟”

  学生学习本文,首先应该熟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课文,逐步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掌握。主要是品味课文,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在分析人物性格时,要求学生圈划出直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词语或句子,进行一定的分析;并且抓住一个“变”字,通过变化的对比,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的能力,鼓励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感悟课文,欣赏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感受文学艺术的美。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本节课属于第二课时,所以采用复习导入式,先简单的复习小说的主要情节,然后明确本节课的主要任务,自然简洁的导入新课。

  2、整体感知,为了使学生尽快的走入文本、熟悉文本,采取迅速浏览课文,回答两个比较简单的问题(1)小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小说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为下一步深入文本打下基础做好铺垫。

  3、合作探讨,深入分析;这部分是本节课的核心与重点环节,是抓住重点与突破难点的关键。由于课文比较长,内容十分丰富,如果采用面面俱到,全面分析的形式,肯定完不成任务。所以我采用分小组分板块来进行,主要分析重点人物的形象以及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在汇报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并且通过对联的运用来揭示文章主题。

  4、拓展链接,为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我设计了拓展链接环节,要求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习的刻画人物方法并根据自己的认识来写一篇小短文,使学生再次深入文本,进一步认识当时社会那种人与人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的主题。

  5、结束语,教师运用简洁的语言结束,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教学的简单汇报,请各位专家、老师予以指导和帮助。

  谢谢!

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新人教版教材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大气中的氧进入人体后,怎样才能运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中被利用?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又怎样运走?学生在学习了人的营养和呼吸之后,顺理成章的就要学习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而本课是本章的基础,了解了本节的内容,不但有利于学生对血液循环系统形成完整、清晰的认识,还为后面学习第四节中的输血、献血做了铺垫。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初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血样标本,解读血常规化验单,知道血液的组成。

  (2)通过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观看课件,了解血浆和血细胞的形态、数量和主要功能。

  (3)通过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围绕问题的提出,通过学生之间的分析与交流,来获取知识和技能,体验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2)在分析与讨论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收集信息,解读数据、交流表达等科学研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血液成分及各部分功能的认识,形成正确的血液观。

  (2)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人教版七年级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血液的成分及主要功能

  教学难点

  用显微镜观察叶绿体

  1、显微镜下分辨血细胞,理解血液属于组织。

  2、运用所学的血液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说教法

  血液对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说学生熟悉血液,是因为每个学生几乎都有流血、抽血和验血的经历,对血液的颜色等有一些感性的认识,还可以从报刊、杂志、电视和广播中获取有关血液的信息;说学生对血液陌生,是因为学生大都不知道血液里到底含有哪些成分,以及每种成分各有什么功能。

  我们都知道生物是一门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考虑到我校初一学生的现状,在教学中我充分贯彻新课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并在活动中得到认知和体验。同时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利用视频录像、图片及FLASH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实验法:

  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和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

  针对教材提出的问题和一些实际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由于本节内容与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一些直观的感受,因此,实际教学中要注意详略得当、突出重点。关于血浆,教师只需做简单的介绍。需要指出的是,水占了整个血浆的绝大部分,这既与血浆的功能密切相关又可以为后面介绍无偿鲜血作铺垫。关于血细胞,教材的意图是让学生先通过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从感性上认识红细胞、白细胞的形态及数量,然后从理性的角度进行学习,这样做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开动脑筋和主动求知的学习热情。在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教师介绍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时,应该特别注意与生活实际中的一些问题相联系,如贫血、发生物观察人血涂片炎和伤口处血液逐渐凝固等,这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五、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会”向“会学”转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观察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总结反思法等。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首先,播放有关血液循环的视频录像,利用有声图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所学内容初步感知。紧接着教师通过提问,温故引新,导出章节标题。

  之后,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前收集的血液化显微镜下的爱情验单,通过讨论尝试说出对化验单的初步解读(教师注意用幻灯片突出显示需要学生注意的部分——RBC、WBC、PLT、Hb,并对缩写字母略作解释,从而深入双语教学的成分)。

  2、推进新课

  (1)观察血液分层现象

  用课前准备好的新鲜鸡血代替书上的血图片(更直观,不照搬教材)

  设问:样品分为几层,为什么会出现分层现象什么会出现分层现象?样品血分几层?各层是什么颜色?它们分别是血液的什么成分?(不要求学生立即给出给出正确答案,教师可适时予以点评)

  (2)血浆的成分及功能

  通过血液分层现象观察到的最上层过渡,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教材血浆成分示意图,并提问:血浆包括哪些成分?请推断血浆的功能(培养识图能力和分析能力)

  (3)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教师进行思路引导:

  血液的其他组成部分又分别起什么作用?血细胞很“微小”,用什么来“明察秋毫”?(学生表达出“显微镜”一词),简单回顾显微镜使用步骤后,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培养自主学习、局部合作的精神)。实验结束后,学生描述观察结果(教师通过幻灯片展示人血涂片,引导学生进一步明辨红细胞和白细胞,并解释血小板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见的原因)

  (4)红细胞

  展示电镜下的红细胞图片并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相应内容,找出红细胞的形态特点及功能。之后通过发问:“红细胞为什么能运输氧?”引导学生描述血红蛋白的特性。

  (5)白细胞

  播放白细胞吞噬细菌的视频录像,引导学生归纳出白细胞的特点和功能(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揭示抽象的生理过程)

  (6)血小板

  幻灯片显示思考题:当皮肤划破流血体视显微镜之后,一会儿血就会自然止住,这是怎么回事?(学生会初步说出与血小板有关)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本相应内容的基础上总结出血小板的特点和功能。

  (7)血细胞的概念图

  教师引导学生绘制血细胞的概念图,并适时予以引导(落实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

  (8)解读血常规化验单

  屏幕显示两份化验单,并引导学生分析化验单中有哪些项目异常。

  幻灯片展示问题:如果一个人的化验报告单上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都低于正常值,会有什么症状?在饮食中应注意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尝试用本节及之前所学内容作答(学以致用)。

  3、评价反馈

  大屏幕显示思考题:

  中国足球队在备战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时,在众多条件优越的地点中,最终选择昆明为集训地。你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这对运动员的身体机能会产生什么影响?教师从地理环境和红细胞功能方面适当引导(即学即练,即学即用)

  4、板书设计

  教学中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同时解决进行多媒体教学不便于学生笔记的难题。

  附:教学反思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倡导教师评价要以自评为主。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通过反思能知道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这也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

  首先,本节教学注重了新课的导入和教学情景的创设。本人采用了温故“引”新法,巧妙导入了章节标题。而视频的观看和化验单的观察,更是让学生对血液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学生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情景中去遇见“困难”、碰到“问题”,才能“触景生情”,进而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其次,结合了多媒体关于吞噬的话语的优势和生物学的实践本性。将多媒体引进课堂是为了更好的辅助教学,但多媒体只是工具而不是内容,再完善的多媒体课件也替代不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本节课将教材资料分析中的血液分层现象改为演示实验的内容,使学生对血液的成分有了初步感知。之后,又通过分组实验,学生亲自观察人血涂片标本,使其对血细胞的成分和特点有了深入的认识。在两个实验的基础上,我还通过FLASH和图片等形式,帮助学生全面、准确的理解血液的成分和功能,从而较好的解决了教学重点与难点。

  再次,“学以致用”,让理论知识服务于实践,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通过重新解读化验单和“争当小教练”两个课堂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也体现了生物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更激发了学习兴趣。

  最后,利用概念图总结本节内容。概念图是在新课改后引入生物教学的一种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学生全面、系统而又简洁的理清某一章节的知识体系,它的构建过程也是学生对所学知识再学习、再理解和升华的过程。在高中教学中,概念图已广泛使用,但由于初中生认知水平所限,初中生物教学还很少使用概念图。本节课让学生尝试画出概念图,总结血液的成分及功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也算是创新之所在吧。

  当然,本节教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由于课堂时间较紧,学生讨论时间不充足,内容的讲解也有些平铺直叙,重难点不够突出;教学中未安排学生自评、组评或师评等。

说课稿 篇4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画画我们的学校》,这是山东人民出版社《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一个活动主题。

  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关于学校的教学内容是逐步深化和提升的。

  在《熟悉的学校》这一课中“画画我们的学校”是在“说说我们的学校”基础上,引导学生用简单的图形表现学校的设施布局,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平面图知识,同时对学校有更深的了解,培养学生对学校的热爱之情。

  经过两年的学校生活,学生基本了解学校环境和主要设施;具备初步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其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和空间想像能力相对薄弱。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讨论交流、探究实践、小组合作等过程方法,使学生初步了解平面图及其作用;能够利用简单的图形表现学校设施布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学校、热爱学校;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品质。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用平面图表现学校设施布局。教学难点是使学生理解、掌握生活中实际方向与平面图上方向的对应关系。

  本课整合点的作用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实现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学校的热爱之情是贯穿本单元的一个重要情感目标。要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激发学生绘制校园平面图的兴趣,常规教学单凭学生想象、讨论很难打破时空限制,无法让学生多角度的看到校园不同时期的景象,信息技术的应用则能够起到直观生动的效果。

  2、突破教学难点:学生受其思维特点影响,在识图和绘图时,很难将实际教学设施与平面的图形相对应,常规教学无法进行直观的展示,结合信息技术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在实践的同时建立正确的方向对应关系,降低直接作图的难度。

  本课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五个环节,信息技术整合主要体现在激情导入、平面图上信息多和探究实践三个环节。

  在激情导入环节,(点击链接,打开课件)通过多媒体,在轻柔的音乐背景中,将校园不同季节的图片依次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配上声情并茂的朗诵,学生脑海中对美丽校园的印象,立刻变得更加生动,学生的心灵也会受到触动。这时,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感觉,同时导入新课。

  (拖开课件)平面图上信息多这一环节:(拖回课件)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幅其他学校的平面图范例,多媒体展示视觉效果十分清晰。学生能清楚直观的了解什么是平面图:平面图就是人们从物体的正上方看下去的轮廓图形。然后学生交流,从这幅图上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如:这所学校有东、西两栋教学楼,有操场、风雨操场、篮球场等教学设施。初步引导学生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对应方式说一说图上设施的实际方向,如:教学楼在校园东南侧。学校大门在校园的东北角。之后引导学生了解平面图的作用,激发学生作图的愿望。

  探究实践环节又分为方法角、看看说说和摆摆放放三部分,(切换程序)首先出示课本“方法角”的知识,让学生自主学习绘制学校平面图的方法,使学生学会确定方向、确立中心、设计图例等画图步骤。

  (课件)然后,展示“俯拍校园”的图片,将图片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摆放,让学生结合实际说一说各教学设施的实际位置:如:综合楼在校园西南角,操场在学校东北方向,这样既完善了学生脑海中俯瞰学校的印象,又能够帮助学生将立体的教学设施与平面的图形建立起对应关系。

  (课件)之后,让学生通过简单的图例,摆放部分校园设施的'位置。通过动手实践,学生在尝试中明确实际方向与图上方向的对应关系,降低学生直接作图的难度。常规教学中这样的尝试是难以实现的。

  第四环节动手画一画:学生同桌两人在观察和动手摆放的基础上合作绘制校园平面图,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设计精美、适当的图例。

  五、作品评析:通过实物投影展评部分学生作品,对于有创意、有个性的作品予以表扬鼓励,对于出现的错误在课堂上直接解决,做到堂堂清,以保证课堂的高效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辨别方向的能力得到提高;学会了简单的识图、绘图方法;对校园有了更深的了解;对学校的热爱之情被激发和提升。

  以上是我说课的内容,谢谢大家!

说课稿 篇5

  教材分析

  《谁先迎来黎明》是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第4课时内容,是学生在了解了昼夜现象是由地球的自转形成的基础上,对地球自转方向的探究。教材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1.提出问题;2.建立相对运动的概念,探究地球自转的方向;3.认识世界时区图。

  教学重难点分析

  地 球上的不同地区,谁先迎来黎明?这实际上涉及到地球自转方向和时区的问题。本课在学生认识地球自转的基础上,重点探究有关地球自转方向的问题。因此,在本 课的教学中,我把重点落在“地球自转方向”的探究上。主要通过几个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相对运动的概念,先由模拟实验,指向谁先迎来黎明的关键是地球的自转 (这里面我安排了几个层面,先是由学生来模拟太阳和地球自转,让学生初步领会,然后,再用手电筒和地球仪让学生更进一步从直观立体的角度去感受。)接下来 是对地球自转方向的理解,是通过体验在运动的时候原本静止的物体好像在作相运动的。最后根据地球以太阳为参照物,根据太阳每天的“东升西落”来解释地球自 转的方向。由易到难,层层深入,从而落实重点。对于时区的认识我把目标定位得比较低,让学生初步了解时区,知道各地区存在着时区差,会看,会简单地计算, 能在生活实际用运用。

  教材处理

  在备课时,我尝试了在情境中学习科学课这样的一个模式,对教材进行了简单的处理。我把教材上研究不同时区的两个地方北京和乌鲁木齐两个地点变成了中国和英国。原因有以下几点:

  1、中国和英国距离比较远,学生更容易联想到时差。

  2、0度经线正好通过了英国的格林尼治天文台,英国也是一个很有魅力的国度。在营造了一定的情境后,让学生有一种想去的欲望时,知道时差便是一种实实在在的需求。探究便是有需要而探究,而不是为了探究而探究。

  教后反思

  有上这节课前,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学生乐于认知和探究呢?而且地球和宇宙单元本身知识点是比较难的一个单元,因为很抽象,缺少生活体验,学生不易理解。于是,我想到了情境教学,尝试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欲望。

  在本课中,我创设了一个关于英国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这个情境中进行思考。

  1、图片情境导入:激发学生想去英国的欲望。

  想去英国,那么英国在哪里?于是先从地球仪上了解它们的位置。知道从中国到英国是从东向西走,明确了这两个地方在地球上的相对位置。而一东一西,正是研究时差比较明显的地域前提。

  2、创设中英通电话的情境:激发学生要了解时差的愿望。

  从通电话的困难,顺时导出了时差的概念,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知道我为什么要去了解时差,因为它能够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一句话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使学生乐于学习。”这是我尝试去做的,虽然还做得不是很好。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说课稿 篇6

  各位老师,今天我执教的《船长》这篇课文是法国作家雨果写的一篇小说。 小说以遇险、自救、殉职为叙述顺序,塑造了一位临危不惧、忠于职守、勇于献身的船长形象。文章情节感人,文字隽永,思想内涵十分丰富,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因此,抓住课文关键词句,通过朗读、体验,感受船长的崇高品质和引导学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我这堂课的教学目标。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开启智慧。

  首先我觉得上这样的课文,情境的创设十分重要。因为只有教师全情投入,才能使学生进入课文情境,获得丰富的体验。这节课我采用了语言描绘和音乐渲染这两种方法创设教学情境。比如在导入环节时,我用声情并茂的导入语表现危机到来的紧迫,齐读船上遇险的混乱局面,把学生一下子带到了那个可怕的夜晚。学生身临其境,强化感受,激起了走进文本的欲望。

  二、主体探究,培养能力,智慧共生。

  教学中,教师舍得留出时间,空间,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我的阅读策略,通过“找出船长的命令”,自己读,自己想,深入课文与阅读材料形成对话,主动捕捉相关信息,深刻体会哈尔威船长为什么要下达这样的命令,命令前后的结果怎样,体会出船长的勇敢镇定、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

  三、抓住细节,思维训练,凸显智慧

  “言为心声”,语言的刻画对于揭示人物性格非常重要。虽然灾难突然而至,但是救援工作“井然有序”,这是与船长指挥的“井然有序”紧密相连的。灾难猝发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冷静,首先哈尔威要求大家“安静”并且 “注意听命令”,然后 “把救生艇放下去”这是当时最佳的自救方式,接着安排人员的有序撤离,先女人,再其他乘客,最后是船员,“必须把60人都救出去”唯独没有安排自己,书上说这是哈尔威忘记了自己,我更倾向于此时他已经抱有“与船共存亡”的想法,因为这或许和古老的“船长荣誉”规则有关。据说,在遥远的古代,航海是一件十分凶险的事情,它需要大家的精诚合作,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领袖——船长,在船上,他拥有极大的权利,为了制约这种可怕但是却必须的权利,人们规定作为船长,他除了保证船上人员的生命安全外,还应保证船只的安全,“人在船在,船亡人亡”,这样船长的权力就不会被滥用,而尽心尽力保证航船安全上了。因此虽然这次沉船的责任并不在哈尔威,但高度的船长荣誉和责任感,使他履行了这条古老神圣的规则。面对灾难,他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如此惊人的自制力让我们钦佩,只有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和英雄。

  “威严”的话语显示着他的坚强, “简短有力”的对话说明了他的沉稳,有序的安排证明了他的机智。机械师对于机器的损失最有发言权,首先了解船体的伤情,是决定能否自救的第一步。大副在船上的地位仅次于船长,他的话语有一定说服力,20分钟营救60个人,让每一个人知道都能撤离,对于遇难者心理的安抚至关重要。“女士优先”这也是西方人引以为自豪的传统。因此当哈尔威命令打死走在女人前面的男人(包括自己)时,传统的思维又重新影响到了大家,哈尔威的灵魂也愈显伟大起来。大家完全被船长先人后己的崇高品格感动了。

  四、读写结合,发展语言,智慧延伸。

  课文最后一段写哈尔威船长以身殉职,集中表现了他的高尚品质。在这段的处理上,我播放一段音乐,伴着音乐进行范读、指名读,齐读,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使船长的形象在学生心中越来越高大,学生情感也得到了升华。

  其次我觉得在强调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偏废了语文的工具性,所以这节课我没有忽略语言文字的训练。教学最后一段时,设计了“船长,你为什么不和我们一起回家__________”和“不是我不想回家,______________”的说话训练,学生情动辞发,情真辞切,达到了精神与语言同构共生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一系列的训练,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哈尔威船长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关心船上的每一个乘客的崇高品质,体会到他的高度责任感和誓与轮船共存亡的伟大精神。

  总之,这节课我以“感”和“悟”为宗旨,以体验语言文字为目标,将读的训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努力实现一个“学生参与度、思维深刻度、课堂效益度”的教学境界,这才是智慧课堂的追求方向。

说课稿 篇7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2课《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下面我将从设计理念、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这一单元中的第二课。本单元是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关于力的作用和表现,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力来进行构建的。

  本单元在知识的呈现上体现“总——分——总”的特点,第一课从总的层面讲述力的基本性质和特点,第二课至第四课分别讲述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力,第五课,是引导学生对力的综合运用。

  《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这课,在本单元处于第二课的位置,是在第一课对力的基础知识有了总的认识之后,具体认知生活中常见的力其中的第一课。学习内容属于认识物质世界领域运动与力主题之下的常见的力部分。

  二.设计理念

  《 课程标准》要求“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即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利用多种方法感知事物的能力,归纳概括的能力。”“能用简单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确定本课设计理念是:

  1.关注儿童的生活经验与课堂生成的认识。

  2.通过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促进学生的观察与思考。

  3.通过有层次的活动、有结构的材料引领学生建构科学概念。

  三、学情分析以及教学目标:

  四年级是儿童已经具有一定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具有比较强的自行探究的能力,学生在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方面都有了较好的提高,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但还不能很自觉地从生活中进行学习,在学习的方式上,存在着单一式的学习,缺乏合作学习的习惯,设计教学目标时,首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从培养学生兴趣出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才能入迷,思维才会积极开展。结合教材以及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弹性,懂得弹性物体在形状发生变化时会产生弹力。

  了解微小形变的物体也有弹性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发现生活中弹性物体的共同点。

  能够做弹簧拉伸长度与拉力之间关系的实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愿意去研究生活中有关弹性的现象,体验探究的乐趣。

  四.教学策略与方法

  我们知道科学是一门培养人动脑思维和动手探究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过程。

  考虑到四年 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设创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使他们产生实践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经验结合起 来,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周边的客观事物,发展思辩能力。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基 于本课的特点,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 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展示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2. 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操作实验的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动手探究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学法:1.自主探究法:

  本节课在学习实践中尽可能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多观察、多交流、多分析;老师给学生点拨、启发、激励,不断地寻找学生思维和操作上的闪光点,及时总结和推广。

  2.分析归纳法:学生亲自经历运用科学方法探索的过程,在探索中体会科学方法,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经过抽象思维揭示事物内在规律。

  3.分组讨论法:针对问题,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在学习中解决问题。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联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通过例举存一些生活中应用弹性弹力的事例有利于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五、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的难点,我将本课设计成如下的六个环节来进行:

  第一大环节:“魔盒激趣,设境导入”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对一眼能看到的东西是不感兴趣的,但对藏在后面的奥妙却很感兴趣。”我根据学生潜在的认识意向,按照预定的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道具,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参与到了科学探究中去。学生的思维一旦被激活,他们便会积极主动地去思索、去感受。此时,“对白”成为师生双方情感的真实交流,成为一种最好的教学策略。

  我的导语是这样设计的:(出示被蒙住的小礼物)今 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神秘的礼物,你们猜猜它是什么呢?你为什么这样认为呢?通过提示引导学生猜出,并展示玩具,随即问:玩具为什么会突然跳出来?学生会 答:有弹簧。接着追问:弹簧是怎样使玩具跳出来的?引导学生分析弹簧的形变,小结弹簧的本领真大后,以提问:其他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会不会像弹簧这样呢? 引出课题——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板书课题)

  第二大环节:操作实践 归纳认识——了解弹性,感受弹力

  “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我想本环节的活动能较好地达到这一要求,学生自己在活动中的发现,应该是记忆深刻、终生难忘的。

  这一环节,我提供了一套有结构的材料:海绵,橡皮筋,格尺,橡皮,硬币不同的材料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想出更多的办法。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欢选择其中的一个用力,去力,观察现象。为学生创造了民主、和谐的施展空间。学生在交流观察到的现象时,会产生分歧,也能从中有所发现,或者有新的疑问产生——绝大部分学生都会认为对硬币施力,去力后是不会改变形状的,没有弹性。接下来引导学生小组弹硬币实验,亲自观察体验,验证硬币有弹性。自行探究后的思维活动便是归纳,教材中对“弹性”的定义是一个由四个分句组成的长句。活动中我让学生结合形象的动作、实物,在实践中找相同来表达自己的理解,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获得科学的理性概念——弹性。这样远比听教师分析,跟教师思考来得有意义得多。

  接 下来我请同学们汇报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有弹性?启发学生思考物体恢复原状的时候还需要对他们用力吗?这个力是哪来的呢?自然地让学生说出:这个能使物体恢 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的力叫做弹力。(板书)之后,引导学生体验海绵,橡皮筋,格尺,硬币的弹力。启发学生有新的发现——弹力有大有小,利用弹力可以给我 们带来很大帮助。

  第三大环节:实证研讨 发现规律——探究弹伸长与拉力之间的关系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本环节从联系实际出发,开始就安排了“争当大力士”的拉弹簧拉力器的小游戏活动,再次满足学生获得新知识的需要,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让学生继续以饱满愉快的情绪进入深入研究弹簧伸长长度与拉力之间的关系。

  探究活动,力争做到有计划、有安排,实验前让学生讨论交流活动方案,定出具体实验方法,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能力,设计既符合问题的需要又新颖独特的方案,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能得到锻炼和发展,从而达到“在学习中创造,在创造中学习”的境界。

  在接下来的分组实验中我则是一个引领者,指导者,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多动手的机会,引导学生感受、探索、发现未知,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比较和思索,才能真正对所学知识达到领悟、理解和掌握。

  汇报实验结论以投影展示学生实验记录单的形式,引 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形式对获得的感性认识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整理加工,直至得出结论,上升为理性认识。其间鼓励学生大胆用 语言描述思维活动和探究过程,始终关注学生思维发展的流程,把握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思路。得出结论后,提问:如果无限制地将钩码挂下去,还会是刚才的规律 吗?弹簧会怎样?是学生明确物体的弹性都是有一定限度的,超出限度弹性会消失。

  第四大环节:联系实际 强化认识——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认为,要使新概念被学生永久接受,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应用新概念的机会。本环节利用多媒体图片让学生观察弹力是怎样起作用的,并对现象作出解释,利用学习的正迁移,巩固、强化对弹力概念的认识。

  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列举生活中熟悉的的弹性物体,配以出示更多的图片,带领学生分析我们是如何利用物体的弹性的,引导学生将知识与应用相结合,从而达成学生愿意研究生活中有关弹性,弹力的现象,体验探究的乐趣这一教学目标。

  第五大环节:总结全课,

  我以:让我们巧动手,善用智慧的头脑,睁大发明的眼睛,争做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小发明家。这样激励性的语言为结束语,起到了发散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鼓励学生放飞理想,给学生留有广阔的想象和创造的空间的作用。

【说课稿模板集锦7篇】相关文章:

1.《离骚》说课稿模板

2.兰亭集序说课稿模板集锦9篇

3.散步说课稿集锦15篇

4.《蜜蜂》说课稿模板2篇

5.《狮子和鹿》说课稿模板

6.木兰诗说课稿集锦9篇

7.《珍珠鸟》说课稿模板【精品】

8.《珍珠鸟》说课稿(集锦15篇)

9.琵琶行说课稿集锦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