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说课稿模板九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说课稿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说课稿 篇1
一、 说教材
1、教材分析:
《云南的歌会》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以民俗文化为主题,大多写各地风俗,也讲述民间艺人轶事,为我们开启了琳琅满目、异彩纷呈的民俗文化的大门。学习民俗文化,可以加深对我们民族的了解。
《云南的歌会》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散文,在“歌会”的大标题下,作者描绘了三个场合唱歌的情景,三个场合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写作手法上也各不相同,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
2、教学目标:
依据本单元训练重点和本课教材特点,我制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云南少数民族的歌会习俗。
(2)、理解三种不同场合民歌的形式、内容和写作手法。
(3)、体会作者在歌会场景所触发的情感。
3、教学重点:
1、了解云南歌会的三种形式及作者的表现手法。
2、深入理解云南歌会所蕴含的美。
[难点]:品味“山路漫歌”这个片断的立体美。
二、说教法
1、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要在教师主导作用下,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知识。这是培养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的关键。
2、协作讨论法:
通过同学间的协作讨论,学生可以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同时还可以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对问题的钻研精神。本课教学中主要运用这一教法感知内容、品味语言。
3、多媒体演示法:
把多媒体技术引入语文课堂,充分运用视听结合的多媒体课件,通过创设优良的课堂教学氛围,扩大教学信息量。
三、说学法(在教学中,我着重培养学生养成自己会学习的习惯。)
1、朗读法: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好的文章更要多读,可采用范读、自由读、齐读等多种形式在反复朗读中理解内容,体会感情。
2、圈点批注法:
“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用不同的符号圈点出重点的字词句及有疑问的地方,在相应的位置做好批注。运用圈点批注的学习方法,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3、查阅资料法:
新课标提出要培养中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课前布置学生阅读书籍或上网查询,了解云南的风土人情。这个课前预习既为下一步学习课文打下基础,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4、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应努力遵循新课程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感受语文学习的新途径,不再一味听老师讲,机械记书本内容,而是主动探究,亲身实践,开动脑筋,探求真知。
四、 说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设计以语言的感悟为基点,采用层层铺垫的思路,引导学生深悟文章的情趣。我设计四大教学板块:“课前热身”“畅谈云南”“细说歌会”“学以致用”,四步由课外引入到课内,由课内延伸课外,由浅入深,互为铺垫。
课前布置学生完成以下预习任务:
1、熟读课文,自学词语。
2、了解作者、作品、风格。
3、阅读书籍或上网查询,了解云南的风土人情。
(一)课前热身
屏幕展示,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这一板块主要是检查生字词,扫清文字障碍,认识作者,沈从文,初步了解沈从文的作品特点和他的文学成就。
(二) 畅谈云南
让学生调动知识储备,结合收集到的资料,开怀畅谈,用一句话说说对云南的印象。新课标强调“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这一环节要让学生尽情发挥,以达到训练学生搜集资料和口语表达的能力。接着老师展示一组云南风情的图片,让学生初步认识云南的歌会。
(三)细说歌会
这一板块主要是对文本的探究,通过三读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一读课文,快速阅读,整体感知,文章写了哪三种歌会形式,每个歌会形式作者重点写的是什么?通过这一个问题,让学生整体把握文本内容,老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
第一部分:山野对歌。对歌具有对抗赛性质,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
第二部分:山路漫歌。这是即兴的自由歌唱,发乎性情,自然成趣。
第三部分:村寨传歌。这是一次民歌的展览,是一间民歌的课堂。场面宏伟,气势壮观。
在内容上,三个部分一写唱歌人,一写唱歌的环境,一写唱歌的场面。
二读课文,说说你最喜爱的一个歌会场景,并谈谈喜欢的原因。
这是在整体感知前提下的品读,要求学生对三种不同场合下的歌唱方式、内容、作用、特点有清楚的认识后选择其中之一进行多角度的、有个性的品味。画出自己欣赏的语句,有感情的朗读,说说喜欢的原因,对理解有困难的地方可以小组合作探究。对文本细读我用一个问题牵动学生阅读,防止那种支离破碎的分析,破坏文本整体的美,放手让学生自主体会。
说课稿 篇2
主 讲:杨鸿瑞
教学班级:高一(5)
教学地点:B栋一楼
教学时间:20xx年12月7日
一、教材分析
《螺纹连接》是国家教育部规划教材《汽车机械基础》中发动机结构的重要部件内容,本部分知识主要向学生介绍汽车螺纹连接的基本要素,它主要涉及到汽车构造中部件的正确连接。延长汽车使用寿命,学好本章内容为以后汽车维修学习打好基本功,在以后工作过程中建立客户的满意度尤为重要。
二、学情分析
该班学生为入门学习,部分学生动手能力较强,学习专业技术课兴趣较高。由于学生数量不多,管理起来难度不是很大。因此,我在课堂上重在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采用观看、实操、讨论、思考、答问、考核等多种形式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教学目标分析
1. 知识目标:通过实物视频展示,学生掌握汽螺纹连接的基本要素。
2.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学生能够正确熟练的螺纹的要素及分类。
3. 情感目标:通过螺纹连接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力。
四、重、难点分析
1.重点:螺纹连接的要素。
五、教、学法设计
1.教法:理实一体化结合,利用多媒体演示并让学生参与。
2.学法:学生总结,思考问题,认真理解并把握汽车螺纹的连接。
六、教学过程设计
1.引入:通过复观察发动机部件的连接导入新课。
2.展开:1)观察引入新课 2)利用多媒体和实物讲解螺纹的连接
3)学生自主讨论学习 4)教师辅导
5)总结螺纹连接要素及分类 6)完成作业
3.小结:总结螺纹连接要素及分类。
4.作业:双线螺纹导程的计算。
七、教学效果评价
如果有不同种类的螺栓实物图展示,效果会更好。
说课稿 篇3
【教材分析】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十三课。两宋时期是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时期,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明,事实上中国封建王朝的顶峰是宋朝而不是唐朝。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科技最发达、文化最昌盛、艺术最高深、人民生活水平最富裕的朝代。也是当时世界上发明创造最多的国家。宋朝也是中国为世界贡献最大的时期,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发明一半以上都出现在宋朝。这些辉煌的成就与宋的综合文明有直接联系。国家的综合实力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宋朝都是当时世界的第一大国。宋朝已经达到了封建王朝的顶峰。这种文明同时也反映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其特征就是无论农村还是城市社会生活都丰富多彩,宋代的习俗承前启后,在中国社会生活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城市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宋代城市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都极其丰富,城市习俗多姿多彩,呈现了中国传统农业习俗在城市生活孕育之下的新发展,使中国的城市文化达到了一个高峰。本课紧承上节课“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从社会各阶层的状况、乡村生活、城市风貌三个方面来介绍宋代的社会生活。
【学情分析】
学生到了七年级下学期这一阶段,已经从课堂、影视、书刊等各种渠道拓宽了自己的知知识面,积累了一定的历史知识。这一时期,他们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理解、分析能力也有所增强。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跨入青春期,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表现欲,期望得到老师的认可、肯定和赞许。所以他不喜欢课堂上结论式的教诲,希望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分析问题,由自己得出结论。
【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程的理念,教学应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要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和归纳能力,引导学生把历史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这就需要让学生学会比较学习法。
引导学生从多种渠道获取有效信息,学习历史知识。因此,我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引导学生认识宋时的节日和风俗,古今联系,增强学生对历史的作用之一 ―― 探寻社会发展规律的感受,进而增强学习历史的动力。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了解宋代社会的乡村生活、市民风貌和民间传统节日的风俗。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教科书、上网查资料、查阅课外书等方式,了解宋代士农工商的生活状况。 通过小组交流,对古今乡村生活与古今节日习俗进行对比,使学生学会用比较法学习历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祖国和家乡传统节日的风俗。
通过小组的交流讨论,培养合作共进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教科书提供的史料,了解宋代社会的乡村生活、市民风貌等,培养分析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
通过宋代民间传统节日的风俗与现代家乡传统节日风俗比较,学习比较法。
【教法】
历史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并尽力与现实有机结合,让学生体验一种真正“有生活”的历史。从而使他们感受到历史是亲切的、触手可及的、有益的,让历史课堂迸发出生命的活力。
1、提问启发式教学法:采用设问的方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比较法: 引导学生将两个同类性质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对比,找出它们的异同点,从而加深学生对史实的认识和理解。
3、谈话法生活化教学:即通过历史与现实的比较,将历史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可以使遥远的历史更贴近学生,更为学生所接受。
4、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充分显现多媒体功能,实现立体教学的目标,优化学习效果。
【学法】
采用学生课内外自学和对比学习的方式,以新颖的形式和幽默诙谐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让学生直观的欣赏、广泛的参与,在轻松的氛围中引导学生体验宋代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学生对于今天所过的传统节日比较了解,通过对宋代节日的介绍,让学生对比出古今的变化和区别。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考虑到学生比较活泼好动,课余喜欢体育运动,而本课的教学中有蹴鞠,所以我就以此为设计导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导入,第一张图片就是北京奥运会体育项目的图标,这也与校园内操场边上的装饰一致,以此吸引学生的兴趣。然后通过体育明星的图片引到即将开幕的世界杯足球赛,短短几分钟,能够让学生立刻兴奋起来,投入到本课的学习探究当中。
二、新课
新课的开始先讲故事,不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宋代有一个地主,非常有钱,但是没有儿子,只有四个女儿,都已经出嫁。这天地主过六十大寿,四个女婿都来贺寿。酒席宴上,地主让四个女婿以桌上酒菜为题,说几句话。大女婿先说:“壶中有酒兮泱泱,碟中有菜乎香香;老泰山者,东床再生父母也。”老地主听了很高兴,二女婿不服,说:“大壶里倒酒你喝酒,大碗里盛饭你吃饭,吃不饱你再吃我带来的大鸡蛋!”三女婿说:“白瓷碗里乘鱼虾,青瓷碗里装西瓜,装不下还有我烧的大青花。”四女婿说:“一壶老酒三贯三,满桌酒菜三两三,半斤八两一边多,大家吃酒我买单!”
提问:这四个人分别是什么身份?通过猜测四个女婿的身份创制情景,让学生置身于宋代,让学生了解宋代社会阶层的主体构成,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四个女婿的语言特点认识他们的身份,按顺序是士农工商;并指出宋代社会阶层的主体就是士农工商阶层。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了解宋代士农工商阶层的生活状况,并提问学生:
说说老员外会比较喜欢哪个女婿?为什么?学生畅所欲言,最后教师总结:宋代士人社会地位较高,大女婿是士人,老员外应该比较喜欢大女婿。引导学生将宋代的士农工商与今天的社会各阶层人群对比,了解到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结构变化。
然后以一年的时间顺序,用图片引导学生说出中国传统的节日,并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说出各节日的含义,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之处,指导学生了解每一年中,最受百姓重视的是:元旦、寒食、冬至。通过对比,看出传统节日的发展变化。从而让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并不断创新使之焕发青春的活力。以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再运用对比法让学生比较唐长安城和宋汴京城的异同,通过引导,让学生发现宋代都城打破了市坊制结构,商业活动更加发达,开辟了我国封建社会城市商业发展史的新阶段。通过南宋临安城的示意图,引导学生发现图中所标示的“瓦”,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了解宋代城市娱乐活动。宋代城市的娱乐活动集中于瓦舍。东京有数十个称作瓦舍的娱乐场所和五十多个称作勾栏的表演场所。其中大的瓦舍可容纳数千人。每天都吸引大批的顾客和观众,娱乐活动十分丰富,有演戏的、说书的、表演杂技的、摔跤的等。歌舞表演在宋朝十分流行。除此之外,城市还风行一系列体育活动,不仅项目众多,技巧娴熟,特别是宋代最盛行的蹴鞠,球艺水平比唐朝更高。这里与开始的导入呼应,告诉学生,国际足联承认足球起源于中国的蹴鞠。升华主题,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小结
宋代以其繁荣的经济在我国古代社会占有重要的一席,宋朝人乐观积极,拥有丰富多彩的城乡生活,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并引导学生得出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应该学习宋代大力发展经济,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共同繁荣,充分体现历史学科的现实意义。
说课稿 篇4
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买椟还珠和郑人买履,出自《韩非子》。这两则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被选在六年级第一学期第八单元——“小故事,大智慧”单元中,放在外国寓言和现代寓言之后,是文言讲读课文,其中《郑人买履》一文教材上要求学生背诵积累。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也能让学生对古今中外不同形式的寓意有更全面的了解,进一步巩固对寓言的特点及寓言阅读方法的掌握。
2、教学目标。
设计意图:六年级学生文言文学习刚开始,需要培养他们积累文言常用实词虚词的意识,并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文言文学习的方法。教材要求提出:通过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四则》的学习,了解成语的特点,继续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尝试多角度理解寓言寓意,逐步培养学生对生活小事的感知、体悟和辩证思考的能力。结合本节课教学的两则寓言故事的特点:《郑人买履》比《买椟还珠》篇幅长,且要求背诵,因此作为重点教学,《买椟还珠》则在教学时由扶到放,使学生逐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基于以上因素,我将教学目标定为。
(1)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积累“为、度、之、反”等常用文言词语,理解其在文中的含义并了解“郑人买履”、“买椟还珠”的故事内容。
(2)在熟读课文基础上理解《郑人买履》告诉人们“做事不能死板教条”及《买椟还珠》告诉人们“不能只注重外表而忽略实质”的寓意,使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寓意。
3、教学重点难点。
由于六年级学生文言实词掌握较少,阅读上有一定障碍,因此将教学重点定为: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积累“为、度、之、反”等常用文言词语,理解其在文中的含义并了解“郑人买履”、“买椟还珠”的故事内容。六年级学生受到认知、分析能力的局限,多角度思维会有一定困难,因此将教学难点定为:学习多角度思考寓意
4、课时安排。
两篇寓言短小精悍,所以用一教时完成。
说学情、教法学法:
1、学情分析。
由于之前已有几篇文言文学习的基础,学生已经学会参照注释为文中生词正音、解释,但还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理解文意时,学生不能自觉地联系上下文揣摩,对主旨的理解也往往只从字面理解文中的浅层含义,对人物的深入评价往往不够完整。《郑人买履》这则故事有人物语言的'描写,情节更生动,可能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是这节课讲《郑人买履》作为重点教学的原因。
2、教法学法。
本册教材中要求学生重点掌握朗读的技巧,因此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通过个别朗读、小组朗读、集体朗读等多种形式反复朗读,使学生体验感悟,揣摩寓意。教师通过点拨引导帮助学生掌握理解文意、揣摩寓意的方法。
说教学程序:
第一步:导入5’
1、说说你喜欢的我国的寓言故事并说明理由。
2、介绍韩非子。
设计意图:在前几课学习寓言的基础上,学生课前准备寓言故事既是课内外结合,拓展学生阅读面,也是让学生在准备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寓言的特点。课前的介绍,检查了学生的预习,又是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教师也可由此切入向学生介绍韩非子:其作品《韩非子》作为先秦说理散文代表著作之一,丰富的寓言故事成为说理散文的闪光点,也是先秦诸子寓言故事之大成。由此,引出本课学习的内容。
第二步:新授
(一)《郑人买履》20’
由于这则故事作为重点进行学法指导,所以所花时间较多,为二十分钟。
1、自读课文,疏通字词。
设计意图: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自己读音或理解上有困难的字词。学生在自读基础上班级交流,解决如“度”的读音和用法,“宁”的读音,“之”的用法,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在不同的语境中,同一个字可能会有不同的读音,不同的用法,帮助学生积累一词多义的字词。通过个别读、集体读,使学生能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初步了解词句的意思。
2、朗读并整体感知人物形象,正确把握寓意。
设计意图: 指导学生从重音、停顿、语调等方面分角色朗读。学生在同学互评和教师评价中产生对郑人的认知:郑人很愚蠢并且对自己的愚蠢不自知。进而教师引导学生对重点语句反复朗读基础上思考:郑人愚蠢在哪里?作者对郑人的态度是怎样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对我们有什么意义?通过逐层深入地提问,铺设坡度,使学生由浅入深揣摩、从郑人、旁人和作者等多个理解把握故事的寓意。
3、归纳学法:1)结合注释;2)运用所学;3)反复朗读;4)联系全文,多角度思考;(PPT出示方法)
设计意图:由学生归纳学习《郑人买履》的学法,教师适当补充,PPT出示学法,为《买椟还珠》的学习作铺垫。
(二)《买椟还珠》12’
这则故事学生课前有预习,篇幅又比较短,并且已经有学法指导,所以所花时间在十分钟左右。
1、小组合作学习。
设计意图:对于第二则寓言故事,在第一则基础上,巩固学生文言文学习的方法,所以教师逐渐放手,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每组派代表负责记录、发言,之前教师要明确要求:疏通字词,一一对译,讨论寓意,解决疑惑(不能解决的留作班级交流)。由于学生的自学能力并不强,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必须巡视指导。
2、班级汇报。
设计意图:由小组负责人交流学习成果,遇到不正确的回答或存在的困惑由其它小组补充更正,学生在理解寓意时可能存在片面,此时教师就从楚人和郑人两个角度引导揣摩寓意,进一步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的习惯。
第三步:巩固2’
最后让学生根据两则故事的寓意说说这两个成语的比喻义。
设计意图:积累成语,并分析其与寓意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再一次把握寓言的特点。
第四步:作业1’
1、背诵《郑人买履》并梳理两篇文言文的常用实词。
设计意图: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2、 举例一则课文以外成语寓言故事并分析其寓意。
设计意图:巩固学生文言文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
说板书:
板书学生遇到的有障碍的实词解释、特殊实词解释,及两则故事寓意,使学生明确学习中的重难点。
说教学反思:
以往的文言文学习往往是教师讲解较多,这堂课我采用了朗读形式和内容相结合的方法,逐步深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第一则寓言我以学法指导为主。第二则寓言的学习,旨在让学生自己运用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在合作学习中克服学习障碍,产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有争议的问题进行全班讨论,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说课稿 篇5
一说活动依据
1。 依据《少先队活动课指导纲要(试行)》中四年级“争当美德小达人”和寄语少先队员“从小学习做人”的目标要求,争当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小模范。
2、依照“做守规则的好少年”活动要求,强化规则意识。
3、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对 “法治”的理解。
二说活动目标
我和队员们共同确定如下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引导队员懂得课间活动的安全知识,掌握基本的安全规则。
2、在体验中,让队员感受到树立规则、自我保护重要性,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通过活动,树立队员法治意识,为践行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基础。
三、说活动形式
本次活动形式多样,有访谈、情景剧、童谣、作品展示等。
四、说活动准备
为了让活动顺利开展,我和队员们进行了精心的准备。
1、各小队队员进行分工,有的负责搜集活动资料,有的准备活动道具,有的进行排练,还有的自主设计完成安全提示语。
2、中队辅导员制作多媒体课件,并对小队活动给予指导和帮助。
五、说活动设计
(小王子是一个虚拟的人物,因为很多学生读过《小王子》这本书,特别熟悉和喜欢小王子。他的到来让学生感到新奇好玩。创设情境,介绍嘉宾
队员们,今天有一个神秘人物也来参加我们的队会,他就是小王子。对地球一无所知的他,在访问了邻近的几座星球后来到地球,来参加4。1中队队会,感受学校生活的丰富多彩。出示小王子图片及画外音,(大家好,认识我吗?我是你们喜欢的小王子,很高兴能参加你们的队会)掌声欢迎这个来自另一个星球的特殊嘉宾。
小王子,你知道吗?课间十分钟是队员们最美好的时光,可以游戏放松,但在课间也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现象甚至一些安全隐患,今天希望你和我们共同开启课间十分钟的探究之旅。
环节一课间活动之我见
小王子,4。1中队队员们在开展活动时特别积极,太阳小队队员们主要负责观察课间活动时同学的表现,他们用自己的小眼睛观察着周围的大世界,请看他们发来的报道。
(学生一上场)大家好, 我是太阳小队队长,请大家随我的镜头看看课间的情况,出示图片:走廊里打闹、追逐;上下跨楼梯;趴在窗台往下望,上课铃一响,队员纷纷冲进教室·····操场上学生拿着绳子转圈轮着,两个人对着疯闹,爬云梯。
队员们,无论是室内的同学还是室外同学的'课间表现,都存在着安全隐患。
(学生二上场)星星小队——案例回放
刚才看了太阳小队的现场报道,我真为同学们捏一把汗。同学们课间活动不慎造成的意外伤害,已经达到恶劣的程度,请看视频,播放视频,我给大家带来这方面的案例,希望给每一个人敲响警钟)。
(学生三上场)大家好,我是月亮小队的队长,与那两个小队不同,在本次活动中,我们在课间捕捉了一些正能量的东西,请看我们的情景剧—课间十分钟。
下课了,有的队员相约一起看书,下棋,有的队员在操场排队调长绳。有的同学主动去提醒走廊跑跳,阻止打架的学生。
师:
有目的的活动是促进队员道德内化,提高其思想素质的关键。第三个小队展示的内容与前两个小队产生了鲜明的对比,队员意识到自己不文明的活动中存在着安全隐患,同时更想让队员们进行深入的思考,让他们心灵有所触动,思想受到震撼,让遵守规则铭记在心。
环节二课间活动之我思
队员们,观看了三个小队提供图片和视频以及情景剧,你们有什么感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每一个小组选派一个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此时,队员们进入热烈的讨论交流环节,队友们对自己以前的表现做了深刻地反思,课间活动应该丰富多彩,但是应在守秩序守规则的前提下展开,他们决心改掉自身的不足,并主动去帮助其他学生,让课间活动有秩序,让校园更安全。
学生交流后,
主持人:小王子, 第一次参加这样活动,有何感想?
小王子:真没想到,课间活动那么丰富,挺有趣的,我也想参加;但看到课间那些不守规则,不文明的行为,我又感到害怕,如果发生危险可怎么办?
主持人:队员们,给小王子些信心好吗?
队员们情绪高扬,异口同声的说:我能行,我会做得更好!
师:在刚才的交流中大家议的充分,交流的全面,而小王子的疑虑让队员们情绪高昂信心满满,他们愿意为小王子做榜样,他们愿意将守秩序遵守规则熟记于心,并能践行在生活学习中。
这一环节的设计属于队员们的自主教育,我们都知道少先队最好的教育就是队员的自主教育。队员们把安全意识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并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小王子的加入,队员们表达了发挥正能量的愿望,从而使遵规守纪切实落实到课间活动的行为中。
面对着铮铮誓言,三个小队又付诸哪些行动呢?
环节三课间活动之我行(图片形式出现)
太阳小队:
为了每一位队员铭记安全,他们小队设计提示语(含有队徽),将时刻提醒同学们遵守规则,秩序。
当走廊看到横冲直撞,出示提示语,告诉他轻声慢步守秩序;当看到有人滑楼梯时,出示提示语,告诉他右侧慢行保安全;当操场打架时,出示提示语,告诉他,团结友爱促和谐。当看到拥挤出门时,出示提示语,告诉他,礼让他人是美德。
星星小队制作了宣传画。
张贴到校园橱窗,让每一名队员课间活动安全有序。
月亮小队则编写拍手歌。
(小王子感悟画外音)今天有幸参加4。1中队队会,知道地球人的生活是有秩序讲规则的,我感受到小伙伴的热情,谢谢你们。以后我也要做一个正能量的传播者。 4。1队员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六、总结提升
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也为了达成课间活动懂规则,守秩序这一目标,各小队队员以自己喜欢的形式,学习、宣传课间安全知识、规则,培养学生自我保护和核心价值观法治意识。通过以上的活动,学生已了解了不少课间活动中的安全隐患并学会了如何预防,懂得遵守秩序规则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合作拍手歌《课间十分钟》,从而深化主题,也为本节课的教学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七、活动评价
此环节是活动的伸展,“争星创牌”活动是学校少先队充分发挥雏鹰奖章评价激励作用的体现,学校把“遵规守纪”作为一颗星提出来,要求每位少先队员懂得“从小学习做人”的目标要求。内容分四部分,自评、家长评提前进行,小队评和中队评现在进行。各小队《长大》中队小队月评展示。在评星活动,全体队员承诺:一定做一个“遵规守纪”的好队员。
(争相创牌——尊规守纪星现场评价)
这一环节设计目的是让队员在照镜子中进行自查,在正衣冠中明辩是非,在治治病中牢记法治。队员们全员参与,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客观评价每一位队员。再一次将活动推向高潮。
八、活动反思
队课活动结束了,然而,队员们仿佛得到重生,小王子作为特邀嘉宾贯穿整个活动,不但增加队员的新鲜感,极大调动队员的积极性,更感受到他善思好问乐学,愿意学习新知识新规则新秩序,愿意向自我挑战,而这正是我们开展队会的目的所在。
当然,不是所有的活动都是尽善尽美的,本次队课活动我们邀请了家长与孩子们一同参与,结果,家长只是看客,见证队员们的活动,没有真正参与到活动中来,这也是我和队员们设计活动时的疏忽,下次活动我们一定让家长参与设计,参与活动,参与评价。
说课稿 篇6
一、课程地位
应用文是人们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处理公私事务时使用的一种具有固定或惯用格式的文体。其使用非常广泛,实践性很强。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用文作为信息载体和交际工具,应用写作能力不仅成为了当今社会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内涵,而且还是企业所要求的八大职业核心能力之一。因此,《应用文写作》既是一门文化基础课,也是一门职业核心能力训练课,更是一门人文素质课。重视《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建设和学生应用文写作技能的培养,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而且可以为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和实现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能写小说诗歌,但是一定要能写工作和学习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
《应用文写作》是各类高校开设的一门基础课,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性质。在我校是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商贸等专业都开设的一门必修课。
二、教学目标
《应用文写作》是一门服务于社会各项实践活动的注重科学性、理论性和实用性的课程,本课程侧重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需要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根据课程建设理念,我们将课程建设的目标分解为:
1、知识目标
通过对各专业各类常用应用文体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各类应用文体写作的基本格式与写作要求,掌握应用写作的方法和技巧,能熟练地写好与自己所学专业和从事的职业密切相关的常用的应用文,以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为学生未来职业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2、能力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各专业的职业流程和工作任务,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策划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加工素材的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程开发、建设和应用写作实践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知识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对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各种应用文文体的写作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的职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
(一)教材:《现代应用文写作》 本教材由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xx年出版,是我校目前高职各专业正在使用的写作课教材。此教材是由长期工作在高职高专教学一线、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参与编写,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职高专学生”的目标要求。本书共九章47节内容。
由于高职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比较差,学习随意,既不愿学太深的、理论性较强的知识,也不愿学不感兴趣的东西,所以我们在制订应用文写作教学大纲时,选择的一般都是最能与高职学生的专业和生活发生直接联系的文体。在教学中以学生的学习、工作活动过程为导向,将学习内容分为以下八章,共22节。学习时间为一学期共36课时。
第一章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2 课时)
第一节 应用文写作概述。 第二节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第二章 日常应用文( 4课时)
第一节 条据第二节 证明信、介绍信 第三节 启事、海报
第三章 旅游应用文( 8课时)
第一节 导游词(实践课 2课时) 第二节 经济合同、旅游合同第三节 旅游投诉状和旅游投诉答复书(实践课 2课时)
第四章 事务文书(6课时)
第一节 计划 总结第二节 会议记录 会议纪要 第三节 通知 通报
第五章 求职类文书(6课时)
第一节 求职信第二节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第三节 竞聘词
第六章 礼仪文书(4课时)
第一节 礼仪文书概述 第二节 致词 第三节 请柬 聘书 第四节 讣告 悼词
第七章 新闻报道(2课时)
第一节 第二节消息 简报
第八章 科技文书(4课时)
第一节 第二节
调查报告
毕业论文(实践课 2课时)
(二)教学参考
由于应用文写作课现在普遍倡导淡化理论的教学理念,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再使用更深奥的理论教材作参考,而是把寻找更贴合学生实际、有时代特色,能有效服务专业的典型案例、经典例文作为教学辅助。这些教学资料来源于网络平台、报刊杂志及一些企业单位。
根据专业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参考资料更好地体现了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教学思想。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怎么写
解决措施:化繁为简、加强练习、反馈评讲、解决问题
应用文种类繁多,在具体教学中,不同的专业各有侧重,要求不一。但总的要求是:着眼于对文体特征及写作要点的宏观描述,以求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不同的文体概念。对与专业相关及使用频率较高的应用文体则要进行深入详细的阐述,要掌握其文体的性质、特点及写作要求,强化写作能力。
讲授大多数文体时,首先通过一些典型事例使学生了解每一文体的用途;再通过对事例的分析,引导学生归纳出每种文体的具体写法和特点,使他们明了该如何去写,并掌握最简单、最实用的写作方法,同时空出更多的时间用来让学生练习和实践;最后,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评,指出作文中的不足,归纳出写作时应该注意的问题。这种从感性认知、实践练习到发现问题、再实践练习的学习过程,完全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
教学难点: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解决措施:围绕专业精选案例、结合生活情景导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这两个问题其实是联系在一起的,去年教研室进行了考试改革,试卷内容以实践能力测试为主,让学生根据设置的情境判断应写什么文体,并写出此种文体。从考试的效果来看,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不能正确做出判断。以此我感觉应用文写作的教学难点还是在如何提高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的能力。加强案例教学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运用案例进行组织教学,既重视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更重视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和成文的过程。学生正是在这两个过程中不仅以高昂的兴趣和热情收集相关知识来分析、剖析案例,而且会积极主动地运用着已知的`知识和写作技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随着教学内容涉及面的扩展,各种各样的案例就把专业知识系统地串联起来了,使学生在兴趣中潜移默化地加以掌握、理解和应用,这就释放了学生平日被束缚的能量,激发了他们潜在的智能,从而有效提高了他们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和牵动他们在理论与实践联系中进步、成长。
五、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理论讲授与例文分析相结合,教师讲授与学生练习相结合,精讲多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注意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确定重点难点。学生专业不同,在教学内容上应有不同的侧重点。
4、注意运用比较法教学。
5、加强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6、适当增加写作专业知识、逻辑思维能力知识和与应用写作有关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知识的介绍,以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基础写作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六、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一)课程建设理念
作为一门基础课,如何更好的为专业课教学服务,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竞争力,是本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目标和工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我们确立了 “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素质和能力为本位,服务专业的教学改革指导思想。
(二)改革目标
按照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我们需要根据学生职业人生设计教学项目,以职业工作
流程为线索,以职场情境创设为导入,以项目和任务为载体,在教学改革上确立以下目标:
1、建立“项目化”的课程结构。重点是突破学科教育重知识系统、重文体知识、重章节结构的课程体系,打破应用写作课程以文体分类的惯例,以职业工作流程为线索,以项目(任务)为载体,对课程内容进行整体设计。
2、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根据课程内容模块, 以完成职业任务为核心派生工作项目,以完成工作项目为目标派生工作职责,以胜任工作职责为目的重组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
3、确定“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方案。为使学生适应本专业就业环境,注重强化训练学生动手、动口和动脑能力。如采用情景模拟写作、现场写作、项目写作、案例写作、病文修改写作、一个题材多种写法的写作、整理课堂讨论结果的写作和课外社会实践的写作等。
4、建立综合实训平台,积极与学校社团、团委联系,通过学生的一些社团组织,如校报记者团、营销协会、设计工作室、网络博客等平台,在社会实践中,将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和应用写作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5、改革考核方案,改进考试内容
我们目前的考核方案是按照学校规定的期末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来计算。但写作课的课程特点要求学生平时要进行大量的写作实践才能有效提高写作水平,所以建议学校增加本门课的平时成绩在考试中所占的比例。
为了检查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我们在考试内容上作了大胆尝试。改变了以往传统考卷中填空、选择、判断、写作等各项考题互不相连的单一模式,而是在设计题目时以职业工作流程为线索设置情境,将基础知识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综合考察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效果
课程的教学效果现在无法用什么获奖证书来证明,但学生完成的一份份格式规范的毕业论文、招聘会上拿着的一份份制作精美、内容充实的简历、求职信,都让学生还未走出校门已经体会到本课程的重要性所在,它的教学效果将会随着学生走向社会、迈入职场展现得更为显著。
说课稿 篇7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4课《一路花香》 板书: 课题
本课是则寓言故事,主要讲了两只水罐的故事。一只有裂缝的水罐在完好的水罐面前感到惭愧,挑水工却告诉它:从它的裂缝漏出的水浇灌出了美丽的花。向我们揭示了:世上每一件东西,每一个人都有自身的价值,我们既不能骄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只要恰到好处地利用自身的特点,就能充分发挥作用。一路花香是挑水工利用破损的水罐漏水的特点形成的美好景象。
课文共有三个自然段
1. 挑水工用一好一破的水罐挑水的不同结果
2. 有裂缝的水罐因漏水而惭愧的向挑水工道歉,挑水工叫它回去时注意路旁的花。
3. 破水罐看了花后,仍然为漏水而道歉,挑水工告诉他:是它的裂缝漏出的水浇灌了美丽的花。
根据本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挑水工妙用破水罐浇灌路边花草的事,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这一点也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为了达成以上的目标,本课分2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1。初读课外,整体感知 读准字词,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3.指导书写
4.再读课文,分节读,明白课文大意,提出质疑,以便下节课引导学生进一步研读课文。
5.学习第一自然段,通过自读,了解两只水罐的不同特点及挑水工用一好一破两只水罐挑水的不同结果。
第二课时:学习二、三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品析课文,总结全文。在课前准备上,我准备了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本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1. 直观教学法。运用电化教学,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更好的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
2. 朗读体会法。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常用、最重要的训练,唯有多读,才能理解课文,才会运用。通过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朗读,分不同角色读,帮助学生感受不同水罐的表现,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感训练。
3. 品析词句法。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深刻了解故事寓意,用“读、找、品、画”的学习法,教会学生自主学习。
本次说第二课时的内容,针对教材及教学目标,我是这样设计课程。
一、 复习引入 思考:说说两只水罐的`不同之处,想象它们会说些什么?好水罐为什么会如此骄傲?从哪个词看出挑水工的勤劳?板书:完好水罐 骄傲自大
破损水罐 自卑自责
师:破水罐真的没有用吗?过渡学习第二段
二、 学习第二自然段,自读,画出好水罐骄傲自大的词语,读一读体会。
本段的重点在第一次对话,抓住“道歉、惭愧”体会破水罐的自卑。(同桌演读,让学生通过语速和语调表现出人物的心理活动,从而受到感染,内化课文的语言。)在学习中,学生可能还会遇到不理解的词,——。
由挑水工为什么要破罐注意路旁那些美丽的花,过渡学习第三自然段。
本段是课文的重点,采用以读代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抓住“那只破水罐。。。。。。感到一丝快乐”出示课件,让学生通过画面感受美好的景象。破水罐和挑水工的第二次对话是全文的重点。为了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出示挑水工的一段话,“难道你没有注意。。。。。主人那能欣赏到这美丽的花朵呢?”组织学生自读、集体演读、分角色读、把自己的感受带进去读、指导再读。对朗读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教师要及时纠正。读中抓住“一丝、再一次”等词指导学生读懂破罐此时仍有自卑,(让学生想一想,写一写感想)”画一画词句,说一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挑水工妙用破水罐浇灌路边花草,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读了挑水工的话,你知道了什么?举例说说。
教师总结 世上每一件东西,每一个人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我们几 板书:教育 要看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知识的迁移:设立谈话环节 :两只水罐,你喜欢哪一只?正确引导:好水罐能圆满完成任务应肯定,至于骄傲当然不对,但如自己努力地去做一件事终于取得成就,感到自豪也未尝不可。破水罐对自己要求严格,但老是自卑自责是不行的,要尽早解脱,看到自身的价值。
作业设计:拓展:现象听了挑水工的一番话,你认为破水罐会怎样?
板书: 14。一路花香
完好水罐 骄傲自大
破损水罐 自卑自责
教育:要看到自身存在的价值(红笔)
本课板书简洁,体现课文的特点,便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记忆。寓意用红粉笔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揭示了中心。
说课稿 篇8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1、说课内容: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实验教材北师大第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内容《一共有多少》。
2、教材分析:《一共有多少》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节的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数学运算,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对数字有了一定的认识,加上自身的经验积累对学习本节知识也有很大的帮助。
3、学生分析:学生在学习之前对加法应该都有比较简单的认识,因为加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数学运算方法,学生对此有一定的情感体验,因此对于这节课的学生是非常有帮助的。但是每个学生的生活背景,知识经验不同,每个同学接受知识的能力也有所差别,因此我会顾及到每个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索培养学生沟通能力以及对数学的浓厚兴趣。
4、教学目标:
(1)结合熟悉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加法的意义。
(2)在观察、操作的活动中,探索5以内数的加法
(3)在会读会写加法算式、感悟把两个数合在一起,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5、 教学重难点:感知加法的意义,以及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6、 教法:本节课首先以生活中的例子为背景,引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用符号代替法来代替实物,再让学生动手操作,根据之前学过的知识,引导学生用数字来表示这些符号,进而进行加法的学习,最后请同学列举生活中的例子并列出算式,使学生更加深化对加法的学习。采用情景学习解决问题 拓展思维课外延伸的教学方法。
7、学法:新课程倡导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方法,但是根据一年级学生的情况,在注重学生主体的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的不断引导。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进行本节课的学习。
8、 教学过程:
第一个环节:初步感知加法
先给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例子开始本节课的学习。去商店买东西,买了一块橡皮两毛钱,一支铅笔一毛钱,我应该给老板多少钱?通过这样简单而又经常碰到的问题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并且明白生活处处有数学。并请学生举自己生活中所遇到的有关加法的例子。
第二个环节:进一步感知加法运算,明白加法的含义
学生会用符号代替法来代替生活中的实物,小组合作交流,一个学生举例子,其他同学用小棒或者小圆片摆出相应的样子,学生就会明白加法就是两个数合在一起,并通过数数得出答案。
第三个环节:会用数字进行加法运算,学会正确读、写、使用+
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会用符号代替实物,用数字代替符号,因此在摆小圆片的基础上请学生之间相互讨论怎样用数字和+来表示一个数学算式。
第四个环节:看图示能正确列出算式,并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列
看到图示,学生基本会正确列出加法算式,但是由于角度不一样列的算式也不一样,但是都应该值得肯定。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并说出你为什么这样列。
第五个环节:巩固练习、课外延伸
根据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最后请学生列举平时遇到的有关加法的问题,并列举算式说出原因。或者提出遇到的问题,同学之间相互讨论解决。
以上是我对《一共有多少》这节课的认识和教学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保持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数学的生命是生活,我希望学生明白数学不是无源之水,而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道路上走的更远。
说课稿 篇9
第一部分是教材分析
虽然有些幼儿会害怕某些动物,但是,大多数的动物还是深受幼儿喜欢的,会很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所以,当提到动物们的尾巴时,是会激起幼儿的兴趣的。学前班的幼儿,了解到的动物也比较多,也已经可以对动物进行粗略的归类的,这样,就为幼儿学习动物尾巴的形态和功能打下基础。另外,这个活动还会提供给幼儿更多有关动物尾巴的知识。
根据幼儿现有的知识水平,我确立了较灵活的教学目标:
这个活动是以语言和科学为主,艺术次之,社会和健康为辅。所以我设计的目标是以导入的问答来增长了幼儿的科学知识,然后让幼儿熟练朗诵儿歌,以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接着是用仿编儿歌来开发幼儿思维,最后是引导幼儿画出喜爱的动物然后互相评价,这样幼儿就体会到了绘画艺术,与此同时它还提供给幼儿交流的机会,促进幼儿社会化。
本活动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儿歌中的尾巴的特点,了解更多动物的尾巴的功能并延伸儿歌。
第二部分是幼儿分析
本活动是幼儿认识并学习了许多动物的基础上,开始进一步了解动物的内容。我所教的幼儿是学前班,比起更小的幼儿,他们的认知能力和自主能力都强了许多,语言表达能力也较好,他们对动物感兴趣,儿歌又是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有了这样的前题,加上幼儿好奇心强,注意力又易分散的特点,所以,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并尽量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第三部分是教法分析
由于这个活动的目标是语言和科学为主,而且整合性较强。按照皮亚杰的理论,学前班的'幼儿刚好处在前运算阶段,所以我在教学中以直观的环境来刺激幼儿对所学到的内容进行内化活动,也就是以反复欣赏为主要教学方法,贯穿欣赏—感知—再欣赏—再认识—最后再进行理解作品,仿编作品,层层深入,同时在各个不同环节中,穿插讲述法,启发联想法等,培养幼儿的观察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想象力,创造力,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对文学作品的浓厚兴趣。
第四部分是活动过程
接下来我将主要对活动过程加以说明
我的活动过程由三个部分构成。
(一)、首先是创设情境,导入活动。
我先用故事“小壁虎找尾巴”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然后和幼儿进行问答,通过这个问答,我把幼儿的兴趣引向动物的尾巴,并通过自已或幼儿说哪些动物有尾巴,哪些动物没有,动物们的尾巴都有些什么作用。幼儿每提到一种动物就在黑板上用图或简笔画版出来,留到活动第三部分时幼儿参考用。
(二)、接下来学习儿歌《尾巴的用处》
在和幼儿问答讨论完了之后,版出儿歌《尾巴的用处》及发放幼儿用书,以轻松活泼的语气教授儿歌。边教边让幼儿回忆这些动物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在幼儿对儿歌熟悉到一定的程度后,我先自已编一种动物的尾巴到儿歌中,然后引导幼儿把前面导入中提到的动物的尾巴及他们的作用编入儿歌中,比比看哪个组的幼儿最会编儿歌。
(三)、再次创设情境,引导幼儿画出自已喜欢的动物的尾巴。
当幼儿学会了儿歌后,我就跟幼儿说我想请他们每画一幅画,然后用这些画,和他们一起制作一本小图书。接着我发给幼儿预先在旁边打好孔的图画纸,让他们画出自已喜欢的动物,并把动物们可爱的尾巴画漂亮些。画完后和同伴交流自已画的是什么,最后交上来制成书。
最后,我想谈谈本次活动的教学特色
1.以幼儿的自主参与活动为主,教师在活动中起一个引导者和支持者的作用,和孩子共同感受作品的情感和快乐。
2.注意挖掘教材、教师、幼儿的情感因素,充分应用自制教具、故事图画提高幼儿学习兴趣、学习效果。
【说课稿】相关文章:
说课稿 美术说课稿03-27
实用的说课稿 说课稿的内容03-13
春风说课稿说课稿《春》11-18
实用说课稿说课稿范文02-06
《春酒》说课稿—获奖说课稿06-11
快乐的节日说课稿说课稿07-07
《春》说课稿春说课稿05-09
说课稿小班健康说课稿04-14
说课稿数学说课稿初中11-28
说课稿模板说课稿模板模板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