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说课稿

时间:2021-05-16 15:01:20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选音乐说课稿范文汇总八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音乐说课稿8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选音乐说课稿范文汇总八篇

音乐说课稿 篇1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课程湘江文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音乐教材第二册第四课的《小雨沙沙》

  一,说教材

  从教材来看,《小雨沙沙》是一首简洁、明快、流畅的儿童歌曲.歌词生动、形象,以拟人的手法向孩子们渗透了种子离不开雨露的科学知识。歌曲宫调式,一部曲式,二四拍,全曲分四个乐句.第一、二乐句,以变化重复的手法用XXX︱XXX︱的节奏,生动地的描述了下小雨的沙沙声;而第三、四乐句采用紧缩的手法表现了种子要发芽生长的迫切心情。

  二,说教学目标

  在教学目标上,我根据大纲和对课本教材的分析,确定了三点教学任务。

  第一,通过游戏来复习音高dms及二分、四分、八分音符和休止音符组成的各种节奏;

  第二,指导学生用活泼亲切的情绪演唱歌曲,懂得种子要发芽与雨露密不可分,启发学生学会细心的观察事物;

  第三,通过综合活动启发学生为歌曲创编歌词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即兴创造能力并利用音乐形象向学生进行美的情操的陶冶。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及难点是:歌曲的学唱和歌词的创编。

  四,说教学方法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是为了教而是帮助学生学,教学就是要教给学生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再获得知识。

  因此,我在教学本课时,尽可能选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创设情景,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索,独立获取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综合运用谈话法、示范法、猜谜法、情景导入等教法诱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五,说学法

  本课主要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来调动孩子们全身的感官,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在教学中引导孩子们把无目的的“动”变成有规律的“动”使他们在爱学、乐意学的基础上获取知识形成技能。

  六,说教学过程

  下面,谈谈我对这节课的一些设计:

  首先,在音乐《春天来了》的伴随下教师带领学生步入教室,师生围坐好。目的是为了创设情境,让学生沉浸在欢快的氛围里。

  在发声练习中,我采用了发声曲《模拟动物叫》,把全班分成男女生两大组,一问一答,利用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不刻意的去强调什么口型、气息、位置等该怎么样,而是从直观入手,让学生用眼睛看到的耳

  朵听到的,把小猫、小鸡、小狗等几种小动物的声音形象地表现出来,使学生如临其境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不自觉中学生的嗓门就打开,这种直观形象化教学,让学生最终达到情意的表现。

  节奏教学是音乐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马克思曾说把具有音乐感知的耳朵称之为“音乐的耳朵”.因此,为了能使小朋友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节奏教学中,我采用听音乐伴奏,学生动手拍一拍的游戏来加强节奏感的培养。

  学生边用耳朵听《幸福拍手歌》同位之间边跟着节奏打节拍,这种结合平时小朋友们所玩的游戏进行教学,既形象化,趣味化,又直观化,学生很快就学会了,即使接受能力差的孩子在这种直观性的学习中,也能很轻松的掌握.然后请几组小朋友上台表演比一比看谁拍得最好,台下的小朋友做评委,并给拍得最棒小组奖励小红花,这样形成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迫切渴望参与,化被动为主动.通过以上节奏练习,解决了曲谱教学中的难点,为新课的教学扫除障碍。

音乐说课稿 篇2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田野在召唤》

  教学目标

  能用连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田野在召唤》。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手风琴

  教学重点

  用连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田野在召唤》。

  教材分析

  《田野在召唤》

  《田野在召唤》是一首意大利民歌,具有朝气蓬勃、热情奔放的特点。歌曲有两个乐段构成。

  第一乐段是双句体乐段,由上下两个乐句组成。歌曲一开始,就以鲜明的音乐形象表现出了春天的田野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使人精神爽朗。上句前两小节的弱起小节及同音反复后的三度跳进,给人以明朗向上的感觉,上句第三小节的八分休止符的运用,又使人感到欢快、活泼、跳跃。歌曲旋律流畅,一气呵成。

  第二乐段也是双句体乐段。两个乐句的节奏基本相同。下句是上句的变化重复,使歌曲的第二乐段同第一乐段既有联系又有变化。第二段歌词反复之后,旋律由低向高发展到主音结束。在这首歌曲中,旋律基本上是上行的,力度的变化及重复的运用将对情感的表现有着重要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学唱歌曲《田野在召唤》

  1.发声练习

  2.听录音,感受音乐的情绪

  3.学生学唱歌曲

  三、小结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描写田野的中国歌曲,这节课我们又学习了一首和田野有关的外国歌曲,同学们你们更喜欢哪一首呢?

  四、课后反思

音乐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本课内容以人教版音乐课本第十册第六单元的现代京剧《我们都是工农子弟兵》和《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为基点,加入创新,将更多的京剧知识溶入其中。

  2、教学内容的作用和意义: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学习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国民族音乐有助于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京剧犹如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是中国文化艺术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京剧有着悠久的历史,可谓博大精深,流派分呈,绚丽多姿的艺术风格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情感,智慧和审美追求,熏陶、娱乐,影响了一代代中国人。

  听到回响于街头巷尾的流行音乐,在习惯于大众文化的威力的同时心里常常感到一丝遗憾——做为国粹的京剧艺术在那里?所以我选择了欣赏现代京剧《我们都是工农子弟兵》和《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为基点加入创新,将更多的京剧艺术知识溶入课堂中,引导学生做多种形式的参与和感受,在活动中体验京剧这一古老剧种的艺术魅力,使这节课成为学生热爱京剧的良好开端,引导学生关注京剧艺术,并让学生明白宏扬中国的戏曲京剧艺术人人有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教材处理:

  京剧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在一节课根本无法全部讲完。因此,本课结合欣赏现代京剧《我们都是工农子弟兵》和《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同时选取了京剧的发展,唱腔、板式、表演形式等内容做浅近的介绍,使学生对京剧的相关知识有更多的了解,让学生欣赏、模仿在富有创造性的音乐活动中感受体验京剧这一古老剧种的艺术魅力。

  4、教学对象:初中一年级学生

  5、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我国京剧文化艺术的知识有所了解,通过对现代京剧《我们都是工农子弟兵》和《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的对比欣赏来了解和感受“西皮”、“二黄”两种唱腔的基本特点;通过对唱、念、做等表演动作的模仿,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鉴赏京剧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传统戏曲艺术——京剧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

  6、教学重点: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热爱京剧艺术的兴趣,初步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在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中探索、掌握京剧的相关知识。

  7、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大胆的进行模仿真正的融入到京剧艺术中去。

  二、[说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选择教学方法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是很重要的,根据大纲的要求,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选择教学方法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采用了:

  1、情境教学法:以京歌《粉墨人生》作为学生进教室时的音乐,创设音乐情境,使学生一进教室就被京剧这种前所未有的氛围包围,再以京剧的出场方式与问好方式来激发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直贯穿着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探究,师生互动交流,使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营造浓郁的京剧氛围,不仅让学生充当票友,还让学生当演员,把课堂变成戏台使学生身临其境,欣赏感受京剧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对京剧的鉴赏能力。

  2、谈话法:用于导入新课和介绍京剧的发展、行当及伴奏乐器等通过师生互动引学达标。

  3、体验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尽可能多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视频、音频等媒体多看、多听、多想,从各方面去体验、感受京剧的魅力。引导学生亲身做各种形式的参与和体验,让学生模仿京剧的唱、念、做,模仿表演现代京剧《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和唱《我们都是工农子弟兵》的片段,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践创造能力得到提高。

  4、教学手段:本课内容较多而课堂时间有限,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的先进手段,教师在呈现课件的同时口头讲解,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避免枯燥的说教形式,同时还能让学生接受大量的信息,丰富课堂内容,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学习兴趣,生动的舞台剧照,清晰的脸谱图片等,视听结合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使原本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能够更直观、更清晰、更快捷地掌握京剧的相关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音乐说课稿 篇4

  尊敬的各位领导及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为初中八年级阶段的音乐赏析课《嘎达梅林》。说课包括说教材、说目标、说学情、说教法、说教学过程。

  一、 说教材

  1、 内容分析:交响诗《嘎达梅林》时人音版第15册第四单元音诗音画的内容,他描写并歌颂了蒙古英雄嘎达梅林为了保护草原,率领牧民起义,与当时残酷的封建王爷、军阀英勇奋战的悲壮事迹。音乐素材来自同名民歌,作品曲式为奏鸣曲式,分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作品体材为交响诗,开始一首叙事性及戏剧性的大型单乐章管弦乐曲,使用了交响形式的手法,以著名的蒙古民族历史故事为题材,故事情节形象的呈现于乐曲中,全曲用时约17分钟。

  2、 教材中的的地位:在本单元中,安排的三首都是标题音乐的作品,前两首都是交响音画,比较平面、简单,而《嘎达梅林》是唯一的一首交响诗,而且从作品的深度来说更加深刻,容量也更大。鉴于此,应该吧这一内容安排为欣赏课的第二课时。从各民族音乐体系来说,教材13册的二单元安排了新疆的民族音乐,15册二单元安排了藏族民间民族音乐,而蒙古族音乐在初中教材中出现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作为一首以蒙古民歌为素材的音乐作品,它也应当承担起帮学生了解蒙古民族民间音乐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延长民歌和欣赏民歌,让学生从“情”的角度,了解和体会民族音乐文化的精神内涵,引导学生热爱民族英雄、热爱民族音乐。

  2、认知目标:通过对《嘎达梅林》主题的学习和演唱,让百分之八十的学生能够掌握简谱。

  3、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音乐中的四分附点音和二分切分音。

  三、分析学情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对音乐的了解和感知能力比较弱,所以以想象的方法通过老师描述来提高学生对音乐情绪的理解能力。因学生中大多数对简谱的认识能力不够,所以教师加大力度在简谱学唱上,并不断的鼓励和表扬学生。

  四、说教法

  1、赏析法:通过主题演奏,让学生辨别音乐中速度对音乐情绪的影响,能够让学生通过听,更加完整的理解音乐所表达的内涵。

  2、视唱法:通过看谱演唱,提高对学生对简谱的认识,能够轻易的分辨不同的节奏型。

  五、分析教学过程

  1、开始部分:清点人数,复习旧课《我的祖家时歌乡》;分男、女生组分别演唱。

  2、准备部分:讲析《嘎达梅林》的曲作者以及嘎达梅林与封建王爷、军阀做斗争的英雄故事,根据故事情节分析乐曲情绪。

  3,新授内容:通过钢琴来演奏整首交响诗各个乐部主题,让学生通过主题旋律结合故事内容展开想象。其次对《嘎达梅林》的主题进行学唱。

  3、 结束部分: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行个人才艺展示,总结整节课的重点。宣布下课。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

音乐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1、教材:《小乌鸦爱妈妈》选自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音乐教科书二年级上册。

  2、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小乌鸦爱妈妈》

  3、教材简析:(a)这是一首以动物为题材的儿童歌曲。叙事性的歌词,讲述了小乌鸦对妈妈的热爱,教育学生要尊敬,热爱自己的母亲,从小就要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b)歌曲为四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大调式,2/4拍。歌曲曲调简练,同音进行较多,具有叙事的特点。

  4、教学目标:(1)学习歌曲《小乌鸦爱妈妈》,并有感情地进行演唱。(2)创编歌表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通过本课学习,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5、教学重难点:歌曲的学唱和歌词的创编。

  二、说教法

  1、紧紧围绕教学大纲,教材内容,深入挖掘快乐的因素。

  2、游戏与音乐紧密结合。始终把音乐放在重要位置,游戏、音乐、动作、情节都是为了加深儿童对音乐的感受与体验。

  3、创设情境。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一个与歌曲相配合的情境,加深了孩子们对歌曲情境的体会。方法生动,简洁。

  4、激励创新。在教学中,我重视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音乐、体验音乐,这种学习方式不但使知识掌握得更牢固,还使他们获得快乐,并享受了成功的欢愉。

  三、说学法

  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好玩、好动、好奇、好胜的特点。在学习中,我注意去引导和激励学生通过音乐游戏,律动,歌表演等一系列活动,使他们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及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充分体现了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地位。

  四、教学过程

  1、听音乐进教室伴随《世上只有妈妈好》旋律进教室。学生根据音乐力度的变化,走出强、弱(重步,轻步走)。

  2、新课导入

  (1)、出示图片及播放歌曲《小乌鸦爱妈妈》。(依据歌曲中出现的事物,我运用多媒体创设图片与歌曲相配合的`情境。图片一:在美丽的树林里,有一只小乌鸦在野菊花周围飞来飞去,它不是在玩耍,而是在寻找食物。图片二:树林里有一只老乌鸦躺在树杈上的鸟窝里,小乌鸦坐在乌鸦妈妈身边,嘴里叼着虫子,一口一口喂着妈妈。)当学生观看图片,聆听音乐之后,师问:这首歌曲的主人公是谁?讲了一个什么的故事?听了这首歌后有什么感想?

  (2)出示课题及歌词,集体有感情的朗读。

  (3)教师再次播放歌曲《小乌鸦爱妈妈》。

  (4)教师范唱。教师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学生倾听感受歌曲情感。

  (5)学生学唱歌曲。(教师启发学生用亲切,优美的声音演唱。根据不同情况,教师应有提示或示范,可以逐步加入拍手演唱)。

  (6)、组织学生以“爱妈妈”为题,谈谈对妈妈的感情。如:帮妈妈做家务,爱惜妈妈的劳动成果,体谅妈妈的辛苦。

  (7)、学生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看图自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3、课堂小结

  五、看图自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提示:一人演圈内的乌鸦妈妈,一人演小乌鸦,它在圈外自由地飞来飞去,寻找食物。五至八人组成圆圈似鸟窝,集体伴唱。让学生自编动作,进行歌表演,可以提供学生感受、表现、创造音乐的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在歌表演中,教师给每个学生表演的机会,这样可以使每个学生亲身去感受去体验,使他们获得快乐!

音乐说课稿 篇6

  音乐 方东洲

  老师们,下午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走进西藏》这是一堂综合实践课。

  一、教材分析

  西藏音乐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不可分割的一局部,西藏的歌舞以它独特的魅力被广大人民所传唱、喜爱。本课设计使同学再了解西藏风土人情的同时对西藏发生浓厚的兴趣,为更好地学习表示西藏音乐奠定一定的基础,同时也使同学在对西藏歌曲的学习重饱览了西藏风光、民俗风情,进行了一次既愉快又有收获的旅途。

  二、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同学已经具有初步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对音乐的学习大多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他们对西藏满怀着神往和向往,故本课从认识西藏着手,激发兴趣,层层深入。

  通过上述内容我特制定了下列教学目标

  三、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了解西藏音乐与文化,激发学习兴趣。

  2、 技能目标:能用明朗的情绪演唱《走进西藏》的第二局部。

  3、 情感目标:增强同学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感情。

  四、 教学重点

  西藏民族音乐情绪与风格特点的体验。

  本科采用多媒体、钢琴、木鱼、碰铃、响板、铃鼓等音乐用具,来进行一堂情景与娱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五、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理念

  1、 认识西藏、了解西藏

  从西藏民歌《北京的金山上》入手,从音乐的的各个不同角度感觉、感受西藏。——从风土人情、歌舞两个方面讨论交流。

  教学时间在10分钟左右。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记录着各个民族的文化历史与生活风俗,它是人们认识中华民族的一个窗口,让同学学习和了解这些优秀的民族音乐,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将有利于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使他们珍视民族艺术的价值,理解和尊重各民族的多元文化,认识到传承音乐文化的意义和责任。在教学中,能重视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如音乐与地理,音乐与美术,音乐与自然等,以此来开阔同学的文化视野,发展同学的形象思维和笼统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同学的综合文化素质。

  2、走进西藏

  (1)聆听《走进西藏》

  “高原雪域”这一单元涉和的的范围较广,内容也丰富,本课选用张千一同志所作的《走进西藏》为重点,设计上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并以此贯穿始终。完整地聆听使同学对歌曲留有更完整的印象。

  (2)学唱《走进西藏》

  让同学用自身的歌声来感受西藏音乐风格,从而喜欢上这首歌,也让同学在喜欢的流行音乐的风格中来感受民族音乐的风采,最终让同学能理解民族音乐,喜欢民族音乐。

  (3)从多方面表示歌曲的第二局部

  a、 舞蹈,学习踢踏舞第一基本步法

  a、 打击乐伴奏

  b、 诗歌朗诵或创编歌词

  c、 综合

  以同学兴趣为本,面向全体同学,重视同学的参与实践,从而获得审美体验,同时发生愉悦感、满足感,以达到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目的。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同学不只感受了音乐,学习了技能,还通过考虑、讨论、交流等手段,了解了西藏的自然环境,地理知识和民俗风情,增进了他们对西藏的认识。

  4、 走出西藏

  a) 作业:收集西藏民歌。

  b) 希望:为西部开发献一份力量。

  希望同学能喜欢西藏,喜欢西藏的歌,为西藏建设贡献自身的一份力量。

  我的说课完了,谢谢大家,最后我用西藏语问候一声“扎西德勒”

音乐说课稿 篇7

  《难忘今宵》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我是( )号,(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难忘今宵》,下面让我来解说我整堂课的设计。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难忘今宵》是人音版的七年级音乐第14册第五单中的一首歌曲。

  《难忘今宵》作于1985年,曾多次在大型电视文艺晚会中作为终曲而演出,以突出晚会的主题思想。这首歌的歌词仅有八句,歌词言简意赅、富有诗意、令人遐想。前四句歌词集中表达神州大地、各族人民共同祝愿祖国好的思想感情;后四句歌词集中表达“青山在,人未老”,友谊长存的思想感情。

  这首歌的旋律优美、婉转,颇具抒情色彩。词曲作者分别是音乐文学家乔羽、著名作曲家王酩。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从听觉上视觉上观察体验音乐的突出特征

  2、能力目标:能用圆润流畅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这首歌曲。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创新能力,能用多种形式展现歌曲魅力。

  3、教学重点

  重点: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 难点:理解歌曲的文化情感内涵,对其进行创作与表演。

  4、教具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二、说学情

  七年级学生处在儿童期向青年期过渡的阶段。好动,喜欢新奇事物,学习兴趣积极性容易激发,年龄较小,但对歌曲认识不够深刻。

  三、说教法和学法

  在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积极主动性才能引导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合作探究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结合新课程标准

  的要求,根据教学目标级教学的重难点的制定,我将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情境体验法、视听结合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并注重学生个别性的发展,应引导学生采用的学法是:合作法、探究法

  四、说教学过程

  我将本课设置为四个环节:走进音乐,感受旋律、美妙歌喉、展现自我。这四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在合作与探究中展现学生的自我魅力。

  (一)走进音乐导入新课

  设置情境,导入新课,大屏幕上展现出影视资料(历届春节晚会中的轻歌曼舞)学生置身于美好的情景中,激发了学习的兴趣,积极主动的走进音乐。同时教师再大屏幕上提出问题1、这首歌是什么调?2、有什么节拍特点?(问题虽然简单,却回顾了以前的乐理知识)

  (二)感受旋律:

  结合这首歌曲展现祖国好及人民之间友谊的主题,以及新课程标准关于音乐教育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理念,在本环节中,播放师生课前搜集关于祖国自然美、人文美的资料,并播放《难忘今宵》这首曲子,让学生在诗情画意的优美环境中进一步感悟理解曲子,教师提出问题:1,这首曲子中哪些地方重复?2,找出“双胞胎”乐句,解决教学目标(一)。学生边听音乐边思考问题,在探究中学习思考讨论问题,然后师生评价。

  (三)美妙歌喉

  这一环节,先由教师范唱歌曲,深深打动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积极性,让学生在视觉、听觉、,观察体验中学唱歌曲,在听觉上正确把我歌曲的内在含义:及对祖国的歌颂和友谊长存的思想感情。练唱歌曲部分采用:全班齐唱、3学生范唱,以榜样带动全体等方式,解决了教学目标(二),同时设置小擂台,“你唱我唱,大家唱”,调动学生积极性。

  (四)展现自我

  教师引导:假如你是小导演,你将??想一想你将如何表演这首曲子,让他更生动,更形象,更富有创意?(例如春节联欢晚会上的多种形式)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教师给予肯定表扬,鼓励,进行赏识教育,给学生十分钟的时间小组即兴表演,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个性的全面发展,教师深入其中,参与并巡回指导,最后师生在“青春大舞台”环节中展现自我,在团结合作中,培养自信,完成教学目标(三)及重难点内容。

  (五)、自评与互评

  先请学生代表点评,互相评价优缺点,再由教师点评,评出最佳表演奖、最佳歌喉奖、最佳创意奖、最佳搭档奖。

  (六)、布置作业

  请你回去搜集你喜欢的节日气氛浓厚的歌曲,下节课大家共同分享。 附板书设计

  难忘今宵

  1=F

  走进音乐 感受音乐 美妙歌喉 展现自我

  《大海啊故乡》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我是( )号,()。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大海啊故乡》,下面让我来解说我整堂课的设计。

  一 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音版八年级第十六册第三单元的歌曲

  《大海啊,故乡》创作于1983年,王立平词曲,是影片《大海在呼唤》的主题歌, 歌曲旋律流畅舒展,优美动听,平易亲切,节奏严谨,歌词质朴深情,如叙家常,结构简练,富有叙事性,特别是最后两句,情深意长,表现了主人翁对大海、故乡和母亲深挚的感情。本节课是一节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在本单元中作为第二课时设计。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感受三拍子的起伏,能够用正确的节奏来为歌曲伴奏,用自然、和谐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过程与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让学生通过模仿、体验等方法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歌曲情感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重情感教学,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母亲、对家乡以及生活的热爱。

  3.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自然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难点:体会歌曲所要表达的思乡的情感。

  4.教具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二、说学情

  这首歌曲具有浓厚的思乡情感,对于现中学生来说,人生阅历有限,没有远离家乡,远离亲人的经历,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结合朗诵经典的以思乡主题的诗词或欣赏《梦驼铃》、《故乡的云》等歌曲,从多个侧面启发学生更深刻地感受这首歌曲的情感。

  三、说教法和学法

  (一)说教法

  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育原则,以启发、点拨、引导为主,辅以示范和讲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讲解法:介绍歌曲作者和创作背景、介绍多声部音乐。 示范法:用自己的演唱来表现音乐,来感染学生。

  多媒体辅助法:展示以思乡为主题的图片、诗词,播放歌曲的不同版本。 点拨指导法:用于针对学生对歌曲演唱的音高、时值、力度、情感把握上。 情境启发引导法:创设情境,因势利导,让学生体会思乡情。 提问法:多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尽量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

  (二)说学法

  1.讨论交流法: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找出歌曲的特点,演唱的技巧。

  2.尝试法:指导学生自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创造能力都得到提高。

  四、说教学过程

  (一)借助问题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诗是表达思乡之情的?谁来朗诵一下?

  如李白的《静夜思》、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等,都是学生们耳熟能详的思乡诗。

  师: 在“故乡”这两个简单而朴素的方块字中,蕴涵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积淀下来的思想哲学、民风民俗,中国人走到哪里,都会在故乡情结中良久徘徊,别离之愁、思归之渴,这种情结如同生命一样古老而常新。这种情结不但大量出现在文学作品里,好多歌曲也以此为题材。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首思乡的歌曲。

  (二)新课教学

  1、初听音乐,设问:它的基本情绪和情感是什么? 简单介绍词、曲作者及歌曲创作背景

  2、第二次听赏,设问:这首歌曲是什么节拍?演唱形式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

  (1)出示幻灯片:3/4拍,强弱规律为强弱弱,让学生用拍手等肢体动作体验3/4拍的强弱规律,并学习3拍子的指挥图示。

  (2)出示幻灯片:二声部合唱歌曲。

  3、歌曲学唱(请学生打开课本26页)

  (1)高声部旋律学习

  (2)低声部旋律学习

  (3)歌词学习

  (4)带词演唱

  (5)课堂反馈,抽一组上台演唱;

  (6)完整演唱一次,请一学生担任指挥,老师点评;

  (7)再次完整有感情地演唱全曲,抽一个学生担任指挥,几个学生打击乐伴奏,教师担任电子琴伴奏;

  (三)拓展欣赏:欣赏《梦驼铃》和《故乡的云》再次加深对思乡情结的理解和体验,引导学生对家乡的热爱,激发学生立志建设家乡的情感。

  在《大海啊故乡》的歌声中结束本课。

音乐说课稿 篇8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音乐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音乐中的故事》第一课时《歌唱二小放牛郎》。

  下面我从五个方面作简要说明:

  一、领悟课标,把握重点——说教材

  《歌唱二小放牛郎》是一首以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真实故事为题材而创作的叙事歌曲,歌曲浓郁的民歌风格的旋律,像阵阵清风传送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放牛娃王二小以自己的勇敢和机智,把日本侵略军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使我们的老乡和干部得到了安全,敌人受到了惩罚,而我们的小英雄却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这种叙事歌曲是在民间分节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运用了起承转合的四句体单乐段结构,以一个精心锤炼,富于概括力的曲调配以多段歌词,曲调优美动听,又略带悲凉的色彩,感情容量较大,充分寄托着人们对抗日小英雄的哀思。

  教材的编写意图是激发和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丰富情感体验。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情的把握,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

  1、通过欣赏歌曲,了解王二小的英雄事迹,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

  2、能看着歌词完整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以情带声,用较连贯的气息和自然而委婉的声音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教学重点:感受、欣赏并演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理解歌曲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从中受到相应的思想教育。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连贯演唱歌曲。

  二、彰显主体,自悟探究——说学法

  音乐新课标认为:音乐教育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都应以学生为主体。因此在学法的指导时,我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坚持以学生自悟探究、自主练习、自信表演等学习方式,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注重发展学生的能力。

  三、精选教法,激趣乐学——说教法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老师在教学中只是协助学习活动的助手作用,让学生在创作的活动中学习”。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利用了激趣诱导,引导感受,体验学习等方法,让学生在“观看——聆听——演唱”等一系列活动中,促进音乐感知、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养成共同参与群体意识和互相尊重的合作精神。

  四、参与活动,丰富体验——说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感情

  一堂好课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导入作为前奏,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上课伊始,我播放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学生静静地听了一段后,我问学生可曾听过这首歌,许多学生摇头,但表示好听,我把音量调小,用低沉的声音向学生介绍歌词大意,并揭题: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比我们大三、四岁的哥哥,他就是王二小,在徐缓的音乐声中,我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王二小肖像图片并播放电影《王二小》片断,向学生介绍王二小的英雄故事,由此来营造特定氛围,激发学生的感情,引起学生的议论,从而引入本课内容,力求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二)感受音乐,学唱歌曲

  新课标提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教学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是使学生会听,引导学生养成聆听的习惯,逐步拥有音乐的耳朵,是我们音乐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初听全曲,整体感知

  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从歌词和音调两个方面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2、深入聆听,体会情感

  在这一环节中,我通过组织朗读歌词,展开简短讨论,概述歌曲所表达的故事,说说最让自己感动的段落或句子,启发学生体会情感。

  3、琴声引导,学唱歌曲

  在这一环节中,我利用键盘,让学生随琴声轻声分句唱词,并给予必要的提示及指导,最后随着琴声完整地初唱全曲。

  (三)加强体验,演唱处理

  由于本课歌曲段落较多,当学生们都能完整地演唱后,我采用多种形式的练唱,如领唱与齐唱的结合,老师唱与学生齐唱的结合,学生分组接唱等,这样既使学生的嗓音在不至于疲劳的情况下,增强演唱的熟练性,又逐步深化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情感体验,在练习过程中,我始终把握歌曲塑造的特定情景,将呼吸、吐字、咬字及力度变化等表现手段有机渗透于演唱的指导中去。

  五、拓展延伸,说写碑文

  这一环节教学旨在进一步深化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在学生熟悉了本课歌曲后,多媒体出示王二小放哨图片和王二小纪念碑,我对学生说:王二小就这样一边放牛、一边放哨,勇敢、机智地把敌人带进了我军的包围圈,结果被敌人杀害了,后来,人们在他牺牲的地方立了一块碑,上面写着“抗日少年英雄王二小”,如果让你在这碑上写几个字,你打算写什么呢?

  有了前面情感的铺垫,学生情动辞发,各抒己见,言语中充满了对英雄的敬慕。

  六、多元评价激励唤醒——说评价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和鼓舞。”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多元评价:有表情的鼓励评价,如一个赞许的微笑,惊喜的眼神;也有肢体语言鼓励评价,风趣地竖起大拇指或轻拍一下学生的肩膀;还有对学生个别差异灵活评价,针对学生个别特长、强项评价,使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轻松愉快地接受,树立学习的信心。

  以上是我对本课教材内容的分析,设计及安排,有不当之处,恳请各位领导、专家、老师给予指正。

【精选音乐说课稿范文汇总八篇】相关文章:

1.小学音乐说课稿。

2.小学音乐《游子吟》说课稿范文

3.音乐《唱山歌》说课稿

4.中班音乐雪花说课稿

5.音乐之都维也纳说课稿

6.《音乐匠人贝多芬》说课稿

7.小学音乐说课稿欣赏

8.音乐说课稿15篇

9.小学音乐组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