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6-03 17:49:30 说课稿 我要投稿

说课稿范文锦集七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说课稿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课稿范文锦集七篇

说课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陋室铭》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的第二篇文言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构思巧妙,韵味深长而脍炙人口。作者自述其志,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是一篇精读课文。因短小,一课时学习完毕。

  (二)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培养文言语感,能对照注释和工具书粗知文意,让学生自主学习,用探究的方式由表及里地理解文章。《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言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目标定为: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铭”和一些文言虚词、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3、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技巧及陪衬的表现手法。

  4、理解作者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情趣。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不断增强个人的魅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作者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情趣。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不断增强个人的魅力。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技巧及陪衬的表现手法。

  二、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初一一年的学习,已初步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经过以往的阅读训练,学生很容易感受到短文的独特之处,容易从朗读中获得学习的喜悦感与成就感,进而主动加入到学习活动中来。本文的字词难度也不是很大,再加上课前的认真预习,因此只要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一定能很顺利的完成,重点和难点也可以很好地解决。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根据两篇短文的共同点——都是“托物言志”的文章而定的教学目的,即让学生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技巧,所以我在在导入时就让学生明确“托物言志”的特点,因此会这样导入“古代文人表述自己的志向和情操时,往往不采用直白的方式,而常常以物为喻,写得比较含蓄,这叫做“托物言志”。这两篇短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下面我们先来学习第一篇短文《陋室铭》”。

  (二)作家作品简介及“铭” 的介绍

  了解作者及其写作本文的一些写作背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但不宜花过多时间,所以我会直接多媒体呈现刘禹锡资料及相关写作背景,让学生有个大致了解。另外,“铭”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对这种文体及其特点的了解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朗读及疏通文意

  学生按要求在书中画出难读的字词,教师用语言激励学生,欢迎学生与名家挑战,读得准确,读出节奏,读出感情。学生读得好的地方,学生师范读;学生读得不好的地方,教师示范度。师生互比,共同提高。激起学生当堂背下短文的兴趣与信心。在模仿与挑战中,体会进步的快了,为学生诵读奠定基础。

  学生翻译。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采用两人小组讨论翻译的形式,一人读一人译,互相帮忙指正,师适时指导,归纳总结。小组代表疏解文意。

  (四)研读课文,分析品味。

  采用师生合作探究的形式,深入文本。从以下环环相扣的四个问题入手赏析课文内容,其中重点探讨为什么可以说“通过写交往之朋友的‘不俗’衬托自己的不俗,表明自己也是‘鸿儒’?”,让学生明白交友要慎重的道理,并启发学生要择善友交,但首先他们要成就、完善自己,让自己有“择”人的资本。

  A、陋室,陋室,陋在何处?(看图画、看课文 )

  B、在作者看来,陋室真的陋吗?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C、“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本文最富哲理,最能体现作者写作主旨的一句。这句话是怎样引出的?

  D、本文还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陋室不陋的?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写陋室的优美的自然环境。以景之雅见“惟吾德馨”,明“陋室”不陋。)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写陋室往来客人的不俗,可知室中主人也绝非俗人。)师:作者并没有写自己是什么人,而是写与他交往的朋友,通过写交往之朋友的“不俗”衬托自己的不俗,表明自己也是“鸿儒”,是否可以这么推知其人?(跳至幻灯片十)

  欲知其人应知其友,知其友者必知其人。

  (简而言之就是)要想知道一个人的为人,只要看看他的朋友就知道了。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着他的为人。所以要了解一个人,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子就够了,从中可以看到他的价值取向。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于丹教授)

  交友要慎重!择善友交,但首先你要成就、完善自己,让自己有“择”人的资本。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写室中事,可见陋室主人的高雅的生活情趣。)(回幻灯片九)

  4:“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运用类比,以古贤自况,表明自己也具有名贤的志趣和抱负。孔子的“何陋之有”与前文“斯是陋室”遥相呼应……)

  小结:陋室简陋狭小,陈设简单,确实简陋,而斯是陋室,有景可观,安静清幽,有鸿儒谈笑来往,可抚琴读书,无乐音乱耳,无公文劳累身心,因此,作者身在陋室,却不觉陋室之陋。我们说这篇短文是托物言志的文章……

  (五)结合板书再梳理全文,明作者心志。

  通过直观明白的板书与学生再次梳理全文,并突出重点地做个课堂小结是必要的,那么,除了小结“这篇铭文是作者用来自述其志的,通过赞美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之外,我还给学生准备了一篇关于本文的赏读美文《坚守心灵的净土》,旨在通过这篇美文能够对学生人格思想等方面有所启发。最后就是当堂背诵与默写的强化训练,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一些与文句相应的幻灯图片,让学生直观形象地对文本留下深刻印象。

  四、板书设计

  板书既要简洁明了,便于学生识记,又应该是课文的线索图示,能概括本课学习重点。为此,我设计了简洁明了的板书,此板书融入了本文所提的几个问题,并体现了本文的写作手法——托物言志。使学生通过板书对文章一目了然,且加深理解。

  山、水 陋室 不陋 主人

  环境 优美清幽 不慕荣利

  陋 室 (托物) 朋友 客人不俗 不求闻达

  生活 情趣高雅 安贫乐道

  主人德馨(言志):不慕荣利,不求闻达、安贫乐道

说课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春日晨景》,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设计,说教学反思几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1、说内容 《春日晨景》是语文冀教版教材第四册的第八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课需要一课时教学。

  2、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是一篇言辞优美的诗歌,作者构思独特 ,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春季热闹、和谐的彩色图 景——红、绿交映,动静相宜,每一句都带给人不同的美感。

  3、教材编排特点 本单元以“浓郁的传统文化”为主题,本课格调轻快,语言清新,从近到远,描写了一幅静谧、 和缓、自然的春景图,流溢着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4、说教法、学法

  1.本课教学要采取多种方式去读,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文中描写的景色,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表达心中的感受。

  2.初读可以利用课文插图引入:观察图画,你看到了什么?能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吗?然后出示 诗文,学生自由阅读。

  3.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说一说:读了这首小诗你知道了什么?等问题。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 言描绘出诗中展示的画面,还要引导学生把零碎的画面组成完整的图画,使学生进入意境,赏读诗 文,体会诗句的精练和意境之美。

  5、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正确认读本课的3 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 9 个生字。知道多音字“更” 在不同语言环境里的不同读音。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美与内在美。

  (2)、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探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3)、引导学生收集美妙词句,通过不同的方法表达对试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6、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二、说学情

  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一定的品词赏句和感悟诗歌情感的能力, 《春日晨景》一文,语言优美,形 象生动,情感强烈,因此可让学生通过品词、品句、想象画面来深入理解课文,以训练学生的 思维 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同时,让学生在感受语言文字之美时,体会诗句的精练和意境之美。

  三、教学流程 我采用的是教研室的教学模式,由树立形象,自主感悟,升华情感,积累拓展四个环节组成。

  (一)、树立形象

  1、课前热身:背诵中华古诗词,从记忆中检索“春”的古诗。 联系生活,谈话引入。你们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用几句话说一说。 (设计意图:在古诗文化的熏陶中,让孩子回忆以前学的相关内容,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同时联系孩子的生活经验交流对春天

  的感受有助于很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2、揭示课题,自读课文。 引导学生质疑,并理解课题。自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并自主识字。

  3、检查生字和新词。五更、晓、鸣虫、新荷、漫坡、杏花(朗读生字词。个别读,开火车读, 乱序读。) (设计意图:给学生更多的展现自我,实现自我,体验成功的机会。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 发挥课件的作用,突破难点词语。)

  (二)、自主感悟

  1、学生自由读文,思考它都描写了哪些景物啊?(杨柳、杏花、燕子、鸣虫、新荷、小草)

  2、检查朗读。

  3、教师配乐范读,引导学生入境。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问题,让学生自主去探讨,让孩子自由的交流,通过合作交流感悟课 文描绘的场景。)

  4、教师用简短的语言随机概括内容。 杨柳绿了,杏花红了,小燕子在房檐下搭窝,小虫子在草丛里边飞边叫,新长出来的荷叶布满 了整个荷塘,小草长满大地。春天的早晨多么美丽、和谐呀! (设计意图:进一步引导学生由整体感知过渡到品读涵咏,激发兴趣。)

  5、美读古诗: 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一读,想象这是中的意境,伴着音乐,动情的,美美的读一读。 6、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 7、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1)“杨柳绿”学生描述自己想象到的画面后,教师借助画面进行指导由一棵翠柳利用特效过 渡到柳树林,引导学生体会满眼的绿色,感受这静静的、流动的美。

  (2)“杏花红”教师和着音乐、图片进行有感情的描述,把学生引入情境,发挥范读的作用, 训练学生的语感。 教师描述:随着一阵阵湿润的春风,跟着一缕缕轻盈的云雾,春雨,轻轻悄悄地来了。它“沙 沙、沙沙、沙沙地落着。只见杏树的枝头悄悄地抽出了许多嫩黄的小叶子,仿佛一双双小眼睛好奇 地看着这个世界。同学们,请你们也睁开眼睛吧!火红的花骨朵像比赛似的,你不让我,我不让你, 布满了整个枝条。远远望去如红云一般。仔细看那杏花,有的刚刚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已经完 全开放了,沾着细雨,显得更加鲜艳了,还有的花瓣儿饱胀的快要破裂似的------不知什么时候,雨 悄悄地停了,连春风也屏住了呼吸,整个杏园静静悄悄地,偶尔有水滴叮咚的落着。 学生描述刚才自己的脑海里出现的画面。教师或学生范读,其他学生跟着入情入境的朗读。

  (3)“燕子、鸣虫”学生借助想象,把自己当作“燕子、鸣虫”联系说话训练,可以唱一唱、 演一演,入情入境地感受春天的热闹与生机。

  (4)新荷、小草”借助图片、手势感受辽远和无限的生机。

  (三)、感情朗读,升华情感: 这幅春景图只是春天的一个小角落,春天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一切都是那么生机勃勃。让 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的眼睛飞出教室,来到广阔的大自然欣赏美丽的春光吧。(欣赏配乐风光片)

  (四)、积累拓展: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赞美春天或描绘春天。

  板书设计:

  29、春日晨景 杨柳 杏花 燕子 鸣虫 新荷 小草

  四、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以读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将读与品相结合,读与想象相结合, 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通过反复诵读,去体会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说课稿 篇3

  【说教学目标】

  一、总体目标

  《谈生命》是一篇清新优美的当代散文。作者以“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为例,表达对生命的感悟,启发我们认识生命的本质和人生的意义。阅读全文,能把握作者思路、认识生命的本质和人生的意义;对生命的现象和规律进行思考,并感受和借鉴这种人生态度;学习本文用形象的比喻表达对生命感悟的写法,体会文中一系列形象所蕴含的意义。

  二、具体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初三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的规律,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⑴ 掌握文中生字、生词的写法和基本含义,这是阅读教学的基础。

  ⑵ 正确理解文字中关键词语的含义,品位文中含哲理意义的语句。

  ⑶ 继续培养学生朗读能力。

  散文是学习语言的典范文体诵读是对课文语言以及课文内容的最直接最真切的感知,是进入课文情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一条最有效的途径。

  本文以典范优美的现代白话文写成,注入了感情,写出了气势,很适合朗读,应结合朗读揣摩文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和学生读书时背景音乐的播放创设情境,学生在教师积极有效的帮助和点拨下,以读为主线,开展研究式学习和体验式学习,锻炼创新素质。

  ⑵ 学习文章运用比喻的方法说明抽象事物的写法:

  课文以“生命像东流的一江春水”、“生命又像一棵小树”比喻人生,具有很强的隐喻性,描述春水和小树的行动和生长的现象,生动形象,给人以审美享受,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比喻方法的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能进一步理解生命的意义,勇于战胜困难,热爱生命,积极投入生活。

  培养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

  4、创新素质培养目标:

  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志向、创新思维和创新想象。

  【说教学内容】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是冰心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文章文质兼美,意境美、哲理美和语言美兼具,景、情、理和谐相融,是一篇很好的学习材料。从语言上看,字、词、句、段都耐咀嚼,“形象表达”尤其精彩,如果导引得当,学生必然学有所得。从思想内容上看,文章谈的是“生命”话题,处在人生重要关口的初三学生,应该有体验、有兴趣,能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思想碰撞,或许能够受到启迪,产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达到课程标准所提到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二、重、难点的确定及依据

  1、教学重点: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确立的原因是本文以典范优美的现代白话写成,注入了感情,写出了气势。学生可以揣摩来学习如何运用一定的修辞表达主题。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2、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一系列具体形象所运含的深刻意义,体会作者的思想观点。

  确立的原因是课文以“春水”和“小树”比喻人生,具有很强的隐喻性。需要训练学生形象思维,感受文中鲜活的形象。这对于初三学生来说,便有些难度,要综合运用他们理性思维和概括能力。因此确立以上为教学难点。

  【说教学方法】

  一、总体教学构思及依据

  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以人为本,按照学的规律教,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等,是语文课堂教学最基本的理念,也是我这堂课的设计理念。

  本文是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要通过朗读、精读、品读等多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和文本对话,品味优美的语言文字,从而达到领会文章的主旨的目的。另外,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影响深远,设计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真正发挥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方法的引导,有助于学生自觉、自主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和创新能力。实现学生、老师、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落实教师“平等中的首席”的地位。

  二、具体的教学过程设计与依据

  为学生营造阳光明媚、温馨舒适、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追求教师和学生对作品的平等对话,进而让读者与作者实现心与心的交流,这是语文教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我在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参与性为前提,以个人或小组合作活动为基本方式,通过朗读领悟、合作讨论、质疑创造、拓展运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质疑中学会创新,在比较阅读中训练思维,在老师诱导下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探究,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所以我设计了三大环节:一、情境导入、二、走进文本:以读为本,品读结合,这一环节中设计了对文章不同角度的品读:阅读一:咬文嚼字,读懂文章;阅读二:寻章摘句,读出自己;阅读三:联想想象,由读到写;阅读四:质疑问难,读出问题;阅读五:背诵警句,积累巩固。第三环节:走进生活:比较阅读,延伸课堂。

  三、学情分析及对策和依据

  我所任教的班级,城区学生居多,他们思维活跃、知识面广,语文基础较好。另外初三学生,生活的体验、语言的积累较之低年级学生有较大的优势,在形象思维丰富的同时,抽象思维也有了发展,对于本文的学习,对于“生命”的认知,应该更具有“可生成性”。并且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寓抽象的概念为具体的物象,学生一定喜欢。但文章中有不少语句含义很深,与学生的人生体验有相当大的距离,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教学中应让学生结合体会自由谈,教师适当点拨,不硬性强求。

  四、困难对策及依据

  由于初三学生的经历及认识有限,文中一系列具体形象所运含的深刻意义及作者的思想观点,学生可能理解不透彻。老师应恰当加以点拨,方可深入体会。另外针对一部分学生上课有畏难情绪,老师要构建开放课堂,师生双方在相互交流中沟通,在相互启发下补充,共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师生的共同发展。要尊重个性体验。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重要特性──人文性。

  【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为激发学生对生命本质和规律的探究兴趣。教师先提出一个问题:“生命”是一个寻常的话题,也是人类恒久的话题。试想一下,当你只身一人站立在广袤无边的大沙漠中时,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在学生七嘴八舌地回答之后,教师进行深入: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短短的几十年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犹如一颗流星,转瞬即逝。人们都在用不同的方式演绎着生命的内涵,它是贝多芬在琴键上迸发出的铿锵的音符,它是凡高笔下绚烂的色彩,它是绿荫场上运动健儿分秒的搏击,它是孤灯下莘莘学子熬更守夜的苦读……尽管这些生命的形式各不相同,但生命的本质和规律都是相同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文坛老祖母冰心笔下的《谈生命》,倾听她对生命的诠释。

  (这样的导入,联系生活拉进学生与作品的距离,激发学生对生命本质的探究兴趣。)

  导入之后,和学生一起讨论学习的和目标,定向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二、走进文本:以读为本,品读结合

  著名教育家于永正老师说过,“知识要靠自己在读中获得,情感要靠自己在读体验,理念要靠自己在读中感悟,方法要靠自己在读中掌握。”在这一板块中,我采用“朗读”策略,教给学生品读的方法,“还课堂琅琅的书声”,使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体验,在读中创造!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境界。所以这一环节设计了对文章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形式的解读。

  1、阅读一──咬文嚼字,读懂文章:

  组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依靠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解决生字词问题。

  这是语文学习的基点。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2、阅读二──寻章摘句,读出自己:

  再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品味欣赏,与大家交流。

  一要说明喜欢的理由。二要说出自己的体验。三要读出正确的情感。

  这一步是学生个性化品读文本。这样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来品味语句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教师适时以身说法,以期师生共鸣。让学生进入个性阅读的空间,在阅读中既审视作者、文本,又观照自己,因文悟道,披情入文。

  3、阅读三──联想想象,由读到写:

  让学生仿照文章“形象”的文句,通过联想、想象,以“生命像……”开始,写几句形象的话,表达自己对生命的认识。然后在课堂交流、共享。

  这样设计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训练学生发散思维,引导学生留意生活、关心社会,并指导他们表达丰富的情感体验。

  4、阅读四──质疑问难,读出问题: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十个问题更重要。《语文课标》中也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我注重引导学生第三次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大胆质疑。学生对文章当中自己不明白的内容进行质疑,小组讨论,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讨论解决。这一环节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交流与合作,探求解决问题方法。除学生提出的问题,我再设置两个问题:

  ⑴ 作者把“生命”形象化地说成是小树,生命与小树有哪些相同之处?

  ⑵ 通过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表明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发现教育法认为:“当学生对文章有了深刻的理解后,就可以提出有一定深度、较为典型的问题,而学生对于自己的问题总是有更大的兴趣,又将主动回到文章中去探究答案”。这样看来质疑是创新的起点,是思维的火花,是进步的阶梯,更是成功的关键!

  5、阅读五──背诵警句,积累巩固:

  丰富语言积累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所以让学生品读文中警句,争取当堂成诵。这样既是语言的积累,又是思想的升华。

  在第二大环节中,学生了解了文章的读法,从咬文嚼字到寻章摘句,从理解性阅读到创造性阅读,从品味赏析到阅读积累,拓展了思维空间,提高了阅读质量。

  三、走进生活

  设计这样的问题:“冰心用散文来表达自己对生命的感悟,梵高用画来表达,大家愿不愿意寻找一种恰当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生命的感悟?”

  由课内而课外,由书本而人生,拓展学生的阅读,让学生的阅读与思考定向驰骋。

  (这样设计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感受,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灵活性思维,充分发展学生个性,采用各种形式表现自己对生命内涵的感悟,同时进行德育渗透。学生自行准备,如果需要还可以与其他同学合作完成。学生可利用绘画、演讲、诗歌、快板等形式来表现。如果时间不允许可以延伸到课后完成。)

  附时间安排:情境导入:3分钟;咬文嚼字,读懂文章:2分钟;寻章摘句,读出自己6分钟;联想想象,由读到写8分钟;质疑问难,读出问题10分钟;背诵警句,积累巩固8分钟;走进生活5分钟。另外还有3分钟作为弹性时间,视学情而定。

  以上是教学的主要过程,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多读多思多说,是本节课设计的出发点;“注重兴趣与感悟、注重朗读与积累、注重个性与反思”,是我对新课标的理解,是我的教学理念,也是本节课的设计原则;感受语文的魅力,让课堂鲜活起来,让学生爱学会学,是我课堂教学的追求!以上说课有不当之处请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说课稿 篇4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版信息技术教材中的一课。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我将教材内容进行了改编,结合时事,创设了情境——让学生作为火箭设计师,利用“自选图形”创造性地设计未来的火箭,并将火箭“发射”升空。在这样的任务驱动下,使学生探究并掌握“自选图形”颜色的编辑和组合,这样设计,使教学内容更具有趣味性,使学生乐于学习、乐于接受,从而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六年级学生,在学习本课前,学生能简单利用“自选图形”进行绘画,而六年级孩子的好奇心和好胜心都很强,所以我创设了“设计火箭”这一情境内容,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基于这样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本课的教学,为学生的自我展示搭建平台。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自选图形”颜色的编辑以及图形的组合方法。

  过程与方法:在画“神箭”以及让“神箭问天”的学习过程中,创造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机会,提高学习效率,并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合作学习的乐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精神和爱国情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

  自选图形颜色编辑和图形的组合

  选用恰当的图形的进行组合

  五、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顾 激发兴趣

  首先师生通过谈话,引入在20xx年我国航天事业发生了一件令每个中国人自豪和骄傲的事情是什么?学生回答是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的发射,通过创设情境,引入观看“神舟十号”大纪实。由于国家要建立空间站,需要设计新型火箭,向学生提示出新的挑战,这样导入新课既水到渠成,又将学生探究的升到了一定的高度,使“任务驱动”潜入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

  (二)个性创作 解决问题

  教师先示范讲解,然后学生自由创作,随机展示学生带有颜色的火箭,引导学生学习“自选图形”颜色的编辑与应用。然后学生继续创作。在这一部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尽量让学生的问题由学生来解决,真正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互动性贯穿整个课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作品交流 实现双赢

  通过多媒体教学网络和大屏幕投影,把学生的作品向全班同学展示。

  在展示的过程中,教学评价贯穿始终,主要指导思想是评价目标多维,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方式多样,师生评价和生生互评兼用,使评价更好地发挥了作用,实现教师和学生都进步,实现双赢。

  (四)神箭升空 突破难点

  1.学以致用,利用“自定义动画”完成“神箭问天”。

  2.引导学生学习“组合”内容,突破难点。

  3.模拟发射,师生感受信息技术的独特魅力。

  (五)课堂小结 放飞希望

  师生对本课进行小结,放飞希望,展望未来:“驾驭信息技术 掌握美好未来!”

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纸船和风筝》是本册入选的新课文,讲述的是一个有关友谊的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带着问候,带着祝福,在山顶和山脚架起了一座友谊的长桥,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可是,就因为一件小事的争吵,象征着友谊的纸船和风筝不见了,两个小伙伴也陷入失去友谊的痛苦中。最后,他们终于鼓起勇气,再次向对方伸出了友谊之手,用自己独特的方式重新找回了这一段真挚的友情。

  整篇课文以情为主线,表现了松鼠和小熊相好时的快乐,闹别扭时的难过,失落,以及云开雾散时的兴奋,激动。把真挚的友情在字里行间表现得真实感人,是学生体验情感,训练语感的一篇优秀文本材料。根据二年级语文阅读教学阶段目标以及本篇文本的特点,本节课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感情朗读课文,在朗读感悟中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

  2,读中体验情感,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受到情感的熏陶,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二,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应重视情感体验,在朗读感悟文学作品中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同时形成良好的'语感。而本篇课文的动人之处恰恰就在字里行间蕴含的真情。文章文字虽然浅显,但对二年级的孩子,要让他们感悟小伙伴失去友谊时内心的失落和难忍的痛苦,以及修补裂缝的独特方式和感人场面,还是有难度的。根据新课标的理念以及本篇课文的特点,我尝试采用体验教学的方式,通过批文入情,朗读感悟,让学生自主感悟体验,达到体验情感,形成语感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中,教师始终是学生体验活动的一个组织者,一个促进者和一个平等对话者。

  三,教学程序:

  分为三部分:

  (一)复习生字,谈话引入新课。上课伊始,通过小松鼠送来纸船和祝福创设情境,既复习了生字,同时,又使学生体验受到礼物和祝福的快乐,为后面的学习做好情感的铺垫,自然地引入新课的学习。

  (二)入情入境,朗读感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悟课文,体会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真情,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的具体教学策略是这样的:

  保证充分的阅读。批文入情的过程,就是深入阅读,充分思考,逐步领悟的过程。有了这个过程,学生独特的感悟,丰富的体验才会源源不断地生成。因此,这一部分的学习中,留下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读书,去品味,去感悟。例如,在学习1—6小段时,让学生通过自读感悟,小组交流朗读,配乐齐读等多种读书方式,让学生在反复的读书中生成自己的体验,体会小熊和松鼠相好时的快乐。

  营造体验的情境。情感是最具有情境性的心理活动,要让学生体验松鼠和小熊快乐,失落,痛苦的情感,引发学生相应的体验,就要注意创设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进入角色。在这部分的学习中,我通过多种途径创设情境:如,绘制图片,画简笔画,展播课件,配乐朗读渲染气氛,教师语言的描述等。

  (三)联系实际,迁移运用。对整篇课文的朗读感悟之后,老师读一封来信,引导学生给信中的小伙伴回信的同时,运用本课对友谊的感悟和体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一环节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使学生更加深对友谊的理解,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说课稿 篇6

  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做自尊自信的人》。

  没有目标的工作,就像一艘在茫茫大海中没有航向的船,它不可能成功抵达彼岸。思想品德课教学同样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因此,我先说课标要求。

  第一部分:课标要求

  本课程总目标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旨在促进初中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这个目标是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和整体性的要求。具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来理解: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

  根据本课程的性质和理念,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认识自我”、“我与他人和集体”、“我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经,以道德、心理、法律、国情等内容为纬,基础明确、经纬交织、设计科学。

  七下教材共分4个单元,今天我要说的是第一单元《做自尊自信的人》。

  本单元体现了课标中:“认识自我”中“成长中的我”部分: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能够客观地认知自我,积极接纳自我,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自尊自强”部分:知耻、自尊,不做有损人格的事。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我与集体和他人”中“交往的品德”部分:尊重、帮助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与宽容,与人为善。

  第二部分:体例意图

  与过去思想政治教材由课、节、框、目等几个层次组成有所不同,新的《思想品德》教材分为单元、课、框、目这样几个层次。

  从每一单元的内部结构来看,单元下面都有一个“主题探究”。对本单元内容的总的提示,又是以一种崭新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主题探究”之后是课题。与往常不一样的是,课题之后并不立即接正文,而是一段引文。这样安排,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引文之后接框题,框题之后接目题,目题之后用活动导入。活动导入之后接正文。

  正文内容使用二种字体:宋体字内容是教学的结论和正确导向,要求学生懂、信、用。楷体字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二种字体搭配杂而不乱,形散神聚,相得益彰。

  在正文相应位置辅设小栏目。如相关链接、名言等。

  为了改变传统思想政治课教材呆板、单一、文字过多的毛病,本教材增加了带有一定漫画色彩的插图,增强了教材的可视性、思辨性,做到图文并茂。关于篇幅,每框20xx字左右,大约一课时。

  第三部分:内容结构

  整个初中阶段,与本单元可以整合的同类知识有:第一课我从“自尊”和“他尊”两个方面进行整合:与“自尊”相关的有:珍爱自己的生命;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全面发展地看待自己。自强表现:自尊自爱,不卑不亢;意志坚强,不灰心气馁。诚信做人;男女交往,自重自爱。对自己负责。与“他尊”相关的知识有:孝敬父母,赞赏宽容父母;交友原则中:尊重差异,加强沟通;礼貌待师等。行使权利时尊重他人权利;关爱他人的生命与健康;尊重他人维护他人人格尊严。第二课与自信相关的知识有:相信自己,告别依赖,走向自立;碰到挫折失败时不灰心不气馁等;竞争中,客观评价自己,增强信心;对待考试要有信心,增强自身实力以及对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要有强烈民族自信心等。

  从横向上看,单元知识内在逻辑关系是:根据对课程标准的整体把握和课标所确定的本课程三个基本理念,鉴于七年级学生遇到的主要问题是走向新的学习生活,适应新的学习环境,确定统整七年级下学期教学内容的核心概念是自尊、自强,教育主题是做生活的主人,教育目标是不断完善人格,逐步实现社会化,进一步增强调适能力。教材安排了四个单元八课内容,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自尊自信是人格的核心;要有自尊,必须要自立自强;要实现自强,必须要有坚强的意志;而要有自尊自信并实现自立自强,则必须做到知法守法用法。

  依据课标,本单元设立“重塑自尊自信新形象”主题探究活动和“珍惜无价的自尊”“扬起自信的风帆”两课。主题探究活动是一个通过“快乐人生三句话”来帮助学生重塑自尊自信新形象的实践活动。 “快乐人生三句话”正好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本单元的要旨:自尊、乐观、自信、关心他人、尊重他人。

  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由引言和三框内容组成。引言由一段优美的文字导入,用知耻是最美的服装的比喻,说明了自尊无价,尊人优雅,引入新课。第一框“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通过对香x回归祖国这一历史事件的回顾,让学生体会自尊带给人的快乐感受,引出自尊的含义。同时,介绍了自尊与知耻、自尊与虚荣的关系。第二框“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通过活动引入了一个全新的概念“重要他人”,进而分析自尊与尊重他人之间的关系,说明尊重他人的重要意义。第三框“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通过事例反思、分析了自尊的人具备的重要素质,即看重自己的人格和豁达,然后对如何做到尊重他人作出更深刻、更丰富的挖掘。这三框以学生生活为依托,在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的编写安排之中解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由引言和三框内容组成。引言通过一首自信的诗歌,说明了自信是什么,自信的重要性和自信的作用,引入新课。第一框“我能行!”。教材通过事例分析和活动,表达出“自信”这种心理品质中最核心的含义:肯定自我,相信自我。引导学生体验自信的感受,正确区别自负、自卑和自信。第二框“自信是成功的基石”,主要分析了只有自信才有助于成功,即自信是成功的基础,成功离不开自信,而自负和自卑使人远离成功。第三框“唱响自信之歌”,主要讲树立和增强自信的方法,鼓励学生做一个自信的中国人。这三框同样是遵循“是什么”、“为什么”、“ 怎么做” 的编排顺序。

  第四部分:教学建议

  根据本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1.关注生活 正面教育

  正面教育,是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课标提出:“体验行为和后果的联系,知道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后果,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讲解“虚荣与自尊”时,我通过视频《无知的青春 虚荣的代价》启发学生思考:看到画片中浓妆艳抹的陪唱女郎,我的心情非常的沉重,她们大部分是80后,甚至是90后,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她们走上了这条路呢?让学生去感悟:用青春和尊严去换取短暂的物质财富,这代价实在是太大了!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虚荣的危害,远离虚荣,做一个真实的我。同时,我运用网络论坛上的热点:一名收破烂的老人不小心划破了一年轻女子的牛仔裤,因拿不出对方要求的50元赔偿,老人下跪十次,一个被50元践踏自尊的女人!让学生去体验自尊无价,尊人优雅。

  2.精取素材 迁移深化

  课标指出:“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教学《扬起自信的风帆》时,我选取了20xx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千手观音”节目,告诉学生聋哑人的精彩表演获得了最受观众喜爱的节目一等奖,这说明了聋哑人的自信;同时我还播放了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勇夺男子110米栏冠军的精彩镜头,引用了刘翔 “中国有我,世界有我” 的名言。由于选取的话题学生比较关注,感兴趣,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积极参与,认识到自信有助于成功,也认识到要不断增强自己的信心与实力,唱响属于自己的自信之歌。

  3.自主学习 善于反思

  新课程下,学生不再是“工具”和“容器”,而成了学习的主人。一方面,我注重挖掘教材中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善于思考等方面的素材。讲解“看到进步与长处”这一目时,我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在小组内每人都说别人的优点,被说到的同学在卡纸上记下同学所说的自己的优点,然后交流分享感受。并引导学生联想:你还想具有哪些方面的优点或长处呢?促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主动的提高自己的能力、丰富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最后请学生保存好自己的卡纸,在以后的日子里在上面继续加上自己的新优点。另一方面,我采用我校教学案模式:预习导学、感知生成训练、合作探究、拓展延伸、目标测评以及小结与作业,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4.创设情境 体验情感

  思想品德教育主要不在于对道德知识死记硬背,而在于体验和实践。教学“超越自负,告别自卑”时,我与学生学跳手语舞蹈《我真的很不错》,帮助学生,尤其是自卑的学生重塑自信。结束后让学生再阅读教材第22页上的相关链接──《也许你想成为》,让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的的确确地得到情感上的陶冶,在活动中成长。同时,在学完“我能行”这一框后,我采用“写给爸爸妈妈一封信”的形式,让学生相信自己,肯定自己,加强与父母的沟通,知道父母对自己的期待。

  第五部分:评价方式

  课标要求我们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发展。而我们在评价学生时,往往选取了“考试”一种,只注重了理论的考查,忽视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行为的考查与评价,因此评价应做到多元化,特别是实践化。《课标》中提到了“观察、描述性评语”等六种评价方式,从考试评价来看,对于七年级知识考查的题型为单选或简答,对应课标中“了解”、“理解”、“体验养成”的内容要求。教学中,我抓住作业这一环节,采用描述性评语,与学生平等对话,让学生在评价中找到积极进取的力量。此外,我还采用演讲的方式,如教学“做自信的中国人”时,我先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我国目前各行各业的发展情况,并设想自己就是某一行业的杰出代表。根据大家的选择,按行业分组,每组推选一名参加“中华未来英才大聚会”的演讲。演讲结束后,我引导学生思考:“为了成为未来的佼佼者,现在我应该怎么做?”帮助学生将思考的结果和自己的实际行动结合起来。最后鼓励学生把演讲的感受以黑板报的方式呈现出来。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此过程中体验情感,在教师的引导下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其它评价方式中的“谈话、成长记录”等几项内容,我认为只要我们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帮助班主任把每学期都要搞的这些工作制度化、量化,并加入到思想品德课的学生评价中去,就可以对每位学生有一个更为客观、公正的评价了。

  第六部分:课程资源

  除了教材之外,本课程可利用的资源有学校图书馆和多媒体等,此外,我们还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学生身上的资源,善于挖掘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热点,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等。如讲授“我能行”一框时,我运用《星光大道》无臂男孩李金凯的事迹:在20xx年年赛上,金凯口叼毛笔写下了“幸福”二个字,送给《星光大道》。让学生去感受一个阳光男孩儿,一个失去双臂,但内心充满自信,乐观和坚强的男孩儿。又如在讲授“维护人格最重要”这一目时,在学生懂得维护人格对自己所代表的国家、集体的意义的基础上,我围绕我校校训──礼信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通过讨论和点评让学生明确:“尚礼”就是崇尚礼节,遵守道德规范;“诚信”就是诚实守信。即创造文明、和谐、平安的校园。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讨论:自己能为学校的发展做些什么,有哪些好的建议等。我认为,只要我们教师具备一双慧眼,课程资源就在我们身边!

  这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通过准备这次比赛活动,使我感悟到,要想做好一名思想品德课教师,一方面要准确地把握课程标准。另一方面要深入地挖掘教材。而更重要的是,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正确地认识自己。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引导者。我们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更是课程的建设者。我们不仅是教育者,更是学习者,并且要向学生学习。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

说课稿 篇7

  一、设计意图

  音乐是表现情绪、情感的最好方式。想让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寻找合适的歌曲教材是至关重要的。歌曲《三个和尚》旋律优美、内容生动,在简短的的几句歌词中包含了一个极富童趣、寓意深刻的小故事。内容的浅显生动和音乐不同情绪的表达,使这首动听的歌曲成为孩子们学习有感情演唱歌曲的好教材。

  大班幼儿逻辑思维虽然已开始萌芽,但主要的思维方式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所以本次活动我将让幼儿通过多种感官通道,运用多媒体和情境表演的手段,充分让幼儿感受和欣赏音乐,激发幼儿互相合作的。

  二、目标定位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以及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我确定了情感、态度、能力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标为:

  1.欣赏并学唱歌曲《三个和尚》。

  2.尝试用对唱的形式表演歌曲。

  3.懂得要团结、合作的道理。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理解歌曲的性质和主要内容,学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活动的难点是:能根据歌曲的变化随意做出伤心及快乐的动作及表情,积极参加音乐剧的表演。

  总之,我将积极树立目标的整合观、科学观,力求形成有序的目标运作程式。为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于情境游戏之中,我作了如下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关于歌曲磁带、录音机、扁担、小桶等。

  2、空间准备:活动前幼儿的位置摆成半圆形,以利于幼儿进行表演。

  三、教法学法

  科学教法--轻松引领师幼互动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因此,本次活动中我除了以可爱、亲切的形象,饱满的情绪影响孩子外,我还精选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视听唱法:这种方法主要是根据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和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而采用的。视就是引导幼儿去看去观察,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为幼儿提供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充分的刺激幼儿的视觉,引导他们轻松地理解歌曲内容。听就是教师的语言启发和音乐的动人熏陶。唱就是指幼儿歌唱掌握正确地唱歌方式,在体验音乐不同变化的同时,能有感情地进行演唱。

  2、情境教学法:这种方法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形象和场景,以引起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使孩子的能力得到培养,心理机能得到发展。

  本次活动中,我还将采用审美熏陶法、赏识激励法对活动加以整合,使幼儿在体验音乐美的同时,达到科学性、艺术性、健康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有趣学法--学海无涯乐作舟

  在本次活动中,我将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表现活动,精选的学法有:

  1、体验法:心理学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们会对活动的感觉和内容的印象更为深刻。我让幼儿通过情境模拟等手段,使活动更为丰富和有趣。

  2、多种感官参与法:活动中,我将引导幼儿想一想、说一说、看一看、听一听、学一学、唱一唱、演一演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促幼儿对音乐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教学程序

  教学流程:欣赏歌曲--学唱歌曲--表演歌曲

  (一)欣赏歌曲

  1、教师把歌曲编变成故事让幼儿欣赏,师:"小朋友们,故事中都有谁?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这是一个概括性的问题,我认为大班孩子已有培养这方面能力的必要了,在孩子回答时,老师要鼓励他们表述完整,并给予积极的肯定。)

  2、帮助幼儿理解歌词,用歌词来总结故事内容,要使幼儿听清歌词。

  3、欣赏歌曲,反复欣赏两遍。师:"你最喜欢歌曲中的哪一句?请你来当小老师吧!"

  (一首歌曲一下子学会有点困难,但让孩子在熟悉音乐后,唱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并不难。并且,大班的孩子已有一定的表现欲望了,让他们当个小老师,他们会争先恐后,使以往枯燥的学唱环节生动起来。当然,孩子如果唱得不是很准确,教师要及时引导,并努力引导他们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将伤心、快乐等不同的情绪唱出来。《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个别差异,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此环节要特别注意面向全体,尤其是能力较差、胆子较小的幼儿更应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机会。)

  (二)学唱歌曲

  1、师生齐唱(师要有感情地演唱,引导幼儿唱时注意表情及语调的变化)

  2、用几种不同的演唱方式激发幼儿学唱的兴趣。

  (孩子对一种表现方式的兴趣不是非常持久,所以我们可以尝试让孩子用不同唱的形式来学唱歌曲。经我多次实践,这样变化的方式很受孩子欢迎。)

  (三)表演歌曲(提供道具,让幼儿进行音乐情情境表演)。

  师:"小朋友们,这首歌曲真好听,它还可以编成音乐剧呢!我们现在就来扮演一下歌曲中的角色吧!"

  (由于这首歌曲简单生动,故事内容比较完整,很适合排演音乐情境表演。在这环节中,要尽可能多地请小朋友来表演,可结伴演一个角色,提醒幼儿在唱后加上合适的语言。在表演时,提醒幼儿注意表情的变化,表演结束后请观看的幼儿做裁判,说说谁的表现好,并要求大家向他学习。表演可进行2-3次。)

  《纲要》中指出,老师要培养幼儿大胆的表现自己情感和体验的能力;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所以我认为我设计的音乐情境表演是孩子领会歌曲的一种升华,也会是孩子们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

  歌曲《三个和尚》教后反思

  首先要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题材,歌曲游戏《三个和尚》原本是学前班的内容,此曲简单有趣、幼儿不管是唱还是念都能朗朗上口。本次活动,最大的优点在于为幼儿营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活动气氛,孩子们对这个活泼、欢快的音乐也很感兴趣,符合孩子们的心理特点,非常急切地表现出自己的感受。我也提供给了孩子自由表现的机会,就是根据歌词进行歌表演,尊重了每个孩子的想法和创造,较好地调动了其参与活动的积极和主动性,使其每个孩子在活动中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而我为了更好体现出歌词中的内容,在活动前,我准备了一根扁担,一个小桶,让幼儿利用道具大胆运用夸张、丰富的身体语言来表现自己。这样幼儿才会学得轻松、有趣,也加深了幼儿对歌词的理解。

【说课稿范文锦集七篇】相关文章:

1.兰亭集序说课稿范文锦集五篇

2.兰亭集序说课稿范文锦集9篇

3.有关五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锦集七篇

4.香山作文锦集七篇

5.节水作文锦集七篇

6.夏日作文锦集七篇

7.健身作文锦集七篇

8.柚子作文锦集七篇

9.荷花作文锦集七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