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4-06-05 13:00:51 说课稿 我要投稿

有关说课稿范文合集六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课稿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关说课稿范文合集六篇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1、关于地位与作用。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因式分解》第四节课的内容。因式分解是代数式的一种重要恒等变形,它是学习分式的基础,又在恒等变形、代数式的运算、解方程、函数中有广泛的应用。就本节课而言,着重阐述了三个方面,一是因式分解在简单的多项式除法的应用;二是利用因式分解求解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三是因式分解在数学应用问题中的综合运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巩固因式分解的概念和原理,而且又为后面代数的学习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2、关于教学目标。

  根据这一节课的内容,对于因式分解的应用在整个代数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①会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

  ②会用因式分解进行简单的多项式除法及求解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

  (二)能力目标:

  ①初步会综合运用因式分解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应用问题;

  ②培养分工协作及合作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及用数学语言的能力。

  ③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并向学生渗透对比、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意识,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让学生明确数学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体验快乐。

  3、关于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节课利用因式分解知识解决问题是学习的关键,因此我将本课的学习重点、难点确定为:

  学习的重点:

  ①会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

  ②会用因式分解进行简单的多项式除法及求解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

  学习的难点:

  ①因式分解过程中出现的符号问题,整体思想和换元思想的应用。

  ②综合运用因式分解知识解决数学应用问题。

  4、关于教法与学法。

  学情分析:

  ①七年级学生对于代数式的运算较之有理数运算有较大的困难,由于因式分解是乘法运算的逆运算,有部分学生对于此概念容易混淆

  ②对于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有部分学生容易在应用时混淆。

  ③对于一元二次方程求解问题,学生是初次接触,对于方程的根的情况较难理解。

  ④因式分解的综合应用上学生困难较大。

  教法与学法是互相和统一的.,正如新《数学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就本节课而言,根据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困难,本节课在教学中主要采用“尝试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以亲身体验为主线,教师在课堂中主要起到点拨和组织作用。利用尝试教学,让学生主动暴露思维过程,及时得到信息的反馈。

  注:不管用什么教法,一节课应该不断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机制,不断优化教师本身的教学行为,自始至终对学生充满情感、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这是最重要的。

  教学思想:整体思想和换元思想的体现。

  二、教学过程:

  本节课,一共设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环节,设置问题,复习回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激发情感,唤起某种动机,从而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初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积极地、主动地去探讨问题,这是学习成功地一个保障。

  小小考场: 利用多媒体课件,依次出示

  (1)a2+a (2)a2–4; (3)a2+2a+1

  说明:① 巩固因式分解的两种基本解法;

  ②复习巩固两个基本公式。

  第二环节, 尝试练一练:(预设题)

  ① a2÷(-a ) ② (a2+a)÷a

  ③ (xy2—2xy)÷(y—2) ④ (9a2—4)÷(2—3a)

  说明:1、本题前两小题可请学生口答,后两题请两位同学上黑板板演其他同学自己先做,然后纠正黑板上的错误。

  2、通过预设题,层层递进,为例题的理解作了个铺垫,降低了本节课的难点,可以让学生自己理解书本例1。

  3、请同学及时归纳用因式分解解决代数式的除法的方法和步骤:

  ①对每一个能因式分解的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

  ②约去相同的部分;

  ③注意符号问题,整体思想的应用 。

  4、安排这一过程的意图是:通过尝试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求,造求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势态,通过一定的练习,达到知觉水平上的运用,加深学生对因式分解概念的理解,从而突出本节课的重点。

  第三环节,开动小火车(填空)

  1、(a2—4)÷(a+2)= 2、(x2+2xy+y2)÷(x+y)=

  3、 (ab2+a2b)÷(a+b)= 4、(x2—49)÷(7—x)=

  说明:本题先给学生3~5钟思考,采用开动小火车形式既训练了学生的解题速度又是对例1的及时巩固。

  第四环节,合作探索,共同发现:

  以四人一组分小组讨论书本的合作学习内容,并请几个小组代表发表见解,对于学生的发言应尽量鼓励。

  分析:由AB=0可知A=0或B=0,利用此结论解方程(2x+3)(2x—3)=0可得2x+3=0或2x—3=0。

  第五环节,例题精析:

  例、(2x-1)2=(x+2)2

  分析:本例的教学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首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讨论,教师适当引导学生思对于本题的求解教师可板书过程,并强调利用因式分解求解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和注意点:

  ①求解原理是:由AB=0可知A=0或B=0。

  ②先移项,注意移项后要变号,等号右边为0。

  ③利用整体思想和换元思想因式分解。

  ④注意方程根的表示方法。

  第六环节,比一比,赛一赛 ,看谁最棒:

  1、(4mn3-6m3n)÷(2n2+3m2) 2、[(2a-1)2-(3a-1)2]÷(5a-2)

  3、49x2-25=0 4、(3x-2)2=(1-5x)2

  突破重点,巩固提高.

  第七环节,探索提高,提升自我:

  1、 已知:| x + y + 1| +| xy - 3 | = 0 求代数式xy3 + x3y 的值。

  2、把偶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相邻的两个偶数的平方差(较大的减去较小的)一定是4的倍数吗?是否可能有比4大的偶数因数?

  说明:教师安排这一过程意图就是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各抒己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第八环节, 知识整理,归纳小结。

  这一部分可由学生自行小结,尽可能说明本节课的收获,教师可适当补充。教师安排这一过程意图是:由学生自行小结,点燃学生主题意识的再度爆发。同时,学生的知识学习得到了自我评价和巩固,成为本节课的最后一个亮点。

  第九环节,作业布置:

  1、书本作业题,作业本。

  2、兴趣题:手工课上,老师又给同学们发了3张正方形纸片,3张长方形纸片,请你将它们拼成一个长方形,并运用面积之间的关系,将多项式2a2+3ab+b2 因式分解

  教师意图: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并进行自我检测与评价,考虑到学生基础的差异性,作业进行分层次要求。兴趣题可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他们对因式分解的技能和技巧。

  三、板书设计:板书主要分课题、投影区和注意要点区。

  四、关于教学设计:

  由于本节课的重要性,对于本节课的设计主要强调“双基”,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有所提高,整堂课应以学生为主体,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应给予正确的引导,并积极鼓励学生在课堂中体现自我,在数学学习中体验快乐。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认识线段》是苏教版数学第三册第六单元《厘米和米》的第一课时。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三角形等简单的图形,并在这学期学习了多边形,知道了有几条边就是几边形,为今天的学习积累了一些经验。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实际上就是量线段的长短,所以教材首先让学生初步认识线段。教材注重学生的实际体验,在体验中感悟知识,通过具体活动获得对线段的直观认识,初步认识线段的特征。本课是学生学习用尺量物体长度的基础,更是今后认识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的重要知识准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实际,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

  1、使学生经过实际的观察和操作,初步认识线段,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简单图形中线段的条数,会画线段。

  2、在观察、体验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初步认识线段的特征,由于线段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的。所以清晰地建立起线段的表象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本节课,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运用以下教法进行教学:

  1、直观教学法。通过教具、学具操作、多媒体演示等,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从实物感知过渡到图形表象,抽象出线段的图形,直观的认识线段的特征。

  2、活动体验法。新课标提倡“做数学”。学生只有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才能真正理解知识,灵活运用知识。通过“看、比、画、折、说”等一系列活动,促进思考,引导探索,丰富数学活动经验。

  3、形象化的教学。形象化的语言,比如线段的两个端点就像两个小人儿立在两端,线段躲到了图形队伍中去了等等能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形象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增强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

  三、说学法

  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是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落实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运用以下学法有效学习。

  1、观察操作法。“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尽可能给学生进行观察和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一系列的亲身体验中发现知识,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

  2、合作交流法。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有助于学生积极思考、实现思维互补,获得成功体验。

  四、说教学程序

  鉴于对以上的认识,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一、猜谜语引入新课

  数学源于生活,从身边常见的.毛线入手,让学生观察桌上的毛线(随意摆放),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弯曲的毛线。为操作把毛线变曲为直打下基础。

  二、活动体验,探究新知。

  新课程强调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经历、感受知识,最终认识、掌握知识。因此我通过以下的活动情境加深学生的体验。

  1、感知线段

  拉一拉:组织学生把毛线拉直,说方法,强调要捏住线的两端再拉直。顺势指出: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引出线段。接着再进一步从拉直的这条线认识线段的两个端点,辅助多媒体在课件上抽象出线段的图形,闪烁端点,加深认识。

  辨一辨:在对线段有了初步感知之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通过自己的描述再次感受线段的两个特点,并及时通过想想做做第1题,进行辨认和说理,加深对线段特征的认识。

  2、找线段

  在学生对线段有初步的认识后,让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其他的例子来加深理解,加深对线段的感受,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观察课本的边,数一数有几条线段,引导孩子观察这几条线段围成了什么图形。

  接着让学生完成“想想做做2”,交流并引导发现几边形就由几条线段围成。从实物迁移到图形,加深对多边形的认识。

  3、做线段

  让学生拿出一张纸尝试,引导学生发现折痕也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让同桌之间互相指指说说,巩固线段的特征。

  接着让学生试着在纸上折出比这条线段长或短的线段,直观感知线段的长短,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孕伏和渗透。

  利用低年级学生爱玩爱比赛的特点,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想学、乐学、学会、会学,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4、画线段

  引导学生利用一些工具尝试画线段,让学生经历画线段的过程,画好线段后,先在小组交流汇报。然后让学生展示自己画的线段,交流画法和步骤。通过交流,探索画线段的方法,感受解决数学问题的多样化。

  三、游戏巩固,拓展延伸

  结合书中的练习,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深化知识的同时获得成功的体验。

  闯关“画线段”。

  第一关:连接两点画一条线段。

  第二关:三个点。猜猜画完是什么图形?

  第三关:四个点。独立画,交流。

  四、全课总结,质疑延伸。

  课的最后,让学生交流这节课的收获和体会,以学生自我回顾的方式进行小结,促使学生对知识的内化掌握,培养学生抓住学习的重点,自己整理知识的能力。

说课稿 篇3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要讲的课文是一年级语文下册的《夏夜多美》

  一.教材分析

  《要下雨了》这是一篇科学童话,他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下雨前的种种自然现象,而且还可以发展学生语言及思维。针对课文特点,在第一课时教学习字、词和初步阅读之后,我把本篇课文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目标:了解预示下雨前的自然现象。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品德目标: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掌握下雨前的自然现象。

  二.教学方法

  根据本课浅显易懂,对话分明,结构大体一致的特点,及聋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方法的总体构想上,我采用情景教学法,运用版画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通过语言描绘及提问、启发、点拨学生。

  三.学法

  结合聋生的认知特点,我多次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学习课文。

  四.教学过程(我的教学过程分六个环节)

  导入新课前,我采用卡片,让学生开火车认字,组词,说话。这一环节不仅复习了旧知,而且培养了学生及时应用所学知识的良好习惯。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这一过程,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带入那个和谐的童话世界,激发兴趣,将学生引入情景,又能引出本课课题,同时向学生渗透认知现象之间的关系,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初学课文,整体感知

  这一教学环节,为了把握学生的心理,吸引调动其多种感官参与,以情景激趣。我首先说了这样几句话:“要下雨了,动物王国的小动物们都忙碌起来了,想知道它们都在干什么吗?请同学们打开课文,一边朗读一边用笔划出文中的小动物。”然后让学生说出找到的小动物,教师按顺序出示图片。这样从整体入手,既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理清了文中的`角色条理。

  (三)学习课文,了解内容

  这一环节的教学主要是指导学生理解课文,教学中我以情景引导学生,让他们感到自己就是文中的小白兔、小燕子、小鱼、蚂蚁。为了体现师生民主互动合作的教学思想,我也参与扮演其中一个角色,在共同参与情景表演的过程中,教师逐步引导学生体会和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四)分角色扮演,深化体验

  这篇课文对话比较多,便于分角色表演,老师为学生创造表演氛围,及制作各个小动物的头饰,让不同角色相互配合。这样既加深了对本课意境的体会,又培养了同学间的团结合作精神。

  (五)引导质疑,拓展思维

  在本课结尾时,我不失时机的问学生:“这节课你学到了那些知识?你还想知道哪些动物的活动雨天气变化有关?”这些提问既是对本节课的总结,培养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又拓展了知识,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六)布置作业

  我设计的作业是回家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告诉爸爸妈妈,并切问问爸爸妈妈看看下雨前还有那些自然现象。将本堂课教学延伸到家庭教育。不仅使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向家长做了反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不仅书本上可以学习,从老师那可以学习,生活也是个大课堂。

  五.板书设计

  要下雨了

  燕子空气潮湿飞不高

  小兔子 小鱼水里闷透透气

  蚂蚁高处搬家

  说板书:这堂课的板书设计,既概括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体现了所述事物的特点,直观形象,条理清晰,便于学生理解,进而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说课稿 篇4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八册第六单元24课《镜泊湖奇观》

  教学要求

  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观察、写景的方法,领略镜泊湖的奇妙景色,获得美的享受。

  4.了解镜泊湖奇观“奇”在哪里,了解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增长自然常识。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镜泊湖的奇观以及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

  2、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镜泊湖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

  课前准备:每个人查阅镜泊湖及中国名胜、身边景物的有关资料。

  教学准备:投影仪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语:我国地域广阔,有无数的名胜美景,同学们谁能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名胜美景?说的不错。今天我们一起来参观美丽的`镜泊湖。

  2.教师板书课题。交流、展示你所搜集到的有关镜泊湖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为什么要把这个美丽的湖泊命名为“镜泊湖”呢?让我们来读读课文,在课文中找找原因。读课文时要注意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学生注意读书的姿势。

  3.围绕问题,组织课堂交流。

  三、再读课文,聚焦形象

  1.导语:“镜泊湖”一个名字就那样神奇,镜泊湖的景色就更加神奇美妙了,课文上说镜泊湖的景色是——奇观。 齐读:奇观。理解“奇观”的意思。

  2.镜泊湖奇观到底奇在何处呢?让我们再来认真地读读课文,边读边想边在课文中做好标记。

  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做标记。

  4.组织课堂交流,

  四、精读课文,想象品味

  1.分组研读,协作讨论。

  要求学生找到有关的句子,读读想想从什么地方可以发现神奇,为什么?

  2.课堂交流,汇报成果。教师随机进行提高性指导

  3.诵读积累,比较发现。

  学生自主选择诵读表现镜泊湖奇观的有关句子,积累语言和表象。

  五、细读课文,质疑探究

  1.导语:学到这里,镜泊湖奇观已经在我们的脑海里留下了鲜明的印象。

  关于镜泊湖奇观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2.学生质疑。

  3.教师引导,讨论解决

  六、总结全文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总结

  七、布置作业

  仿照课文的写法描写一处景物。

  八、板书设计

  镜泊湖奇观 湖自然朴实绮丽多变静态

  瀑布壮观从不结冰断流动态

  地下森林长在火山口里土壤肥沃水分充足阳光照射

说课稿 篇5

  一、 说教材和学情

  《为我们服务的人》是粤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幸福生活这样来》中的第三课。本单元旨在于让学生明白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幸福生活的背后是劳动者的辛勤付出,从而懂得尊重劳动者和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进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劳动创造幸福。

  今天的孩子是幸福的一代,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一代。问题出在哪里?就出在孩子对劳动与幸福的关系没有体会和认识。

  孩子目中所见,嘴里所吃,手里所用,都是现成品,都有人给安排好,他们只知享用,却不问来历。哪里知道一样物品最终要呈现在面前,需要经过多少的中间环节,需要多少人的默默付出?为此,给孩子们一个机会,让他们去想一想写一写、找一找问一问、赞一赞谢一谢那许许多多给我们创造幸福生活的劳动者,是多么必要啊。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的情况分析,结合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我拟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感受我们的幸福生活离不开劳动者提供的服务;

  2、尊重为我们服务的劳动者,体会为他人服务是一件快乐而且有意义的事情;

  3、能够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人的感激。

  三、说教学重难点(及分析确定教学重难点的原因、依据)

  围绕该课的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4-4“观察周围不同行业的劳动者,感受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尊重并感谢他们,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的要求,并联系孩子的现实情况,我认为本课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感受幸福生活离不开每一个劳动者的辛勤付出,从而懂得去尊重劳动者。

  然而,此诚非易事也。因为种种原因,今天的孩子个个都是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活都不用干。试想,不参加劳动,他哪里知道劳动的艰辛?不知道劳动的艰辛,却要他去尊重劳动者,这不近乎缘木求鱼吗?

  因此,我觉得“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感受到幸福生活离不开每一个劳动者的辛勤付出”是教育学生尊重劳动者的先决条件,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抓住了这一重难点组织教学,既顾及了与其他环节的有机联系,又有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让孩子懂得尊重劳动者”的终极目标也就会水到渠成。

  四、说教法

  因此,在分析教材内容和教材结构的基础上,结合四年级学生自身的特点,我将借助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运用视频短片、图片、文字材料等资料,通过情境创设法,活动体验法,情绪调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

  五、说学法

  在学法指导上,我本着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学习的原则,计划在课堂活动中让学生通过联想、观察、讨论、采访等形式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在学生的体验、感悟、内化中,一步步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六、说教学过程

  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我把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分为三部分:

  (一) 情境导入,初步体验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我将从同学们每天都要吃的早餐入手,先问同学们今天早餐吃了什么?味道可好,营养如何?等同学们七嘴八舌聊开了,然后话锋一转,问“我们可知道一顿看似普通的早餐其实凝聚了许多劳动者的心血?”进而引起学生去联想,去思考,感受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人在为我们默默地服务,幸福的生活离不开每一个劳动者辛勤的付出。

  这个环节的设计,能较好地激发孩子们学习的.热情,为后面学习作情感铺垫。

  (二) 活动体验,入境动情

  新课标指出:“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 因此,我在课中设计了“写一写为我们服务的劳动者”,“说一说我所了解的劳动者”,“议一议他们这样做对不对”,“问一问身边的劳动者”,“赞一赞、谢一谢我最崇拜的劳动者”五个活动内容。

  活动一:“写一写为我们服务的劳动者”

  分小组写出为我们服务的劳动者,一分钟后各组组长把大家写的拿到一起,交流各自的感受。让学生知道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为我们服务的劳动者,但我们却常常忽视了他们。

  活动二:“说一说我所了解的劳动者”

  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我所了解的劳动者。这样,教学的镜头就由广角镜头到大特写,由面到点;学生的视觉就由远而近,由东张西望到凝神注目;学生关注的对象就由各类人到一类人,或者由一群人到一个人;学生对劳动者的印象就由陌生到熟悉,由模糊到清晰;学生的发言就由泛泛而谈到真切可感,劳动者的形象也就逐渐血肉丰满,可亲可爱。这就初步奠定了我们对劳动者应该有的感情。

  活动三:“议一议他们这样做对不对”

  出示插图,再现在同学生活中常常发生的现象,问学生“他们这样做对不对”,由于有了上一环节的铺垫,学生自然能“明辨是非”,并说出怎样做才对,从而意识到要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

  活动四:“问一问身边的劳动者”

  以上的三个活动,一直都是学生在回忆,在讨论,在评判,如果要了解更多,要听到更真实的声音,最好还是去问一问我们身边的劳动者。为此,才安排了这一次的采访活动。

  为了保证采访的质量,需要给学生必要的帮助。先通过讨论确定采访对象为我们学校的保安叔叔、清洁工阿姨、食堂的叔叔阿姨,水电维护工人。然后我们还对课文附录的采访提纲(多媒体出示)进行讨论,结合实际拟好新的采访提纲(多媒体出示),直到学生做足准备,采访活动才开始。

  这次采访活动就在身边,好操作,又新鲜,还有挑战性,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加深了学生对劳动者的直观的感性的认识,这是一次全新的经历,他们将惊喜地发现,身边的劳动者虽然普通,但我们的生活却离不开他们的劳动,进而发自内心地尊重和感激他们。

  活动五、“赞一赞、谢一谢我最崇拜的劳动者”

  现在该是“赞一赞、谢一谢我最崇拜的劳动者”的时候了。有了以上那么多环节的铺垫,我们还用得着担心孩子们无话可说吗?就像有了春夏的辛勤耕耘,秋天的收获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一样,本课的教学任务的落实不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吗?

  (三) 化情为行,教育延伸

  期望通过一系列层层深入的活动,让学生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个环境去“追踪那许许多多为我们服务的劳动者”“聚焦我们身边的劳动者和我最熟悉的劳动者”,进而引发学生思考——劳动者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能坚守自己的岗位,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能为他人的生活带来方便,提供优质服务,那么他就是一个值得崇敬的人,要在日常生活中去尊重他们。

  结束语:

  各位领导、评委、老师,本节课我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设计教学方案,希望通过创设丰富的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并将外部学习活动内化为道德认识,让他们去体验生活,在开放的活动中充分感悟、发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说课稿 篇6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烛之武退秦师》(板书课题)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说教材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先秦历史散文《左传》,本篇所记述的是秦晋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若累卵。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烛之武,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却使秦晋盟散约毁,自动撤离的故事。

  新课标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积累语言知识。高一教学就是在初中对文言文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烛之武退秦师》是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一册第二单元讲读课文。该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掌握文言词语的含义及其在课文中的用法。课文安排在单元的首篇,如何指导学生学好这篇课文,树立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信心,这是一个关键所在。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该课的特点以及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左传》有关知识,解决几个生字,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恰当的提升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内容。

  情感与态度目标: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新大纲对高中阶段文言文教学要求是让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因此,我把该文教学重点确定为把握文章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分析。教学难点则是对烛之武外交辞令的赏析。

  说教法

  在教法上,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我准备采用两种教法,一是对于文言文词句方面的知识,采取学生质疑、教师点拨的方法;学生质疑法,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二是对于文章的人物形象、烛之武外交辞令的语言艺术,则采取学生自主讨论法。学生自主讨论可以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说学法

  在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参照注解勾画圈点法,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用2个课时,按以下4个环节展开。

  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导入新课的开场白就显得十分重要。好的导入语,能营造好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我设计的导语是: 战国时期,出现了众多巧舌如簧的说客,他们没有在硝烟的'战场冲锋陷阵,却凭借自己的口才,在风云变幻的外交场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例如蔺相如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完璧归赵;又如诸葛亮凭不费吹灰之力,促成孙刘结盟。今天我们就追随着“只身赴敌营”的烛之武,去感受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看他是如何凭借自己的口才和个人魅力使虎狼之师不击自退?

  2:落实基础,整体感知

  首先,简单介绍《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并且讲述《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背景。然后,要求学生自读全文,请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教师有针对性的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或者古文中难以理解的字词进行指导,梳通文章。这为学生阅读文本扫清了障碍,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接下来是诵读,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手段。先请几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并找出自己在字词句方面不理解的地方,大胆质疑,然后师生共同解决出现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的解决一些文言知识,例如,重点实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言句式等;然后再学生齐读,通过学生概述本文故事的方式整体感知课文。最后,学生讨论,理清文章脉络,以此来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教师总结段落大意:第1段:秦晋围郑、临危受命、第二段:智退秦师,晋师撤离。

  3. 分析全文,研读赏析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和概括能力,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

  要求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个性,用语言激情的方法来感染学生,为下一步分析人物形象奠定基础。引导学生分析烛之武说辞的四层意思,体会高超的语言艺术。这样,既把握了教学重点,又突破了教学难点。

  4. 拓展延伸

  开放性讨论说说学习本课后的启发。可以从这一模块的主题解读昨日的战争方面来谈。(解读昨日战争,就是让我们体会到和平的可贵,才能感受到正义力量的伟大)

  5. 布置作业

  写篇劝说辞,三四百字,要重点展现步步深入,打动对方,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我的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板书:(可以围绕烛之武的形象设计)

【说课稿】相关文章:

说课稿 美术说课稿10-08

《春》说课稿春说课稿05-09

说课稿说课稿怎么写05-16

实用的说课稿 说课稿的内容03-13

实用说课稿说课稿范文02-06

说课稿06-14

说课稿07-15

说课稿02-03

说课稿模板说课稿模板模板01-13

中班美术说课稿 Vegetable说课稿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