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说课稿

时间:2021-06-21 15:01:08 说课稿 我要投稿

【推荐】语文说课稿模板汇编六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说课稿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推荐】语文说课稿模板汇编六篇

语文说课稿 篇1

  一、复习导入

  那么在你印象中,调达是个怎样的人?

  二、学习第三部分

  1、那事实是这样的吗?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的第三部分。想一想,是什么原因使他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

  2、这时候,课文中出现了一个关键人物——国王。他是一开始就像伤害九色鹿吗?

  3、对呀!国王没有办法,为了自己心爱的王妃,只能张贴皇榜。皇榜的内容是什么,你们知道吗?

  4、见利忘义的调达是怎样“恩将仇报”的?请同学们齐读第七自然段。(生齐读)

  5、而这时国王是怎么做的呢?理解“浩浩荡荡”。

  联系上下文来解释词语的意思也是一种学习方法。

  6、这时候的山林,春光明媚。九色鹿在开满鲜花的草地上睡得正香,可是死神也已经一步步向它靠近,让我们和乌鸦一起喊醒九色鹿。

  7、在这危急时刻,如果你是九色鹿,你心里会怎么想?

  指导朗读

  8、这一番话真是读得铿锵有力,国王听了也被感动了,他知道真相后——(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9、国王明白了真相后,做了哪三件事?

  10、现在给你至高无上的权利,你就是威风八面的国王了,你会怎样处置调达这个小人呢?

  11、假如现在你是调达,国王要对你处以重刑,你还有什么话说?

  12、生命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得饶人处且饶人,不要让调达想改过自新也没有机会啊!各位国王,你现在会怎样处理调达呀?

  13、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的第6-9自然段,把对九色鹿的喜欢的对调达的谴责读出来。

  14、小结。

  三、拓展,民间故事推荐

  《九色鹿》评课记录

  《九色鹿》是一则民间故事,故事情节生动,内容简单,语言浅显,学生很乐意读,而且一读便懂,所以这是一篇被许多人公认的“浅文”。但就是这样的一篇“浅文”,其中却蕴含着深刻的做人的道理:做人应当要遵守诺言、知恩图报,而不应当见利忘义。

  黄老师执教的《九色鹿》给我留下这些印象:

  1.开放意识。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课堂是个开放的大课堂,学生的视野更开阔了,思维更活跃了,嘴巴也更会讲了。但是,语文课还是姓“语”,课堂教学还是应该立足于语文学科的根本:学语文,用语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了让学生多次想象练说的环节:想象调达当时的郑重起誓;想象九色鹿控诉时的内心愤恨;通过角色的置换、想象,试图让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

  2.结构意识。

  黄老师引导学生品读体悟九色鹿的品质后,归纳了学习方法:读课文,找关键词句,谈感受,用这样的方法同桌合作学习调达是个怎样的人,这就是新基础的“教结构用结构”。

语文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课文讲的是“我”到非洲旅行时,想买一个非洲木雕做纪念,又担心路途遥远,木雕沉重,只好放弃了这个打算。为了不让我带着遗憾离开非洲,卖木雕的少年等待在宾馆前,送给我一个方便携带的木雕小象墩,从中可以看到少年的美好心灵。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一是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友谊;二是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三是积累一些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

  2、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3)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

  3、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正确读写词语和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是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是“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二、说教法

  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本课将采用的教学方法为:

  1、朗读体会法。扣住关键句,指导学生反复诵,在诵读中积极思考,以读促思,以读促情,从而体会中非人民的友情。

  2、阅读拓展法。在阅读文本的同时,补充课外资料,以帮助学生挖掘教材丰富的人文内涵,对理解文章的主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学生受到心灵的震撼。

  3、读写结合法。在阅读感悟文本的基础上,创设情境进行写话,强化表达能力。

  三、说学法

  以“遗憾”为中心点,以卖木雕少年的言行、神情为线索,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在自读、自悟、交流反馈中,逐步实现对文本的深层理解,深入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通过写话,拓展思维,加强语言训练,进一步深化对文章中心的感悟。

  四、说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板书课题,读课题,思考:你想知道什么?

  2、检查预习,认识生字

  (1)出示生字卡,指名读,其他的同学正音。

  (2)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一件什么事?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评读。

  (4)讨论交流:课文讲一件什么事?

  3、品读课文

  (1)学生自读。

  师导语:请静思默想,或轻声读读,画出写少年言行和神情的那些句子,体会体会。(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2)学生读后反馈。

  谁想站起来读读你画出来的描写少年的句子。

  (3)寻找深入感知课文的切入点。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写少年神情有个句子是写眼神的,你们发现了吗?

  出示“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读这个句子引起你怎样的思考呢?

  生质疑。

  (设计“质疑问难”的环节,意在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在内容理解上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主动探究的学习精神。)

  (4)研读第一次对话

  课件出示对话: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啊,不,路太远,这个太重……”我有些语无伦次。“您是中国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我点了点头。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

  自由读。分角色朗读。讨论:少年为什么感到遗憾,明白了吗?

  (5)研读第二次对话

  “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少年将一件沉甸甸的东西送到我手里……“太好了!”我高兴地喊起来,掏出钱包就要付钱。少年连连摆手,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他笑了,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

  自由读对话。分角色朗读。讨论:最后,黑人少年为什么笑了?

  4、补充阅读

  卖木雕的少年为什么却特别喜欢中国人呢?想知道吗?

  师补充:在上个世纪60年代,中国人曾大力援助非洲。(教师出示课件,打出相关图片或网页:①周总理访问非洲。②中国医生给非洲儿童治病。③坦赞铁路。)

  周总理曾三次赴非,访问非洲十国;中国派出了100多个医疗队支援非洲;特别是帮助他们修建了著名的坦赞铁路。

  (这一环节中相关资料的补充大大拓展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体现了对语文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至关重要。本设计力图通过这些资料的运用,促进学生理解课文,提升情感。)

  5、情境写话

  (1)请你先想一想,人们会怎么夸这个少年。(学生自由写话)(2)交流评点。

  (学生在理解感悟、体验情感的基础上,与文本产生共鸣,对卖木雕的少年有了深刻的认识,创设情境,读写结合,在写中积淀语言,在写中升华情感。)

  6、作业超市

  熟读课文,找出四个字的词语并摘抄下来。

  五、说板书设计

  27、卖木雕的少年

  介绍木雕

  挑选木雕对中国人民的情谊

  放弃木雕

  赠送木雕

语文说课稿 篇3

  一、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我们在设计《自选商场》一课的教学时,着重体现了以下指导思想。

  1、紧紧把握住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走向:

  我们在纷繁复杂的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浪潮中,感觉到语文课程发展最基本的走向是“整合、自主、开放”。整合包括目标的整合、内容的整合、方法的整合;自主是改变学习方式的关键;开放是新的语文课程与教学体系的重要特征

  2、充分体现课程标准关于识字教学的要求:

  第一学段识字目标中的“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教学建议中的“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评价建议中的“关注学生日常识字的兴趣,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

  3、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将我市正在开展的“小学开放性语文教育实验研究”中成功的做法运用到本课的教学中。一是在识字的途径上,增加生活识字;二是在识字的方式上,强调自主识字。

  二、学习目标的确定?

  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我们确定《自选商场》第一课时的学习目标为:?

  1、喜欢识字,增强自主识字的愿望

  2、会读会认“商、场”等14个生字

  3、大致了解在自选商场购物方便的特点。

  三、教学基本思路?

  1、抓住三条线索?

  ⑴ 生活识字,展示交流。将识字与生活结合起来,拓展识字的时间和空间。课堂上提供展示、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体验识字的意义和乐趣

  ⑵ 自主识字,探究发现。发挥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主动识字,发现识字的奥秘,形成自主识字的习惯

  ⑶ 创设情境、巩固识字。根据一年级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的特点,采用多种形式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巩固识字成果

  2、理顺三个关系?

  ⑴ 课内外的关系。打破传统课堂从课内到课外的模式,根据课内外沟通的思想,从生活识字出发,从学生的生活识字中提取课内识字的重点,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再回到生活识字中巩固扩大识字成果,给学生提供展示和交流的舞台

  ⑵ 自主和示范的关系。识字以学生的自主探索为基础,但需要教师进行示范性指导时,教师应适时示范。比如一些容易读错的字音,最好在学生初步探索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即予以示范甚至教读

  ⑶ 自主和合作的关系。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基础,而合作学习实际也是另一个层面上的自主学习。因此,要在自主基础上合作,在合作学习中发展自主意识。在小组活动中学会分工、配合和协调,是学会自主和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

  3、突出四个环节?

  ⑴ 生字的呈现。本课生字采用分散呈现的方式,“商、场”在出示课题时呈现,“东、西”在出示句子时呈现,其余在出示词语时呈现。呈现步骤为:词句字词句

  ⑵ 识记的方法。以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为主。如“本、牙”两字可结合已学过“木、体、穿”,采用加一加、减一减的办法识记;“笔”字可通过直观教具毛笔进行形象识记

  ⑶ 识字的巩固。采用变换词序,变换字序,换个环境,游戏活动(组字、走迷宫)等方式巩固识字

  ⑷ 识字的检测。采用自测、互测、抽测结合的方式,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分步聚有针对性地进行检查、落实

  4、讲究三个策略?

  ⑴ 激励的策略。摒弃常见的实物、小红花、掌声等外在激励的方式,而采用师生情感共鸣、配合默契、体验成功等内激励的方式。外在激励大多是浅层的、短暂的,而且往往是不公平的,在鼓励少数的同时打击大多数。而内激励是深层的、长久的、公平的,也是令人难忘的

  ⑵ 提问的策略。对一年级上学期的小孩来说,提问一定要明确,避免走冤枉路。如果提问目的不明,学生就会答非所问,浪费时间。例如教师想引导学生说出“在自选商场购物真方便”的意思,假如问“图上的小孩可能说什么”这样的问题,学生的回答可能就和教师希望得到的答案相距甚远

  ⑶ 环节转换的`策略。根据一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教学环节一定要适时转换。同一种形式的活动,时间不宜太长。只有在井然有序而又不断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们才能在较长的时间里集中注意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语文说课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板块的《感受自然》,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来谈一下。

  首先我想说一个问题,请老师们看一下目录,细心的老师会发现为什么“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他们的位置会有所不同?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要有一种对话意识,就是与编者的对话,也就是名称位置的不同,教学的侧重点就不同。当然我们不能形而上学,也要结合教学实际进行设计,我对这个专题就想以综合性学习为切入点进行展开,确定了以下教学思路:

  一、课前:自主、搜集、思考

  二、课上:合作、展示、交流

  三、课后:写作拓展、逐步形成态度价值观。

  我认为,综合性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语文知识、语文课程本身,而应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将语文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与生活相结合,在聚焦知识积累的同时,还应关注能力结构的多元化。综合性学习属于过程性学习,一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语文素养。基于此,我在日常教学中,针对《感受自然》这个板块,我会带着学生们走进大自然,走进四季的怀抱,蓝天白云、红花绿叶、在山水人家中去感受自然。然后提前一周进行布置,我会不让学生看课本,将“感受自然”板书,问:要感受自然的什么?让学生自由讨论,通过交流,估计大多数同学会运用对本单元课文的学习和到大自然的深切感受,来抒发对大自然的赞美!也可能学生会想到对大自然的畏惧,针对近年来频发的地震、海啸、台风、暴雨等等的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在这时我们老师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对自己身边的生活环境来谈一下感受,可能就会有学生提到某些企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也有可能学生还会说动物也是大自然的一份子,我们应该从动物身上学到很多知识等。

  通过以上的交流,我会安排学生分组去收集整理材料。

  如在赞美大自然时,学生可以去收集一些精美的图片和谈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感受等。我会特意安排学生分组去收集积累优美的古诗文、词句、成语、谚语、歇后语等,先制定小组分工计划表,让每位同学都要参与。老师要对小组的活动情况进行适时的了解,并在资料收集与获取的渠道方面给予一定的指导,让学生能够利用图书、网络和社会实践等不同的途径进行资料收集。还要积极询问小组活动情况,并对相关问题进行解答,特别是资料信息整理与分析、筛选的过程,指导学生对收集的资料要进行分类,并表明资料的出处。上课时可让学生采用课件和表演的形式进行展示小组活动成果,其他未展示组的同学做好记录,并从声音、感情、内容、语言等方面进行点评。引导学生去体味雄奇的大自然是如何通过优美的文字表现出来的。当然不能光展示说出来,还要看谁积累的多,当堂限时进行默写,对优胜学生进行奖励。估计以上环节要一课时。

  第二课时分组讨论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及动物对人类的启发。将学生课下收集的台风、海啸、地震、泥石流等一些照片或视频进行展示,有的同学可能会拿起相机对身边的污染进行拍摄,我认为这更具有说服力。在这里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增强抵制风险和侵害的意识,增强在与自然社会和他人互动中的应对能力。在动物对人类的启发方面,学生可能会提到动物的生存本领,节能术等,也可能提到从动物的一些特性引发我们人类的一些发明创造等。当然也有可能同学会想起“非典”,那就是动物对人类的一种惩罚等等。

  通过以上展示,同学们可以对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或辩论,最后得出不仅要感受多姿多彩的大自然,同时也应产生一种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课下让学生根据课上的讨论交流,用写作的形式来表达对自然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借助这次专题学习,学生在搜集材料中涉猎了大自然的许多方面,与大自然进行沟通对话,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培养了学生们的独立探究,与他人合作的学习能力,提高了自身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也尽可能的完成了由注重学生练习向注重学习过程的转变,而且还引导学生走向社会生活,学会观察社会,关心身边的人或事,学做生活的有心人,培养学生视野的广阔性。

  以上内容仅以我的教学实践为例,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语文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黔之驴>>是语文版七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通过描写老虎惧驴、识驴、吃驴、淋漓尽致地刻画出老虎和驴子的性格特点、警示人们不要被藐似强大的东西所吓倒,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获得胜利、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熟悉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初步培养文言文的语感;让学生自主地学习,用探究的方式由表及里理解文言文、

  2、教学目标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目标:背诵并翻译课文,掌握相关文言实词、

  (2)技能目标:学习本文对心理和动作的细致描写的方法、

  (3)情感目标:理解本文老虎惧驴、识驴、吃驴的过程和本文启发人们应该认识事物本质,克服对未知事物畏惧的心理,从而驾御并征服客观事物、掌握真本领、真才干的寓意、

  3、教学重难点及确立依据

  (1)教学重点:多形式的诵读,学会翻译文言文并理解本文寓意、

  确立依据:课文篇幅短小,句式紧凑,节奏鲜明,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兴趣浓,多次诵读后能较好地理解课文大意、本文启发了人们掌握真本领,真才干的重要、所以把诵读和理解寓意作为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本文对心理和动作的细致描写方法、理解黔驴技穷,庞然大物等成语、

  确立依据:描写动作和心理活动是学生作文常用的方法,同时,词汇的积累也很重要,所以把本文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和对成语的理解作为本文的难点、

  二、说教法

  本课主要采用诵读法,提问法、学生自主合作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1、诵读法:诵读是解读文言文的敲门砖'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学中将朗读贯穿到课堂始终,教师示范读,引导学生按要求听读、帮助学生深入体会课文内容、个读、齐读和散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真正学会读书,欣赏、领悟短文的优美语言和意味,以达到教学目的、

  2、提问法:为了在课堂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对短文整体把握能力、我设计了若干个问题在学生反复朗读中适时抛出、有利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最后又通过互动设计板书表现出来、

  三、说学法

  通过教学应使学生能当堂背诵短文、能运用已有的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进行自主地学习、为此我设计的学习活动有:

  1、多形式朗读课文,培养语感:

  2、一对一互译课文、

  3、以答问方式背诵课文,以帮助学生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设计板书表现课文,理解文章寓意、

  四、说教学程序:

  1、导人新课

  2、作者简介

  3、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勾画读不准的词语

  4、让学生提出不懂读的词语,师生共同合作解决阅读障碍

  5、请一到三位同学阅读全文,其他同学认真听读,指出读不对的地方

  6、读完课文后、请大家分组讨论文章翻译、不懂翻译的地方提出来、师生共同解决

  7、请1——2位同学完整的翻译一下课文

  8、课文写老虎从畏驴,识驴、吃驴这个过程中,用了哪些语句描写老虎的心理活动?有什么作用?

  9、课文描写老虎的动作用了哪些词语?刻画出老虎的什么心态?

  10、相比之下、黔驴之技有哪些?

  11、故事的寓意在哪里?

  12、如果你是那头驴,在老虎面前你会怎样做?

  13、布置作业: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用黔驴技穷,庞然大物这两个成语分别造一个句子、

  (3)写一篇200字的读后感、

  11、故事的寓意在哪里?

语文说课稿 篇6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来自黑龙江省鸡西市田家炳中学,我叫杨德淬。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本课多媒体只是起到凸显重点、穿针引线的作用,没有特别之处,所以略去不说。下面我将从设计、过程、反思、效果四方面进行说课。

  第一方面:说设计

  教学目标确定为:走进文本,习得技巧,学以致用。

  教学效果预期是:读懂、学会、实践。

  其中,读懂,是铺垫和蓄势;学会,是重点和关键;实践,是难点和亮点。

  据此,设计三个课堂活动,分别是内容理解、语段赏析和当堂随笔。

  课堂活动一,内容理解。完成填空:“打开鲁迅先生的童年之窗,那里有 。”(这句话作为本课的板书。)

  课堂活动二,语段赏析。赏析四个语段。

  语段一:第二段全段(“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到“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语段二:第二段前半部分(“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到“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语段三:第七段后半部分(“扫开一块雪”到“便罩住了”)。

  语段四:第九段(“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到“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课堂活动三,当堂随笔。给出第一句:“打开我的童年之窗,那里有……”

  第二方面:说过程

  三个课堂活动加上教师导入和教师总结,本课教学过程共有五个步骤。

  教学步骤一:教师导入。

  鲁迅先生有两句名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堪称先生人格的写照。提起鲁迅,人们常常会想到他的严肃、庄重,想到他的敢于斗争和甘于奉献。但是,打开他的童年之窗,我们会发现,那里却是另外一道风景!让我们一起走进百草园,走进三味书屋,走进鲁迅先生的童年,探索一下他的成长足迹吧。

  教学步骤二:内容理解。

  出示填空:“打开鲁迅先生的童年之窗,那里有 ”。

  教师板书。学生自读课文,在文章中做圈点勾画,提炼关键词。师生交流互动,完成对内容的理解。

  教师板块小结:打开鲁迅先生的童年之窗,我们发现,那里的风景很美丽、很精彩。鲁迅先生的童年,因为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而精彩,因为有玩耍的场所空间而精彩,因为有传说故事而精彩,因为好奇心、求知欲和兴趣爱好而精彩,因为有幻想有期待而精彩,等等。

  我们如果也想把原本精彩的生活传达得同样精彩的话,就要向鲁迅先生学一学语言表达的技巧。

  教学步骤三:语段赏析。

  朗读第二段。采用男女生分工法,男生找事物,女生找特征,勾画关键词,体会抓住特征描写事物的方法。

  齐读第二段开头部分。学用句式“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描写童年趣事。

  教师示范:“不必说爬山、摘花、采蘑菇,也不必说蹚河、兜鱼、打水漂,单是冬季冰雪活动,就有无限趣味。”

  齐读第七段后半部分。学习用一系列动词描写某项活动。

  教师示范:“听到下课铃声,我们就冲到冰滑梯前,拽过纸壳往屁股下一垫,抬起双脚,后面的小伙伴一推,就飞也似地冲了下去。”

  齐读第九段。学用句式“也许是因为、也许是因为、也许是因为……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表述内心情感。

  教师示范:“我不知道为什么我的朋友总是那样少。也许是因为我不会讲笑话吧,也许是因为我没有什么爱好特长吧,也许是因为我沉默的表情吓退了他们吧……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永远这样形只影单下去了。”

  教师板块小结:打开鲁迅先生的童年之窗,我们不仅欣赏到了美丽的风景,还学习到了语言表达的技巧。接下来,让我们打开自己的童年之窗,看一看那里有怎样的风景。

  教学步骤四:当堂随笔。

  用“打开我的童年之窗,那里有……”作为语段开头,写一写童年的经历、趣事或内心情感。可以借鉴以上四个语段的表达技巧。

  学生读随笔,教师做点评。

  教学步骤五:教师总结。

  本节课,我们依次打开了很多扇窗:童年的,心灵的;鲁迅先生的,我们自己的。打开童年之窗,我们领略了不同的风景。好好珍惜过去,好好把握现在。那样,我们成长道路上的每一处风景,都会这般美好!

  第三方面:说反思

  这节课,我有四点比较满意的地方。

  有一条比较清晰的教学线索。用比喻句“打开童年之窗”作为教学线索贯穿始终。

  有两个比较有效的主问题。内容理解部分,提供一个空;当堂随笔部分,给出一句话。虽然简单,但给学生留下了较大的自由空间。某种程度上,自由,意味着有效。

  有三个比较简约的教学板块活动。即,内容理解,语段赏析和当堂随笔。简约,并不是简单。摆脱开细碎教学环节的束缚,师生可以基于文本、基于主题更充分、更真实地交流、对话。

  有四个比较灵活的语段学用。课文无非就是个例子。通过学习课文,习得语言表达上的技巧方法,这是语文课的应有之义。

  这节课,也有一些不满意的地方。

  也许是因为我平时对基础知识不够重视吧,也许是因为我没有给学生足够的预习时间吧,也许是因为我的基本功不过硬或粗心大意吧……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要在字词基础、预习指导、课件细节、硬笔书法上好好加油了!

  第四方面:说效果

  本课教学效果预期是:读懂,学会,实践。

  不必说三个教学活动的一线串珠,也不必说课文内容理解的化繁为简,单是教师随笔示范和学生当堂随笔,就做到了“学以致用”和“我手写我心”。

  可以说:本节课教学目标已经达成,效果预期已经实现。

  我的说课结束!谢谢大家!

【【推荐】语文说课稿模板汇编六篇】相关文章:

1.【推荐】语文周记模板汇编8篇

2.《语文》说课稿

3.语文荷花说课稿

4.语文《离骚》说课稿

5.【推荐】语文教学计划模板汇编6篇

6.【推荐】语文教学计划模板汇编9篇

7.【推荐】三年级语文说课稿模板集合七篇

8.【推荐】语文教学计划模板汇编七篇

9.学校语文热门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