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稿范文九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稿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稿 篇1
一、教材编排的特点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鲁教版)第八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记叙了1994年,在美国洛杉机大地震中,一位年轻的父亲为了救自己的儿子,而坚持不懈地挖掘了38个多小时后,成功救出14个小孩的故事。赞扬了“了不起”的父子俩,歌颂了伟大,无私的父爱,教育学生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这样才能战胜困难,获得成功。
这单元紧紧围绕“人间自有真情在”这一主题,讲述了人们对总理的爱戴,怀念之情;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恋恋不舍. 依依惜别之情;还有对那高尚.圣洁.无私的母爱的怀念之情。因此,本文对父爱的歌颂,学生应该很容易理解。但要去体会文中感人的人格力量,却是一个难点。前面我们已经初步掌握了体会句子的方法,本课也是这一方法的进一步理解和运用。在教学时,我通过情境创设,去极力烘托情感,让孩子们在研讨。合作.反复吟诵中领悟文中的感情,真正做到“以读为本,关注人文。”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依据新课程理念,制定以下目标,以求实现“以人为本,终身发展,和谐发展”的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自读,认识本课生字.生词。
2、运用“从内容体会思想”的阅读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读.说”这两种简单的方法,让学生深刻理解父与子的了不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伟大的父爱,儿子与父亲之间的相互信任,体会人间自有真情在。
教学重难点:
1、了解父亲不顾一切抢救儿子的经过,感受父亲的伟大.
2、让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
三、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但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却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
1、以读代讲法。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曾讲过,让孩子们“读、读、反复的读”。的确,只有把读作为理解与感悟的手段,通过读,去解决阅读课上的几乎所有的问题。唯有多读,才能理解,才能运用,才能潜移默化地将范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2、品析词句法。本课教学,通过词语的比较,句式的推敲.情感的体会等品尝评议,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品评之后的积累,就是消化的吸收,避免了生吞活剥。
本课教学还辅以直观法,情景教学法等等。做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学习方法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又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学生语文素质培养的关键。在本文的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学会朗读。即通过读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通过读,让学生理解内容,体会出感情来,在反复朗读进入文中情景。根据不同人物的特点,用不同的语气,表达不同的感情,使学生明白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这一道理。这样不仅让学生知道了“读”是学懂本文的关键,也是学习一切文章的主要方法。
五、教具准备
本课教学我主要借助远程教育资源,丰富教材内容,同时也让教材内容直观化,达到资源共享。让学生学起来更轻松,更有趣。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 读出“父与子”的情
1、谈话引入。(介绍一位让你难忘的人。)
2、播放课件。(了解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揭示课题,解读课题。
[设计意图:开始以提问方式引入,给了学生自由发言的权利。通过课件了解地震,体会父亲身处险境,为后来体会父爱的伟大做好铺垫。]
4、自由朗读全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是一位什么样的父亲?(学生读书前讲清楚读书要求,读准音,读通句。遇到问题做上记号,想办法解决,教会学生读书的方法。)
5、交流学习收获。(用简练的话语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用一个词表达自己读后的感受,并写在黑板上。这不仅是学生概括能力的训练,同时学生的书写习惯也得到了培养。)
6、抽生读课文。(学生读后,其他学生夸夸读的好的地方,同时指导学生朗读。)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自由朗读,对课文有初步的感知,同时也自学了本课的生字词。抽生读,是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的品读。读人物的语言,品人物的思想。]
(二) 说“父与子”的的情
1、换课题。(根据课文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那种精神,你想想,能不能给它改一个更好的题目。如果你认为这个题目很好,你就读课文,提出理由来。怎么读,拿出笔来,一边勾画一边批注找出根据来。从小培养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2、学生汇报。(告诉学生发言的方法:先亮明观点;再从书上找根据;最后讲道理。培养学生有序的.连贯地说一段话,克服学生在课堂上发言三言两语的现象。学生可能会改成《了不起的父与子》,为什么这么改?牵引学生去寻求答案。因为别的父亲都绝望了,离开了,只有他,还那么执着;38个多小时不吃,不喝,不睡,常人能做到吗?儿子在面临生存的机会却让给别人。所以我要说他们了不起。这样一来,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当然,学生还可以改成《勇敢的父与子》、《伟大的父与子》等等,只要能说出正确的理由.同时也突破了难点。)
[设计意图:老师问学生换不换题目,其实是“醉翁之意”。通过这么一个似呼不着边际的问题,让学生深入阅读.深入思考,解决了文章需要学生理解.感悟.体会的所有关键或要点,而且在讨论.发言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读书.引用能力和表达说理能力.]
(三)写“父与子”的情
1、写一写。(把你的感受写出来,可以写你学了本课后的体会,也可以写你想对父亲或儿子说的话。)
2、展示学生的佳作,让学生与文中的父子达到心灵的交融。
3、作业:将生活中你最难忘的人,选一两件事把他(她)记下来。回到课文开头,首尾照应。
[设计意图:让学生将内心感受写出来,让学生的思想与文中情感发生碰撞,达到交融,得到升华。]
七、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篇文章的精髓,它反映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既简明扼要,又凝聚着强烈的感情,渗透着深刻的理性。再加上学生的情感,让整堂课真正成为和谐互动、学习的乐园。
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稿 篇2
导语:《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有一年发生在美国的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以下是小编带来的说课稿,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各位领导、老师们:
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下面我将就设计理念、教材、学情分析、课前准备、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后反思八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设计理念
首先,我的设计理念是:
以学生自读自学、合作探究为主线。注重教师引导的过程和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为目标,注重为学生的理解、感悟,积累搭好桥梁,拓展、延伸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感受道阅读的兴趣,体会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学会正确、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挖掘教材的潜在资源,培养学生感受、理解、积累和运用的能力,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让每一位学生得到扎扎实实的发展。
二、教材、学情分析
一节课的前提是对教材、学情做出正确分析,我是这样分析的: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表现特殊环境下的父子之情的课文,内容浅显,但内涵深刻;语言平实,但令人震撼。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这篇课文以父亲在救助儿子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和父亲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为主线,写出了父与子各自的了不起,思路清晰非常便于教学。
但学生的生活经历与文本有较大的差距,怎样才能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搭设一座桥梁,让学生逐渐走进文本,深入文本,受到感染和熏陶,是教学本课的一个关键,好在五年级的学生正是自我意识强烈,而且感情比较丰富的年龄,这篇课文课文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及心理特点,我感觉只要方法得当,这篇课文的教学是对他们尽行感恩教育的好选择。
三、课前准备
为了使课堂教学能够顺利进行,我所做的准备工作是:
教师准备:认真备课,制作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字词,熟读课文,划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四、教学目标:
根据教参要求,这篇课文总的教学目标是:
1、认识8个生字,学会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4、领悟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根据这节课的特点,我设计的第一课时的目标是:
1、能正确认读生字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五、重点、难点:
其中教学目标2是本课的一个重点。教学目标3既是本课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为了有效地抓重点、突难点。我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质疑问难
1、出示课题“掌声”,要求把课题读好。
2、检查预习。
(1)指名说学会了哪些词语。
(2)出示词语,指名读。
(3)通过预习,你还知道了哪些内容?
(4)你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
这几步的设计目的,一方面,是消除学生的朗读障碍,摸清学生对课文的认知情况,以便以学定教。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古人说过“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二)提问题,自读自悟
摸清认知情况后,我将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学课文。
1、我设计的问题如下;
课文中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你是从那些地方看出来的?边读边想划出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
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把相关的句子划一划,可以默读也可以出声读,自己解决不了的可以同桌或小组讨论,目的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注重语文学习中的自读、自学、合作探究性学习,为学生的理解、感悟架好“桥梁”,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兴趣,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三)交流引读,抓重点,突难点。
学生自学完毕后,我将引导学生交流,抓重点,突难点,具体操作如下:
1、交流父亲的了不起时具体步骤如下:
(1)指名说,随机说出相关段落。
(2)问你是从句子中的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3)能带着自己的体会读出来吗?
(4)学生练读。
(5)指名读。(必要时,老师可进行范读。)
(6)同桌互读。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在交流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体会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能够正确、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梳理出父亲的爱与执着。在交流“他挖了8小时,12小时……”这个段落时,我采用了让学生回答为什么不直接用挖了36小时这种方法,目的是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父亲的了不起。
2、在交流儿子的了不起时,除了进行上述步骤,还设计了一些让学生身临其境,谈感受的题。如:
在交流“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这一段落时,我采取了我叙述让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的环节,然后说出在废墟底下整整煎熬地等待了38小时的阿曼达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这样既能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初步学会揣摩人物的心理,舍身处地的思考问题,初步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又能使学生受到高尚道德情操的熏陶。实现了课程标准中“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这一目标要求,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四)、再次质疑,教给学生读书方法
理解课文之后,再次质疑:“同学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处理学生交流中的遗留问题。然后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学生理出读书的方法。
(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再次质疑完毕后,我主动引出有父爱老师想到了母爱,并配乐朗读我搜集的一篇文章,然后联想自己的父母为自己做的日常琐事,并布置把其写成文章,最后向学生推荐书目。
这样做的目的一是拓展学生的思维,加强学生的积累,让学生见识各种方式的爱;二是《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描述的父爱是必较外显的,而且是用地震这一特殊情况来展现的,可以说比较惊天动地,学生可能误以为只有那样才能称的上爱,我讲述文章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明白平实中也能见真情,让学生懂得父母为他们所做的事虽然平凡,并且他们认为是很平常、很应该的事,其实并不是那么简单的,这简单、平凡中蕴含着父对他们深深的爱与浓浓的情。从而使他们受到更加深的感恩父母的教育。
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稿 篇3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感人至深的精读课文。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机的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不顾自己的生死,经过三十八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底下救出自己的儿子和同学的故事,谱写了一首父子情深的颂歌。文章所表现的是特殊环境下的父子情,内容浅显,但内涵深刻;语言平实,但令人震撼。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分析能力,但对于这篇催人泪下的文章,学生在理解其中所蕴含的父爱时却只停留在文字表面,不能将心比心的从内心去感悟。再加上文章的背景是一次强烈的地震之后,学生没有这方面的体验,脱离生活的经历,对文本的理解不够深刻,故而朗读不能有感而发。因此,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来品读文本,感受父子间那份浓浓的情、深深的爱,同时再现情境,呈现汶川地震的相关图片,帮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文本,从而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并通过自己的朗读表达对文本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及学生的知识水平,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内容,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
的力量。
2.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表达人物思想品质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描写人物外貌、语言的好句。
三、教学重难点
其中,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表达人物思想品质的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则成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为了完成本节课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在教法的选择上:
采取以读代讲法、品析词句法和情境感悟法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让学生们通过读去解决问题,通过词句的推敲来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并在具体情境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
学法上,我始终本着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思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五、说教学过程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结合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
1. 揭示课题,整体感知
2. 品文悟情,以读促思
3. 总结全文,领悟方法
4.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一)揭示课题,整体感知
开课伊始,我设计了检复字词、理清文章顺序和回顾单元训练重点三个环节。教学中,通过对相关内容的回顾,帮助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形成一种整体上的认识,从而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品文悟情,以读促思
课文的2~23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这部分内容作者用生动、细腻的笔触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等的描写,展现了在大地震的背景下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的形象。
教学中,我组织学生紧紧围绕文眼“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展开学习。先引导学生回忆并总结之前学习的有关描写人物的文章的相关学习方法,而后呈现阅读提示,帮助学生梳理学习方法并明确本课的学习内容。通过自读自悟文本和组内交流,学生勾画出了重点词句,并抓住父亲的动作描写“冲”“跪”“站”“走”,外貌描写“满脸灰尘”“衣服破烂不堪”,神态描写“双眼布满血丝”和“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一连串的数字描写来体会这位父亲的“了不起”,并通过朗读表现出来。而这位父亲的“了不起”更能通过人物间的语言描写直接体现出来,我组织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对话的朗读,同时更有教师的范读来调动学生的情感,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体会,真正感受到父亲的伟大、了不起。
而对于儿子的“了不起”,我更是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语言描写的捕捉,学生不难感受到儿子的勇敢、机智,体会到了儿子的“了不起”,从而完成了课文主体部分的学习。
(三)总结全文,领悟方法
这对父子在这场大地震中谱写出震撼灵魂的乐章。而这震撼灵魂的乐章更源于他们彼此之间信念的坚守“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教师富于情感的引语帮助学生再次梳理了全文,并深刻感受到了父子间、亲人间那份浓浓的情、深深的爱。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课已毕,但学生们仍然被这份浓厚的情感紧紧地包围着。因此,我适机呈现了一组08年汶川地震时的相关图片,引领学生真正感受大地震来临时的情景。最后呈现书中阿曼达和他的父亲得以相见、紧紧相拥的图片,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用语言来描述父子相见时的感人场景。学生在说话的同时情感上得以升华,并为本单元的习作积累了素材,从而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以上就是我对《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所进行的说课,欢迎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
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稿 篇4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组的第一篇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第六组课文以“父母之爱”为主题,重在让学生正确认识父母的爱,加强与父母的沟通。《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有一年发生在美国的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下面,我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依据课标立目标
这是《语文课程标准》有关阅读教学的要求: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
高段阅读教学要求:
1.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2.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3.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本组教材阅读教学训练的重点是:
“引导学生重点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品读文本,再现情境并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文本,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课件出示)
基于以上分析,我确定如下学习目标:
1.借助图片感悟文本,运用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在情境中想象、交流、反复诵读、分角色朗读,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2、结合课文,感知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我将“结合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体会父子之间的信任。”确定为教学重点。
“联系上下文,体会作者是怎么描写人物,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确定为教学难点。
二、联系学情说流程
本节课我安排了五个教学环节。(课件出示)(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二)写法入手,初步感知;(三)品读课文,感受父爱;(四)迁移仿写,体会信任;(五)回顾课文,总结写法。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开课伊始,我会这样导入:首先播放一组关于美国洛杉矶大地震后惨状的图片,问学生:“看完图片,你有什么话想说?”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看后的感受。这样的导入不仅把学生很快带入到课文的情境中,感受到地震带来的巨大灾难,并且为后来体会父爱的伟大做好铺垫。接着进入新课学习:“灾难无情,人间有爱。《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的就是在这可怕的地震中发生的一个感人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写法入手,初步感知
“课题告诉我们课文的主人公是谁?”“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对父与子。”(板书:父子)由课题中的“父与子”引入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想想作者是通过哪些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自读之后,交流“作者对人物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写?”这样的设计,紧扣本组预读训练重点,引导学生一入文,就关注到描写人物的方法。在交流了语言、外貌、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之后,进行小结“作者就是通过这些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具体、鲜活。”
除了人物的描写,课文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数字比较多。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第1和12自然段,有什么发现?学生很快就会发现并找出文中出现的数字。接着,想一想数字在课文中代表的含义,试着用这些数字说说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在数字的提示下,学生很容易的就能够简单复述课文内容了。这样,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对课文的整体印象,把握了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情感基调。
(三)品读课文,感受父爱
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之后,我将根据学情,顺学而导,具体的看看这些数字背后的含义。
(1)聚焦第一组数字(30万人,不到4分钟),学生通过对比,应该能体会到地震的突如其来和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有了这样的体会,再来读第1自然段,相信会读得更好。
(2)聚焦第二组数字(8、12、24、36),引导学生想象:“看到这些数字,你看到了谁?他在干什么?”学生通过数字引发想象,初步感受到父亲形象。由此再回到课文,文中又是怎样描写的?找到文章的重点段落:“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体会这个句子时,引导学生用抓关键词句的方法学习。“仔细读读句子,有哪个字、哪个词语、哪个句子特别打动你?”学生默读后,应该会抓住句子中时间的推移,父亲的外貌,体会到父亲的艰难、疲惫、焦急、无助、坚持,从而进一步体会到对儿子的那种深沉而伟大的爱。在交流体会中,通过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学生在自主品读,体会,交流后触摸了父亲的内心情感,然后再创设情境引读句子,父亲的形象就在学生的心目中慢慢丰满起来,学生自然就会想到,父亲这么做,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儿子在等我!这时,把这几句话变成小诗,创设情境:看,这段文字不正像一首向父亲表达敬意与赞美的小诗吗?出示:读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3)聚焦父亲的语言。父亲在挖掘的时候,有人劝阻他,父亲是怎么说的?学生找出父亲的三句回话:“谁愿意帮助我?”“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你是不是来帮助我?”看似简单重复的回答,其实有着不同的含义。“这三句话一样吗?”“父亲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心里在想什么?”引导学生体会父亲由恳求到焦急直至有点崩溃的心情变化。接着进行排比式的导读,串联起三句回话,让学生进入到了这位父亲的情感状态中,急父亲所急,担心着父亲的担心。
然后,我继续追问:我想问问阿曼达的父亲,人们这样劝阻,震情这样厉害,你为什么不离开?引出文本的主线“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时设身处地地模拟对话,交流,学生很快体会到为什么在其他父亲的痛苦呐喊声中,在这么多专业人员的劝说下,在自己的行为可能引起更大灾难的情况下,这位父亲还要冲到废墟中去救自己的儿子,这是因为父亲信守诺言,这是因为如山的父爱。(板书:爱)
(四)迁移仿写,体会信任
学生读懂了父亲的内心,树立了伟大父亲形象之后,在美好的情感体验中受到人文的熏陶,然后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父子对话,进一步体会人物当时的心理活动。通过朗读,体会父子之间深深的信任。“想象一下:儿子在废墟下,没有吃的,没有喝的,随时可能遇到危险,这36小时,儿子又是怎样的一种等待呀!”再次出示之前的小诗,“这个儿子/心中只有一个念头/_______/他等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没有人再愿相信他_____/____/______/______”让学生仿照描写父亲的小诗,写写儿子。通过练笔,学生再次感受到“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的承诺,加深对信任的理解。这时,再读被发现后,儿子和父亲的对话,从儿子的语言中,就会体会到正是因为对父亲的这份信任,(板书信任)才让儿子那样的勇敢、坚强、无私。
(五)回顾课文,总结写法
齐读最后一段,说说父与子哪儿了不起?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再次回顾课文,感受人物形象。最后再次点出本文写法:“父亲和儿子的形象一定留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深处。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在灾难中的爱与信任打动了我们,也更得利于作者运用的这些人物描写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课后也能试着写一写生活中的人物,用上这些生动、传神的描写。这一环节再次回扣开头,点出了本组的训练重点,关注到写法上面。
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稿 篇5
1、说教材。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伴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2、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自读,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运用“从内容体会思想”的阅读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读、说”这两种简单的方法,让学生深刻理解父与子的了不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伟大的父爱,儿子与父亲之间的相互信任,体会人间自有真情在。
说教学重点难点。了解父亲不顾一切抢救儿子的经过,感受父亲的伟大;让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
3、说教法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以读代讲和品析词句的方法,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研讨合作,从中领悟文中的感情。
4、说教学设计理念。
教学设计中从课文的结局入手,激发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说这对父子了不起?然后引领学生反复品读父亲解救儿子的过程中深入解读“这位父亲的了不起”。旨在通过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朴实的情感体验引领学生自主阅读,渗透以人为本的教学设计理念。
5、说教学过程。
分为四大板块逐一推进。
第一板块: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课件展示地震灾难。
2、揭示课题。教师简介大地震发生的概况,让学生观看后说说自己的心情,激起学生的沉痛,难过,与伤感。为学习下文做好情感铺垫。
第二板块: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鉴于高年纪的学生要有一定的阅读速度的要求,我让学生默读全文,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思考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从而对文章的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
第三板块:细读交流。
请学生观察课文插图,用文章中的语言说出图意。再针对故事的结尾,提出疑问:为什么说这对父子了不起?自主阅读,深入感悟:
1.学生自渎课文,从父亲和儿子的表现中找出使你深受感动的内容。(理解“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包含了几层意思?一是父亲了不起,再是儿子了不起。)
2.画出文章当中能够表现父子了不起的词句(描写父子语言的句子和描写父亲外貌和动作的句子),细细品读,看看他们了不起在什么地方。
3.指名读自己画出的句子或段落,说出理由,然后有感情地去朗读它。4、结合自己的感悟,相互交流,解释疑问。(父 :不放弃、 责任感;儿子:对父亲的信任 对同伴的责任。)教学时我主要采用整体默读,重点段品悟诵读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在默读中思考,朗读中感悟。
第四板块: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在课尾,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父亲与你之间所演绎的真情故事,说说最想说的话,让学生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想到要感恩父母,由人及己,情感升华。
6、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篇文章的精髓,它反映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既简明扼要,又凝聚着强烈的感情,渗透着深刻的理性。再加上学生的情感,让整堂课真正成为和谐互动、学习的乐园。
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稿 篇6
尊敬的老师,各位评委,大家好!
我是来自10级中文一班的程宇萌,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地震中的父与子》。本单元训练主题——父母之爱。这篇课文使学生正确认识父母的爱,加强与父母的沟通的任务。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在读中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因此我的说课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教材分析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组的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1994年美国洛杉机发生大地震,一所小学不幸倒塌了,匆匆赶来的家长悲痛欲绝,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无奈地垂泪,而其中一位父亲却坚信自己的儿子还活着,坚信儿子在等待他去解救,因为他对儿子曾经承诺:无论发生什么,我永远和你在一起。因此,他不顾众人的劝解与阻拦,日以继夜挖了38小时,直至救出他的儿子和其他13位小朋友。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是这篇课文的主要特点。本文是对父爱的歌颂,学生应该很容易理解。但要去体会文中感人的人格力量,却是一个难点。在教学时,应该力求通过情境创设,反复吟诵领悟文中的感情,真正做到“以读为本,关注人文。”
二、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依据新课程理念,以求实现“以人为本,终身发展,和谐发展”的目标,我制定以下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
2、能力目标:(1)运用“从内容体会思想”的阅读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2)领悟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表达方法,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感受伟大的父爱,儿子与父亲之间互相信任,受到爱的教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具体语言环境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
教学难点:理解“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的含义。
四、教学方法
课堂是学习过程的组成部分,是师生生命成长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一群群鲜活的生命在一起彼此对话、唤醒、碰撞、交融、分享,尽情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在学习方法上以自读自悟,读文悟情为主,辅以小组合作探究。而教师是学习的“组织引导者”,教学时,根据课文特点,创设一种和文本相和谐的情境,用激励性的语言诱发学生的思维,用阶梯式的环节推动课堂深入。在对话中充分体现形式和内容的结合,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实现自主互动平等对话的生命课堂。
五、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上课伊始,我用沉痛的导语来叙述:20xx年5月12日,是我们全中国人难以忘怀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四川汶川发生了7.8级的大地震,现在,就让我们回到那一次的地震中去。(播放汶川地震录像)在1994年,美国洛杉矶也发生过一次大地震,在这次地震中,一对父子演绎了一段令人深受感动的故事。 这个故事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这样,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地震的画面直接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认识到地震的危害,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很快进入了课文情境,为体会父爱的伟大奠基了基础。这样的开课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基调。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本
首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同时思考一个问题: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亲?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 其次,我出示本课三组词语:
第一组 洛杉矶 阿曼达
第二组 地震 混乱 废墟 爆炸
第三组 安顿 挖掘 拥抱 坚定 绝望 叹息 悲痛
进行词语学习,并让学生从中挑选几个说说整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再让学生说说文中的父亲的印象。
这样,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内容,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又可以强化对词语的积累,同时,又寻找到阅读本文的突破口。
(三)品词析句,读中悟情
第一步:让学生再次细细地读课文,从哪些语句读出了父亲的了不起,画出来,并在旁边写感受
这一步教学设计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感悟空间, 让他们潜心涵泳、诵读体味,培养他们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学习习惯。既把握了课文的命脉,又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感受,维护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了主动意识。 第二步:创设情境,说中感悟父亲的执著与忘我。
文中,父亲的爱无处不在!课文5—11自然段写的是人们不断劝阻父亲不要挖掘,而父亲没有停止挖掘,只是反复回答着同样的话:“你是不是来帮助我?”抓住父亲的语言描写,采用情境对话的方法让学生体会父亲此刻的内心情感。首先,学生读课文;然后指名学生扮演消防队长、警察、围观的人等,其他学生则扮演父亲进行对话。在情境对话中,学生深刻地感悟到父亲因为悲痛,答非所问,不顾一切,只想着救儿子。父爱就体现在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言行中。
第三步:对比阅读,比较感悟父亲的“失常”与伟大。
面对父亲的坚持,没有人再来阻挡他,人们认为他精神失常了。这位父亲真的精神失常了吗?针对这个疑点,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课文2—11自然段,找出文中描写其他父母的词句,与这位父亲的言行进行对比。在比较阅读中,学生从“匆匆赶来、大声哭喊、绝望地离开”等语言,体会到其他父母也是爱孩子的。只是,在特殊的环境下,他们的爱显得理智。而这位父亲,在人们看来是“失常”的,但“失常”得可敬。学生在对比中感悟到:父亲的不同寻常,正说明他爱得更坚强,爱得更执著,爱得更深厚!
第四步:品词析句,读中感悟父亲的果敢与坚毅。
引导学生重点品读第12自然段。 “父亲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我先引导学生透过 “满脸”和“布满”的这两个词中的满字,以及血丝和血迹的两个词中的血字时,你仿佛看见了怎样的画面?挖掘这一文本空白点,想像父亲艰难挖掘的过程。接着我抓住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让学生反复诵读体会挖掘时间长,不间断,感悟到父亲有着惊人的毅力!忍受着常人所不能忍受的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这都是因为爱!都是因为父亲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从而引出“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个句子。
这个环节意在让学生领悟“父亲”的了不起,受到崇高亲情的感染和熏陶,同时让学生消化、吸纳课文的语言,掌握课文的语言形式。
(四)读写融情,主题升华。
(课件音乐起,陆续出现汶川地震的一幅幅图片)
教师动情叙述:此情此景,让我想起5.12地震后始终萦绕在我脑海中的一个形象、一个动作、一段语言。天下的父母千千万,爱子之情却一样深。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近父亲的心,此时此刻,挖掘已进行了36小时,可是儿子还生死未卜。这个深爱儿子的父亲会对心爱的儿子说点什么呢?请你将泪水凝聚在笔端,写在书页的空白处。
这样,把读与写巧妙地结合起来,引领学生在充分的语言实践中“零”距离体验作者的体验,体验人物的体验,感同身受,代其言说.不但抒发了孩子们内心的真情实感,而且从学习语言走向了运用语言。
然后升华主题:同学们,有这样一个地方,不论天塌地陷、世事变迁,总会有一扇门为你打开,总会有一些人在那里等着你,还愿意不离不弃的守着你直到生命终止。这就是我们的家。这个地方有父母、有亲人,是他们带给我们温暖和爱。而爱,会使人坚强;爱,会使人产生信赖和力量;爱,会创造奇迹。那么,
让我们对亲爱的爸爸妈妈说一声:“我爱你们。”
六、板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父亲 了不起 儿子
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板书是一篇文章的精髓,它反映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在本堂课中,我根据课文内容,学生的反馈,设计了这样一个板书,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做到简明、概括。让学生获得更鲜明、更震撼的情感体验。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我要说的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我要展示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教材在编排上体现了文道结合的思想,按专题来组织单元。本单元就是以“父母之爱”为专题,通过文质兼美,不同侧面的几篇课文,让学生受到思想上的教育,写法上的启迪,领悟作者通过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地震中的父与子》讲的是美国洛杉机发生大地震,一所小学不幸倒塌了,匆匆赶来的家长悲痛欲绝,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无奈地垂泪。而其中一位父亲却坚信自己的儿子还活着,坚信儿子在等待他去解救,因为他对儿子曾经承诺:无论发生什么,我永远和你在一起。因此,他不顾众人的劝解与阻拦,夜以继日,挖了整整38个小时,直至救出他的儿子和其他的14位小朋友。
选择这篇课文,是缘于感动,也是缘于汶川地震后,再一次上这堂课时完全不同的感受。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人类如同蚂蚁般渺小,生命在弹指间灰飞烟灭,然而,就是在这样无情的灾难面前,我们在创造着生命的奇迹!
二、说教法:
下面,我将自己设计该课教学时的若干想法,原原本本地加以呈现,我希望我这种“原生态”的呈现,能限度地表明我的教学理念。
1、在感动中领悟全文中心。上《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我考虑的是:如何使学生得到形象的感悟、情境的感染、心灵的感动。让学生感动是上好这篇课文的前提。利用情感的碰撞、人文的熏陶、文化的积淀,让学生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感动于伟大的父爱。加之,利用远程教育设施,播放直观的地震现场,让学生更加被这对父子感动。
2、在改写结局中感动于过程。事实上,《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不长,即使没有老师小心翼翼的精心引领,学生也完全可以自己把这篇课文读懂,并且心甘情愿地被感动,感动于“这位父亲“的超乎常人的坚强、坚持、信念与爱。因为正是由于这位父亲异于常人的行为,才使结局那么圆满、皆大欢喜。然而,当汶川地震中那一幕幕让人心酸的画面在我脑海里不断地放映时,我突然觉得自己有责任让学生思考甚至选择,自己是为事情的结局感动还是在事情的过程中感动。
假如,假如事情没有那么圆满,这位父亲不听所有人的劝阻,坚持在地震后的废墟中不停地挖掘,最终找到的只是儿子血肉模糊的尸体,或者甚至引起爆炸葬送了自己的生命和孩子们的生命,学生们还会觉得这位父亲了不起吗?还会吗?
在这里,我将会利用远程教育设施给孩子们展示一个汶川地震中真实发生的“父与子”的故事。故事中的这位父亲挖了整整三天三夜72小时,最后却只能对着儿子尸体温柔的痴笑。孩子们一定会领悟到原来我们感动的不仅仅是结局,而是那个令人垂泪的过程。
3、在细节中感动于真实的父爱。在采访与倾听孩子们预习体会的过程中,我感觉到一种倾向,那就是他们会认为,那另外14位孩子的父亲过早地放弃了拯救自己孩子,是他们对自己的孩子爱得还不够深,甚至有的学生会认为那些父亲是胆小的、懦弱的。特殊时刻正常的理性被误解为“贪生怕死”,这让我感到害怕,因为这种误解将会衍生出一种在我看来是畸形的价值观。
我们有理由相信,普天之下,父母舐犊之情都是一样的,那14位父亲对儿女的无与伦比的爱以及丧子之痛,在课文对他们动作、表情的细节描写中我们是能够体会得到的,我总觉得我应该站出来,让这些容易被人忽略的父爱去感动学生。
三、说学法:
1、找在本课教学中,我强调让学生“找”,找那些负载着所有父亲爱子之心、悲痛之情的词句,让学生在对语言文字准确、细腻、深入的把握中获得准确、细腻、深入的体验。
2、读在本课教学中,我强调让学生“读”,通过引导、联想等一系列方式,在师生互动中,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父亲努力拯救儿子的过程,使学生在情感得到激荡的同时,品味语言、积累语言。
3、议在本课教学中,我强调让学生“议”,通过小组合作探讨,挖掘出孩子们内心深处最真挚的情感。
4、写在本课教学中,我强调让学生“写”,把对“这位父亲”的崇敬之情融入到文章结局的续写之中,让学生把充沛的情感积累化为书面语言。
四、说程序:
1、以词概篇,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两组词语,由学生选用其中的词语说说文章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从整体入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抓住中心词,设置问题,统领全篇。)
2、深层品读,感受父爱
a、走近父亲,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父亲的“了不起”?勾画出描写父亲语言、动作、外貌的句子,并用课件出示,再把这些语句反复读一读,小组同学相互交流感受。
b、引领学生抓住相关语句汇报。
(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学习机会,通过读、画、说、想这几个环节,充分体会、诵读,感受课文主旨,为整节课的教学奠定情感基础。)
3、将文改诗,感动父爱
a、(课件出示)将“他挖了8小时、12小时……到处是血迹。”改成一首小诗,(配乐)深情地读一读,体会到什么?
b、想象:看到了一位什么样的父亲?(随后课件出示父亲的样子)
(这一环节挖掘教材的潜在资源,用诗的形式浓缩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4、改变结局,升华父爱
a、改变文章结局,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简单讨论这个结局出现的可能性,追问学生“你是否仍觉得这位父亲了不起?为什么?”引领学生反复品读父亲解救儿子的过程,在“过程”中深入解读“这位父亲”。(课件出示“汶川地震中的父与子”)
b、让学生找出容易被遗忘的描写其他父亲的词句,从细节中体会蕴涵在其中的爱。(播放画面,观察并体会)
5、续写结局,研读父爱
让学生选择不同的结局,把故事续写下去。并用自己的语言和亲身体会说出自己对父爱的理解。
五、说应用:
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这堂课的过程中,我选择的远程教育模式一:光盘教学模式来进行的。
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我都适当的穿插运用远教设施和教育教学资源来完成我的教学目标。如:播放地震现场的情景,让学生非常直观地感受到了在如此危险的情况下,父亲坚持不懈挖掘38小时的感人场景,这比起教师用干涩的语言奋力描述效果要强很多很多。
利用光盘将课文的重点词句展示出来,和学生一起探讨、品读,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了师生互动,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
仔细观看了特级教师武琼的讲座,她提倡的新的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人才观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所有教师的努力下,农远教育会越来越普及,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更多便利,给我们的课堂带来更多精彩的瞬间!
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稿 篇8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下面我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课文记叙了1994年美国洛杉机大地震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在废墟中经过了38个多小时的挖掘,终于成功救出自己的儿子和14个小孩的故事。赞扬了“了不起”的父子俩,歌颂了伟大,无私的父爱,教育学生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这样才能战胜困难,获得成功。这是本组教材以“父母之爱”为专题编排的第一篇精读课文。学习课文应引导学生重点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品读文本,再现情境,并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文本,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学习课文内容,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表达人物思想品质的方法。
2、通过“读、说”这两种简单的方法,让学生深刻理解父与子的了不起。
3、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
三、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父亲不顾一切抢救儿子的经过,感受父亲的伟大。
2、让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
3、感受承诺“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的巨大力量。
4、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表达人物思想品质的方法。
四、教学策略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结合教材特点和五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乐于交流的学习特点,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
1、读演结合法。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说过,让孩子们“读、读、反复读”。的确,只有把读作为理解与感悟的手段,通过读、演,去解决问题,理解应用,才能潜移默化地将文本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2、品议穿插法。本课教学,通过词语的比较,句子的推敲,情感的体会等品尝评议,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
本课教学还辅以直观法、情境教学法,做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法上我贯彻指导思想,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五、教学过程设计
分为五大板块逐一推进:
(一) 情境创设,揭示课题
俗话说得好:一个好的开始就相当于成功的一半,那么在课堂教学中也一样,一个精彩的导课往往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为了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我结合20xx年的四川大地震这一现实素材,教学开始出示四川地震的图片,勾起学生对08年这一沉痛事件的回忆,既揭示了本堂课的主题《地震中的父与子》,又营造了浓郁的情感氛围,有助于学生迅速入情、入境,有便于后面教学的进行。
(二)出示导学提纲,小组合作学习
1、出示导学提纲:(课件)①父亲是怎样救儿子的?②说说父亲和儿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从文中哪里看出来?③课文中反复出现“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④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
2、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先让学生自主学习,再让小组长安排好组员的分工合作学习,教师再加以引导,特别关注中差生的学习动态,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思考,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使学生对语言文字有准确、细腻、深入的把握,获得情感体验,增强语感。)
(三)展示交流,体会父子了不起
1、体会父亲的了不起。
在展示交流中,我根据学生反馈情况,相机切入,灵活运用以下这四种方法:
⑴读一读,读出真情
课件出示:
①他挖了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②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通过抓住父亲动作描写,进行对比读、想像读等多种形式反复的读来凸现父亲挖掘时间的漫长,体会父亲的了不起,读出真情。)
⑵演一演,演出艰辛
父亲的动作只有一个字——挖。作者却通过突出时间的漫长来表现父亲挖的艰难。抓住这个“挖”字想开去,让学生还能读懂什么?通过“挖”与“掰”、“抱”、“拣”的动作对比演练,让学生真切体会到父亲挖掘的艰辛。一个“挖”字饱含了这样丰富的内涵,也突出了父亲劳动的艰辛,这就是中国文字传形、传神、传情的魅力所在。
⑶品一品,品出实感
挖掘任务的艰巨,劳动的艰辛,时间的漫长,一个人又这样孤独无助,以至于父亲成了这个样子(闭上眼睛,边听边想像)
出示: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我引导学生想像:你看到了一位什么样的父亲?
引导学生通过想像,品析句子,抓住外貌描写,体会一位历尽艰辛、衣衫褴褛、疲惫不堪的父亲高大形象。
⑷议一议,议出信念
在此基础上,我随机追问:是什么支撑着这位父亲连续不断进行挖掘?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找出文中的重点句: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然后我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这句话为什么在文中反复出现3次,学生通过讨论明白:它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是儿子在绝境中满怀信心的力量源泉,也是父亲坚持到底决不放弃的原因。
小结写法,过渡引出。
达尔文说过:“世界上最有价值的知识就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因此,我及时引导学生总结写法,使学生明白学习描写人物类的文章,可以抓住人物的动作、外貌等方面仔细体味,并展开合理的想象……
2、体会儿子的了不起
在体会父亲的了不起时,我引导学生抓住父亲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体会父亲内心情感的。怎样体会阿曼达的了不起呢?我鼓励学生运用同样的方法,采用小组内读读,议议,写写的方式学习。先联系课文及生活实际,走进阿曼达的内心世界,写出阿曼达在废墟下的内心与言行,再声情并茂地读出来。通过读写融情来体会:是父亲的承诺,是父亲的爱给儿子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力量!儿子对他人的爱,是父爱的传承!
3、总结延伸, 升华感情
通过以上教学流程,学生对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有了形象的感染:在品味语言中,心灵获得了爱的感动。此时,引读全文结尾句“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读出父子的高大形象,读出父子可亲可敬的爱,读出由爱创造的幸福,读出自己心底深处爱的震撼。
(四)拓展延伸,当堂训练
一堂好课的结束意味着新的课外拓展,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计小练笔:
请你想象一下:在漆黑的瓦砾下面,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爸爸妈妈,只有14个7岁的小伙伴,阿曼达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假如是你,你又会怎么做呢?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我让学生写在课前准备的爱心卡上,留给学生充分时间去写,然后指名学生上台展示,引导学生评价修改,最后让小组内互评互改。通过小练笔让学生将内心感受说出来,让学生的思想与文中情感发生碰撞,达到交融,得到升华。。
(五)设计作业,阅读链接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摘抄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并积累诵读。
2、阅读有关父爱的文章,如朱自清的《背影》等。
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稿 篇9
尊敬的评委,亲爱的老师们:
上午好!
从八月的贵州之行,到十一月的武汉参赛,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我思索,我探寻,我不断走进文本,贴近学生。这个过程是艰难的,也是快乐的。它促使我在专业上更快的成长,它将成为我人生中一段珍贵的回忆。感谢全国小语会为我们语文老师搭设这样一个梦想舞台,感谢所有在我成长道路上洒下辛勤汗水的人,感谢为我这堂课付出无数心血的领导们、专家们、老师们。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表现特殊环境下的父子之情的课文,内容浅显,但内涵深刻;语言平实,但令人震撼。这是一篇老课文,很多名师都上过这一课,光是人教网上挂出的教学设计就有好几个,要寻求突破与创新很难。学生的生活经历与文本有较大的差距,怎样才能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搭设一座桥梁,让学生逐渐走进文本,深入文本,受到感染和熏陶呢?反思我的教学,我觉得自己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以疑促读,简化教学环节
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呢?
我觉得,教师应该教在学生有疑处。只有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教学的效率。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以疑问促阅读,并相机渗透读书方法的指导。回顾这一堂课,整个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质疑解疑的过程,是一个学生自主实践、自行发现、自我建构的过程。大家看,上课伊始,学生针对课题质疑,从而带动了全篇的阅读;之后,学生针对父亲在废墟中挖掘的语句进行质疑,感受到了父爱的深沉伟大;接着,学生针对阿曼达在废墟下的等待质疑,进一步体会到了阿曼达的了不起。以疑促读,简化了教学环节。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单纯明确:通过课文的具体描述感受父与子的了不起。教学结构简单朴实,体现了高年级阅读教学的特点。一个中心词“了不起”,牵一发而动全身;两个板块,感受父与子的了不起,清晰明了;一条主线,“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贯穿全过程。删繁就简,集中目标,留出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去自主活动,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了发展。
二、挖掘资源,丰富学生素养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崔峦老师也曾经说过:“就小学阶段来说,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积累和运用的能力。”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注意挖掘教材的潜在资源。如学生从课文对父亲的外貌描写说出了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由父亲在废墟中挖了36小时,联想到阿曼达在废墟下等了36小时,并由此想象废墟下的阿曼达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这样做,填补了课文空白,使学生更深地感受、理解了父与子的了不起。又比如,学生在用“不论……总……”进行说话训练的过程中,对父亲的了不起有了更深的体会,我感到一个直面困难、永不言弃的父亲形象逐渐地走进了学生的心灵,我更欣喜地看到,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积累语言,内化语言,并灵活地运用了语言。挖掘教材的潜在资源,培养了学生感受、理解、积累和运用地能力,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让每一位学生得到了扎扎实实的发展。
我的这一堂课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敬请各位专家、老师,多多批评指正!谢谢!
【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稿范文九篇】相关文章:
3.父与子作文
7.父与子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