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

时间:2021-09-20 17:03:20 说课稿 我要投稿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汇总七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汇总七篇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 篇1

  一、 说教材

  这是一片情景交融的散文。全文生动地描绘了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郊外游玩的情景,表现了孩子们沉浸在秋天大自然的欢快心情。

  全文共有4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简要叙述了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郊外秋游。第二、第三自然段分别描写了秋天的天空和田野的美丽景象。作者按照从天上到地面的顺序,抓住秋天里天空、白云、稻子、高粱、棉花等形态和色彩上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气的秋景图。第四自然段叙述了同学们秋游时在草地上尽情玩耍的情景,充分展现了同学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享受的愉快心情。

  课文具有以下特色:

  (1)抓住特征,绘形绘色。作者抓住秋天里天空一望无边、白云变幻无穷的形态特点,以及稻子、高粱、棉花的色彩特点,绘形绘色。

  (2)情景兼备,真切细腻。本文篇幅短小,但是情景兼备,真切细腻。写秋景处处关情,字里行间流淌着喜悦;写秋游处处涉景,由远而近,由景及人,丝丝入扣。插图与课文内容紧密配合,意境优美生动。

  (3)句式整齐,富有节律。第二、第三、四自然段多有短句排列,句式整齐,简约灵动,富有节律,是朗读背诵的好文章。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掌握“郊”、“凉”两个生字,会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3、背诵课文。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

  如何在美读课文中让学生去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培养学生流利正确地说话。

  二、说教法

  1、直观教学法

  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是生活在四季如春的海南,对秋天这个季节的景物特征没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因而我在教学这一课时,运用了自制的大幅挂图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课文的空间距离,时空差异,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对秋天景物有一个深刻认识。

  2、以读代讲法

  新课标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本文语言文字生动优美,让学生通过多种读的方式(如:配乐朗读、表演朗读等。)反复诵读,熟读成诵,深入领会课文描写的意境,以受到美的熏陶。 3、情境教学法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向。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力量,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迸发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此,我在本节课一开始就运用了师生拍手齐诵儿歌《秋天到》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我还让学生动手把秋天的美景画下来,这一环节的设计,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既培养了学生动手的能力,又让学生在画画中深刻感受到了秋天的美景。

  4、游戏教学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低年级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我除了在以上环节中运用画画等多种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还设计了“摘苹果”竞赛游戏,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处于积极状态,并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三、说学法

  与教法相适应,采用“读读——画画——练练——说说“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眼口手脑并用,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在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中理解课文,注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模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陶冶情操。

  四、说教学程序

  一、开门见山,揭示主题

  这节课我们还是去郊外秋游。请大家打开课文。

  课本上有一幅非常美丽的秋景图,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学生畅所欲言的同时,教师相机出示图画。)

  二、进入情境,美读课文

  (配乐)呀,这儿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师范读第一自然段)想和老师一起到郊外游玩的小朋友,请站起来和老师一起走吧!

  请同学们继续自由地美美地把课文读一读,一会儿告诉老师你觉得哪个自然段写得最美?(生自由读课文)

  (随机教学)

  1、让学生在读、评、画、议中学习第二、第三自然段,感受秋天的美景。

  读: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一读,采用多种鼓励的方式激发学生读的兴趣。

  评:让学生实实在在的发表自己的意见。

  画:给学生一幅轮廓图,让学生给各种景物涂上颜色。抓住“颜色美”这一特点,更深入地感受秋天的美。

  议:让学生自由走动交流、展示自己的画。

  2、让让学生在玩、读、评中学习第四自然段,感受郊外秋游的快乐。

  玩:让学生根据第四自然段的内容进行表演,在表演中切身体会快乐的感觉,激发学生用快乐的心情朗读课文。

  (读、评的方式同上。)

  三、做“摘苹果”的游戏,进行说话、识字训练。

  1、小朋友们今天表现得可真棒,秋姑娘可高兴了,她给大家送来了一棵苹果树。呀!满树的苹果又大又红,你们想摘吗?可是,秋姑娘说了,你们要回答出她的问题才能摘。

  2、 出示问题:

  ①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几朵白云有时像……,有时像……。

  ②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③“郊”怎样读?你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你会写吗?

  ④“凉”怎样读?你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你会写吗?

  四、整体感知,深化主题

  1、再读课文。

  2、秋天的景色美吗?你们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赞美一下秋天吗?

  (学生思考,发言。)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 篇2

  [教材简介]

  本课是一篇童话,讲的是青蛙、小燕子、小蜜蜂一起商量怎么过冬的事情。课文有8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写青蛙、小燕子和小蜜蜂是好朋友,常在一起唱歌跳舞。第2~7自然段写三个好朋友在一起商量过冬的事情。这部分有5个自然段都是写他们的对话,介绍了他们不同的过冬方式。小燕子是飞到温暖的南方去,小青蛙是冬眠,而小蜜蜂则藏在蜂巢里吃蜂蜜。第8自然段写他们约定第二年春天再相见。课文不仅生动地介绍了有关过冬的知识,而且表现了小动物之间的相互关心。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

  2、了解青蛙、小燕子、小蜜蜂的过冬不同方式,懂得对好朋友要关心。

  3、根据课文内容理解生词。学会生字“物、刮”。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活动一:体会冬天的寒冷和朋友间友谊深厚,为引出对话作好铺垫。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1至2自然段

  1、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19小动物过冬。出示三个动物图片,师述:青蛙、小燕子和小蜜蜂是好朋友,他们常常------(生接着说)

  2、 你和你的好朋友在一起会干什么?心情怎样?

  3、 课文中的三个好朋友遇到一起更是好得没话说,青蛙时天生的歌唱家,小燕子、小蜜蜂呢酷爱跳舞,它们在一起的日子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

  出示第一段,齐读。请使用站内搜索引擎查找本课全部资料。本站()地址是:

  4、 可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秋风刮起来了,天气渐渐凉了,转眼冬天就要到了。

  (1) (出示冬天图)仔细观察,谁来说说冬天是什么样的?

  板书:天寒地冻

  花草枯萎

  动物稀少

  (2) 三个小动物都在为自己的朋友担心着,于是聚到了一起,(相机出示多媒体)想听听各自越冬的方法,这就叫————(生:商量)

  二、学习3至7自然段

  1、它们是怎么商量过冬的事情的呢?轻轻打开书,读一读第3至7自然段,想一想。

  (1)你对哪个小动物的过冬方式最感兴趣,把写到它过冬的段落反复读几遍,再把自己当成这个小动物,练习向同桌介绍一下你是怎么过冬的。

  A、小燕子:

  (1)指名“小燕子”介绍,(出示第三自然段,“燕子说”省略,用图片代替)

  (2)师与学生对话:从小燕子的话中可以听出,它早为自己打算好怎么过冬了,但老师还有一些不明白的地方,那只小燕子愿意来为我解答:

  ① 小燕子,你要去哪里过冬呀?

  ②为什么非要赶到遥远的南方去呢?在这边过冬不行吗?

  ③去南方的路途这么遥远,一路上多孤单啊,有谁陪你吗?(大雁、黄鹂、杜鹃、金丝鸟)

  ④你什么时候才能回来看我们呀?(出示春天的图,用自己优美的词语说)

  ⑤你这种秋天飞回南方,春天再飞回来的过冬方式是不是叫迁徙呀?祝你一路顺风。

  (3)听了小燕子的话,老师就不再为小燕子担心了,但是小青蛙和小蜜蜂还在担心着它们的朋友呢!哪只燕子来对着它们说一说。(出示小青蛙和小蜜蜂)

  B小青蛙

  (1)师:小燕子自己的过冬问题解决了,但一想到同样吃虫子的青蛙哥哥时,又担心起来,它会担心些什么呢?

  是啊,冬天这么冷,又没什么虫子了,青蛙哥哥没有翅膀去不了温暖的南方,这怎么不让小燕子担心呢!(停顿,给学生心理活动的时间)但聪明的小青蛙会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过冬方式。同桌两位同学分角色去读一读下文中小燕子和小青蛙的对话吧。

  (3) 指名读。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小青蛙怎么过冬的吗?

  补充:因为青蛙的身体表面很光滑,没有毛和羽毛来保暖,它又是变温动物,体温随着气温变化而变化,如果它不冬眠,当温度降到很低的时候就会被冻死。而冬眠能让身体降低新陈代谢,即使不吃不喝也能靠身体已有的养分活着,到了春天天气暖和了再醒过来。

  (4) 瞧,为了不让小燕子担心,小青蛙正在沾沾自喜地向小燕子说着它过冬的方法呢。谁来做一只吃得饱饱的青蛙,加上动作来读一读?指名读。

  (5) 这种过冬的方式称为——(学生齐说)

  (6) 哪位知识丰富的小朋友来告诉我们还有哪些小动物也冬眠?

  C小蜜蜂

  (1)蜜蜂妹妹妹是否也能顺利得度过冬天呢?(出示第6-7段)男女生分角色 齐声朗读一下第6-7段。

  (2)瞧,这些小蜜蜂在寒冷的冬天就躲在蜂巢里吃着香甜的蜜,你能想象得出它们在其他季节都忙着干些什么吗?

  它们不但勤劳能干,而且更有一种在困难来临前表现出的大智慧值得我们学习,谁能用一些成语来夸夸它们?

  (3) 像蜜蜂妹妹的这种过冬方式叫备粮。你知道还有谁也靠备粮来过冬?

  (4) 同桌扮演一下,并学着小蜜蜂的样子给我们介绍一下。

  师:“***,冬天地上都是冰雪,——————,你怎么生活呢?”

  生:(出示填空)“我早就——————,藏在---------,够吃上一个冬天的。”

  7、三个小动物都有自己的过冬方式,这样大家就不用相互担心了,他们商量好了第二年春天————(引读)这是他们的——(生:约定)

  三、分角色朗读、表演。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书中的这些小动物吗?愿意演一演吗?四人小组合作表演。学生上台表演。

  2、如果在最后自己想象一下,添加一些朋友之间分别时的话会更精彩。学生再练习表演。

  四、 升华总结:

  三个小动物为什么要选择不同的过冬方式呢?(学生讨论,自由说说)

  还有许多小动物过冬的方式与众不同,你们还知道哪些?给大家说一说。

  补充一:松鼠和野兔都要把窝垫暖了,找到松塔啊、榛子啊、橡子什么的储备食物,它们冬天都不冬眠。还有,它们还要换毛,冬天要换上与夏天不一样的毛。

  补充二:蛇是集体冬眠的,它们互相搂抱在一起,一起冬眠,那样可以相互取暖,提高温度,如果单独过冬会冻死的,它和青蛙一样也是变温动物,聚在一起可以减少死亡率。

  补充三:熊冬眠是因为冬天不容易找到食物,到了秋天它们就大吃特吃,使自己长胖,冬天就靠脂肪来提供养料。但是,冬眠时,它们还会醒过来的。”

  1782年的一天法国巴黎郊外采石场的一位工人敲开一块大石头,竟发现有四只活着的蟾蜍。蟾蜍是怎么钻进石头的呢?原来当时那里都是泥啊,水啊,草啊,蟾蜍冬天就挖了洞在那儿过冬,可是气温一直很低,它们就没有醒过来。过了一百万年,它们泥都变成石头了,等到工人把它们救出来,它们才醒过来。你们看,蟾蜍这一觉睡了多久啊!足足有一百万年!

  同学们,自然界还有很多秘密等着我们去探索,只要我们努力学习,一定会成为小小科学家。

  五学生字。

  出示“物、刮”。

  1 认读。

  2 找朋友。

  3指导书写。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 篇3

  我今天要讲的课文是二年级语文上册的《一分钟》

  一、说教材:

  《一分钟》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讲了元元因为早上多睡了一分钟,却迟到了20分钟故事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十分紧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教育和影响

  二、说学情:

  我面对的是一年级的孩子,由于学生小,时间观念不强,对如何珍惜时间缺乏感性认识但考虑到部分学生可能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有过相似的情感体验,所以理解本文难度不大

  三、设计理念: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二年级小学生要达到这个理想目标,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的引导更为重要教学中,我们要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体验一分钟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珍惜时间,牢牢把握每一分钟,做一个惜时的孩子

  四、说教法:

  教学时要创设情境,在读中感悟,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自主地读、说,体会元元的焦急与后悔;在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

  五、说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新课

  1、同学们,看老师这儿:1 =20,你觉得这个算式正确吗?

  2、板书课题《一分钟》,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将生字词多读几遍

  2、课件出示“我会认”中的生字,学生再次拼读

  3、去拼音读一读

  4、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5、做猜字游戏

  (三)、再读课文,感悟时间的宝贵

  1、课件范读课文,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元元听到零声后,开始是怎样想的? 大家找出来读一读

  3、 事情的结果呢?指名读李老师的话

  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模仿教师的语气,朗读“元元,今天你迟到了20分钟”,可读出不同的语气

  元元迟到了半节课,你能想象一下元元是怎样走进教室的吗?这时他的心情怎样呢?(后悔)

  4、师:元元明明才多睡了一分钟,怎么就迟到了20分钟呢?找一找这20分钟是怎么来的

  (四)、小结

  在元元身上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五)、拓展延伸

  1、将课文内容演一演

  2、摘抄惜时的名言警句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 篇4

  说课内容

  人教版课改实验教材第三册的第22课《窗前的气球》。课文讲述了科利亚得了传染病,住在医院里。他的同学们借一个飘在窗前的红气球,给他送去问候,送去关怀的真情故事。窗前的气球将激动着孩子们的颗颗童心,引导着孩子们打开想象的大门,飞向真情的天空。

  说教学目标

  本课由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教学字、词和进行初步的阅读。下面我仅就第二课时向大家介绍。教学目标有三:

  1、知识目标:会用“可爱的”、“高兴地”写句子。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课文的学习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凭借教材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带领学生感悟课文,使他们懂得珍惜友情。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体会科利亚前后两次心情的变化,并凭借教材展开想象。同时受到珍惜友谊的良好教育。

  说教法

  语文教学是有情感、有生命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自主阅读过程中,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通过挖掘文本中的空白点,放飞想象,唤醒学生的人生体验,激活生活积累。因此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一、 儿歌激趣,巩固识字。

  教学伊始,我先出示一首体现课文内容的儿歌,让学生边拍手边读。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个个激情萌动。然后让学生找出儿歌中的生字“科”“亚”“呆”。接着,学生认读文中的生字词和部分短语。在这一过程中,文中的生字词以不同形式反复再现,教师不断以激励性语言对学生的表现加以肯定,让学生在复习的同时体验成功的快乐,并为接下来的读文做好铺垫。

  上文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窗前的气球说课稿,希望文章对您有所帮助!

  二、 联系生活,读中感悟。

  我是这样过渡的:“复习了生词再读课文,相信你们会把课文读得更加流利。读课文前,谁当小老师给大家提提要求?”学生再一次兴奋起来,有的说要读准字音;有的说要读出感情;还有的说要把句子读通顺……当我说:“请打开书自己大声读吧!”教室里顿时一片书声朗朗。这里通过学生自己提出读书要求,体现了自主学习的理念。

  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三个问题引导学生阅读第1、2自然段。(1)、窗前的气球代表什么?(2)、科利亚生病了,同学们为什么不去医院看望他?(3)、这时的科利亚心情怎样,你是从哪知道的?

  我把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作为了阅读的重点。先请一名同学读一读,其他同学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主要说了什么?在数句子的同时,复习了标点符号的使用,并引导学生抓住中心句:他觉得真没意思。我又接着问:“你从哪能体会到科利亚的心情?”学生再一次细读第2段,找到了静静地、呆呆地、什么也看不见、真没意思,来体会科利亚的孤独和寂寞。这时有学生问道:“老师,为什么这里说一角天空呢?”这正是我要解决的一个小问题,没想到学生竟在自主阅读中产生了质疑。我立刻把握住学生这一提问的闪光点,赞赏地说:“真不错,你能边读边思考,我们要向你学习。是啊,我们平时都说一片天空,这里怎么用角呢?”一个学生立即说道: “因为科利亚只能看到窗口露出的天空,就像《坐井观天》里的青蛙一样,就看到井口大的天。所以用角更好。”我赞扬道:“你说得很好,还联系了前面学过的知识,太棒了。看来抓住文章中的重点词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朗读课文。”

  这一教学过程从文本中的词句入手,引领学生入境生情,集中全部的心智与文本对话,去感受科利亚的无奈。同时渗透了初步的阅读方法,并教会了学生思考。

  在学生读有所悟的基础上,我播放了一段动画。看后,我问道:“现在你有什么感受?想想你生病的时候,心情怎样?”这一问题掀起了一个小高潮。孩子们纷纷表达着自己对科利亚地理解和同情。例如:我觉得科利亚真可怜。我都替他难过。我感到科利亚好孤独啊!我生病的时候,又难受,又没意思,想快点好起来。

  顺着孩子的回答,我继续引导“你们都是情感丰富的孩子,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吗?学生一个个声情并茂,紧皱的眉头,噘起的小嘴,以自己的感悟表达着科利亚的孤独和无奈。

  读中体验,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这个环节,是让学生在自我阅读中,联系生活的体验,放飞自己的想象,以我心比他心,深入的体会科利亚的心情。当有了这样的情感体验,感情朗读自然水到渠成。

  读后,注重教师的评价和同学之间的评价。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使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我让学生当小老师,评价其他同学读的怎么样。学生们听说要当小老师,个个把小手高高举起,跃跃欲试。于是,小老师们在热闹的气氛中一个个产生。他们争着指出朗读同学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我对学生的朗读和评价也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在阅读中构建起鼓励和评价机制,既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能力,又让学生始终保持着那份读的热情与渴望。

  三、 图文结合,读中想象。

  “科利亚这么孤单,我们再一起去看看他。”这是我再播放一段动画。当学生看到科利亚的笑脸和窗前的红气球时,自然产生疑问:“气球是从哪来的?科利亚为什么笑得这么开心?”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一一呈现出来。我随即鼓励道:“你们这么聪明,自己到文中去找找答案吧。”于是我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第3至5段,并在自己有所发现,有所感悟的地方或者是不懂的地方做些记号,然后在小组中交流,全班交流。

  在理解“气球是怎样飘到窗前”这一问题时,我让学生找出第三段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引导学生抓住“摇摇摆摆”、“一上一下”两个词想象气球的动态,有的学生还配上动作演一演,展现出儿童的天真。

  学习第四段,让学生注意体会“气球上画着一张可爱的小脸”和“他好像看见米莎拉动拴着气球的绳子,几个同学站在四周,叽叽喳喳地指手画脚”这两句话蕴含的感情。科利亚由这张“可爱的笑脸”联想到的,是一幅多么美好的画面!这里让学生展开联想,描述自己头脑中的画面。有的说科利亚想到和同学们在教室里上课,有的说科利亚想到和小伙伴一块踢足球,总之,孩子们尽情地想象着校园里的美好生活。

  理解“指手画脚”时,学生有一定困难。我引导学生想 象科利亚的同学站在四周可能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这样,边说边做动作指挥别人,就是指手画脚。

  这一环节,让学生自主读书,动笔墨读书,激发学生阅读欲望。在学生充分阅读,充分感悟之后,再一次让童心飞翔,让想象驰骋,把他们带到科利亚的世界,让他们领悟到科利亚的高兴是由于他想到了一幅幅多么美好的画面,使学生的情感再次得到升华。

  读是阅读的基础,运用才是学习的目的。因此,我还设计了比较句子和用“可爱的”“高兴地”写一句话的练习。先用可爱的、高兴地说短语,再让学生把短语扩展成句子说一说,最后完成书上的读读写写。这样说写结合,循序渐进,加强了词、句的训练,使学生真正将课文中规范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

  学到这里,学生的心情已经随着科利亚轻松了许多,再进行朗读训练,孩子们的脸上自然带着微笑,语气也随之欢快起来。

  “窗前的气球在说话,心里暖洋洋的科利亚在说话。”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想象说话的空间,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成为剧中人,让气球撞击打开想象的大门,带着自己的情感体验走进课文,走进爱心小世界。孩子们畅所欲言:“科利亚,祝你早日康复!” “科利亚,你寂寞的时候就想想我们吧。”“谢谢同学们,有了你们的关心,我一定很快好起来。” 这一环节的教学让人始终沉浸在一种温馨的氛围中。一句句充满童真的问候语,包含着孩子们浓浓的情谊。使在座的每一个人,心中都顿生暖意。

  最后教师小结:科利亚也许是被“可爱的笑脸”逗乐而笑;也许是为米莎的“创举”而开心的笑;也许是忘了病房里的孤独而高兴地笑……总之,这个飘在窗前的红气球,给科利亚带来的是一声问候,一个惊喜,它代表着全班同学真诚的心。

  四、 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当学生借助气球向科利亚表达问候之后,我再一次开启学生的思维:一个学生“你还有什么好办法问候科利亚?”一个学生说:“老师,现在科技发达了,有一种遥控飞机,我可以把要说的话写在纸上,用遥控飞机送到科利亚窗前。”其他孩子也争先恐后地回答:放风筝、打电话、写信、录音等等,孩子们在想办法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现代化设备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最后我说:“老师的心里暖融融的,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谈要和同学友好相处,要能替他人着想,有的讲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友情故事,深化了文章主题。

  这节课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班级中有哪些同学需要你帮助、鼓励?用你喜欢的方式向他表达友谊,可以给他画个可爱的笑脸,说几句鼓励的话,或写几句知心话等。

  板书设计主要采用“图文式”板书,内容突出了课文的重点,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总之,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人文性首先以童心为基础。我在教学中努力追寻童心,以童心与儿童对话,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感受语文,体悟情趣,拥抱美好的生活。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 篇5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内容是《黄山奇石》,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阐述:【说教材】【说学情】【说目标】【说教学设计流程】【说教学过程】

  【说教材】

  本节课是河南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教科书第三册第2课《黄山奇石》。这是一篇写景的短文,本课图文并茂,生动地介绍了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有趣的奇石、怪石,课文语言生动、描写形象,富有情趣,表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伟大。

  全文共有六个自然段,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先介绍了黄山风景区的地理位置,概括地写黄山风景区的景色秀丽神奇,点明黄山的怪石有趣极了。第二自然段至第五自然段具体描写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四处有代表性的奇石的样子,写出了黄山奇石的有趣。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重点。第六自然段改口介绍了几处有特点的奇石。结尾依据不仅交待了黄山的奇石数量多,而且有助于引发学生的思考、想象。

  课文紧紧抓住一个“奇”字,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一块块本无生命的石头,描写得活灵活现,给人以呼之欲出之感。各种奇形怪状的石头在作者笔下惟妙惟肖,趣味横生,让人对黄山产生无限向往。文章字里行间蕴含作者对黄山奇石和秀色景色的赞美。

  【说学情】

  据调查,我班学生没有一人到过黄山,没见过黄山那种变化多端,形态各异的奇石,学生缺少对黄山的直接经验。因此,在课前调动学生利用多种方式来收集相关资料,拉近教材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引导学生朗读感悟,大胆想像,体会黄山奇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喜爱黄山,热爱祖国之情。所以,本课时的重点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说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会写“陡峭”两个字。

  能力目标:能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想象,有选择地说说黄山奇石的样子。

  情感目标:体会黄山奇石的生动有趣,产生去黄山看奇石的愿望和喜爱黄山的情感。

  教学重点: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想象,有选择地说说黄山奇石的样子,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难点:体会黄山奇石的生动有趣。

  【说教学设计流程】

  品味课题 理解“奇”字

  导读课文 揭示“奇石”

  默读感知 找出“奇石”

  精读品读 欣赏“奇石”

  学习生字 规范书写

  自主性作业 丰富积累

  【说教学过程】

  一、品味课题,理解“奇”字

  以问题导入,提问:课题中哪个字最能说明黄山奇石的特点?你觉得“奇”是什么意思?带着你对“奇”的理解,再读课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课题“黄山奇石”,懂得这里的“奇”是少有、特殊的意思,因为这样的“奇石”只有黄山才有。此时,“奇”字吸引了学生,使他们产生了学习的兴趣,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一个良好的情绪基础。

  课前教师搜集有关黄山的各类资料,整理成图片、文字。如分成怪石、奇松、云海、温泉、天下第一奇山等。

  二、导读第一自然段,揭示“奇石”

  教学中抓住重点词语“闻名中外”“秀丽神奇”“尤其”,让学生体会出黄山“奇石”的秀丽神奇、有趣极了,知道作者下文要介绍,描写的正是“奇石”。学生头脑中想象着黄山奇石到底有多神奇,多有趣,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愿望。

  三、默读感知,找出“奇石”

  教学中让学生默读课文,画奇石的样子,说自己认为最奇、最有趣的石头并想它的样子,读出自己的感受。目的是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使他们主动、专注,兴致勃勃地去读。选自己喜欢的内容学,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出自己的喜爱之情,改变了教师的“指令性”行为,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四、品读课文,欣赏“奇石”

  1、比较句子,体会“奇”

  如: 仙桃石

  句子1: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句子2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天上下来的一个大桃子,在山顶的石盘上。”

  出示两个句子,让学生比较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学生很快发现第一句比第二句多了“飞”和“落”两个字。于是抓住这两个词,让学生想象,体会到仙桃石不会飞,这块像桃子似的巨石在山顶上是静止的,用了“飞”和“落”两个词语描述它,变静为动,把这块桃石写活了,赋予了神奇的色彩。

  2、抓重点词语,领悟“奇”

  如:猴子观海

  教学中抓住抱、蹲、望三个字,让学生体会这三个字把猴子写活,使得这块石头不但像猴子,而且它还有猴子的动作、神态,多像一只看海入迷的猴子呀!

  “陡峭”和“翻滚的云海”是学生不容易理解的词语。因此,播放陡峭的山峰录像,帮助学生生动形象的理解陡峭一词的含义。没有去过黄山的人,很难想像云海的样子,播放录像,让学生亲眼看到云海翻滚的景象,深刻的体会云海的浩瀚与壮美。这时再让学生读,学生对“猴子观海”这一奇特景观理解的更为深刻。

  3、展开想象,感悟“奇”

  如:仙人指路

  让学生边做动作边想象这位仙人的样子,想像他会说些什么。(站 伸 指)

  又如:金鸡叫天都

  在指导学生理解“金”时,想想金光闪闪的雄鸡什么样。理解“叫”时,提问:难道这只鸡还会叫吗?结合句子想像它伸着脖子,好象在那里对着天都峰啼叫。这时,巧妙地导入了一段空谷回荡的金鸡鸡叫声,金鸡鸣叫其实是作者的联想,课件的运用,是为了帮助学生体会作者的感受,引发情感的共鸣。

  4、师生同读,加深“奇”

  引读2-5自然段。用答的形式,欣赏黄山奇石怎么奇。就说仙桃石吧:学生接;还有有趣的猴子观海呢:学生接;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著名的金鸡叫天都怎么样!

  5、发散思维,创造“奇”

  在学习第6自然段时运用课件直观演示,说自己想象中的奇石的样子,为没有名字的奇石起名字。目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口头表达的能力,在这里学生的个性得以舒展,灵感得以释放,语文课堂真正成为了他们尽情想象和创造的乐园。

  五、关注写字,提高写字习惯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这节课我安排学习“陡峭”两个字,它们是一个词语,也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有利于书写指导上的迁移与模仿,能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少说一些,多练一些。

  六、自主选择性作业:

  课前学生收集了黄山风景图片,课下小朋友互相介绍。安排此题的目的一是培养学生自主选择的意识,二是鼓励学生初步学习收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丰富积累。激发学生热爱黄山,热爱祖国之情。

  板书设计:

  2、 黄山奇石

  仙桃石 飞 落

  猴子观海 抱 蹲 望

  仙人指路 站 伸 指

  金鸡叫天都 伸 啼叫

  (奇) (趣)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 篇6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识字课《树之歌》。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本单元是识字课,在教学上应把教学重点放在识字写字上。其中《树之歌》是一首介绍树木特征的归类识字歌,描写了杨树,榕树、梧桐树……等11种树木,表现了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

  课文每句话的观察角度各不相同。第一句观察树木的形状,描写了杨树的高大,榕树的茁壮和梧桐树叶像手掌的特征。第二句观察树叶的颜色,描写了枫叶的火红和松树、柏树的翠绿。第三句观察树木的习性,写出了木棉喜暖和桦树耐寒的不同习性。最后一句介绍了两种被誉为"活化石"的.树木以及香溢满园的桂花树。

  二、说学情

  1.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汉字知识积累,所以要引导学生在诵读文本的同时,体现多样的识字形式,要将识字教学与阅读文本有机融合,在反复的读书体会中,用不同的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换偏旁,运用生活实际识字,列举相关联的词语等方法总结识字规律,学会识字方法。

  2.初步了解过形声字,但对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和自主识字意识差一些。所以本课要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运用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归类识字,并鼓励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方法自主识字。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归类识字等方法认识"梧、桐"等15个新字,会写"杨、壮"两个生字,运用形声字自主识字。

  2.多种形式朗读课文,试着背诵课文。

  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木的基本特点,激发学生了解树木,探索自然的兴趣。

  四、教学模式

  语文精读新授课

  五、说教学方法

  教法:

  1.讲授法

  学生对树木种类了解不多,对树木的习性更是少之又少。所以需要教师丰富资料。

  学法:

  1.圈点批注法

  主要让学生圈画树木种类,了解树木习性。

  2.讨论法

  细品儿歌环节,可以让学生根据树木习性来找树木图片。

  六、教学设计

  (一)谈话引入

  师:孩子们,你们都认识哪些树木呢?(生答)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儿歌,多认识几种树木,并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性。板书课题《树之歌》。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这首儿歌介绍了哪些树木呢?用笔把他们圈出来,读一读吧!(松柏不是一种树,是两种树。各自的名字是松树和柏树。)

  指生说。

  师:那我们就一起来认一认这些树的名字吧。课件出示:

  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 木棉白桦银杏水杉金桂

  (去掉拼音你还会读么?)开火车读

  2、集中识字。

  这些树名里藏着许多生字,仔细观察,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点你有什么发现?

  杨、榕、梧桐、枫、松、柏、桦、桂、杉

  生:都是木字旁。

  师:还学过哪些与木字旁相关的字呢?(生回答)

  师:木字旁一般与树木相关。再观察这些字,在读音上有什么发现呢?

  师:他们是形声字。左边表意表示他们都是树木,右边表音提示了读音。形声字可以让我们快速识字。你来猜猜这是什么树:

  榆树 橡树 楠树 棕树石榴椿树柠檬树

  (三)细品儿歌

  师:我们的课文中有好多的树木插图,他们分别是什么树木呢?答案就在儿歌里。请仔细读读儿歌,画出每种树木的特点。

  1.师:看看第一句话写了哪几种树特点?

  生回答:杨树很高。

  榕树枝干比较粗壮。(有时候一棵大的榕树远远看去就像一片小树林)

  梧桐树的树叶像手掌。(掌这个字我们怎么记住它呢?)

  ……

  师:出示图片请你根据他们的特点,猜一猜这三幅图分别是什么树?

  2.师:看看第二句话写了哪几种树的特点?

  生回答:枫树的树叶到了秋天会变红。

  松树、柏树的树叶一年四季都是绿的,不发生变化。(绿装也就是绿衣服,所以装这个字下面是一个衣字,谁有好方法记住它?)

  师:为什么松柏树终年长青。

  普通的树木在气候不适宜的时候(譬如寒冷,干燥),因为叶子面积较大,表面没有蜡质的薄膜,而导致水分散失快,不易生存,所以在秋冬季会变黄,落叶。而松树,冬青,柏树等,由于叶子要么尖细,要么表面有蜡质层,水分不易散失,所以在严酷的环境下仍然可以正常生存,所以不会落叶,保持常青。

  师:出示图片请你根据他们的特点,猜一猜这三幅图分别是什么树?

  3.看看第三句话写了哪几种树的特点?

  生回答:木棉树喜欢温暖,生活在我国的南方。

  桦树比较喜欢严寒,生活在我国的北方边疆。(耐、守、疆如何识记?)

  欣赏木棉树和桦树,观察图片,看看他们的样子有什么不同?

  3.看看第四句话写了哪几种树的特点?

  师:为什么叫银杏树和水杉树活化石?

  因为科学家发现的化石表明水杉在中生代白垩纪及新生代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但在第四纪冰期以后,同属于水杉属的其他种类已经全部灭绝。而中国川、鄂、湘边境地带因地形走向复杂,受冰川影响小,使水杉得以幸存,成为旷世的奇珍。

  师:出示图片欣赏银杏、水杉和桂花树。

  (四)朗读全文并尝试背诵

  孩子们,我们更详细的了解了这些树木,让我们再来美美的读一读吧!(齐读,男生读,女生读,打着节拍再次朗读。)

  (五)指导书写

  杨:第五笔是横折折钩。

  壮:前三笔要注意,是点、提、竖。

  (六)拓展延伸

  师:孩子们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树之歌

  树之歌

  o 榆树( ),槐树( ),

  o 柳树树枝像( )。

  o 石榴开花(),

  o 桂树开花十里香,

  o 桑树结果( )。

  o 冬青四季(),

  o 棕树( )在南方,

  o 橡树( )守边疆。

  课下,我们可以去校园里认认学校里的树木,上网搜集他们的资料。

  七、板书设计:

  树之歌

  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柏树木棉桦树 银杏水杉金桂

  高 壮 像手掌红 绿 暖 寒 活化石 香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 篇7

  今天我优秀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27课《清澈的湖水》。

  文本解读:这是一篇文质兼美,寓德育、审美、环保于一体的文章。课文记叙了一位名为小洁的女孩自觉保护环境的新事,小洁不仅是保护环境、珍惜美的孩子,还是一个会发现美、欣赏美的孩子。文本的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就仿佛是自己生活镜头的再现,通过学习本文,教育孩子们保护环境,珍惜大自然呈现给我们的美景,做一个会欣赏美的孩子。

  例文理念:依据新课改精神,本次教学例文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瞅为指导,通过“自读自悟”来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并结开文章图文并茂的特点,启发学生思考想象,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熏陶;通过自我感悟,升华主题,并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达到“学语文、用语文、语文生活化”。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用“像……像……仿佛……”的句式练习说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以及参与社会实践能力。

  (2)情感意识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意识。

  (3)态度习惯目标:养成积极思考,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学习,参与实践。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重点词句的赏析、品读,体验人与自然的调和美。

  教学方法:采用我校校本研究教法“分类整体品读法”、情景导入法、媒体辅助法等

  学法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进行自读自悟的指导。

  教学进程:

  一、进入情景,感知美:

  1、景色美与行为美的调和是本文的主题,所以我先要让学生感受课文为我们呈现的美景。我以俄邦作家契可夫的话引入课题:“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呢?随即,我出示课本插图,指导学生瞅察,进行简单的说话训练。把学生带入这样的情景之中:一湾清澈的湖水,湖面水平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青山绿树,岸边的山石奇形怪状,湖水中的小鱼活泼可爱,暖暖的春风轻轻地抚摸着游人的脸庞。

  2、正当学生畅游在这如画卷般的湖面上时,我随即出示课件:小船和小洁一家人。引入新课:这游船上的人怎么样呢?立刻抓住了学生进入文本的需求。

  二、走进文本,感受美:

  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理解课文就有层次有目标地进行朗读。这里采用“四步品读法”。第一步:让学生读准、读通课文,想想课文是什么体裁的文章;接着再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这篇课文讲了件什么事?”第二步:请学生小声读课文,提出本课的统领性问题:小洁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学生在自己学习和思考先进行汇报交流:小洁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学生可能只能想到小洁是个会“保护环境”的孩子,教师可以直接通知学生,小洁还是个会欣赏美,懂得珍惜美的孩子。

  三、品读文本,欣赏美

  在理解了人物的特点之先,我们就和孩子一起走进文本,进行第三步:品读文本,欣赏美。这时用课件出示课文1、2、3和第4自然段的前一部分文字,引导学生品析小洁是个会欣赏美的孩子。

  在朗读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特性选择,这里我先让孩子自己读文字,让他们思考哪些语句能表现出小洁是个会欣赏美的孩子,并用笔圈划出相闭词句。依据孩子的回答,分别引导学生理解:小洁欣赏到山石奇妙、湖面平静、小鱼有趣。并相机指导朗读。

  品读文本要建立在一定的理解基础上,这里首先要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欣赏”?然先让学生汇报哪些语句能说明小洁是个会欣赏美的孩子,先让孩子说自己的见解:为什么这句话说明她会欣赏美?就因为她发现山石奇妙、湖面平静、小鱼有趣,想象力非常丰穷。这里要抓住重点词句的理解:“展翅欲飞”“变幻的山峦”“她觉得自己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理解词句的方法很多,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让学生在表演中理解“展翅欲飞”,用学生的亲身经历理解“变幻的山峦”,用想象来理解“她觉得自己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

  感情朗读是建立在一定的情感基础之上的,怎样利用学生对这山水的感情,激发他们读书的欲望?我想用穷有指引性的评价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这么奇特的山石,你会欣赏吗?读给大家听听吧!”“你的朗读让我看到了那可爱的小兔子。”“你让我看到了小鱼跃出了水面。”“你真会欣赏小鱼的表演。”再用诗一般的语言引领学生进入那如诗般的情景,师描述深情描述,生闭眼想象:“湖水清澈平静,像面镜子,湖水里倒映着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变幻如梦的山峦,小船悠悠,微风拂面,小洁觉得自己在天上飞,又仿佛在水里游,多么奇妙的觉得啊!你愿意把这种觉得带给大家吗?”

  理解课文是基础,让学生从课文中受到启发,并自己学会如何应用,这是语文的农具性作用的体现。在学生理解了小洁是个会欣赏美的孩子之先,我问学生:你想不想做个会欣赏美的孩子?于是我出示多种图片,(天空白云、弯弯的月亮)请学生用自己独特的理解来欣赏它们,达到语言文字训练的目的。

  “ 像 ,像 ,还像 。”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汇总七篇】相关文章:

1.语文上册识字说课稿

2.二年级语文上册北京说课稿

3.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说课稿:识字

4.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青蛙看海说课稿

5.有关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范文汇总10篇

6.湘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 识字7

7.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 上天的蚂蚁说课稿

8.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范文集合7篇

9.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范文集锦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