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会说课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音乐会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很高兴能有机会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和学习。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音版第六册第四单元《音乐会》中的欣赏课《快乐的音乐会》。
一、设计理念(PPT显示)
新课程对音乐教学提出以“审美”为核心的基础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
二、教材分析(PPT显示)
在人音版教材三年级第四课《音乐会》这一单元中,安排了四首聆听曲和两首演唱曲。主要是想通过聆听《苗岭的早晨》等四首不同风格的乐曲,犹如参加一场音乐会,感受不同的音乐作品情绪,给我们一次美的享受,并在这场“音乐会”中能听辨各种独奏乐器的音色(如小号、口笛……);通过演唱《我是小音乐家》,进行编创活动,体验做小音乐家的情趣;在演唱《嘹亮歌声》中,实践轮唱的演唱形式及其表现的情绪。根据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与总目标,我选择了以上四首聆听曲作为本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PPT显示:《游击队歌》、《苗岭的早晨》、《那不勒斯舞曲》和《匈牙利舞曲》(第五号)]用一场“快乐的音乐会”,激发学生争当“小音乐家”的兴趣。
三、学情分析(PPT显示):
三年级的学生普遍活泼好动,对感兴趣的事物能够积极思考并大胆地举手发言或表演。
我校学生家长对孩子艺术方面的培养意识程度不一。大多数学生由于家长对孩子艺术方面的培养意识较淡薄,孩子们的音乐熏陶、艺术素养大多源自学校和课堂。面对这些学生,在教学中我的引导显得更加的重要。我注重在课堂上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引导他们从某一点着手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也有少数学生会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舞蹈和器乐等,就有更多的机会接触音乐。他们比其他的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能力要强一些。在课堂上,我可以利用他们对其他的学生起到一个带动的作用。个别有难度、有深度的问题也可以让他们来回答,对他们的要求是理解,对其他学生的要求是了解,力求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的音乐知识和艺术素养都能得到逐步提高,并在感受美、享受美的同时,鼓励大胆地表现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PPT显示):
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根据音乐艺术本身所具有的基本特性——实践性,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我拟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使学生感受不同地区的乐曲风格及情绪,并从中获得美的享受。(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2、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听、看、舞蹈的过程中,以更好地感受、表现乐曲。(过程与方法目标)
3、熟悉小号、三角琴、口笛等乐器的音色特点。了解各乐曲的背景、风格,认识作曲家贺绿汀,开扩学生音乐视野。(知识与技能目标)
五、教学重难点(PPT显示):
根据教材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感受作品的风格、特点,获得美的享受。
而难点在于:启发、引导学生正确地感受作品,分辨作品的不同风格。
六、教法、学法、教学流程(PPT显示):
下面我将从导入、形成发展、总结拓展这三个环节入手,综合性地谈一谈本课的教法、学法及教学流程:
(一)听觉入手,直接导入
PPT显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并美化人生的巨大动力。
一开课我就直接导入,开门见山地告诉学生要带他们去参加一场“快乐的音乐会”。《游击队歌》与《苗岭的早晨》两首乐曲的音响片断,迅速吸引了学生。在大家对音乐产生共鸣的同时,我引导他们从听觉的角度分辨“这两首作品分别是用什么声音表现的?”利用情境的创设,恰当的提问,力求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当学生热情高涨时,我便抓住有利时机进一步展开教学。
(二)视听结合,形成发展
新课标指出: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音乐教学活动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情感,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鉴赏音乐的美。
1、师生交流,快乐地听
PPT显示:《新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中明确提出:音乐教育注重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情趣,促进个性和谐发展。
在学生们兴趣盎然地欣赏了两首音乐作品的片断,分辨出了音色后,我揭示作品的名称以及演奏的乐器名称:
《游击队歌》——人声
《苗岭的早晨》——口笛
并对作曲家贺绿汀及口笛做简单介绍。
接下来结合画面与音响让学生完整感受两首乐曲的不同风格,并针对自己比较喜欢的一种谈感受。最后由教师在学生表述的基础上,概括总结出两首乐曲的风格。(题外话:大家现在听到的、看到的都是从我制作的课件中截取下来的片断。)
2、自主感受、快乐地辨
在学生们感受了进行曲的风格以及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的民族音乐后,播放《那不勒斯舞曲》及《匈牙利舞曲》(第五号),让他们进行辨别:“这是以上两种音乐风格的其中一种吗?”通过对比,学生很容易辨别出都不是。我乘机引出新的音乐知识“舞曲”,让学生对音乐作品风格的了解又多了一项。同时认识演奏这两首作品的乐器:小号、三角琴、手风琴。
3、音画结合,快乐地舞
在这一环节,我将两首舞曲配上画面——优美的音乐、婀娜的舞蹈、华丽的服装;视听结合、音画结合,让学生多感官地完整感受。教师适当地对作品的背景做简单的介绍,帮助学生区分不同国家的舞曲的特点,并可模仿画面上的舞蹈动作帮助感受两首舞曲的不同。(题外话:在实际教学中,花瓣散落在草丛中,由学生边学、边选、边拼贴,最后组合成四朵花。)
4、游戏助兴、快乐地演
三年级的学生爱唱、爱跳、勇于大胆地表现。针对他们的这一年龄特点,我安排了一个自由组合、创编表演的游戏环节。鼓励学生自主参与,自由地组合成四个小组,分别表演四首作品。每组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共同合作,选择多种形式进行编排。最后向大家展示最精彩的一分钟,争夺“最佳表演奖”,快乐地分享创造的过程与成功的喜悦。此游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让学生在创造性的表演中感受到团结的力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体验表现的快乐。
(三)谈话交流,总结拓展
PPT显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形成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志趣,是促使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保证。
在本节课的结束环节,我以学生为主,请他们在《那不勒斯舞曲》的背景音乐中,谈谈这节课的感受和收获。最后,我以祝福性的语言总结,并请他们随着音乐走出教室。让学生通过一节课有所得、有所获。这样日积月累,对学生的音乐文化底蕴及艺术修养有很大的帮助,为培养一个音乐爱好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七、教学预设与教学生成(PPT显示)
用“预设”去促进“生成”,通过“生成”完成“预设”的目标。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
这些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个“教学预设”。但课堂教学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的对话与交流,诸多不确定的因素,造就了“教学生成”的多样化。如何艺术地“生成”,并完成“预设”的目标,让“生成”的灵动性成为课堂的闪光点,我将通过不断的实践,不断地反思与研究提高自身课堂教学的应变能力和教学艺术,使“预设”更完美,“生成”更精彩!
以上是我对这一单元、这一课时的个人拙见,希望各位专家和老师们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音乐会说课稿】相关文章:
《森林音乐会》说课稿06-05
《森林音乐会》说课稿(精选10篇)12-23
《春天举行音乐会》说课稿一等奖03-27
音乐会04-10
音乐会作文07-02
音乐会的作文10-14
森林音乐会04-09
音乐会策划方案03-27
厨房音乐会作文04-20
森林音乐会作文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