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宏观调控说课稿

时间:2021-11-04 14:29:56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国家的宏观调控说课稿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国家的宏观调控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国家的宏观调控说课稿

  一.说教材:

  教材地位

  本框题在本节中的地位:《国家的宏观调控》是高一经济常识第二课第二节的第二框。这一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节中是承上启下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的宏观调控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手段是对市场这一手段的重要补充,这框内容是前一框《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的延伸、补充。说它“启后”这框内容的学习为学生理解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特点、优越性做了必要的知识准备。这一框是整个第二节的重要内容。本框题在本节整个经济常识中的地位:《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前一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成经济常识体系的核心知识,是整个教材的重点。

  教学重点

  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确定其为教学重点的依据是1、必要性与社会现实联系紧密,是教材与生活的链结点,具有现实意义,这有利于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增强社会参与意识。2、通过必要性的学习可以从中理解作为资源配置手段,它与市场调节的关系,理解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应扮演什么角色。

  教学难点

  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因为这一块内容根据十六大报告做了调整,值得注意,但这块内容对于高一学生而言有些抽象。宏观调控手段经济、法律、行政手段的.区分。其依据是因为高一的学生缺乏必要的经验知识较难区分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很可能把国家的宏观调控都理解为国家的行政命令。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理解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能区分三种手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学会用本课理论分析说明生活中相关的经济现象。培养辨证地看问题的思维品质。

  方法与过程目标:内在结构:本框内容,条线清晰,结构完整。教材按“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这样的逻辑顺序展开,即讲了三个问题: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宏观调控的概念及主要目标;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情感价值观目标:

  (1)通过具体的事例渗透市场道德观,如正当竞争、讲职业道德等;

  (2)通过“手段”的学习渗透依法治国的法治意识;

  (3)增加对社会的了解,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说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在课堂组织中注意坚持并落实学生主体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角色定位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引导者,以之为指导结合教学实际教师应将自己的任务定为:收集材料构建问题情境,适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采用投影、漫画等手段,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构建情境,展开讨论,结合教师讲授

  学生学法:根据学习和思维规律贯彻教学直观性原则。学生的思维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这框内容较为抽象,如果离开生动形象的直观材料,往往比较难以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出示丰富多彩的感性材料,由现象入手揭示问题本质,符合学生认知特点与规律。

  四、说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忆旧导新,材料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唤起学生的兴趣是学习活动的基础。出示一些社会上不良现象的材料,意在使学生从自己接触到的社会经济现象中得到感性认识,也调动参与积极性。 [投影]

  材料一、辽宁2500多学生豆奶中毒事件,及卫生部的相关统计及分析:质量不合格、搀假问题等(略);

  材料二、漫画“一哄而下”;

  材料三、漫画“鸡死蛋碎,总是赶不上趟”;

  说明:市场有自身固有的弱点和缺陷将材料顺序打乱呈现,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本,指出材料相应说明了市场经济那些缺陷。结合材料详细讲解:材料一和材料三:《北京晚报》20xx年3月13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新闻发布会提供的数字,我国去年共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案件22.46万起,假冒伪劣商品总标值达35.43亿元人民币,假货造成国家税收每年流失约255亿元,企业利润平均损失约1090万元。设问: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假冒伪劣现象?

  讲授新课

  1.对“自发性”的教学:

  (1)自发性:价值规律自发调节;人们自发追求利益。

  (2)自发性产生什么危害?学生分析为主结合教师的点拨

  2.对“盲目性”的教学:通过漫画形象说明。引导学生分析“盲目性”的原因,及后果。

  3.对“滞后性”的教学:通过漫画“赶不上趟”形象说明。引导学生分析“滞后性”的原因,及后果。总结:因为:A、市场的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B、市场有自身固有的弱点和缺陷。

  所以:

  (一)、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二)对什么是“国家的宏观调控”教学因为是新概念又较抽象,以教师讲解为主,指导阅读,结合具体的现象如:政府实施的再就业工程,关注GDP增长等。主要是能加深理解即可。

  (三)对“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的教学国家宏观调控的三个手段,很容易混淆。对这一难点的突破主要是引导学生看书抓住主要的关键词,辅以相对应的材料理解。 [投影]

  材料四:农产品收购价有降低现象,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

  材料五:低水平重复建设触目惊心

  (1)请学生给出对策引导出“经济手段”(材料:保护价收购;央行贷款结构调整)。

  (2)再现材料四“打击假冒伪劣,事关政治,事关政府威信,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前途!” [小组讨论]从国家角度对打假提出对策“法律手段”。

  (3)行政手段材料:卫生部依据《食品卫生法》,有针对性地加强了有关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的法规和制度建设,先后制定并发布了《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办法》、《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等规章。

  结合书本材料:政府下令关闭一批中小煤矿行政手段。讲解:

  ①解释“行政机构”有那些帮助区别。

  ②结合材料说明:行政手段以依据法律为前提,呈现“某县行政干预经济的失误”说明行政手段不可滥用,且以遵循价值规律为基础。即,以经济、法律手段为主,必要的行政手段为辅。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我国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含义、目标和手段。理解宏观调控主要是一种间接调控,而不是直接调控。

【国家的宏观调控说课稿】相关文章:

1.中国家长与德国家长的对比作文

2.赞美国家的作文

3.使用汉字的国家文学常识

4.有关赞美国家的作文

5.元旦是哪个国家的节日

6.小班常识说课稿 动物的尾巴说课稿

7.小学音乐说课稿 《故乡的小路》说课稿

8.女子与国家作文

9.尼泊尔是哪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