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的形成说课稿

时间:2024-07-28 09:28:55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山地的形成说课稿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山地的形成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山地的形成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地球的运动”,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五个方面来解析我的课堂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本节内容的设计思路。山岳是陆地地形的骨架,它的形成和发展都与内力作用有关系,所以,在讲述了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之后,本节将山岳作为内力塑造地表形态的一个典型案例单独讲授。地表形态与人类生活和生产有密切的关系,为了让学生认识地表形态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本节在讲述了山岳的形成之后,还以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为案例,剖析了山岳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本节有两个重点内容:一个是山岳的形成,介绍了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的形成、分布和规模;另一个是山岳对交通运输线路结构、线路分布格局、线路延伸方向的影响。本节以山岳为案例,对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进行剖析,目的是让学生对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有更为深入理解,学会分析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并将这种案例剖析方法迁移到其他构造地貌的学习中。

  二、说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结合具体图像,了解褶皱山的形成及基本形态特征。

  2、能在示意图上识别和判断背斜和向斜。

  3、理解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并能够明白其形成的原因。

  4、能够结合实例,理解断块山的形成及基本特征。

  5、知道火山的形成、结构和规模。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外力因素。

  2、通过案例,尝试联系实际,培养动手演示、判读图像、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地理问题的兴趣,从而培养科学的学习态度。

  三、说教材重、难点的确定

  教学重点:

  理解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形成及基本形态特征。

  教学难点:“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成因。

  四、说教学方法

  那么,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呢?那就要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五、说教学过程

  [课件演示]:珠穆朗玛峰、华山、富士山的图片。

  地球上雄伟高大的珠穆朗玛峰,险要陡峻的华山,日本的象征——富士山,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呢?

  [板书]:一、山岳的形成——褶皱山、断块山、火山。

  1、褶皱及褶皱山

  [课件演示]:褶皱及褶皱山,让学生了解世界重要山脉——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安弟斯山是怎样形成的。

  教师以课本演示岩层受力的方向,形成的基本形态(要求学生跟着来做)——背斜和向斜。

  [课件演示]背斜和向斜的形成。

  引导学生从地表形态和岩层新老关系两方向比较背斜和向斜,其中岩层的新老关系是最重要的判断依据。

  继续演示岩层的受力情况,说明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常被侵蚀成为谷地,向斜的轴部因受力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课件演示]“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过程。

  [学生活动]:课本P80“活动”巩固知识并联系实际(如修隧道和地铁)让学生了解背斜和向斜的实际意义

  [板书]:2、断层和断块山

  [课件演示]断层和断块山的形成。

  教师从岩体受力、位移方向和地表形态三方向讲述断层。

  [投影]“华山、庐山、泰山”和“东非大裂谷”等景观图说明断块山的形态。

  [板书]:3、火山

  [课件播放]“火山”的影片,让学生感受火山喷发时的壮观景象。

  学生读课文内容了解火山是如何形成的,火山的结构、火山的规模等。

  [投影]富士山和长白山主峰图片,加深学生对火山的认识。

  [问题探究]:我们经常听到有关火山喷发给人们带来灾难的故事和新闻,火山真的是一无是处吗?

【山地的形成说课稿】相关文章:

山地的特点及形成10-21

高原山地气候形成原因08-07

《溶液形成》说课稿12-28

《溶液的形成》说课稿05-23

《溶液的形成》说课稿06-30

《尿的形成和排出》说课稿05-18

高一地理《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08-29

《风的形成》说课稿(通用12篇)06-07

《风的形成》的说课稿范文(通用3篇)01-28

初中地理《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说课稿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