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说课稿 永远的蝴蝶说课稿

时间:2021-11-16 18:29:34 说课稿 我要投稿

中职语文说课稿 永远的蝴蝶说课稿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职语文说课稿 永远的蝴蝶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职语文说课稿 永远的蝴蝶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永远的蝴蝶》是台湾著名作家陈启佑先生的一篇小小说。作品情节很简单,451个字构筑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就是这样一个简单至极的故事,却深深地拨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弦。

  《永远的蝴蝶》是温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地方课程试验教材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的选学课文。本册第三、第四单元阅读学习的重点都是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学生通过第三单元的学习基本上掌握筛选信息的方法。通过学习本文既可以让学生对已掌握的筛选信息方法加以运用和巩固,训练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目的,自由准确快速地筛选文章的信息,又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人间真情的珍视,提高学生学习小小说的兴趣,让学生理解人情事理。

  二、学情分析

  我授课的班级是10学前教育班级。该班为清一色女生,她们情感细腻,学习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小小说《永远的蝴蝶》的爱情悲剧,对她们这些女孩子来说,有一定的兴趣。这篇小小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如何抓住小说中的意象分析,体味人物心理、情节(细节)、环境的细微妙处,对她们依然是个挑战。

  三、目标方法

  (一)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该课的特点以及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如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悲剧的美,知道小小说的特点,了解该小说的表现手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文本的研读,大体能够从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上去分析和欣赏小说。

  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欣赏体味小说创造的悲剧美,激发学生对人间深情的珍视,进而激发学生对文本研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在范读、诵读、精读的基础上,欣赏体味作品创造的悲剧意境之美。

  2、在文本研读中,怎样理解玩味小说的诸多意象和细节描写的艺术技巧。

  教学难点:

  理解小说典型人物形象的特征及其意义,领会小小说的构思技巧。

  (二)教法学法

  1、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语文教学应以读为基础,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迁移运用。因此采用朗读法。

  2、职高学生语文素养普遍不高,教师的作用是帮助、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中,我采用“质疑点拨法”引导让学生归纳要点,掌握信息筛选方法。采用“示范教学法”帮助学生掌握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学习的实效性。

  3、语文课注重学生情感自我体验,唤起爱学。开放自主合作鉴赏,培养会学。联系生活,感悟情感,鼓励善学。提倡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整堂课极力施行“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并利用多媒体等手段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安排: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导入新课这个环节就显得十分重要。我的导入设计是以三幅画或动画:雨夜——蝴蝶——信作为切入点,让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构思一个小小的故事,能把这三者联系在一起。这样可以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既可以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又可以引出他们学习本文的好奇心,为下一下环节做了铺垫。在请学生讲述他们的故事后,可顺势介绍小说三要素和小小说的特点。

  (二)筛选信息,梳理情节

  进行这个环节时,先由教师配乐范读(选用《人鬼情未了》背景音乐),(教师精彩的朗读,可以迅速将学生带入到小说的悲情中,)在范读的同时提出以下要求:

  ①用25个字概括本文的情节内容(指点学生注意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

  ②抒写自己听后的感受

  ③你觉得这篇文章散发着美。

  (这三个环节完成单元教学目标:培养学生信息辨析与概括信息的能力。并完成小说阅读的目标之一:梳理情节)

  (三)启发鉴赏,意象分析

  鲁迅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极具悲剧美的意境是怎样创设的。(为了创设这样一副人生的悲剧情景,作者运用了哪些艺术技巧,即图片展示的三个意象在这样一个悲剧美的营造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这个环节主要通过分析这三个意象,完成教学重点欣赏体味作品创造的悲剧意境之美及难点理解小说典型人物形象的特征及其意义,领会小小说的构思技巧。

  1、先说蝴蝶意象,分析这个意象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问题(背景音乐《化蝶》)

  a.作者是怎样运用蝴蝶这个意象的?

  这个问题可让学生从文中划出涉及蝴蝶的句子,来完成了筛选信息的目标。

  b.作者为什么要把这个故事的题目叫做《永远的蝴蝶》?

  这个问题主要解决蝴蝶的象征意义

  c.为什么在文中作者要把樱子比做蝴蝶?

  d.樱子具有以上这些特征吗?从哪里得出的这个结论?试从文中找出描写樱子的语句。分析“樱子”这一人物形象

  蝴蝶是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作者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和外貌的描写,一个温柔、体贴、善良的姑娘就栩栩如在眼前了。这两个问题解决了小说阅读的目标之二:感知形象。

  e.作者是怎样形容遭受意外时的樱子的?为什么要这样形容,其中蕴涵着何种意义?

  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深入的挖掘蝴蝶在我们民族的文化中除了象征美好之外,还象征着什么呢?

  例如:宋词中有一个词牌名叫做《蝶恋花》,内容以描写男女间的情感为主;

  梁祝故事的结局是二人化作一双蝴蝶,化蝶是爱情的延续。这些都表明在中国文化中蝶还是爱情的象征。

  可是,蝴蝶的象征意义并不仅仅止于此,很有名的庄周梦蝶中,蝴蝶象征着现实与梦幻的交织。又表示蜕变、再生、复活。

  在作家眼里,也许正是要借蝴蝶的这个意象意义,幻想着樱子能生命轮回,爱情永留。她作为美和爱的象征,但是在故事中却渗透了浓厚的悲剧性。蝴蝶意象的塑造使我们在一开始就进入了一种悲怆的心理氛围。

  这几个问题层层递进,从蝴蝶的表面象征分析到深层象征再到对作品的意义。让我们深刻的感受到作者失去这只“蝴蝶”的悲之极,思之彻。

  2、再说雨的意象分析(背景音乐《雨的印记》)

  关于雨的意象我们也可以用三个层进式的问题解决。

  a.气氛的营造除了意象之外还离不开故事发生的背景,这个故事的背景是什么?找出对环境的描写。这段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这个问题的设置解决了小说阅读的目标之三:认识环境。文章以雨开篇,并以雨贯穿全文。

  b.大家想一想,在故事中,有一种事物一直在变化着的,是什么?作者怎样描写的雨?找出原文。这个问题的设置主要是为第三个问题的讨论作铺垫。

  c.讨论:为什么在作者的笔下,雨一直在变化,是实在的变化吗?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变化?

  处理这个讨论题的时候要指导学生注意雨在文中是“我”情绪的象征。当樱子撑起伞帮“我”寄信去时,“从她伞骨渗下来的小雨点溅在我眼镜玻璃上。”,雨点微妙的表达出“我”敏锐的心灵感应,为樱子的离去感到不安,足见“我”爱的深度和细致。当悲剧突然发生时,“更大的雨点溅在我的眼镜上,溅到我的生命里来。”感情急遽变化,痛彻心扉!最后“其实雨下得并不大,却是我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失去樱子是“我”生命中的最大一次劫难,这时情雨交融,正见悲之切,爱之切,悲剧气氛愈加浓烈。

  3、最后说信的意象分析

  “信”是小说的情节线索,要解决“信”这个意象就要抓住小说的结尾。

  提问为什么小说开始只字不提信的内容,而在最后才点出信的内容?还可以让学生考虑如果把它放在开头,会有什么效果?

  信的实际内容——结婚的喜讯。 “我”知道,樱子不知道,

  信的实际作用——葬礼的纸钱。 “我”没想到,樱子更没想到,

  这种反差手法使得前面营造的浓厚的悲剧气氛与结尾的.幸福感的急遽转换,造成了读者的心理落差,也使读者获得了审美愉悦,即所谓的悲剧美。

  (四)、小组合作,探究释疑

  三个意象中渗透着浓浓的悲情,接下来请学生小组合作从情节和细节描写中寻找蕴含的悲情:

  1、这篇小小说情节及其简单,不需要分析。但是这篇小小说的支撑点——车祸,却需要分析。如果小说的支撑点站不住脚,小说的构架就会轰然倒塌。那么,怎样看待小说中的车祸?(这里我抛出三个子问题:如果带两把雨伞,会出车祸吗?如果“我”去寄信,会出车祸吗?如果不下雨,会出车祸吗?)让学生探讨

  教师点拨: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的真实源于生活的真实,艺术的真实不同于生活的真实,艺术的真实高于生活的真实。

  2.从小说中找出几个细节描写,分别指出其中体现的作者的悲痛之情。

  教师点拨:

  三次在骑楼下反复

  白色风衣情侣装——孝服,

  伞——“散”谐音,

  拔尖的煞车声,轻轻的飞了起来缓缓地,飘落反差帏饰

  3、比较下列句子,欣赏标点符号中作者的悲情。

  ⑴ A、没有人知道躺在街面的就是我的蝴蝶。

  B、没有人知道躺在街面的,就是我的蝴蝶。

  C、没有人知道躺在街面的,就是我的,蝴蝶。

  ⑵ A、那是一封写给在南部母亲的信。

  B、那,那是一封写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

  这个环节解决了教学难点:在文本研读中,怎样理解玩味小说的细节描写的艺术技巧。

  (五)、体味情感,深化主题

  前面从意象、情节、细节中体会到作品中蕴含的浓浓的悲情,接下来从三个最短的自然段,体味“我”悲痛之情的层进式发展?(让学生讨论进行)

  教师点拨:

  一痛——惊痛移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诺贝尔文学奖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早晨,哥萨克人葛利高里的情人阿克西尼娅中弹而死在他的怀里,葛利高里抬头看见一片黑色的天空和一轮黑色的太阳。心理的失重。一切都完了。

  再痛——悔痛梁祝化蝶——社会悲剧,永远的蝴蝶——命运悲剧

  三痛——痛定思痛,痛何如哉!让学生联想如果没有这场车祸,文中的两人会怎样?(反差)

  这个环节的设置可以让学生一步步的触及“我”心底最深的痛,引起思想上的共鸣,水到渠成的完成教学目标中的情感与态度目标。

  (六)、拓展延伸,

  1、配乐朗读泰戈尔的《最远的距离》

  这是一首感动我们每一个人的诗歌,世上本因有爱而精彩,而爱本因有遗憾和无奈而让人感动。朗诵这首诗歌能再次激发学生对人间深情的珍视,完成教学目标。

  2、列举你们知道的与《永远的蝴蝶》异曲同工之妙的作品

  (1)具有悲剧美的小说《麦琪的礼物》欧亨利

  (2)匠心独运,具有高超构思技巧《项链》莫泊桑

  这个题目的设计可以巩固今天所学的内容并链接以前所学的内容。

  (七)、布置作业,持续学习(课后应该要将课堂上获得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得以巩固。)

  1、从网上杂志上或图书馆之一篇特别感人的小小説,下堂课在班级朗读。看谁选的最能感动人,我们选出前五名来评选他们为小说鉴赏家;看谁读的最能感动人,我们选出前五名来,评选他们为朗诵家。

  2、运用想象与联想,把“明月——窗子——梦”三者联系到一起,构思一个600字的小故事,要合理的设置背景,意象和结尾。

【中职语文说课稿 永远的蝴蝶说课稿】相关文章:

1.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说课稿 永远的蝴蝶

2.蝴蝶说课稿

3.蝴蝶说课稿

4.永远新生说课稿

5.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 风雨商帮路说课稿

6.永远的白衣战士说课稿

7.《语文》说课稿

8.迷人的蝴蝶谷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