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鱼》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师,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八年级上册《鱼》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八年级上册《鱼》说课稿1
一、说教材
本课内容是根据美术教材第五单元第12课《美丽的鱼》改编设计的。鱼儿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我想,如果按照教材让学生只是对鱼儿进行绘画装饰,比较简单;如果进行立体造型,鱼儿变魔术,一是受材料限制,二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差异较大,可能有难度。因此,我对教材进行重新设计:让学生第一课时对鱼儿进行涂色装饰,第二课时对鱼儿进行奇思妙想,创意变身。学生普遍对此很感兴趣,作业效果也不错。
本课设计引导学生打破常规思维,奇思妙想,通过在鱼儿身上添加的方法,让小鱼大变身。用创意让普通的东西变得有趣味,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动手动脑,让身边多一些充满情趣的事物!
二、说学情
低年级孩子天生喜欢画想象画,他们的绘画世界往往异想天开,充满童趣。孩子们的创意是无穷的。一(7)班刚接触美术课半个学期,造型能力和动手能力相对而言比较薄弱,但是他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游戏和图片激发他们的灵感和兴趣。美术课要让孩子们开拓眼界,打开思路,让他们的作品充满趣味。体验奇思妙想所带来的独特乐趣!也让孩子们从小知道,一些小小的创意设计可以让普通的事物也变得有趣味,惹人喜爱!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不同的鱼儿造型,能运用添加的方法把小鱼变成有趣的物品。
过程与方法:尝试用欣赏、交流、演示、拓展思维等方法,运用添加的绘画形式,完成鱼儿新造型的创意想象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绘画中体验创意想象的乐趣,感受创意绘画的情趣!
四、说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创意设计的各种思路,为鱼设计新形象,改造成新事物。
教学难点:如何拓宽思路,设计鱼儿新造型。
五、说教法
据一(7)班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和接受能力,针对和利用小学生形象思维发达的特点,本节课我主要采取了创设情景、观察欣赏、思考讨论、延伸比较等方法进行教学,并运用多媒体课件这一小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枯燥的讲解变为生动直观的课件展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说学法
这节课我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究思考,尝试自己添加让小鱼变身,通过讨论自己解决问题,教师作为引导者,疑点难点师生一起研究解决。从而让学生逐步激发灵感,掌握重难点。
七、说教学过程
鉴于上述分析,我将我的教学过程做了如下设计
1、观察思考引入新课
我采用图片导入的方式,请学生欣赏并思考回答问题,揭示主题。
教学设想:通过欣赏与交流环节,意在让学生在观念上打破常规,接受新事物,交流已知奇特事物,相互拓宽眼界。
2、分析与启发
新授部分我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思考总结出“添加”这种方法。
然后我采用生活中常见物的图片启发欣赏,让学生小组讨论,让他们想象不同的鱼儿新造型。
接下来图片对比铅笔人,让学生思考总结出“拟人”的添加方法。
最后我采用欣赏比较同龄人的作品,让学生打开思路。
教学设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创意思路的分析与理解比较实用,通过欣赏交流,在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谈论,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各种不同的方法,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得到启示,插上想象的翅膀。
3、教师示范
示范的过程我采用师生合作示范,更加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教学设想:教师直观演示,让学生去除畏难情绪,师生合作,拉近距离。
4、实践创造
这个阶段我会播放儿歌和欢快的音乐,让他们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创作
教学设想: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表现、捕捉绘画过程中的闪光点,及时给予启发和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展评作品
我采用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并在黑板上出示评价语言的模板,规范一年级孩子的语言表达
教学设想:通过作品展示将整节课推向了高潮,学生在这一环节中陡然间会有一种莫大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6、拓展延伸
我采用图片欣赏的方法,让学生欣赏不同材料的鱼儿造型,直观清晰。
教学设想:拓展学习内容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创意绘画的兴趣,激发和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有效性。还可以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增加生活趣味。
7、课堂小结:
学习绘画的目的不是为了学而学,关键是提升人自身的审美能力或是对生活的品位,因此鼓励学生用双手和智慧让生活更多趣味!
八、说教学反思
课后我对这节课进行总结与反思:
(一)根据学生学习能力情况分析进行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个性和能力都不同,所以教材中的重难点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修改,第一次试教正是因为我没有很好地结合学情,重难点超过了学生的能力,导致作业完成度不高。
(二)重难点跟学生活动设计相结合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非常重要,从而从设计学生活动的时候要切合重难点才能在学生探究知识的同时,学会知识。
(三)教师示范的规范性
这节课我的示范不清晰,不完整一笔带过,教师示范是这节课的重中之重,应该把每个步骤讲清楚并出示在黑板上。
(四)评价语言的完整性
一年级的孩子普遍语言表达不完整,美术课应该要培养他们说话的能力。学生评价的时候,往往思路混乱,下面的同学也不认真听讲。所以我认为学生语言表达完整性非常重要,评价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出示提示性语言帮助他们。
总结:
我认为美术教学是美术的综合能力的多重培养形式。因此在这节课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满足了学生探索和希望尝试的欲望,为学生提供了畅想的空间,学生们在老师创设的氛围影响下,充分激活了创作的灵感,擦亮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他们大多所制作的作品千姿百态,匪夷所思,通过添加各种东西,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创意的力量。
一堂课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能够长期的潜移默化,美育才能得以真正的生根发芽,作为一名美术老师,我感到所做的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在今后的美术教学中积极探索,不断提高美术学科的教学效率。让我们的美术课堂充满活力和生机,让儿童美术教育真正成为孩子们创新的摇篮!
八年级上册《鱼》说课稿2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六年制小学美术教材岭南版第三册第一单元《水中的鱼》。
教学目标:
审美领域:初步感受自然界中的`形象与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两者之间的关系。
技能领域:能大胆创新作画,合作画一幅色彩鲜艳的《水中的鱼》。
情感领域: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策略:
欣赏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及电软演示法。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能掌握表现出鱼在水中的游姿、动态,并以此体现“水”意。
教具:
多媒体软件、四幅上好底色的海底图、课题。
学具:
画纸、水彩笔或蜡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猜谜:从不离水,摇头摆尾,鳞光闪闪,满身珠翠。(鱼)
在学生猜出正确答案后请几位同学讲讲:你是怎样猜出它是鱼的呢?
二、讲授新课:
(出示多媒体课件)
1、听一听:
请同学回答你听见什么声音?从而引出“水”。
2、欣赏分析:
a、观察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鱼。
要求:一边欣赏一边观察这些鱼的形状和色彩。
b、提问:你觉得自然界的鱼漂亮吗?哪个同学记得它们的形状和色彩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3、欣赏教师范画:
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提问:小朋友你觉得哪条鱼画的最生动呢?
教师强调;画水中的鱼,只要画出鱼在水中游动的姿态,不用画水,人们也可以感觉到鱼是在水中的。鱼游动时全靠鱼尾的摆动,一般的鱼是向左右摆尾的,若能画出摆尾的形状,便能表现出有动感的游鱼了。
4、演示如何把自然界中的鱼用美术的方法画出来,使学生懂得画鱼的方法。
(1) 先确定鱼的外型。
(2) 将鱼的花纹确定下来,细致的画出来。
(3)设色。
三、学生作业:
利用一封邀请信请同学们帮海底世界的鱼设计漂亮的衣服参加舞会,让学生自由发挥画出各种各样的游鱼,小组合作完成。
四、教师辅导:
了解学生,帮助解决作业中的问题。
五、展示讲评作业:
把自己画的鱼剪下来贴到所在的组的海底图上。
全班评出画的最好的一组,并表扬。
六、全班同学在音乐声中扮演小鱼在大海里游来游去。
附
板书设计:
水中的“鱼”
八年级上册《鱼》说课稿3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桂花雨》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七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课文以“桂花雨”为题,以“桂花香”为线索,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表达了对家乡亲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恋。全文共六个自然段,可分成三个部分:第一自然段开篇明旨,写作者小时候最喜欢桂花,因为它的香气迷人。第二到第四自然段写童年的“摇花乐”第五到第六自然段,写母亲爱家乡的金桂,同时点题,写“我”爱童年的“摇花乐”。
作者以童年时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纯真的童趣、淳朴的情感。文章语言清新,情感丰富而真挚。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好好体会。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文的内容,从四年级学生的知识、能力现状出发,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九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对课后练习4中重点句的阅读感受。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表达的浓浓思乡之情。
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难点是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感情。
二、说教学过程
本文的教学,我准备分两个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本课时主要让学生读通课文、读懂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弄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在学文的过程中学习掌握本文的九个生字,以及课后第三题中的词语。
1、激趣导入。用导语“童年是美好的,那一幕幕童年往事会给人以永久的回忆这节课。”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学习这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
出示课题读题后,让学生针对课题提出自己的疑问来,有利于他们更好的投入课文的学习。
2、初读课文,感知内容。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组织与同学交流,把课文读得更好,并将自己得疑问和同学互相探讨。
3、检查初读情况,学习字词。老师请个别学生读各段,相机正音,指导学生正确读字、句、段。
4、指导弄清各自然段的内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第二课时:
精读课文,理解内容,想象作者描写的景象,感受作者小时候摇桂花的乐趣,体会文中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以及作者和母亲浓浓的热爱家乡,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授
这个复习,主要是复习学过的字词,特别是课后要求掌握的八个词语,还要复习课文的叙述内容,帮助学生再次理清课文的思路,以便更好地来理解课文。
(二)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1、第一部分的教学,主要围绕“小时候,我最喜欢桂花”这句句子,读读这个部分,想想为什么爱桂花,从中,也能让学生认识到桂花树的特点。
2、重点是学习第二部分,要理解摇桂花的乐趣。
在学生读了这一部分后,引导讨论:为什么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这得从全家人的活动,以及桂花的用途中去体会。
(1)找出每个人的做法,分角色读读,有利于认识父母及作者不同的性格,体会内心共同的喜悦。
(2)交流各人做了什么,说了什么。并指导感情朗读。重点理解我摇桂花时的动作和话语,母亲小心翼翼的动作,和父亲随口吟诵的那首诗,体会一家人对桂子丰收的喜悦。
(3)联系实际,了解桂花的作用。
(4)对这部分的内容做个总结,谈谈
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摇桂花的乐趣。并进一步进行朗读。
3、在总结第二部分后,学生对作者怀念童年时光的感情是不难理解的。所以,第三部分中,重点应指导学生理解母亲的这段话:“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要认识到,此时的母亲已经远离故乡,当母亲看到外地的桂花时,说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可以看到母亲在想念家乡了,不是外地的桂花不香,实在是太思念家乡,太热爱家乡,家乡的什么都是最好的。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我班有好多学生也跟着父母远离了家乡,应该理解“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这句话。),理解到母亲的这种浓浓的思乡之情。
(三)课堂总结,深切体会
通过总结课文的内容,感情朗读全文,进一步复习课文,深切体会文中透露的思想感情。
(四)拓展延伸,深化认识
童年是多姿多彩的,像作者一样,学生一定也有印象深刻的事。这里,进行一个拓展练习,引导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没有不能忘怀的人和事?如果有,说给大家听听。并将此练习作为本课的一项作业——小练笔。
三、说板书
1、喜欢桂花
2、桂花雨
3、思念家乡,怀念童年
4、“摇花乐”
这课的板书力求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简单明了。
八年级上册《鱼》说课稿4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用彩墨画鱼》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即初步认识线条、形状、色彩与肌理等造型元素,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观察、绘画、制作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激发丰富的想象,唤起创造的欲望。
1、教学内容:
《用彩墨画鱼》这节课属于中国画教学,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学习和了解中国画的一些基础知识和技法,初步感受和体会中国画特有的魅力。
2、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用彩墨画鱼》这节课是一节集欣赏性、合作性、互动性等特点于一体的美术课,三年级学生学习了《彩墨游戏》,淡淡的接触了一下中国画,而这节课要学生加深对国画的认识和一些基本技法的掌握为以后的国画学习打下基础,所以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由此我制定了如下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了解鱼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特征,学会用彩墨的方法画鱼。
2.能力目标:运用所学笔墨知识和方法大胆地进行作画,培养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以及驾驭画面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笔情墨趣中,发现彩墨魅力,体验民族艺术,大胆地亲近彩墨,表现鱼的生命和美丽,并获得欢愉和满足。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和艺术。
4.审美目标:欣赏、感知民族艺术独特的表现形式,发现并尊重他人和自己的艺术表现。
艺术来源于生活,就应该服务于生活。另外,有些学生喜欢根据自己想法表现鱼,但又不知该怎么去表现,需要教师一定的指导,因此我将本课重难、点确定如下
学习重点:是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分析,以及教师的演示和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感受,体验中国画用笔,用色和用墨的基本方法和艺术特色。
学习难点:如何用浓淡干湿的画法和国画颜料相结合的画法来表现事物以及画面的构图。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联想奇特,好奇心重,爱表现自己,已基本了解和掌握了美术工具和材料的使用,会用线条和色块来表现他们所知道的东西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也曾接触过国画,但概念还是很模糊更别说对基本技法的掌握。一般的儿童国画教学都以临摹为主,而《用彩墨画鱼》这节课就是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想法,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对此,我将灵活地进行表现方法的传授,以无法生有法,循序渐进地启发引导学生自然轻松地掌握领悟国画的表现技法,并使之有创造的成就感,产生我要画而非我不愿意看到的要我画的现象。
三、教学法分析:
1、明确本课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
2、欣赏图片知道鱼的形状,来激发学生兴趣、以欣赏范画来认识用彩墨画鱼。以教师做示范讲解来了解用彩墨画鱼的基本技法。
3、创设情境激发创作潜能。
四、学习过程
(一)、1、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明确本课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
今天我们学习第八课《用彩墨画鱼》,请大家先看教材。在这一课当中,我们要了解认知鱼的基本特征,学习用彩墨表现鱼的方法,体验彩墨的乐趣。
板书课题——用彩墨画鱼。
(二)、欣赏图片知道鱼的形状,来激发学生兴趣
1、了解鱼的基本特征。
无论鱼的外形怎样变化,它的基本特征都是一致的,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请大家看:课件出示鱼的图片,带领学生一起了解鱼的基本特征。
鱼的结构分为:头部、躯干部、尾部;头上有嘴、眼睛、鳃;身上有背鳍、胸鳍、腹鳍、臀鳍;身上布满鳞片。
2、欣赏短片,留意观察鱼的外形特点,游动时的姿态和它身上的花纹以及周围的环境。
3、展示彩墨表现鱼的作品,引导欣赏(课件)
我们欣赏了这么多自然界当中形态各异的鱼,可是用彩墨表现这样的鱼会是什么样的?你们想不想知道?下面我们先来欣赏几幅彩墨表现鱼的作品。彩墨画由于它特殊的水墨效果,所以使画面产生一种很神气的艺术效果,我们大家在欣赏的时候留心去体会一下。
①欣赏韩美林彩墨画鱼的作品
这幅作品是韩美林先生的作品,是不是感觉这个鱼更加可爱啦!这幅画主要是用墨线勾勒鱼的外形,再用墨和颜色进行渲染,墨和色结合的恰到好处使画面生动简洁,而且整幅画一种鱼按不同的方向去排列,在形式上也感觉很新颖、很奇特。
我们再来看看下面这幅作品:《鱼趣》
提问:说说这幅画与前两幅画的最大不同点是什么?
教师小结:这幅画呢,在画面中画了几条同样的鱼,只是在大小和排列上进行了一些变化。背景部分我们看一下,用颜色和淡墨通过点染的方法去表现,把鱼衬托得更加生动,活泼了。
②欣赏学生作品
特点:用笔用墨大胆,画面完整,充满童趣。
教师:好,欣赏完了几幅画家作品,我们再欣赏一些学生作品。这些作品呢,虽然不如画家作品那样成熟,可是在用笔用墨用色上却毫不逊色,敢想敢画,自由自在的,我们在欣赏的时候仔细体会一下。
这些作品都是教材中给我们提供的学生作品,我们看看有哪些精彩之处。
图片出示:
提问:这幅画和我们刚才欣赏的画家作品相比有什么突出的特点?
学生:颜色很丰富,比画家作品的颜色鲜艳。:美丽。:五颜六色。
教师小结:这幅画中使用了很多的颜色,鱼使用了不同的颜色,背景也用了许多的颜色,所以似的画面感觉很艳丽。
我们刚才欣赏了这么多的画,包括画家的作品和教材上的学生作品,都很精彩,那么用彩墨怎么来画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呀?
4.讲解并演示彩墨表现鱼的方法步骤
那么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基本的方法:
①用线勾画:用墨线或彩线勾勒出鱼的外形,然后画出鳃、鳍、嘴、眼,再以墨线进行装饰,最后用淡墨或淡色渲染。
②线面结合:用泼色的方法画出鱼的外形特征,再用墨线或彩线勾勒具体特征。
教师边讲解边演示,看看中国画表现鱼应该如何表现。向学生介绍如何用笔蘸水、调色、构图,解决画面浓淡干湿的问题。
(三)、创设情境激发创作潜能。
1.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祖先赐予我们的笔墨灵性,呈现它的唯一方式就是尽情地用笔墨去涂画。
2.现在大家一定特别想画了,先听清我今天的作业要求:
①用彩墨的方法表现鱼
②可以画真实的鱼也可画想象中的鱼
③彩墨要富于变化,体现出笔趣、墨趣、水趣、情趣。
3.学生进行绘画表现,教师巡视指导。重点指导笔墨的使用,画面的安排。
教师及时发现、表扬有创意的作品。
(四)、教学拓展:
我们还可以给这张画添上背景吗?
五、板书设计
8、用彩墨画鱼
作品展示区
用线勾画线面结合
这样的板书设计直观明了、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又体现本课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对本课教学也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六、课堂评价:
每组推荐一至两件作品,选出学生代表,把他介绍给大家,对于表现大胆,画面效果突出的作品,请作者详细的介绍和讲解。(通过展示、介绍、互相学习、拓展知识,享受成功的喜悦。)
【八年级上册《鱼》说课稿】相关文章: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说课稿 吆喝说课稿11-03
八年级上册思品说课稿 合作竞争说课稿11-04
用彩墨画鱼说课稿11-04
它们都是鱼吗说课稿11-03
八年级上册《归园田居》说课稿11-09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都市精灵》说课稿12-17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幽径悲剧》说课稿12-17
八年级上册《美丽的西双版纳》说课稿12-19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说课稿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说课稿11-03
鱼我所欲也说课稿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