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高中音乐说课稿

时间:2024-01-18 11:38:18 宜欢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花城版高中音乐说课稿(通用10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花城版高中音乐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花城版高中音乐说课稿(通用10篇)

  花城版高中音乐说课稿 1

  一、导课。

  1、通俗音乐(Ppular Music)——把不表现重大体裁和思想内容的作品称为轻音乐,习惯上人们把通俗易懂、情调轻松的音乐,例如小斯特劳斯的那些圆舞曲等归属这个名词之下,以后,爵士乐、摇滚乐团、轻歌剧情、迪斯科等层出不穷的群众性的歌舞形式愈来愈多,而这些音乐虽然带有自娱的色彩,但有时亦有针贬时事,抨击现实的作品,原先的轻音乐的概念很难把这些都涵盖进去,有一些媒介把这些都为流行音乐,但这样就混淆了深受群众热爱的古典与这些音乐的界线。现在,理论家们一般都用通俗音乐一词概括这些音乐现象。

  二、授新课

  1、布鲁斯

  我们知道,布鲁斯即蓝调,在英文中是苦、忧郁的意思。虽然爵士乐包括黑人音乐、英国歌曲、法国舞蹈音乐等等,但布鲁斯是爵士乐的主要成分.布鲁斯产生的时间比爵士乐早,可能是综合了19世纪后半期黑人们演唱的田间号子。宗教歌曲<灵歌>和诉说的民谣演变而来的。布鲁斯的音乐特点,主要在于大调音阶上降第三级音和降第七级音,有时也降第五级音。这些降半音的音符有小调性的特征,而且唱到这些音时常常带有滑音。颤音,听起来哀声怨语,悲恸凄楚,感情十分丰富,所以也有人将布鲁斯译为“怨歌。当然,布鲁斯歌曲也有一些欢乐、愉悦的'作品。布鲁斯的速度舒缓,节拍常为四二拍、四四拍,旋律多含切分节奏。布鲁斯的演唱风格很自由,同生活中的语言情绪结合很紧,假声、呻吟、哭泣、嘟囔都可以用来渲染烘托气氛。布鲁斯这种底层社会的气质,给以后早期爵士乐带来了同劳动人民生活、同黑人民间音乐紧密相连的特色。

  带领同学们一起欣赏“空虚”布鲁斯。同时配合讲解:

  2、通俗音乐

  在通俗音乐的源起上,有的研究者认为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主要于西方,“一般主要指以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在欧美各国发展起来的一些适合城市一般市民群众兴趣和爱好的音乐”

  (1)。这种观点也许与“通俗音乐”或“流行音乐”的提法来自于西方有关。应该承认,百年来西方政治、经济和军事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使本身有着多种属性规定的西方文化也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展开来。自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开始,伴随着西方音乐技术和理论的大量引进,各种各样的音乐思潮和诸如“音程”、“谱号”、“BLUES”、“POP”之类的音乐名词术语也都逐渐被介绍到了中国。时至今日仍然不可否认的是,从某种角度来看,现代意义上的通俗音乐仿佛的确是一个西风东渐带来的舶来品。因为直到现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许多国家在通俗音乐创作方面不论从艺术手法、制作技术还是运作模式上都在或多或少或快或慢地因袭着西方的一些东西。但同样必须承认的是,这些都只能说明音乐实践本身的方法问题,并不能成为对通俗音乐的内涵和外延探讨可以完全用西方社会历史文化来解释的理由。即使在西方,用来解释通俗音乐或者流行音乐的“POP”一词的内涵也是颇为复杂的,它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的使用并不一致。法国学者亨利·斯科夫·托尔格在《流行音乐》一书里提到,“我们混用POP_MUSIC和MUSIQUEPOP,不加区别:在法国,前一英文用语等同于后一法文用语;但在英国,尤其是在美国,通常的称呼只是ROC(摇滚乐)

  ”(2)。事实上,作为“音乐”概念范畴内的“通俗音乐”,它首先必然具有“音乐”的属性,然后才具有“通俗”的属性,而作为一种艺术形态的“音乐”并不是只在西方民族和国家中存在;同样,作为“音乐”形态之一的“通俗音乐”,也不是在西方民族和国家中发展起来后才在别的民族和国家里出现的。实际情况是,通俗音乐不只是在近现代才有,而是很早就已经存在,并且是在绝大多数民族和国家里的客观存在,只不过在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家的通俗音乐体现了通俗音乐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而已。

  欣赏《童年回忆》与《思念》,并请同学们在欣赏后发表自己对乐曲的感受。

  三、总结

  通俗音乐是现在流传范围最广,最易于流传的音乐形式,但是通俗音乐的层次有高有低,请同学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多欣赏其中的精品。

  花城版高中音乐说课稿 2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聆听《金蛇狂舞》,感受、体验其热闹、活泼的音乐情绪,体会江南人民赛龙船的热烈场景和欢腾的情绪。

  【过程与方法】

  在感受、体验以及小组合作学习,在理解音乐作品的基础上认识聂耳及其创作特点,掌握这位革命音乐家的伟大贡献。

  【知识与技能】

  带感情哼唱作品,认识作品的创作手法,体会作品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反复听赏音乐作品,体会作者表达的音乐情感,认识了解聂耳及其音乐创作。

  【难点】

  理解并掌握螺蛳结顶的传统作曲技法。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钢琴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教师为学生播放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剪辑视频,并请同学们仔细留意:“视频中出现的曲子的名字是什么,你在哪里听过?”

  学生自由回答。(《金蛇狂舞》)

  2、教师总结并追问:“这样的乐曲作为背景音乐给现场营造了什么样的效果呢?”由此,顺势导入本课。

  (二)初步感知

  1、初听乐曲,乐曲表达了什么情绪?听此乐曲可以想象一幅什么样的场景?(欢腾的情绪;营造了节日氛围,表现了江南人民在节日的夜晚赛龙舟的热烈场景)

  2、请同学们通过以往的历史常识结合课前的预习,简单介绍聂耳生平,教师做适当总结。(聂耳,是我国30年代的作曲家,一生虽然短暂,但是他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的创作之中,也被称为是“人民音乐家”。它的创作领域包括群众歌曲、抒情歌曲、若干电影音乐作品以及民间器乐合奏曲,代表作品《码头工人》、《铁蹄下的歌女》、《翠湖春晓》等等。)

  3、乐曲的体裁形式是什么?(民乐合奏曲)

  (三)探究学习

  1、再次聆听《金蛇狂舞》,通过欣赏和观察乐谱,学生划分乐段,教师做总结。(乐曲分为几个部分?乐曲演奏主要由哪些乐器组成?全曲由三部分反复交替组成循环结构,乐谱上已经标注了分段记号。以锣、鼓等打击乐器为主,渲染了热烈欢腾的气氛,也使乐曲民族特色更加鲜明。)

  2、分段听赏音乐作品。

  (1)分析第一段

  聆听第一段,这段音乐描述了什么场景?(比赛开始时整装待发,人声鼎沸的场面。)

  带领学生哼唱旋律。

  (2)分析第二段

  聆听第二段,并思考:这一段在情绪上与第一段相比有什么不同?作者是如何来表现的?(情绪更加热烈,节奏更加紧凑、力度加强、速度变快。)

  带领学生哼唱旋律。

  (3)分析第三段。

  听赏第三段音乐,并思考:金蛇和狂舞分别指的是什么?(金蛇——江面上比赛的龙舟,狂舞——龙舟队争先恐后竞赛的场面。)

  3、探寻音乐的创作手法。

  请同学们仔细聆听作品,并结合第三段的乐谱,教师弹琴,学生通过分组对唱、接龙的方式仔细展开思考:在这段旋律中你能否发现什么规律呢?这是一种什么创作手法?(乐句之间上下呼应、呈现出逐渐紧缩的形式,最终以简洁的单音结束全曲。这是我国传统音乐创作中经常使用的一种作曲手法,叫做“螺蛳(si)结顶”。)

  4、思考为什么运用“螺蛳结顶”这种创作手法?怎样演奏才能更准确的表达音乐情感?(“螺蛳结顶”可以很形象呈现问答句式;演奏时,一问一答要体现出一强一弱的.演奏效果,形成鲜明的力度对比。整体速度稍快些,这样基本上就能把作品的整体情感准确的表现出来。)

  5、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得到了哪些启发?

  (三)拓展延伸

  1、教师引导同学们了解施光南的声乐作品——请同学们欣赏《打起手鼓唱起歌》以及《祝酒歌》,并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同样被称为“人民音乐家”的两个人,为什么在音乐创作上有着不同的风格呢?

  学生讨论,并自由发言。

  2、师生共同总结。(两位作曲家生活于完全不同点历史时期——解放前和解放后,因此,艺术家的创作与他所处的时代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四)小结作业

  1、师生用问答的形式,共同总结本课主旨。(结合时代背景欣赏音乐作品,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音乐文化)

  2、下节课我们以“人民革命音乐家”为主题召开一次音乐赏听会,同学们在课下整理文本及音响资料,下节课分享。

  五、板书设计

  略

  花城版高中音乐说课稿 3

  一、说教材:

  本课题选自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模块第十六单元第二十九节。所教的内容为冼星海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课时安排为一课时。

  二、说教学目标:

  以音乐课程标准的定位为依据,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本课特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 聆听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感受,体验其丰富的音乐情绪,进而认识这部作品的社会价值及艺术价值。通过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 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大合唱,并知道大合唱中常用的演唱 形式都有哪些?对《黄河大合唱》中各乐章进行分析。

  三、说教学重、难点:

  由于时间关系在课堂中重点听三个乐章,《黄河船夫曲》《河边对口曲》《保卫黄河》引导学生欣赏分析《黄河大合唱》情感发展。及演唱形式。

  四、说学法

  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学生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集体演唱小组活动,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活动中思考、来提高认识,获得知识。

  五、说教法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采用了新的教学理念,教师的课堂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形式:

  1、创设情景教学法能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对比式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真正的理解作品和掌握知识。

  3、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视、听结合起来,能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幅度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并加大课堂的信息容量。

  六、说教学流程

  (一)导入:

  先让学生视听一小段音乐,然后问题式引入新课。

  (二)出示课题:

  《黄河大合唱》(设计意图 通过问题的设计推动课堂进入主题)

  1、让学生交谈自己所了解的作曲家的生平及创作背景,和代表作品等。

  2、教师小节之后让学生观看一段视频《作品创作故事》来详细了解作品产生过程。

  3 教师提出问题,这部作品共分几个乐章?大家最想听第几乐章?

  (三) 新课讲授

  1 视听《欣赏《河边对口曲》

  (设计意图 通过欣赏让学生真正走进音乐,从分析作品的演唱形式入手,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情绪与情节的发展。)

  师:很好!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河边对口曲》。大家边欣赏边思考以下两个问题:a/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b/歌曲的情节是如何发展的?

  生:欣赏作品后回答:

  a/演唱形式是对唱。b/歌曲情节是从两个老百姓相遇,然后相互问答倾诉,最后一同走上抗日的道路。

  师:我们再来听下歌曲的最后一个部分(播放歌曲)。在这个部分里,只有两个背井离乡老百姓的对唱吗?

  生:没有,还有合唱。

  师:那为什么又要用到合唱呢?作者想借合唱这种演唱形式来表现什么?

  生:表现遭受敌人逼迫而逃亡的不仅仅只有这两个老百姓,中国还有千千万万这样苦难的人民。大家一同上前线抗日杀敌救国。

  师 :找出两位学生来表演。

  2、欣赏《黄河船夫曲》

  (设计意图 想通过层层设问来推动学生的积极思维,从歌曲的体裁入手,引导学生体会歌曲速度和力度的变化。并通过模唱把握歌曲的精神内涵。 在音乐中找出答案)

  1、师:在欣赏这首歌曲之前,我请大家边欣赏边思考这几个问题:

  a/歌曲的体裁是什么?b/速度与力度的变化使你联想到什么?

  生:欣赏后回答

  a/歌曲体裁是劳动号子。b/速度由快变慢再变快,力度由强变弱再变强,联想到船夫与惊涛骇浪搏斗的情景。

  师:大家说的很对!那船夫们不惧怕惊涛骇浪,勇敢顽强地一起与之搏斗,这表现出了一种怎样的精神?

  生:表现出船夫们团结一致、无所畏惧、永不放弃的精神。

  师:对!这种团结协作、勇往直前也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和坚强。

  2、师:这首歌曲的体裁是劳动号子,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船夫们劳动的场景。

  生:按照老师指挥模仿劳动号子,体验劳动号子便于整齐用力的作用。(模唱片段。)

  3 欣赏《保卫黄河》

  (设计意图从分析演唱形式入手,引导学生体会作品情节与演唱的关联关系,使学生对音乐作品中演唱形式与情感传达的结合有一定的认知。)

  师:很好!现在我们就来聆听《保卫黄河》!会唱的同学跟着一起唱(播放歌曲的第一部分)。

  生:欣赏并跟唱。

  师:这首歌曲大家在初中的时候都学唱过这首歌,刚才大家也唱的很不错。现在我们来听歌曲的.第二部分,大家看看这里的演唱形式是什么?(播放歌曲的第二部分)。

  生:演唱形式是轮唱。

  师:为什么在第一段大合唱之后又要用轮唱这种形式呢?我们现在也来轮唱一下,各位同学看老师的手势每个小组进入。

  生:进行轮唱训练。

  师:好,刚才我们进行了轮唱练习。大家体会到轮唱这种演唱形式有什么特殊的表现意义?

  生:一轮接一轮的,就像波浪一样一层一层涌来。

  师:很好!那在这首《保卫黄河》里,作者用到了轮唱这种形式就是要表现出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团结抗日,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的抗日决心和斗争精神,把敌人淹没在抗日洪流中。

  (四)知识的拓展和延伸:(选择"拓展与探究"第四题的第2题)

  1欣赏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可让学生扩宽视野,对比出同一首作品不同的表现形式有不同的风格)

  师:现在大家对声乐轮唱曲《保卫黄河》有了比较深刻的印象,下面我们来欣赏下由著名钢琴家朗朗和管弦乐队合作的钢琴协奏曲《黄河》中的第四乐章《保卫黄河》,大家来对比下钢琴演奏的《保卫黄河》与声乐曲《保卫黄河》,说说看你们喜欢哪个版本?这一乐章出现几次主题,分别有什么不同?

  生:欣赏后发言。

  2、"大合唱"的概念

  师:《黄河大合唱》这部作品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就欣赏到这里,现在我们一起以这部作品为例来归纳下什么是大合唱。

  生: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归纳。(多乐章的声乐套曲;演唱形式包括领唱、独唱、重唱、对唱、齐唱、合唱等,有时穿插朗诵;用来表现重大的历史或现实题材,内容富于史诗性和戏剧性;乐队伴奏)

  (五)总结

  师:播放背景音乐《怒吼吧,黄河》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就欣赏到这里,下节课将继续欣赏大合唱其他乐章并与钢琴协奏曲进行对比找出他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花城版高中音乐说课稿 4

  一、说大纲

  我设计的课堂教学内容是《非洲音乐》,高中音乐新课标中指出,高中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其目标之一便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音乐教学中应有机地融入人文化元素,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人文精神的思考、理解和追求。本课的教学,除了让学生理解非洲音乐文化的独特魄力,更为主要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竖立多元文化的价值观,拓展学生的音乐鉴赏的视野,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感知和欣赏音乐能力的目的。

  二、说教材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高中《音乐鉴赏》第五单元《亚非音乐神韵》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教材和教参所提供的教学内容与参考资料较多,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设计。因为学生对黑非洲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知识了解的比较少。要在一堂课内对非洲音乐的风格特点、表现形式、演奏乐器等有全面、准确的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我设计了以非洲音乐的节奏特点、鼓乐风格、宗教色彩三大部分内容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课堂中选择了三首有代表性的曲目,并尽可能采用音像资料。内容的设计涉及了鉴赏、体验、表现、创作、探究等教学领域,引导学生充分地感受和体验音乐。

  三、说教学目标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初步了解非洲音乐的概况,体验非洲音乐中复杂多变的节奏特点,并了解鼓在非洲音乐中的重要地位。通过欣赏和体验,理解非洲音乐文化独特的魄力及神秘的'宗教色彩,理解非洲音乐文化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影响。培养学生以正确的态度理解世界多元化音乐。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感受非洲音乐的节奏特点。

  四、说教法与学法

  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共包括了:听辨导入,欣赏与探讨,创编与表演,拓展与延伸四个部分组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法与学法的选择上尽可能的突显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根据本课教材的内容和高中学生的学习特点,我在课堂中设计了学生探究学习、师生交流,节奏模仿、鼓乐模拟、旋律模唱、音乐情境创编等教学活动,通过这些教学手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思考与探究。课堂教学中的欣赏部分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音乐画面,营造音乐情境,使学生能通过更具体的音乐形象准确的感受和理解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音乐知识内容的学习方法,采用师生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探究的形式深入知识主题,避免枯燥的音乐知识的灌输和讲解。本课还合理地设计了许多学生律动活动,如简单的非洲节奏模仿,非洲鼓乐的模拟,非洲歌唱形式的模唱等,这些学生活动的设计不仅仅让学生在知性理解的基础上,更加充分地体验了音乐,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课堂的生动性,活跃了课堂氛围。在本课的非洲音乐情境的创编与表演环节,把课堂的中心与重心再让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和探究的基础上,充分表达自己心目中所理解的非洲音乐。让学生把认知行为内化为基础技能实践活动。课堂最后设计了非洲音乐与世界音乐的拓展学习部分,学生通过欣赏、思考与讨论,理解每一种民族音乐都是世界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非洲音乐也是如此。从而使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共享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

  五、说教学过程(略)

  六、说反思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特别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所有音乐作品的欣赏、分析、创造都是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并让学生以审美的眼光欣赏音乐作品。音乐还是一门实践性的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尤其在表现领域更体现了这一特点,长期以来,我们的高中音乐课堂在注重学生感官体验的同时,却忽略了对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的培养,我们一直认为活泼、律动的音乐课是小学和初中的音乐课特点,而高中音乐课堂应该是知性的,理性的。但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的热情与活跃,积极与投入改变了我的看法。我们高中音乐教师更应该在我们的音乐鉴赏课教学中,尽可能合理的设计学生的律动及创编活动,丰富我们的课堂氛围,同时也给学生足够的音乐发展和表现的空间。让我们的课堂不再单一和枯燥。

  花城版高中音乐说课稿 5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上午好!

  很高兴能够参加此次说课活动,我说课的题目是“华夏音乐之光”,是湖南文艺出版社高中一年级音乐鉴赏第四单元“音乐与时代”中,第一节的内容。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具备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对于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促进身心健康,形成完善的个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设计、教学过程和课后评价反思几个方面来向大家详细解说一下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湖南文艺出版社高中一年级音乐鉴赏第四单元(音乐与时代)中的内容。本单元包括中国音乐盒西方音乐两部分,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中国音乐和西方音乐不同时期的简要历史和成就,体会时代、文化和社会对音乐创作的影响。

  本课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节“了解中国音乐发展的主要线索和成就”是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第四单元的前三部分是按照中国应用发展的脉络设计的。“华夏音乐之光”是古代音乐的精选,旨在通过聆听和分析这些作品,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辉煌与成就,启迪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拓宽音乐视野,初步直销音乐与其它学科的一些关系,增进他们对综合女改过古代音乐文化的热爱之情。本课选取了《八音和鸣》《酒狂》《黄莺鸣》《阳关三叠》《湘妃泪》5部作品。

  鉴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辨识古代乐器钟、磬、琴、琵琶。这是为了完成智育目标。

  2、情感目标:能认真聆听本课的音乐作品,体会古人的情感;能说出古代音乐与现代音乐的一些区别。超级化他们对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热爱之情,这是为了实现德育目标。

  3、过程方法目标:能随乐曲哼唱《阳关三叠》、《黄莺吟》两首歌曲,并记住《酒狂》、《湘妃泪》的主旋律。这是为了完成美育目标。

  以上是我制定的本课教学目标,重点是辨别古代乐器,难点是记哼唱两首歌曲。

  三、学生分析

  高一学生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学习后,在鉴赏能力上应该有一定的提高,加上是本国、本民族的音乐,学生应该能对音乐的内涵有所体会。但是他们头脑中的知识并不完整、不系统,要真正的理解音乐、说出作品在节奏、调式、和声等方面特点还有一点的难度。同时,学生所喜欢的是现代流行音乐,虽然本节内容非常好听,但学生也会对本节内容会有点不喜欢,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正确的引导。

  针对以上目标中的重点、难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一下教学原则。

  四、教学原则

  1、学生主体原则:教学中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我作为一名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设计者和引领者。不能以传授为主要手段,而要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

  2、直观性原则:音乐是直观的,必须以学生直接聆听为主要手段。

  3、德育为先原则: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促进身心健康,形成完善的个性为目的.的,放弃了德育,鉴赏就毫无意义。

  有了目标和原则,教学方法才具有意义,下面我解说一下本课的教法设计。

  五、教法设计

  1、本课为一个课时,一共选编了五首乐曲,约16分钟。其中《酒狂》《阳关三叠》《湘妃泪》可作精听曲目。

  2、鉴于本节为第二学期的起始课,而且人文底蕴比较厚重,可结合历史、唐诗、宋词等进行人文教育。

  3、本节介绍的几首器乐曲用的乐器,可以图片作为介绍,其中古琴已被俩喝过批准为“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介绍要全面,要体现出一定的人文底蕴。

  4、本课主要使用的设备,主要是多媒体教室,我准备用播放音乐、FLASH短片、图片,并通过分组讨论、反复模仿等手段来突出重点。同时创设请讲引导学生融入音乐体验中去。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过程,我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导入。用寒假中的《春节联欢晚会》为起点,指出现代音乐中传统越来越少,要想提高个人素养,必须学习古代音乐中的精髓,那么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到古代与游览,去感受一下古代音乐作品。

  2、设计问题,讲授新知识。

  (1)问题:中国五千年文化起于何处?中国古代音乐源于何处?

  通过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引出中国音乐源于“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并介绍我国古代乐器制作的精湛工艺。

  (2)播放乐曲《八音和鸣》体会楚调的韵味。

  播放以前要先介绍作品的时代和背景。在欣赏的同事,教师展示编钟、磬的图片并指出编钟、编磬的华彩乐段。乐曲时值不长,可重复一次欣赏,以增强学生的感受。

  (3)问题:“文人四艺”是什么?那么“四艺”中关于音乐的是什么?

  通过学生们回答问题,介绍乐器古琴。中国古代音乐最具有代表性的乐器,古琴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最好载体,课程汇总要详细加以介绍。

  播放作品《酒狂》,乐曲有两个版本(姚炳炎版和龚一版)最好都播放给学生们听,“借酒佯狂”的意境。让他们宰不同音响的对比下感受“托兴于酒”

  (4)师生互动:在听赏《酒狂》时,结合你学过的和了解的相关历史知识,谈谈你对乐曲的感受,与学生们进行交流。

  (5)师生互动:朗诵《阳关三叠》,看谁感情表达的最真切,最富有音乐感。互动后比方乐曲《阳关三叠》。让学上体会两种表现形式上的不同感受。指出音乐做能表达人们的情感。

  (6)播放《黄莺吟》,乐曲似乎不如前几首作品容易被学生接受,可以由教师领唱(奏)来体会乐曲的情感。(现场表演比录音更能表达乐曲的情感,更能吸引听众)

  (7)课程进行到现在时间已所剩不多可简单介绍一下“琵琶”,并播放《湘妃泪》在音乐声中布置作业“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让学生在音乐声中结束课程。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仍旧坚持我美育为手段,德育为目的的教学原则,课堂中重点以作品的文化内涵来感染学生,教学中努力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八、板书设计

  华夏音乐之光

  乐器介绍作品分析

  花城版高中音乐说课稿 6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下午)好!(鞠躬)我是xx号考生。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是《金蛇狂舞》。

  一、说教材

  (过渡语:首先我想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金蛇狂舞》是选自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全一册第十六单元第二十八课。这是一节鉴赏课,通过鉴赏民间器乐合奏曲《金蛇狂舞》,理解不同音乐主题以及螺蛳结顶的传统作曲技法,学生能够掌握体会到作者表达的音乐情感。

  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在理解音乐作品的基础上认识聂耳及其创作特点,掌握这位革命音乐家的伟大贡献。

  二、说学情

  (过渡语:那么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要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对学生的情况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的学习兴趣已经上升为学习乐趣,学习逐渐成为自觉的行为,并能够不断从学习中得到成功的心理体验。但是高中生在平时的音乐生活中多是盲目而随意的,缺乏一定的引导,因此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观,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的任务。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语: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三个维度,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因此我将三维目标设计如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聆听《金蛇狂舞》,体会其热闹、活泼的情绪,感受中国民族音乐的美。

  过程与方法:在感受、体验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理解音乐作品,认识聂耳及其创作特点。

  知识与技能:带感情哼唱作品,认识作品的创作手法,体会作品情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过渡语: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

  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反复听赏音乐作品,体会作者表达的音乐情感,认识了解聂耳及其音乐创作。难点、理解并掌握螺蛳(si)结顶的传统作曲技法。

  五、说教法、学法

  (过渡语: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分以下两点。)

  教法:讲授法、创设情境法、直观演示法。

  学法:视听结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六、说教学用具

  为了辅助课堂更好的展开,我采用钢琴、多媒体作为我的教学用具:

  七、说教学过程

  (过渡语:下面我来说一说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总的设计思路分为五个环节:新课导入、初步感知、探究学习、扩展延伸、小结作业。下面,我将分别来介绍这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新课导入环节

  (过渡语: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

  上课伊始,我采用为学生播放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剪辑视频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视频中出现的曲子的名字是什么?学生能够说出视频中的曲子是《金蛇狂舞》,由此顺势引入本课课题。(板书:金蛇狂舞)

  第二环节是初步感知环节

  (过渡语:初步感知这一环节是本节课新课讲授的第一个环节。)

  在这一环节,我会为同学们完整的播放一遍乐曲《金蛇狂舞》,并提问同学们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通过初听学生能够分析出乐曲的情绪是欢腾的。

  随后我会追问同学们这首乐曲的体裁形式得出民间器乐合作曲,接着再向同学们介绍歌曲的作者、聂耳的基本情况,以及的相关知识,辅助学生了解乐曲。

  (过渡语:通过这样直观感知的方式,请同学们捕捉到最表面一层的音乐信息,充分发挥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为接下来的探究学习做了良好的准备。)

  第三环节是探究学习环节

  在这一环节我会针对学生身心的特点,利用层层深入的提问引导学生发现音乐作品曲式结构、体会情绪变化,并能够通过进一步分析音乐本体,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

  首先我会提问同学们,这首乐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呢?演奏都包括哪些乐器呢?通过聆听作品,学生可以发现作品从结构上看可以分为三段;(板书: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

  接下来我会引领同学们分段落聆听,感受音乐的情绪变化,在反复聆听以后,学生会发现各音乐主题之间在情绪上呈现出了情绪更加热烈,逐步递进的情况,第一段刻画了比赛前人声鼎沸的场面,第二段情绪更加热烈(板书:人声鼎沸;情绪更热烈);

  接下来我会提问同学们“这样的情绪是通过那些音乐本体体现出来的呢?”在老师的引导下,结合谱例相信同学们可以捕捉到节奏更加紧凑、力度加强、速度变快。(板书:(第二段后面)节奏、力度、速度)

  随后我会请同学们结合谱例探索第三段的音乐的旋律发展规律,师生共同总结发现“螺丝结顶”的传统音乐作曲技法。由此就可以将音乐本体和情感表现进行一种有机地结合,使知识形成网络,学以致用。(板书:(第三段后面)螺丝结顶)

  最后我还会在基本欣赏环节以后,请同学们来谈一谈这首乐曲所传达的精神主旨是什么?最后总结民间器乐合奏曲《金蛇狂舞》渲染了热烈欢腾的`气氛,也使乐曲民族特色更加鲜明。

  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不但可以更全面地掌握新知,同时还可以主动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对于学生丰富情感、提高音乐鉴赏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第四环节是拓展延伸环节

  在拓展提升环节,我会为同学们分享施光南的声乐作品、请同学们欣赏《打起手鼓唱起歌》以及《祝酒歌》,请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同样被称为“人民音乐家”的两个人,为什么在音乐创作上有着不同的风格呢?随后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这样设计,一方面巩固了学生对本节课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可以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提高了音乐艺术审美能力。

  第五环节是课堂小结环节

  好的结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课堂小结时我会和同学们一同探讨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总结音乐作品所传达的精神内涵。在作业的设置上,我会请同学们以“人民革命音乐家”为主题召开一次音乐赏听会,同学们在课下整理文本及音响资料,下节课分享。

  八、说板书设计

  最后,这就是我今天的板书设计,包括了三个乐段的情绪、场景、音乐要素、作曲技法等内容,板书选择了提纲式来设计,通过这个板书学生可以直观的捕捉到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和思想主旨,知识点呈现较为清晰明了。

  以上是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感谢各位老师的耐心聆听,请老师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花城版高中音乐说课稿 7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

  我是应聘高中音乐的3号考生。民乐合奏是中国传统音乐的经典分类,能够给学生带来美的体验。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说课题目是《金蛇狂舞》,下面开始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金蛇狂舞》是人音版高中音乐的一节鉴赏课。乐曲是三段体结构,旋律始终具有鲜明的节奏特点。第一段。乐曲一开始,就以明亮上扬的音调不断地呈现出欢乐、昂扬、奔放的情绪,让人耳目一新。第二段。由两小节打击乐器音响引出的更加热情昂扬而且流畅明快的旋律,令人感到充满生机而富有生命之活力。第三段。作者巧妙地借鉴了民间锣鼓点中“螺蛳结顶”的结构形式。上下句对答呼应,句幅逐层减缩,速度逐渐加快,加之锣、鼓、钹、木鱼等打击乐器的节奏烘托,使情绪逐层高涨,直至欢腾红火的顶点,生动地再现了民间喜庆时巨龙舞动、锣鼓喧天的欢乐场面,洋溢出鲜明的民族性格特色和生活气息。全曲以激越的锣鼓伴奏,更渲染了热烈欢腾、昂扬激奋的气氛。

  基于对教材的整体把握,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①欣赏《金蛇狂舞》,感受江南人民赛龙船的热烈场景和欢腾情绪,加深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②通过聆听、分析、演唱作品,能够分辨段落特点,提高对民乐合奏作品的感知能力;并结合小组讨论以及“螺蛳结顶”创作实践,提升音乐创作能力。

  ③了解聂耳及其作品;聆听《金蛇狂舞》,感受作品各个乐段的音乐特点,理解和掌握“螺蛳结顶”的创作技法。

  这样确定教学目标,使陶冶情操、发展能力和传授知识紧密结合,在同一教学过程中互相渗透,共同完成。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聆听《金蛇狂舞》,感受作品各个乐段的音乐特点。难点则是理解并掌握螺蛳结顶的创作技法。

  二、说学情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逐渐接近成人,抽象思维能力基本完备,对于知识的渴求层面,不再局限于表象与外在,更是更深层次的关注内在于本质,但也由于课业、学业的压力,学生们对于音乐艺术与中国民族音乐的关注度较低,也更加有自己的想法,不易受他人影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更加多元化、更符合高中生认知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努力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引导学生更科学的去体味音乐,感受音乐。

  三、说教学方法

  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主要采用了讲授法、视听结合法、小组讨论法。

  四、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将具体阐述一下本课的教学过程。《课标》强调:“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艺术感知及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参与艺术活动的兴趣和热情。”为了让学生获得充分的`实践体验,本节课包含了聆听、演唱、和编创等各项音乐活动,具体可分为导入、新课教授、巩固练习、音乐活动、小结作业五个环节。

  (一)新课导入

  授课开始,我为学生播出示赛龙舟的图片并提问学生,图片中描绘了怎样的场面?学生能够回答出赛龙舟、热烈欢庆等。我进行总结,我国龙舟竞渡的起源,流传最广的是爱国诗人屈原的传说。传说屈原投汨罗江自尽后,楚人划船拯救,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却无所获。从此,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屈原投江殉难日,楚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都到江上划龙舟,于是端午节龙舟竞渡的习俗便这样流传下来了。图片中随着裁判员的一声令下,各色各样的“龙”如箭离弦,顺流而下,欲争群龙之首,激动人心的场面,催人振奋,导入本节课。这样的导入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简单快捷易于开展,又能够紧扣主题核心帮助学生建立与民乐合奏的联系,激发他们的学习探究欲望。(板书)

  (二)新课讲授

  为了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我会播放《金蛇狂舞》引导学生聆听作品,播放后提问学生,说一说对作品的了解?学生举手发言得出民族管弦乐作品、欢快热闹等。我来总结,《金蛇狂舞》是作曲家聂耳根据传统乐曲《倒八板》改编创作的一首民族器乐合奏曲。乐曲表现了南方人民在节日的夜晚赛龙船的热烈场景和欢腾的情绪。

  花城版高中音乐说课稿 8

  一、说教材

  1、说大纲;根据大纲要求,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认识以下三个问题。即: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及艺术作用;怎样鉴赏音乐;音乐与人生的关系。这三个问题,不仅对学生学习音乐鉴赏具有基础性,指导性的意义,而且对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音乐审美观,形成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用音乐来提高生活质量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教材分析;本课教材是高中音乐鉴赏第一单元的第一节。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导言和琵琶曲《草原放牧》以及交响乐《第六悲怆交响曲》,还有的就是要讲授音乐的基本要素。内容比较多,我计划用两个课时来完成教学。

  3、教学目标

  一个是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感悟、表现和创造音乐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的能力。高质量的人生,应该用音乐美化自己人生的道理,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音乐鉴赏的兴趣和信心。二是初步认识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 三是聆听《草原放牧》,感受形式要素。

  4、教学重点有两个

  一是认识音乐要素、音乐形式要素的基本内容。

  二是通过鉴赏作品《草原牧歌》认识部分音乐形式要素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5、教学难点

  认识节奏、力度、速度、旋律的艺术作用。

  二、说教法说学法

  高一的学生,有很好的想象力和判断力,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紧紧围绕教学目教学重点,我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在讲授音乐理论知识的时候,尽量的结合作品,通过让学生听,看,参与体验,互动交流等形式来实现我教学的目的。在导入中,我用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引起讨论,最后总结,从而达成与学生的互动。总之,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我会让学生感到学习音乐的乐趣,也能从乐趣中学习到一些音乐知识。

  三、说教学过程

  本单元主要是通过几首音乐作品来说明音乐要素的形式和作用,下面我主要说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在这一课中我主要采用对比聆听法,讲授法,谈话法,练习法等。

  1) 导入:谈话导入:音乐与人生有什么关系?设计意图是引起学生的思考。

  2) 认识音乐鉴赏的相关知识,首先是课堂提问学习导言,格言和散文。学完导言之后便是初步学习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最后把节奏,速度,力度这三个最常见的音乐要素作重点讲解。

  3)鉴赏《草原牧歌》。这一环节也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先完整聆听,再对比聆听。这一部分的设计意图是指导学生参与鉴赏实践活动。第二部分是对比聆听这首曲子。教师分别打出两个不同主题的饿节奏,并请学生配上不同音高的`乐音,并让学生体验哪位同学的配音最美。然后对比听,唱两个主题音乐。最后是最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部分,介绍几个蒙古族舞蹈动作,播放《草原放牧》第一主题,请学生在音乐的配合下跳舞。这部分应用的主要的教学方法是练习法,设计意图是加深音乐记忆,培养和激发持久兴趣。

  四、拓展感受

  再次完整聆听《草原放牧》思考“拓展与研究”第1、2、5题和第3题有关《草原放牧》的项目。完整播放音乐,学生思考后提问回答,教师做以鼓励为主的补充和评价,并做好记录,作为形成性评价的材料之一。这部分主要应用的是谈话法,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做题,认识到自己的进步,培养学习鉴赏音乐的信心。

  五、小结:

  总的来说,这是一堂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的一堂课,教师主要通过学生的参与体验互动和聆听教学法,讲解教学法,感悟教学法,课堂提问法与练习法来加深学生的学习内容,从而让学生对音乐鉴赏产生兴趣。

  花城版高中音乐说课稿 9

  一、说课标

  根据高中音乐课新课标要求,欣赏民歌的学习是音乐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欣赏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民歌,从而加深同学们对祖国的热爱,并扩大音乐视野,提高欣赏音乐的能力。

  二、说教材

  1、教材分析:本课是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多彩的民歌〉中的高亢的西北腔,本单元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民歌的不同地域风格及不同的民族风格,认识民歌中常见的一些体裁形式,进而认识我国民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世界优秀音乐文化中的绚丽瑰宝。 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西北民歌最具代表性的“花儿”和“信天游”。《上去高山望平川》是一首青海花儿,在全国各地颇具影响,声誉极高。《脚夫调》是陕北信天游中的代表曲目,表现脚夫的复杂心情。

  2、教学目标:一是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地方风格,认识“花儿”、“信天游”等民歌体裁。

  二是引导学生探究有关民歌的基本知识,初步认识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

  3、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能按歌曲的旋律、节奏等特点分辨西北的民歌。

  三、说教法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学习方法是很重要的。高一的学生,有很好的想象力和判断力,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紧紧围绕教学目教学重点,我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在讲授音乐理论知识的时候,尽量的结合作品,通过让学生听,看,参与体验,互动交流等形式来实现我教学的目的。通过“听”歌曲的旋律、节奏等要素,让学生去感知音乐,从而来分辨西北民族的民歌特点。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配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使学生通过形象感受来理解音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教学过程中,创设愉悦和谐的情感氛围,充分发挥以学生的主体,老师为指导的作用,成功地达成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程序

  本课主要是欣赏少数民族歌曲,了解歌曲的风格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目标教学模式进行。

  1、导入:运用创设情境,兴趣引入法。首先了解学生对我国民歌曲调的地域划分,知道多少?有没有谁能说出各个地域的'民歌风格?然后运用课件向学生展示超级女声演唱民歌的视频,从而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起他们的有意注意及兴趣。

  2、展示目标、导学达标

  采用用感性到理性的教学法。

  第一步采用听--想--观看--讨论的程序,让他们听三首歌曲的旋律片段,了解各首民歌的风格特点及表现情绪等。 阅览歌曲简介、欣赏歌曲、知识链接、互动链接

  第二步然后我将结合流行歌曲,给学生介绍西北民歌的风格特征。 阅读音乐知识,了解花儿、信天游,欣赏歌曲,互动链接

  第三步拓展探究 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深入地感知、体验、理解西北民歌的风格特征。并结合流行乐满足学生的审美需求,自然地导出下节课的内容。

  五、总结反思

  总的来说,这是一节注重培养学生自主的音乐感受能力和电脑多媒体课件运用的的音乐欣赏课。

  教学内容在安排上要尽可量紧凑丰富,要力求课堂气氛生动有趣而富于吸引力。师生互动的充分性和从容性可能会不够。对“和”—作品技术背后的文化内涵的引导方式还可再改进。学生参与方式还可进一步丰富,参与的机会可进一步增加。这些要要依据实际上课情况调控和改进。

  花城版高中音乐说课稿 10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本课是第六单元第欧洲民间音乐,拉丁美洲音乐中的第一课,也就是整本书的第十二节-欧洲民间音乐-风笛,排萧,本课是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包括多声重唱-鸟儿在歌唱和风笛演奏-优雅,还有的就是排萧演奏-森林的多伊那和妇女的舞蹈,还包括音乐知识欧洲音乐,因为学生普遍对音乐理论知识不感兴趣,所以我在讲音乐知识的同时会尽量结合作品,让学生轻松的接受,这节课我会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手段,贯彻思考,体验,探究,实践的原则,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二、说教法根据教材特点和配合学生的特点

  应用多媒体手段创设生动的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和谐而愉快的情感氛围,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教师的指导作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和感受音乐,

  三、说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轻松的学习,学习方法是很重要的

  在讲授音乐知识时,我会尽量的结合作品和影响资料,做到让学生轻松的接受,努力让理论知识变得不会那么枯燥,这节课的导入我用铁达尼号的主题歌的音乐来导入,着重让学生听有风笛演奏部分的`音乐,并提问学生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由此来引出今天本课的饿主题-欧洲音乐,这种导入从学生熟悉的音乐入手,让学生能从熟悉的音乐中感到亲近与轻松,并能从这种轻松的氛围中学到一些音乐知识,

  四、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目标;

  1、欣赏几首具有代表性的欧洲民间音乐,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欧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征,初步知道欧洲民间音乐的饿概况。

  2,了解风笛、萧的音乐特点。

  本课的重点是:从音乐中了解到欧洲民间音乐的特点,并让学生结合作品了解欧洲民间音乐的特点。

  难点是:能从不同的声音中分辨出风笛与排萧的不同之处,并说出主奏乐器。

  五、说教学过程

  这节课主要包括三首欧洲民间乐曲,我在整节课中会应用讲授法,体验法,谈话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

  1)导入:我用铁达尼号的音乐来导入,特别让学生来注意前奏的音乐是用那种乐器主奏,在学生的回答中引出今天的主题-欧洲音乐,这样的饿设计意图是让学生能从熟悉的饿音乐入手,引起学生对本课的亲近与兴趣,在这里我主要应用欣赏法与谈话法,

  2)我请同学们来读一读写在本课开头的李斯特的名言,并指出今天的教学任务:欣赏几首欧洲民间音乐,并了解民间音乐的饿美妙与特点,这样的饿设计意图是能从李斯特的名言中更加加深学生对民间音乐的饿印象,使学生了解到民间音乐不管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都是极具特色的,从而升华了今天的饿主题,在这里我应用的教学方法是谈话法,

  3)完整播放《鸟儿在歌唱》,并请几位学生来说说这首曲子的特点,他与美声唱法有什么不同?回答完毕,请班级上学过美声的饿同学来演唱,让同学们能现场对比聆听两种唱法的不同,完了之后,教师指出这是一种欧洲唱法-欧亚唱法,并结合作品来解释什么是欧亚唱法,在这里我应用的饿是谈话法与参与实践法,这样的饿设计意图是能让学生近距离的饿体会两种唱法的不同,并能通过请学生演唱,加深学生对本课的印象,

  4)完整播放《优雅》并提问:这首曲子用了那种乐器啊?

  学生回答:风笛,

  下面多媒体显示风笛的形状,教师简要讲解有关风笛的知识,完了之后,多媒体再弹出一个画面,是中国的竹笛,通过对竹笛的饿介绍让学生能分辨竹笛与风笛形状上的饿区别,

  最后教师指出不管是风笛还是竹笛他们都是民间音乐中不可缺少的主奏乐器,这里主要应用讲授法,通过对比介绍,让学生能事先体会到民间音乐的美妙,

  5)小插花,播放两段音乐,请学生来分辨主奏乐器,

  (一段是中国的饿竹笛,一段是风笛),教师鼓励学生回答准确,这时侯教师拿出两个乐器,对,就是竹笛与风笛,教师师范演奏,并请学生来学,当燃教师辉控制住场面,不会让学生太闹腾,在这里我应用了实践法,这样能让学生从亲自参与演奏中体会到民族乐器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6)完整播放《森林的多伊那和妇女的饿舞蹈》,教师顺着音乐跳几个罗马尼亚民间舞蹈,完了之后,提问,主要由那种乐器演奏并出示排萧图示,简要介绍排萧并请学生来说明与风笛的区别,完了之后,再播放一遍音乐,请学生来体会这首曲子的饿情绪如何,并请音乐科代表来回答听后的感受,完了之后教师鼓励学生并指出;

  每个人的感受不一样,对与音乐的饿听后感受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答案,他没有固定的回答,并鼓励学生今后多积极发言,再这一环节中我主要应用谈话法,设计意图是通过对乐曲的欣赏,来教育学生今后音乐课上该如何表现,

  7)最后请几位学生来读一读上了这节课之后对后面的饿音乐知识最有感触的一段,如果找不到,可以自己来讲欧洲音乐的特点,完了之后教师做补充,这里我主要应用的是谈话法。

  六、总结本节课秉承着体验

  参与,思考的饿原则,通过学生的参与和与教师的互动,让学生能了解到民间音乐的饿乐趣并升华了主题。

【花城版高中音乐说课稿】相关文章:

花城版高中音乐优秀教案汇总05-16

花城版一年级音乐教案08-29

说课稿 高中版05-12

高中音乐说课稿12-16

花城版小学上册音乐教学计划范文(通用13篇)08-29

高中音乐冼星海说课稿07-19

高中音乐说课稿范文02-21

高中音乐鉴赏说课稿06-29

花城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通用10篇)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