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购物》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职工,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购物》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购物》说课稿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购物》的第三节——《去商店》。
教学设想
前两节课已经学习了元、角、分及其相互间的简单换算,而且也认识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为此,本节课创设一种购物的实际情境,使学生体验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数学活动。
教学要成功就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使学习成为他们迫切的需要。“玩”是儿童的天性,在设计这节课时,我注重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做到“在玩中学,在学中练”,完成了由知识到能力的升华。这节课一共设计了三个紧密联系的活动。
1.活动一,到小精灵购物广场去买东西。
这个活动由小淘气带领大家到小精灵购物广场去买东西,通过购物这个具体情境,让学生学会简单计算,学会计算的思考过程和如何付钱的方法,并体会到付钱的方法有多种形式。
2.活动二,到游乐场去。
恰逢六一儿童节即将来临,根据学生的喜好,创设了到游乐场去玩的情景,用20元钱去游乐场活动,你想做那些游戏呢?这个题目是在20元这个范围内,让学生进行有关元、角、分的计算。通过这个情境使学生进一步学习有关元、角、分的知识。
3.活动三,合伙开百货店。
这是在以上两个活动的基础上,让学生以小组合作为基础合伙开百货店,这个活动是一个综合运用的活动。
二、教学形式灵活多样。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都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设计这节课时,我采用了多种教学形式,如: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动口说一说,动脑算一算,合伙开个小商店等。运用这样的形式,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学习数学。
三、注意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在购物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互相合作、互相学习,并且能与别人进行思想交流,所以在设计时应重视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听取别人的见解,合理地补充调整自己的观点,达到比较完整的认知状态,如:合伙开百货店时,店里面有售货员,还有顾客,当顾客买东西的时候,售货员和其他同学都要进行核实,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购物等活动,体验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
2.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实际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4.培养学生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教学流程
今天这节数学课呀,我们的好朋友小淘气也来了,请看。(课件出示:我是小淘气,我要和大家一起到小精灵购物广场去买东西,你们愿意吗?出示第72页的图。)
1.活动一:
(1)小朋友,这里的东西可真多,老师都看得有点眼花缭乱了,这里有你需要的东西吗?你需要什么东西?买这些东西一共要用多少钱呢?
(学生说,教师板书价钱,并且注意指导他们对计算过程的思考,提示大家,相同的单位相加,即元和元加,角和角加)
(2)该怎样付钱呢?请小朋友拿出你们准备好的钱来试一试。还有不同的付钱方法吗?
(3)小组内讨论,互相说说自己要什么东西,一共要用多少钱?并且付钱。
(4)刚才在购物广场买东西的时候,大家表现得非常好,小淘气心里非常高兴,他现在给大家出了6道题想考考大家,看谁写得又对又快。请打开课本第72页填一填。(放一段音乐。)
填空后大家对题,并且注意纠正错误。
2.活动二:
儿童节就要到了,小淘气要到游乐场去玩,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一段录像,内容是小朋友们在游乐场玩的欢快场面。)
碰碰车13元,跳跳房9元5角,空中飞人15元5角,抬花轿7元,小朋友,如果你有20元钱,你想做哪些游戏呢?你的钱够花吗?
(学生先讨论,然后再汇报。教师注意提醒学生20元钱的限度。)
3.活动三:
(1)小朋友们,小淘气有一个新的想法想要告诉大家,你们想知道吗?
他想让每个小组的小朋友合伙开一个百货店,你们愿意吗?那么要想开百货店都需要什么呢?
请大家讨论一下,给自己的店起个什么名字?再选出一个售货员。
咱们的货物就在课桌斗里,请你们拿出来吧。
店名有了,售货员有了,货物也有了,万事俱备,咱们开张吧!请大家轮流当顾客,用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售货员和其他小朋友注意看看他付的钱对不对。
(2)小朋友,我们到兰猫专卖店去看看吧,你买了什么东西?一共花了多少钱?
课后反思
1.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在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充分调
2.这节课的一个教学目标是让大家学会简单计算,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讲,3元5角加上6元7角这样的题目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的时候我只注意了学生的活动,使得一部分学生没有能熟练掌握。如,课上出现了这样一个情境,有一个学生在算35元5角加5角一共是多少钱时候,得出40元,而且很坚定,认为自己的答案非常正确。教师指导时告诉他,5角加5角是1元,35元加1元就是36元,但是他依然很坚持自己的意见,经过再三提示,他终于明白了。他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就在于我没有事先反复告诉大家,要让相同的单位相加,元加元,角加角。所以,必要的知识点的指导还是很重要的,今后要注意加强。
《购物》说课稿2
一、 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二单元“混合运算”起始课《小熊购物》。课标对低年级数学的要求是:使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其应用意识。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 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能够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并且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教材创设了“小熊购物”的情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探究出混合运算的方法和规律,解决有乘法又有加法或者减法的解题方法,通过教学的不同活动,使学生从活动中巩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针对本节课的课程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的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式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探索有乘法,又有加法或者减法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二、说学情
经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能熟练地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同时,对于简单的一步应用题的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都有了一定的训练,这些都是学生学习本课知识的前提和基础。但是由于学生的知识背景及个体差异的不同,学生可能会从不同角度出发来理解混合运算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可让学生多交流方法,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三、说教法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使学生通过去购物这一情境来理解并掌握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并通过合作交流、同伴互助等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以学生的主体,老师为指导的作用,成功地达成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出示10道口算题,其中包括2道连加、连减口算,并让学生说出是怎样计算的。一是属于课前的常规训练,二是通过2道连加、连减题目的计算,为本节课“乘加”“乘减”问题的运算顺序做好铺垫。
(二)导入
小熊家附近新开了一家超市,今天我们就和小熊一起去购物,看看会有什么收获。
(通过一个情景的导入,吸引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三)新授
(A)提出问题
1、现在我们来到了超市里,介绍超市中都出售哪些物品?
(让学生把自己所看到的说出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鼓励性的评价,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2、根据自己发现的数学信息,能够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这部分可以由孩子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孩子可能提出加法、减法、乘法不同的问题,也有可能提出一步、两步甚至更多步的问题,只要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合理的,是结合本课的数学信息提出的问题,老师都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知识的兴趣。同时,在这一环节中,当学生提出和本课的知识点有关的问题,也就是乘加或乘减问题是,老师就应当即把相应的问题记录在黑板上,为后来的教学内容做好铺垫)
(B)解决问题
乘加问题
1、结合实际情境,理解乘加问题算理
根据老师板书的问题,指名找学生完整读题。然后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解答,同时找学生到黑板前进行板书。
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算法说说自己是怎么想。
(虽然以前学生接触过连加、连减或者加减混合的两步运算,但本节课作为两步运算应用题的起始课,要解决 “乘加”“乘减”两步运算应用问题却是学生第一次遇到的。所以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老师要求学生将自己的解题思路说清楚,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给学生解题的方法。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可能会列出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针对学生所列的两种不同算式进行比较,发现两种列式虽然不同,但是解题思路是一样的,并且向学生介绍了什么是综合算式,帮助学生认识到以后在解答这类应用题的时候也可以通过列综合算式的方法来解答)
2、介绍脱式的书写。
强调“=”位置的书写,同时注意训练学生完整的进行讲题。同时提示学生在解答应用题的时候不能忘记加上单位名称和答。
(在这里要让学生明确,在计算综合算式时,要运用脱式计算的方法,同时老师要教给学生完整讲题的方法,并让学生自己进行练习)
3、巩固内化练习
结合开课时学生提出的和本课知识点有关的问题,进行巩固内化练习。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选出一道有乘法,又有加法的应用题,让学生自己在下面独立完成。
(这一部分主要是针对上面所讲解的内容进行的内化练习,同时引出加法在前时的书写,这部分如果前面的讲解扎实,学生在理解的时候会很简单)
4、观察算式,总结乘加问题的运算顺序。
让学生观察黑板前的算式,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从而总结出:在一个算式中有乘法,又有加法,要先算乘法,后算加法。
5、小练习,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同样是为了巩固学生对于乘加问题运算顺序的掌握)
乘减问题
1、结合问题,理解乘减问题算理
出示有乘法,又有减法的应用题,让学生读题后,在练习本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解答。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同时注意脱式的书写。
(这一部分实际上是前面的乘加问题的迁移,通过前面的铺垫,孩子在解决乘减问题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都相对熟练了很多,也简单了很多。)
2、总结乘减问题的运算顺序
总结乘加、乘减问题的运算顺序
观察黑板前的乘加、乘减问题,自己总结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C)新授小结
学生在总结新授内容时,能够总结出两点来:一是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二是脱式书写;第三点以后遇到同样类型的应用题也可以用列综合算式的方法来解决,学生不一定能够总结出来,可以由老师加以补充。
(小结的时候,让学生回忆新授部分的学习内容,自己尝试着进行总结,从而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整理、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练习
设计了这样几道练习题,
第一题,计算题。
这道题的设计:一是为了巩固学生对于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运算顺序的掌握情况,二是为了巩固脱式计算的书写,检查学生计算的准确性。
第二题,改错题。
设计了3道题,其中2道错误,1道正确。2道错题分别是运算顺序出错和脱式的书写出错,目的同样是为了巩固学生对于运算顺序的掌握和脱式书写的掌握。
第三题,计算题。
在前面改错的基础上,自己注意容易出错的地方,提醒学生进行规范的书写和准确的计算。
第四题,应用题。
一方面是为了巩固学生运算顺序和脱式书写的掌握情况,同时也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本课的知识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购物》说课稿3
《纲要》指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应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拓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借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充分挖掘其潜在的、有利于孩子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价值。超市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场所之一,超市里各种各样的物品吸引着幼儿。为此,我们选择了幼儿感兴趣的题材--“超市”开展主题活动。
幼儿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新《纲要》提出“数学教育必须要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教师要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由此可见生活化、游戏化已经成为构建数学课程最基本的原则。
在对教材和本班幼儿的学习情况有一定了解后,我制定出本次活动目标:
1、通过购物,学习5以内的加减运算;
2、初步了解加减法算式所表达的实际意义。
大班思维中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在认识事物方面,不仅能够感知事物的`特点,而且能够进行初步的归纳和推理。因而本次活动的重点:5以内得加减法。难点:学会用算算式表达。
在教法上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幼儿在愉悦的愉悦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1.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结合活动室里的环境,利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为幼儿展现一环环的活动过程,引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的情感投入,激活幼儿原有知识和经验,以此为基础展开思考,自觉地构建知识。
2.鼓励幼儿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现在的的教学需要转变幼儿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已成为幼儿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让幼儿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3.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由于幼儿的生活背景和知识水平不同,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个别进行加强辅导。
在“猜猜5元可以买哪两样”时,孩子知道两样加起来是5就对了,孩子的答案较多。在“我们来做营业员”时,让幼儿用5元钱买一样东西,应该找多少钱?幼儿非常感兴趣,在购物、付款的过程中感知到了加减法的有用性,知道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5以内的加减法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要求掌握了数的分与合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是后面学习加减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基础。最后,“去超市购物”,要求幼儿一次只能买两样,加起来不能超过5元,由于答案的多样性,好多孩子就不知道该买哪两样,也就不会列式了,主要原因是本次的操作答案多种多样对能力弱一点的孩子来说是有难度的。
总之,在本次教学中,我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为孩子提供了数学交流的机会,目的是促进孩子的数学思维活动,提高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由于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解题策略,他们会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会对解决数学问题有初步的体验,从而取得学习数学的经验,这些运算方法都是孩子根据自己有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思考的结果,每一个不同的算法,就代表了一个创新的意识,尽管效果不是很好,但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发散思维的能力。
《购物》说课稿4
教材分析
“购物有学问”选自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做聪明的消费者”这一主题单元。消费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商业场所是重要的公共场所。四年级的学生,有必要走进社会,了解消费这种常见的社会现象,并体验活生生的社会生活,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的能力。怎样购买实惠的商品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项技能。现在的孩子一般来说,生活经验比较贫乏,生活上不够独立,对父母的依赖性较强,缺乏勤俭节约的意识及策略。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走访商场、调查价格等活动,发现价格的秘密。
2、学习掌握购买到实惠商品的方法。
3、初步明白合理消费的意义,培养勤俭节约的品质。
教学环节
“去商场看看”“探究价格的秘密”“怎样购买实惠商品”“我们去购物”。
教学过程
一“去商场看看”
课前我布置学生进行调查,看看(点击)附近有哪些商场,这些商场的相同物品的价格是否相同?填写调查记录表。
上课一开始,便让学生自由谈一谈调查的'情况,谈话激趣,:“老师也去各种商场走访了一下,不知和大家看到的有没有相同的地方。看看大家发现了什么?”然后观看录像(点击)。
这段录像体现了商品价格变化的情况,包含三方面内容:不同地点水果、蔬菜的价格有变化;相同地点不同品牌的书包价格不同;不同季节童鞋、毛衣的价格有变化。通过声音的提示,画面的捕捉,引导学生从商场的名称、商品的价格进行观察。通过录像让学生感知商品的价格在不同的情况下会发生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唤醒生活记忆,激发学习探究兴趣。
二、“探究价格的秘密”
看完录像后,引导学生“探究价格的秘密”:(点击)你发现了什么?然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拓展思考:(点击)在生活中,你还遇到过其他价格变化的情况吗?
两个问题让学生不同层次感知商品的价格在不同的情况下会发生变化,既而分组讨论:(点击)商品的价格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变化?
小组汇报交流时,顺势引导学生从以下三方面寻找价格变化的秘密(课件任意点击出示补充图片资料。):
1、商品的价格在不同的地点会发生变化
出示奥特曼玩具在超市、地摊上、小百货的不同价格,桔子在农村和城市的价格。引发思考:(点击)相同的商品在什么地点购买更便宜?学生通过对比思考,发现批发市场的商品价位更低,商品在产地的价格比商场出售的价格低。
2、商品的价格在不同的时间或季节会发生变化
点击出示上海青在清晨和晚上价格对比图,西瓜在夏季和冬季价格对照图。学生发现不太新鲜的食品,顺应季节生产特点的水果、蔬菜价位相对较低。
3、同种商品不同品牌,价格也会不同
点击出示纯牛奶,火腿肠,酱油等不同品牌价格对比图。学生发现品牌不同,价格也会有差异。
谈了价格发生变化的三种情况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拓展思考:
还有什么秘密没有被发现?
老师视学生回答的情况补充有关打折商品的图片资料,如牛奶快
到期,商场开展促销活动等打折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大多商品打折的情况跟时间、地点的变化有关系。
在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价格变化的情况时,分类补充出示一些相关图片,不但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培养了从多方面看待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而且提高了对周边事物的观察力。
了解了价格发生变化的情况,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价格变化的秘密,思考:(点击)为什么商品的价格会发生变化?
学生针对价格变化的相应情况,分组讨论,研究,归纳总结价格变化的原因,做好记录,并交流汇报。了解了价格变化现象,再探讨价格变化的原因,让学生积累了一些生活常识,促使学生在现在和将来的购物中更加主动,有助于学生的社会化。
三、“怎样购买实惠商品”
在学生对价格的秘密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引发学生对(点击)“怎样购买实惠商品?”的思考。通过对这一问题的交流讨论,学生们会产生一些如“在批发市场购买、买换季打折的商品、不买名牌”等答案,积累了一部分购物知识。
然后观看四段录像:
录像一:一女士在超市买打折的电器,说:“过日子讲究实惠。我只买打折的,不买贵的。”(只买打折的,不买贵的)
录像二:两个女郎一起购物,一人说:“去金都逛逛吧。”另一位摇摇头,直奔专卖店,说:“我只买名牌。便宜没好货。”(便宜没好货)
录像三:一老师在文具店买本子,零售价1.5元/个,问老板:“批发100
个多少钱一个?”(成批购买便宜)
录像四:家庭主妇走访了几家便利店,说:“我买东西要多看几家店,哪里便宜就在哪里买。”(多看几家店)
将学生分成四个合作组,利用已有的购物物知识和经验分组讨论
一个场景:(点击)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她说得对吗?为什么?
通过对四段典型生活录像的评议,让学生懂得“买打折商品(但要注意是否真的需要)”“不盲目追求名牌”“成批购进”“货比三家”都是购买实惠商品的好方法,为学生怎样购买实惠商品提供有效的行为导向。
接下来随机调查:想购买实惠商品,我们还可以怎样做?
学生各抒己见,师总结出示(点击)“购物秘笈”,其中省略号部分根据学生的补充随机填充内容。这样,既总结补充了学生的发言,又为购物提供了行动指南。
四、“我们去购物”
最后,布置学生在课余时间(点击)利用“购物秘笈”购买一件简单的生活用品或学习用品。购买相同物品的同学之间比一比谁买的最实惠,谁将获得“聪明的购物者”荣誉称号,并介绍购物经验。课堂源于生活,也将回归生活。这一拓展延伸,让学生将课堂所学所得最终转化为生活的能力。
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对价格变化的秘密有了一定的认识,对怎样购买、到哪里购买实惠的商品有了一定的意识和策略,培养了学生勤俭节约的品质。我想,这堂课的目标也就圆了。
《购物》说课稿5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购物有学问》。首先,我来谈谈我对文本的解读。
一、说教材
本课选自《品德与社会》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第三单元以“聪 明的消费者”为主线,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生活,用自己的心灵去了解生 活,学会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教育学生从小爱生活、会生活。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各种各样的商店》,这为过渡到本课的学习 起到了铺垫的作用,本课既承接前面的内容,又为下面的《我是理财小能手》打 下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本课的内容来看,由三大板块组成。第一板块是“价格的秘密”,主要是 从知识层面、个人经历层面让学生了解一些购物常识,它是后两个板块的铺垫。
第二板块是“买东西看什么”,从个人实践、走访调查的角度强调了学会选择, 学会比较,买自己需要的,旨在让学生学会做聪明的消费者。第三板块是借助三 无产品以及发票,旨在让学生能明明白白地购物。
《购物有学问》这个教材,能促使学生走进商业场所,走进社会,了解购物 这种常见的社会现象,通过调查、比较商品的不同价格,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知 识,并体验活生生的社会生活。正确的购物观念对学生今后的生活发展都起到了 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说学情
四年级的儿童正处于主动消费的萌芽期,许多消费领域都开始渐渐涉足,其 消费价值观尚处于模糊阶段。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消费意识逐渐增强,本课的' 内容正符合孩子实际生活需要,因此,是孩子们乐学、愿学的。多数学生对于购 物、消费等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实践,但仍然缺乏较系统的认识。加之社会物质环 境的不断丰富、独生子女家庭生活的不断优越,学生的消费比较盲目,“乱花钱”的现象比比皆是。因为,热闹的市场始终是吸引学生的眼球的。所以树立正确的 消费观,掌握基本的消费技能显得尤为重要。
鉴于以上认识,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调查,比较商品的不同价格,学会选购商品的初步常识。
行为目标:让学生形成独立的购买简单生活和学习用品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激起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本课的重难点: 由于学生缺乏对购物知识的了解,因此让学生调查、比较商品的不同价格,使学 生学会选购商品的初步常识,逐步形成独立的购物能力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 点。
三、说教法
对于学生而言,只有他自己的生活才是有意义的、真实的生活;对于教学而 言,只有引导儿童关注和”实践”他自己的生活,才会是有意义的教学;也只有引 导儿童学习和学会他自己的生活,才会是有效的教学。所以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 教材,努力让教材融进生活,让课堂走进生活,让学生贴近生活。创设充满生活 味、人情味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小课堂”体现“大世界”。为达成本课的教学 目标,突破重难点,结合新课程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特点,我将采用了以 下的教学方法:
一、根植现实——课堂中的“肥沃土壤”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教学的重要资源。课前,布置学生回家按照表格所列的方 法调查商品价格的变化,课中分小组讨论,汇总并进行交流,使学生在事实面前, 明白价格变化的原因。
二、快乐辩论——课堂中的“温暖阳光” 辩论,让学生明理,在活动中建构自己的价值观。
三、情景体验——课堂中的“甘甜雨露” 在创设情境中,引导学生体验消费者角色,在体验中加深认识,从而明白如 何成为一名聪明的消费者。
四、教学过程:
(一)、走进商场,激发情感
上课伊始,我将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切入新课。课件出示:购物场所 的分类照片(大型商场、超市、农贸市场、批发市场), 交流在这些地方买东西 的感受,引导归纳,得出大型商场环境舒适,物品齐全;超市卖场方便快捷,货真价实;农贸市场食品新鲜,经济实惠;批发市场名目繁多,真假要辨。相机揭 示课题,“购物的学问”。(板题、读题) 本节课一开始便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回顾自己的生活,发挥他们的主体 作用,激发他们学习的探究的欲望,这也遵循了新课程所倡导的“用儿童的眼睛 去观察,用儿童的心灵去感受,用儿童的方式去探究。”
二、调查汇报,体验生活
这一块面我设计了两个教学环节:
1、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出示在不同的地方买的同一块橡皮,请学生你猜猜它们的价格。学生利用自己的 生活经验猜测,通过教师的评价,引导学生发现购物场所不同,价格就可能不同。
适时交流课前调查,顺利转入第二个教学环节。
2、价格的学问 课前,我布置学生调查商品的价格的变化,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自己制作的调查 表来引导学生讨论商品的价格会发生哪些变化,并记录下研究的记录结果。最后 教师总结:由于价格是由变化的,所以买东西时要注意:价相近,比(质量) 质相近,比(价格)质价相近,比(售后服务)。由于教学充分 调动了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之与课程具体内容之间建立起联系,这样学生了 解了商品变化的原因,就可以在现在和将来的购物中更加主动,同时了解和掌握 这些商业知识,也有助于学生的社会化。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教学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告诉,应该是一种过程的 经历,一种感悟。因此,课前让学生调查,课上教师以此为辐射点。学生通过亲 眼所见,亲耳所闻,他们的体验会更深。整个教学环节紧扣重点,由浅入深,层 层递进。
三、小小辩论,互动明理
“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价廉物美,便宜也有好货“这两种观点孰是 孰非,让学生开个小小辩论会,利用自己的调查所得,现学现卖。
在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把想到的、看到的都作为自己的论据,来 论证自己的观点,可以说辩论会的基础来自于生活,能引发学生的互动,在互动 中让学生明辨是非,这不仅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而且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大大增强,个体潜能得到了尽情发挥,继而形成正确的购 物观念。
四、出谋划策,集思广益
购物的学问很多,参与了一次家庭购物的你,有哪些金点子告诉大家,怎样 才能买到又实用又便宜的商品,汇报金点子。: 在激励的情境下,让学生敞开心怀,去畅谈自己的经验,让学生掌握购物的 知识。
五、现场模拟,体验快乐。
在学生了解了这些方法后,教师组织在班上开一个小型商场,定好每件商品 的价格,要求学生在其中购买到便宜、实惠的好商品,评选“聪明的顾客”。
情境的创设,目的在于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参与社会,设身处地,感受购物快 乐,使得学生在课后,面对琳琅满目商品,纷繁多样的促销手段,能“货比三家”, 帮助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反思和整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购物品质。
六、板书设计
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还能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 学生理解掌握。
板书: 购物有学问
价格的秘密:货比三家不吃亏 学会选择,学会比较,买自己需要的
总之,本课的教学思路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力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在生活中体验,到生活中实践,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购物》说课稿6
说教材
小熊购物这一课实际上是孩子们初步接触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学习了加、减、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课创设了“小熊购物”的情景,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并探究混合运算的方法和规律,解决有加减又有乘除的解题方法,通过教学的不同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巩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生已经熟练的掌握了表内的乘除法,能熟练地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打是由于学生的知识背景及个性差异,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来理解混合运算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多交流方法加深算法的理解。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页至第13页“小熊购物”及“试一试”练习题。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先算乘除,后算加减”运算顺序规定合理性,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2.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试题。
3.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景,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说教法学法
根据二年级的孩子年龄较小,思维比较直观的特点,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手段,采用问题探究、发现、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去探寻问题、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轻松愉快的数学学习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快乐的在其中探求新知。
说教学过程
首先我以小朋友们喜欢的小故事开头,引出小熊乐乐和好朋友胖胖的购物情景,展示商店里的食品,让孩子们观察发现其中的数学信息,并把自己当成商店的顾客进行选购提出数学问题,共同探讨!提高孩子们的数学兴趣!
第二步引出小熊胖胖提出数学问题:小熊胖胖想买4个面包和1瓶饮料应付多少钱呢?让孩子们共同去探讨,孩子都会很容易的就想到分步计算:先算出4个面包的钱4×3=12(元)再算出一共的钱12+6=18(元)在这里让孩子说清楚每个算式的意思是很重要的,接下来根据12+6=18(元)这个算式提出问题:12是怎么来的?可以用4×3来代替12我们就可以把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4×3+6.让孩子自主探索有加法又有乘法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并引导学生认识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第三步引出乐乐提出数学问题:有20元钱,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钱?让孩子独立思考,说出自己的方法。先分步计算再列出综合算式20—3×4,这里是让孩子自己去探索综合算式,最后让孩子小结发现有减法又有乘法要先算乘法再算减法。观察上面的综合算式让学生体会综合算式比分步计算简便一些鼓励孩子列综合算式解题!
《购物》说课稿7
一、说教材
《购物小票》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中的有关知识。本节课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和一位小数加减计算的基础上学习两位小数的加减法。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大小的比较,本节课通过购物小票的情境创设,引导学生核对小票上找回的钱是否正确,引出小数加减运算,重点是让学生自主探索两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再通过合作交流得出计算时,数位一定要对齐。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直观模型,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与学法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数学的一般规律,我紧紧抓住了发现问题,寻找方法,解决问题这条主线来展开教学。让学生在探索方法中不断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鉴于以上想法,本课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情境导入——探索方法——运用发展
(一)情境导入
首先,我给学生安排了这样一个生活情境:
一位阿姨到超市买东西,买了一套被子125元,一件衣服208元,买单后,售货员给了阿姨这样一张小票(放大小票)。请学生说一说,根据这张小票,你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学生汇报小票上相关的数学信息。“你们能不能帮阿姨核对一下这张小票,该怎样核对呢?
由于学生有了相似的生活经验,很快想到三种方法,一是用121+208=329(元),另外两种是用329—208=121(元),329—121=208(元)。我让学生说是怎样计算的,学生可能会说:“用1个一加8个一等于9个一,2个十加0个十等于2个十,1个百加2个百等于3个百,”也可能会说到用相同的数位相加或相减得出结果。通过整数的计算和说算理,为后面学习小数的计算作好铺垫。
接着,我又出示:下一位阿姨买完单后,又拿到一张小票(放大小票)。请学生先观察小票上的信息,再请学生帮忙这位阿姨核对,要求学生只列出算式。学生可能列出:1.25+2.41 ,也可能列出:3.66—1.25或3.66—2.41。
通过帮阿姨核对小票,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经常要用到小数的加减法,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非常重要,使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了探索的兴趣,为学习新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探索方法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要认知规律,在这个环节我给学生提供了两个探索活动
活动一:探索计算方法
我让学生自己计算刚才列出的算式,在学生计算的过程中,我到下面巡视,了解学生的情况。计算后,我请学生汇报方法,有的可能会说:“用5分加1分等于6分,2角加4角等于6角,1元加2元等于3元。” 也可能会说:“6个百分之一减去5个百分之一等于1个百分之一,6个十分之一减去2个十分之一等于4个十分之一,3个一减去1个一等于2个一。有一部分学生会用到竖式,(教师板书三个竖式)我请用竖式的同学上台展示他的竖式,并让他说说是怎样想的。”借助整数计算的经验,还有的可能会说把“相同的数位对齐,其他就跟整数加减法一样计算”,还有的学生可能会说出:“把小数点对齐,再计算。”的方法。学生每说出一个正确的方法后,我对给予肯定和鼓励。“你们能不能说一说,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为什么要把相同的数位对齐?”由于这个方法只是建立在学生的一些数学经验和掌握的数学规律上,他们没有亲身的体验,并不能很准确地描述:“为什么要相同的数位对齐。”
这个活动让学生自己计算小数加减法,在展示方法的过程中,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学生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鼓励算法多样化,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活动二:理解计算方法
“请你们翻开课本14页,完成涂一涂,在涂的过程中思考:‘为什么相同数位要对齐’?在亲身经历涂的过程后,学生体会到1和2都是个位上的数,1个一与2个一才能相加,0
2和4是十分位上的数,2个十分之一与4个十分之一加起来才得6个十分之一,5和1是百分位上的数,5个百分之一与1个百分之一才能相加得6个百分之一。也就是相同的数位上的数要对齐,才能相加。学生涂完后,让他们在小组内先讨论一下,再汇报。汇报的时候,只要能说得清楚、明白,我都会肯定他。接着,我进行总结:在小数计算时,我们就是要把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的加减法一样计算。
通过涂一涂的过程让学生理解,计算时为什么相同的数位要对齐,只有充分理解,学生才会掌握得更扎实。
(三)在运用中发展
“同学们,想不想用运用这个方法去解决一些有关小数加减法的问题?”
1、算一算
我先给学生出示这样几道计算题:
1.3+2.5
3.11+2.29
4.7-2.8
35.8-13.3
8.2+1.55
15.2-1.05
前四道题要求每个学生都完成,而后两道题是留给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的。在汇报前四道题时,我可以通过一个问题:“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来提醒学生除了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外,还要注意退位、进位。使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掌握更加牢固。
对于后两道题,我会展示部分学生的竖式。由于学生刚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而且在计算整数时有把末位的数字对齐的习惯,学生很可能出现这样的错误(教师板书)这时,我引导学生讨论,谁对谁错,并让学生运用算理解释为什么错了。引导学生说出:“2个十分之一与5个百分之一加起来既不得7个百分之一,也不得7个十分之一。”在经历了这个错误后,学生感受到:如果只找相同数位,有可能会看错“同学们,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怎样才能使相同的数位准确又迅速地对齐。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认为: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可以了。我指出:“小数点对齐就说明相同数位对齐了。
本练习采用几道有坡度的练习题,不仅巩固了今天学到的知识,也通过对错误的分析,使学生总结出一个更简洁、快速的方法来对齐数位。同时,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不同的机会,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摘帽子
老师身高1.58米,凳子高0.64米,老师站在凳子上能摸到2.35米高处的物体吗?学生独立思考后,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会分两派激烈的进行争论,多数同学由于思维限制认为摸不到,少数同学认为老师站在凳子上后再伸手就摸得到。然后我请两派的同学分别发表意见,在认为摸得到的同学最终说服摸不到的同学时,我也可以亲自给学生做个示范。在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本节课,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把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尽可能多的为学生创造探索的空间,学生在真实而富有个性的探索中不仅完成了对知识模型的构建,而且体会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真谛。
《购物》说课稿8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不同的购物场所》
一、说教材
《不同的购物场所》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去哪儿买东西”这个话题对学生来说非常熟悉,本课是在学生都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他们的年龄特点决定了本节课的学习主要以体验和直观形象感知的学习活动为主。品社学科要求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强调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为此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了引导学生去观察、自主探究上,力图通过活动,使学生对不同的购物场所的了解更进一步,感受祖国60年巨大的变化。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地位、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拟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了解购物场所的多种类型,知道不同类型购物场所的特点。
2、了解城市和农村购物场所的不同。
3、了解一些新颖的购物方式与支付方式。
(二)、能力目标:课前通过学生对自己家附近的购物场所进行观察并统计,培养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
(三)、情感目标:感受祖国60年的巨大变化,体会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
三、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购物场所的多种类型,知道不同类型购物场所的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感受祖国60年的巨大变化。
四、说教法
基于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所以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实践为基本特征的活动化的教学策略。
当然教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我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
基于本课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
3、集体讨论法:针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五、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我主要采取以下方法:自主探究法和总结反思法。
六、说教学过程: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爱国主义等有机融合,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基于上述,根据我设计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设计了四个活动:1、走进购物场所。2、了解人们的喜好,感受农村和城市的不同。3、了解新颖购物方式。4、感受祖国60年的巨大变化。让学生在活动中合作、探究,让学生真正的走近、了解进而熟悉购物场所,最终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合理的选择购物场所。
(一)联系生活,引入课题
1、走到一名学生的附近:
你穿的衣服太漂亮了,能告诉老师你妈妈是从哪儿给你买的吗?
2、同桌互相说一说,你的衣服或者文具等是从哪儿购买的?
教师叙述:你对这些购物场所知道多少、了解有多深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购物场所我知道(板书:购物场所我知道)
(二)活动体验,探究新知活动
活动1、走进购物场所
1、提问:你知道哪些购物场所呢?指名说一说
2、课前老师让同学们调查购物场所。你都调查了哪些购物场所调查的情况怎样呢?同学们先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3、哪个组愿意先把你的调查情况向大家汇报一下。汇报内容包括:名称、商品、买卖方式有什么特点?
4、全班汇报交流。
(1)超市:课件
(2)农村集市:课件
(3)其他购物场所:百货商场便民店 专卖店农村代销点 让学生读一读资料库。(课件)
5、同学们可真能干,找出了各购物场所的特点。其实这些只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典型的一些购物场所,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购物场所呢!(板书:)如:拍卖会、展销会等。
6、考考你:如果是你你会去哪儿购买?
(1)妈妈让你去打酱油
(2)买一双阿迪达斯的运动鞋。
(3)买牛奶去看望生病的爷爷。
活动2、了解人们的喜好,感受农村和城市的不同。
课前老师让同学们统计人们去哪儿购买物品:现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统计,分析一下人们经常到哪儿买东西?
1、小组内分析。
2、全体汇报交流。
3、 教师出示一组有关农村人们经常光顾购物场所的统计表和 一组城市人们经常光顾购物场所的统计表。
4、 让学生说一说从两组数据中你看到了什么?
指名说一说:
教师小结:城市人们一般喜欢光顾大型超市以及专卖店,而我们农村一般喜欢去集市。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农村和城市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观念还是存在较大差距的,但是我们也可以欣喜的看出,超市也是农村人们的第三选择,说明农村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活动3、了解新颖购物方式。
同学们,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购物方式和付款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你们都了解到了哪些新颖的购物方式?老师介绍几种新颖购物方式:网上购物、电视购物、邮购等
1、怎样网上购物:
以淘宝网为例,你在淘宝网申请一个支付宝,然后你要有个开了网上银行的银行卡,然后就按照支付宝的要求操作就可以了。另外,淘宝网买东西要装一个安全控件,就在淘宝网就有;还有要用网上银行要下一个网盾,每个银行的要求不同,有的是要持本人身份证去银行营业厅开通网上银行并且要买个网盾。
小结:新颖的购物方式和付款方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但是里面也充斥着诈骗,所以同学们回家告诉自己的父母,在使用新颖购物方式的同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以网上购物为例)
课件出示:
网上购物注意事项
一是谨慎选择交易对象。对于陌生商家,应注意其网址上是否提供详细通讯地址和联系电话,必要时应打电话以核实经营者的身份;
二是认真阅读交易规则。由于此类电子证据具有“易修改性”,应将这些凭证打印保存;
三是如果使用信用卡或银行卡支付货款,最好使用专用的一个账户,不宜存款太多;
四是注意保存有关单据;
五是商家送货时,应注意核对货品是否与所订购商品一致,有无质量保证书、保修凭证等,同时索取购物发票或收据,以便在遇到所购商品与广告宣传不一致时要求退货。
活动4、感受祖国60年的巨大变化。
1、现在同学们看到的都是这样的购物场所:几幅大型超市的图片(课件),你知道70年代的人们到哪儿买东西么?
2、出示70年代的商场场景。出示布票、粮票、肉票等画面。(课件)
边播放教师边介绍:从(1)--(2),而在刚建国的时候我们国家是一贫如洗,什么商品的短缺,人们穷的叮当响,国家也穷的叮当响。而60年后,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同桌互相说一说有什么感受?
(1)指名说一说(2)教师总结
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倍加珍惜。(课件出示)
(三)总结回顾
1、谈收获:你有什么收获?
2、教师小结:今天我们走近了购物场所,了解了不同的购物场所,了解了多种新颖的购物场所,感受了祖国60年巨大的变化。
3、布置作业:对学生进行分组,对超市进行调查,了解超市的秘密,各小组长要制定调查计划,负责分工。
七、说板书设计
不同的购物场所
超市:种类齐全、顾客自选
农村集市:时间、地点固定、可还价
《购物》说课稿9
各位领导、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购物策略》一课。下面我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简析
《购物策略》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学与饮食”中的第二节,新的课程标准对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让学生通过准确计算,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在不同情况下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购物》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也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这一数学理念的理解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铺垫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本单元知识、技能方面所做的要求及我对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的理解,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使学生通过购物的不同策略,体验到数学与日常
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从而
进一步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2、知识目标: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在不同情况下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2)能通过准确的计算,多角度的思考,解决哪个更合算的实际问题。
3、能力目标: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能与他人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形成与人合作的能力。
根据以上的教学目标,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在不同情况下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教学程序设计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在问
题中来,在课堂中经历自主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策略,最后生成新的问题走出课堂的过程。本节课我将采用“问题教学法”的课堂教学模式。模式包括:(点击)走进生活、发现问题;分散集中、生成问题;深入探究、解决问题;反馈练习、深化问题;拓展延伸、升华问题。下面就这五个环节具体介绍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一)走进生活、发现问题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新课伊始我将学生引入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学校要组织咱们去春游,春游之前你要准备些什么呢?”学生对春游比较感兴趣,因而能踊跃发言,我就顺势引出有几家超市正在促销饮料的课件,让学生自主发现课件中蕴涵的数学信息。(出示课件)
(二)分散集中、生成问题
疑问是智慧的窗口。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十分重要的一环。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遵循这一理念,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我提出了一个发散思维的问题:“根据刚才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学生各抒己见后,我将学生的问题整理成为本课要解决的三个主要问题:
a、要买一小瓶饮料,去哪个商店较为合算?
b、要买一大一小两瓶饮料,去哪个商店较为合算?
c、如果每位同学准备200毫升饮料,全班56人去哪个商店购买合算?
这一环节中我为学生提供了置于问题情境之中的机会,引导学生思考寻找眼前问题与已有知识体验间的联系,营造了一个激励探索和理解的氛围。为下一步鼓励学生表达,在理解基础上,对不同答案展开讨论,并分享彼此的思想、结果,重新审视自己的想法奠定了基础。
(三)深入探究、解决问题
这一环节,我让学生独立思索、通过亲自动手计算解决前两个比较简单的问题。对于第三个问题我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得出结论。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得到了两种方案。特别是第二种方案不但训练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意识也将生活中的饮食卫生观念渗透其中。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在合作交流、与人分享和独立思考的氛围中,倾听、质疑、说服、推广而直至感到豁然开朗,这是数学学习的一个新境界。”对促进学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反馈练习、深化问题
学习是为了更好的实践、应用。围绕本节课的重点我设计了一组购买酸奶的练习。(点击出题)这部分既包括了“有几种买法”这一基本的练习,同时又深化了“怎样买合算”这一购物的常用策略,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五)拓展延伸、升华问题
在前四个环节中学生已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那么本环节则用一道有难度的思考题(点击出题),达到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作用。
总之,本节课我力求以“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让学生在探索中体味到做数学的乐趣,进一步了解了数学的价值,增进了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购物》说课稿10
一、学生作文现状分析
通过我对我校三年级的学生的作文调查,发现45%左右的学生不喜欢写作文,只有10%的学生喜欢作文,其余学生介于两者之间。而不喜欢作文的原因中,认为字数较多的学生占75%左右,害怕重写的学生40%左右,不知道写什么的学生占15%左右,以上数据说明,老师在作文课上的指导以及在作文课后的评讲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知世界的好奇心,打开他们的思维,选取有新意的材料以及有效的作文评价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对习作教学的具体要求如下:鼓励学生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写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的、最受感动的内容。《语文课程标准》同时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可见,作文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大多数小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缺乏自信、缺乏激情,学生的作文缺乏真情实感、缺乏个性,这也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自从进入小学三年级后,写作的要求变得更高了,孩子们从今开始接触“正式”作文了。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自主作文、形成写作能力,是小学习作教学的当务之急。
北师大版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集市与超市》是一个开放单元,开放单元的目的是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语文。我今天为大家呈现的《记一次自己购物的经历》就是根据教材第七单元《集市与超市》中 “笔下生花”设计的习作指导练习。
“记一次购物经历”这一话题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虽然是新奇有趣的,但要孩子将自己的一次购物经历写清楚、写明白还是比较有难度的。为了让学生在写作时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课前,我围绕“购物”这一主题结合“初显身手”、“畅所欲言”、“开卷有益”设计了多个体验活动。让学生有了一定的购物经历以后再来进行习作创作就容易多了。
三、教学要求
1、学习目标
学习将一次自己购物的经历写清楚、写明白;
习作过程中能主动运用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让习作内容更具体;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评价能力;
2、学习重难点的定位
这节课的学习重难点定位于通过学生回忆一次自己购物的经历,指导学生利用写作六要素将一次经历写清楚,并运用一种或多种描写手法让习作更具体。
四、学生定位
学生刚刚进入三年级的学习,刚刚接触写作。通过访谈节目的情景创设可以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从而引导他们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如实的记录下自己的购物经历。
五、习作指导环节的设计
1、创设情境
访谈节目导入,介绍在场嘉宾,吸引学生的注意,引出“购物”这一话题。
2、现场调查,了解学情
3、谈话活动
谈话的过程中,由购物时的心情引入,充分调动学生脑海中自己的购物体验:购物的心情不仅有快乐、高兴的,还有悲伤、难过的,甚至还有愤怒的。再请学生回忆购物原因,暗示学生购物的原因各有不同,自然购物的经历也不是“千人一面”,要说清楚购物经历,原因可少不了。
4、小组交流,畅所欲言
小组交流自己的购物经历,让学生大胆在组内畅所欲言,并让学生比比看,谁说得棒。
5、生谈经历,引出写作要素和描写手法
请学生谈一谈自己购物的经历,其他学生听完后评评哪些方面说的好?为什么好?通过学生的评价引出写作要素和描写手法。最后,师生共同总结。
6、特殊场景创设,同桌交流
出示各种生活中常见的“大减价”、“买一送一”等图片,再次刺激孩子表达的愿望。当孩子们看到这些图片时,非常的激动。我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把黑板上的写作要素和描写手法送到自己的购物经历里,同桌交流。
7、生谈经历,同学送题目
请学生加上黑板上的写作要素和部分描写手法谈自己的购物经历,学生说得比较完整的,请同学送他个好题目。
六、学生练写
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给学生留下了大约 25 分钟左右的习作时间。
七、习作修改
课标要求学生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乐趣。我在作文评改过程中,鼓励愿意分享的学生将习作读给全班听,并让听的学生说说别人的习作怎么样?好,好在哪里。有问题,又需要在哪些方面改进。
八、教学反思
这是我从教以来的第一次习作指导公开课。上完这节课,我真的很兴奋。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对“教学相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相互对话过程”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在准备这堂课的过程中,我对自己的教案进行了前后五次大的'调整,总共进行了十余次试讲,磨课的过程虽然艰辛,但是我确实成长了许多。
总的来说我的感悟有三点:
一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课前对学生情况进行了充分了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是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不能越殂代疱。要相信学生的能力,不要低估他们,甚至要有向他们学习的想法。
二是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当学生学习中出现了问题时,要凭借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为学生“引”好路。努力去点燃他们思考的“火把”,切忌将答案一古脑地“灌”给他们,而“贪污”了对他们来说最可贵的思维过程。
三是教师要有创新和求实的精神,创新的教学设计能够提高课堂效率,不能盲目采用和照搬别人的教案,不经思考,不考虑学情。
当然,这堂课还有很多的不足:
一是我对学生的评价语言比较单一,对学生回答的引导也不太深入。例如:在学生回答自己的购物心情时,会重复学生的回答。
二是教师课堂机智的欠缺,当学生的回答与我预设的情况有出入时,对学生的评价和引导就会出现一定的偏差。例如:一个孩子在讲述自己的经历时用了很多个“然后”,而我没有及时纠正。
三是我的作文评改环节,没有落实既定目标,也没有注意对范例标点符号的修改。
这节课无论是从学生身上还从领导的评课中,我都学到很多,我想今后,我会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想方设法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快速提高。
《购物》说课稿11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是《购物策略》。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北师大版教材六年级上册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的基础上,挖掘生活中的素材,所设计的有关折扣问题的教学。
今天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策略、媒体使用、教学流程、板书设计和课后分析七个方面进行汇报。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从贴近学生生活的打折促销活动入手,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线,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参与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在这节课设计中,我遵循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数学思想,注重“以学生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体”。重视创设生活情境,有效地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问题。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编写意图,本节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知识与技能:在购物广告展示、对比和应用中认识“折扣”和“买几送几”的含义,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理的优惠方式。
过程与方法: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自主活动的过程中,探索问题解决的方法和策略。
情感与态度: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选择优惠方法。
教、学具准备:广告纸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大多数同学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新闻媒体、交往、购物等多少都有所接触、了解。但学生很少会将这种生活中的折扣问题与数学知识相联系,欠缺知识间沟通互化的意识。
三、教学策略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争辩、评价反思等活动时空,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领悟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合作交流的经验,提高数学素养。
四、媒体使用
本节课运用了多种有效的教学媒体,特别是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插图)课堂中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特点,展示学生收集的信息,利用学生收集的信息来设计问题、解决问题。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很好地展示了教学成果。
五、教学流程
在对教学目标的反复研究、以及新课标的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设计了五个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二实践感知,探究新知;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四、实践模拟,拓展延伸;五、全课总结,自我评价。下面,我将分别介绍教学的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数学本源于生活,我选取了贴近学生生活的场景入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首先由教师展示学生都熟知的商场的`一则广告语“每满199元就送200元券”引入课堂。(插图)引导学生分析、理清商家的这些活动并不会亏本,而是可以赚到更多的钱。
再通过学生信息的收集,(插图)含义的理解,来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教师引导学生区分“省现金”和“送券”的区别,并设下疑问“如何在这五花八门的促销活动中,也能让我们消费者获得利益”,从而引出课题《购物策略》。
二、实践感知,探究新知。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通过本环节的探究活动,要让学生能根据购物商量的不同合理地选择优惠方式。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老师再次提供买书的信息,创设争辩的情境,引导学生比较“买三送一”和“全部七五折”。再由学生自己选择数量进行计算。(插图)在计算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当买20本时,两种优惠方式的价格一样:当买30本时,“买三送一”的价格要高于“全部七五折”。从而产生疑问,这中间有什么规律吗?老师大胆放手,由学生自己选择一些比较小的数据进行计算,并分小组讨论、交流、汇报找到的规律。(插视频)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买四送一”和“全部八折”这一问题,并能根据购买的数量不同,从而选择不同的优惠方式,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购买大衣的生活情境,面对这一情境,学生提出:“怎样购买更合理”这一问题。让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通过思考、计算、研究发现:如果买一件,就选择“6折”;如果买两件就选择“每满300元就送300元购物券”。从而总结出购物策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合理地选择正确的优惠方式。”
四、实践模拟,拓展延伸。
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这一环节设计了开放性的练习,(插图)采用小组合作,请学生设计商家折扣的广告语,(插视频)这一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运用数学知识为我们的生活服务,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自觉应用数学的意识。
五、全课总结,自我评价。
在本节课即将结束时,老师提出问题:“在这节课中,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所感、所获。并让学生对自己和他人本节课的表现给予正确的评价,让学生在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过程中得到发展。
六、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大家在视频中已经可以看到,具体的版面设计如下:
购物策略
数据
合理消费
需要
八、自我反思
在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反复研究和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一下几点:
1、挖掘资源、丰富素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在教材的基础上,深入地挖掘教材,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所设计的。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选取的学习材料也都是学生所熟悉的。从生活中选取材料,丰富了教学内容。
2、互动交流、寻找规律
纵观整个课堂,都是在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中完成的。在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中,探究学习,发现规律。
3、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数学本源于生活,本节课所选择的学习材料都来自学生熟悉的商场及生活情景,师生围绕这些情景展开讨论,学生个个热情高涨。
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也是学习“有价值”数学的生动体现。教学中,通过再现生活情景,引导学生回归生活,在生活中实践、在实践中感知,在实践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存在不足:比如对学生的放手还不够大胆,给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还很有限。希望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能取得更大的突破。
总之,让数学与生活结伴同行,使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使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数学教学更加丰富多采,才能让数学因生活而精彩!
我的说课内容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购物》说课稿12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购物消费》,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过程、说反思等五个大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本教材是职业院校职业生涯规划的一本新编教材,教材结构采取模块化的形式,每个话题按照问题导入、案例分析、实践探究、启示感悟等体例展开,体现了时代性、职业性和生活性的要求。本课是模块二《多彩消费》中的第一个话题,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日常购物的渠道,熟悉日常购物的方法,学会合理消费。话题涉及的内容丰富,给授课教师提供了较大发挥的空间。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分析日常购物消费形式的内容,学会理性消费。
2、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教学大纲,本课的教学目标拟定为:一是了解日常购物消费的渠道。二是熟悉日常购物的方法,学会合理消费
3、教学重难点:一是日常购物渠道。二是消费心理误区。三是日常购物省钱的方法有那些?
二、说教法
1、学情分析:虽然是中学生,但是无时无刻不与经济生活打交道,而且平常的生活中的消费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虽然他们的基础知识薄弱,但是,他们在观察生活、情感体验、人际交流方面较好。
2、主要教法:我校一直注重对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德育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经常采用分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实践探究等方式进行教学,小组教学方式己基本成熟。因此,本课采用“激发兴趣法”、“问题导引法”、“指导归纳法”、“案例教学法”、“实践探究法”等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合作、愉悦、和谐的开放式教学课堂,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教师要自然地融入到学生中间,成为他们活动中的一员,与他们共同探讨如何购物,如何在购物中还价,以真情实感去引导学生、感染学生,实现知、情、行的和谐发展。
3、教学手段和板书:采用多媒体教学。既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又通过直接感知,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直观性原则。
板书设计:话题一购物消费
一、日常的购物渠道
二、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
三、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
三、说学法
根据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考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的指导,采用“主体思维法”、“小组讨论法”、“实践活动法”,引导学生动脑想,动眼看,动耳听,动口讲,主动求知,自我感悟,自我教育,从学会到会学。鼓励学生在生活中随时随地地将课堂中所习得的正确认识实实在在地付诸行动,真正架起知行统一的桥梁。使学生既学到知识,又提高了能力。
四、说过程
本课分为七个步骤,分别是导入、日常购物渠道多、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教师总结、作业布置、机动环节。
1、导入:从“淘友”小王的案例与学生探讨购物的方法。
2、日常购物渠道多:在此环节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分组讨论,谈谈大家平常会到什么地方购物?然后分析几种购物渠道的优劣。让会网上购物的同学,描述购物流程。通过讲解,使学生知晓日常的购物渠道。
3、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在此环节教学中,让学生讲述自己身上有哪些消费心理,破除错误的消费心理,形成正确的消费心理。
4、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请同学们讲述自己如何少花钱,购好物的例子。分析教材上提供的几种方法。让学生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
5、教师总结:授课内容告一段落时,教师用简短的话语将课文主要教学内容做一个概括总结,鼓励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来理解今后学习的内容,把握重难点,用智慧的.双眼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6、作业布置:中职学生的作业必须要以新颖的方式让学生再次回味,加深对所授内容的理解。(1)许多商场都有购物打折活动,实地考察一下,写出几种购物打折的方式?(2)你如何看待同学们中间的攀比心理?
7、机动环节:因为具体教学过程中有许多不可预料的因素,即使准备的再充分,时间也不一定卡的很准,所以我通常会准备一个机动环节作为教学的补充。作业第2题作为机动环节。
五、说反思
让学生自己讲述购物消费的事例能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理性消费上还要下功夫,效果可能更理想些。
总之,整节课通过问题导入、案例分析、实践探究、启示感悟等手段展开,力求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立体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观察人生、思考人生、规划人生!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购物》说课稿13
一、说教材
1、说教学内容
《认数4》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数字“1、2、3”的基础上进行的,以生活中的相关事物为主要对象,从实际出发,让学生深刻掌握生活中的简单整数知识。
2、说教目标
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智残情况和思维能力我把他们分为A、B、C三组,结合其特点,我准备了三种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和问题,还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
A组:能够正确的认识并书写数字“4”,能熟练的找出代表4的物体。
B组:能够认识数字4,初步学会书写数字“4”,并能根据老师的要求选出四个物体,。
C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认识数字“4”。
IEP(个别教育计划):教会有语言障碍的学生正确读数、数数、
3、说教学重、难点
我班学生对数字理解掌握程度上有较大的不足和学习兴趣不高,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设定为:
(1)让学生能理解数字4的含义
(2)提高学生学习数字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教学难点设为:
学生能够初步学会描写4和数出代表“4”的物体。
二、学生分析
我班共有学生11名,其中轻度智残2名,中度智残3名,重度智残5名,通常还伴有其他障碍。如:多动、自闭、语言障碍和肢体不协调等;通常他们的思维简单、抽象概括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知识迁移困难,没有数的概念,对知识掌握比较缓慢,而遗忘快等特点。学好数学难度很大。但是学生仍有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等孩子的共性,我就从此处入手,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点,让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图象、声音、动画等形式刺激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学习冲动,激发学生求知的'潜在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教和学关系。
三、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教学目标,我采用引导发现的方法激发他们积极思维。利用运动的对象比静止的对象更具有吸引力,更容易使学生感知的特点,教学中我利用实践操作法进行教学,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将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通过动静结合的ppt图片,以智障儿童容易感知的视、听,将静止的对象活动化、生活化,把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细致化。教学中还选择性的采用游戏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在生活中体会数学,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四、教育教学资源:
实物: 小圆片 、数字卡
多媒体ppt课件,动画儿歌视频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轻松的教学氛围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在授课前,我利用数字乐园的图片与歌曲《数字歌》来创造欢快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到了数字王国中,我说这位小朋友非常调皮,想跟你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它躲在了气球中,你们要用弓箭把气球射破才能和这位新朋友见面。在学生想尽快认识这位新朋友的渴望中引出课题,数字“4”。
(二)数字4的认识:
这一环节我主要通过各种图片,让学生数出数字4。首先让同学们数小鸭的数量复习数字“1、2、3”,然后再出现野外有的小鸟和奔跑的马,以及同学们喜欢的喜洋洋、小青蛙的图片让学生通过数一数,认识数字“4”并贴出4个小圆片和数字卡片,最后通过实物教具和数字卡片分别让A组生:找出教室里什么东西是4个?B组生:给老师拿出4个糖果;C组生: 老师分别说出1、2、3、4这四个数字,让学生拿出相应的数字卡片的方法,进一步引导各类学生认识数字4的概念。
(三)数字4的书写:
这一环节我使用看一看让学生发现4象小旗,再用flash动画的笔画演示,让学生认真观察书写顺序,再跟着模仿,从对4的临摹到自己能够写数,最后上黑板写数,让学生初步学会“4”的书写。
(四)稍事休息,舒缓情绪
学生思维会出现疲劳现象,我采用听一听flash动画歌曲,带领学生做律动,即为下一步巩固本节课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又放松了学生的紧张心情。
(五)巩固练习:
在这一环节中,我采用了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我设计了三个文件夹:“基本练习”、“跳一跳”、“聪明屋”。 “基本练习”的内容设计是让C组学生达到基本的教学要求。“跳一跳”是为B组的学生设计的,题目有一点儿难度,让他们跳一跳能够得着。“聪明屋” 则是给A组的学生准备的,目的在于让他们更深、更高地认识学习,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通过练习让每个孩子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五)课堂小结
这一环节我以“我发现”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自主创新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实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
(六)布置作业:
A组、在练习本上写两行数字“4”,练习用小物体代表数字。
B组、在练习本上写两行数字“4”,能在生活实际中找出代表数字“4”的物体。
C组、在练习本上描写数字“4”两行。
六、说板书设计:
主要通过贴的圆片、数字卡片3、4相应位置的粘贴,以及4在田字格中进行板书,这样的板书简明清楚,重点突出,能加深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便于理解,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购物》说课稿14
一、 说教材
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数学与购物》中的第2课时内容。
2、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解决分数乘法问题”、“购物搭配” 、“估计费用”和“折扣”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能力。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学习《购物策略》,我设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
(1)、根据实际需要,对常见的几种优惠策略加以分析和比较。
(2)、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分析、比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研究与讨论,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恰当的购物策略。
二、教法与学法
新课程非常强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一双数学的眼睛观察生活,能用数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这也是我们教学坚持不懈努力的方向。
本节课的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了大量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创设学生平时比较常见的买饮料、酸奶等情境,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数学交流活动情景并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综合利用数学知识来分析不同情况下各个商店的优惠策略,主动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来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兴奋、愉悦、渴求的心理状态,注重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知识与技能的形成和发展。课堂中,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学会观察、分析,学会应用,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和获得成功的体验,始终以一种愉悦的心情去学习。在动态生成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解决问题中对学生进行拓展引导,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激励学生的发散思维,并引导学生在多种方法中进行选择,这是一种决策意识。
三、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六一儿童节马上就要到了,同学们有没有想举行一些活动来庆祝呀?在举行庆祝活动时肯定需要一些糖果和饮料,今年超市举行了很多的优惠活动,连老师都看花了眼,不知哪家便宜,大家愿不愿来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这节课就来研究怎样买饮料的数学问题。板书揭示课题:购物策略。
[设计意图:抓住学生喜爱的六一儿童节,为学生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巧妙地引入课题。]
(二)、师生互动,探究购物策略。
1、买果粒橙
(1)出示情境图
师:同学们看这是我们平常最喜欢喝的果粒橙,你能读懂什么?
(2)买1小瓶
a、那我们就一起走进福州的三大购物超市(课件),看看聪明的商家是怎样开展推销饮料的活动。从情境图中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可能这样想:
永辉超市买1大瓶送1小瓶,也就是说,只要买一大瓶就免费送一小瓶。买小瓶没有优惠。
好又多一律九折,我举个例子说:10元钱的饮料打九折后是9元。
曙光超市30元以上打八折,就是说不满30元不优惠。
b、商家为了扩大自己的销售量真是绞尽脑汁,我们一起去买饮料吧!先买1小瓶,怎样买合算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
(3)再买1大瓶1小瓶怎么买合算?
学生可能这样想:我去永辉超市买,我想永辉超市买一大瓶送一小瓶,只花10元。在沃尔玛超市不满30元不便宜,在好又多打九折,花10.8元。
(4)买3大瓶3小瓶
a、看来我们买东西时还真得动动脑筋,仔细分辨,才能买到比较合算的饮料。那么淘气也有问题,你能帮他解决吗?他想买3大瓶3小瓶饮料,能帮他解决去哪家买比较合算吗?
学生通过计算知道
b、你用的是计算的方法,谁还有不同的方法?
学生可能这样想:比较折扣多少的方法解决问题
c、如果你是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需要,你准备去哪家买?
学生根据自己以往的生活经历提出情境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都是聪明的消费者。
(5)为每人准备约200ML饮料
六一就要到了,老师想为我们班同学每人准备约200ML,去哪个超市买比较合算?我们班有多少名同学?(35人)我们一共约需要多少饮料?(200×35=7000 ML)这7000 ML饮料我们到哪个超市买比较合算呢?请以小组为单位解决吧!
学生讨论,先在小组交流,在全班交流
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出这么多种购买方案,最后我们一致认为去沃尔玛超市买5大瓶和5小瓶(10×5+2×5)×0.8=48元比较合算。
(6)总结购物策略
师:我们刚才一起经历了如何买更合算的饮料这样的活动,你有哪些体验或感受想对大家说?(教师总结购买饮料30元以下去永辉或好又多超市,30元以上去沃尔玛超市买比较合算。)
[设计意图:在学生熟悉的情境中,通过组织学生对以上题目讨论与交流,逐步启发学生如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购物策略,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购买酸奶
(1)出示酸奶情境图
师:大家爱喝酸奶吗?老师在超市中还发现这样同一品牌的酸牛奶。请看——(课件出示)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师:如果你自己喝的话你会选择哪种?如果再为你的家人带点,你会选择哪种?(学生自由说想法。)
(2)解决买1升,1.5升酸奶分别有几种买法的问题。
师:要买1升有几种买法?你知道1升有多少吗?
生:有三种:1大盒,2中盒,5小盒。
师:大家同意吗?要买1.5升,有几种买法?
生:也是三种。
(3)小组合作解决怎样买2.4升酸奶合算的'问题:
师:淘气要买2.4升酸奶怎么买合算呢?
①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并作好记录
大盒
中盒
小盒
买2.4升酸奶所需钱数
1000ML/9.7元
500ML/5元
200ML/2.6元
②学生分组汇报,投影展示不同买法。
③引导思考:还有没有更便宜的买法?
(4)总结策略
师:同学们说得都有道理,就按你们喜欢的方法买吧!你建议别人怎样买同一包装不同容量的酸奶?(在满足所需酸奶的前提下,同一食品,大包装要比小包装便宜。)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一个学生平时常见的情境,引导学生交流最省钱的购买方法,在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时,通过填表格,启发学生有序思考,渗透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培养学生的决策意识。]
(三)、机动练习。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打折让利的现象:你能利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吗?
我要买一件上衣260元,现在有4家折扣店销售,A店:8折销售;B店:满100元减30元;C店:满100元返30元购物券。我去哪家店买合适?
[设计意图: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拓展购物中打折、让利现象,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全课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购物中的数学问题,你觉得对你有什么启示呢?
生:总结
师:在购物中有许多和我们息息相关的数学问题,相信同学们今后更能聪明、理智的购物。老师最后祝愿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快乐!
《购物》说课稿15
1、教材
《去超市购物》是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第一学期“生活百事通”单元的首篇课文,课文内容是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本课重在以购物的有关知识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文明购物和明白消费的教育。
2、 教学目标
针对课程特点结合班级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在超市及其他商店的有关知识。
2、学习文明购物和明白消费,初步懂得在消费时维护自己的权益。
教学重点:
学会文明购物和明白消费。
3、教法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在教学时,应以学生的体验感悟为主,活动设计针对学生实际,采取图像感知、情境体验、故事导入等教学方法,并合理使用现代信息技术。
4、实施
根据课文内容,我将教学分为这两个教时五大版块组织教学:第一教时通过观看一段超市购物的录像,让学生初步了解怎样在超市里购物,在超市里购物要注意些什么,初步明确在超市中应该文明购物和明白消费。为了加深学生的认识,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模拟超市里进行购物,通过分组合作中,进一步体验文明购物和明白消费的必要性。第二教时在回顾如何进行超市购物的基础上,我设计了“小小研讨会”“各类商店比较”、“商标品牌大搜索” 三个教学板块,通过一系列的研讨活动,让学生了解与商品有关的一些知识,初步懂得在消费时维护自己的权益。
第一教时
活动一、看录像学习购物
结合生活实际以及学生亲身体验,新课伊始,教师以一段录像引入新课:双休日,妈妈带丁丁去超市购物。让我们一起随着丁丁跟妈妈到超市里去买东西,一边看录像一边想:丁丁和妈妈是怎样在超市里购物的?在超市里购物要注意些什么?让学生通过银幕直观地了解超市的'机构设置和购货特点,仿佛身临其境地参观一次超市。利用多媒体的演示,让学生知道超市购物的特点和优越性。通过交流感悟,初步明确在超市中应该文明购物和明白消费。
活动二、模拟情景购物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对去超市购品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教师在教室里设置三个模拟的商场摊位,将学生课前准备好的实物进行展示,有的实物贴上商标、厂名、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价格等,有的则是“三无”或是保质期已经超过的产品,让学生分组自由上来选购自己需要的产品,看看学生是否能文明购物和明白消费。通过模拟购物,教会学生购物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购物的能力,让学生在分组合作中,进一步体验文明购物和明白消费的必要性。
第二教时
活动一、小小研讨会
开展小小讨论会:讨论专题一:买到了假货怎么办?讨论专题二:说说自己看到的确价格变化现象。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交流生活经验。利用文中的教学资源“如果买带假货,怎么办?”“教你一招”,教会学生处理问题的方法。
活动二、各类商店比较
教师出示不同的商品,让学生讨论青菜、玩具熊、瓷砖、报纸、咳嗽药分别在什么地方
购买。充分运用课文中各类商店的照片,结合平时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比较一下各类商店的
异同,并交流一下在购买何种商品时适宜选择何种商店,进一步教会学生生活的经验。
活动三:商标品牌大搜索
通过以上几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对于如何挑选超市里的商品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于是让学生以小组交流的形式, 将课前搜集到的各种商品的包装盒进行展示,说说这些商品是在哪里生产的,想想为什么他们喜欢把商品卖到上海来,并列举一下上海、外省市和国外的著名品牌,谈谈自己的感受。加深学生对商品的认识。
以上是我的教学设计思路交流,还不够成熟,敬请指正!
【《购物》说课稿】相关文章:
培智购物数学课说课稿03-12
说课稿 美术说课稿10-08
《春》说课稿春说课稿05-09
说课稿说课稿怎么写05-16
春风说课稿说课稿《春》11-18
实用说课稿说课稿范文02-06
实用的说课稿 说课稿的内容03-13
购物的教案11-30
网上购物与传统购物的比较论文01-23
说课稿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