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时间:2024-05-15 16:01:34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1

  一、教学目的: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整除的意义。

  2、理解、掌握约数和倍数的意义,知道约数、倍数的相互依存关系,渗透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3、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尝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自学、讨论等方式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准备:

  1、两张卡片。

  2、多媒体演示课件。

  评析:为了体现当今新的教育观,即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使儿童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还要有目的去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所以制定的目标体系全面、恰当。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整除的意义。

  1、整除的含义。

  ①让学生在小卡片上写一道除法算式。

  ②黑板上展示学生的除法算式。

  评析:学生的学习材料是自己寻找的,而不是教师或书本给定的材料,它们来源于学生自己,这样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积极状态,使学生对学习充满着兴趣,学生乐于继续学习下去,而无须教师强迫学生学习。

  ③教师提出问题:

  A、哪一道除法算式的被除数能被除数整除?

  B、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说“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

  ④让学生分小组合作、交流,解决以上两个问题。

  ⑤学生交流完毕,每小组派代表汇报本小组研究成果。

  评析:让学生合作、交流,尝试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即给了学生一个人人参与、自主探索的机会,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知识;又使学生在平等、自由、真诚悦纳的情意关系中学会了与人共处。

  2、抽象概括整除的概念。

  ①师:如果用字母a表示被除数,用字母b表示除数,在什么情况下,a能被b整除?

  ②生:略。

  ③师:让学生完整地概括整除的意义。

  评析:由于学生对整除的含义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所以通过学生讨论,师生对话,抽象概括出整除的概念,这样的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可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巩固练习。

  ①下面哪一组的第一个数能被第二个数整除?

  A、17和54

  B、9和7

  C、3.6和1.2

  D、10和10

  ②下面四个数中谁能被谁整除?

  A、2

  B、3

  C、6

  D、12

  评析:概念初步后,为了有效巩固,恰到好处增加了练习,练习题设计时,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发展,增加了开放题,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又加深了学生对整除的理解

  (二)新知教学,了解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1、提出问题,看书自学。

  ①在什么情况下,a是b的倍数,b是a的约数。

  ②约数和倍数中的数一般指什么数?不包括什么数?

  ③你能仿照书中的(例1)举一个例子,说明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另一个数是这个数的约数

  2、学生自学,并回答问题及举例、说明理由。

  评析: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这样的学习,即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及自学能力。

  3、明确约数和倍数的关系。

  根据实例提出问题:45能被15整除,能不能单独说45是倍数、15是约数,为什么?

  生:略。

  师生共同小结:约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单独地说一个数是倍数或约数。

  评析:通过以上的学习,学生明确了一个数是否是另一个数的倍数或约数时,必须是以整除为前提,约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概念,不能独立存在。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准确地把握了教学关键。

  4、巩固练习。

  ①下面每组数中,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约数?

  A、36和9

  B、7和14

  C、45和45

  D、1和100

  ②下列数中,谁是谁的倍数?谁又是谁的约数?

  A、1

  B、2

  C、6

  D、12

  ③游戏。

  规则:老师出示一个数,看你手中的卡片是否符合老师提出的条件,符合的请举起你的卡片。

  a、我是12,12能整除谁?你们是我的什么数?我又是你们的什么数?

  b、我是19,谁是我的约数?

  c、我是2,谁是我的倍数?

  d、我是1,谁是我的倍数?(小结:1是所有自然数的约数)

  e、让全体同学举起卡片,让具有数字6的同学指出自己的约数

  评析:练习题设计时,考虑到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发展,即有层次,又有坡度,形式又有多样。即重视基本知识的训练,同时还将知识性、趣味性有机地结合。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敏捷。通过练习,即巩固了知识,又使全体学生不同程度得到了发展

  (五)回顾反思,谈各人的收获。

  师: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又是怎样研究的?你有什么收获?

  评析: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方法,并谈自己的收获,这个过程不仅使学生明白了许多道理,而且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诱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的收获不仅只有知识,还包括能力、方法、情感等,学生体验到学习之乐,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反思:

  素质教育的重要着眼点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改变学生在原有的教育教学条件下所形成的那种偏重于记忆和理解、立足于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形成一种主动探究知识、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学习方式,这是一种有利于终身学习、发展学习的方式。为了倡导这种学习方式,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笔者在设计约数和倍数的意义这一课时,采用了以问题为中心,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以合作交流、讨论、自学等形式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有了切实的落脚点。

  综观整堂课,教师教得非常少,而学生讲得非常多,学生之间合作交流多,学生自主学习多,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不仅积极参与每一个教学环节,切身感受了学习数学的快乐,品尝了成功的喜悦,而且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满足了学生求知、参与、成功、交流和自尊的需要。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2

  一、 说教材

  1、教学内容: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P57,及“做一做”,练习十一第4题。

  2、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关系,掌握了求未知数x的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等概念,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掌握解方程的一般步骤,为今后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3、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题目,让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含义。

  (2)、会检验一个具体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掌握检验的格式。

  (3)、进一步提高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

  4、教学重点及难点:

  比较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这两个概念的含义

  二 、说教法学法

  (一) 创设情境,自主体验

  本课以游戏导入,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以激趣为基点,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操作、观察、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平衡,自主体验,积累数学材料,为更好地引入新课,理解概念作铺垫。并且无论是生活中有趣的平衡现象,还是天平称东西的实际状态,都无不放射出科学的光芒,它们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兴趣的激发,知识的体验,更有潜在的科学态度和求真求实的精神。

  (二) 突出重点,自主探索

  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让学生通过列式观察,自主探索,分析比较,逐次分类,讨论举例等一系列活动去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把知识探究和能力培养溶为一体,锻炼了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投入。同时层层深入的设疑和引导也渗透了教师对学生科学思维的鼓励和培养,使学生在探索与实践中不断亲历求知的过程,如剥茧抽丝般汲取知识的.养分。

  (三) 自学思考,获取新知

  在教学解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概念时,通过出示两道自学思考题(1)什么叫方程的解?请举例说明。(2)什么叫解方程?请举例说明。”改变了以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自学课本,将枯燥乏味的理论概念转化为具体的例子加以阐明,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解决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依赖于直观这一矛盾。

  正是基于以上考虑,在教学解方程的一般步骤和检验方法时,也采用了让学生通过自学来掌握检验的方法及规范书写格式。

  (四) 使用交流,注重评价

  要探索知识的未知领域,合作学习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新的教学理念使合作学习的意义更加广泛,有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等等。生生合作有助于相互验证、集思广益。师生合作体现在“师导”,尤其在学生思维受阻,关键知识点的领会上,在本课中,有多处让同桌互说互评互查的过程,合作的力量必将促使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也将更好的有利于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促进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

  三 说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我们前边学了天平平衡的道理,我们先来做一个天平平衡的游戏,老师说,你来对:我在天平左边放一个苹果,要想使天平平衡,你应该怎么做?再放两个梨呢?

  学习天平平衡的道理有什么作用呢?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就会发现它的作用了。

  二 教学什么是方程的解

  出示课本57页插图,问:从图上你能看到什么信息?你能根据图中告诉的等量关系列一个方程吗?

  板书:100+X=100

  问:X表示什么?X可以是任何一个数吗?为什么?

  X是什么数时,方程左右两边才相等呢?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生答,板书:

  1 100+(150)=250,所以X=150

  2 250-100=150,所以X=150

  3 利用天平平衡的道理100+X—100=250-100

  X=150

  教师总结:刚才同学们通过多种方法都算出了X=150时,方程左右两边相等,像这样,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就叫方程的解。

  加深记忆:问X=120是这个方程的解吗?为什么?根据你的理解什么才是方程的解呢?

  判断:

  X=3是方程3X=15的解吗?X=2呢?为什么?

  刚才同学们找出这个方程的解得过程叫做解方程,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利用天平平衡的道理来解方程。(板书课题:解方程)

  三 解方程

  1 利用这道题讲解解方程的格式

  解方程有固定的格式,教师边讲格式边完成100+X=100的解方程的完整步骤。

  2 学生独立尝试做例1

  (1.)出示例1主题图:请你用一句话说一说这幅图所表示的内容。

  (2.)学生叙述图意,并列出方程。

  (3.)激趣:你能用方程平衡的原理来解方程吗?

  (4).学生尝试解决χ+3=9。教师巡视,指名板演。

  (5.)板演的学生讲解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

  (6)观察黑板上同学的板书,你有什么发现,你认为还有什么需要同学们注意的地方吗?

  (7).x=6是不是方程的解呢?(需要进行检验)

  (8.)学生自学课本,掌握方程检验的方法和格式。

  A方程是怎样验算的?

  B它的格式有什么特殊的要求?

  四 迁移练习:x+8=10 x-8=10

  1.全班齐练,指名板演。

  2.评价分析讲解。

  对比提升:x+8=10 x-8=10

  1.观察两道方程的解答过程,你有什么发现?(x加几,我们就减几;x减几,我们就加几。)

  2.为什么要这样做?

  3.方程的左边发生了变化,为了使方程成立,方程的右边又应该怎样做?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

  五 回顾总结

  这节课你都学会什么?什么是方程的解?什么是解方程?解方程时要注意些什么?

  课后反思:

  在进行了一次试讲后,我上了《解方程》这节课。因为试讲过一次,对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已有所了解,所以再次上这节课时,就知道了侧重点在哪,这也是我没有教过五年级教材的一个弊端吧,总是对学生的情况不了解,把握不好学生容易在哪出问题,总是等学生出现了问题后才知道侧重点。通过上同一节课,通过老师评课和课后反思,对这节课的教学思路清晰了。

  这节课与我试讲时相比,我觉得其中一个环节在教学中有所突破。就是让学生认识什么是“方程的解”,在试讲时,这部分教的不扎实,对学生来说印象不深刻。再次讲这节课时,我是这样处理的:通过100+X=250,让学生找出当X的值是∏时,方程的左右两边才相等,当学生用各种不同的方法算出X=150时,方程左右两边相等,这时我指出,X=150就是这个方程的解,然后问,X=100是这个方程的解吗?为什么?什么才是方程的解?通过这样的反复强调,学生很清晰地明白了,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才是方程的解。这样处理,我觉得学生对这个概念理解的比较清楚,印象也比较深刻。如果再将“解方程”和“方程的解”进行区分,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但是这节课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如利用天平平衡的算理来解方程时,有些知识点处理的不够主次分明,如,在结合一道题来讲时,重点根据天平平衡的道理来讲,学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后,在接下来的进一步练习巩固中,只要结合等式的性质让学生明白只要在方程两边同时加几或者同时减几即可,不需要再讲算理了。也就是说,教学层次不是很分明,应该是有主有次,多放些空间给学生。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3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宋冲冲。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课题是《小数乘法》。我将从说教材地位和作用、说教学目标、说教法、说教学过程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我要对本课题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小数乘法》是人教版教材第一单元第一课时。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整数乘法,这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本框题前面承接本教材的整数乘法,后面是本教材的小数除法,所以学好这个课时为学好以后的小数除法打下牢固的知识和技能基础,而且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内容和结构分析,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掌握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并能运用法则进行计算。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类推能力、判断能力等。

  3.渗透理论来源于时间和转化的思想。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小数乘法意义和小数乘法法则

  2.教学难点: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为了讲清楚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框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在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逻辑的.学科。因此我的课堂能使学生的逻辑能力增强。

  考虑到五年级学生的现状,我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这也是新课改精神的体现。

  五、说学法

  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做到条理清晰、紧凑结合、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

  由学过的知识和材料开头情景设置导入新课。导语设计的依据:一是概括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温故而知新,使学生能够知道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二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知识,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

  2.讲授新课。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我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设备情况,选择多种教学手段,强化学生的认识。同时注重对学生的练习,让他们能够熟练运用,并能用于社会实践。

  3.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可以把我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转化为学生的知识。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理论和实际生活的应用。

  4.板书设计。

  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这有利于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5.作业布置。

  针对五年级学生素质的差异,我设计了分层练习,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减负的目的。

  七、结束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本节课我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完成教学。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在教学中要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地学习,使他们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中,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并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4

  教材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P90-91。

  教材分析:

  在组合图形面积中,重点探索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教材的第二单元,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在此基础上学习组合图形,一方面可以巩固已学的基本图形,另一方面则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整合,注重将解决问题的思考策略渗透其中,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图形的活动,让学生了解组合图形的特点。

  2、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归纳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进行解答。

  3、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4、进一步渗透转化教学思想,提高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掌握用分割法和添补法求组合图形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计算方法,根据图形之间的联系和一定的条件,割、补成学过的图形,选择最适当的方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识组合图形

  (课件出示一组组合图形)

  提问

  1、这些图形象什么,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

  2、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师:我们把由几个基本图形组合而成的图形叫做组合图形。(板书:组合图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索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板书:组合图形面积)

  【设计意图: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到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

  二、探究新知,主动建构。

  1、猜一猜

  (课件出示主题图)

  提问:请你猜一猜这是什么图形?(学生根据课件观察,在质疑中猜出图形)

  教师引导,这就是淘气家客厅的地面的'平面图,提问:你能根据这些信息,帮淘气算一算至少买多少平方米的地板吗?

  2、估一估。

  师:在算之前,请您帮她估估,并说出理由。

  3、探索简单组合图形面积计算方法,

  师:如果我们要计算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你准备怎么算?

  引导归纳:组合图形是由几个基本图形拼成的,面积就是拼成它的基本图形面积之和。

  4、班级汇报,教师适时点拔

  (1)汇报时用多媒体将学生的学习成果演示出来,预设会出现五种情况。

  学生边汇报,教师随即板书。其他同学能清楚地与自己的思路进行比较,并及时发现错误并纠正过来。汇报结束后,再让学生对小组成员的汇报情况作评价,最后其他小组作补充汇报。

  (2)师生总结分割法、添补法并提升方法的优化性。

  让学生自主观察比较上面几种方法的不同之处,总结出求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再进行分类,掌握分割法和添补法这两种计算方法。

  教师小结:分割的方法不同,但思路都是一样的,都是把复杂的图形简单化。

  三、综合实践、学以致用

  (为了巩固新知,又突出本课的教学难点,设计了三关闯关练习。)

  第一关:分一分,说一说

  1、任意分:任意分这个图形(只要分出来的图形是我们已学的图形)。

  2、最少分:请你把它分出最少的学过的图形。

  3、带上条件分:要求分得合理,能计算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本题一题多用,循序渐进,螺旋上升,通过三个层次的分割,使学生明白在组合图形的分割中,需要根据所给的条件进行合理的分割,对条件进行优化。】

  第二关:算一算。

  请你算一算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为了能使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在练习设计中照顾到不同学生的需求,设计了开放性的练习题】

  第三关:小设计

  运用我们所学过的基本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设计一个组合图形,并算出它们的面积,然后考考老师和同学。

  【设计意图:本题是个开放性的题目,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整合运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相应的提高,进而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重新阐述了数学和数学教育的含义: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总结收获、小结全课

  同学们,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可以说知识上的收获,也可以说情感上的收获,生生互动评价,既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又共同体验成功,促进了发展。

  师: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句话和大家共勉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爱因斯坦希望大家在数学的海洋里遨游地更快,更强。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5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三节新授课《梯形的面积》。它属于“空间与图形”学习领域的一节课,是多边形面积计算中的一部分。

  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学生经历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公示的推导基础上通过转化的方法将梯形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并且会计算面积的图形。但这节课比前两节课又有所提高,他要求学生用学过的方法推导,但又没有指明具体的方法不再给出具体的方法,从教材中学生的操作可以看出,方法与途径多了,可以用分割的方法,也可以用拼摆的方法;可以转化为三角形进行推导,也可以转化成平行四边形进行推导。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联系前面两节的教学内容,不难看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关系最密切,且两者的教学思路也相似,同时梯形面积的教学与三角形面积的教学其公式的基本推导方法相同,除以2的道理也一样,所以它是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方法的拓展和延伸,并为今后学习圆面积、立体图形表面积及解答求积应用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学情来看,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具有了一定探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经验,但对转化这种数学学习的方法和思想并不熟悉。所以开课时利用课件对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公式得推导过称的回顾再次向学生渗透数学“转化”的思想。加深对“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这些都为学生自主研究、探索“梯形的面积”这一新的学习任务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理解与分析,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如下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教学目标:

  ⒈运用迁移规律,利用学具进行自主探究,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正确运用所掌握的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⒉培养运用“转化”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⒊感受知识来源于实践,认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可以互相转化的。

  ⒋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团结协作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学生用到的学具有:自制的两个梯形图片、剪刀、直尺、教科书等。

  我用到的教具:梯形图片、剪刀、实物展台、多媒体课件等。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只做教材忠实的实施者,而应该做教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教材的教育价值和智力价值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关键在与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梯形面积的计算》一课,为了充分利用原有的知识,探索、验证,从而获得新知,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表现、创造的机会,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培养学生自我探究和实践能力。因次我将教学流程预设为四个环节:

  一、以回顾旧知为导入,明确新知任务及探究方法。

  我引导学生回顾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公示的推导过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引导学生明白在解决新问题时学会用转化的方法,从而打开学生探究梯形面积公式的思路,为学生在后边的动手操作过程中,借助不同的旧知解决新问题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在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时,想让学生自己利用手中学具将梯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在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转化成果。并进行全班展示。并让学生观察找出转化后的图形与原来梯形之间的联系,然后再选取其中的一到三种进行推导验证,使学生明白不论用哪一种转化后的图形进行推导最终都会归结为一种,就是上底加下底的和乘高除以2.通过两个层次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真正做到“知其然,必知其所以然”,且思维能力、空间感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推导验证,完善建构。

  四、巩固练习。加深记忆。

  五、总结完善,自我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推理、操作探究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动手操作以及推理归纳的学习过程中,多种感观参与学习,既理解、掌握了梯形的有关知识,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推导验证的过程中,学生表达得不够清晰,对于推导的过程理解得还不够透彻。如果让他们充分地操作体会,时间又不允许。如何解决这样的矛盾,也是我需要反思的问题。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6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倍数与因数>。我说课的流程如下:1.说教材;2.说教法;3.说学法;4.说教学过程;5.说板书设计;6说作业设计。

  一、说教材

  《倍数与因数》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课时的内容,它是小学阶段“数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节课是在学生学过整数的认识和整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教材的目的是采用乘法来引导学生认识倍数与因数,重点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本课也是学生今后学习公倍数和公因数、以及分数的约分、通分和四则运算等知识的重要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含义,探索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联系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初步意识到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研究非零自然数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倍数与因数的含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1 二、说教法

  根据五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本课在教法上,我采用了“创设情境法、自主学习法、质延探究法”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索热情,同时体现新课标多元化教学的原则。

  三、说学法

  根据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我采用了“自主性学习”与“质疑探究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质疑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同时使课堂能在生动、有趣、高效中进行。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科特点,从学生原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2分钟)

  我通过出示运动会两个班的队形:来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列出两个乘法算式:9x4=36(人)5x7=35(人)根据这两个算式你们能够说出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倍数与因数的知识吧!板书:倍数与因数)

  (二)自主学习,探索新知(15分钟)

  2

  (板书)

  (2)说一说:根据算式:25X3=7520X5=100说一说那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的的因数。(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倍数和因数的含义的理解)

  强调:在研究倍数与因数时,范围限制为非零的自然数。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3)判一判:8是倍数,4是因数。因为3.5x2=7,所以7是3.5的倍数,3.5是7的是因数。(让学生巩固对倍数和因数的相互依存关系)

  (4)问一问:如果 axb = c ( a , b , c 是不为0的自然数),那么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将所学知识符号化,让学生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5)变一变:在利用乘法算式说明倍数与因数的'含义的基础上,出示一个除法算式,如:75÷25=3启发学生思考:根据整数除法算式能不能确定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发散学生思维,为找一个数的倍数做铺垫)

  2.你写我说

  我组织了让学生同桌之间一个人写算式另一个人说的游戏活动,叫一组同桌的学生上来讲台进行比赛,一人在黑板上写算式一人来说,比比谁写得多又说得准确。(这个环节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倍数与因数的关系,发散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 3.找一找

  3

  (1)判断题目中给的数是不是7的倍数。先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判断,再组织学生交流,使学生体会通过想乘法算式的方法来判断。

  (2)找7的倍数:引导学生体会用想乘法算式的方法来找一个数的倍数,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的思维,并让学生明白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三)实践运用,拓展提高(20分钟)

  在练习部分,我安排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1)基础练习

  根据算式,说一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在说的过程中体会倍数与因数的相互依存关系。

  (2)巩固练习:

  先让学生自己找一找4的倍数和6的倍数,然后组织学生交流并让学生说说找倍数的方法。最后,说说哪几个数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目的是巩固学生找一个数的倍数方法) (3)拓展提高

  请写出100以内8的全部倍数。先让学生独立写一写,再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方法,并在交流比较的过程中体会怎样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体会到像这样找一个数的倍数,一般用乘法比较简便。

  (四)学生小结,教师小评(3分钟)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会询问学生你有哪些收获?我再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要点,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

  五、说板书设计

  以下是我的板书设计,这样的板书设计直观、系统、简明、扼要,既有利于及时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又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结构。

  六、说教学设计

  以下是我的作业设计,这样的作业设计具有基础性,体现“双基”,面向全体,注重巩固和提高。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7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泰山小学的高崇辉老师,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比的基本性质。

  首先,我来说一说教材,我讲的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63页比的基本性质,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和分数、比和除法的关系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除法的商不变的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根据本节课知识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比较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掌握化简比的方法,并会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把一个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抽象概括能力。

  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向学生进行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并将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应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探究学习的方法,教学媒体的使用:多媒体。

  接着我来说一说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

  一、创造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上课伊始我询问学生:“同学们喜欢喝蜂蜜水吗?”大部分同学会说愿意并会表示他们愿意喝更甜一些的。这时我会适时的向学生说明其实小明同学和大家一样也喜欢喝甜的蜂蜜水,这不小明的妈妈给小明准备了两杯蜂蜜水,但只能选择其中的一杯,哪杯甜呢?这下难坏了小明,聪明的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他吗?电脑演示多媒体课件演示:第一杯360毫升的水,40毫升蜂蜜;第二杯180毫升的水,20毫升蜂蜜;同学们会兴致盎然,想尽各种办法帮助小明。有的同学会根据商不变的规律确定选哪杯都可以,因为360毫升的水是40毫升蜂蜜的9倍,180毫升的水是20毫升蜂蜜的9倍即360÷40=180÷20;有的同学会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确定选哪杯都可以,因为40毫升蜂蜜是360毫升水的九分之一,20毫升蜂蜜是180毫升水的九分之一即40/360=20/180,学生会想尽各种办法帮助小明解决这个问题。

  这部分的设计意图是每一个学生都是热情的,都是乐于助人的,尤其是愿意帮助同学解决问题,因此一听说帮助同学,学生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兴趣就是学生思维的原动力,只要有兴趣,就会产生创造性的源泉。另外同学的困难又是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这有利于学生凭借生活经验主动探索,实现生活经验数学化,同时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

  二、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总结比的基本性质

  1、 猜想规律

  师:刚才同学们利用商不变的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帮小明解决了问题。你们还记得它们的内容各是什么吗?

  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合作中说出商不变的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内容。屏幕出示文字内容。

  我接着询问在分数的基本性质里,有哪些词很关键?在商不变的性质里,有哪些关键词?缺少他们行吗?为什么?

  这回你们又会想到什么呢?(比的基本性质)那么,比的基本性质该是怎样的呢?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探讨它。

  (板书课题:比的.基本性质)

  2、 实践探究

  师:观察除法的基本性质(手指向商不变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猜一猜,想一想,比的基本性质应该是怎样的呢?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

  (1)小组讨论

  (2)汇报结果:学生根据讨论结果发表意见。

  (3)师生共同总结比的基本性质的内容。

  (4)强调

  学习了比的基本性质,你认为哪些词语是很重要,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点什么?(同时、相同、0除外)

  这一部分的设计意图是先通过学生回忆已学旧知,进而猜想比的基本性质,放飞了学生思维,让他们自主地依据已有知识经验,在观察、合作、猜想、交流中展开合理的想象与多角度思考,在有理有据表达、建立在对意义求真求准的对比中生成、完善了概念。也让学生体会到充分利用已有知识自学新知的学习方法,进一步弄清了比、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然后通过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共同完善比的基本性质,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领悟了利用旧知学习新知的学习方法,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又培养了学生初步的类比推理能力。

  三、 教学例1

  1、说明。利用商不变性质,我们可以进行除法的简算;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把分数约分成最简分数(板书:最简分数)。同样,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板书:最简单的整数比)

  2、讨论:怎么理解“最简单的整数比”这个概念?在小组里议一议。

  3、指名汇报,形成共识:

  ㈠必须是一个比;㈡前项、后项必须是整数,不能是分数或小数;㈢前项与后项互质。

  4、化简比

  出示例1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1)14:21 (2)1/6 :2/9 (3)1。25:2

  学生板演,其余同学各抒己见说出不同方法。

  师生共同总结整数比、分数比、小数比的化简方法。

  这一部分的设计意图是“最简单的整数比”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这里摒弃了由典型的个例入手解释“最简单整数比”的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采用让学生先讨论、后汇报对这个概念的理解认识的方法,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互动交流中自发地尝试利用已有的知识来解读新概念。同时,教师试图通过对较简单的整数比的化简,给学生一个运用性质解决具体问题的范例,为前后项是分数、小数的比的化简作了“跳一跳,可摘到果子”式的充要铺垫。学生在小组内部交流基础上进行组间的合作交流,让每个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相互讨论分析,提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合作中学生互相帮助,实现学生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往能力,使学生思维进入高潮。

  四、实践运用

  我设计了四部分练习题。

  第一部分填空题包括3道题:

  1、3:8=(3×2):(8×□)

  2、15:10=(15÷□):(10÷5)

  3、5:3=(5×□):(3×□)

  这一部分的设计意图是学生加深对比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尤其是最后一题使学生在填空过程中体会到可以填“除0以外的所有相同的数”,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第二部分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判断下列各题

  (1)4 :15=(4×3):(15÷3) ( )

  (2)3/5:4/7=(3/5×6):( 4/7×6) ( )

  (3)10 :15=(10÷5):(15÷3) ( )

  (4) 7 :9 =(7+5):(9+5) ( )

  第三部分应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师:上课前老师统计了咱们班参加课外活动小组的人数,下面同学自己读题,然后试着解决这些问题,如果遇到困难同桌之间或小组之间可商量解决。

  我们班共有学生48人,男生28人,女生20人:

  (1)请写出我们班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并将这个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在课外小组活动中,我们班参加美术小组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1/4,参加科技小组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3/8,请写出参加美术小组和科技小组的人数比,并将这个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3)参加体育小组的人数是舞蹈小组的1。5倍,请写出参加体育小组和舞蹈小组的人数比,并将这个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把学生引入到现实情境中进行“再创造”

  活动有利于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使原来枯燥乏味的数学题有了“应用味”,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亲切感,会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想问题,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尊重学生各性,让课堂成为学生发挥个性的天地,成为自我赏识的乐园。

  第四部分思考题

  1:8=(1+4):(8+□) 6:10=(6-3):(10÷□)

  让学生从实际出发,根据解决问题的条件作全面分析,周密思考,提高了学生全面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的是培养学生辩证地看问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五、评价体验

  比的基本性质,是同学们通过自己主动探索,合作研究发现的,并能根据这一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回顾我们的学习过程,谁来谈谈你的收获和感受。

  这一部分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激励评价,使学生体验到主动探索,获取知识的喜悦,激发了学习兴趣,树立学习自信心。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们老师批评指正。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8

 (6)利用关系,类推公式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并且在刚才的实验***作中,也有学生摆出了正方体,因此学生很容易就能够由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需要注意的是用字母表示公式时,使学生明确三个a相乘也可以写成a3,3写在a的右上角。

  (三)巩固练习,扩展应用

  练习是数学中教学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为了加强学生的理解,使学生能正确运用公式,我设计了多层次的练习:

  1通过让学生完成教科书第33页的“做一做”的第一题,先让学生动作***作,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的关系,掌握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2.做第33页“做一做”的.第二题,巩固刚学过的“立方”的知识,要使学生弄清,什么情况下可以写成一个数的立方,一个数立方应该怎样计算。做题时,如果发现学生把3个相同数连加与连乘混淆起来,教师应及时纠正。

  3.完成练习七第1题,让学生运用公式计算。

  4.完成练习七的第7题,要注意这道题算式的运算顺序。

  5、拿出课前准备得长方体物体,同桌合作计算出它们的体积。

  学生明确求体积应先量出它的长、宽、高,再进行计算。这样设计,既能使学生加深对计算长方体的计算方法的掌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全课,质疑解惑。

  (1)让学生说说这节课学习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这样设计目的对新知识进行一次全面的回顾,梳理,内化的过程,同时培养学生总结概括能力和回顾与反思的习惯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9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九册,P117——P119页复习、例1、例2、解方程的一般步骤、想一想、做一做及P120页T1-4。教学目的有以下三点:1、使学生掌握列方程解两步应用题的方法。2、总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3、培养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提高学生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分析等理关系的能力。

  一、教学重点难点:分析应用题里的等量关系,会列方程解应用题。难点:分析应用题里的等量关系。教具准备:小黑板、写好题目的纸条等。这节课在学生已有的解方程、分析应用题数量关系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为以后学习更深入的知识打下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热爱自然科学的品质。

  二、教学教法:针对本课的知识特点,采用了下面几种方法进行教学:讲授法、对比法、分组讨论法。在准备阶段,让学生独立完成习题,学生根据以前的知识可以用算术方法和列方程的方法来解答此题,从而为今天学习较复杂的列方程解应用题打下基础。在新课阶段,应用讲授法和对比法,让学生观察、比较例1和准备题的内在联系,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等量关系式,再根据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从而掌握本课的知识重点,同时也能理解掌握本课的难点。在小结阶段,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得出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完成这一课的教学任务。在练习阶段,教师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巩固练习。

  三、教学步骤:在教学步骤上,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一、准备。

  教师出示复习题,学生读题后说:“请同学们用两种方法解答这道题。”

  商店原来有一些饺子粉,卖出35千克以后,还剩40千克。这个商店原来有多少千克饺子粉?

  解法一:35+40=75(千克)

  解法二:设原来有X千克,

  X-35=40

  X=40+35

  X=75

  答:原来有75千克饺子粉。

  二、新课。

  教师出示例1:

  请学生思考:这道题和上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商店原来有一些饺子粉,每袋5千克,卖出7袋以后,还剩40千克。这个商店原来有多少千克饺子粉?

  想:原有的重量-每袋的重量X卖出的袋数=剩下的重量

  X千克5千克7袋40千克

  解:设原有X千克。

  X-5X7=40

  X-35=40

  X=40+35

  X=75

  答:原来有75千克饺子粉。

  教师:“用方程解答应用题也要检查答案对不对。检验时,要先检查方程是不是符合题意,然后再把解得的X的`值代入原方程,看解得对不对。请你用上面的方法检验例1的答案对不对。”

  教师出示例2:

  小青买4节五号电池,付出8.5元,找回了0.1元。每节五号电池的价钱是多少元?

  想:付出的钱数-4节电池的钱数=找回的钱数

  8.5元4X0.1

  解:设每节五号电池的价钱是X元。

  8.5-4X=0.1

  4X=8.5-0.1

  4X=8.4

  X=8.44

  X=2.1

  答:每节五号电池的价钱是2.1元。

  想一想:这道题还可以怎样想?列出方程来。

  教师:从上面的例题可以看出,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特点是,用字母表示未知数,根据题目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出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也就是方程),再解答出来。

  三、小结。

  教师:大家分组来总结列出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X表示;

  2、找出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3、解方程;

  4、检验,再写出答案。

  把例1中的前两个条件改写成“商店原来有15袋饺子粉,卖出35千克以后”,问题改成“每袋饺子粉重多少千克”,该怎样解?

  四、练习:

  1、下面两题,先找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再把每个方程补充完整。

  (1)小明买4支铅笔,每支X元,付给营业员3.5元,找回0.1元。

  —————————————=0.1

  (2)建筑工地运来5车水泥,每车X吨,用去13吨以后还剩7吨。

  —————————————=7

  2、图书小组原来有一些故事书,借给3个班,每班18本,还剩35本。原来有故事书多少本?

  五、布置作业(略)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10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49页

  教学目的: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整除的意义。

  2、理解、掌握约数和倍数的意义,知道约数、倍数的相互依存关系,渗透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3、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尝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自学、讨论等方式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准备:

  1、两张卡片、2、多媒体演示课件

  〔评析〕为了体现当今新的教育观,即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使儿童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还要有目的去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所以制定的目标体系全面、恰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整除的意义

  1、整除的含义

  ①让学生在小卡片上写一道除法算式

  ②黑板上展示学生的除法算式

  〔评析〕学生的学习材料是自己寻找的,而不是教师或书本给定的材料,它们来源于学生自己,这样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积极状态,使学生对学习充满着兴趣,学生乐于继续学习下去,而无须教师强迫学生学习。

  ③教师提出问题:A、哪一道除法算式的被除数能被除数整除

  B、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说“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

  ④让学生分小组合作、交流,解决以上两个问题

  ⑤学生交流完毕,每小组派代表汇报本小组研究成果

  〔评析〕让学生合作、交流,尝试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即给了学生一个人人参与、自主探索的机会,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知识;又使学生在平等、自由、真诚悦纳的情意关系中学会了与人共处。

  2、抽象概括整除的概念

  ①师:如果用字母a表示被除数,用字母b表示除数,在什么情况下,a能被b整除?

  ②生:略

  ③师:让学生完整地概括整除的意义

  〔评析〕由于学生对整除的含义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所以通过学生讨论,师生对话,抽象概括出整除的概念,这样的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可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巩固练习

  ①下面哪一组的第一个数能被第二个数整除

  17和549和73.6和1.210和10

  ②下面四个数中谁能被谁整除

  2、3、6、12

  〔评析〕概念初步后,为了有效巩固,恰到好处增加了练习,练习题设计时,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发展,增加了开放题,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又加深了学生对整除的理解

  二、新知教学,了解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1、提出问题,看书自学

  ①在什么情况下,a是b的倍数,b是a的约数。

  ②约数和倍数中的数一般指什么数?不包括什么数?

  ③你能仿照书中的(例1)举一个例子,说明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另一个数是这个数的约数

  2、学生自学,并回答问题及举例、说明理由。

  〔评析〕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这样的学习,即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及自学能力。

  3、明确约数和倍数的关系

  根据实例提出问题:45能被15整除,能不能单独说45是倍数、15是约数,为什么?

  生:略

  师生共同小结:约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单独地说一个数是倍数或约数。

  〔评析〕通过以上的学习,学生明确了一个数是否是另一个数的倍数或约数时,必须是以整除为前提,约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概念,不能独立存在。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准确地把握了教学关键。

  4、巩固练习

  ①下面每组数中,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约数?

  36和97和1445和451和100

  ②下列数中,谁是谁的倍数?谁又是谁的约数?

  1、2、6、12

  ③游戏

  规则:老师出示一个数,看你手中的卡片是否符合老师提出的条件,符合的'请举起你的卡片。

  a、我是12,12能整除谁?

  你们是我的什么数?我又是你们的什么数?

  b、我是19,谁是我的约数?

  c、我是2,谁是我的倍数?

  d、我是1,谁是我的倍数?(小结:1是所有自然数的约数)

  e、让全体同学举起卡片,让具有数字6的同学指出自己的约数

  〔评析〕练习题设计时,考虑到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发展,即有层次,又有坡度,形式又有多样。即重视基本知识的训练,同时还将知识性、趣味性有机地结合。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敏捷。通过练习,即巩固了知识,又使全体学生不同程度得到了发展

  三、回顾反思,谈各人的收获。

  师: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又是怎样研究的?你有什么收获?

  〔评析〕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方法,并谈自己的收获,这个过程不仅使学生明白了许多道理,而且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诱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的收获不仅只有知识,还包括能力、方法、情感等,学生体验到学习之乐,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反思〕:素质教育的重要着眼点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改变学生在原有的教育教学条件下所形成的那种偏重于记忆和理解、立足于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形成一种主动探究知识、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学习方式,这是一种有利于终身学习、发展学习的方式。为了倡导这种学习方式,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笔者在设计约数和倍数的意义这一课时,采用了以问题为中心,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以合作交流、讨论、自学等形式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有了切实的落脚点。

  综观整堂课,教师教得非常少,而学生讲得非常多,学生之间合作交流多,学生自主学习多,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不仅积极参与每一个教学环节,切身感受了学习数学的快乐,品尝了成功的喜悦,而且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满足了学生求知、参与、成功、交流和自尊的需要。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11

  内容分析: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关于几何初步知识的安排特点是:从一年级第一册教材起逐步安排学生能够接受的几何初步知识,其中第六册教材中安排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第八册教材中安排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认识,清楚了其特征及底和高的概念。而本册(第九册)教材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在学生掌握上述内容的基础上安排的。所以若想使学生理解掌握好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必须以长方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为基础,运用迁移和同化理论,使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一新知识,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另外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这一内容学习得如何,直接与学习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有着直接的关系。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会运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 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够运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正确计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

  教学难点:

  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

  1.用Flash对照教材上的插图制成复合课件为教师的演示教具;

  2.剪成一个长为40厘米,宽为30厘米的长方形和底为40厘米,高为30厘米的平行四边形硬纸片为教师演示教具;

  3、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平行四边形纸片和一把剪刀。

  教学环节:

  根据新课程理念,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我用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可以积极的动脑思考、动手操作,从而妥善的将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完成好,我安排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 复习迁移

  由已知到未知,即由旧知识引入新知识,引导学生进行类推,掌握新概念。这是教学抽象的数学知识的一种重要途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内容,与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有着密切的联系,适合用这一途径进行教学。

  具体做法如下:

  1.出示长方形教具:一长方形的长是40厘米,宽是30厘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出示平行四边形纸片,提问:这是什么图形?什么叫平行四边形?谁能指出它的底和高?(底40厘米,高30厘米)

  3.比较黑板上长方形与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谁大谁小?

  在这里通过第1、2两道题的复习,使学生清楚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并清楚了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底和高的含义,为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通过第3题的练习,产生悬念,引起学生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动机与欲望,教师由此引出新课。

  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仅靠肉眼观察是不够的,必须科学地计算出它们的面积才能正确比较。长方形的面积我们会求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进入第二个环节。

  二、 引导发现

  在这里,我化抽象为具体,将书中的插图整合到一起制成课件,便于学生观察比较。

  首先通过数方格引导学生发现:当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相等时,它们的面积也相等。

  具体做法如下:

  1、出示复合Flash课件,从中取出一个小正方形,使学生明确,每一个小方格的边长都是1厘米,面积是1平方厘米。

  2、让学生观察图中出示长方形,让学生数一数,长、宽及面积各是多少?

  3、在图中出示平行四边形,让学生数一数,它的底、高及面积各是多少?(出现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

  4、观察数出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然后借助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引导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具体做法如下:

  1、引言:用数方格的方法求面积很不方便,因此我们有必要探索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一般方法,你们有信心完成吗?

  2、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纸片,从平行四边形的顶点向对边做一条高,然后沿这条高线用剪刀剪开,将剪开后的两部分拼成一个长方形。

  3、出示课件“平行四边形到长方形的转化过程,加强学生印象,辅助学生理解,让学生分组观察思考:把剪拼后的长方形与原平行四边形比较。提问:①面积是什么关系?为什么?②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是什么关系?为什么?

  4、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times;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times;高。(板书)

  5、公式用字母表示。这一步骤需要使学生清楚每个字母的含义,并且知道S=amiddot;h也可以写成S=ah。(板书)

  6、引导学生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首先让学生看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回答:若想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应该知道哪些条件?然后让学生比较新课开始前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面积的大小,解除悬念。再让学生独立思考书中的例题,在教师的扶持下,让学生在黑板前和黑板下齐做,教师巡视指导,共同订正。

  三、巩固深化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为学生设计了梯度练习,以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和深化,习题可以根据情况进行增删。

  1、 求下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单位:cm)(给出几个平行四边形图形。)

  2、在两条平行线间画出两个平行四边形试判断甲和乙谁的面积大?谈谈你有什么发现?

  3、铺一块底20米,高15米的平行四边形草坪,每平方米草坪售价15元,铺这块草坪总共用多少元?

  四、课堂总结

  我总结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清楚: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它的底和高或量出底和高。

  五、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图略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times;高

  S=amiddot;h或S=ah

  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求者,教师的作用是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索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所以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创设更好的学习情境,实现发现学习。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12

  本节课是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找规律》中第一课时内容。这一内容是学生在四年级时学习了两种物体间隔排列的规律,以及对几种物体进行搭配或排列的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而且在低年级的学习中,学生也多次经历寻找数或图形简单排列规律的过程。这节课,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寻一些数学规律,并应用规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培养探索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本节课我分这样几个环节来进行教学。

  (一)游戏导放,体验规律,揭示课题。

  男女生记忆力大比拼,一下子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初步让学生感受第二组数有序、重复出现的规律。从而引出课题。

  (二)观察场景,感知物体的有序排列

  这个环节,我以国庆节的情景作为导入,出示教材例1的场景图,让学生认真观察,通过观察,找出盆花 、彩灯、彩旗的排列规律,学生边讲解,课件圈出规律,直观体验物体的有序排列。

  学生看出各种事物的.摆放顺序并不难,但说不到位,所以课中要提高交流的质量, 如盆花,学生同位交流中一般说 “一蓝一红一蓝一红这样排列的”在集体交流中我引导学生理解“2盆为一组重复排列”。

  (三)自主探究, 体会多样的解题策略。

  本环节,我给学生创设了这样的一个平台,先是提出这样的问题: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什么颜色的花?接着让学生就这个问题自主探究、讨论、交流得出解决问题的三种策略,即是画一画、数一数、算一算,尤其注重分析计算法。让学生理解算式中每个数的意义,特别是除数和余数,突破难点。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认识到计算法的简便实用。最后引导学生逐步归纳出用计算法解决类似的问题应注意三点:(1)找准物体的规律;(2)分组、确定除数;(3)列式计算。

  (四)提高练习,加深理解。

  练习中的第二大题,前两题让学生说说重组后图形的排列规律,解决问题,巩固新课,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得出:“总数一样,每组规律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每三小题是开放题,学生找到“每组第二个是三角形”这个规律,设计图形,学生在观察不同的设计中感受到,“不同的规律也可以通过设计得到相同的答案”这时学生对算理的深入理解,解决问题技能逐渐熟练。

  (五)生活万像,再现规律。

  最后,多媒体播放日升日落、四季更替、月圆月缺、红绿灯、十二生肖等大自然和生活中的规律现象。让学生深切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连系,近一步体验数学规律的价值。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13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分析教材

  本课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中的内容。在四年级(下册)教材里,学生已经建立了倍数和因数的概念,会找10以内自然数的倍数,100以内自然数的因数。本单元继续教学倍数和因数的知识,要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和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学会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为以后进行通分、约分和分数四则计算作准备。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结合教材的特点,我力求达到下面的教学目标:

  1、经历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结合具体实例,渗透集合思想,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养成不重复、不遗漏、不重复的思考习惯。

  3、培养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善于发现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课教学重点是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教学难点是会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设计理念

  在教学中我发挥“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作用, 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合作交流中学、学后合作交流并根据学生原有的认识基础和认知规律,并结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 力求突出以下三点:

  1、将教学内容活动化,让学生在做中学。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往互动中学。

  3、充分利用原有的认知经验,在迁移中学。

  教学过程

  依据教材特点及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整个教学过程安排了四个环节:

  一、 活动探究,认识公因数

  分为五个步骤:

  1、动手操作:在教学公因数的概念时,让学生经历操作思考的过程,认识公因数。首先让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小长方形纸片,分别用边长6厘米和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纸片铺满一个长18厘米、宽12浪漫的的长方形操作活动。通过学生的操作,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的边长与长方形的长、宽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看看正方形每条边各铺了几次?怎样用算式表示?,来说明为什么?

  2、想象延伸:接下来让学生思考还有那些边长是整厘米数的正方形也能铺满大长方形。学生思考后,回答边长是1厘米,2厘米,3厘米的正方形也能铺满大长方形。引导学生说出只要边长“既是”18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就能铺满大长方形。从而引出公倍数的概念,再强调因为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所以两个数的公因数的个数也是有限的(最小是1),让学生在自主参与、发现、归纳的基础上认识并建立公因数的概念的过程。

  3、归纳总结:只要正方形的边长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这样的正方形就能铺满大长方形。1、2、3、6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它们就是12和18的公因数。

  4、根据 学生的总结我及时板书课题,让学生的形象思维转变成抽象思维。

  5、反例教学:让学生说明4是12和18的公因数吗?为什么?

  学生通过上面的一正一反教学总结出:公因数要同时是两个数的因数。

  为了及时巩固,完成练一练:先让学生在图上画一画,找出公因数和最大因数,填写在书上。

  (设计目的:通过具体的操作和交流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公因数,使知识不在枯燥无。让学生到感受成功的喜悦。)

  二、自主探索,求最大公因数:

  学生在已经掌握公因数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习怎样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学以致用。教学例4时,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小组交流。通过具体的运用,巩固公因数的概念。让学生说说怎样找12和18的公因数,学生可能说三种方法,一是先找12的因数,从12的因数中找18的因数;二是先找18的因数,再从中找出12 的因数,三是分别找出12和18的因数,再找出相同的因数。通过比较三种方法,让学生感受哪种方法比较简捷。在此基础上,揭示最大公因数的含义,并介绍用集合圈的形式来表示12和18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明确集合图中省略号的作用。

  (设计目的: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弄清怎样用集合图来表示两个数的公因数。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概念,感受数学方法的严谨性。)

  三、 综合实践、学以致用

  为了体现数学来源与生活,用与生活的理念我设计三个层次的练习:

  首先设计关于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判断题,进一步让学生对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认识。做到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

  接着让学生完成练习五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然后分别完成2、3题。小组交流。

  (练习的设计是从认识到理解,再到拓展应用,逐层加深,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教学由课内到课外延伸,增加运用实践机会。)

  四、全课小结、过程回顾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说说你掌握的方法。

  学生回忆整堂课所学知识。学生通过这一环节可以将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回顾、按一定的线索梳理新知,形成整体印象,便于知识的理解记忆。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14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下午好!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认识负数》,它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习一些负数的知识,有助于理解生活中负数的应用,拓宽数学视野。同时还能扩展对数的认识,更好地理解自然数、整数的意义。因此《新课程标准》将负数的认识调整到第二学段“数与代数”的知识体系中。

  教材选用了“气温”和“海拔”这两个熟悉的情境,教学负数的意义,让学生初步认识负数,掌握负数的读、写法。在认真研读教材后,我认为学生对“海拔”的认识比较陌生而且有难度,所以,改变了教科书原有的编排,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水果批发市场的物品记录单引入教材,让学生从熟悉的情境中探究负数的知识。同时将“海拔”高度等知识在练习应用中呈现出来。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说教学目标:

  我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设计本节课的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认识负数,能认、读、写负数。学会用正数、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创造符号表示相反意义量的`过程,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享受创造性学习的乐趣,相机发展学生的符号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介绍古代中国认识和使用负数的情况,让学生体会到中国古代文明对于数学发展的卓越贡献,激发民族自豪感。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特征出发,我理解本节课的

  教学重点: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能对正数、负数和0的大小进行比较。

  四、说教法和学法:

  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我准备采用如下的教法和学法: (1)合作探究法。教师通过设疑,引导学生合作学习,逐步启发学生探究负数意义。增强学生探索的信心,体验成功。(2)练习巩固法。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运用知识、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验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

  五、说教学过程:

  为了能很好地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的教学分为四个板块来进行:1.巧设情境、感知引入——引出负数;2.体验内化、探求新知——认识负数;3.回归生活,拓展应用——应用负数;4.课堂总结、知识延伸——拓展负数。下面,我就来具体阐述教学环节以及我的设计意图。

  一、巧设情境、感知引入——引出负数;

  课前我设计一个热身游戏,名字叫《截然相反》。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的语言,说一句相反的话。比如:上――下、哭――笑、向前走2步――向后退2步、转来了2名同学――转走两个同学、存了300元――取出300元、运进2吨――运出2吨等等。这样设计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又与所学的负数有直接联系,能迅速地把学生带入到“相反”的意义中,为负数的学习做好铺垫。

  数学来源于生活,作为教者应在课堂上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给予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课的开始,利用课件,创设水果批发市场的情境:运进苹果2吨,运出香梨2吨。从管理员小王的物品进出单入手,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运进2吨”、“运出2吨”,比比谁记录得既简洁又准确,让人看了一目了然。开放性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有的用符号“√”,“×”、相反方向的箭头;有的用“笑脸”,“哭脸”;还有的用文字说明等,当然也有学生用正数、负数尝试着区分。虽然学生的答案丰富多彩,但本质上都与正、负数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适时地引出负数的数学史话,向学生展示在历史的长河中,数学家们对负数探索与研究。

  在欣赏数学史话的同时,我引导学生适时反思:在这么多方法中,你最欣赏第几种?通过反思与追问,寻求统一、简洁、通用的方法。这样的设计实现了数学学习的再创造,学生由被动化主动,简约地经历了人类探索负数的历程,体验了由具体到抽象的数学化过程,并逐步符号化,学生认识逐渐清晰。

  然后利用课件,让学生感受中国是最早认识和使用负数的国家,并描述性的介绍正数和负数的概念,以及它们的读法与写法。

  二、体验内化、探求新知——认识负数;

  温度计是学生认识正、负数的有效载体。教学中我利用课件播放中央电视台某日的天气预报,介绍温度计的基本知识,提出两个问题:你认为温度计中哪个刻度最重要?温度计中的这两个5表示的温度一样吗?通过问题激起学生用正负数来表示的欲望。

  学生的智慧在指尖上。操作练习可以深化学生的内心体验。教学时,我首先拨动温度计,让学生知道零上温度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用负数表示。接着,又设计了一个反向练习,让学生拨出上海5℃和北京-5℃,也就是零下5℃。如此,改变教材直接呈现三个城市的温度方法,让学生拨一拨,可以化静为动,通过小小的“拨”,唤起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要在温度计上表示温度,首先要确定0℃的位置,也就是在温度计中0刻度的重要性,使学生明确感悟到:温度中,0℃是区分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零上温度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则用负数表示。同时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兴趣盎然,既将正数、负数、零有机地整合到了一个新的概念框架中,实现了对0的再认识,又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突破了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教学难点。紧接着设计一个基本练习,写出三个地方的温度,这样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初步感知正数、负数的大小比较。

  三、回归生活,拓展运用——应用负数。

  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联,作为教师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运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达生活。在练习环节,我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生活中的信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自己身边的问题,使练习变的既有趣又有用。我设计了三种练习:

  1.电梯中的正负数:比如去五楼开会和到地下二楼,应按哪个键?

  2.海拔中的正负数。因为学生对于海拔并不熟悉,所以,先利用课件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海平面,什么是海拔高度等,既拓展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知道高于海平面的用正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用负数表示。

  3.存折中的正负数。让学生解释存折中的一些信息,并加以拓展练习,提出存折上还有多少钱这一问题,渗透正负数的运算,让学生学到实用的数学。 四、课堂总结、知识延伸——拓展负数。 课堂的总结和延伸可以帮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激发学习兴趣。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让学生进一步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负数,并以《生活中的负数》为题写一篇数学日记,丰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 各位领导、老师: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只有在亲身经历或体验一种学习过程时,其聪明才智才能得以发挥出来。任何学习都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有这样一句话:听见了,忘记了;看见了,记住了;体验了,理解了。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我让学生感受数学、经历数学、体验数学,学生在知识性目标方面应该能够很好地落实,同时学生对已经学过的数初步地形成知识系统,对负数的知识也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情感性目标落实到位。

  以上就是我对《认识负数》这一课的设计,不足之处,敬请各位领导、老师多多指正,谢谢!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15

  一、说教材

  梯形的面积一课是在学生认识了梯形的特征,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教材没有安排数方格的方法求梯形的面积,而是直接给出一个梯形,引导学生思考,怎样仿照求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方法,把梯形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来计算它的面积,让学生在主动参与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并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让学生在教学的再创造过程中实现对新知识的意义构建,解决新问题,获得新发展。

  课标要求学生在学习梯形的面积时,要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经历探索梯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运用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并在探索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中,获得探索学习的经验。

  二、说学情

  学生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后,所掌握的不仅仅是面积计算的公式,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学生更获得了数学的转化思想,教师的重要任务在于通过各种方法手段让学生有效的实施正迁移。设计本课时,教师突破了传统教学中只进行“拼合转化”的思想束缚,大胆的让学生合作学习、动手转化、作品展示,结合电教媒体的使用,理清学生的思路,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完成知识的构建。

  三、根据以上分析我拟定本节课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如下:

  (一)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计算梯形面积的必要性。

  2、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验观察等方法,自主探索并掌握梯形的面积公式,经历推导梯形面积公式的过程。

  3、让学生会用面积公式计算梯形的面积,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教学重点是在自主探索中,经历推导梯形面积公式的过程,难点是能运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四、说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本节课教学中,我首先出示了课中主题图这一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计算梯形面积的必要性,接着出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转化过程,让学生通过复习,从而唤起学生的已有经验,为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奠定基础。

  (二)动手实践、合作探究

  “转化”是数学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一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所以本节课继续以图形内在联系为线索,以未知转化为已知的基本方法开展学习。有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基础,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究,学生自然会想到要把梯形转化为学过的图形进行推导。具体怎样转化,转化成什么图形,全部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梯形分小组进行操作活动,他们借助前面学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公式的“转化图形、寻找等量、推导公式”三步曲的学习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出梯形的面积公式,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不仅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培养,又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运用转化的方法推导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以有多种途径和方法,课堂上我并没有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在一种固定或简单的途径或方法上,而是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探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配以白板和课件的直观演示酌情介绍了几种不同的推导方法,拓宽了学生的思路。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通过不同的练习,巩固拓展已学知识,让学生再次体验梯形面积公式在生活中的运用及重要性,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回顾,归纳总结

  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化、条理化整理的过程,不仅促进学生掌握了知识、领悟了方法,还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关注了学生情感的体验。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相关文章: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12-11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02-04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说课稿02-01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说课稿06-24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说课稿范文07-20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说课稿(精选13篇)08-08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15篇12-11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精选24篇)09-22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