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通用10篇)
要说好课,就必须写好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是教师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希望能帮助到您。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 1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我的说课流程是: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模式、说教学设计,说板书、说课堂评价。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个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性质以及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部分内容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掌握这部分知识对今后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部分内容一个课时完成。因此,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一步巩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创设情景,根据中的信息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独立尝试,探索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体会整数加减混合运算与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或自主探索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体会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加减法,会运用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对小数加减法进行简算。
2、难点——体会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加减法,会运用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对小数加减法进行简算。
(四)学具准备:教具、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和获取知识的能力。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更好地突出重点,我准备采取以下教学法:谈话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创设情境法和练习法。通过创设情境、独立思考、组织交流、点拨释疑、巩固运用等程序展开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根据本课的要求,我准备了课件。
三、教学方法
我对本节课采用尝试探索的教学方法。
1、迁移法。
由于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十分紧密,并且总是相互补充,彼此影响。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就可以运用迁移规律,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认旧引新。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完全可以从整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中进行迁移。这样通过知识迁移,最后转化为技能技巧,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发现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个“发现者”。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展开思维,发现方法,发现联系,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练习法。
练习可以促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可以进行思维训练,发展学生智力,还可以使教师及时获得反馈信息,有效的调控教学过程。本课时的练习,是在例题教学后安排的,有针对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行的题组练习,变式计算练习及综合性的应用题,通过一系列灵活多样,一定题量的训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提高其计算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四、教学设计
(一)铺垫旧知,引入新课
我设计了口算、说说下列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简便计算三种题目导入新课,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然后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整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你认为整数加减法混合运算和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之间有联系吗?有什么样的联系?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不作评论)
教师:同学们发表了很多不同的看法,我们就一起来验证一下。(板书课题: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预设5分钟)
【设计意图】新课前让学生对小数加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关系进行猜想,既抓住了本课的重点,同时很自然地让学生去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
(二)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出示情境图,师:从图中你获得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然后学生提问(对于学生提出的每个问题,教师作出适当评论。)
教师板书:一共花了多少钱?
【设计意图】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解决第一个问题:一共花了多少钱?教师提出要求:用两种方法解答。
小组讨论,讨论后学生尝试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教师巡视,个别指导。(5分钟)
【设计意图】充分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
(四)展示交流,内化提升
1、待大部分学生完成后,请两名学生把自己的解答板演到黑板上。组织学生评价:
(1)教师概括:这两种解答方法的意义不相同,第一种解法是用脱式计算。第二种解法是用竖式计算少
(2)你是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
学生1: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学生2:数位对齐在进行计算
2、教师出示第二个问题:小林付给售货员20元,应找回多少钱?
(1)要求学生先分步计算,再列综合算式计算。学生独立尝试在练习本上完成。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2)指名说算式,教师板书。学生讨论交流。最后师生归纳: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数的运算顺序完全相同。
3、出示例题:7.65+3.72+6.35+6.28
(1)学生观察,你发现这道题有什么特点?可以简算?为什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7.65和6.35、3.72和6.28可以凑成整数。
(2)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教师巡视,如果发现有没用简便算法的'学生,请他(她)上黑板板演出来。再请一名用简便算法和学生黑板板演。
待大部分学生完成后,组织学生评价:这两种算法哪一种简便一些?为什么?
(3)师:比较刚才两个同学的计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整数加减法的一些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加减法。(12分钟)
【设计意图】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五)回归整理,拓展应用
6.85+4.9+6.0762.15—8.62—14.7?26.8+(5.36—3.95)
【设计意图】通过“变式练习、开放练习”考察学生对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
(六)课堂总结
我用“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进行总结,然后学生交流,说说自己的收获
五、教学反思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评价作用,从内容理解、学习方法、学习感受多方面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则主要从学生的自学态度、自学方法等方面予以评价。
通过师生评价,使学生对主题内容理解更深入、更系统。同时,教师针对学生交流反馈中暴露出来的共同疑惑,进行有效整合,通过“点拨升华”过程的教学,使学生的认识和思维产生质的飞跃。
(一)活动过程的评价
本课的主要活动:小刚买书的事情,活动中主要采取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小组活动中,在学生实践过程中给予评价,比如教师在小组的数据记录表格中及时评出优良。
(二)知识技能的评价
两个练习都以生活中的问题为载体,注重知识的活学活用,教师评价时以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进行评价。
(三)情感态度的评价
主要评价学生参与小组活动的积极性,对数学学习兴趣的评价,采取学生自评的方式及小组长把本节课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进行评价,督促学生课下积极预习,课上积极回答问题,通过外在的督促,引发内在的学习兴趣。
六、说资源开发
课标中指出,要大力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让学生获得丰富的学习资源,这样便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结合本节课内容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开发。
1、文本资源
在备课时教师要充分运用教科书、教师用书、辅助材料等资源,研读教学内容。本课教材也为课堂提供了形象直观的情境图,便于孩子们发现信息,展开讨论。
2、信息技术资源
主要表现在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我认为多媒体教学不应该仅仅成为一种教学手段,而应该成为用于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情感,便于学生学习的一种工具,多媒体教学贯穿于整节课堂。
3、生活资源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了如:“买书、找钱这样的生活经验,这都为本节课提供了生活资源。
4、课堂生成资源。
生成性资源是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合理地利用生成性资源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在小组讨论,师生交流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新结果是本节课的生成性资源。
在练习时,学生的错题资源也是本节课的生成性资源。课堂是一个不断生成的教学,它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课堂中个性化的生命活动。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 2
尊敬的各位考官: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小数加减法》。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今天我将贯彻这一理念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小数加减法》是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章的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竖式计算。教材在之前已经安排了整数加减法以及其竖式计算的讲解,对于本节课的知识点有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二、说学情
接下来谈谈学生的实际情况。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所以要成为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师,深入了解所面对的学生可以说是必修课。本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算能力,也能做出简单的知识迁移,但是对于本节课中小数末尾的0是否可以舍去以及小数的位数不同如何计算等问题还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引导。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情的把握,我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小数加减计算的计算方法,会通过竖式进行小数的加减运算。
(二)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小数的加减法的过程中,提升运算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自主探索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
我认为一节好的数学课,从教学内容上说一定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而教学重点的确立与我本节课的内容肯定是密不可分的。那么根据授课内容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位数不同的小数的加减法。
五、说教法和学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讲授法、练习法、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将重点谈谈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新课导入
首先是导入环节,那么我先出示包含课本上情景的课件:克隆牛“健健”与“壮壮”出生时的胸围大小关系以及其出生时情况记录表并询问学生,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奇异的克隆牛——小数加减法》。
利用教科书中的克隆牛的情景引入课题能够快速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有利于顺利展开后续的教学。
(二)新知探索
接下来是教学中最重要的新知探索环节,我主要采用讲解法、小组合作、启发法等。
紧接导入中我提出的问题,我将收集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将其汇总,并且顺势提出教材中的两个问题:“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是多少?以及“壮壮”出生时的体长比“健健长多少”?
首先从第一个问题入手,我将先带领学生一起在黑板上列出算式:0.77+0.03,并询问学生应该如何计算,为了达到我的.教学目的,需要我作为教师引导学生的思路,我将提出问题:之前学习整数的加减运算时我们是用什么方法进行笔算的?学生通过之前的经验能够立刻想到利用竖式进行计算,我便顺势请几位比较积极的学生上讲台进行板演。板演之后根据结果进行反馈,并提问全班:是不是所有人都得到了正确的结果?
这时有可能有学生出现对于竖式计算最后得到的0.80中最后一个0的问题,我将着重提点:这个0是否可以去掉?根据学生之前对于小数的理解能够发现这个0可以去掉,我也会明确这一点。
在我与学生共同解决了第一个问题之后我将把第二个问题放手让学生去解决,为了保证学生能够顺利完成这个问题,我将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组织前后四人为一个小组,用5分钟的时间列竖式解决这个问题。
在规定时间结束后我还是同样请小组代表上讲台进行板演,这个问题相对比较简单,我便再提出一个问题:你会计算1.3—1.25吗?对于同样是小数的减法学生能够立刻投入到问题解决中,但是这个问题有一个难点困扰学生,我便对其进行提问:小数的位数不同,应该怎样计算呢?在这里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便是将小数都右对齐进行计算从而无法得到结果,故而我将明确提出:先对齐数位,再计算。
将以上问题都解决之后我将组织全班学生一起思考: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请学生们积极发言,总结本节课所学重难点内容。
(三)课堂练习
接下来是巩固提高环节。
出示教材中自主练习的题目让学生尝试解决。
(四)小结作业
在课程的最后我会提问:今天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回顾: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的问题如:小数的小数部分最后有0可以舍去,小数进行竖式计算时要先对齐数位,再计算。
本节课的课后作业我设计为:
尝试在生活中利用本节课所学的小数加减法。
这样的作业设计可以让学生在和家长购物之后进行价格的计算,将数学真正带入到生活中。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 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2)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根据数据特点迅速、灵活地进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3)在形式多样的练习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
教 学过程
备 注
一、基本训练
1、先判断下列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能够化成有限小数的请化成小数。
1又1/252又2/73/817/20
1又5/124又3/43又7/9
2、口算
4.2+1又3/101又3/4-0.10.7+1/43又3/5-3.6
1又1/2-1.52.5-7/100.5+1/31/3-0.2
(1)指名口答
(2)师生共同回顾分数、小数混合运算时的一般考虑方法。
二、组织练习,强化技能
1、比较训练。
小组竞赛:用不同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10又3/4-(3又9/20+2.15)6.875+(4.5-1又2/3)
(1)分小组进行练习,两组统一策划能够小数完成,另两组统一分成分数完成,看哪一组做得即对又快。
(2)质疑:为什么第一题中有两个分数,但却统一成小数做比较容易;而第二题中有两个小数,却只能统一成分数后进行计算?
2、进一步练习:你西黄怎样做就怎样做。
2又1/6+3.75-1又8/98-(3又2/25+0.05)
(1)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2)反馈评改。
3、谈话小结,强调灵活、合理地选择方法。
4、简便计算。
(1)教师说明第一次竞赛的不合理性,导出自由竞赛。
(2)自由竞赛:完成下面题目,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0.24+9/16+0.766.94-(4.94+1又3/7)
4又9/10-1又8/25-0.684又7/12+(5.039+2又5/12)
教学过程
备 注
A、学生自由完成。
B、教师巡视,发现典型算法指名板演,有不同做法同学可自由板演。
C、比较各种方法的异同,请学生说明理由。
(3)质疑:通过以上练习,你发现了什么?
(我们要注意观察数据特征,灵活、合理地选择方法,可以使计算变得简便)
三、应用练习,形成应用意识。
谈话导入应用练习。
解方程:
2又2/15+X=4.2X-5.75=3又11/20X+2.9+5又1/2=10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评改)
四、课堂小结
师生谈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有了什么新的知识?请谈谈你的看法。
五、课堂作业
1、解方程。
X+1.125=3又1/66.5-X=2又4/9
X-(1又2/3+4.25)=5/12
2、应用题
(1)糖厂第一天生产红塘28又3/5吨,第二天比第一天少生产1.8吨。两天工生产多少吨?
(2)一个工程队修筑一条14.2千米长的公路,第一周修了4又1/3千米,第二周比第一周多修0.8千米,还有多少千米没有修?
学生根据数据特点迅速、灵活地进行计算这方面还十分的欠缺。所以,今后还要对学生加强这方面的培养。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 4
一、教学内容: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练习课)练习十七4—9题和思考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并让学生体会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小数加、减计算能力的自觉性。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迁移、类比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注重让学生充分参与到问题的探索与解决过程中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让学生充分把计算教学和运用教学结合起来。
3、情感与态度: 通过应用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巩固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并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课件
2、兵乓球拍和兵乓球学具
3、课堂练习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算:
老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的加减和混合运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相关练习,前面的练习同学们掌握得不错,不知今天能否继续发扬你们的优势?下面来几道口算试一试你们的“功力”(放课件2,练习1)。请一位同学说出答案。
[设计意图:结合我校开展的计算课题研究,复习简单的小数加减运算,由浅入深,先激发学习兴趣。]
二、小数混合运算
老师:同学们的口算果然厉害,看看小数混合运算。能否依然“百发百中”(放课件3,练习6),做四道练习,安排男生和女生各做2道,进行比赛,然后请4位同学上黑板板书。
[设计意图:这4道练习分别有2道有括号2道没括号,让男女生竞赛,谁又快又准,激发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节省时间,加强和巩固学生的混合运算能力。]
男同学: 女同学:
老师:果然“名不虚传”。下面谁能告诉老师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步骤是什么?(提问)小结,展示课件4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己运算,自己总结计算步骤,还学习主动权给学生,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和总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决解实际问题
1、完成练习十七第8题。
老师:同学们,数学离不开生活。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问题是需要我们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的,今天我们运用小数加减法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看大家能否学以致用?(出课件5,练习8),让学生在小组里说说,再提问。
(不用算结果,只说方法)。
[设计意图:运用小数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题意并说出解决的方法,因时间关系,可以不计算,但基础好的同学会很快把结果计算出来。由浅入深,这道题较简单,学生学习的难度不大,有积极性。]
2、完成练习十七第7题。本节课的重点和亮点,用学具配合提出问题。
老师:在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很多与数学有关的问题,例如下面这题(展课件6,练习7)让学生先看图,了解题中的信息,提出问题再解答。按4人小组分发学具,每人提出一个问题,并拿着学具说出自己的问题,学生会提出6种问题,先请4位不同问题的`同学上黑板板书。把学具贴在黑白,并列式计算。后2种方法提问学生,老师板书。
[设计意图:运用学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把学具展示在黑板,可以节省学生写文字的时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完成P103思考题--拓展延伸:
老师:同学们从窗外扔过垃圾吗?(有、没有)。对,不能随便扔垃圾,要爱护我们的环境。还记得我们学校举行的科技节的其中一项3楼“扔鸡蛋”比赛吗?大家知道鸡蛋这样扔下来一定“粉身碎骨”,为了使鸡蛋完好无损,我们参赛的同学花了很多心思去解决这个问题,还有一些高空坠物地知识,你们知道吗?
物体越接近地球速度越快,地心吸引力的作用。
(展示课件7,让学生读题)打开书本P103,看思考题……在书上的图示写一写这4秒钟分别的行程。
然后,老师在黑板画图分析,先算出每一秒落地的距离,然后把这4秒加起来,让学生明白并不是第四秒是问题的结果。
[设计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和生活知识,二是解决一些较复杂的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问题,进一步巩固多步骤的小数加减法运算。]
4、记账本的计算知识。
展示课件8,师问:不知同学们见过这种表格没有?
(没有、有)。在哪里见过?
有什么作用?(小组讨论)
(这是一本记账本,所有单位或一些家庭都要会用的,目的就是为了把每日的收支情况记录下来,好为生活和工作作具体的安排,这是学会理财的必修课。说说怎样计算,不要求计算结果。
小结
板书:上次结余+收入-支出=现在结余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知识,并掌握如何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表达能力。]
四、知识迁移,小数的加减解分数化成小数计算。
老师:我们已经学过小数分数互化,
谁能举出一些例子?提问,老师板书:例如2/100=0.02、3/10=0.3
老师:既然大家掌握了小数分数的互化,下面这道题估计也难不到我们四(3)班的同学,请看题(出课件9,练习9),请四位同学上来板书。
[设计意图:知识的迁移,让学生既掌握小数的加减,又掌握分数化成小数的加减,了解知识间相互的联系,进一步巩固小数的加减运算。]
五、小故事,讲大道理。
老师:同学们做了不少题了,有点累了吧,为了奖励同学们的优秀表现。老师讲个故事给你们听,好不好?展示课件10、11。这是前苏联“联盟一号”飞船因工作疏忽,遗漏了一个小数点导致飞船和科学家一起坠毁的悲剧。
[设计意图:在学生做了不少练习的时候,适当放松一下,调节学习气氛,通过小故事讲大道理,教育学生学习和生活都不能马虎的道理。]
六、小结,本节课的收获?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总结,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从而了解学生的真正收获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 5
设计说明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对新旧知识的联系推广,让学生理解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中同样适用,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连贯性。
1.促进知识迁移,探究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通过创设购书情境,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答往往都有多种思路、多条途径。然后让学生根据解题思路说一说小数加减混合算式该怎样算,从而归纳出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再到总结方法,都是学生经过讨论确定的,所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效果会更好。
2.在比较、推理中实现减法性质的推广
在比较、推理中可以使数学知识条理化、清晰化。在教学第二个问题时,引导学生用脱式计算,并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通过对不同算法的比较,发现计算结果的一致性,进而引导学生根据整数连减法的经验,推理出整数减法的性质对于小数减法同样适用,并通过举例来验证,感悟不完全归纳法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1.筛选信息
课件出示购书信息表。
小丽、小林和小刚购书情况统计表
姓名
购书种类及价钱
付款总数
小丽
《数学家的故事》6.45元
《童话选》4.29元
10.74元
小林
《数学家的故事》6.45元
《神奇的大自然》8.3元
20元
小刚
《少儿绘画ABC》7.45元
《太空漫步》5.8元
《海洋世界》4.69元
xx元
2.提出问题
看统计表,除了提出一步计算的小数加减法问题外,你还能提出关于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问题吗?
生1:小刚买这三本书一共要花多少钱?
生2:小林付给售货员20元,应找回多少钱?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同时了解了学生的认知需要,为探究新知做好铺垫。
⊙探究新知
1.合作解决。
(1)先确定有几种方法可以解决问题。
(2)分工合作,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交流汇报。
第一个问题:
方法一列竖式计算。
7.45+5.8+4.69=17.94(元)
方法二脱式计算。
7.45+5.8+4.69
=13.25+4.69
=17.94(元)
第二个问题:
方法一用总钱数依次减去两本书的价钱。
20—6.45—8.3
=13.55—8.3
=5.25(元)
方法二用总钱数减去两本书的价钱和。
20—(6.45+8.3)
=20—14.75
=5.25(元)
3.观察第二个问题的.两种解题思路,你发现了什么?
生1:两种方法的解题思路不同,但是最后的结果是一样的。
生2:也就是说这两个算式可以用等号连接:20—6.45—8.3=20—(6.45+8.3)。
生3:我发现整数减法的运算性质同样适用于小数减法。
生4:计算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时,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生5:我发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 6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02~103页第5~10题。
教学目标:
1、能够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2、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运用小数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课前练习:
师:在正式进入课堂前,我们先来做几道口答题热热身,好让我们的脑筋灵活起来。请抢答。
1、口算下列各题。
2、把下面的分数改写成小数。
问:你是根据什么来改写的?
[设计意图:通过口算调动学生的思维灵活度,通过分数改写小数练习,为下面小数的混合运算埋下伏笔。]
一、导入
同学们,在智慧国里有一颗智慧树,这是它的树桩。今天就让我们用学过的小数加减法的知识帮它吸收能量,从而长出叶子、结出果实,你们有信心吗?(板书: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练习)。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巩固练习
师:树桩上的每根树枝,都含有一个问题,同学们只有解决了每这些问题,智慧树才能获得能量,长出叶子和果实。
1、锦囊袋一:把下面的分数改写成小数再计算。(教材P103第9题)
问:你能把每道算式里的分数改写成小数吗?(学生口答)
问:你能口算出这些题的答案吗?(学生汇报)
过度:通过这个练习,我们知道,有时把分数改写成小数,计算起来会更简便。第一枝丫的叶子获得能量长出来了。还有其它的'枝丫等着我们的帮助呢,我们要赶快去看长二个锦囊。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练习,让学生意识到有时把分数改写成小数,计算起来会更简便。从而提醒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2、锦囊袋二:我会算
①6.07+0.4-0.08
②4.013.5+0.31
③40(2.75+0.86)
④85.7(15.34.8)
师:课前让同学们回去做了预习,谁来说说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请同学们在练习纸上完成这些题。
过渡:计算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来算;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内的,再算括号外的。它与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一样的。在你们的努力下,这枝丫也长出叶子来了。我们要加油,看最后一个锦囊。
[设计意图:新课程最终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计算教学是在原有知识上的迁移、变化、综合而成。通过本题练习,使学生发现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与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3、锦囊袋三:我能解(书本P102第8题)
问:从图里你获得哪些数学信息?怎样计算现在储蓄罐里有多少钱?
学生独立练习,指名板演。
过渡:同学们,当我们熟练的掌握了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后,我们就可以利用它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了。大家请看,最后一根枝丫的叶子也长出来啦,现在智慧树充满着朝气。那我们再一起帮它结出果实,好不好?
[设计意图:小数加减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极为普遍,学生也有与价钱打交道的经验。通过这道题设计,让学生回忆并体验到小数加减法实用性。]
三、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书本P102第7题)
师:从图里,你可以获得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同学们提了许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真不错。老师也提了些问题,你们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智慧树才能获得果实能量,有信心吗?
问题一:买一副乒乓球拍用去35.50元,买2个乒乓球用去1.60元。应找回多少元?
问题二:怎样买最便宜?应找回多少元?
过度:同学们的聪明才智帮助智慧树获得了果实能量。接下来是一道富含大能量题目,同学们可要努力啦。
[设计意图:让学生积累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培养问题意识,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且通过本题,提高学生的处事能力。]
2、思考题
一个物体从高空下落,经过4秒落地。已知第一秒下落的距离是4.9米,以后每一秒下落的距离都比前一秒多9.8米。这个物体在下落前距地面多少米?
师:这个物体所做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介绍相关知识)
师:要求物体下落前距地面多少米,我们可以先列表整理一下数据。(师生共同列表整理)
师:通过列表整理,我们可以知道第一秒下落多少米?第二、三、四秒呢?下落前距地面多少米该怎么列式计算?(4.9.7.5.3总78.4)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过渡:一个物体从78.4米高的地方下落只要4秒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人是很难作出及时反应的,为人为己,我们要极力杜绝高空砸物行为。
[设计意思:科学是神秘,是学生极为好奇而又极为迷惑的领域。这一道题的设计,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一方面是为激起了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增长科学知识。另一方面是为了激发学生思维,要根据实际问题选择适当的策略,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你们喜欢这满树的智慧果吗?你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帮智慧树长出了叶子,结出了果实,你们真棒。也相信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更好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看着这棵满是果实的智慧树,你能根据刚才由树桩,到长出叶子,再到结出果实的整个过程,结合自身来说说你的想法吗?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 7
内容:
小数加减混合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CCTV业余歌手大奖赛正在紧张激烈地进行,比赛分唱歌(满分9分)、综合素质(满分1分)两项,5号选手的专业得分8.55分、综合素质得分0.88分,总分:9.43分;9号选手专业得分8.65分,综合素质得分0.40分。我们来看一看谁的表现更好一些?
二、自主探究方法
1、在教学情景图中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口述,老师板书
2、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生1:谁的表现好?
生2:9号选手的总分是多少?
生3:谁的得分高?高多少?
3、师: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数学问题列算式并解答。
4、学生尝试自己列式计算。
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5、学生汇报
8.65+0.40=9.05(分)9号选手的得分
9.43-9.05=0.38(分)5号选手比9号选手高的分数
师问:除了这样分开列式,还可以怎样列式?
9.43-(8.65+0.40)
=9.43-9.05
=0.38(分)
答:“5号选手的得分高,高0.38分。”
(揭示课题: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5、引导学生结合练习,交流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引导学生说出: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法的.运算顺序一样。
三、拓展训练
2.35+4.28+0.657.66-3.54-1.46
说说这道题的运算顺序。
你有其他的算法吗?
四、小结
教师:“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小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在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 8
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2、能运用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贴积膏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养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习惯。
教学重点:
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星期天,小刚和小林来到新华书店,他们遇到了什么数学问题?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吧。
二、自主探究
(出示教材三种图书和单价图)
师:小刚买了3本书,一共花了多少钱?师:通过读情境图,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生:《少儿绘画ABC》单价7.45元,《太空漫步》单价5.8元,《海洋世界》单价4.69元。
师:求买上面的三本书一共要花多少元,就是求什么?生:就是求上面三本书单价的综合,即求7.45、5.8与4.69的和。
师:求和我们用什么计算?你会列出算式吗?生:用加法九三,列式为7.45+5.8+4.69
师:谁能说说,解答上面的问题,需要怎样计算?
生1:先求出《少儿绘画ABC》与《太空漫步》的单价之和,再求出三本书的单价之和。
生2:直接列竖式求三本书的单价之和。
师:好,下面就请同学们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写出上面两种解题方法的算式并解答出来。(学生尝试独立解答,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师:(出示课件)小林买了两本书,一本单价是6.45元、一本单价是8.3元。如果小林付出20元,应找回多少钱?师:谁能说说“找回多少钱”是什么意思?
生:用付出的'钱数减去花掉的钱数就是还剩下的钱数,也就是应该找回的钱数。
师:你能画图理解其中的数量关系吗?学生尝试画图,教师演示:
师:根据给出的线段图,谁能说说付出的钱数、花掉的钱数与找回的钱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
生:付出的钱数-买单价6.45元的书花掉的钱数-买单价8.3元的数花掉的钱数=应找回的钱数。师:你还能找到其他的等量关系吗?
生:付出的钱数-(买单价6.45元的书花掉的钱数+买单价8.3元的数花掉的钱数)=应找回的钱数。师:根据上面的关系式,你会列式解答吗?(学生独立解答,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方法一20-6.45-8.3=13.55-8.3=5.25(元)
答:应找回5.25元。
方法二20-(6.45+8.3=20-14.75=5.25(元)
答:应找回5.25元。
三、探究结果汇报
师:通过解答上面的问题,你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
生1:三个小数连加,可以先求出前两个数的和,再与第三个数相加。
生2:三个小数连加,还可以把小数点对齐后,列一个竖式来计算。计算时,哪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生3:小数连加的运算跟整数连加的运算顺序相同,可以一次相加,也可以两次相加。
师:计算小数的连减,需要注意什么?
生:小数连减计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还可以先求出两个减数的和,再计算。
四、师生总结收获
师: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我知道了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可以类推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中。
生2:计算小数的连减时,可以运用减法的运算性质,先求出两个减数的和,再求差。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 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法混合运算。
2、能用不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3、让学生经历算法多样化的过程,并用迁移、类比的方法探究新知。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会正确的计算。
教学难点:
能用不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0.20.33.52.48.7-4.51-0.6
0.9-0.52.35.44.918.6-5.5
0.70.86.71.156.59.7-7
二、新授:
1、创设情景解决问题。(课件)
我们班的同学都很喜欢体育运动,在刚刚结束的第十六届运动会上取得了年级组第一名的`好成绩,那你们也一定很喜欢自行车环城赛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观看一场精彩的比赛!下面是每天的赛段里程,同学们认真观察:从这张赛程表中,你可以获得哪些数学信息?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1)环城自行车赛段资料如下表。(出示)
日期
赛段
里程/千米
27日
第1段
39.5
28日
第2段
98.8
29日
第3段
165
30日
第4段
80.7
31日
第5段
99.4
总里程
483.4
(2)今天第2赛段的比赛已经结束了,自行车运动员还要骑多少千米?
2、小组合作要求:
(1)互相说一说,你有几种方法解决妈妈提出来的问题?
(2)想一想,还有别的方法解决吗?
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三种方法同桌说说每种方法的运算顺序教师总结出算法出示大屏幕上学生读
(板书)
(1)483.4―(39.598.8)
=483.4―138.3
=345.1(千米)
(2)16580.799.4
=245.799.4
=345.1(千米)
(3)483.4―39.5―98.8
=443.9―98.8
=345.1(千米)
4、认真观察三个不同的综合算式,从中发现算式
483.4―(39.598.8)和483.4―39.5―98.8是相等的。
5、想一想:整数的混合运算的法则在小数中适用吗?(适用)
你觉得计算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应该按照怎样的顺序计算?计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小结:小数加减的运算顺序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法和减法,就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6、对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你有哪些凝问?
三、巩固练习
1、第一关(我会填)
在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中要按照()顺序进行计算,有括号的要()
7.4-3.41.6先算( )再算( )
8.75-(2.75+3)先算( )再算( )
2、第二关:我会判断
(1)4.8-1.25+2.75(2)39.9+(20.1-1.54)
=4.8-4 =3.99+18.56
=0.8() =22.55()
3、第三关:我会计算:
85.7-(15.3-4.8)19.9214.4-9.92
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
小数混合运算与整数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和计算方法相同,都是在同一个算式中的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小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再算括号外面的运算;小数加、减法计算时要对齐数位。
板书设计:
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第二赛段结束后,自行车运动员还要骑多少千米?
(1)483.4―(39.598)(2)16580.799.4(3)483.4―39.5―98.8
=483.4―138.3=245.799.4=443.9―98.8
=345.1(千米)=345.1(千米)=345.1(千米)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 10
教材来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版
教内容来源: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P76例3。
主题: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授课对象:
四年级学生
设计者: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能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2).能解决有关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整数加减法、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3.教材分析
主要内容有: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以及整数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通过创设恰当的数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运算要数位对齐的道理,通过迁移旧知来正确运用定律进行小数的简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计算的重点、难点都集中在小数点的处理问题上,计算的结果都要考虑是否要用小数的基本性质使之变成最简。
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够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在教学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掌握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关键:培养学生细心检查的好习惯。
评价任务
任务一:使学生能够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任务二:培养学生细心检查的好习惯。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复习检查:
1、口算:
0.2+0.33.5+2.48.7-4.51-0.6
0.9-0.52.3+5.44.9+18.6-5.5
0.7+0.86.7+1.15+6.59.7-7
回顾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整数加减混合运算,你认为整数加减混合运算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之间有联系吗?有什么样的联系?
环节二
明确目标,自主探究
1、出示例3(1)
(1)你准备用什么方式进行计算?
竖式:7.45+5.8+4.69=17.94
7.45
5.8
+4.69
17.94
2、出示例3(2)
(1)你准备用什么方式进行计算?
20-6.45-8.3
=13.55-8.3
=5.25
20-(6.45+8.3)
=20-14.75=5.25
递等式:7.45+5.8+4.69
=13.25+4.69
=17.94
小结:当几个小数进行连加计算时,可以把各个小数写在同一个竖式里,计算简便。也可以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环节三
练习
1、P77做一做练习十八第一二题
2、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观察板演内容,抽生纠错。指名说出计算过程。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有小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环节四
总结
回顾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回顾提高
总结做题经验
板书设计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7.45+5.8+4.69=17.94
7.45
5.8
+4.69
17.94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相关文章: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04-20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09-20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04-20
《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案09-04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01-12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01-12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13篇11-15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精选7篇)04-28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12篇04-02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13篇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