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关于优雅的侧立阅读附答案
孙道荣
①一袭红色长衫,满头如丝银发。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她款款走上舞台,以一曲高亢的《水乡桥韵》,拉开了“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红线女粤剧艺术作品展演”的帷幕。
②她就是红派艺术的创始人,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
③洒脱,飘逸,神采飞扬,你根本看不出,这是一位已经八十三岁高龄的老人。(A)那眼神,那动作,那唱腔,那仪态,那神韵,都极具感染力,像一股风,穿透时空。
④从艺70年,演过上百部粤剧,拍过90多部电影,独创“红腔”……红线女,在中国戏曲艺术史上,成为一面独特的旗帜,享誉海内外。虽然已经83岁高龄,红线女仍然活跃在艺术一线,每天九点半以前,她一定会准时出现在红线女艺术中心,开始她一天的工作:研究、开会、看录象、修改剧目、手把手教徒弟……她说,“我年纪大了,不能到处上舞台演出了,但是,我一直在努力,我还要进步。”
⑤“我还要进步”,这是一位老艺术家的拳拳心怀。虽已耄耋之年,仍然孜孜追求,不肯有丝毫的懈怠。所以,当红线女再一次站在舞台上的时候,她的一招一式,举手投足,都准确、到位、传神。老人边唱边舞,长衫飘飘,身轻如燕,仿佛一团火,将场上的气氛,一下子点燃了。 ()
⑥踩着音乐的节点,红线女最后以一个,结束了她的歌舞,凝固在舞台上。老人的姿势,稍稍后倾,侧身而立,欲倒未倒,如升腾的风,如欲飞的燕,亦如往上蹿的一团火焰,照亮她脸上的笑容。(B)红衣,白发,鹤颜,舞蹈,融为一体。
⑦全场掌声雷动。
⑧演出结束后,记者在采访红线女的时候,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个细节:老人侧身而立的姿势。记者们纷纷表达了对老人的赞美和钦佩:“我们看到您在舞台上的侧立,姿势特别优美,仪态特别优雅。”
⑨是的,那确实算得上一个经典的造型,凝聚了一位八十三岁的老艺术家,对于舞台艺术一生的体悟,让人惊叹。
⑩没想到,红线女却笑着解释说,“哪里啊,你们弄错了。我有一条腿肌肉萎缩得很厉害,侧着站,是在找支点啊!”
11老人道出的“实情”,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因为,大家都以为,那么,应该是经过老人精心编排的。谁也没有看出,那是因为老人的腿肌肉萎缩了,站不住了啊。
12我想起有一年的春节晚会,赵丽蓉老师在小品表演快结束时,突然单腿跪倒了。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都发出了会心的笑意,后来大家才知道,那并不是赵丽蓉老师节目里原有的细节,而是因为赵老师的癌症病痛发作了,她坚持不住,才有那惊心的一跪。那一跪,也是在找支点啊。
13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了舞台上的辉煌,没看见台下的辛酸和磨难,坚韧和执著。在我看来,无论是赵丽蓉的惊心一跪,还是红线女的侧身而立,都是优雅而美丽的!因为,那不仅是她们的一个支点,也是每一个心怀梦想并执著追求的人,共同的精神支点。
15.找出本文中插叙的段落,并分析它们的作用。(4分)
答案:④⑤12是插叙。④⑤段插叙红线女的事迹,是突出红线女对事业的执着追求;12段插叙赵丽蓉的事迹,是为了突出艺术家们经历的辛酸与磨难,拥有的坚韧与执着;两者主要是为了突出心怀梦想并执着追求的人们的共同品质,即突出文章中心,从而打动读者。
16.文中所写红线女和赵丽蓉的辛酸事迹都是发生在“台上”,而13段却说“没看见台下的辛酸和磨难”,这“台上”、“台下”是否是矛盾?请说说你的理解。
答案:文中的“台下”并非一定指舞台的下面,可指台上发生的不为人知的事情。这两个辛酸的事例都发生在台上,但不为人所知,所以可归为“台下”,因而文中表述并非前言不搭后语。
17.请说明文末的“共同的精神支点”所指的具体内容。(3分)
答案:不畏艰辛与磨难,对自己的梦想坚韧而执着地追求。
18.文章语言极富特色,请从文中划线的A、B两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4分)
答案:A句:采用短句形式,简洁凝练;(1分)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加强了语言气势,从(视觉、听觉等)多个角度(或多个方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红线女粤剧表演艺术的精湛,使文章语言富有个性。(3分) B句:前四分句两字一句,选用颜色鲜艳、形象鲜明的词语,后面用一四字短语(融为一体)进行综合,形成一幅色彩绚丽、极具动感的画面,简洁而生动地写出了红线女舞蹈之美丽动人,舞技之超凡脱俗,使文章语言富有个性。
【优雅的侧立阅读附答案】相关文章:
《冯立忠义》阅读答案07-06
拱桥阅读附答案01-23
赵州桥阅读附答案08-03
长城阅读附答案10-12
《所见》阅读附答案06-13
医者的阅读附答案05-24
潭州 阅读附答案06-25
阅读《风筝》附答案10-07
天鹅阅读附答案09-17
黑人阅读附答案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