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的阅读答案

时间:2021-01-22 14:59:32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粽子的阅读答案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阅读答案了,阅读答案可以给我们提供解题指导和解题思路。那么一般好的阅读答案都具备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粽子的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粽子的阅读答案

粽子的阅读答案1

  吃粽子的端午节就要到了。这就使人格外地思念故乡,思念那里活鲜鲜的芦叶,思念那里家家户户都在包着的粽子,就像回到了故乡的田野、沟边上似的……

  端午前几天要去采芦叶了。有沟河的地方就有芦叶,只管来就是了。但包粽子的芦叶须得采宽一点、老一点的,不像是做芦哨的叶子,要嫩而小。满村的人,每家都有一名小孩或姑娘或刚过门的媳妇去采,或是鱼贯而行,或是隔沟相望。这样的时候,大抵总有一个爱说笑话的领头说笑话,话头自然是刚过门的媳妇,或是将要出嫁的姑娘。乡下会说笑话的人不仅是能言善辩,而且很富有想像力,充满着生活的情趣。

  自然,我们这些不懂事的孩子另有乐趣:在沟的两边互相掷泥块,或者干脆拣沟面窄的地方,像青蛙样蹦过来,跳过去。

  我们去采芦叶的时候,母亲便在家里淘米、剥花生,或者挑一些过年留下的大枣,夹杂在糯米中间。更有讲究的,是将一小块瘦肉也包进去,称为“肉粽”。但我很小的时候,因为父亲去世早,家境清寒,每年端午节只能包面粉粽子,母亲叫它麦粽,一个粽子里只能找到一两粒花生米,不过,一样是很香、很甜的。

  包粽子是一门很巧妙的手艺,在我们家乡,新过门的媳妇倘若不会包粽子,那是要被一些老太婆背后取笑的:

  “哼,连粽子也不会包,真是越来越新式!”

  粽子有各种形状,最常见的是宝塔粽——尖尖顶,三角形的底座,约有半市尺长短。心灵手巧的小媳妇还会包“连环粽”——两个小粽子中间有一根线牵连着。还有别出心裁的“月牙粽”“关门粽”“方粽”等等。

  家家户户都包粽子,但左邻右舍串门时却又一定得吃主人的粽子——把芦叶从下面拨开,用两根筷子戳进底部,从宝塔尖上开始吃起。这个时候,满屋、满村都是芦叶的清香。

  不仅是自己吃,还要挑包得最好、最大的几个,用红线串着扔到河沟里去。

  农民也知道屈原——这个忧国忧民、气节如钢的诗人!

  “屈原是跳到家门前的沟里淹死的吗?”儿时我天真烂漫地问过母亲。

  一字不识的母亲当然不能回答我的问题,她只是说:“天下的水是相通的!”

  汨罗江、长江和我故乡的小河、小沟,确实是一脉相连的……

  1、第二段主要写了_______的情景和乐趣,“鱼贯而行”“隔沟相望”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渲染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气氛。

  2、文中都记叙了哪些细小的事情?这些细小的事情是怎样串联起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几个破折号的共同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汨罗江、长江和我故乡的小河、小沟,确实是一脉相连的……”说说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采芦叶;采芦叶的人多;热闹、欢乐

  2、记叙了采芦叶、包粽子、吃粽子等细小的事情,这些细小的事情是以故乡之情为线索串联起来的。(意近即可)

  3、表示注释、说明

  4、热爱乡土和热爱祖国的感情是紧紧相连的,远离故乡的人,他脚下的流水是永远和故乡的水相通的,他身上仍有着浓浓的乡土气息。(意近即可)

粽子的阅读答案2

  端午的粽子阅读答案端午节就要到了.这使我格外思念家乡,思念那活鲜鲜的芦叶,思念那家家户户都在包着的粽子,就像回到了故乡的田野、潮沟河畔似的……我记得小的时候,端午节前几天就_百度作业帮

  端午的粽子阅读答案端午节就要到了.这使我格外思念家乡,思念那活鲜鲜的芦叶,思念那家家户户都在包着的粽子,就像回到了故乡的田野、潮沟河畔似的……我记得小的时候,端午节前几天就

  端午的粽子阅读答案

  端午节就要到了.这使我格外思念家乡,思念那活鲜鲜的芦叶,思念那家家户户都在包着的粽子,就像回到了故乡的田野、潮沟河畔似的……

  我记得小的时候,端午节前几天就要去采芦叶了.包粽子的芦叶须采宽一点、老一点的.满村的人,每家都有一个小孩或姑娘或刚过门的媳妇去采,有一个爱说笑话的人领头说笑话,话题自然是刚过门的媳妇.而我们这些不懂事的孩子则另有乐趣:在沟的两边互掷泥块,或者干脆拣沟面很窄的地方,像青蛙一样蹦过来蹦过去.

  我们去采芦叶的时候,母亲便在家里淘米、剥花生或者挑一些过年留下来的大红枣,夹杂在糯米中间.更有讲究的是将一小块、一小块的瘦肉包进去,称为“肉粽”.但是我小时候因失父较早,家境清寒,每年端午节吃粽子,一个粽子里只能找到一、两粒花生米,不过,一样是很香、很香的.

  家家户户都包粽子,但左邻右舍串门时却又一定得吃主人的粽子――把芦叶从外面剥开,用两根筷子戳进底部,从宝塔尖上开始吃起.这个时候,满屋、满村都是芦叶的清香.

  不仅自己吃,还有人挑包得最好、最大的几个用红线串着的粽子扔到河里去.

  连母亲也知道屈原这个忧国忧民、气节如钢的诗人!

  “屈原是跳到家门前的潮沟河里淹死的吗?”儿时的我天真地问过母亲.

  识字不多的母亲当然不能回答我的问题,她只是说:“天下的水是相通的!”

  汨罗江、长江,和我故乡的潮沟河,确实是一脉相连的……

  (1)请用简洁的文字概述本文的主要内容

  (2)选文中“或是鱼贯而行,或是隔沟相望”,表现出怎样的场面

  (3)文中为什么描写采芦叶的热闹的场面

  (4)“这个时候,满屋满村都是芦叶的清香.”说说这句话中的“满”字好在哪里

  (5)你对“汨罗江、长江和我故乡的小河、小沟,确实是一脉相连的.”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

  (6)文中为什么写农民把粽子扔到沟里纪念屈原这一情节? 平泽唯丶106 20xx-11-20

  1、墨绿、乳白、酡红

  2、形状颜色滋味

  3、“的枣子,煮熟后,剥开芦叶,只见米团里仿佛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

  将枣子比作玛瑙

  4、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学习屈原的崇高品质和爱国精神

  5、赛龙舟、挂菖蒲、艾草辟邪

  其实这就是粽子那篇文章

  是否可以解决您的问题?

粽子的阅读答案3

  阅读园地

  每年端午节,妈妈总要给我包粽子。粽子的形状很特别,既不是方的,也不是圆的。你知道它包含几个顶角,几条棱,几个平面,几个三角形吗?

  粽子用( )的芦叶包裹着( )的糯米和( )的枣子,煮熟后,剥开芦叶,只见米团里仿佛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很好看。

  粽子的味道美极了,芦叶散发着清香,咬一口粽子,甜而不腻。它既是驱邪消暑的开胃美食,又是营养丰富的滋补佳品。所以大人小孩都喜欢吃。

  粽子不但以它特有的形状、颜色和滋味惹人喜爱,而且能引起人们对伟大诗人屈原的怀念。

  传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屈原一生写过许多著名的诗篇,提出过许多爱国的政治主张,但是君王不采纳。后来君王沦丧,他满怀忧愤跳江自尽。人民怀念他,崇敬他。两千多年来,每年端午节,人们把粽子投入江中,作为敬献给诗人的祭品——这就是粽子的由来。老人们说吃粽子时,可要学习屈原的崇高品质和爱国精神。是的,每逢端午节,人们怎么会忘记伟大的诗人屈原呢?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表示颜色的词。

  2.短文写了粽子的______、______和______。

  3.用“——”画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句中把______比作______。

  4.我知道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__________等习俗。

  5.简要说说,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墨绿乳白酡红

  2.形状颜色滋味

  3.……煮熟后,剥开芦叶,只见米团里仿佛嵌着几颗深红色油亮的玛瑙。枣子 玛瑙

  4.赛龙舟 挂菖蒲 艾草辟邪(可查阅资料)

  5.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学习屈原的崇高品质和爱国精神。

粽子的阅读答案4

  又是粽子飘香时

  叶安然

  往昔,当江南的黄梅细雨与大地缠缠绵绵难舍难分的时候,端午就这样不知不觉走进了千家万户,骤然间,城市农村,大街小巷,都氤氲在了幽幽的粽叶清香里。

  记得从我懂事起,每当端午节来临时,家境贫困的母亲为了省钱,总是天不亮就到长江边上去打粽叶,然后披着一身泥水赶回家把它们一一晒干。等到端午节的前夜,母亲吃完晚饭便早早地把打来的粽叶煮熟、浸润,再捞起早已浸好的糯米,放入几把家里剩下的红豆,经过母亲一双巧手的摆弄,一只只精致玲珑的粽子就这样静静地躺在了锅里。

  母亲煮粽子时从来都是在夜间进行的,母亲说煮熟一锅粽子要花很长很长的时间,而白天对于她来说永远是短暂宝贵的。于是,常常在端午节的前夜,母亲独自一个人一拨又一拨地在厨房里忙碌着。等到早上我们睁开眼睛时,屋子里已弥漫着一股浓浓的粽香味,这股香味让我们连衣服都来不及穿就迫不及待地奔进厨房,狼吞虎咽地扫荡着刚刚煮熟而香气四溢的粽子。有时候,母亲为了给我们一个惊喜,还会在锅中放入两个家中好不容易省下的鸡蛋。看着它们热气腾腾地躺在碧绿的粽子间,我和弟弟兴奋得又是蹦又是跳,不用说,它是我们唇齿间最最美味的早餐了。

  后来,我们的生活渐渐好了些,过端午节时,母亲便舍下了红豆,特意到商场里买来了蜜枣,于是,当我们咬开粽子时,涌入口中的不仅仅是满口的清香味,还有一股甜甜的蜜枣汁,让我们的胃口又大增了不少。看着我们一副狂风扫落叶的模样,母亲总慈爱地站在我们的身后,不断提醒着我们吃慢点,怕一下子噎到了我们。

  无疑,我是爱吃粽子的,所以每当母亲包粽子时我总爱蹲在一旁仔细观看。有次趁母亲有事走开时,我照着母亲的动作试着包了一只,没想到也同样玲珑可爱。当母亲看到我包的粽子时,她竟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从此每当端午节这天,村上议论最多的就是叶家的丫头好聪明,这么小就学会包粽子了。而我,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心里更是分外甜蜜。

  后来,我们都工作了,成了家,过端午节时也不用自己动手,就能在商场里买到各式各样的粽子了。但母亲总是对此嗤之以鼻,她把商场里的那些粽子称做绣花枕头,中看不中吃,远不如她包的新鲜有韧劲。所以每当端午时,她依然孜孜不倦地去长江边上打粽叶,给我们包粽子,然后,煮好了从大老远地给我们捎来。

  今年,还没到端午节,母亲就早早给我打来电话,说不要买粽子了,她已经买好了咸肉和蜜枣,准备给我们包咸肉粽和蜜枣粽,还说她腌渍了一些鸭蛋,以后会和粽子一起给我带来。

  母亲的话似乎还在耳边缭绕,而此刻,一大包还带着余温的粽子却已经放到了我家的桌子上。呼吸着满屋子的粽香味,我仍像小时候一样迫不及待地剥开粽叶,香香地嚼着。恍然间,我仿佛感觉到母亲此时正微笑地站在我的身后,慈爱地注视着我,我的心头不禁一热,有一种东西霎时涌上了眼眶。

  (选自《江阴日报》)

  赏读品析:母亲的慈祥、母亲的爱在文章中得到了最好的诠释。文章以不同时期作者所吃的粽子为明线,以生活水平的悄然变化为暗线,为我们展示了母亲对孩子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疼爱。一枚小小的粽子,它是浓浓亲情的体现,更是母爱的见证!

  思考训练:

  1.文章第二段和第六段分别写了母亲天不亮就到长江边上去打粽叶,请你说说这两段打粽叶的原因是否一样?

  2.“看着我们一副狂风扫落叶的模样,母亲总慈爱地站在我们的身后”,请你联系全文,发挥想象,说说母亲此时应有怎样的心理活动。

  3.文章最后一段说“我的心头不禁一热,有一种东西霎时涌上了眼眶”,请你说说是一种什么东西涌上了眼眶?作者为什么会这样?

  参考答案:

  1.不一样。第二段打粽叶是自己包粽子,这样可以省钱。第六段打粽叶包粽子是因为商场里的那些粽子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吃,远不如自己包的新鲜有韧劲。

  2.示例:此时的母亲看到孩子们吃上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后,内心有一种无比的满足感与幸福感。

  3.热泪。作者被母亲的关爱深深地感动了

粽子的阅读答案5

  每当燕子轻盈地剪开冬的帷幕之后,我们便开始期盼着那细长的苇叶儿快快地生长。

  每当布谷鸟快乐地站在枝头欢唱时,我们便开始在外婆的组织下进行一项快乐的劳动——采芦苇叶。

  每年的端午节,是住在吴滩的外婆的大忙季节。

  端午节的前一天,她就开始煮粽叶、淘糯米、切咸肉、剥蚕豆、买葡萄干、拣蜜枣。午饭后,外婆就开始包粽子。等到傍晚时分,桌上就堆起了像小山一样高的粽子。外婆包出来的粽子特别漂亮,每一个都是那样的清秀,就像她那灵巧的双手。

  天刚上黑影儿,她便抱回早已准备好的柴火,把粽子放入大锅里煮,彻夜地煮。她自己呢,也彻夜不眠,守在旁边,不断往火堆里添柴、往大锅里加水。垂在耳边的花白的鬓发,被汗湿透,火光一照,亮晶晶的,闪动着慈爱的光辉。

  而那一刻,锅里的粽子,在她眼里,不是食物,而是“艺术品”。她脸上那股专注而执著的神情,让我想起了在地头守望的农人。

  当我们从渐浓的粽子香味中醒来时,天已经泛鱼肚白了,而粽子还在锅里翻滚着。

  外婆用湿毛巾把一夜不曾合眼的疲惫一股脑儿地抹去后,继续着她的守望。

  粽子嘶叫了足足十个小时后,终于喷出了异香。

  把粽子从锅内提出来,摆晾,然后,平均地分成几份,搁进竹篮里,外婆整天整夜的劳动就成了我们的“战利品”。提着沉甸甸的粽子回家,一路上,我们就成了最骄傲的“天鹅”,而那沁人心脾的香味,也就丝丝缕缕地洒满了乡间的小路。

  外婆的粽子有一种独特之处——糯米粒粒分明,绝不粘口。食毕,余香犹存,回味悠长。别人学她,总学不成。

  别人问她秘诀,她说:“我的糯米从不浸水,煮它一整夜,让它自然熟、自然香。”

  其实,外婆粽子的独特之处在于:别人没有她的两项特殊的“材料”:耐心与爱心。

  赏读品析:文章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可亲可敬的外婆形象。短短的文字,作者用白描手法向我们展示了外婆从白天煮粽叶开始,至凌晨煮粽子,到天泛鱼肚白,粽子还在锅里滚,从侧面表现了外婆的勤劳。而文中写到粽子在外婆的眼里是“艺术品”,更是让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间——带有了爱的东西,自有它独特的风采!

  思考训练:

  1.读了全文之后,请你说说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

  2.“锅里的粽子,在她眼里,不是食物,而是‘艺术品’”一句中,“艺术品”的引号起什么作用?

  3.“粽子嘶叫了足足十个小时后,终于喷出了异香”一句中加点词有什么妙处,请对此略作赏析。

  参考答案:

  1.时间顺序。按白天——午饭后——傍晚——天刚上黑影儿——天泛鱼肚白的时间顺序组织材料。

  2.外婆从准备包粽子到煮粽子都倾注着极大的耐心,粽子是她创造的艺术品。引号是着重指出,表示强调。

  3.“嘶叫”运用了拟人手法描写粽子被煮时发出的声音,逼真而形象。“喷出”写出了粽子被煮十个小时后,一下子散发出的香味,速度快而香味浓。

粽子的阅读答案6

  奶奶的粽子

  韩逸萌

  ①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端午的歌谣是清晨的布谷鸟起得调,脆生,清亮,故乡从仲夏夜的梦中醒来,惺忪中瞅见阶前的青草里,缀满昨夜露珠的清香。

  ②奶奶的细碎的步伐,踩一地晨露的湿润,粗糙的手掌摩挲着我绒软的头发,我想在清凉的晨风中再赖会儿床,可端午的歌谣已在奶奶的厨房里吟唱,睡意便在那芬芳之中忽而散去。

  ③端午的香先是粽叶的清香,墨绿的叶子有竹叶可爱的形状和艾草气味的清爽,奶奶将两束叶子散乱地铺在白瓷的盆里,再浇一壶滚烫的水,水汽升起,携裹着袅袅清香,如同沸水冲茶,将叶里蕴着的香气点染出来,那香气就像活了一般,在奶奶手里,清香原来可以生长。

  ④我去看那泡了一夜的米,一粒粒透亮饱满,此时都相互倚着,慵懒得沉甸甸,像是饮了一夜的琼浆,浓睡不消残酒。奶奶的粽子简单至极,只放红枣和糯米,青翠的叶裹红白的馅,不腻不甜,原始、纯粹,却有着独特的甘醇,令我的童年深深迷恋。

  ⑤我着迷的是奶奶包粽子的过程,三层粽叶错落着搭好,轻轻展开、抹平,两手轻轻一弯,便弯出小小的圆锥形状,一撮米添在尖尖的`角里,捏三颗红枣点在米中,再一撮米盖在上面。奶奶不会让枣露出米外,于是红枣的汁液不会流出,全都浸在米里,不放糖,却更香更甜。奶奶的大手紧紧捏着盛满馅的粽叶,一根线绳紧紧绕过,缠两圈,系住,便成了一个精巧的四个角的粽子。我赶紧捧过来,细细地看,满心满眼地喜欢。我也试图包一个,铺好粽叶,弯成小圆锥,放米和枣,去总是捏不住粽叶,缠不紧线,总是漏了米,或者包成了三个角的平面。奶奶笑着说:俺妮儿手小,不是干活的命,一定清清闲闲享一辈子福。端午的阳光照在奶奶的背上,我坐在奶奶投下的影子里想,享一辈子福是不是每天都可以吃奶奶包的粽子

  ⑥粽子在锅里咕嘟咕嘟地响,是端午的歌谣最贴切的唱腔,香气从厨房溢出,氤氲在整个院子上空,我不住地扒在门口张望,奶奶说,妮儿不急,越煮越香。奶奶的粽子包了三层叶,煮的时间越长,米越软糯,越能浸透叶的清香。奶奶把火烧得细长,我在过午的温热中睡去醒来时,粽子便已煮好,奶奶已经凉在盘里。我捧起一只粽子,我觉得奶奶的粽子像是有生命,要用一只来做量词,轻轻拉一下,线绳便解落,展开粽叶,精致的四个角的粽子煮得透亮,微微地染了青绿,第一口是叶的清香,第二口是米得甜糯,我不爱吃红枣,奶奶用筷子轻轻划出,只留下那被枣浸得微红甜香的米。奶奶说小孩儿吃了肚胀,便用那粗粗硬硬的手轻轻揉着我吃得圆滚滚的肚子

  ⑦我在端午的歌谣中成长,门前的小树隔年盈尺,奶奶却在我的鲜嫩反衬下日渐白头。我后来吃过八宝粽、蛋黄粽、鲜肉粽,却都不及奶奶的粽子有着最纯粹的清香;我后来见过长长的竹筒粽、缠着五彩线的迷你粽,却都不及奶奶那过着错落搭开的三层粽叶。奶奶的粽子在每个端午,温柔敲打我回忆的味蕾。

  ⑧端午的歌谣又响起,奶奶的粽子隔着时光和故乡,与我相思凝望。

  1.本文的线索是__________________ ,围绕这个线索,作者依次写了奶奶为包粽子做精心准备、奶奶包粽子的灵活、煮粽子的漫长、我睡醒后吃粽子和____________ 。(2分)

  2.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3.阅读文章,根据要求回答问题。(4分)

  (1)联系语境,揣摩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

  我轻轻捧起一只粽子,我觉得奶奶的粽子像是有生命。

  (2)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第⑤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2分)

  奶奶笑着说:俺妮儿手小,不是干活的命,一定清清闲闲享一辈子福。

  4.奶奶的粽子无论配料还是做工都简单至极,为什么却会在每个端午,温柔敲打我回忆的味蕾?(3分)

  5.在作者心里,故乡是奶奶手中一只只香甜的粽子。对于青春年少的你来说,故乡又是什么呢?请用一段话描述你对故乡的理解。(至少使用一种修辞,不少于40字)(3分)

  奶奶的粽子阅读答案由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1.奶奶的粽子(或粽子);我对奶奶的思念。

  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2.文章开头先用歌谣点明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与结尾互相呼应;(2分)然后用环境描写渲染了故乡端午节清晨的美好景象,自然引出下文对童年的怀念,为奶奶早起包粽子做铺垫。(2分)

  评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3.(1)一个捧字,细致传神地写出了我对奶奶的粽子的喜爱和珍惜之情。

  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2)朴实的语言描写,体现了奶奶的慈爱和对孙女的疼惜,表达了奶奶希望孙女过上幸福日子的美好愿望。

  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4.因为奶奶的粽子是我儿时最美好、最温馨的回忆,一直伴随着我长大;奶奶的粽子有着独特的甘醇,那种纯粹的清香沉淀在心里,让我留恋难忘;奶奶的粽子包含着浓浓的温暖和关爱,也寄托着我对奶奶的思念。

  评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5.示例一:故乡是妈妈手中那碗热腾腾的手擀面,每一根都是我长长的思念,无论走到哪里,那种芳香都会让我沉醉留恋。

  示例二:故乡是春雨中静默沉睡的小村庄,青瓦窄巷,是一串柔美的音符,一个倾城的绮梦,一抹浅笑的时光。

  评分:共3分。

  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奶奶的粽子阅读答案的全部内容,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语文网,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教学文章!

粽子的阅读答案7

  粽子

  吃粽子的端午节就要到了。这就使人格外地思念故乡,思念那里活鲜鲜的芦叶,思念那里家家户户都在包着的粽子,就像回到了故乡的田野、沟边上似的

  端午前几天要去采芦叶了。有沟河的地方就有芦叶,只管采就是了。但包粽的芦叶须得采宽一点、老一点的,不像是做芦哨的叶子,要嫩而小。满村的人,每家都有一名小孩或姑娘或刚过门的媳妇去采,或是鱼贯而行,或是隔沟相望。这样的时候,大抵总有一个爱说笑话的领头说笑话,话头自然是刚过门的媳妇,或是将要出嫁的姑娘。乡下会说笑话的人不仅是能言善辩,而且很富有想象力,充满着生活的情趣。

  自然,我们这些不懂事的孩子另有乐趣:在沟的两边互相掷泥块,或者干脆拣沟面较窄的地方,像青蛙一样蹦过来,跳过去。

  我们去采芦叶的时候,母亲便在家里淘米、剥花生,或者挑一些过年留下的大红枣,夹杂在糯米中间。更有讲究的,是将一小块、一小块瘦肉也包进去,称为肉粽。但,我很小的时候,因为父亲去世早,家境清寒,每年端午节只能包面粉粽子,母亲叫它麦粽,一个粽子里只能找到一两粒花生米,不过,一样是很香、很甜的。

  包粽子是一门很巧妙的手艺,在我们家乡,新过门的媳妇倘若不会包粽子,那是要被一些老太婆背后取笑的:哼,连粽子也不会包,真是越来越新式!

  粽子有各种形状,最常见的是宝塔粽尖尖顶,三角形的底座,约有半市尺长短。心灵手巧的小媳妇还会包连环粽两个小粽子中间有一根线牵连着。还有别出心裁的月牙粽、关门粽、方粽等等。

  家家户户都包粽子,但左邻右舍串门时却又一定得吃主人的粽子把芦叶从下面拨开,用两根筷子戳进底部,从宝塔尖上开始吃起。这个时候,满屋、满村都是芦叶的清香。

  不仅是自己吃,还要挑包得最好、最大的几个,用红线串着扔到河沟里去。

  连农民也知道纪念屈原这个忧国忧民、气节如钢的诗人!

  屈原是跳到家门前的沟里淹死的吗?儿时我天真烂漫地问过母亲。

  一字不识的母亲当然不能回答我的问题,她只是说:天下的水是相通的!

  汨罗江、长江和我故乡的小河、小沟,确实是一脉相连的

  l.鱼贯而行中的鱼贯的意思是___________。

  2.第二自然段主要写了小孩、媳妇、姑娘、___________的情景和乐趣,鱼贯而行、隔沟相望在句中的表达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都记叙了哪些细小的事情?这些细小的事情是怎样串连起来的?

  4.文中几个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意思的递进

  B.相当于引号用法

  C.表示注释、说明

  D.表示声音的延长

  5.为什么说汨罗江、长江和我故乡的小河、小沟,确实是一脉相连的?说说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参考答案

  1.像游鱼一个接一个地连接着

  2.采芦叶 说明采芦叶的人多,渲染了热闹、欢乐的气氛。

  3.记叙了采芦叶、包粽子、吃粽子等细小的事情,这些细小的事情是以故乡之情为线索串连起来的。

  4.C

  5.热爱乡土和热爱祖国的感情是紧紧相连的,远离故乡的人,他脚下的流水是永远和故乡的水相通的,他身上仍有着浓浓的乡土气息

  37 . 请用简洁的文字概述本文的主要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 . 文中为什么描写采芦叶时的热闹景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 . 文中为什么写农民把粽子扔到河沟里纪念屈原这一情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 . 品析下列语句的含义。

  汨罗江、长江和我故乡的小河、小沟,确实是一脉相连的

  答:

  37. 答案: 文章描述了端午前后采芦叶、包粽子、吃粽子等情景,表达了作者浓浓的故乡情。

  38. 答案: 写采芦叶的热闹景象,一方面是为下文写家家户户包粽子的习俗作铺垫;另一方面说明家乡的端午节充满了生活的情趣。

  39. 答案: 一是说明连农民都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二是突出屈原在人们心中的形象,说明他人格的伟大、情操的高尚。(意思相近即可)

  40. 答案: 说明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永远是相通的。远方的游子们无论身在何处,他们对祖国、对家乡那份真挚的情感永远也不会更改。

  解题思路: 结合上下文内容及作者在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来谈。

粽子的阅读答案8

  每年端午节,妈妈总要给我包粽子。粽子的形状很特别,既不是方的,也不是圆的。你知道它包含几个顶角,几条棱,几个平面,几个三角形吗?

  粽子用( )的芦叶包裹着( ) 的糯米和( )的枣子,煮熟后,剥开芦叶,只见米团里仿佛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很好看。

  粽子的味道美极了,芦叶散发着清香,咬一口粽子,甜而不腻。它既是驱邪消暑的开胃美食,又是营养丰富的滋补佳品。所以大人小孩都喜欢吃。

  粽子不但以它特有的形状、颜色和滋味惹人喜爱,而且能引起人们对伟大诗人屈原的怀念。

  传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屈原一生写过许多著名的诗篇,提出过许多爱国的政治主张,但是君王不采纳。后来君王沦丧,他满怀忧愤跳江自尽。人民怀念他,崇敬他。两千多年来,每年端午节,人们把粽子投入江中,作为敬献给诗人的祭品——这就是粽子的由来。老人们说吃粽子时,可要学习屈原的崇高品质和爱国精神。是的,每逢端午节,人们怎么会忘记伟大的诗人屈原呢?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表示颜色的词。

  2、短文写了粽子的 、 和 ,还告诉我们 。

  3、用“ ”画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 ,这个句子把 比作 。

  4、简要说说,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

  5、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 、 等习俗。

  参考答案:

  1、墨绿、乳白、酡红

  2、形状颜色滋味

  3、“的枣子,煮熟后,剥开芦叶,只见米团里仿佛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

  将枣子比作玛瑙

  4、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学习屈原的崇高品质和爱国精神

  5、赛龙舟、挂菖蒲、艾草辟邪

粽子的阅读答案9

  端午已过,但粽子包装过度的现象仍可一说。与往年不同的是,不少超市的柜台上摆出了包装精美的高价礼品粽子,如同每年月饼上市一样,端午节的粽子包装升级,价格上涨。有些酒店甚至推出了买粽子赠送葡萄酒等礼品的活动,象月饼一样,端午粽子渐露“奢华”苗头。节前在青岛市一些超市可以看到,很多盒装、袋装或是包装精美的礼品粽摆上了柜台,一袋800克的粽子大约15元,而那些盒装的多在20元以上,除了传统的肉粽、豆沙粽外,一些商家还推出了干贝、鲍鱼等馅的粽子,价格也贵得惊人。

  在超市里粽子包装、馅料升级的同时,岛城的不少酒店也推出了自己的特色粽子,其中很多粽子的赠品价格不菲,某酒店推出了十只礼品装的粽子,每盒售价188元,并且赠送盐水鸭一只和澳大利亚产葡萄酒一瓶。虽然花样翻新,但还是变相的过度包装与搭配包装。

  这很容易让人从中看见月饼包装的影子,其原因自然是利益驱使。

  首先,这是粽子所扮演角色发生变化后的结果,近年来,棕子渐成了一种馈赠亲朋好友的礼品,既然是礼品,就得讲究包装,你总不能把粽子放进塑料袋,然后提着走亲访友吧?

  其次,至少到目前为止,端午节只有粽子这一种时令食品。而且年复一年,在形式上,口味上并无多大变化,商家们也只能在包装上下功夫了。当然,不管端午节粽子走什么路线,最重要的还是质量要过关。

  面对让人眼花的“贵族粽子”,很多市民并不领情,绝大部分人还是钟情于“平民粽子”,认为粽子吃的是口味,包装是次要的,千万不要走月饼的老路。青岛香港中路一超市的销售人员说,买高档粽子的顾客大部分是送人的。传统节日市场消费的主角还是平民百姓,一厢情愿的奢华与市场越来越远,这粽子的“味道”能好吗?

  国家三令五申限制过度包装,今天出现了“贵族粽子”,明天又会冒出个“贵族XX”来掏消费者的腰包,成为新的“包装污染”源。过度包装几时休?

  青岛市工商局有关人士则介绍说,国家工商总局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在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中,严厉查处在月饼、粽子、酒、保健品和营养品等商品中存在的过度包装,价格不符和搭售其他商品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业内专家认为:无论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角度,还是从提倡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有关部门已经注意到包括月饼在内的商品过度包装现象,并作出了强制性规定。再加上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市场上花架子式的包装将会逐渐减少。与此同时,卫生安全、方便实用的简单包装更受人欢迎。

  今年5月22日,中国商业联合会出台了国家粽子行业标准,该标准对粽子的产品分类、卫生指标、标签包装以及运输、储存和销售都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据了解,“标准粽子”除了对外包装需有标“SB/T10377”标签外,还对粽子的含义作了明确界定,规定水、糯米等17类粽子的原辅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据青岛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有关负责人分析,该《标准》并不是国家强制性执行的标准,执行起来会有一定难度,但其对市场的规范作用是应该肯定的。(选自20xx年6月11日《包装报》)

  1.本篇综述从哪些角度论证了粽子的“奢华”程度?

  2.包括时评在内的新闻综述都讲究一事一议。本文的一事是什么?作者议论了一些什么内容?

  3.像其他时评一样,本文也善于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来行文。请你就其“小”和“大”进行分析。

  [答案]

  (一)

  1.消息引用了诗人臧克家的两句诗“前天一夜风雪,昨夜八百童尸”,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用生动的对比,这就把上海自然界的风雨很自然地转变到社会问题上来。紧接着巧妙地把自然现象和两种社会制度的对比相结合,突出旧社会“一夜风雪,八百童尸”,而在新社会老人和儿童却得到了政府的特别救济与关怀。让读者由寒到暖,自然而然得出鲜明结论:新旧社会两重天,社会主义制度好!这就避免了空洞的说教,主题鲜明突出。

  2.新闻开篇用了景物点染法,既点明了严寒的程度,又描绘出一幅严寒雪景图,使新闻有了形象,读者容易接受,也自然受到感染。写景的角度选择得好,不是就自然景色角度来写景,而是从人的角度,从人“感到了罕见的严寒”和“行人纷纷伫足仰视奇景”来写严寒。因此,就不单纯是写自然界中的严寒飞雪,也是在写社会上人们生活的切身感受,从而增添了社会新闻的色彩。

  3.气温下降本来是一种纯粹的自然现象,但同样是严寒,10年前的那一次和10年后的这一次给上海人民带来的影响迥然不同。该新闻的可贵之处在于,从自然界的风雪严寒出发,延伸到社会的冷暖变化,写就了一条思想性很强的社会新闻。

  (二)

  1.(1)肉馅不断变化,导致越来越昂贵,价格惊人;

  (2)有的包装趋于豪华,导致奢华;

  (3)名不副实,在概念上作表面文章。

  2.一事:警惕奢华月饼之后的奢华粽子出现。 一议:各部门应该对此加以重视,不能让它泛滥。

  3.“小”:一指选取地点小,青岛;二指专门针对粽子的奢华来评议。 “大”:若是任其自然发展,可能会导致“月饼消费”中不文明现象的出现;提出了应对措施。

粽子的阅读答案10

  幸福的粽子

  母亲是个心灵手巧的女人,她会织花样繁多的毛衣,会给我们做漂亮的鞋子,会把简单的饭菜,做得花样迭出。却有一样一直学不会,那就是包粽子。

  在乡下,包粽子绝对是女人必备的一门手艺,每年总少不了要展示几回。乡下的民俗里,不单在端午节要吃粽子,平常人家砌新房或婚嫁喜事,也要包了粽子来庆贺。所以,会不会包粽子,对寻常过日子的女人来说,很重要。

  但母亲,就是不会。

  父亲会。乌绿乌绿的芦叶,在父亲的手里,很听话地舒展、翻转,而后,一只粽子就做好了。每每这时,母亲的脸,会笑成一朵花。她会搬了小板凳,坐在一边,很笨拙地跟在父亲后面学,却怎么也包不成功。最后是父亲失了耐性,说,太笨。母亲也不争辩,只是笑,笑得很幸福很甜蜜。

  很快,一只一只的粽子,就立在小方桌上了,小斗笠似的,煞是好看。父亲骄傲得像个功臣,把母亲支使得团团转。去,给我泡杯茶来,要放多多的茶叶。母亲便颠颠地跑去泡了茶来。去,给我把水烟台拿过来,我要抽泡烟。母亲便去把水烟台给端过来。去,烧水煮粽子。母亲便坐到灶膛门口,把火拨得旺旺的红红的火苗,映照着母亲红红的脸庞。这时的母亲出奇地温柔,她甚至会欢快地小声哼着歌。

  这样一年一年地过下来,便成习惯了,在我家,包粽子理所当然是父亲的活,母亲只管打打下手。

  等到我成家有了孩子,母亲过来帮我带孩子。一日,孩子在外面看到有人在吃粽子,很新奇,也要。母亲立马就从市场上买了芦叶回来,也不过一眨眼的工夫啊,一只只漂亮的粽子,就呈现在我的眼前了。我惊异地问母亲,什么时候学会的?母亲神秘地笑。再追问,她方才不紧不慢地回答,本来就会啊。

  想想也是,那么灵巧的母亲,怎么偏就学不会包粽子呢!母亲原是故意不会的啊。

  母亲笑着要求我,不要告诉你爸。

  我点头。

  改天遇到父亲,与父亲东拉西扯,话题不知怎的扯到粽子上来。父亲突然笑着说,其实,你妈是会包粽子的,她做姑娘时,可是出了名的巧手呢。

  原来,父亲早就知道,却故意装着不知道的呀。

  父亲笑着要求我,不要告诉你妈。

  我答应:好。眼睛,却忍不住湿润了。原来世间还有这样一种爱,它平淡,水波不兴,包在家常的粽子里,却是最为厚实的幸福。在母亲,是被疼爱着的快乐。在父亲,是付出的快乐。

  我没有捅破他们的秘密,就让他们彼此瞒下去罢,瞒到地老天荒。

  阅读题:

  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文字,富有表现力,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4分)

  ⑴ 乌绿乌绿的芦叶,在父亲的手里,很听话地舒展、翻转,而后,一只粽子就做好了。

  ⑵母亲便坐到灶膛门口,把火拨得旺旺的红红的火苗,映照着母亲红红的脸庞。

  2.第一节中说母亲是个心灵手巧的女人,却有一样一直学不会,那就是包粽子。这两句话前后矛盾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4分)

  3.原来世间还有这样一种爱,它平淡,水波不兴,包在家常的粽子里,却是最为厚实的幸福。这句话有什么含义?(4分)

  4.为什么 我没有捅破他们的秘密,就让他们彼此瞒下去罢,瞒到地老天荒?请根据全文作简要回答。(4分)

  参考答案:

  1.(1)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包粽子时的熟练程度,表现出父亲的快乐心情。(2)写出了灶膛里的火很旺,衬托出母亲幸福和快乐的心情。(4分,各2分)

  2.这样能表现出母亲只是为了得到被疼爱的快乐假装不会包粽子而已,(2分)同时也为下文情节的展开设下了一个悬念。(2分)

  3.爱并不一定要轰轰烈烈,更多的爱是体现在平凡的生活中的,它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而这样的爱往往是厚实的,是令人幸福的。(4分)

  4.我被父母间的真情所感动,希望他们能永远这样相亲相爱,永远让彼此幸福快乐。(3分)

【粽子的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1.选择的阅读答案

2.新叶的阅读答案

3.观潮的阅读答案

4.敲门的阅读答案

5.《湖》的阅读答案

6.生日的阅读答案

7.《竹》的阅读答案

8.自信的阅读答案

9.《信任》的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