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时间:2024-09-18 23:36:46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马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理解一直都是作为语文学习的重点内容,要想语文成绩好,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将这部分的内容学习透彻。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马说》阅读练习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马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马说》阅读练习及答案1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7、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8、全文的主旨句是: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9、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10、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的语句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1、能够表现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12、领起全文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3、表明愚妄无知,平庸浅薄的统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4、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15、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的句子是: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6、写千里马有异于常马的特征的句子是:一食或尽粟一石。

  17、运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是: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18、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这种遭遇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遭遇相似,相应的句子是: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19、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重点语句翻译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世上有(会相马的)伯乐,然后才能发现千里马。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千里马叫唤的时候,马夫却不能通晓它叫的意思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千里马常有,然而会挑选千里马的伯乐却不常有。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喂马的人不懂得它能日行千里而喂养它。或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课文内容理解

  这篇文章表面是在谈马,其实是在谈人才,韩愈在文中强调了识别(发现)人才和善待(尊重、正确对待)人才的重要性。

  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本文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有喻指

  “千里马”指人才;“伯乐”指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食马者”指愚妄无知,平庸浅薄封建的统治者。

  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

  *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埋没人才的现状作了揭露。

  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思想?

  *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你是怎么理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

  *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

  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千里马寓人才,伯乐寓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要发现人才,爱护人才,否则,人才就会被埋没,有人才也等于没有人才。在韩愈看来,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所以说课文中流露的是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

  这篇文章的主旨是:借千里马为喻对封建统治者“不知马”,埋没人才的行为作了有力的揭露。

  开放性试题

  作者以千里马喻人才,从文中千里马的遭遇来看,人才展现才华最需要的是什么?

  在讲究“素质”的今天,一匹真正的千里马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中,适应环境,发挥潜能是最重要的。没有遇到伯乐,怎样才能避免“骈死于槽枥之间”,最终能以“千里称也”?首先,马必须调节自身条件与跑步情况的比例,尽可能在吃不饱的情况下,跑出与常马等的水平,自己呢利用食马者偶然的“加餐”,跑出更胜一筹的速度。千里马最终成功了。显然,策不以道,食不尽材,鸣不通意的境况,才是真正考验千里马的素质时。

  对对联。

  上联:无才难做千里马下联:有志可成万里驹

  3、清代龚自珍的诗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与本文所阐述的选拔人才的方法是否一致,试加以说明。

  *两种方法不一致,《马说》中通过伯乐发现人才;而龚自珍表现的人才选拔是不拘一格,即多途径,多层次,多方面选拔。

  4、古往今来,许多怀才不遇者用自己由衷的笔调,抒写出自己心中的愤慨并流传为千古名句。请你写出你熟悉的两句,并标明作者和出处。

  *如: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咏怀》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5、读完本文后,你认为伯乐应具备怎样的才能?请联系你自己的读书实际,列举一位大家熟悉的伯乐,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他的事迹。

  *伯乐必须具备知人善用的才能,任人唯贤,要善于发现并重用人才。如:齐桓公发现并重用管仲,使齐国强盛起来。

  《马说》阅读练习及答案2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呜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解释下面句中加粗的词。

  (1) 一食或尽粟一石__________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_______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_________

  2.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它的本字和意义。

  (1)才美不外见 ___通 ___含义:________

  (2)食之不能尽其材 _____通 ____ 含义:_________ ____通_____含义:__________

  (3)其真无马邪 _____通 ___含义: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安求其能千里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归纳第1段文字的主要意思。它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找出全文的主旨句,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有时

  (2)它,代千里马

  (3)等同,一样

  2.(1)见现显露(或表现)

  (2)材才才能食 饲喂

  (3)邪耶吗,表疑问

  3.(1)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2)又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4.指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作论证的反面论据。

  5.其真不知马也。对统治者有眼不识英雄和摧残人才的现象进行猛烈地抨击,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慨之情。

  《马说》阅读练习及答案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鸣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诚以德为性所固有,非若力之赋于生初,而犹待培于生后也。是以骥之为骥,知之而性无所加,不知而性无所损。修其在已,听其在人。辱于奴隶,弗顾也;死于槽奶,不惜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不计也。文公所说千里马,食以千里则马显,食非千里则马晦。一若千里之权不操于已而听于人。虽马犹是马,而固有之失不亦多乎!

  (选自《古文笔法百篇)岳麓书社1984年版)

  【注】骥:千里马、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C )

  A、不以千里称也 称:著称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喂养

  C、才美不外见 见:看见

  D、执策而临之 临:面对

  7、下列句子中加点“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

  例句: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A、人不知而不愠

  B、康肃笑而遣之

  C 野芳发而幽香

  D、乃记之而去

  8、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D )

  A、甲文是韩愈《杂说》中的一篇,“说”是古代用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看法的.文体。

  B、甲文分析了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生动地表现了有才之士遭受的不公正待遇。

  C、乙文认为判断是不是千里马的标准是自身品德修养,不能一味依靠别人赏识。

  D、甲乙两文都将千里马比作人才,重点阐述了应如何对待人才,洋溢着不平之气。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唉,难道(这世上)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10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一若千里之权/不操于已/而听于人。

  《马说》阅读练习及答案4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干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

  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選,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鸣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0、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不以/千里称也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才/美不外见D、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1l。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是马也(这)B、食之不能尽其材(吃)

  C、执策而临之(马鞭)D、策之不以其道(按照)

  1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千里马”寓指有才华的人,“食马者”寓指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统治者。

  B、导致千里马“不以千里称也”的根本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C、“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表现∫统治者的平庸浅薄、愚妄无知。

  D、本文既有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抨击,也有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

  13、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评文: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译文:

  14、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成为“千里马”的看法,(5分)

  答案:

  10、C

  11、B

  12、B

  13(1)千里马,有时能吃一石谷子。(2)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像且不能够,又怎么能让它日行千里呢?

  14主观因素:自己要有真本领,并且要在关键的场合大胆把自己的才华展露出来。必要时要学会毛遂自荐。客观因素:

  1、要能遇上任人唯贤,任人唯才的好领导。

  2、领导要有伯乐的眼光,要能赏识人才,重用人才。

  3、社会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给千里马式的人才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马说》阅读练习及答案5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一食或尽粟一石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B、安求其能千里也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

  C、骈死于槽枥之间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穿井得一人》)

  D、其真不知马也其西南诸峰(《醉翁亭记》)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策之不以其道

  A、斗折蛇行(《小石潭记》

  B、横柯上蔽(《与朱元思书》)

  C、不蔓不枝(《爱莲说》)

  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用的是“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

  B、本文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开头,一开篇就奇峰突起,发人之所未发,点明全文主旨,突出千里马的重要作用。

  C、“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一句运用了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刻画出“食马者”愚昧专横的形象。

  D、最后一段把“真无马”和“真不知马”对照起来,“无马”一句用“邪”字轻轻带过,而“不知马”一句则用“也”字收住,对“食马者”的深刻嘲讽跃然纸上。

  答案:

  8、B

  9、C

  10、B

  《马说》阅读练习及答案6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小题1】默写。(2分)

  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4分)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2)才美不外见(3)策之不以其道(4)食之不能尽其材

  【小题3】翻译句子(4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小题4】本文借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渴望?(3分)

  【小题5】作者认为是“伯乐“决定了千里马的命运,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说说理由。(3分)

  答案

  【小题1】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小题1】(1)受屈辱(2)同现显现(3)驱使(4)同才,才能

  【小题1】(1)想要它和平常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可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2)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小题1】愿望封建统治者能识别人才、任用人才,不要让有才能的人被埋没。

  【小题1】可以赞成,也可反对,能说出理由,言之成理即可。

  《马说》阅读练习及答案7

  阅读《马说》,完成下面题目。(共15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小题1:解释句中划线的词语。(4分)

  ①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②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③执策而临之( ) ④安求其能千里也( )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2)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小题3:文中表明造成千里马“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的原因的句子是:(2分)

  小题4:文中的“伯乐”比喻 ,“千里马”比喻,“食马者”比喻 。(3分)

  小题5:本文借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渴望?(2分)参考答案:

  小题1:1)喂养(2)等同(一样)(3)马鞭(鞭子)(4)怎么

  小题1:(1)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2)所以即使有名马(千里马),只是辱没在马夫的.手里,和普通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拿“千里马”来称呼它。(2分)

  小题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答“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的也算对

  小题1:善于识别人才的人 有才能的人 愚妄浅薄的统治者

  小题1:围绕作者良好的愿望作答。如渴望自己能得到当政者的赏识、任用。也可从希望统治者不要埋没、摧残人才(或要识别、任用人才)方面回答。

  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如:“马之千里”解释语序不当扣1分,“或”、“尽”等关键词未正确解释扣1分。

  小题1:学生能学会用原文概括内容,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小题1:了解作者所阐述的社会的政治现象,继而体会作者的有才能不得以伸展。

  小题1:紧扣“怀才不遇”“统治阶级埋没、摧残人才”两个方面。

【《马说》阅读练习及答案】相关文章:

马说阅读答案07-11

马说阅读答案04-07

《马说》阅读答案08-03

《马说》阅读答案10-25

精选马说练习题及答案06-19

《马说》的练习题及答案07-16

《马说》练习题及答案04-24

《马说》的练习题及答案07-15

《马踏飞燕》阅读练习及答案07-26

《说“木叶”》阅读练习及答案解析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