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孝丐》阅读答案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阅读答案了,阅读答案具有开放性,不是唯一的,我们要敢于辨证扬弃,吸取精华,弃其糟粕,使其更完善。还在为找阅读答案而苦恼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孝丐》阅读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孝丐》阅读答案1
《孝丐》文言文阅读材料原文
丐不如其乡里,明孝宗时,尝行乞于吴①。凡丐所得,多不食,每贮之竹筒中。见者以为异,久之,诘其故,曰:“吾有母在,将以遗之。”有好事者欲窥其究,迹之行。行里许,至河旁,竹树掩映,一敝舟系柳阴下。舟虽敝,颇洁,有老媪坐其中。丐坐地,出所贮饮食整理之,奉以登舟。俟母举杯,乃起唱歌,为儿戏,以娱母。母食尽,然后他求。一日乞道上,无所得,惫甚。有沈孟渊者,哀而与之食,丐宁忍饿,终不先母食也。如是者数年,母死,丐不知所终。丐自言沈姓,年可三十。
《孝丐》文言文阅读题
20。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3分)
行里许 将以遗之 哀而与之食
21。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见者以为异,久之,诘其故。
22。 文章通过哪些事例表现这个“孝丐”的'孝?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其中的两点。(2分)
《孝丐》文言文阅读题答案
20。 大约 送给 这个乞丐
21。 看见(他这样做)的人都对此感到奇怪,时间长了,问乞丐这样做的原因。
22。 ①乞丐等候母亲端起杯子就开始唱歌,并像小孩子游戏那样闹着玩儿,用来使母亲开心;
②乞丐坐在(岸边)地上,拿出储存的食物整理后,捧着(它)登上小船;
③乞丐宁可忍受饥饿,最终还是不在母亲吃之前吃食物。(概括其中的两点,即可得2分)
《孝丐》文言文参考译文
一个不知道来自哪里的乞丐,明孝宗年间,这个乞丐曾经在吴地乞讨。每次乞到的食物多数都不吃,把它储存在一个竹筒中。看见的人都对这件事感到很奇怪,时间长了,就有人问乞丐这是为什么,乞丐说:“我还有老母亲在世,(这些食物)将要送给她。”有好事的人想偷看事情的究竟,于是跟随乞丐。走了几里路到了河边,竹树掩盖映照在一片柳阴下系着一叶小舟,小舟虽然很破旧,但是很干净。有一个老妇人坐在里面。乞丐坐在地上拿出储存的食物整理一下,然后端到船上,等母亲吃的时候,他就唱歌,表演儿戏,使母亲高兴,等母亲吃完了才又去乞自己的食物。有一天乞丐什么也没有乞到,十分疲惫,有一个叫沈孟渊的看他可怜给他食物,但是乞丐宁可饿着也要先给母亲吃,像这样过了很多年后,乞丐的母亲去世了,以后也再看不到乞丐了。听说乞丐说自己姓沈,年龄大约三十岁左右。
《孝丐》阅读答案2
丐不如其乡里,明孝宗时,尝行乞于吴①。凡丐所得,多不食,每贮之竹筒中。见者以为异,久之,诘其故,曰:吾有母在,将以遗之。有好事者欲窥其究,迹之行。行里许,至河旁,竹树掩映,一敝舟系柳阴下。舟虽敝,颇洁,有老媪坐其中。丐坐地,出所贮饮食整理之,奉以登舟。俟母举杯,乃起唱歌,为儿戏,以娱母。母食尽,然后他求。一日乞道上,无所得,惫甚。有沈孟渊者,哀而与之食,丐宁忍饿,终不先母食也。如是者数年,母死,丐不知所终。丐自言沈姓,年可三十。
【注释】
吴:古地名,今江苏苏州一带。媪:ǎo,老妇人
20、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3分)
行里许
将以遗之
哀而与之食
21、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见者以为异,久之,诘其故。
22、 文章通过哪些事例表现这个孝丐的.孝?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其中的两点。(2分)
参考答案:
20、
大约
送给
这个乞丐
21、 看见(他这样做)的人都对此感到奇怪,时间长了,问乞丐这样做的原因。
22、 ①乞丐等候母亲端起杯子就开始唱歌,并像小孩子游戏那样闹着玩儿,用来使母亲开心;
②乞丐坐在(岸边)地上,拿出储存的食物整理后,捧着(它)登上小船;
③乞丐宁可忍受饥饿,最终还是不在母亲吃之前吃食物。(概括其中的两点,即可得2分)
【《孝丐》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张孝基仁爱阅读答案02-03
张孝祥《浣溪沙·洞庭》阅读答案06-25
孟懿子问孝阅读及答案08-25
方孝孺《试笔说》 阅读答案及翻译06-30
《阮孝绪传》阅读参考答案及翻译11-01
水调歌头·闻采石战胜阅读答案-张孝祥11-08
《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阅读答案03-28
《论盛孝章书》文言文阅读及答案06-14
西江月张孝祥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09-24
方孝孺《詹鼎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