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阅读答案

时间:2021-04-29 08:51:25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客家阅读答案

  在各个领域,我们时常需要做些阅读题,而与阅读题如影随形的则是阅读答案,通过对照阅读答案可以有效检验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你所了解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客家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客家阅读答案

客家阅读答案1

  多年来,总想写写我的母亲。特别是每逢母亲节的时候,许多媒体都设母亲节专栏,其中很多文章都让我深有感触。别人的母亲或是贤妻良母、或是深明大义、或是甘于奉献,默默无闻。我的母亲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她循循善诱教给我的客家谚语。

  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小小年纪就要学会自理,学会帮母亲做家务事。从学会刷牙洗脸起,母亲就教我:洗面洗耳廓,扫地扫壁角。生火做饭,母亲就教我:大火煮粥,细火煮肉。人要灵通,火要窿空。那个时候显然不知道其中的原因,母亲也不作过多的解释,但我还是照着去做了,慢慢地就养成了一种习惯,长大以后才知道其中的科学道理和处世哲理。而这些好的习惯现在我也教会了我四岁的孩子。

  早起三朝当一工,早起三年当一冬;学懒三日,学好三年;凡是勤俭持家的女人都是早晨家头窖尾,夜里针头线尾,日里田头地尾;家有千金,不如朝进一文。从我懂事起,母亲从来都是晚睡早起,每天天刚亮,她就开始挑水做饭,然后又去料理农活。多年以后,言犹在耳。这是一位客家妇女作为母亲对我的言传身教。

  上学以后,母亲又教我:养子过学堂,养女过家娘。你要有出息就要上学堂,只要你能读出身,卖屎缸迹都会供你读书。正是母亲的开明,幸运的我才能在同龄人去务农务工的时候,还能自费就读师范学校。

  参加工作后,偶尔会与同事不快,这时候母亲又劝我:退一步海阔天空。人敬你一尺,你敬人一丈。凡事要瞻前顾后,前思后想。记得参加工作转正那年,有位领导为了照顾亲戚,故意为难我。知道情况的我一直耿耿于怀,一次遇到退休的她,我故意不和她打招呼。回到家里我跟母亲一说,母亲又劝我:水打烂符勺,击榷又击榷,州里遇唔到,县里遇得着;做官唔打笑面人;人情唔怕阔,冤家唔好结。人人都有自己的难处,心胸要宽广。听了母亲的话我心里几年的疙瘩终于解开了,心里也舒服了好多,是母亲的话让我学会了理解和宽容。

  工作几年后,由于政策的原因,无奈的我只能离开心爱的讲坛。失意、痛苦、彷徨无助的我每天不知如何是好,母亲又劝导我:唔使急来唔使愁,自有好日在后头,自有水清见石子,自有云开见日头。留得青山在,吾怕么柴烧。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正是因为听了母亲的话,我才有今天的事业,才有今天的我。

  后来结婚成了家,夫妻之间,婆媳之间,婆家与娘家之间,每有不快之事,我总是向母亲诉苦。母亲又教我: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当时心甘情愿,今下唔好有怨;心臼(媳妇)讲家娘,总系唔贤良;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

  人们都说: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正是母亲的言传身教,才让我明白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也正是母亲的循循善诱教给我的客家谚语,才让我从小就接受了客家传统文化的熏陶,吸吮客家文化的乳汁。也正是母亲们的言传身教,客家的传统才得以更好地传承。

  1.读完上文,客家谚语给你最大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这位母亲有多方面的优秀品质。请按照示例,再指出其中的另一方面。

  示例:非常勤劳:母亲从来都是晚睡早起,家务农活忙个不停。

  我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探究:母亲教我客家谚语中的我是男是女?并作说明。

  我的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这篇文章能引人入胜?谈谈你的看法。

  我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综观全文,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难度:中档广东省模拟题

  答案

  1.让人明白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

  2.示例:对人宽容;母亲劝我:人情唔怕阔,冤家晤好结。人人都有自己的难处,心胸要宽广。

  3.作者是女;可从母亲又教我: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心臼(媳妇)讲家娘,总系唔贤良这些语句中探究出来。

  4.示例:写客家谚语,题材新颖,有地方特色,故能引人入胜。

  5.母亲循循善诱,教给我许多客家谚语,使我从中明白了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

客家阅读答案2

  湾客家文化的重镇——高雄县美浓镇 (15分)

  ①美浓因开垦之时经常烟雾弥漫,故原名“弥浓”。美浓镇位于高雄县中部偏东。美浓镇地理位置特殊,东、北、西三面环山,中央为美绿平原,北倚美浓山群峰,主峰“月光山”海拔六百余米,峰势丰腴圆润。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右堆统领林丰山、林桂山兄弟率领各氏族四十余人,来到美浓开垦,并在灵山脚下建立“开基伯公坛”,成为客家人开发美浓的始祖。美浓的好山好水,传承孕育了丰富的客家文化,延续到现在,已有二百六十多年历史。美浓镇的居民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客家人,其食、衣、住、音乐,无一不显现客家人在迁徙过程中,为适应环境所创造出来的智慧。如今,美浓以保存最完整的客家文化而闻名全台,也因为其客家文化的特色,成为台湾客家文化重镇而享誉中外。

  ②美浓人的祖先,绝大多数来自大陆广东省嘉应州属蕉岭、梅县等地。镇民多以务农为生,民风纯朴,刻苦耐劳,勤俭持家,邻里和睦。过去,美浓人在辛勤耕作之余,常常以唱山歌自娱,“美浓山歌”在台湾的民谣中也自成一派。镇民以信仰佛教居多。父母对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视,美浓镇所培养出的硕士、博士为全台之冠,他们在各行各业都有杰出的表现。美浓的博士们还成立了全台湾唯一的“美浓博士学人协会”,可见美浓子弟教育水准之高,足以傲视世界。

  ③美浓的经济产业以芋叶著称。芋叶产量占全台的四分之一,因而有“芋城”之称,而且芋叶的收入往往是一般家庭子女教育经费的重要来源。极富人文特色的油纸伞工艺精品,是抗战后才从广东潮州传入的,具有材质轻巧,坚固实用的特点,从制作到作画,都是纯手工的,已成为美浓的象征之一,人们只要一提到美浓,就会想到“油纸伞”。

  ④陶艺堪称为美浓产业的后起之秀。陶艺人士经过长期的摸索学习,将自行制作的各种釉药,试用在各种不同性质的陶土上,烧出许多极具特色的陶瓷艺品,其中以美浓、东门、石桥、美陶坊等的作品最为有名,并赢得了 “陶艺之乡”的美誉。客家美食更是美浓的一大特色,其特点在于咸、香、肥,其中卤猪脚、梅干扣肉、丝大肠、美浓粄条等名菜美食,总是让人垂涎三尺。油纸伞、陶艺及客家美食可以说是“美浓之宝”。

  ⑤美浓湖是台湾著名的旅游景点。湖的西北背山,三面环田,湖光山色,风景优美,也是冬季候鸟栖息的好所在。其他景点还有黄蝶翠谷、竹头角热带树木园、敬字亭、钟理和纪念馆等。

  ⑥美浓可以说是目前台湾硕果仅存的客家文化之乡,值得客家乡亲及客家文化爱好者访游和研究。 (文/江彦震 摘自环球客家)

  11.请你用横线在文中划出文章的中心句。(3分)

  12.阅读上文后,我们知道美浓镇有著名的 、 、陶艺、客家美食等特产和纯朴民风、信仰佛教、 、重视教育这些客家文化。(3分)

  13.下面是对上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文章体裁上看,上文是一篇说明文。 B.文章的结构是总-分-总。

  C.文章第①段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和抒情。 D.文章语言的通俗易懂、生动准确。

  14.阅读上文后,如同你已经对美浓镇作了一次游览。如果请你用一个字写出对美浓镇的感受,这个字是□。(3分)

  15.读完文章,你会发现作者对美浓镇充满了怎样的感情?(3分)

  我的发现:

  答案:11. 3分 美浓以保存最完整的客家文化而闻名全台,也因为其客家文化的特色,成为台湾客家文化重镇而享誉中外。

  12. 3分 芋叶、油纸伞;美浓山歌??

  13. 3分 C

  14. 3分 美。

  15. 3分 示例:热爱(赞美)美浓。

客家阅读答案3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客家人居住的美丽海岛——涠洲岛

  ①俗话说:逢山必有客,逢客必有山。但说客家人居住的海岛,人们或许闻之甚少。而在广西北海,便有一个客家人居住的美丽海岛——涠洲岛。

  ②涠洲岛位于北部湾海域,南望海南岛,北靠北海市,东邻雷州半岛,西近越南。涠洲即水围之洲,意为海水包围的陆地。它是一万多年前由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岛,是我国最大最年轻的火山岛。距北海市区36海里,面积26平方公里,岛上最高点海拔79米。有环岛公路直通景点、村庄、港口。岛上住有2000多户人家,1.6万多人口,大部分是客家人。据说是四五百年前与新会、四会当地人发生械斗,后迁徙上岛。客家乡音浓厚,似广东惠州一带的客家话。

  ③涠洲岛上气候宜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23℃,雨量1863毫米。资源丰富,风光秀丽,空气清新宜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明朝大戏剧家汤显祖曾游于此,写下“日射涠洲郭,风斜别岛洋。交池悬宝藏,长夜发珠光……”的名句。故素有“大蓬莱”仙岛之称。1995年,被定为省级旅游度假区。

  ④踏上这座火山岛,撞入眼帘的是奇特的海蚀海积地貌与火山熔岩景观:猪仔岭憨态可掬,鳄鱼石栩栩如生,滴水岩泉水叮咚,红色火山岩好像刚刚喷发过……岛上绿荫掩映,陡壁幽洞,怪礁奇岩,黄沙碧浪,景物奇美。岛上景点众多,有滴水屏、仙人洞、珊瑚滩、天主教堂等。岛上还建有各种娱乐设施,是海岛探幽,海上垂钓、浴海拾贝、潜水探奇的极好去处。

  ⑤岛上菠萝、香蕉、荔枝、龙眼树遍地都是。游客走过村头树下,岛民会主动热情招呼你,请你过来尝一尝,坐一坐。如果你是客家人,会讲客家话,他们会更高兴,更热情,几句乡音,几声问候,大家便有他乡遇故知的感觉了。游客购买旅游特产,和买笑卖,物美价廉,毋需太多的讨价还价。

  ⑥山水洞礁美景和淳朴的民风,令人流连忘返。连那看似平常的家鸡、山羊这些动物身上都具有独特的奇趣。

  ⑦涠洲岛上居民家养的鸡绝少进鸡舍,一般都栖息在树上。平时,每当夜幕降临,任凭风吹雨打,无论如何驱赶,家鸡都不肯挪位。但是如果哪一天你发现没有一只鸡栖息在树上了,那肯定是台风要来了。据岛民介绍,家鸡的预报一向都是准确无误的,岛上的居民都把家鸡当作可靠的台风“预报员”。

  ⑧涠洲岛上的灌木丛中常会看到三五成群的山羊,它们不时会凑过来与人亲热,或用尖角给你“搔痒”或与小孩“顶牛”,可是一旦有危险信号,山羊们将立刻逃得无影无踪。据说,20多年前,岛上一位老人从陆上带来几只小羊羔,放养在山上。之后,几只小羊羔便再也没回来,一两年后,岛上的`山羊奇迹般地多了起来,数都数不过来。

  ⑨涠洲岛风光美,人情好,四周烟波浩渺,全岛绿树茂密,气候宜人,动物奇趣,堪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良达)

  1.文中能概括本文大意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逢山必有客,逢客必有山”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给第⑨段末划横线处补上恰切的词语。

  答:堪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表达了作者对涠洲岛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B.文章说涠洲岛(客家)“人情好”,是指民风淳朴,热情好客。

  C.“猪仔岭憨态可掬,鳄鱼石栩栩如生,滴水岩泉水叮咚,红色火山岩好像刚刚喷发过……”运用了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D.“距北海市区36海里,面积26平方公里,岛上最高点海拔79米。”文字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参考答案:

  1.涠洲岛风光美,人情好,四周烟波浩渺,全岛绿树茂密,气候宜人,动物奇趣。

  2.示例:客家人肯定(多)住在山里。

  3.示例1:蓬莱宝岛。示例2:海上明珠。示例3:人间天堂。

  4.D

客家阅读答案4

  母亲教我客家谚语

  多年来,总想写写我的母亲。特别是每逢母亲节的时候,许多媒体都设母亲节专栏,其中很多文章都让我深有感触。别人的母亲或是贤妻良母、或是深明大义、或是甘于奉献,默默无闻。我的母亲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她循循善诱教给我的客家谚语。

  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小小年纪就要学会自理,学会帮母亲做家务事。从学会刷牙洗脸起,母亲就教我:“洗面洗耳廓,扫地扫壁角。”生火做饭,母亲就教我:“大火煮粥,细火煮肉。”“人要灵通,火要窿空。”那个时候显然不知道其中的原因,母亲也不作过多的解释,但我还是照着去做了,慢慢地就养成了一种习惯,长大以后才知道其中的科学道理和处世哲理。而这些好的习惯现在我也教会了我四岁的孩子。

  “早起三朝当一工,早起三年当一冬”;“学懒三日,学好三年”;凡是勤俭持家的女人都是“早晨家头窖尾,夜里针头线尾,日里田头地尾”;“家有千金,不如朝进一文。”从我懂事起,母亲从来都是晚睡早起,每天天刚亮,她就开始挑水做饭,然后又去料理农活。多年以后,言犹在耳。这是一位客家妇女作为母亲对我的言传身教。

  上学以后,母亲又教我:“养子过学堂,养女过家娘。”你要有出息就要上学堂,只要你能读出身,卖屎缸迹都会供你读书。正是母亲的开明,幸运的我才能在同龄人去务农务工的时候,还能自费就读师范学校。

  参加工作后,偶尔会与同事不快,这时候母亲又劝我:退一步海阔天空。“人敬你一尺,你敬人一丈。”“凡事要瞻前顾后,前思后想。”记得参加工作转正那年,有位领导为了照顾亲戚,故意为难我。知道情况的我一直耿耿于怀,一次遇到退休的她,我故意不和她打招呼。回到家里我跟母亲一说,母亲又劝我:“水打烂符勺,击榷又击榷,州里遇唔到,县里遇得着”;“做官唔打笑面人”;“人情唔怕阔,冤家唔好结。”人人都有自己的难处,心胸要宽广。听了母亲的话我心里几年的疙瘩终于解开了,心里也舒服了好多,是母亲的话让我学会了理解和宽容。

  工作几年后,由于政策的原因,无奈的我只能离开心爱的讲坛。失意、痛苦、彷徨无助的我每天不知如何是好,母亲又劝导我:“唔使急来唔使愁,自有好日在后头,自有水清见石子,自有云开见日头。”“留得青山在,吾怕么柴烧。”“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正是因为听了母亲的话,我才有今天的事业,才有今天的我。

  后来结婚成了家,夫妻之间,婆媳之间,婆家与娘家之间,每有不快之事,我总是向母亲诉苦。母亲又教我:“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当时心甘情愿,今下唔好有怨”;“心臼(媳妇)讲家娘,总系唔贤良”;“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

  人们都说: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正是母亲的言传身教,才让我明白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也正是母亲的循循善诱教给我的客家谚语,才让我从小就接受了客家传统文化的熏陶,吸吮客家文化的乳汁。也正是母亲们的言传身教,客家的传统才得以更好地传承。

  小题1:.读完上文,客家谚语给你最大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小题2:.文中这位母亲有多方面的优秀品质。请按照示例,再指出其中的另一方面。(3分)

  示例:非常勤劳:母亲从来都是晚睡早起,家务农活忙个不停。

  我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请你探究:母亲教我客家谚语中的“我”是男是女?并作说明。(3分)

  我的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为什么这篇文章能引人入胜?谈谈你的看法。(3分)

  我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综观全文,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让人明白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

  小题1:示例:对人宽容;母亲劝我:“人情唔怕阔,冤家晤好结。”人人都有自己的难处,心胸要宽广。

  小题1:作者是女;可从“母亲又教我:‘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心臼(媳妇)讲家娘,总系唔贤良’”这些语句中探究出来。

  小题1:示例:写客家谚语,题材新颖,有地方特色,故能引人入胜。

  小题1:母亲循循善诱,教给我许多客家谚语,使我从中明白了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

  略

客家阅读答案5

  在客家人生活的社区,崇尚文化,重视教育,以兴学为乐,以读书为本。以文章为贵,以知识为荣,成为一种社会风气。

  家庭方面。几乎所有的家庭,都支持自己的孩子读书。即使贫困潦倒,生活难以为继的家庭,也是如此。旧时,有卖田地供子女读书的;有长年吃稀粥咸菜,从嘴里掏出钱来做子女学费的;有挑担、卖樵(柴)供子女上学的。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旧志书上就有这样的记载:有的学生因为家里贫穷而不能专心读书,他的父亲就从千里之外背着书回来教他;有的妻子为了供丈夫读书,就帮人舂米,两天只吃一次饭。

  家族方面。各宗族都很重视兴学育才,办好本族子弟的教育,把这视为本族兴旺发达的大业。宗族的祠堂大都用来办学馆、学校,祠堂亦学堂,确保子弟就读。各宗族大都置有“公田”,收取的租谷或租金(俗称“公尝”),用途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培育本族子弟,包括开办学校,聘请教师,奖励学业优秀子弟,资助无钱读书的子弟等。许多宗族在这方面都有议定,有的还载入族谱。如《池氏族谱》载:“御制有曰:‘从今不薄读书人’,况宗族乎!自后,凡入泮者(注:经考试录取进府、州、县学读书的生员,俗称“秀才”),众公太及本房公太,各贺银叁两”。再如《宁都直隶州志》称:“赤贫之士朝入胶庠(注:胶为大学,庠为小学),暮成富室,激劝之方,最为尽善。”

  城乡方面。各族姓社区竞相义举,集资办学。至清代中期,蒙馆、社学、义学、书院数以千计、学风鼎盛。古时若出了秀才、举人、进士,现代若出了大学生,不管出在哪家,都被视为全乡、全村的荣耀。在一些乡村,采取各种办法,筹集钱粮,用于资助和奖励学生读书。这一做法,旧时有,现在亦有。有的地方,筹集奖学基金,对考入高中、大学的学子,奖励多少,或补助多少,都作为制度固定下来,鼓励学生努力读书。

  海外方面:华侨和港、澳、台同胞,热心桑梓,慷慨解囊兴办了许多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其中,他们最为关注、最愿意资助的,便是教育事业。以梅州市为例,早在清末,就有不少华侨和港澳同胞,或个人捐款,或募集资金,在家乡兴建中、小学堂。驰誉海内外的梅县东山中学,从1913年创办到1949年,华侨捐资兴建的教学楼、礼堂、图书馆、科学馆等,就有12座。客家地区许多建筑完美、设备设施完善的学校,大多数都是华侨和港澳同胞捐资兴建的。如闽西巨富胡文虎30年代在南洋发达后,自己一个人就曾赞助、承办中小学达1000多间。当代的曾宪梓、田家炳等许多侨领,更是这方面的楷模。华侨和港澳同胞乐于捐资助学,反映了客家人热爱桑梓的秉性和崇文尚学的良好传统。

  社会舆论方面。客家地区广泛流传这样的童谣:“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放条鲤(女麻)八尺长。鲤(女麻)头上承灯盏,鲤(女麻)肚里做学堂。做个学堂四四方,兜张凳子写文章。……” “蟾蜍罗,咯咯咯,唔读书,有老婆。山鹁鸩,咕咕咕,唔读书,做苦工。”这两首童谣充分反映客家从小就被灌输了崇文尚学的观念。在客家民间谚语中,也不乏这类内容,如:“耕田爱(要)养猪,养子爱读书。”“子弟不读书,好比有眼珠。”不识读书,有目无珠”等。

  这些童谣、谚语,是前述几个方面的思想轨迹,是一种强大的社会舆论,是整个客家人的共识。可以说:在客家人生活的社会里崇文尚学,兴学育才、耕读传家蔚为风气,成为客家人的传统美德。

  1.请你阅读上文后,写出文章的主旨大意:

  答:

  2.本文依次从家庭、家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阐述“在客家人生活的社区里崇文尚学、兴学育才、耕读传家蔚为风气”的。

  3.本文结构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语言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

  4.请你从语言或内容上品味童谣“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这个句子的精妙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在客家人生活的杜区,崇尚文化,重视教育,以兴学为乐,以读书为本,以文章为贵,以知识为荣,成为一种社会风气。或;在客家人生活的社区里崇文尚学、兴学育才、耕读传家的蔚为风气,成为客家人的传统美德。(意思对即可)

  2.城乡、海外、社会舆论

  3.前后呼应(结构完整)、层次分明;通俗易懂(平白自如话)。

  4.示例1:“光”、“郎”、“塘”押韵,琅琅上口。

  示例2:以景写情,“秀才郎“骑白马”是世人理想、期盼之情的表露。

客家阅读答案6

  很多年以来,就一直想写写我的母亲。特别是每逢母亲节的时候,许多媒体都设母亲 节专栏,其中的很多文章都让我深有感触。别人的母亲或是贤妻良母、或是深明大义或是甘于奉献,默默无闻。我的母亲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她循循善诱教给我的客家谚语。

  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小小年纪就要学会自理,学会帮母亲做家务事,从学会刷牙洗脸 起,母亲就教我:“洗面洗耳廓,扫地扫壁角。”生火做饭,母亲就教我:“大火煮粥, 细火煮肉。”“人要灵通,火要窿空。”那个时候虽然不知道其中的原因,母亲也不懂得作过多的解释,但我还是照着去做了,慢慢地就养成了一种习惯,长大以后才知道其中的科学道理和处世哲理。而这些好的习惯现在我也教会了我四岁的孩子。

  从我懂事起,母亲从来都是晚睡早起,每天天刚亮,她就开始挑水做饭,然后又去料 理农活。等到我们起床,饭菜都煮好了,母亲的活也忙完了。多年以后我才明白母亲说的: “早起三朝当一工,早起三年当一冬”;“ 学懒三日,学好三年”;勤俭持家的女人要:“朝晨家头窖尾,夜里针头线尾,日里田头地尾”;“家有千金,不如朝朝进一文。”

  上学以后,母亲又教我:“养子过学堂,养女过家娘。”你要有出息就要上学堂,只要你能读出身,卖屎缸迹都会供你读书。正是母亲的开明,幸运的我才能在同龄人去务农务工的时候,还能自费就读师范学校。

  出来参加工作后,偶尔会与同事有不快,这个时候母亲又劝我:退一步海阔天空:“人敬你一尺,你敬人一丈。”“凡事要瞻前顾后,前思后想。”记得参加工作转正那年,有位领导为了照顾亲戚,故意为难我。后来知道情况的我一直耿耿于怀,一次遇到退休的她,我故意不和她打招呼。回到家里我跟母亲一说,母亲又劝我:“水打烂符勺,击榷又击榷,州里遇唔到,县里遇得着”;“做官唔打笑面人”;“人情唔怕阔,冤家唔好结。”人人都有自己的难处,心胸要宽广。听了母亲的话我心里几年的疙瘩终于解开了,心里也舒服了好多,是母亲的话让我学会了理解和宽容。

  工作几年后,由于政策的原因,无奈的我只能离开心爱的讲坛。失意、痛苦、彷徨无助的我每天不知如何是好,母亲又劝导我:“唔使急来唔使愁,自有好日在后头,自有水清见石子,自有云开见日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正是因为听了母亲的话,我才有今天的事业,才有今天的我。

  后来结婚成了家,夫妻之间,婆媳之间,婆家与娘家之间,每有不快的事,我总是向母亲诉苦。母亲又教我:“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当时心甘情愿,今下唔好有怨”;“心臼(媳妇)讲家娘,总系唔贤良”;“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

  人们都说: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正是母亲的言传身教,才让我们更早明白许多做人处世的道理,也正是母亲的循循善诱教给我们的客家谚语,才让我们从小就接受了客家传统文化的熏陶,吸吮客家文化的乳汁。也正是母亲们的言传身教,客家的传统才得以更好地传承。

  1.综观全文,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3分)

  答:

  2.文中这位母亲有多方面的优秀品质。请按照示例,再指出其中一点。(4分)

  (示例)非常勤劳:母亲从来都是晚睡早起,家务农活忙个不停。

  答: ;

  3.文章的开头与结尾是如何前后照应的?(4分)

  答:

  4.这篇文章有何独特之处?这样写有何好处?(4分)

  特色: 好处:

  5.你最喜欢文中的哪句客家谚语?抄下来并请说出理由。(3分)

  谚语:

  理由:

  参考答案:

  1. 3分 母亲循循善诱,教给我许多客家谚语,从中明白了许多做人处世的道理。

  2. 4分 示例: 对人宽容(2分):母亲劝我:“人情唔怕阔,冤家晤好 结。”人人都有自己的难处,心胸要宽广。(2分)

  3. 4分 开头以“我的母亲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她循循善诱教给我的客家谚语。”一句总提全文,结尾升华点题,赞美母亲们的高尚品质。

  4. 4分 全文紧扣客家谚语来写 题材新颖,有地方特色,能引人入胜

  5. 3分 客家谚语略(1分)理由略(言之有理即可,2分)

客家阅读答案7

  “客家”一词,在客家语与广东方言中均读作“哈嘎”(HaKKa),含有“客户”之义。客家人是汉民族的一个南方分支,其祖先源自中原,是从中原迁徙到南方去的。据考证,客家人的先民,有过六次大规模的南迁:

  第一次南迁是在秦始皇时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政治和军事的需要,派兵60万人“南征百越”。南下的秦军,从闽粤赣边入抵揭岭,直抵兴宁、海丰二县界。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再派50万兵丁“南戍五岭”(今两广地区)。这些兵丁长期“戍五岭,与越杂处”。秦亡后,两批南下的秦兵都留在当地,成为首批客家人。

  第二次南迁是在东晋“五胡乱华”时期。当时,为了避难,一部分中原居民辗转迁入闽粤赣地区。稍后,又有大约96万中原人民南迁至长江中游两岸。其中一部分人口流入赣南,一部分经宁都、石城进入闽粤地区。

  第三次南迁是在唐末黄巢起义时期。先是唐代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灾难,迫使大量中原汉人南逃。唐末黄巢起义,又有大批中原汉人逃入闽粤赣地区。

  第四次南迁是宋南渡及宋末时期。金人入侵,建炎南渡,一部分官吏士民流移太湖流域一带。另一部分士民或南渡大庾岭,入南雄、始兴。南宋末年,元军大举南下,又有大量江浙及江西宋民,从莆田逃亡广东沿海潮汕至海南岛。

  第五次南迁是在明末清初时期。其时,生活在赣南、粤东、粤北的客家人因人口繁衍,而居处又山多地少,遂向川、湘、桂、台诸地以及粤中和粤北一带迁徙。这次大规模的迁徙,在客家移民史上被称为“西进运动”。四川客家基本上来源于这次“西进运动”。当时四川人口因战乱、瘟疫以及自然灾害锐减,清政府特别鼓励移民“湖广填四川”。

  第六次南迁是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时期。当时为避战乱,有一部分客家人迁徙到南亚,有的被诱为契约劳工,被押往马来西亚、美国、巴拿马、巴西等地。

  除以上六次大规模的南迁外,中原汉人也有因旱灾水灾逃荒而南迁者,另有历代官宦、贬谪、经商、游学而定居闽粤赣边地区的,但并不是所有南迁的汉人都成为客家人,他们中只有闽粤赣系和源自这一系的人,才被称为客家人。

  客家人大多是由人口稠密、文化经济比较发达的中原地区向人烟稀少、经济落后的偏远荒蛮地区迁移的。这些来自中原汉族的客家先民们,在辛勤耕耘创立新的家园的过程中,不断与南方的百越族融合,不仅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社会群体,而且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一方面,他们保留了中原文化的主流特征,始终崇尚华夏正统文化,崇尚诗礼传家,极为注重对传统、文化、语言、习俗、信仰和观念的完整保存,并以共同的生活样式、习俗、信仰和观念紧密团结在一起;另一方面,又善于从当地少数民族中汲取养分,容纳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华。

  客家人特别崇尚华夏正统文化。如果你有机会翻开客家人的族谱,或者观赏客家民居的门联,会发现各家各户都有着中原的郡望。他们恪守中华民族共有的礼乐教化,弘扬爱国家爱民族的优良传统。客家人特别看重读书人。家境再困难,也要供子弟读书。为了光耀门楣,客家人往往集中全家族、全宗族的力量来培养子弟读书。客家人讲究一个“义”字,即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他们认为,要想在新的客居地立足,必须面对重重困难,团结互助尤为重要。所以,他们提倡“天下客家是一家”,要求客居他乡的同族人或同宗人精诚团结。客家人还有崇尚节俭的美德。

  中国的语言主要分为五大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岛语系、南亚语系、及印欧语系。其中,汉藏语系中包含了我国主要的语言:汉语。至于客家话是属于哪一个语系,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它属于汉语十一支系之一;也有人认为,它起源于原始阿尔泰民族的通古斯语。但无论它属于哪一个语系,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它来源于最远古的中原的语言,因为时至今日,在客家话中仍能找到许多中原古音。

  5.下列对“客家人”这个概念解说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原本生活在中原和黄河流域,由于种种原因南迁渡江至闽、粤、赣、川、湘、桂、台等地去生活和繁衍生息的汉人。

  B.祖先源自中原,历史上因征战、避乱及人口繁衍等原因而南迁的汉人中属于闽粤赣系和源自这一系的人。

  C.生活在闽、粤、赣等地,特别崇尚华夏正统文化、特别重视教育、特别节俭、特别讲究义气、特别团结互助的汉人。

  D.从秦始皇时代到19世纪中叶,从中国北方迁徙到中国南方的大批特别崇尚华夏正统文化、强调团结和节俭的汉人。

  6.对客家人群体在形成过程中先后几次大规模南迁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始皇为了政治和军事的需要,先后两次派兵南下,秦灭亡后南下的秦兵留于当地,成为最早的客家人。

  B.东晋和唐代的动乱时期,中原战乱频仍,部分中原人为逃避战火蹂躏而南逃到比较荒僻的闽粤一带。

  C.金兵入侵,部分官吏士民流移南方各地;元军大举南下,又迫使赣南、粤东等地的客家人大规模迁徙。

  D.赣南、粤东、粤北的客家人在明末清初因人口繁衍,生存的物质条件不足,于是向川、湘、桂、台等地迁徙。

  7.对文章中相关信息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客家话属于汉语十一支系之一,来源于最远古的中原的语言。

  B.客家人特别注重保持方言乡音,使得中原古音在客家话中得以保留。

  C.客家人并非所有从中原南迁的汉人,它只包括闽、粤、赣地区的人。

  D.不断与南方百越族的融合,是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主要的文化基础。

  参考答案:

  5.B 6.C 7.B

客家阅读答案8

  客家宗族共同体聚居的社会特征和围堡式大屋的建筑特征相互依存,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缺一不可。宗族共同体聚居以围堡式大屋为前提,围堡式大屋以宗族共同体聚居为依归。这两个特征在客家民系形成中具有决定性意义。同为北方南下流民,何以惟独这一支形成为客家人,关键就在于这支南下流民采取了兼备这两个特征的居处方式,前者是其形成的内在条件,后者是其形成的外在条件。

  宗族共同体聚居使其不致被淹没、同化于江南各族之中,从而丧失其固有的社会、文化、习俗、语言特征,得以持久地、较完整地保持其从中原带来的中古时代的传统,成为在南方腹地独具特色的汉族民系。围堡式大屋这种建筑特征,则是保证其上述社会特征得以传承不坠的最重要条件。围堡式大屋,不仅保证了客家人在深入蛮荒之地后的生存、发展,而且因其具有的封闭性、独立性,使其有可能较少受到当地社会、文化、习俗、语言的影响或同化,始终保持其固有的民系特征,而瓜瓞绵绵,百世其昌。“福佬好食粥,客人好起居”的民谚表明建造客式房屋对于客家人来说是多么重要,这种房屋不仅把客家人与其他汉族民族系区别开来,也是客家人之所以成为客家人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和原因。

  凡是实行这种居处方式的南下流民,就有可能形成为客家人,包括那些晚渡北人接受并实行了这种居处方式者,也就有可能陆续融入这一民系之中而成为客家人。因为早渡北人所采取的这种居处方式,是被长期的实践证明既适应南迁后当地条件而又能保持其宗族和文化传统不坠的一种最佳选择,晚渡北人必须认同并实行这一居处方式才能融入这一群体而成为客家人。凡是没有实行这种居处方式的南下流民,则不可能成为客家人,而成为了吴人、蜀人、闽人、广府人……。同为北方南下的移民,何以并非都成为客家人的原因就应从这里去寻找。

  客家人之所以能够实行这两个特征相结合的居处制度,与其所迁入之地域及社会环境亦有密切关系。陈寅恪先生在论述南北朝时期南北士族的差异时指出,南方士族“主要与城市、商业相联系,宗族则已分解”,因而大家族制度遭到破坏;北方士族“主要与农村、土地、宗族相联系”,因而大家族制度得以继续维持,“北方士族的势力可以延长或延续下来”。同理,从北方南下的移民,如果与城市和商业相联系,则其与宗族的联系就将受到破坏,其大家族制度便难以维持。如果继续与农村、土地相联系,则其与宗族就有难分的关系,其大家族制度就将得以保持。因此,那些迁于江南政治、经济中心和发达地区,与城市、商业相联系的南下移民,其与宗族的联系亦受到破坏,从而深受江南之俗影响,没有也不可能成为客家人。只有那些迁入相对落后、偏僻地区,继续与农村、土地相联系,自然也与宗族有不可分割联系的那部分南下移民,才有可能继续实行宗族聚居,其大家族制度和宗族势力亦得以延长或延续下来,从而保持其固有的文化传统和习俗,才有可能成为客家人。

  (摘编自黎虎《汉魏晋南北朝中原大宅、坞堡与客家民居》)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宗族共同体围堡式聚居能使客家人免于被江南各族同化,较完整保持其自身传统,使大家族制度和宗族势力得以延长或延续下来。

  B. 围堡式大屋具有封闭性、独立性特点,这种大屋不仅能保证客家人南迁后的生存发展也能保护他们特有的社会、文化、习俗和语言。

  C. 客家属于汉族民系,它实行宗族共同体聚居的社会特征和围堡式大屋的建筑特征相结合的居处制度,并保持固有的文化传统和习俗。

  D. 由于深受城市和商业气息的影响,宗族观念不强,大家族制度荡然无存不复存在,南北朝时期的南方士族无法保持固有的文化传统和习俗。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围堡式大屋的建筑特征,是宗族共同体聚居这种社会特征得以传承不坠的最重要条件,在客家民系形成过程中具有决定性意义。

  B. “福佬好食粥,客人好起居”的民谚,既表明客家人与其他汉族民族系的不同,也点出了客家人之所以成为客家人的首要条件和原因。

  C. 因为不认同、不实行围堡式大屋居处方式,有些晚渡北人无法融入已采用这种居住方式的早渡北人,以致最终没有成为客家人。

  D. 客家民系特色的住宅和居处方式,与客家人所迁入的地域及社会环境密切相关,是他们南迁后生存与发展需要相结合的产物。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没有围堡式大屋,那么宗族共同体聚居方式不可能存在或持久,其固有的民系特征无法保持,也就不可能有今日之客家人。

  B. 客家人不仅来源于接受并实行了客家特有居处方式的南下移民,也包括深受客家文化习俗影响的甚至被同化的当地蛮夷之人。

  C. 南北朝时期的北方士族由于跟农村、土地联系紧密,同时与宗族的关系密切,维持大家族制度,所以他们南迁有可能成为客家人。

  D. 如果像客家人一样实行宗族聚居,维护并延续大家族制度和宗族势力,汉族的其它民系也可能保持好其固有的文化传统和习俗。

  【答案】1. D 2. B 3. B

客家阅读答案9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台湾客家文化的重镇——高雄县美浓镇

  ①美浓因开垦之时经常烟雾弥漫,故原名“弥浓”。美浓镇位于高雄县中部偏东。美浓镇地理位置特殊,东、北、西三面环山,中央为美绿平原,北倚美浓山群峰,主峰“月光山”海拔六百余米,峰势丰腴圆润。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右堆统领林丰山、林桂山兄弟率领各氏族四十余人,来到美浓开垦,并在灵山脚下建立“开基伯公坛”,成为客家人开发美浓的始祖。美浓的好山好水,传承孕育了丰富的客家文化,延续到现在,已有二百六十多年历史。美浓镇的居民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客家人,其食、衣、住、音乐,无一不显现客家人在迁徙过程中,为适应环境所创造出来的智慧。如今,美浓以保存最完整的客家文化而闻名全台,也因为其客家文化的特色,成为台湾客家文化重镇而享誉中外。

  ②美浓人的祖先,绝大多数来自大陆广东省嘉应州属蕉岭、梅县等地。镇民多以务农为生,民风纯朴,刻苦耐劳,勤俭持家,邻里和睦。过去,美浓人在辛勤耕作之余,常常以唱山歌自娱,“美浓山歌”在台湾的民谣中也自成一派。镇民以信仰佛教居多。父母对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视,美浓镇所培养出的硕士、博士为全台之冠,他们在各行各业都有杰出的表现。美浓的博士们还成立了全台湾唯一的“美浓博士学人协会”,可见美浓子弟教育水准之高,足以傲视世界。

  ③美浓的经济产业以芋叶著称。芋叶产量占全台的四分之一,因而有“芋城”之称,而且芋叶的收入往往是一般家庭子女教育经费的重要来源。极富人文特色的油纸伞工艺精品,是抗战后才从广东潮州传入的,具有材质轻巧,坚固实用的特点,从制作到作画,都是纯手工的,已成为美浓的象征之一,人们只要一提到美浓,就会想到“油纸伞”。

  ④陶艺堪称为美浓产业的后起之秀。陶艺人士经过长期的摸索学习,将自行制作的各种釉药,试用在各种不同性质的陶土上,烧出许多极具特色的陶瓷艺品,其中以美浓、东门、石桥、美陶坊等的作品最为有名,并赢得了“陶艺之乡”的美誉。客家美食更是美浓的一大特色,其特点在于咸、香、肥,其中卤猪脚、梅干扣肉、丝大肠、美浓粄条等名菜美食,总是让人垂涎三尺。油纸伞、陶艺及客家美食可以说是“美浓之宝”。

  ⑤美浓湖是台湾著名的旅游景点。湖的西北背山,三面环田,湖光山色,风景优美,也是冬季候鸟栖息的好所在。其他景点还有黄蝶翠谷、竹头角热带树木园、敬字亭、钟理和纪念馆等。

  ⑥美浓可以说是目前台湾硕果仅存的客家文化之乡,值得客家乡亲及客家文化爱好者访游和研究。(文/江彦震摘自环球客家)

  1.请你用横线在文中划出文章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上文后,我们知道美浓镇有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陶艺、客家美食等特产和纯朴民风、信仰佛教、___________、重视教育这些客家文化。

  3.下面是对上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文章体裁上看,上文是一篇说明文。

  B.文章的结构是总—分—总。

  C.文章第①段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和抒情。

  D.文章语言的通俗易懂、生动准确。

  4.阅读上文后,如同你已经对美浓镇作了一次游览。如果请你用一个字写出对美浓镇的感受,这个字是____。

  5.读完文章,你会发现作者对美浓镇充满了怎样的感情?

  我的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美浓以保存最完整的客家文化而闻名全台,也因为其客家文化的特色,成为台湾客家文化重镇而享誉中外。

  2.芋叶、油纸伞;美浓山歌

  3.C

  4.美

  5.示例:热爱(赞美)美浓。

【客家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1.客家文化阅读及答案

2.《母亲教我客家谚语》阅读答案

3.《母亲教我客家谚语》阅读答案

4.《母亲教我客家谚语》阅读答案3篇

5.“母亲教我客家谚语”阅读理解答案

6.风味独特的客家菜阅读答案

7.《客家人居住的美丽海岛——涠洲岛》阅读练习及答案

8.理发阅读答案 理发阅读理解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