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与气候阅读答案

时间:2024-08-13 08:30:49 毅霖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生命与气候阅读答案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对有关阅读题所做的解答。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阅读答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生命与气候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命与气候阅读答案

  生命与气候

  你能想到吗?千百万年以来,地球的气候是由地球的两大生命王国-动物界与植物界的斗争所决定的。动物吸进氧气而呼出二氧化碳,植物则吸进二氧化碳而放出氧气。二氧化碳为温室气体。因此可以得岀结论:动物能使地球升温,而植物则使地球降温,如果哪一方占上风,那么地球就会面临温室效应或又一次严寒期。

  五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大爆炸时期,地球被各种各样的生物占领着。当时的士壤中到处都是把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的节肢动物,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今天的20倍,当时的气候极其温暖。

  但是,植物很快进行了反击。化石显示,4.5亿年前,含有木质素的植物首次出现,木质素使细胞壁坚硬,这样植物就得以长大,地球上出现了第一批树木。随看全球的植物空前大量生长,毫无约束的光合作用使植物从空气中吸取着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含量大大减少,而不能吸收木质素的、饥饿的节肢动物对此无能为力一地球进入了严寒期。动物次通过进一步进化进行了回击。当时的主角是白蚁和恐龙,它们学会了如何食用木质素,如何繁荣昌盛。它们粗重的呼吸及对植被的破坏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今天的3倍,地球大部分地区酷热潮湿,又恢复了温室效应。

  然而植物并没有被消灭。在65沁万年前,恐龙因为小行星的碰撞或其他灾难而彻底消失后,植物抓住了这一机会,突破点是第一批草地的出现护青草本身不会保存很多二氧化碳,但能形成软土。软土可以保存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降低。事实上,草地生态系统含有的碳比森林生态系统还多。

  过去约4000万年,大量草地布满全球,取代了许多年以前的森林地带。在草地的影响下,地球逐渐降温,终于在200万年前进入冰川期。

  大约1万年前,由于人类活动的显著增强,地球上空气的二氧化碳含量再度升高。尤其是近百年来,地球的温室效应愈来愈明显。

  也许,地球上的整个生物圈就像我们所熟知的生物个体调节其体内环境那样,不停地调节着地球的大气环境是在主动地调节环境,使气候能适合地球上生物生存进化的需要。换句话说,地球的生物圈,而不是在被动地,适应环境。

  果真如此,数十亿年的气候变迁不仅仅是太阳或地球的原因,生物为了自己的利益也深深参与其中了。

  选自《大科技》20xx年第3期,有改动

  1、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气候与生命的关系。2分

  2、贯穿全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它与说明的内容有什么关系?3分

  3、本文最后一段中加点的词语果真如此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4、联系本文内容,调动知识储备,请你谈谈若干年后,地球的气候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并简述理由。3分

  【答案】

  1、生命与气候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2、时间顺序。说明内容(生命和气候)就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变化的。时间验证着生命和气候的关系;生命和气候的斗争推动着时间向前。

  3、不能删去。说明的准确要求我们表述的必须和事实是一致的。果真如此,是因为人类存在的时间之前的历史,还没有得到完全的科学论证,还含有推断的成份。所以

  4、示例:如果人类都能像中国一样承担责任,保护生态,若干年后,地球气候可能会比现在更好;如果都像美国那样退出世界气候协定,不愿为保护世界生态出力献力,若干年后,地球气候可能会风暴肆虐,海平面上升,很多低海拔国家消失。

  生命与气候

  ①你能想到吗?千百万年以来,地球气候是由地球的两大生命王国——动物界与植物界的斗争所决定的。动物吸进氧气而呼出二氧化碳,植物主要吸进二氧化碳而放出氧气。二氧化碳为温室气体,因此可以立即得出结论:动物能使地球升温,而植物则使地球降温。如果哪一方占上风,那么地球就会面临温室效应或又一次严寒期。

  ②5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大爆炸”时期,到处都是将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的节肢动物,它们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今天的20倍,所以当时的气候极其温暖。

  ③但是,植物进行了反击。化石显示,4.5亿年前,含有木质素的植物首次出现,木质素使细胞坚硬,这样植物就得以长大,地球上出现了第一批树木。随着全球的植物大量生长,毫无约束的光合作用从空气中吸取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含量大大减少,而不能吸收木质素的、饥饿的节肢动物对此无能为力——地球进入了严寒期。

  ④动物又通过进一步进化进行了回击,主角是白蚂蚁和恐龙,它们学会了如何食用木质素,如何繁荣昌盛。它们粗重的呼吸及对植物的破坏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高达今天的3倍,地球大部分地区酷热而潮湿,又恢复了温室效应。

  ⑤然而植物并没有被消灭。在6500万年前,恐龙因为小行星的碰撞或其他灾难而彻底消失后,植物抓住了这一机会再次反击,突破点是第一批草地的出现。青草本身不会保存很多二氧化碳,但能形成软土,软土可以保存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降低。事实上,草地生态系统含有的二氧化碳比森林生态系统还多。

  ⑥过去约4000万年来,大量草地布满全球,取代了许多年以前的森林地带。在草地的影响下,地球逐渐降温,终于在200万年前进入冰川期。

  ⑦大约1万年前,由于人类活动的显著增强,使地球空气的二氧化碳含量再度升高,尤其是近百年来,地球的温室效应愈来愈明显。

  ⑧也许,地球上的整个生物圈就像我们所熟知的生物个体调节其体内环境那样,不停地调节着地球的大气环境,使气候能适应地球上生物生存进化的需要。换句话说,地球地生物圈是在主动地调节环境,而不是在被动地适应环境。果真如此,数十亿年的气候变迁不仅仅是太阳或地球地原因,生物为了自己的利益也深深地参与其中了。

  13、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

  14、本文主要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15、你认为文章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写出两种,并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①

  ②

  16、第⑧段中加点的词语“也许”能否删除?为什么?

  17、本文中,植物吸收或保存二氧化碳有哪些方式?请分列出来。

  18、作者说:“地球地生物圈是在主动地调节环境,而不是在被动地适应环境”,你认为正确吗?请联系生活实际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

  (四)13、生命(动植物)对气候的影响(调节)

  14、时间顺序。

  15、举例子。例子主要在第②—⑤段列数字:它们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今天的20倍。它们粗重的呼吸及对植物的破坏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高达今天的3倍。打比方:地球气候是由地球的两大生命王国——动物界与植物界的斗争所决定的。

  16、不能删除。“也许”表估计、推测,表明下文的结论是作者的一种推断,还未经科学证实,这样更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7、①通过光合作用从空气中吸收。②通过草地形成软土来保存。

  18、言之成理即可

  生命

  这天上午,我和莎莉文老师为“杯”和“水”这两个字发生了争执。她想让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却把两者混为一谈,“杯”也是“水”,“水”也是“杯”。她没有办法,只好暂时丢开这个问题,重新练习布娃娃“DOL”这个词。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抓起新洋娃娃就往地上摔,把它摔碎了,心中觉得特别痛快。发这种脾气,我既不惭愧,也不悔恨,我对洋娃娃并没有爱。在我的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莎莉文小姐把可怜的洋娃娃的碎布扫到炉子边,然后把我的帽子递给我,我知道又可以到外面暖和的阳光里去了。我们沿着小路散步到井房,房顶上盛开的金银花芬芳扑鼻。莎莉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N”——“水”字,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我静静地站着,注意她手指的动作。

  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股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水”这个字就是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啊!原来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每个名称都能启发我新的思想。我开始以充满新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

  回到屋里,碰到的东西似乎都有了生命。我想起了那个被我摔碎的洋娃娃,摸索着来到炉子跟前,捡起碎片,想把它们拼凑起来,但怎么也拼不好。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

  1.以上写了两件典型事例,请加以概括。

  第一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莎莉文老师在教育学生方面有什么特点?

  3.以上文段中,作者写到对自己的行为的反省,这一反省说明什么?请结合文段中的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

  1.答:第一件事:海伦因为无法理解并区别水和杯的概念而摔碎了布娃娃。第二件事:莎莉文老师用情景式教学实践让海伦理解了水的概念,海伦对这个世界有了不同的认识。

  2.答:莎莉文老师老师讲求教育方法的艺术,做到了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善于抓住时机,开启思维智慧和情感,并在教育学生方面有着因材施教的教育特点。同时还有着特殊教师的耐心,给予了一个盲童所缺少的关爱和理解。

  3.答:这一反省说明了作者对自己摔坏布娃娃的行为非常懊悔,“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同时也对自己无法修复布娃娃感到了遗憾和伤心,“我想起了那个被我摔碎的洋娃娃,摸索着来到炉子跟前,捡起碎片,想把它们拼凑起来,但怎么也拼不好。”

  感悟生命

  ①交织着痛苦和希望,汇集着平淡与灿烂,生命中的浮华与落花终将随着一绺流水而流去。我赞美过生命的粲然,讴歌过生命的浪漫,诅咒过生命的喧嚣,珍藏过生命的嫣红。深及生命的记忆使我们活得那般充实,那般灿烂。感悟生命,使我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折里找到那份热情和率真,并将成为生命的单程车。

  ②也许,我们不能掌握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却能拓宽它。

  ③一个屡屡失意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普济寺,慕名寻到老僧释圆,哀叹着活着也识且。释圆如入定般地静听年轻人的叹息和絮叨,一语不发。稍顷便吩咐小和尚沏两杯茶,一杯用温水泡,一杯用开水冲。年轻人嗅到后杯袅袅清香,而前者却毫无香味。他捧着那绿绿的一杯津津生香的茶水,似有所悟,随即下山去了……

  ④用温水沏的茶,茶叶就轻轻浮在水上,没有沉浮,茶叶怎么会散逸它的清香?而用沸水冲的茶,茶叶沉了又浮,浮了又沉,便释发出春雨的清幽,夏阳的炽烈,秋风的醇厚,冬霜的清冽。世间芸芸众生,又何尝不是茶呢?那些栉风沐雨饱经沧桑的人们,他们在坎坷不幸的日子中沉沉浮浮,于是像沸水一次次让茶叶溢出他们生命的脉脉清香,弥漫出他们生命和勇气的内蕴。浮生若茶。

  ⑤古往今来的悲喜,沧去桑来的变迁,无时不叩响生命之钟,虽说山几程水几程,但我只要手中有自信的利剑,心中有热情的火种,我明白:我能用汗水和泪折射它的光彩,开好我生命的单程车。

  《感悟生命》阅读题目:

  (1)用下列词语造句。

  喧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千里迢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怎样理解“也许,我们不能掌握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却能拓宽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段中说年轻人“似有所悟”,结合全文,你认为他悟到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把生命比作茶,你还能把生命比作什么?并谈谈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上文,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你认为怎样才能开好生命的单程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悟生命》参考答案:

  (1)略

  (2)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无法把握和预测生命到底有多长,但我们可以努力让自己的生命更灿烂,使生命更有价值。(意思相近即可)。

  (3)失意不算什么,坎坷不幸反而能弥漫出生命和勇气的。

  (4)略(5)需要有对生活的自信和热情,能经受得住挫折和考验。(意思相近即可)

  谁说宇宙没有生命

  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这个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你难道没有用心灵听到从那遥远的星系里传来的友好问候吗?

  即使那些看起来死气沉沉的物质,也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也是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那些高级的生命形态正是从这“死”的物质中产生的,换言之,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高级生命,只是物质的另一种存在方式。在物质中,有无数的生命在沉睡着,一旦出场的时间到了,它们就会从睡梦中醒来。

  因此,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因此,我们再也不应该把宇宙的其他部分看做只是我们征服的对象,再也不应该把其他生物仅仅看做我们的美味佳肴,而首先应该把它们看做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看做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做是宇宙之美的展示者,首先应该敬畏它们,就像敬畏我们自己一样。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1、探究题。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怎样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一句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敬畏自然”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上文中,找出一处拟人的句子,并说一说它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自然的智慧是人类无法比拟的,人类的认识有许多显得很幼稚。

  (2)人类的智慧也是大自然赋予的,是自然的智慧的一部分。人类与大自然中的其他事物其实是兄弟。

  2、此句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说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永恒的生命,宇宙中的一切都是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区别只在于是高级生命形态还是低级生命形态。低级生命形态,即那些“看起来死气沉沉的物质”也“隐藏着生命”,也有“生命的萌芽”。

  3、宇宙中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类之外的一切,也都是生命的种种存在形式,所以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是我们的弟兄。

  4、“敬畏自然”就是充分认识自然的伟大,承认人类自身也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爱护自然,人类才能求得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5、因为人类与自然都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都是平等的生命,都是弟兄,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再者说,“敬畏自然”就是爱护自然,爱护人类生存的家园,就是爱护我们自己。

  6、示例:“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你难道没有用心灵听到从那遥远的星系里传来的友好问候吗”运用了反问、拟人的修辞手法,有使句子生动、形象、亲切的效果。(意思对即可)

【生命与气候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生命与气候阅读答案必备01-31

生命与气候阅读理解及参考答案06-04

气候的威力阅读答案06-17

气候的威力阅读答案06-16

《生命 生命》阅读试题及答案09-24

生命生命阅读题答案11-12

《自由与生命》阅读答案01-20

《生命的补丁》阅读及答案02-08

生命如花阅读及答案06-16

生命的品格阅读答案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