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运河”的阅读答案

时间:2022-11-03 10:29:55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中国大运河”的阅读答案

  在各个领域,我们都离不开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快速地掌握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科学规范的阅读答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国大运河”的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大运河”的阅读答案

“中国大运河”的阅读答案1

  阅读下面有关“中国大运河”的文字,回答第17—20题。(共11分)

  文段一

  中国大运河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便于北上伐齐,开通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运河——邗沟,用来运兵运粮。此后,秦、汉等朝都政整治改造过运河。因魏晋时期长期南北对峙,人民在思想、文化上差异极大,粮、煤等物资南北分布也极不均衡。所以,隋统一全国后,为调和南北差异,同时解决调兵速度缓慢的问题,隋炀帝开凿了以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北京),南至余杭(杭州)的大运河。它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长达20xx多千米,是迄今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文段二

  由于各段河道水位、水流等有很大差别,开凿运河需要解决很多技术上的难题,例如水位高度差的问题。大运河在山东境内与黄河形成了达40米的水位落差,船行进的动力不够,无法直接通过。为解决这一问题,河工们摒弃了河道直上直下的设计,而将运河修成“之”字形的弯道。因为弯曲的河道可以拉长船只航行的距离,减小船只在航行过程中与地平线形成的夹角,从而减小船只移动过程中所需要的动力。这种科学的设计体现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文段三

  当年隋炀帝为巩固统一大业,更为了满足他下江南游玩的私欲,不断加快开凿进程。在大运河开凿的过程中,隋炀帝对征调的河工极其苛刻。他曾派人将木鹅从上游放下,如若搁浅,就会严惩甚至杀害负责施工的河工。运河通航后隋炀帝每年都要乘龙舟游江南,耗费无度,使沿途百姓倾家荡产。如此暴政激化了阶级矛盾,最终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所以唐代诗人胡曾有诗云:“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大运河开通后,运河沿岸逐渐兴起了几十座著名城市。这些城市客商云集、贸易繁盛,成为运河上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伴随着城市的兴起,运河流域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运河文化”。它吸纳了吴越、齐鲁等地文化的精髓,还融合了外来文化的特色,具有多样性与包容性统一的特点。大运河有着如此巨大的作用,所以唐代诗人皮日休发出感叹:“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17·根据文段一的内容,说出夫差与隋炀帝开凿运河有哪些相同的目的。(2分)

  18·现代人在修建公路时,遇到山丘,经常采用环绕式的盘山公路。借助文段二中的'相关知识,解释建筑师这样设计的原因。(2分)

  19·由胡曾与皮日休的诗可知,自唐时起,人们对隋炀帝修大运河的看法就有“罪在当代,功在千秋”之说。阅读文段三,请写出支持这种看法的依据。(4分)

  (1)“罪在当代”:

  (2)“功在千秋”:

  20·根据以上材料的内容,可以概括出大运河具有①、②、里程世界第一、③和作用巨大等方面的特点。(3分)

  参考答案:

  17·便于南北物资运输;满足军事需要(共2分)

  18·答案示例:盘山公路可以拉长车辆行驶的距离,减小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与地平线形成的夹角,从而减小车辆移动过程中所需要的动力,从而解决车辆因动力不足而无法直接翻越山丘的问题。(共2分)

  19·(1)赶工期,对待河工严酷;乘龙舟游江南,致使沿途百姓倾家荡产。(共2分)

  (2)运河沿岸逐渐兴起了几十座著名城市,运河流域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运河文化”。(共2分)

  20·历史悠久,沟通五大水系,科技含量高(共3分)

“中国大运河”的阅读答案2

  阅读下面有关“中国大运河”的文字,回答第后面的题目。(共11分)

  文段一

  中国大运河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便于北上伐齐,开通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运河——邗沟,用来运兵运粮。此后,秦、汉等朝都政整治改造过运河。因魏晋时期长期南北对峙,人民在思想、文化上差异极大,粮、煤等物资南北分布也极不均衡。所以,隋统一全国后,为调和南北差异,同时解决调兵速度缓慢的问题,隋炀帝开凿了以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北京),南至余杭(杭州)的大运河。它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长达20xx多千米,是迄今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文段二

  由于各段河道水位、水流等有很大差别,开凿运河需要解决很多技术上的难题,例如水位高度差的问题。大运河在山东境内与黄河形成了达40米的水位落差,船行进的动力不够,无法直接通过。为解决这一问题,河工们摒弃了河道直上直下的设计,而将运河修成“之”字形的弯道。因为弯曲的河道可以拉长船只航行的距离,减小船只在航行过程中与地平线形成的夹角,从而减小船只移动过程中所需要的动力。这种科学的设计体现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文段三

  当年隋炀帝为巩固统一大业,更为了满足他下江南游玩的私欲,不断加快开凿进程。在大运河开凿的过程中,隋炀帝对征调的河工极其苛刻。他曾派人将木鹅从上游放下,如若搁浅,就会严惩甚至杀害负责施工的河工。运河通航后隋炀帝每年都要乘龙舟游江南,耗费无度,使沿途百姓倾家荡产。如此暴政激化了阶级矛盾,最终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所以唐代诗人胡曾有诗云:“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大运河开通后,运河沿岸逐渐兴起了几十座著名城市。这些城市客商云集、贸易繁盛,成为运河上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伴随着城市的兴起,运河流域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运河文化”。它吸纳了吴越、齐鲁等地文化的精髓,还融合了外来文化的特色,具有多样性与包容性统一的特点。大运河有着如此巨大的作用,所以唐代诗人皮日休发出感叹:“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小题1:根据文段一的内容,说出夫差与隋炀帝开凿运河有哪些相同的目的。(2分)

  小题2:现代人在修建公路时,遇到山丘,经常采用环绕式的盘山公路。借助文段二中的相关知识,解释建筑师这样设计的原因。(2分)

  小题3:由胡曾与皮日休的诗可知,自唐时起,人们对隋炀帝修大运河的看法就有“罪在当代,功在千秋”之说。阅读文段三,请写出支持这种看法的依据。(4分)

  (1)“罪在当代”:

  (2)“功在千秋”:

  小题4: 根据以上材料的内容,可以概括出大运河具有①、②、里程世界第一、③ 和作用巨大等方面的特点。(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便于南北物资运输;满足军事需要

  小题2:盘山公路可以拉长车辆行驶的距离,减小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与地平线形成的夹角,从而减小车辆移动过程中所需要的动力,从而解决车辆因动力不足而无法直接翻越山丘的问题。

  小题3:(1)赶工期,对待河工严酷;乘龙舟游江南,致使沿途百姓倾家荡产。(2)运河沿岸逐渐兴起了几十座著名城市,运河流域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运河文化”。

  小题4:历史悠久,沟通五大水系,科技含量高

  小题1:

  试题分析:根据文段一的内容,可知夫差与隋炀帝开凿运河的相同目的有两个,一是便于南北物资运输,二是满足军事需要。这题考查考生的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只要考生认真阅读,是不难概括出夫差与隋炀帝开凿运河的相同目的的。

  小题2:

  试题分析:现代人在修建公路时,盘山公路可以拉长车辆行驶的距离,减小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与地平线形成的夹角,从而减小车辆移动过程中所需要的动力,从而解决车辆因动力不足而无法直接翻越山丘的问题。遇到山丘,经常采用环绕式的盘山公路。借助文段二中的相关知识,可知建筑师这样设计的原因是

  小题3:

  试题分析:由胡曾与皮日休的诗可知,自唐时起,人们对隋炀帝修大运河的看法就有“罪在当代,功在千秋”之说。“罪在当代”是指赶工期,对待河工严酷;乘龙舟游江南,致使沿途百姓倾家荡产。 “功在千秋”是说运河沿岸逐渐兴起了几十座著名城市,运河流域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运河文化”。

  小题4:

  试题分析:根据以上材料的内容,可以概括出大运河具有历史悠久、沟通五大水系、里程世界第一、科技含量高和作用巨大等方面的特点。只要考生认真仔细,都是不难找出的。

【“中国大运河”的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中国大运河”阅读答案09-23

阅读“中国大运河”附答案09-25

中国大运河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11-25

中国的阅读答案03-30

中国阅读答案04-12

“中国” 阅读答案03-16

中国阅读答案11-18

大运河保护迫在眉睫阅读题及答案06-20

《中国墨》阅读答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