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宽容》阅读答案

时间:2022-11-11 13:19:40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说宽容》阅读答案

  在各个领域,我们都经常看到阅读答案的身影,阅读答案是由资深教育者参与拟订的、对有关阅读题所做的解答。那么问题来了,一份好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说宽容》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说宽容》阅读答案

《说宽容》阅读答案1

  《说宽容》阅读答案说宽容希腊神话中有一位大英雄叫海格里斯。一天他攀登于崎岖山道,发现当道有个袋子似的东西碍脚,就狠狠地踩了一下,谁料那东西不但没瘪,反而鼓了起来,加倍地扩大。海氏大怒,操起哨棒砸将下去,孰料“对手“顷刻膨胀,把路堵死,搞得他不知所措……茫茫人世难免摩擦和阻碍,如果不宽容,我们就会轻启怨恨,堵塞前进之路。所以,我们一定要心怀宽容,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宽容能化解矛盾,强国安民。战国时蔺相如完璧归赵,并完成了渑池盟会的外交重任,维护了赵国的利益,“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这激怒了居功自傲的大将军廉颇。他扬言“吾见相如,必辱之”。而蔺相如以大局为重,对廉颇的倨傲无礼采取了宽容的退让态度。每见廉颇,“引车避匿”,终于感化了廉颇,上演了一出“将相和”的喜剧,维护了赵国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试想,如果蔺相如不是宽容待之,而是来个两虎相斗、你死我活,势必给国家带来灭顶之灾。无独有偶。清代康熙年间,礼部尚书张英的家人修建府第,因地界不清,与邻居发生争执。张英闻讯致家书一封:“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读后顿悟,当即后腿三尺,以示不争。对方深受感动,亦让地三尺,这便是安徽桐城保存至今的“六尺巷”的由来。张英“宽以待人”教育了家人,感化了一方,成了邻里和睦的佳话,成了传统美德的典范。可见,心怀宽容,还能息事宁人,和谐社会。那么,又如何践行宽容呢?要能容人之言。褒奖之语要听,逆耳诤言更要珍惜。因为它无异于苦口良药,着实难得。唐朝谏议大夫魏征为人耿直不阿,犯言直谏。魏征的“面折廷诤”,经常弄得太宗面红耳赤,甚至下不了台。一次罢朝后,太宗余怒未息地说:“每廷辱我”“会须杀此田舍翁。”尽管对魏征的尖锐批评一时难以接受,但他知道魏征是忠心奉国,其言有利于治国安邦,所以言听计从,深为太宗所器中。唐太宗能容人之言,才能开创贞观之治。更重要的是容人,它是容言之根本。曹操和袁绍,是官渡大战胜负双方的主帅。袁绍表面上宽宏大量,实际上嫉贤妒能(“貌外宽而内忌”),既要使用人才,又不能给予充分的信任(“任人而疑其心”)。曹操豁达大度不拘小节(“明达不拘”)。兵锋未接,曹操即凭人格、气度和境界先胜。法国作家雨果曾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心灵”。有了这种信念和胸怀,什么样的人容不下呢?所以,我们要用真诚的心来观察他人的长处,容纳他人的不足,善于发现、培养、发挥他人的长处,求同存异,互惠互利,共同发展。朋友,从你的一言一行开始,修一颗宽容之心吧。愿你拥有比海洋还宽阔的胸怀,拥有比日月更长久的幸福。

  15.第3段末句应该使用的关联词语是(2分)

  A.因为……所以

  B.不但……而且

  C.即使……也

  D.只要……就1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作者提出的实施办法是和(7分)

  17.文章以希腊神话故事开头,其作用之一是,之二是增强文章的文学意味,吸引读者。(2分)

  18.文章第3段采用了的论证方法,其作用是(4分)

  19.一下对文章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第1段“对手”是指不瘪反鼓的“袋子似的东西”。

  B.文章第4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C.第2段廉颇蔺相如的故事是直接为中心论点服务的。

  D.第2和3段是并列关系,第5和6段也是并列关系。

  参考答案:

  15.B

  16.找们一定要心怀宽容(3分。照抄第①段末句,扣2分)能容人之言(2分)能容人(2分)

  17.引出论点

  18.举例论证(1分)以张英“六尺巷”的故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宽容能息事宁人,和谐社会。(3分)

  19.C

《说宽容》阅读答案2

  ①宽以待人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宽容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②我国战国时期,蔺相如出色地完成了完璧归赵和渑池会见的外交重任,维护了赵国的利益和尊严,于是被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这一下激怒了居功自傲的大将军廉颇,他扬言说吾见相如,必辱之。而相如以大局为重,对廉颇的倨傲无礼采取了退让宽容的态度。每见廉颇,引车避匿,终于感化了廉颇,维护了赵国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也给后人流下了一段广为流传的佳话。

  ③试想,如果蔺相如不是引车避匿,而是来个两虎相斗,在那种形势下,势必给国家招来灭顶之灾,后人对他的赞佩,也正是由于他有这种包容万物的气量和美德。

  ④清康熙年间,礼部尚书张英的家人修建府第时,因地界不清,与邻居发生争执。双方都仗着自己家人在朝做官,互不相让。当地官员也惧怕各家势力,无法公断。张英家人他修书一封,让他出面干预。张英接信后,当即赋诗一首答复家人:千里修书只为墙,让地三分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阅信后悟出其中道理,当即让地三尺,以示不争。对方了解此事后,也觉惭愧,也让地三尺,这便是六尺巷由来。

  ⑤张英的做法不仅教育了家人,也感化了对方,退让三尺,海阔天空。他的做法对我们不也同样有很大的启发吗?

  ⑥《北京日报》曾刊登过这样的一件事:一味小伙子在公共汽车上吐了一口痰,女售票员让他擦掉。小伙子感到很难堪,不去擦。女售票员给了他一个台阶下,自己用纸把痰擦掉了。事后小伙子很后悔,他给报社写了一封信,表示向这位售票员道歉。你看姑娘做得多好啊!如果她不这么做,而是硬逼小伙子去擦掉,结果不堪想象。得理也让人,大度而包容,它的感化作用有多大啊!

  ⑦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人却缺乏种胸怀和气度,遇事斤斤计较,寸步不让。譬如在大街上骑车,一不小心撞了别人;乘公共汽车,人多拥挤,不注意踩了别人的脚。这时不是你说对不起、他说没关系,而是互逞一时之愤,用不能形诸于笔的语言,恶语相向,大打出手,终至两败俱伤。朋友,好好想一想,何必呢?为什么遇事不退一步?为什么对别人不可宽容一下呢?

  ⑧当然了,我们所说的宽容是有原则、有限度的。在大是大非面前,当有人侵犯党和人民的利益之时,应挺身而出,绝不能姑息养奸,苟且偷安。这是不在话下的`。

  ⑨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就是对宽容气量的赞美。人与人能宽容相处,我们的生活将更加美好。

  1.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

  2.文中第⑧段阐述的内容是什么?

  答:

  3.文中列举了3个事例,请你分别概括出来。

  答:⑴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段中后人对他的赞佩,也正是由于他有这种包容万物的气量和美德。中的这种指什

  么?

  答:

  5.读完上文,你有哪些感受?

  答:

  参考答案:

  1.宽容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2.宽容的原则、限度

  3.⑴蔺相如引车避匿感化了廉颇;⑵张英家人让地三尺感化了邻居;⑶售票员得理让人感化了小伙子。

  4.他以大局为重,对廉颇的倨傲无礼采取了退让宽容的态度

  5.我们应该向文中的三个人学习,有宽广的胸怀和气度,有大局为重的意识,学会人与人能宽容相处,我们的生活将更加美好。

《说宽容》阅读答案3

  说“宽容

  “宽以待人”,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宽容具有强大的感化力。

  我国战国时代,蔺相如出色地完成了“完璧归赵”和“渑池会”的外交重任,维护了赵国的利益和尊严,于是被“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这一下触怒了居功自傲的大将军廉颇。他扬言说“吾见相如,必辱之”。而相如以大局为重,对廉颇的倨傲无礼采取了退让宽容的态度。每见廉颇,“引车避匿”,终于感化了廉颇,维护了赵国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也为后人留下了一段广为流传的佳话。

  试想,如果蔺相如不是“引车避匿”,而是来个“两虎共斗”,在那种形势下,势必给国家招来灭顶之灾,后人对他的赞誉,也正是由于他有这种包容万物的气量和美德。

  清康熙年间,礼部尚书张英的家人修建府第时,因地界不清,与邻居发生争执。双方都仗着自己家人在朝廷为官,互不相让。当地官员也惧怕各家势力,无法公断。张英家人给他修书一封,让他出面干预。张英接信后,当即赋诗一首答复家人:“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阅信悟出其中道理,当即让地三尺,以示不争。对方了解此事后,也觉惭愧,也让地三尺,这便是“六尺巷”的由来。

  张英的做法不仅教育了家人,也感化了对方,退让三尺,海阔天空。他的做法对我们不也同样有很大的启发吗!

  《北京日报》曾刊登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小伙子在公共汽车上吐了一口痰,女售票员让他擦掉。小伙子感到很难堪,不肯擦。女售票员给了他台阶下,自己用纸把痰擦掉了。事后小伙子很后悔,他给报社写了一封信,表示向这位售票员道歉。你看姑娘做得多好啊!如果她不这样做,而是硬逼着小伙子去擦掉,结果不难想象。得理也让人,大度而包容,它的感化作用有多大啊!

  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人却缺乏这种胸怀和气度,遇事斤斤计较,寸步不让。譬如在大街上骑车,一不小心撞了别人;乘公共汽车,人多拥挤,不注意踩了别人的脚。这时不是你说对不起、他说没关系,而是互逞一时之愤,用不能形诸笔墨的语言,恶语相侵,进而大打出手,终至两败俱伤。朋友,好好想一想,何必呢?为什么遇事不退一步呢?为什么对别人不宽容一下呢?

  当然了,我们所说的宽容是有原则、有限度的。在大是大非面前,当有人侵犯党和人民的利益之时,应挺身而出,绝不能姑息养奸,苟且偷安。

  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就是对宽容气量的赞美。人与人能宽容相处,我们的生活将更加美好。

  1.请从文章中摘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2.文中主要采用了 的论证方法。请仿照给出的例句,概括出其它两个事例: , 张英“让地三尺”感化邻居, 。 (3分)

  3.文中倒数第二段的议论强调的是什么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3分)

  4.你能用上一句名人名言或谚语俗语谈谈你对宽容的理解吗?(不超出100字)(3分)

  【答案】

  1.(2分)宽容具有强大的感化力;

  2.(3分)举例论证(1分),蔺相如“引车避匿”感化廉颇(1分),女售票员“用纸擦痰”感化乘客(1分);

  3.(3分)强调“宽容”是有原则、有限度的。(1分)这样写把道理讲得更全面,更严密,避免了议论的片面性。(2分)(意思对即可);

  4.(3分)(能用上名言1分,理解有一定深度1分,语言比较简练1分)(名言举例: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雨果);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山高万仞无欲则刚(林则徐);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它赐福于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和气平(对联);能忍能让真君子,能屈能伸大丈夫(中国谚语); 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弘一大师《格言别录》);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说宽容》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说宽容的阅读答案07-12

《说宽容》阅读答案09-25

《说宽容》阅读答案09-08

说宽容阅读答案11-22

说宽容阅读练习及答案11-17

说宽容的阅读理解答案01-21

说宽容阅读训练题及答案11-30

《宽容》阅读答案11-23

宽容阅读答案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