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抬起头来做人》阅读答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抬起头来做人》阅读答案(通用11套)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需要用到阅读答案的时候非常的多,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快速地掌握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一份好的阅读答案都具备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抬起头来做人》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抬起头来做人》阅读答案 1
①那一年,那个小男孩,不过八九岁。一天,他拿着一张筹款卡回家,很认真地对妈妈说:“学校要筹款,每个学生都要叫人捐钱。”
②对小孩子来说,直接想到的“人”,就是自己的家长。
③小男孩的妈妈取出5块钱,交给他,然后在筹款卡上签名。小男孩静静地看着妈妈签名,想说什么,却没开口。妈妈注意到了,问他:“怎么啦?”
④小男孩低着头说:“昨天,同学们把筹款卡交给老师时,捐的都是100块、50块。”
⑤小男孩就读的是当地著名的“贵族学校”,校门外,每天都有小轿车等候放学的学生。小男孩的班级是排在全年级最前面的。班上的同学,不是家里捐献较多,就是成绩较好。当然,小男孩不属于前者。
⑥那一天,小男孩说,不是想和同学比多,也不是自卑。他一向都认真对待老师交代的功课,这一次,也想把自己的“功课”做好。况且,学校还举行班级筹款比赛,他的班已领先了,他不想拖累整班。
⑦妈妈把小男孩的头托起来说:“不要低头,要知道,你同学的家庭背景,非富则贵。我们必须量力而为,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你是学生,只要以自己的品学,尽力为校争光,就是对学校最好的贡献了。”
⑧第二天,小男孩抬起头,从座位走出去,把筹款卡交给老师。当老师在班上宣读每位同学的筹款成绩时,小男孩还是抬起头来。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
⑨妈妈说的那—番话,深深地刻在小男孩心里。那是生平第一次,他面临由金钱来估量人的“成绩”的无言教育。非常幸运,就在这第一次,他学习到“捐”的意义,以及别人所不能“捐”到的、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
13.结合第⑤段说说小男孩在班上是属于哪种类型的学生?(2分)
14.5肯定比500小,在第⑦段里,小男孩的妈妈为什么说“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呢?(4分)
15.阅读第⑧段回答。简要说说加粗句“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的深刻含义。(4分)
《抬起头来做人》阅读答案 2
那一年。那个小男孩。不过八九岁。一天。他拿着一张筹款卡回家。很认真地对妈妈说:学校要筹款。每个学生都要叫人捐钱。
对小孩子来说。直接想到的人。就是自己的家长。
小男孩的妈妈取出5块钱。交给他。然后在筹款卡上签名。小男孩静静地看着妈妈签名。想说什么。却没开口。妈妈注意到了。问他:怎么啦?
小男孩低着头说:昨天。同学们把筹款卡交给老师时。捐的都是100块。50块。
小男孩就读的是当地著名的贵族学校。校门外。每天都有小轿车等候放学的学生。小男孩的班级是排在全年级最前面的。班上的同学。不是家里捐献较多。就是成绩较好。当然。小男孩不属于前者。
那一天。小男孩说。不是想和同学比多。也不是自卑。他一向都认真对待老师交代的功课。这一次。也想把自己的[功课做好。况且。学校还举行班级筹款比赛。他的班已领先了。他不想拖累整班。
妈妈把小男孩的头托起来说:不要低头。要知道。你同学的家庭背景。非富则贵。我们必须量力而为。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你是学生。只要以自己的品学。尽力为校争光。就是对学校最好的贡献了。
第二天。小男孩抬起头。从座位走出去。把筹款卡交给老师。当老师在班上宣读每位同学的筹款成绩时。小男孩还是抬起头来。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 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
妈妈说的那——番话。深深地刻在小男孩心里。那是生平第一次。他面临由金钱来估量人的[成绩的无言教育。非常幸运。就在这第一次。他学习到[捐的意义。以及别人所不能[捐到的。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
小题1:结合第⑤段说说小男孩在班上是属于哪种类型的学生?(2分)
答:
小题2:5肯定比500小,在第⑦段里,小男孩的妈妈为什么说“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呢?(4分)
答:
小题3:阅读第⑧段回答。简要说说加粗句“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的.深刻含义。(4分)
答:
小题4:简要说说划线的两处“抬起头来”有何不同?(2分)
答:
小题5:文章说,小男孩学习到了“捐”的意义,这“捐”的意义是什么?(4分)
答:
小题6:试结合文章内容阐述本文所蕴含的哲理。(4分)
答:
参考答案:
小题1:成绩较好(2分)
小题1:从“我们必须量力而为”来看,这个家庭并不富裕;而对拥有百万家产的家庭来说,即使捐出500块钱,对他们的生活也丝毫没有影响。所以男孩的母亲这样说。(4分)
小题1:在经历了这次教育和考验之后,小男孩一直充满自信地做人,以自己的奋斗和成绩骄傲地面对那些拥有金钱的人们。(4分)
小题1:不同之处是:前一处“抬起头来”是指小男孩在同学们的纷纷议论中坚守自己的一份自信;后一处“抬起头来”指男孩在后来的人生道路上一直充满自信地为人处世,并努力奋斗。
小题1:这“捐”的意义首先是量力而为,捐出自己的一份真心;其次,你的品学,你的成绩,是你对社会最好的捐献。(4分)
小题1:一个人即使身处贫困的境地,亦不要自卑,要相信自己的价值,相信通过自己的奋斗,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昂首生活于这个世界上。(4分)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第5段“班上的同学,不是家里捐献较多,就是成绩较好。当然,小男孩不属于前者”概括出小男孩在班上是属于成绩较好类型的学生。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第7段妈妈说的话“不要低头,要知道,你同学的家庭背景,非富则贵。我们必须量力而为,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你是学生,只要以自己的品学,尽力为校争光,就是对学校最好的贡献了”来分析妈妈这么说的原因。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语句含义的能力。根据第7段妈妈对小男孩说的那一番话以及第8段“小男孩抬起头,从座位走出去,把筹款卡交给老师。当老师在班上宣读每位同学的筹款成绩时,小男孩还是抬起头来”这一部分的描写来理解划线句的含义。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前一个“抬起头来”是“别人捐500,男孩捐5块,但是男孩在妈妈的教育之下”,男孩子在同学们的议论中坚守自信,勇敢的抬起头来;后一个“抬起头来”是指“男孩子在妈妈的教育以及捐钱这次经历之后”自信的为人处世以及努力奋斗。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第7段妈妈的教导,男孩子认识到了捐的意思为“量力而为,捐出自己的真心即可”以及“人品好、成绩好,就是对社会最好的捐献”。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蕴含哲理的能力。根据“男孩子虽然捐的是5元钱,但依然自信的抬起头来”以及“妈妈的教育对男孩子的影响(第8段的划线部分)”分析出本文蕴含的哲理为“一个人即使身处贫困的境地,亦不要自卑,要相信自己的价值,相信通过自己的奋斗,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昂首生活于这个世界上”。
《抬起头来做人》阅读答案 3
抬起头来做人
梁文福
那一年,那个小男孩,不过八九岁。一天,他拿着一张筹款卡回家,很认真地对妈妈说:“学校要筹款,每个学生都要叫人捐钱。”
对小孩子来说,直接想到的“人”,就是自己的家长。
小男孩的妈妈取出5块钱,交给他,然后在筹款卡上签名。小男孩静静地看着妈妈签名,想说什么,却没开口。妈妈注意到了,问他:“怎么啦?”
小男孩低着头说:“昨天,同学们把筹款卡交给老师时,捐的都是100块、50块。”
小男孩就读的是当地著名的“贵族学校”,校门外,每天都有小轿车等候放学的学生。小男孩的班级是排在全年级最前面的。班上的同学,不是家里捐献较多,就是成绩较好。当然,小男孩不属于前者。
那一天,小男孩说,不是想和同学比多,也不是自卑。他一向都认真对待老师交代的功课,这一次,也想把自己的“功课”做好。况且,学校还举行班级筹款比赛,他的班已领先了,他不想拖累整班。
妈妈把小男孩的头托起来说:“不要低头,要知道,你同学的家庭背景,非富则贵。我们必须量力而为,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你是学生,只要以自己的品学,尽力为校争光,就是对学校最好的贡献了。”
第二天,小男孩抬起头,从座位走出去,把筹款卡交给老师。当老师在班上宣读每位同学的筹款成绩时,小男孩还是抬起头来。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 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
妈妈说的那——番话,深深地刻在小男孩心里。那是生平第一次,他面临由金钱来估量人的“成绩”的无言教育。非常幸运,就在这第一次,他学习到“捐”的意义,以及别人所不能“捐”到的、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
16.男孩的妈妈说:“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这句话如何理解?(4分)
17.文章第八节说:“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试阐述这句话的深刻含义。(4分)
18.文章说,小男孩学习到了“捐”的意义,这“捐”的.意义是什么?(4分)
19.文章第八节有两处写到小男孩“抬起头来”,这两处“抬起头来”有何相同之处,有何不同之处?(4分)
20.文题“抬起头来做人”有何深刻含义?试结合文章内容阐述这一文题中蕴含的哲理。(4分)
参考答案:
16.从“我们必须量力而为”来看,这个家庭并不富裕;而对拥有百万家产的家庭来说,即使捐出500块钱,对他们的生活也丝毫没有影响。所以男孩的母亲这样说。(意近即可)
17.在经历了这次教育和考验之后,小男孩一直充满自信地做人,以自己的奋斗和成绩骄傲地面对那些拥有金钱的人们。
18.这“捐”的意义首先是量力而为,捐出自己的一份真心;其次,你的品学,你的成绩,是你对社会最好的捐献。
19.相同之处是:这两处“抬起头来”都包含了充分的自信。不同之处是:前一处“抬起头来”是指小男孩在同学们的纷纷议论中坚守自己的一份自信;后一处“抬起头来”指男孩在后来的人生道路上一直充满自信地为人处世,并努力奋斗。
20.一个人即使身处贫困的境地,亦不要自卑,要相信自己的价值,相信通过自己的奋斗,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昂首生活于这个世界上。
《抬起头来做人》阅读答案 4
①那一年,那个小男孩,不过八九岁。一天,他拿着一张筹款卡回家,很认真地对妈妈说:学校要筹款,每个学生都要叫人捐钱。
②对小孩子来说,直接想到的人,就是自己的家长。
③小男孩的妈妈取出5块钱,交给他,然后在筹款卡上签名。小男孩静静地看着妈妈签名,想说什么,却没开口。妈妈注意到了,问他:怎么啦?
④小男孩低着头说:昨天,同学们把筹款卡交给老师时,捐的都是100块、50块。
⑤小男孩就读的是当地著名的贵族学校,校门外,每天都有小轿车等候放学的学生。小男孩的班级是排在全年级最前面的。班上的同学,不是家里捐献较多,就是成绩较好。当然,小男孩不属于前者。
⑥那一天,小男孩说,不是想和同学比多,也不是自卑。他一向都认真对待老师交代的功课,这一次,也想把自己的功课做好。况且,学校还举行班级筹款比赛,他的班已领先了,他不想拖累整班。
⑦妈妈把小男孩的头托起来说:不要低头,要知道,你同学的家庭背景,非富则贵。我们必须量力而为,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你是学生,只要以自己的品学,尽力为校争光,就是对学校最好的贡献了。
⑧第二天,小男孩抬起头,从座位走出去,把筹款卡交给老师。当老师在班上宣读每位同学的筹款成绩时,小男孩还是抬起头来。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
⑨妈妈说的那番话,深深地刻在小男孩心里。那是生平第一次,他面临由金钱来估量人的成绩的无言教育。非常幸运,就在这第一次,他学习到捐的意义,以及别人所不能捐到的、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
22.结合第⑤段说说小男孩在班上是属于哪种类型的学生?(2分)
答:
23.5肯定比500小,在第⑦段里,小男孩的妈妈为什么说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呢?(2分)
答:
24.阅读第⑧段回答。
(1)简要说说加粗句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的深刻含义。(2分)
答:
(2)简要说说加点的两处抬起头来有何相同之处,有何不同之处?(2分)
答:
25.文章说,小男孩学习到了捐的意义,这捐的意义是什么?(2分)
答:
26.文题抬起头来做人有何深刻含义? 试结合文章内容阐述这一文题中所蕴含的哲理。(2分)
答:
参考答案:
22.成绩较好
23.从我们必须量力而为来看,这个家庭并不富裕;而对拥有百万家产的家庭来说,即使捐出500块钱,对他们的生活也丝毫没有影响。所以男孩的母亲这样说。(意近即可)
24.(1)在经历了这次教育和考验之后,小男孩一直充满自信地做人,以自己的奋斗和成绩骄傲地面对那些拥有金钱的人们。(2)相同之处是:这两处抬起头来都包含了充分的自信。不同之处是:前一处抬起头来是指小男孩在同学们的纷纷议论中坚守自己的一份自信;后一处抬起头来指男孩在后来的人生道路上一直充满自信地为人处世,并努力奋斗。
25.这捐的意义首先是量力而为,捐出自己的一份真心;其次,你的品学,你的成绩,是你对社会最好的捐献。
26.一个人即使身处贫困的境地,亦不要自卑,要相信自己的价值,相信通过自己的奋斗,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昂首生活于这个世界上。
《抬起头来做人》阅读答案 5
阅读课外现代文,回答后面问题。
抬起头来做人
①那一年,那个小男孩,不过八九岁。一天,他拿着一张筹款卡回家,很认真地对妈妈说:“学校要筹款,每个学生都要叫人捐钱。”
②对小孩子来说,直接想到的“人”,就是自己的家长。
③小男孩的妈妈取出5块钱,交给他,然后在筹款卡上签名。小男孩静静地看着妈妈签名,想说什么,却没开口。妈妈注意到了,问他:“怎么啦?”
④小男孩低着头说:“昨天,同学们把筹款卡交给老师时,捐的都是100块、50块。”
⑤小男孩就读的是当地著名的“贵族学校”,校门外,每天都有小轿车等候放学的学生。小男孩的班级是排在全年级最前面的。班上的同学,不是家里捐献较多,就是成绩较好。当然,小男孩不属于前者。
⑥那一天,小男孩说,不是想和同学比多,也不是自卑。他一向都认真对待老师交代的功课,这一次,也想把自己的“功课”做好。况且,学校还举行班级筹款比赛,他的班已领先了,他不想拖累整班。
⑦妈妈把小男孩的`头托起来说:“不要低头,要知道,你同学的家庭背景,非富则贵。我们必须量力而为,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你是学生,只要以自己的品学,尽力为校争光,就是对学校最好的贡献了。”
⑧第二天,小男孩抬起头,从座位走出去,把筹款卡交给老师。当老师在班上宣读每位同学的筹款成绩时,小男孩还是抬起头来。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
⑨妈妈说的那一番话,深深地刻在小男孩心里。那时生平第一次,他面临由金钱来估量人的“成绩”的无言教育。非常幸运,就在这第一次,他学习到“捐”的意义,以及别人所不能“捐”到的、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
1、“小男孩静静地看着妈妈签名,想说什么,却没开口。”小男孩此时想说什么?为什么又没开口?你能揣摩出小男孩此时的心理吗?请试作一段心理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男孩的妈妈说:“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这句话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⑧节说:“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试阐述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说,小男孩学习到了“捐”的意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第⑧节有两出写到小男孩“抬起头来”,这两出“抬起头来”有何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题“抬起有来做人”有何深刻含义?试结合文章内容阐述这一文题中蕴含的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可据下文内容揣摩。(言之有理即可)
2.小男孩家穷,5块钱可能是他们一天的生活费;而百万元户,即使捐出500块钱,对生活也丝毫没影响。
3.经历了教育和考验,小男孩一直充满自信,以奋斗和成绩骄傲地面对那些达官富贾。 4.首先是量力而为,捐出一份真心;其次,你的品学、成绩,是你对社会最好的捐献。
5.相同:都包含了充分的自信。不同:前一处指小男孩在同学们的议论中坚守自信;后一处指小男孩在后来的人生路上一直充满自信地为人处世,努力奋斗。
6.人不要自卑,要相信通过奋斗,能实现人生价值,从而昂首生活。
《抬起头来做人》阅读答案 6
抬起头来做人
那一年,那个小男孩,不过八九岁。一天,他拿着一张筹款卡回家,很认真地对妈妈说:”学校要筹款,每个学生都要叫人捐钱。”
对小孩子来说,直接想到的”人”,就是自己的家长。
小男孩的妈妈取出5块钱,交给他,然后在筹款卡上签名。小男孩静静地看着妈妈签名,想说什么,却没开口。妈妈注意到了,问他:”怎么啦?”
小男孩低着头说:”昨天,同学们把筹款卡交给老师时,捐的都是100块、50块。”
小男孩就读的是当地著名的”贵族学校”,校门外,每天都有小轿车等候放学的学生。小男孩的班级是排在全年级最前面的。班上的同学,不是家里捐献较多,就是成绩较好。当然,小男孩不属于前者。
那一天,小男孩说,不是想和同学比多,也不是自卑。他一向都认真对待老师交代的功课,这一次,也想把自己的”功课”做好。况且,学校还举行班级筹款比赛,他的班已领先了,他不想拖累整班。
妈妈把小男孩的头托起来说:”不要低头,要知道,你同学的家庭背景,非富则贵。我们必须量力而为,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你是学生,只要以自己的`品学,尽力为校争光,就是对学校最好的贡献了。”
第二天,小男孩抬起头,从座位走出去,把筹款卡交给老师。当老师在班上宣读每位同学的筹款成绩时,小男孩还是抬起头来。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 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
妈妈说的那——番话,深深地刻在小男孩心里。那是生平第一次,他面临由金钱来估量人的”成绩”的无言教育。非常幸运,就在这第一次,他学习到”捐”的意义,以及别人所不能”捐”到的、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
25、男孩的妈妈说:”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这句话如何理解?(3分)
26、面对同学们的种种反应,小男孩是怎样的心情?请展开想象,作一段心理描写。(4分)
27、文章第八节说:”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试阐述这句话的深刻含义。(3分)
28、文章说,小男孩学习到了”捐”的意义,这”捐”的意义是什么?(3分)
29、文章第八节有两处写到小男孩”抬起头来”,这两处”抬起头来”有何相同之处,有何不同之处?(3分)
30、文题”抬起头来做人”有何深刻含义?(3分)
阅读答案:
25、从”我们必须量力而为”来看,这个家庭并不富裕,这5块钱有可能是他们一天的生活费;而对拥有百万家产的家庭来说,即使捐出500块钱,对他们的生活也丝毫没有影响。所以男孩的母亲这样说。
26、略
27、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在经历了这次教育和考验之后,小男孩一直充满自信地做人,以自己的奋斗和成绩骄傲地面对那些拥有金钱的人们。
28、这”捐”的意义首先是量力而为,捐出自己的一份真心;其次,你的品学,你的成绩,是你对社会最好的捐献。提示:上文母亲对小男孩说的话可作为回答此题的依据。
29、相同之处是:这两处”抬起头来”都包含了充分的自信。不同之处是:前一处”抬起头来”是指小男孩在同学们的纷纷议论中坚守自己的一份自信;后一处”抬起头来”指男孩在后来的人生道路上一直充满自信地为人处世,并努力奋斗。
30、这一文题中蕴含的哲理是:一个人即使身处贫困的境地,亦不要自卑,要相信自己的价值,相信通过自己的奋斗,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昂首生活于这个世界上。
《抬起头来做人》阅读答案 7
①那一年,那个小男孩,不过八九岁。一天,他拿着一张筹款卡回家,很认真地对妈妈说:学校要筹款,每个学生都要叫人捐钱。
②对小孩子来说,直接想到的人,就是自己的家长。
③小男孩的妈妈取出5块钱,交给他,然后在筹款卡上签名。小男孩静静地看着妈妈签名,想说什么,却没开口。妈妈注意到了,问他:怎么啦?
④小男孩低着头说:昨天,同学们把筹款卡交给老师时,捐的都是100块、50块。
⑤小男孩就读的是当地著名的贵族学校,校门外,每天都有小轿车等候放学的学生。小男孩的班级是排在全年级最前面的。班上的同学,不是家里捐献较多,就是成绩较好。当然,小男孩不属于前者。
⑥那一天,小男孩说,不是想和同学比多,也不是自卑。他一向都认真对待老师交代的功课,这一次,也想把自己的功课做好。况且,学校还举行班级筹款比赛,他的班已领先了,他不想拖累整班。
⑦妈妈把小男孩的头托起来说:不要低头,要知道,你同学的`家庭背景,非富则贵。我们必须量力而为,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你是学生,只要以自己的品学,尽力为校争光,就是对学校最好的贡献了。
⑧第二天,小男孩抬起头,从座位走出去,把筹款卡交给老师。当老师在班上宣读每位同学的筹款成绩时,小男孩还是抬起头来。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
⑨妈妈说的那番话,深深地刻在小男孩心里。那是生平第一次,他面临由金钱来估量人的成绩的无言教育。非常幸运,就在这第一次,他学习到捐的意义,以及别人所不能捐到的、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
22.结合第⑤段说说小男孩在班上是属于哪种类型的学生?(2分)
答:
23.5肯定比500小,在第⑦段里,小男孩的妈妈为什么说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呢?(2分)
答:
24.阅读第⑧段回答。
(1)简要说说加粗句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的深刻含义。(2分)
答:
(2)简要说说加点的两处抬起头来有何相同之处,有何不同之处?(2分)
答:
25.文章说,小男孩学习到了捐的意义,这捐的意义是什么?(2分)
答:
26.文题抬起头来做人有何深刻含义? 试结合文章内容阐述这一文题中所蕴含的哲理。(2分)
答:
参考答案:
22.成绩较好
23.从我们必须量力而为来看,这个家庭并不富裕;而对拥有百万家产的家庭来说,即使捐出500块钱,对他们的生活也丝毫没有影响。所以男孩的母亲这样说。(意近即可)
24.(1)在经历了这次教育和考验之后,小男孩一直充满自信地做人,以自己的奋斗和成绩骄傲地面对那些拥有金钱的人们。(2)相同之处是:这两处抬起头来都包含了充分的自信。不同之处是:前一处抬起头来是指小男孩在同学们的纷纷议论中坚守自己的一份自信;后一处抬起头来指男孩在后来的人生道路上一直充满自信地为人处世,并努力奋斗。
25.这捐的意义首先是量力而为,捐出自己的一份真心;其次,你的品学,你的成绩,是你对社会最好的捐献。
26.一个人即使身处贫困的境地,亦不要自卑,要相信自己的价值,相信通过自己的奋斗,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昂首生活于这个世界上。
《抬起头来做人》阅读答案 8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抬起头来做人
梁文福
①那一年,那个小男孩,不过八九岁。一天,他拿着一张筹款卡回家,很认真地对妈妈说:“学校要筹款,每个学生都要叫人捐钱。”
②对小孩子来说,直接想到的“人”,就是自己的家长。
③小男孩的妈妈取出5块钱,交给他,然后在筹款卡上签名。小男孩静静地看着妈妈签名,想说什么,却没开口。妈妈注意到了,问他:“怎么啦?”
④小男孩低着头说:“昨天,同学们把筹款卡交给老师时,捐的都是100块、50块。”
⑤小男孩就读的是当地著名的“贵族学校”,校门外,每天都有小轿车等候放学的学生。小男孩的班级是排在全年级最前面的。班上的'同学,不是家里捐献较多,就是成绩较好。当然,小男孩不属于前者。
⑥那一天,小男孩说,不是想和同学比多,也不是自卑。他一向都认真对待老师交代的功课,这一次,也想把自己的“功课”做好。况且,学校还举行班级筹款比赛,他的班已领先了,他不想拖累整班。
⑦妈妈把小男孩的头托起来说:“不要低头,要知道,你同学的家庭背景,非富则贵。我们必须量力而为,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你是学生,只要以自己的品学,尽力为校争光,就是对学校最好的贡献了。”
⑧第二天,小男孩抬起头,从座位走出去,把筹款卡交给老师。当老师在班上宣读每位同学的筹款成绩时,小男孩还是抬起头来。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
⑨妈妈说的那一番话,深深地刻在小男孩心里。那是生平第一次,他面临由金钱来估量人的“成绩”的无言教育。非常幸运,就在这第一次,他学习到“捐”的意义,以及别人所不能“捐”到的、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
1.结合第⑤段说说小男孩在班上是属于哪种类型的学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肯定比500小,在第⑦段里,小男孩的妈妈为什么说“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第⑧段,简要说说加粗句“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的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说,小男孩学习到了“捐”的意义,这“捐”的意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题“抬起头来做人”有何深刻含义?试结合文章内容阐述这一文题中所蕴含的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成绩较好。
2.从“我们必须量力而为”来看,这个家庭并不富裕;而对拥有百万家产的家庭来说,即使捐出500块钱,对他们的生活也丝毫没有影响。所以男孩的母亲这样说。
3.在经历了这次教育和考验之后,小男孩一直充满自信地做人,以自己的奋斗和成绩骄傲地面对那些拥有金钱的人们。
4.这“捐”的意义首先是量力而为,捐出自己的一份真心;其次,你的品学,你的成绩,是你对社会最好的捐献。
5.一个人即使身处贫困的境地,亦不要自卑,要相信自己的价值,相信通过自己的奋斗,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昂首生活于这个世界上。
(意对即可)
《抬起头来做人》阅读答案 9
阅读课外现代文,回答后面问题。
抬起头来做人
①那一年,那个小男孩,不过八九岁。一天,他拿着一张筹款卡回家,很认真地对妈妈说:“学校要筹款,每个学生都要叫人捐钱。”
②对小孩子来说,直接想到的“人”,就是自己的家长。
③小男孩的妈妈取出5块钱,交给他,然后在筹款卡上签名。小男孩静静地看着妈妈签名,想说什么,却没开口。妈妈注意到了,问他:“怎么啦?”
④小男孩低着头说:“昨天,同学们把筹款卡交给老师时,捐的都是100块、50块。”
⑤小男孩就读的是当地著名的“贵族学校”,校门外,每天都有小轿车等候放学的学生。小男孩的班级是排在全年级最前面的。班上的同学,不是家里捐献较多,就是成绩较好。当然,小男孩不属于前者。
⑥那一天,小男孩说,不是想和同学比多,也不是自卑。他一向都认真对待老师交代的功课,这一次,也想把自己的“功课”做好。况且,学校还举行班级筹款比赛,他的班已领先了,他不想拖累整班。
⑦妈妈把小男孩的头托起来说:“不要低头,要知道,你同学的家庭背景,非富则贵。我们必须量力而为,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你是学生,只要以自己的品学,尽力为校争光,就是对学校最好的贡献了。”
⑧第二天,小男孩抬起头,从座位走出去,把筹款卡交给老师。当老师在班上宣读每位同学的筹款成绩时,小男孩还是抬起头来。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
⑨妈妈说的那一番话,深深地刻在小男孩心里。那时生平第一次,他面临由金钱来估量人的“成绩”的无言教育。非常幸运,就在这第一次,他学习到“捐”的意义,以及别人所不能“捐”到的、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
1、“小男孩静静地看着妈妈签名,想说什么,却没开口。”小男孩此时想说什么?为什么又没开口?你能揣摩出小男孩此时的心理吗?请试作一段心理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男孩的妈妈说:“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这句话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⑧节说:“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试阐述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说,小男孩学习到了“捐”的意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第⑧节有两出写到小男孩“抬起头来”,这两出“抬起头来”有何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题“抬起有来做人”有何深刻含义?试结合文章内容阐述这一文题中蕴含的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可据下文内容揣摩。(言之有理即可)
2.小男孩家穷,5块钱可能是他们一天的生活费;而百万元户,即使捐出500块钱,对生活也丝毫没影响。
3.经历了教育和考验,小男孩一直充满自信,以奋斗和成绩骄傲地面对那些达官富贾。 4.首先是量力而为,捐出一份真心;其次,你的品学、成绩,是你对社会最好的捐献。
5.相同:都包含了充分的自信。不同:前一处指小男孩在同学们的议论中坚守自信;后一处指小男孩在后来的人生路上一直充满自信地为人处世,努力奋斗。
6.人不要自卑,要相信通过奋斗,能实现人生价值,从而昂首生活。
《抬起头来做人》阅读答案 10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抬起头来做人
①那一年,那个小男孩,不过八九岁。一天,他拿着一张筹款卡回家,很认真地对妈妈说:学校要筹款,每个学生都要叫人捐钱。
②对小孩子来说,直接想到的人,就是自己的家长。
③小男孩的妈妈取出5块钱,交给他,然后在筹款卡上签名。小男孩静静地看着妈妈签名,想说什么,却没开口。妈妈注意到了,问他:怎么啦?
④小男孩低着头说:昨天,同学们把筹款卡交给老师时,捐的都是100块、50块。
⑤小男孩就读的是当地著名的贵族学校,校门外,每天都有小轿车等候放学的学生。小男孩的班级是排在全年级最前面的。班上的同学,不是家里捐献较多,就是成绩较好。当然,小男孩不属于前者。
⑥那一天,小男孩说,不是想和同学比多,也不是自卑。他一向都认真对待老师交代的功课,这一次,也想把自己的功课做好。况且,学校还举行班级筹款比赛,他的班已领先了,他不想拖累整班。
⑦妈妈把小男孩的头托起来说:不要低头,要知道,你同学的家庭背景,非富则贵。我们必须量力而为,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你是学生,只要以自己的品学,尽力为校争光,就是对学校最好的贡献了。
⑧第二天,小男孩抬起头,从座位走出去,把筹款卡交给老师。当老师在班上宣读每位同学的筹款成绩时,小男孩还是抬起头来。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
⑨妈妈说的那一番话,深深地刻在小男孩心里。那是生平第一次,他面临由金钱来估量人的成绩的无言教育。非常幸运,就在这第一次,他学习到捐的意义,以及别人所不能捐到的、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
1.结合第⑤段说说小男孩在班上是属于哪种类型的学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肯定比500小,在第⑦段里,小男孩的妈妈为什么说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第⑧段回答。
(1)简要说说加粗句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的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说说加粗的两处抬起头来有何相同之处,有何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说,小男孩学习到了捐的意义,这捐的意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题抬起头来做人有何深刻含义?试结合文章内容阐述这一文题中所蕴含的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难度:中档月考题
答案 1.成绩较好
2.从我们必须量力而为来看,这个家庭并不富裕;而对拥有百万家产的家庭来说,即使捐出500块钱,对他们的生活也丝毫没有影响。所以男孩的`母亲这样说。(意近即可)
3.(1)在经历了这次教育和考验之后,小男孩一直充满自信地做人,以自己的奋斗和成绩骄傲地面对那些拥有金钱的人们。
(2)相同之处是:这两处抬起头来都包含了充分的自信。不同之处是:前一处抬起头来是指小男孩在同学们的纷纷议论中坚守自己的一份自信;后一处抬起头来指男孩在后来的人生道路上一直充满自信地为人处世,并努力奋斗。
4.这捐的意义首先是量力而为,捐出自己的一份真心;其次,你的品学,你的成绩,是你对社会最好的捐献。
5.一个人即使身处贫困的境地,亦不要自卑,要相信自己的价值,相信通过自己的奋斗,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昂首生活于这个世界上。
(意对即可)
《抬起头来做人》阅读答案 11
抬起头来做人
梁文福
那一年,那个小男孩,不过八九岁。一天,他拿着一张筹款卡回家,很认真地对妈妈说:“学校要筹款,每个学生都要叫人捐钱。”
对小孩子来说,直接想到的“人”,就是自己的家长。
小男孩的妈妈取出5块钱,交给他,然后在筹款卡上签名。小男孩静静地看着妈妈签名,想说什么,却没开口。妈妈注意到了,问他:“怎么啦?”
小男孩低着头说:“昨天,同学们把筹款卡交给老师时,捐的都是100块、50块。”
小男孩就读的是当地著名的“贵族学校”,校门外,每天都有小轿车等候放学的学生。小男孩的班级是排在全年级最前面的。班上的同学,不是家里捐献较多,就是成绩较好。当然,小男孩不属于前者。
那一天,小男孩说,不是想和同学比多,也不是自卑。他一向都认真对待老师交代的功课,这一次,也想把自己的“功课”做好。况且,学校还举行班级筹款比赛,他的班已领先了,他不想拖累整班。
妈妈把小男孩的头托起来说:“不要低头,要知道,你同学的家庭背景,非富则贵。我们必须量力而为,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你是学生,只要以自己的品学,尽力为校争光,就是对学校最好的贡献了。”
第二天,小男孩抬起头,从座位走出去,把筹款卡交给老师。当老师在班上宣读每位同学的筹款成绩时,小男孩还是抬起头来。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 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
妈妈说的那——番话,深深地刻在小男孩心里。那是生平第一次,他面临由金钱来估量人的“成绩”的无言教育。非常幸运,就在这第一次,他学习到“捐”的意义,以及别人所不能“捐”到的、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
16.男孩的.妈妈说:“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这句话如何理解?(4分)
17.文章第八节说:“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试阐述这句话的深刻含义。(4分)
18.文章说,小男孩学习到了“捐”的意义,这“捐”的意义是什么?(4分)
19.文章第八节有两处写到小男孩“抬起头来”,这两处“抬起头来”有何相同之处,有何不同之处?(4分)
20.文题“抬起头来做人”有何深刻含义?试结合文章内容阐述这一文题中蕴含的哲理。(4分)
参考答案:
16.从“我们必须量力而为”来看,这个家庭并不富裕;而对拥有百万家产的家庭来说,即使捐出500块钱,对他们的生活也丝毫没有影响。所以男孩的母亲这样说。(意近即可)
17.在经历了这次教育和考验之后,小男孩一直充满自信地做人,以自己的奋斗和成绩骄傲地面对那些拥有金钱的人们。
18.这“捐”的意义首先是量力而为,捐出自己的一份真心;其次,你的品学,你的成绩,是你对社会最好的捐献。
19.相同之处是:这两处“抬起头来”都包含了充分的自信。不同之处是:前一处“抬起头来”是指小男孩在同学们的纷纷议论中坚守自己的一份自信;后一处“抬起头来”指男孩在后来的人生道路上一直充满自信地为人处世,并努力奋斗。
20.一个人即使身处贫困的境地,亦不要自卑,要相信自己的价值,相信通过自己的奋斗,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昂首生活于这个世界上。
【《抬起头来做人》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抬起头来做人》阅读答案08-25
《抬起头来做人》阅读答案09-20
《抬起头来做人》阅读答案梁文福10-24
抬起头来做人现代文阅读及答案08-31
《做人与处世》阅读答案11-20
读书与做人阅读答案09-30
《做人与处世》阅读答案11-25
做人与做事阅读答案10-24
《做人的科学》阅读答案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