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绝句》阅读答案

时间:2023-06-25 22:33:04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杜甫《绝句》阅读答案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最熟悉的就是阅读答案了,通过对照阅读答案可以发现自己的知识盲区。一份好的阅读答案都具备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杜甫《绝句》阅读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杜甫《绝句》阅读答案

杜甫《绝句》阅读答案1

  15.阅读诗歌,回答下列问题。

  绝句二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注释: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1)对这首诗内容和写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写江水和水鸟,江水碧绿,村托出鸟的羽毛更白,一个“逾”字,借衬托而显露其颜色。

  B.第二句写山和花,一个“欲”字,由衬托更突出其姿态,把“江”、“鸟”、“山”、“花”四种实物涂上一层碧绿、青翠、莹白、绯红的油彩,景色清新,沁人心脾。

  C.三四句笔意一转,写春景物虽好,但已匆匆飞逝,且春归人未归,沉沉的'伤感,缕缕的愁绪,一笔涌出,发自心灵深处。

  D.此诗的艺术特点是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不同来映衬诗人乡思之深厚,别具情致。

  (2)诗的第二句中“燃”字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3)这首小诗在写景上有哪些艺术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案:

  15.

  (1)B

  (2)燃字的意思是燃烧,化静为动,一个燃字既写出了花朵红火的颜色,又让人产生联想,像燃烧的火苗,仿佛看到了花朵在微风吹佛下摇曳多姿的景象。

  (3)衬托;化静为动;乐景衬哀情。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B.“由衬托更突出其姿态”错。一个“欲”字,是“好像”之意,赋予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逾”字才是衬托手法。

杜甫《绝句》阅读答案2

  漫兴九首(其一)

  (唐)

  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①,便教莺语太丁宁。

  ①造次:鲁莽,轻率。

  (1)本诗的诗眼是(2分)

  (2)这首诗写在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仇兆鳌评论此诗说:“人在失意时,春色亦成无赖。”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仇兆鳌的评语的理解。

  【参考答案】

  (1)第一句中的“客愁”是诗眼。答“愁”也可。

  (2)由“客愁”可以感受到饱尝乱离之苦的诗人虽然生活暂得安宁,但并没有忘记国难未除,故园难归。“不醒”二字,刻出这种心理的沉醉迷茫而不能自拔。这是诗人“失意”之处。(2分)第二句中,春色却不晓人情,莽莽撞撞地闯进了诗人的眼帘,扰人心绪!三四两句继续写春色的“深造次”:匆急地催遣花开,命令莺啼频频。望江亭春色顿觉其无赖,见花开春风则深感其造次,闻莺啼嫩柳则嫌其过于丁宁,层层翻出“无赖”之意,加倍写出了诗人的烦恼忧愁。(3分)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能使所写哀情表达得更加充分,深深打动人心,引起共鸣。(1分)

  【评分要点】考生应紧扣“人在失意时,春色亦成无赖”中的“失意”“春色”“无赖”三个词语,联系诗句的具体内容详细解析和作答,还要求能指出所采用的写作手法。解析“失意”,解析“春色”,“无赖”5分,表达手法和效果1分。(大意如此即可。)

  绝句漫兴九首(其一)赏析:

  《杜臆》中云:“客愁二字乃九首之纲”,这第一首正是围绕“客愁”来写诗人恼春的心绪。“眼见客愁愁不醒”,概括地说明眼下诗人正沉浸在客居愁思之中而不能自拔。“不醒”二字,刻画出这种沉醉迷惘的心理状态。然而春色却不晓人情,莽莽撞僮地闯进了诗人的眼帘。春光本来是令人惬意的,“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但是在被客愁缠绕的诗人心目中,这突然来到江亭的春色却多么扰人心绪!你看它就在诗人的眼前匆急地催遣花开,又令莺啼频频,似乎故意来作弄家国愁思绵绵中的他乡游子。此时此地,如此的心绪,这般的花开莺啼,司春的女神真是“深造次”,她的殷勤未免过于轻率了。杜甫善于用反衬的手法,在情与景的对立之中,深化他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加强诗的艺术效果。这首诗里恼春烦春的情景,就与《》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意境相仿佛。只不过一在乱中,愁思激切;一在暂安,客居惆怅。虽然抒发的感情有程度上的不同,但都是用“乐景写哀”(王夫之《姜斋诗话》)则哀感倍生的写法。所以诗中望江亭春色则顿觉其无赖,见花开春风则深感其造次,闻莺啼嫩柳则嫌其过于丁宁,这就加倍写出了诗人的烦恼忧愁。这种艺术表现手法,很符合生活中的实际。仇兆鳌评此诗说:“人当适意时,春光亦若有情;人当失意时,春色亦成无赖”。(《杜诗详注》卷九)正是诗人充分描绘出当时的真情实感,因而能深深打动读者的心,引起共鸣。

  二:

  绝句漫兴九首(其一)

  杜绝句漫兴九首(其一)甫

  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注],便教莺语太丁宁。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造次:匆忙,仓促。

  (1)以上两首主题相同的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句和《绝句(其一)》中的“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句都写到了“花”“鸟”。两句诗的表现手法相同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表达了诗人因饱受离乱之苦而产生的客居他乡的愁思。

  (2)如说相同,都是用了“乐景写哀”的反衬手法,在情与景的对立中,加倍地写出了诗人的烦恼忧愁。或说不用,《春》诗中“花”“鸟”与诗人一同“溅泪”“惊心”,情景融为一体,而《绝》诗中以“花”“鸟”的无情反衬出诗人的“客愁”,以景衬情,更突出首句中的“愁不醒”。(或说同中有异。答题中要摆出观点,加以阐述。)

杜甫《绝句》阅读答案3

  阅读古诗,完成下列各题。(4分)

  《绝句二首》(其二)①

  杜甫

  江碧鸟逾②白,山青花欲③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④。

  注释:①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作;②逾:更加的意思;③欲:好像;④归年:回去的时候。

  13.下面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全诗第一、二句写景,三、四句抒情,以乐景写哀情。

  B.诗歌描绘了一幅水雾迷蒙的春光图。

  C.诗中的“江”“鸟”“山”“花”被涂上了碧绿、莹白、青翠、绯红的色泽。

  D.景物虽好,但春归人未归,流露出浓浓的乡愁。

  14.请赏析“山青花欲燃”中“燃”字的表达效果。

  【分析】本诗的艺术成就,首先是情景交融。其中第一、二句写景,三、四句抒情,以景寓情,情深意长。其次是以叙景寄乡思。在春光融融的一片暖色中,本可因物而喜,却透露出诗人的怀乡愁思。言婉意深,独具风致。

  【解答】(1)本题考查诗句的理解。

  ACD.正确;

  B.有误,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的春光图,不是一幅水雾迷蒙的春光图。

  故选:B。

  (2)本题考查了学生赏析诗句的'能力。“燃”燃烧的意思,“燃”字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山花的鲜红如火,突显了诗句中的浓重色彩,与山的”青”形成强烈对比。描绘出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像燃烧着一团旺火,十分绮靡,十分灿烂的景象。

  答案:

  (1)B

  (2)“燃”燃烧的意思,“燃”字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遍布的朵朵山花红艳无比,简直就象燃烧着一团旺火,多么灿烂!这就将花的颜色写活了,像燃烧一样,有动感,更突出了山花的红艳与灿烂。

  译文:

  江水碧波浩荡,衬托水鸟雪白羽毛,山峦郁郁苍苍,红花相映,便要燃烧。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期?

杜甫《绝句》阅读答案4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本诗写于763年。时杜甫居成都浣花溪上的浣花草堂中。

  (1)这首诗用语极精练,如“春风花鸟香”可理解为省略了一个“语”字;“泥融飞燕子”,表面上是说泥土、燕子两件毫不相干的事物,实际还含有__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

  (2)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记载:有人认为,这首诗的四句话与儿童对对子没什么两样,只不过是孤立的两副对子罢了。就这首诗的整体性而言,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理解它?

  参考答案

  (1)春燕啄新泥(筑巢)

  (2)(任选两点)

  ①本歌颂美好春光,诗人将景分成两组:一二句写迟日江山、春风花鸟,景物构成背景;三四句写燕子衔泥、鸳鸯稳睡,景物较具体,构成重点。四句所写景物分类明确,有依存关系,内容上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②四句彼此呼应:第一句说“江山丽”是总写,后面的三句分写如何“丽”—春风花鸟、燕子鸳鸯;结句中的“沙滩”正是在“江”旁,与作品首句相联系,结构上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③第一句是描写,第二句是叙述兼说明句(泥融而飞燕子,沙暖而睡鸳鸯)。第一句中,江山是确指,花鸟是泛指;第二句中,燕子飞是动景,鸳鸯睡是静景。作品正是在这种种对立(或变化)中求得统一,将两联四句构成一幅完整的大地回春的美丽画面。

【杜甫《绝句》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杜甫《绝句二首》阅读答案06-14

绝句阅读答案07-12

杜甫《孤雁》阅读答案11-09

杜甫《对雪》阅读答案07-28

杜甫《孤雁》阅读答案06-19

杜甫《晴》阅读答案08-23

杜甫《月夜》阅读答案10-24

杜甫《孤雁》阅读答案11-09

《月 杜甫》阅读答案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