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罗曼·罗兰阅读答案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我们有时需要做一些阅读题,这时最离不开的就是阅读答案了,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分析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得与失。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罗曼·罗兰阅读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罗曼·罗兰阅读答案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罗曼·罗兰
徐志摩
①罗曼·罗兰,这个美丽的音乐的名字,究竟代表些什么?
②他是一个音乐的天才,在幼年音乐便是他的生命。他妈妈教他琴,在谐音的波动中他的童心便发现了不可言喻的快乐。莫扎特与贝多芬是他最早发现的英雄。所以在法国经受普鲁士入侵而产生最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时候,这位年轻的圣人正在“敌人”的作品中尝味最高的艺术。他的自传里写着:“我们家里有好多旧的德国音乐书。德国?我懂得那个词的意义?在我们这一带我相信从没有人见过德国人。我翻着那一堆旧书,爬在琴上拼出一个个的音符,这些流动的乐音灌溉着我的童心。莫扎特与贝多芬的快乐与苦痛,想望的幻梦,渐渐的变成了我的肉的肉,我的骨的骨。我是它们,它们是我。要没有它们我怎过得了我的日子?我小时生病危殆的时候,莫扎特的一个调子就像爱人似的贴近我的枕衾看着我。长大的时候,每回逢着怀疑与懊丧,贝多芬的音乐又在我的心里拨旺了永久生命的火星。每回我精神疲倦了,或是心上有不如意事,我就找我的琴去,在音乐中洗净我的烦愁。”
③要认识罗兰不仅应读他神光焕发的传记,还得读他的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在这书里他描写他的音乐的经验。
④他在学堂里结识了莎士比亚,发现了诗与戏剧的神奇。他早年的朋友是克洛岱尔等近代法国三大诗人。瓦格纳是压倒一时的天才,也是罗兰与他少年朋友们的英雄。但在他个人,更重要的一个影响是托尔斯泰。他早就读他的著作,十分的爱慕他,后来念了他的《艺术论》,那只俄国的老象,走进了艺术的花园里去,左一脚踩倒了一盆花,那是莎士比亚,右一脚又踩倒了一盆花,那是贝多芬。这时候少年罗曼·罗兰走到了他的思想的歧路了。莎氏、贝氏、托氏,同是他的英雄,但托氏愤愤地申斥莎氏、贝氏,说他们的艺术都是要不得的,不是真的人道的艺术——他早年的自己也是要不得的。对罗兰这个热烈的寻求真理者而言,这就好似晴天里的一个霹雳;他再也忍不住他的疑虑。他写了一封信给托尔斯泰,陈述他的冲突的心理。他那年22岁。几个星期后的一天,罗兰接到一封写满38页纸的长信。那六旬老人说:“我接到你的第一封信,我深深的受感在心。我念你的信,泪水在我的眼里。”下面说他艺术的见解:我们投入人生的动机不应是为艺术的爱,而应是为人类的爱。只有经受这样灵感的人才可以希望在他的一生实现一些值得一做的事业。这还是他的老话,但少年的罗兰受深彻感动的地方是在这一时代的圣人竟然这样恳切地同情他,安慰他,指示他,一个无名的异邦人。他那时的感奋我们可以约略想象。因此罗兰这几十年来每逢少年人写信给他,他没有不亲笔作复的,用一样慈爱诚挚的心对待他的后辈。这样一来受他的灵感的少年人更不知多少了。这是一件含奖励性的事实。我们从中可以知道凡是一件不勉强的善事就如春天的熏风,它一路散布着生命的种子,唤醒活泼的世界。
⑤但罗兰那时离着成名的日子还远,虽则他从幼年起就不懈地努力。他还得经尝种种精神的苦痛,才能实受他的劳力的报酬——对他天才的认识与接受。他写了12部长篇剧本,3部最著名的传记,10卷本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时代里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但他的名字还是在灰堆里掩着——直到他将近50岁那年,这世界方才开始惊讶他的异彩。贝多芬有几句话,我想可以一样适用到一生劳悴不怠的罗兰身上:“我没有朋友,我必得单独过活;但是我知道在我心灵的底里上帝是近着我,比别人更近。我走近他我心里不害怕,我一向认识他的。我从不着急我自己的音乐,那不是坏运所能颠扑的',谁要能懂得它,它就有力量使他解除磨折旁人的苦恼。”
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两项都选对给4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给2分,有选错的给0分)(4分)
A.罗兰在生病危殆时听莫扎特的音乐,在怀疑与懊丧时听贝多芬的音乐,这主要说明罗兰对他们音乐的接受是有选择的。
B.罗兰把自己的音乐经验融入到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中,这表明他对音乐的热爱为其文学创作提供了帮助。
C.第④段中以老象进入艺术花园踩倒花盆作比,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托尔斯泰给罗兰带来的思想冲击和精神影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D.“这是一件含奖励性的事实”意指:罗兰传递了托尔斯泰的火炬,以慈爱诚挚的心来散布生命的种子,唤醒活泼的世界,更多的年轻人因此受益。
E.作者认为贝多芬的话同样适用于罗兰,是因为罗兰能够像贝多芬一样,以音乐作品的力量来解除磨折旁人的苦恼。
17.为什么在法国经受普鲁士入侵时,罗曼·罗兰却醉心于“敌人”(德国)的音乐艺术?请结合原文第②段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
18.罗曼·罗兰“这个美丽的音乐的名字”究竟代表些什么?请结合原文作简要概括。(4分)
19.罗曼·罗兰的经历说明,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英雄”的影响。我们从中可获得哪些启示?请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加以探究。(8分)
答案:
16.(4分) A E
17.(4分)
①罗兰痴迷于音乐,音乐是他的生命。德国的音乐充满艺术魅力,滋润了罗兰的心灵。②他开始接触德国音乐的时候,还没有在现实生活中接触过德国人,也不了解“德国”一词意味着什么。
18.(4分)
①音乐的天才,杰出的文学家。②真理的寻求者,时代的圣人,理想人格的化身。
19.(8分)
①一个人应该转益多师。罗兰在人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英雄”。莫扎特与贝多芬奠定了罗兰的艺术基础;莎士比亚拓展了罗兰的艺术世界;托尔斯泰为他树立了人生的榜样。②要选择真正的“英雄”。罗兰的“英雄”莫扎特、贝多芬、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等都是世界性的先圣与时贤,是人类艺术史上的丰碑。③在“英雄”的影响下,自身还应不懈地努力。罗兰在坚持不懈并经尝种种精神的苦痛后,才逐步被世界认识与接受。
联系现实略。
(此题考生作答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正常评分)
罗曼·罗兰阅读答案2
①罗曼·罗兰,这个美丽的音乐的名字,究竟代表些什么?
②他是一个音乐的天才,在幼音乐便是他的生命。他妈妈教他琴,在谐音的波动中他的童心便发现了不可言喻的快乐。莫扎特与贝多芬是他最早发现的英雄。所以在法国经受普鲁士入侵而产生最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时候,这位轻的圣人正在“敌人”的作品中尝味最高的艺术。他的自传里写着:“我们家里有好多旧的德国音乐书。德国?我懂得那个词的意义?在我们这一带我相信从没有人见过德国人。我翻着那一堆旧书,爬在琴上拼出一个个的音符,这些流动的乐音灌溉着我的童心。莫扎特与贝多芬的快乐与苦痛,想望的幻梦,渐渐的变成了我的肉的肉,我的骨的骨。我是它们,它们是我。要没有它们我怎过得了我的日子?我小时生病危殆的时候,莫扎特的一个调子就像爱人似的贴近我的枕衾看着我。长大的时候,每回逢着怀疑与懊丧,贝多芬的音乐又在我的心里拨旺了永久生命的火星。每回我精神疲倦了,或是心上有不如意事,我就找我的琴去,在音乐中洗净我的烦愁。”
③要认识罗兰不仅应读他神光焕发的传记,还得读他的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在这书里他描写他的音乐的经验。
④他在学堂里结识了莎士比亚,发现了诗与戏剧的神奇。他早的朋友是克洛岱尔等近代法国三大诗人。瓦格纳是压倒一时的天才,也是罗兰与他少朋友们的英雄。但在他个人,更重要的一个影响是托尔斯泰。他早就读他的著作,十分的爱慕他,后来念了他的《艺术论》,那只俄国的老象,走进了艺术的花园里去,左一脚踩倒了一盆花,那是莎士比亚,右一脚又踩倒了一盆花,那是贝多芬。这时候少罗曼·罗兰走到了他的思想的歧路了。莎氏、贝氏、托氏,同是他的英雄,但托氏愤愤地申斥莎氏、贝氏,说他们的艺术都是要不得的,不是真的人道的艺术——他早的自己也是要不得的。对罗兰这个热烈的寻求真理者而言,这就好似晴天里的一个霹雳;他再也忍不住他的疑虑。他写了一封信给托尔斯泰,陈述他的冲突的心理。他那22岁。几个星期后的一天,罗兰接到一封写满38页纸的长信。那六旬老人说:“我接到你的第一封信,我深深的.受感在心。我念你的信,泪水在我的眼里。”下面说他艺术的见解:我们投入人生的动机不应是为艺术的爱,而应是为人类的爱。只有经受这样灵感的人才可以希望在他的一生实现一些值得一做的事业。这还是他的老话,但少的罗兰受深彻感动的地方是在这一时代的圣人竟然这样恳切地同情他,安慰他,指示他,一个无名的异邦人。他那时的感奋我们可以约略想象。因此罗兰这几十来每逢少人写信给他,他没有不亲笔作复的,用一样慈爱诚挚的心对待他的后辈。这样一来受他的灵感的少人更不知多少了。这是一件含奖励性的事实。我们从中可以知道凡是一件不勉强的善事就如春天的熏风,它一路散布着生命的种子,唤醒活泼的世界。
⑤但罗兰那时离着成名的日子还远,虽则他从幼起就不懈地努力。他还得经尝种种精神的苦痛,才能实受他的劳力的报酬——对他天才的认识与接受。他写了12部长篇剧本,3部最著名的传记,10卷本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时代里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但他的名字还是在灰堆里掩着——直到他将近50岁那,这世界方才开始惊讶他的异彩。贝多芬有几句话,我想可以一样适用到一生劳悴不怠的罗兰身上:“我没有朋友,我必得单独过活;但是我知道在我心灵的底里上帝是近着我,比别人更近。我走近他我心里不害怕,我一向认识他的。我从不着急我自己的音乐,那不是坏运所能颠扑的,谁要能懂得它,它就有力量使他解除磨折旁人的苦恼。”
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两项都选对给4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给2分,有选错的给0分)(4分)
A.罗兰在生病危殆时听莫扎特的音乐,在怀疑与懊丧时听贝多芬的音乐,这主要说明罗兰对他们音乐的接受是有选择的。
B.罗兰把自己的音乐经验融入到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中,这表明他对音乐的热爱为其文学创作提供了帮助。
C.第④段中以老象进入艺术花园踩倒花盆作比,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托尔斯泰给罗兰带来的思想冲击和精神影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D.“这是一件含奖励性的事实”意指:罗兰传递了托尔斯泰的火炬,以慈爱诚挚的心来散布生命的种子,唤醒活泼的世界,更多的轻人因此受益。
E.作者认为贝多芬的话同样适用于罗兰,是因为罗兰能够像贝多芬一样,以音乐作品的力量来解除磨折旁人的苦恼。
17.为什么在法国经受普鲁士入侵时,罗曼·罗兰却醉心于“敌人”(德国)的音乐艺术?请结合原文第②段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
18.罗曼·罗兰“这个美丽的音乐的名字”究竟代表些什么?请结合原文作简要概括。(4分)
19.罗曼·罗兰的经历说明,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英雄”的影响。我们从中可获得哪些启示?请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加以探究。(8分)
答案:
16.A E
17.①罗兰痴迷于音乐,音乐是他的生命。德国的音乐充满艺术魅力,滋润了罗兰的心灵。②他开始接触德国音乐的时候,还没有在现实生活中接触过德国人,也不了解“德国”一词意味着什么。
18.①音乐的天才,杰出的文学家。②真理的寻求者,时代的圣人,理想人格的化身。
19.①一个人应该转益多师。罗兰在人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英雄”。莫扎特与贝多芬奠定了罗兰的艺术基础;莎士比亚拓展了罗兰的艺术世界;托尔斯泰为他树立了人生的榜样。②要选择真正的“英雄”。罗兰的“英雄”莫扎特、贝多芬、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等都是世界性的先圣与时贤,是人类艺术史上的丰碑。③在“英雄”的影响下,自身还应不懈地努力。罗兰在坚持不懈并经尝种种精神的苦痛后,才逐步被世界认识与接受。
罗曼·罗兰阅读答案3
罗曼·罗兰
陈 源
罗曼·罗兰是一八六六年一月二十九日生的,本月二十九日是他六十岁的整寿,我们不能不在这一天热诚的希望这老英雄还有许多年不断的奋斗。
他少年时最崇拜的音乐家是贝德芬,最景仰的诗人是莎士比亚,最倾倒的生存的大文豪是托尔斯泰。托尔斯泰在他的小册《怎样办呢?》里排斥了世人所重视的文学和艺术,在他看来,贝德芬不过是肉体的引诱者,莎士比亚是第四流的著作家。这二十二岁的青年学生,听了他的话,好像航海的忽然失掉了罗盘。他怎样的写信给托尔斯泰,和托尔斯泰的三十八页的回信,久已成了文坛的美谈。托尔斯泰在他的回信里说明了他对于文艺的主张。无论那一样事业的动机,应当是为了爱人类,不应当为了爱事业的本身。艺术家没有这样的爱,他创造的东西不会有价值的。只有沟通人类的同感,去除人类的隔膜的作品才是真有价值的作品,只有为了坚定的信仰而牺牲一切的才是真有价值的艺术家。这些话在罗兰的心中刻下了极深的痕迹。他此后的著作几乎全有这样的动机。他还是崇拜贝德芬,他还是景仰莎士比亚,可这是因为他在贝德芬和莎士比亚的作品里面,找到托尔斯泰所没有觉到的人类爱和坚定的信仰。
他爱的音乐,是音乐的美里涵有道义的意义。他爱的文艺,是文艺的美里涵有理智的光芒。
非常优美的作品,不过是天才的半面。此外另有一个极不相同的侧面,“那是英雄的事业,理智的沉醉,一阵阵的大笑,求光明的热诚,在文学里面,腊培雷、莫理哀、狄特禄的法兰西;在音乐里面,因为没有更好的,我们就说蒲理渥、皮瑞的法兰西。说句老实话,我喜欢的是这一个半面;但是我并不排斥那一面"。
他们是一个奋斗者,常常是孤独的奋斗者。自一八五九年起他担任了巴黎高等师范,他自己的母校的美术史的讲师,一九。三年他被任命为巴黎大学的音乐史的教授,他在一九一。年辞去了教授的职务,专心于著述。除了假期他常到意大利、德意志、瑞士旅行外,他的住家在巴黎。
他结过一次婚,结果非常的不幸。
巴黎某街的`五层楼屋顶有两间小房子。屋子里满是书籍,从地板沿墙直堆到屋顶。混杂在里
面的是朋友的相片,未完已完的稿件,贝德芬的半身像,靠窗的一张来子,两张椅子,一个小火炉。住在里面只有一个人,也没有同伴,也没有下人。他是一个修长文弱的人,面色淡黄,因为少晒到日光。他的举止行动都非常的温和,蓝色的眼珠十分的晶莹,好像他的全刮性灵都表现在眼里。他是一个淡泊宁静的人,不是写文章,便是做笔记,不是做笔记,便是读书藉。他每天大都只睡五点钟,很少到附近的公园去散步,过了许多天,才有一个朋友爬上五层楼梯来同他闲谈半点钟。他所有的休息就是换一换自己所做的事,从写文章到写信,从读哲学书到读诗。他唯一的娱乐就是在黄昏的时候,坐在钢琴前面,奏弹几曲古今的杰作。这就是罗曼·罗兰的生活。“成功不是他的目的,信仰才是他的目的”,是罗兰说他小说的主人的话,这句话正可以应用在他自己的身上。他的信仰,是人类的同情,世界的和平,爱真理和公道。他是个崇拜英雄者。他说:“我们第一个责任是要伟大,要保守世间的伟大。”最初为了犹太人德雷夫的事件,他同他的朋友立在被国人唾弃的少数人的中间。那时他已经写好的剧本很多,有八种至今都没有付印。Madame Duclaux 说她用尽了心计,才哄动《巴黎评论》的主笔发表他的作品。一方面因为没有刊物愿意登载他们的作品,一方面因为他们深不满意当代文学的轻薄无聊。罗兰同他的同学出了一个定期刊物,他的同学自然是这个刊物主动力,可罗兰的助力也不小。他们知道他们正面的攻击不会发生何种的效力,因为所有的报纸都是他们的敌人,所以他们只有凭着他们的牺牲的力量和耐心,开一条小小的生路,点一枝烛光。他们也不花钱登广告,也不推广他们的销路,也不受稿费,所以罗兰虽然生活非常的困难,却没有得过这刊物的一文钱。在它努力发刊的时候只有少数的文人和学生知道和赏鉴这个报。他同几个少年人又提倡一种平民戏剧的运动。他相信剧院是一种道德的机关,不仅仅是上流阶级的娱乐所,戏剧的艺术要是与人民的生活不发生了关系,不但不会有价值,而且会有极恶的结果。他写一本平民剧院的宣言,又写了好几种表示英雄事业的剧本,可是失败是他的命运,依然是失败。
失败虽然跟在他的后面,可是他依然不息的奋斗。他的十大本的小说从一九。四年起发表。这是他最大的贡献。他说:“民族太小了,世界才是我们的题目。”他救人信哥德一百年前的话:“国家文学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世界文学的世纪就要到了。”
到了一九一四年,他已经成了欧洲——不仅仅是法国——文坛的首领。可是就是那一年,欧洲大战爆发了,罗兰因为力主和平及民族的亲爱,又成了众人所深恶痛绝的人。他成了法国报纸攻击的中心,卖国贼是他的头衔,协助敌人是他的罪状。他的一句话、一个字都受许多报纸的指摘。他的朋友都不当他为朋友,他的同志也不当他同志。可是他还是不灰心,还是提倡他的博爱、同情和公道。在冤潮怒浪的恨毒的海中,罗兰巍然成一个指示迷途的灯塔。
1926年1月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呈现了罗曼·罗兰一生的几个片段,人物形象真实,特点鲜明突出;在赞美这一人物时,也暗含了一种现实思考。
B、文章第二段多处使用形式整齐的句子,强化了抒情的意味;使用了大量关联词语,句子间的衔接与转换流畅自然。
C、文章结尾处以“冤潮怒浪”形容罗曼·罗兰遭受的种种攻击,以“灯塔”为喻突出他的坚定与执着,语言深沉有力。
D、本文夹叙夹议,在叙述事迹的同时又通过议论揭示罗曼·罗兰的精神世界;意随笔至,结构松散,倾向于笔记体。
7、关于文本第四、五段所写罗曼·罗兰的生活,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一时期他的活动主要在巴黎,其日常生活展现了他成为文坛首领前的一个侧面。
B、从大学辞职,婚姻遭遇不幸,独居生活,这些经历都加重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C、他以写作和读书的方式休息,以音乐的方式娱乐,而这些又处处浸润着理智道义。
D、他的朋友非常少,这既与他宁静淡泊的性格有关,也与他所坚持的精神信仰有关。
8、文中所写托尔斯泰和罗曼·罗兰的交往,与后文所述罗曼·罗兰的行为有哪些联系?请简要分析。(6分)
9、文章多处引用罗曼·罗兰自己的话,这样的艺术处理有怎样的效果?(6分)
答
6、 D 7、 B
8、(6分)
①托尔斯泰引导了他的创作道路。从托尔斯泰那里获取的坚定信仰,让他不惧牺牲一切而成为少数。
②因为主张爱一切人类,让罗兰反对迫害犹太人德雷夫,主张文学世界化。
③强调艺术沟通人类同感,去除人类隔膜的作用,他提倡平民戏剧运动。
9、(6分)
①用罗曼·罗兰自己的话印证了作者对其经历的叙述,增强了文章的可信度。
②多处话语的插入。反映了罗曼·罗兰精神世界的丰富变化与不同气质。人物形象真实饱满。
③以他的话作为对上下文内容的提示或总结,言简意赅,使读者易于理解文章。
罗曼·罗兰阅读答案4
罗曼·罗兰
罗曼·罗兰,这个美丽的音乐的名字,究竟代表些什么?
他是一个音乐的天才,在幼年音乐便是他的生命。他妈妈教他琴,在谐音的波动中他的童心便发现了不可言喻的快乐。莫扎特与贝多芬是他最早发现的英雄。所以在法国经受普鲁士入侵而产生最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时候,这位年轻的圣人正在“敌人”的作品中尝味最高的艺术。他的自传里写着:“我们家里有好多旧的德国音乐书。德国?我懂得那个词的意义?在我们这一带我相信从没有人见过德国人。我翻着那一堆旧书,爬在琴上拼出一个个的音符,这些流动的乐音灌溉着我的童心。莫扎特与贝多芬的快乐与苦痛,想望的幻梦,渐渐的变成了我的肉的肉,我的骨的骨。我是它们,它们是我。要没有它们我怎过得了我的日子?我小时生病危殆的时候,莫扎特的一个调子就像爱人似的贴近我的枕衾看着我。长大的时候,每回逢着怀疑与懊丧,贝多芬的音乐又在我的心里拨旺了永久生命的火星。每回我精神疲倦了,或是心上有不如意事,我就找我的琴去,在音乐中洗净我的烦愁。”
要认识罗兰不仅应读他神光焕发的传记,还得读他的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在这书里他描写他的音乐的经验。
他在学堂里结识了莎士比亚,发现了诗与戏剧的神奇。他早年的朋友是克洛岱尔等近代法国三大诗人。瓦格纳是压倒一时的天才,也是罗兰与他少年朋友们的英雄。但在他个人,更重要的一个影响是托尔斯泰。他早就读他的著作,十分的爱慕他,后来念了他的《艺术论》,那只俄国的老象,走进了艺术的花园里去,左一脚踩倒了一盆花,那是莎士比亚,右一脚又踩倒了一盆花,那是贝多芬。这时候少年罗曼·罗兰走到了他的思想的歧路了。莎氏、贝氏、托氏,同是他的英雄,但托氏愤愤地申斥莎氏、贝氏,说他们的艺术都是要不得的,不是真的人道的艺术——他早年的自己也是要不得的。对罗兰这个热烈的寻求真理者而言,这就好似晴天里的一个霹雳;他再也忍不住他的疑虑。他写了一封信给托尔斯泰,陈述他的冲突的心理。他那年22岁。几个星期后的一天,罗兰接到一封写满38页纸的长信。那六旬老人说:“我接到你的第一封信,我深深的受感在心。我念你的信,泪水在我的眼里。”下面说他艺术的'见解:我们投入人生的动机不应是为艺术的爱,而应是为人类的爱。只有经受这样灵感的人才可以希望在他的一生实现一些值得一做的事业。这还是他的老话,但少年的罗兰受深彻感动的地方是在这一时代的圣人竟然这样恳切地同情他,安慰他,指示他,一个无名的异邦人。他那时的感奋我们可以约略想象。因此罗兰这几十年来每逢少年人写信给他,他没有不亲笔作复的,用一样慈爱诚挚的心对待他的后辈。这样一来受他的灵感的少年人更不知多少了。这是一件含奖励性的事实。我们从中可以知道凡是一件不勉强的善事就如春天的熏风,它一路散布着生命的种子,唤醒活泼的世界。
但罗兰那时离着成名的日子还远,虽则他从幼年起就不懈地努力。他还得经尝种种精神的苦痛,才能实受他的劳力的报酬——对他天才的认识与接受。他写了12部长篇剧本,3部最著名的传记,10卷本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时代里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但他的名字还是在灰堆里掩着——直到他将近50岁那年,这世界方才开始惊讶他的异彩。贝多芬有几句话,我想可以一样适用到一生劳悴不怠的罗兰身上:“我没有朋友,我必得单独过活;但是我知道在我心灵的底里上帝是近着我,比别人更近。我走近他我心里不害怕,我一向认识他的。我从不着急我自己的音乐,那不是坏运所能颠扑的,谁要能懂得它,它就有力量使他解除磨折旁人的苦恼。”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罗兰把自己的音乐经验融入到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中,这表明他对音乐的热爱为其文学创作提供了帮助。
B.罗兰在生病危殆时听莫扎特的音乐,在怀疑与懊丧时听贝多芬的音乐,这主要说明罗兰对他们音乐的接受是有选择的。
C.第④段中以老象进入艺术花园踩倒花盆作比,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托尔斯泰给罗兰带来的思想冲击和精神影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D.作者认为贝多芬的话同样适用于罗兰,是因为罗兰能够像贝多芬一样,以音乐作品的力量来解除磨折旁人的苦恼。
E.“这是一件含奖励性的事实”意指:罗兰传递了托尔斯泰的火炬,以慈爱诚挚的心来散布生命的种子,唤醒活泼的世界,更多的年轻人因此受益。
(2) 为什么在法国经受普鲁士入侵时,罗曼·罗兰却醉心于“敌人”(德国)的音乐艺术?请结合原文第②段内容作简要分析。(6分)
(3) 罗曼·罗兰“这个美丽的音乐的名字”究竟代表些什么?请结合原文作简要概括。(6分)
(4) 罗曼·罗兰的经历说明,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英雄”的影响。我们从中可获得哪些启示?请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加以探究。(8分)
(1).(5分)B(3分)、D(2分)、E(1分)
【解析】B项,文章中只说“我小时生病危殆的时候”听到了莫扎特的音乐,并没有表明自己的选择。D作者认为二人一样是指二人在不被世人理解的情况下,绝不放弃对艺术的追求。B项把被动说成了主动,D项是对象搞错,把对艺术的追求,说成了对音乐的追求,缩小了范围。E项最后几句有点表述混乱。应为:罗兰传递了托尔斯泰的火炬,以慈爱诚挚的心来散布生命的种子,让更多的年轻人因此受益,唤醒活泼的世界。
(2)①罗兰痴迷于音乐,音乐是他的生命。德国的音乐充满艺术魅力,滋润了罗兰的心灵。②他开始接触德国音乐的时候,还没有在现实生活中接触过德国人,也不了解“德国”一词意味着什么。
(3)①音乐的天才,杰出的文学家。②真理的寻求者,时代的圣人,理想人格的化身。
(4)①一个人应该转益多师。罗兰在人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英雄”。莫扎特与贝多芬奠定了罗兰的艺术基础;莎士比亚拓展了罗兰的艺术世界;托尔斯泰为他树立了人生的榜样。②要选择真正的“英雄”。罗兰的“英雄”莫扎特、贝多芬、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等都是世界性的先圣与时贤,是人类艺术。
【罗曼·罗兰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罗曼.罗兰的《名人传》节选阅读答案06-14
罗曼·罗兰《贝多芬的童年》阅读训练附答案06-14
《紫罗兰》阅读答案10-21
罗曼·罗兰名言01-02
罗曼罗兰名言08-01
罗曼·罗兰经典语录11-04
罗曼罗兰的经典名言01-27
《紫罗兰》阅读理解答案10-12
《没有开花的紫罗兰》阅读答案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