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病毒》阅读答案

时间:2023-11-10 17:45:35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流感病毒》阅读答案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我们需要用到阅读答案的时候非常的多,阅读答案具有开放性,不是唯一的,我们要敢于辨证扬弃,吸取精华,弃其糟粕,使其更完善。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科学规范的阅读答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流感病毒》阅读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流感病毒》阅读答案

《流感病毒》阅读答案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流感病毒的主要抗原是突出其表面的血凝素及神经氨酸酶。在流感病毒所有发生突变的部分中,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突变最快。这令免疫系统跟不上步伐。

  决不是所有的病毒抗原——哪怕是所有RNA病毒的抗原——都突变得那么快。麻疹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其突变的其他部分在变,只有抗原岿然不动(最可能的原因是,免疫系统识别为麻疹病毒抗原的那部分所承担的功能是病毒自身不可或缺的,如果它的结构变了,麻疹病毒就无法存活)。因此,人只要患过一次麻疹,一般就可对其终身免疫。

  然而,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却能在保持功能的前提下千变万化。它们的突变使其能避开免疫系统而未令病毒遭到破坏。事实上,它们突变得太快了,即使在一次流行中,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都经常在变。有时突变所导致的变化很小,使得免疫系统仍然能够识别它们并与之结合,从而轻易避免同种病毒的二次感染。但有时突变显著改变了血凝素或神经氨酸酶的形状,于是免疫系统无法识别它们。与旧结构完美结合的抗体就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结构了。这种经常发生的现象被称为“抗原漂移”。

  当抗原漂移出现时,病毒就能在人体获得立足点,即使那人的免疫系统已有了能结合以往形态抗原的抗体。显然,变化越大,免疫系统应答的效力就越低。为了理解“抗原漂移”的概念,我们可以想象一个橄榄球运动员,身着白短裤、绿衬衣、镶有绿色V字的`白色头盔。免疫系统能识别这种运动服并攻击它。如果运动服稍作改变——如在白短裤上加一条绿色条纹而其他不变,免疫系统还是能够毫不费力地识别出该病毒。但若运动服由绿衬衣白短裤变成了白衬衣绿短裤,免疫系统就没那么容易识别了。

  抗原漂移引发流行病。一项研究发现,美国在33年间就出现了19种不同的已鉴定的流行病——平均每两年就有一种以上。每一种仅在美国就造成了10000至40000的“过量死亡”——高于该疾病通常所导致的死亡数量。结果在美国,流感比任何其他传染病——包括艾滋病(AIDS)——导致了更多人死亡。公共卫生专家监控了抗原漂移,并每年调整流感疫苗以期与之同步。但他们却从未能将疫苗调整得恰到好处。流感病毒是作为一个突变群存在的,即使他们预测到了突变的方向,总会有一部分病毒与众不同而躲过了疫苗和免疫系统。但是,因为医学领域其他新的发现,现在不管抗原漂移多严重,造成的流感有多致命,它也并不会再造成流感大爆发,不会造成如1889—1890年、1918—1919年、1957年和1968年时那样席卷世界的大流感。

  6.关于“抗原漂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抗原漂移发生的原因是突变显著改变了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的形状。

  B.抗原漂移是病毒入侵人体时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

  C.抗原漂移出现时,如果人的免疫系统拥有能结合以往形态抗原的抗体,病毒就难以在人体获得立足点。

  D.抗原漂移引发的流行病,一次就会造成至少10000人的死亡。

  7.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麻疹病毒的抗原之所以在其他部分都在突变的时候岿然不动,是因为它的结构一旦发生了变化,整个病毒就不能存活。

  B.流感病毒发生突变的程度与人体免疫系统应答的效力是成反比的,变化越小,免疫系统的应答效力就越高。

  C.人体免疫系统有时难以识别流感病毒,主要是因为病毒中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发生了颜色上的很大变化。

  D.一项研究发现,美国在33年间共出现了19种不同的流行病,从导致死亡的人数来看,流感是最致命的传染病。

  8.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患过一次流感的人,即使注射了疫苗也有可能再次感染,但是患过一次麻疹的人,却可以终身免疫。

  B.如果流感病毒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发生了突变,那么人体的免疫系统就无法识别它们,从而无法破坏病毒。

  C.公共卫生专家已监控了抗原漂移,所以他们很快就会预测流感病毒突变的方向并将疫苗调整得恰到好处。

  D.如果出现了过去那种席卷世界的流感大爆发,那就可以确定在抗原漂移之外还存在其他的原因。

  参考答案:

  6.B(A项“和”要改成“或”;C项原文表述为“病毒就能在人体获得立足点,即使那人的免疫系统已有了能结合以往形态抗原的抗体”;D项“通常一次就会造成至少10000人的死亡”与原文中“高于该疾病通常所导致的死亡数量”矛盾,同时,这也只是美国的一组统计数据。)

  7.B(A项原文表述为“最可能的原因是”;C项“颜色上的很大变化”有误;D项原文表述的是“19种不同的已鉴定的流行病”。)

  8.D(A项原文讲的是“一般就可对其终身免疫”;B项原文讲“有时突变所导致的变化很小,使得免疫系统仍然能够识别它们并与之结合”;C项“很快就会预测流感病毒突变的方向并将疫苗调整得恰到好处”在原文中没有根据。)

《流感病毒》阅读答案2

  流感病毒侵入呼吸道的纤毛柱状上皮内进行复制,释放后再侵入其他上皮细胞。受染的细胞发生变性、坏死和脱落,局部有炎症反应,一般不发生病毒血症。两周后上皮细胞重新出现和修复。流感病毒偶可进入下呼吸道导致肺炎,其病变特征为肺脏充血、水肿呈暗红色,气管与支气管内有血性分泌物。潜伏期1——2天,短者仅数小时。

  流感可分几种。单纯型流感属于最常见的一种,杀伤力不大;第二种是流感病毒性肺炎,少部分病人感染流感病毒后,病变沿上呼吸道向下蔓延累及肺实质,引起肺炎,很多患病者会在5——10日内发生呼吸与循环衰竭而死亡;第三种是中毒型和胃肠型流感,这种类型较为少见,主要表现为高热及循环功能障碍,血压下降,可出现休克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严重征候,病死率高。1918——1919年的那次流感属于第二类,因而死亡人数极多。

  流感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播能力,而且在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具有良好的复制能力。这也是它容易造成巨大伤害的原因。流感流行除了流感病毒变异很大,每次引起大流行都有变异而造成巨大的杀伤力外,与我们过去和现在都没有什么有效的药物对付流感病毒也有关。另一方面,每次流感流行都与人们轻视这种疾病和没有做好隔离有关。同时流感流行具有隐蔽突袭的特点,颇有“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的特征,来时无影,去时无踪,往往突然爆发,迅速蔓延,危及面广,因而容易造成较大伤害。

  而患流感后的并发症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流感可导致一些严重的并发症。主要是继发细菌感染,如咽喉炎、中耳炎、鼻窦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因为病毒感染破坏了呼吸道上皮细胞,损害了呼吸道的自然防卫功能,致使致病细菌乘虚而入,并在局部聚积,引起感染。很多人都是从流感开始,继发肺炎,最后导致死亡。

  当然,患过流感和未患过流感的人产生的免疫力不同。一般而言,尽管流感病毒变异较大,但患过流感的人对相同或相似病毒株所引起的流感有较强的抵抗能力。比如,1977年“俄罗斯流感”,病毒株是HINI流感病毒,主要侵袭1957年以后出生的`人,因为他们身上没有对抗这病毒的抗体。而出生于1957年前的人经历过HINI型病毒的侵袭,体内会产生抗体,因而对于1977年再次出现的甲型流感HINI病毒株感染具有免疫力和抵抗力。

  1.不属于流感病毒容易造成巨大伤害的原因的一项是:( )A.流感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播能力和良好的复制能力。B.流感病毒变异很大,使其具有巨大的杀伤力。C.流感病毒传播具有隐蔽突袭的特点,让人防不胜防。D.流感病毒引起的并发症如支气管炎、肺炎等常常致命。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A.人体内受流感病毒侵害的器官是上下呼吸道。B.流感病毒进入人体后能够进行自我复制。C.患感冒后,人呼吸道的自然防卫能力就会丧失。D.中毒型和胃肠型流感虽然少见但病死率高。3.根据文章的意思,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要重视流感的危害,在流感暴发时作出隔离防护,就能有效控制疫情传播。B.患过流感的人对相同或相近似的病毒株所引起的流感具有免疫力。C.流感病毒变异很大,所以防治流感用的流感疫苗也要不断地更新。D.轻微的流感即使没有治疗,一般在两周后流感的症状也会自然消失。

  答案:

  1.D

  2.C

  3.B 答案解析: 1.试题分析:第三段是介绍“造成巨大伤害”的原因,而第四段从“而患流感后的并发症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这一句可以看出,是介绍“导致死亡”的原因。“造成伤害”不一定会导致死亡,所以D项混淆了概念。

  考点: 本题是看似是分析综合,实际是对“理解”能力的考查,能力层级为B级。

  2.

  试题分析:原文“病毒感染破坏了呼吸道上皮细胞,损害了呼吸道的自然防卫功能”并没有说“丧失了防卫功能”,属于过于绝对。

  3.

  试题分析:原文“一般而言,尽管流感病毒变异较大,但患过流感的人对相同或相似病毒株所引起的流感有较强的抵抗能力”,从“有较强的抵抗力”并不能得出“具有免疫力”这一结论,所以B项属于偷换概念。

《流感病毒》阅读答案3

  ①猪流感猪流感(Swine Flu)是猪群中发现的一种可引起地方性流行性感冒的正黏液病毒,属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由甲型流感病毒(A型流感病毒)引发,这种病通常爆发于猪之间,但很少导致猪的死亡。

  ②2009年4月猪流感在墨西哥爆发,现已造成150多人死亡,并且向全球蔓延。已经有39个国家发现感染病例,跨了几大洲,全部感染个案17000多例。我国到目前为止确疹病例为51例,出现了第二代的(由输入性而感染的病例称为第二代)病例。另外,在墨西哥、纽约等地出现了一些小规模的群体流行事件,到了 6月3日,非洲出现了第一例确疹猪流感病例,世卫组织也把危险等级提高到了最高级6级,可见其也有较强的传染性。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潜伏期一般1至7天,较流感、禽流感潜伏期长。秋冬季属高发期,但全年可传播,其季节性不强,不像一般的流感有很强的季节性。以往曾经发生人类感染猪流感,但未有发生人传人案例。据统计甲型H1N1的致死率为5%,但根据目前的发病人数及死亡人数统计,致死率接近1%,但还是比普通流感高一些,普通流感的死亡率在0.2%左右。

  ③人感染猪流感后的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和呕吐,重者会继发肺炎和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④猪流感尚未出现治疗疫苗,但可以使用达菲或中药进行控制。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空气和接触传播(喷嚏、咳嗽和物理接触传播),易感人群多为青壮年,而非老人和儿童。,目前尚无证据表明猪流感能通过食物传播。因此,食用处理得当的熟猪肉和猪肉制品是安全的。将猪肉烹制内部温度达到71℃,可杀死细菌和病毒。 因此正确的做法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尤其是接触过公共物品后要先洗手再触摸自己的眼睛、鼻子和嘴巴;打喷嚏和咳嗽的时候应该用纸巾捂住口鼻;室内保持通风等。

  1、猪流感病毒有哪些明显的特征?

  2、第②段中划线句子“据统计甲型H1N1……死亡率在0.2%左右”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第①段中“这种病毒通常暴发于猪之间”的“通常”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4、面对猪流感病毒,我们应采取哪些防范措施?请简要概括。

  5、本文介绍了猪流感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

  答案:

  1、猪群中发现的`一种可引起地方性流行性感冒的正黏液病毒;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由甲型流感病毒引发。

  2、列数字、做比较。准确说明了猪流感的死亡率比普通流感高。

  3、不能。通常指的是一般情况下,不排除特殊情况。去掉就只是在猪之间爆发,与事实不符。用上它,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和咳嗽的时候应该用纸巾捂住口鼻;室内保持通风。5、什么是猪流感;猪流感的现状;人感染后的症状;猪流感的治疗和预防。

【《流感病毒》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等 阅读答案06-26

等阅读及答案07-23

散文阅读与答案:《邂逅黄姚》阅读答案06-21

手阅读理解及答案最新 手阅读答案07-20

相认阅读理解答案 相认阅读答案12-10

求婚阅读答案 求婚阅读理解答案12-10

理发阅读答案 理发阅读理解答案12-10

面试阅读理解及答案 面试阅读答案解析07-02

《母亲给出的答案》阅读答案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