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阅读答案

时间:2024-01-06 12:44:58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磨阅读答案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阅读答案了,阅读答案可以有效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知识。一份好的阅读答案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磨阅读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磨阅读答案

磨阅读答案1

  ①书有许多种。有的明白晓畅,使人轻松;有的艰深晦涩,让人费解。而真正值得我们阅读的,往往是那些“磨脑子”的书。

  ②与一般的书籍比较起来,“磨脑子”的书具有更加密集的信息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往往是前人思想的精华、阅历的浓缩。它不是那种读起来驾轻就熟的书,而是不静下心来深入思考就不能理解的书,是要经常在笔记本上记下大量困惑和疑问的书。读这种书的感受就好像啃骨头,费劲,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吃现成的肉当然也好,但终究不如啃骨头来得有劲。

  ③读“磨脑子”的书,能够提高人的理解力和思维水平。生物学告诉我们,人的智力是用进废退的。能否经常给自己出难题,面对困难超越自我,本身就是一个人素质高下的集中表现。燕雀安于暖巢,只有雄鹰才能在风雨中翱翔。常读一览无余的书,会使原本聪慧的头脑退化。

  ④人的愉悦程度大抵与其付出的劳动量和劳动时间成正比。读“磨脑子”的书有点像高强度的体育运动,不花上吃奶的力气就不能达到应有的水平。惟其如此,它所带来的快乐才非同一般,它赐给我们的礼物才格外珍贵。试想,上珠穆朗玛峰的快乐岂是随便踏上哪个土包儿可以比拟的?

  ⑤俗话说,宁尝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磨脑子”的书正像鲜桃,而大量克隆的信息垃圾充其量只配叫做“烂杏”。读一本“磨脑子”的书,还是一次与智者的对话。它使人暂别琐碎与平庸、浮躁与虚妄,而变得神清气爽,心灵宁静。对于这样一种难得的体验,聪明人是不该长久疏远的。

  ⑥真正的读书人都有同感,好书一定要精读。一目十行的读法或许适合一般读物,但对于磨脑子的书绝不适宜。真正的好书甚至使我们有意放慢阅读速度,就像一个贪婪的孩子舍不得一口吃完手中的糖果一样。

  ⑦ 要真正读一本“磨脑子”的书,还要学会适当地拒绝。著名作家李敖先生夜晚从不看电视,全用来阅读那些经过时间检验和沉淀的“老书”。拒绝,还意味着,既不为某些时髦的写作分心,也不对人为的热点动心,更不为虚假的创造操心。不仅如此,网络的`精彩,球赛的热闹,酣睡的香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应该适当拒绝的。否则的话,什么时候“磨脑子”呢?

  1.短文第①段中概括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中画横线句子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这种书”的具体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本段语句回答)

  3.③一⑤段各从哪些方面论述了读“磨脑子”书的益处?请依序摘要回答。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现成的肉”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烂杏”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实际,你认为文中空格处还可以填入哪些应该“拒绝”的内容,请写在文中的空格内,句式与上文一致。

  6.名著往往是“经过实践检验和沉淀”的“磨脑子”的书。请从《三国演义》中写出你喜欢的一个人物并简要谈谈你对这个人物的评价。

  参考答案:

  1.真正植得我们阅读的。往往是那些“磨脑子”的书

  2.(1)比喻论证 (2)静下心来深入思考,要经常在笔记本上记大量困惑和疑问

  3.(1)能够提高人的理解力和思维水平(2)带来的快乐非同一般(3)与智者的对话

  4.(1)不“磨脑子”的书(2)大量克隆的垃圾信息

  5.游戏的畅快、电脑的奇迹、影视的缤纷、旅游的轻松(答案不唯一)

  6.例如:诸葛亮:忠心耿耿、足智多谋

磨阅读答案2

  课外阅读(8分)

  磨针溪在眉州①象耳山下。世传②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小溪,逢老媪③方( )磨铁杵,白怪而问之,媪曰:“欲( )做针。”白曰:“铁杵成针,得乎?”曰:“但( )需工夫深!”太白感其意,还卒业④。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释:①眉州:地名,今四川省眉山一带。②世传:世世代代相传。③媪:年老的妇女。④卒业:完成学业。

  小题1:在括号中解释文中划线词的含义。(4分)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2分)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小题3:从这则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离开 (2)正 (3)想 (4)只

  小题1:李白被她的行为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

  小题1:凡事只要肯下功夫,就能取得成功。

  小题1:试题分析:这几个词语只要知道在课内文言文中的意思,即可正确做答。如“去”在文言文中就是“离开”的意思。“欲”在文言文中一般就是“想,想要”的意思。“但”在此句中是“只要,只”的意思。“方”属文言文中的多义词,如“方圆”“正,正在”等,在此句中应译为“正,正在”。如果实在不知,可根据语境推断一下。这个小短文也是我们很熟悉的“铁杵磨成针”故事。

  小题1: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句中的'关键词有“感” “卒”,其中的“感”是被动用法,“卒”是终于的意思,根据语境可译为“完成”。把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小题1:试题分析:上面的小短文讲述了李白放弃学业跑出去玩耍,遇到一个用铁杵磨针的老太太,他被老太太的行为感动了,回去完成了学业。根据这些内容可知,这是我们熟悉的“铁杵磨针”的故事。故事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老太太的那句“但需工夫深!”,所以它的启示在于要肯下功夫,坚定不移地为目标而努力。

磨阅读答案3

  磨

  ①龙涎香是世界上香味最为持久的香料,被誉为“香料皇后”,它是抹香鲸分泌的一种液体日积月累后形成的包块。它的诞生令人惊叹,它是由抹香鲸吞食的尖利物不断磨蚀内脏而产生的。所以经历磨,才能创造美好;承受磨,才能变得更好。

  ②戏剧性的遭遇打磨着棱角分明的石头,使之变得光滑、圆润;我们随着生命的洪流追逐,经历岁月的磨蚀,逐渐变得从容、美好。

  ③磨,缔造辉煌。痛苦、失败是一种磨砺。克服困难往往就是成功的契机,坚忍不拔的努力迟早会有所收获。数十年的跋涉困苦是对李时珍的磨蚀,正因如此,才会有《本草纲目》的诞生,才会有他在医药学上的成就;十年辛苦是对曹雪芹的磨蚀,于是才有了《红楼梦》的问世,才有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又一座高峰;官场的'黑暗和残酷的现实是对郑板桥的磨蚀,于是才有了住寒舍、画青竹的一方净土,才有了“扬州八怪”之首席。

  ④人生的艰辛苦难是一种磨蚀,欢乐和盛誉何尝不更是一种磨蚀?余秋雨曾认为作家更应是一位行者,沿途的风景会让作者以及作品更有内涵。经历磨蚀,才会从容温和,才会厚重敦实。诺贝尔文学奖对莫言来说未尝不是人生的磨,然而他经历这种欢乐和盛誉却能宠辱不惊,平静美好。而相反,拿破仑被战争的胜利冲昏了头脑,没有能经受住成功的磨蚀,最终兵败滑铁卢,抱憾终身。世事也是如此,人们有时在严酷的环境经受磨折,能平安度过危机,反而在安逸的环境掉以轻心,酿成悲剧。由此看来,“胜不骄”也是一种磨。

  ⑤人生从来就是一场艰难的旅行,生活磨蚀着我们,我们必须承受生活的磨砺。因此不必为失败而抱怨,也不必为胜利而忘形。磨与承受磨的过程会痛,这种痛就是成长的内涵。在磨的过程中,我们失去了不请世事、轻浮急躁,必然收获精明干练、成熟稳重,这种得失交换其实是值得的,更是生命的必然。好比练习芭蕾,只有经历过钻心的苦痛,才会成为真正舞者,才会找到艺术的真谛,感受生活的宁静和美好。人类正是历经磨难而甘之如饴,才将我们的生命演绎得如此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如诗如画,如梦如歌……

  ⑥泰戈尔曾说:“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砺,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间的绝唱。”正如司马迁所述“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珍珠的圆润光泽就是来自砂砾的磨蚀。这个世界上,也许尽如人意的事并不多,只有多一些忍耐,多一些等候,多一些磨砺,才能有最醇厚的“龙涎香”。

  (选自《青年文摘》,有删改)

  1.下列对选文中心论点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A.经历磨,才能创造美好;承受磨,才能变得更好。

  B.痛苦、失败是一种磨,“胜不骄”也是一种磨。

  C.只有多一些忍耐,多一些等候,多一些磨砺,才能有最醇厚的“龙涎香”。

  D.磨与承受磨的过程会痛,这种痛就是成长的内涵。

  2.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本文事实论据的一项是()

  A.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B.司马迁受辱后,身处逆境,撰写出“史家之绝唱”—《史记》。

  C.苏轼“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迎来创作高峰。

  D.愚公“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感动上天,天帝助其移走太行、王屋二山。

  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在论证中心论点时采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有力地论证了作者的观点。

  B.文章第①段写“龙涎香”的产生过程,不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且也可以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C.文章第③段和第④段之间有递进关系,困难和苦难是人生的一种磨蚀,然而欢乐和盛誉更是人生的一种磨蚀。

  D.文章第⑤段中作者所举的练习芭蕾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人生从来就是一场艰难的旅行”这一观点。

  【答案】

  1.A

  2.D(D项中所举愚公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强调的是诚心,并非“经历磨,才能创造美好;承受磨,才能变得更好”)

  3.D(D项中练习芭蕾的例子是为了证明“磨与承受磨的过程会痛,这种痛就是成长的内涵”)

磨阅读答案4

  人与石头的厮磨

  梁 衡

  ①中国人对于石头的感情久远而又亲近。人类开始生活,利用它为工具。等到人类有了文字后,这冰冷的石头就这样与人类携手进入文明时代。历史在走,人情、文化、风俗在变,这载有人类印痕的石头却静静地躺在那里,为我们存了一份真情、真貌,总会让我们从心底泛出一种崇高,一缕温馨。

  ②于是以石记史、以石为文,于是“入石三分”,人以文化心理刻石,那石面石纹里就浸透着人文的痕迹。石头每时每刻都在人类的怀抱里温暖着,一代代传递着。

  ③敦煌、麦积山、云岗、龙门、大足,佛教一路西来,站站都留下巨型的石窟。这都是积数代人的力量才能成。像乐山大佛那样,将一座山刻成一个大佛,用了九十年的时间,这需要何等惊人的毅力,而且必须有社会的氛围,这只有宗教的信仰力才能办到;但也有的是为了宣扬其他。冯玉祥好读书,他住庐山时心有所悟,就将《孟子》的一整段话刻在对面的石壁上。身临文化的山谷之中,你会感到一股石头文化特有的磅礴之力。

  ④那一年我到镇江,在焦山寺碑林里见到一方石头,上面刻有一幅地图,名《禹迹图》,是大禹治水,天下初定后的版图。上面有山川河流及551个地理名称。这是我见到的最久远的地图,英国人李约瑟说这是世界上最杰出的古地图。现在长江大坝已经蓄水,又谁能想到百米水下将要永远淹没一段石上的文化。原来在涪陵城的江面上有一道石梁,水枯时现,水丰时没,古人就用它刻记水文的变化。考古学家习惯将地表数米厚的土壤称为文化层。人们一代一代,耕作于斯,歇息于斯,自然就于这土层中沉淀了许多文化。那么,突出于地表的石头呢,自然就更加首当其冲地记录文化,它不仅是文化层,而且是文化之碑,历史之柱。

  ⑤人对石头的崇拜,是因为那石上所浸透着的文化汁液。石虽无言,文化有声。记得徐州汉墓刚出土,最让我感动的是每个墓主人身边都有一块十分精美的碑刻,今天都可用作学书法的范本。但这在当时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丧葬配件,平常得如同墓中的一把土。许多现在已被公认的名帖,其实当年就是这样一块墓中普通的只是用于干别的事情的石头,本与书法无关。如有名的《张黑女碑》,人们临习多年,赞颂有加,至今却不知道何人所写。就像飞鸟或奔跑的野物无意中的带着植物的种籽传向远方。人们在将石头充作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时,无意中也将艺术传给了后人。

  ⑥那一年我到青海塔尔寺去,被一块普通的石头大大感动。说它普通,是因为它不同于前面谈到的有字之石。它就是一块路边的野石,其身也不高,约半米;其形也不奇,略瘦长,但真正是一块文化石。当年宗喀巴就是从这块石头旁出发进藏去学佛。他的老母每天到山下背水时就在这块石头旁休息,西望拉萨,盼儿想儿。泪水滴于石,汗水抹于石,背靠小憩时,体温亦传于石。后来,宗喀巴创立新派成功,塔尔寺成了佛教圣地,这块望儿石就被请到庙门口。现在当地虔诚的信徒们来朝拜时,都要以他们特有的生活习惯来表达对这块石头的崇拜。有的在其上抹一层酥油,有的放一枚银针,时间一长,这石的原形早已难认,完全被人重新塑造出了一个新貌,真正成了一块母亲石。这是一块伟大的圣母石。它也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所有母亲的慈爱,也照出了所有儿女们的惭愧。不分信仰,不分语言,所有的中外游人都会在这块普通的石头前心灵震颤。

  ⑦无论社会如何进步,天不变,石亦不烂,石头将与人相厮相守到永远。

  16.“人以文化心理刻石,那石面石纹里就浸透着人文的痕迹。”从第③段看,这里的“文化心理”具体指什么?(4分)

  17.文章的第⑥段,作者为什么说塔尔寺门口的那块石头是“普通”的,又“真正是一块文化石”?(6分)

  18.从全文看,“人与石头的厮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19.对文章的赏析,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4分) ( )( )

  A.本文用生活的实例,主要从文化的角度,写人与石头的关系,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思 想,写出了人“以石记史、以石为文”的心理原因。

  B.“考古学家习惯将地表数米厚的土壤称为文化层”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类生活的本身 就是一种文化,积淀下来,可以让后人得到文化信息。

  C.文章以“无论社会如何进步,天不变,石亦不烂,石头将与人相厮相守到永远”结尾,既绾结了全文,又照应了文题,结构严谨。

  D.作者在第三段写大型的佛像石刻,歌颂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勤劳的`品格,在生产力极不发达时就创造出如此的奇迹。

  E.石头本身没有刻意表达人类的永恒,但历史上的一些平常、无心的举动,却给后人留下丰富的文化遗产,如《张黑女碑》就是这种情况的体现。

  参考答案

  16.(4分)表达崇拜之情(宗教崇拜之情/宗教信仰),宣扬某种精神(感悟) (每点2分)

  17.(6分)①说它“普通”,是因为它是无字的石头,是路边的野石,其身不高、其形不奇;说它“真正是一块文化石”,是因为它寄寓了母亲的慈爱,表达了对母爱的赞美,每个人都能从它身上感到心灵的震动。(每点3分)

  18.(6分)①人类开始生活,利用它为工具。(当石头作为生产工具时,是我们生存的起码保证);②当石头作为书写工具(人类有文字后),它们是传承文明的裁体;③当石头被寄 寓(赋予)了人类真挚的情感时(石头为我们存了一份真情),它是我们心灵深处的一面镜子(使我们心灵震颤)。(每点2分)

  19.(4分)AD(A文章着重写文化现象,而不是写“心理原因”;D写“大型的佛像石刻”的目的并非“歌颂”,而是交代“人以文化心理刻石”的文化心理之一是表达崇拜之情。)

磨阅读答案5

  铁杵磨针阅读答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宋.祝穆《方舆胜览.卷五三.磨鍼溪》) 注:[媪](ǎo)年老的妇人。[杵](chǔ)棒槌。[卒业]完成学业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去: 离开

  方:正在

  还:返回

  卒: 完成,结束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 1)问之,曰:“欲作针。”(代老太太 )

  2)学而时习之( 以前的知识) 3)一日曝书画,牧童见之(代词,指书画 )

  4)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它,指代前文“此正午牡丹也”这件事 )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答案:李白被老妇人感动了,回去完成了学业

  你从这则故事中得到哪些启示?

  答案:功夫不负有心人,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够成功。 ()

  译文:

  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一天,乘老师不在屋,悄悄溜出门去玩儿。

  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

  老婆婆说:“我在磨针。”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铁杵总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

  聪明的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学校。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奋读书,终于完成了学业。老婆婆说自己姓武,直到今天小溪的旁边依然有一块岩石叫武氏岩。

磨阅读答案6

  

  ①龙涎香是世界上香味最为持久的香料,被誉为“香料皇后”,它是抹香鲸分泌的一种液体日积月累后形成的包块。它的诞生令人惊叹,它是由抹香鲸吞食的尖利物不断磨蚀内脏而产生的。所以经历磨,才能创造美好。承受磨,才能变得更好。

  ②戏剧性的遭遇打磨着棱角分明的石头,使之变得光滑、圆润;我们随着生命的洪流追逐,经历岁月的磨蚀,逐渐变得从容、美好。

  ③磨,缔造辉煌。痛苦、失败是一种磨砺。克服困难往往就是成功的契机,坚忍不拔的努力迟早会有所收获。数十年的跋涉困苦是对李时珍的磨蚀,正因如此,才会有《本草纲目》的诞生,才会有他在医药学上的成就;十年辛苦是对曹雪芹的磨蚀,于是才有了《红楼梦》的问世,才有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又一座高峰;官场的黑暗和残酷的现实是对郑板桥的.磨蚀,于是才有了住寒舍、画青竹的一方净土,才有“扬州八怪”之首席。

  ④人生的艰辛苦难是一种磨蚀,欢乐和盛誉何尝不更是一种磨蚀?余秋雨曾认为作家更应是一位行者,沿途的风景会让作者以及作品更有内涵。经历磨蚀,才会从容温和,才会厚重敦实。诺贝尔文学奖对莫言来说未尝不是人生的磨,然而他经历这种欢乐和盛誉却能宠辱不惊,平静美好。而相反,拿破仑被战争的胜利冲昏了头脑,没有能经受住成功的磨蚀,最终兵败滑铁卢,抱憾终身。世事也会如此,人们有时在严酷的环境经受磨折,能平安度过危机,反而在安逸的环境掉以轻心,酿成悲剧。由此看来,“胜不骄”也是一种磨。

  ⑤人生从来就是一场艰难的旅行,生活磨蚀着我们,我们必须承受生活的磨砺。因此不必为失败而抱怨,也不必为胜利而忘形。磨与承受磨的过程会痛,这种痛就是成长的内涵。在磨的过程中,我们失去了不谙世事、轻浮急躁,必然收获精明干练、成熟稳重,这种得失交换其实是值得的,更是生命的必然。好比练习芭蕾,只有经历过钻心的苦痛,才会成为真正的舞者,才会找到艺术的真谛,感受生活的宁静和美好。人类正是历尽磨难而甘之如怡,才将我们的生命演绎得如此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如诗如画,如梦如歌……

  ⑥泰戈尔曾说:“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砺,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间的绝唱。”正如司马迁所述“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珍珠的圆润光泽就是来自沙砾的磨蚀。这个世界上,也许尽如人意的事并不多,只有多一些忍耐,多一些等候,多一些磨折,才能有最醇厚的“龙涎香”。

  (《青年文摘》20xx第11期,有删改)

  1.请归纳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

  2.第④段画线句子除用了例证法外,还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分析其作用。(3分)

  3.文章第③段和第④能否调换顺序?结合文本分析理由。(3分)

  4.第⑥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答案:

  (二)磨(12分

  1.①承受磨难,我们才能更好。②磨,会把我们变得更好。③只有经历磨难,我们才会取得成功。(答出以上其中一句3分,意思与以上其中一句相符也可)

  2对比论证(1分),用莫言和拿破仑的经历作对比,证明了“欢乐和盛誉也是一种磨难”这一分论点,从而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2分)

  3不能。理由因为第③段和第④之间有递进(逻辑)关系(1分),困难和苦难是人生的一种磨难然而欢乐和盛誉更是人生的一种磨砺(他们之间存在层次的上递进关系)(2分)。

  4.①引用了名言作为道理论据,再次论证了中心论点增加了权威性和说服力;②再次总结中心论点,提出希望与建议;③在结构上照应开头,首尾呼应。(答出1点2分,答出2点3分。)

磨阅读答案7

  读“磨脑子”的书吧

  ①书有许多种。有的明白晓畅,使人轻松愉悦;有的艰深晦涩,让人费解。而真正值得我们阅读的,往往是那些 “磨脑子”的书。

  ②与一般的书籍比较起来,“磨脑子”的书具有更加密集的信息量和思想内涵,它往往是前人思想的精华,阅历的浓缩。它不是那种读起来驾轻就熟的书,而是不静下心来深入思考就不能理解的书,是要经常在笔记本上记下大量困惑和疑问的书。读这种书的感受就好像啃骨头,费劲,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吃现成的肉当然也好,但终究不如啃骨头来得有劲。

  ③读“磨脑子”的书,能够提高人的理解力和思维水平。生物学告诉我们,人的智力是用进废退的。能否经常给自己出难题,面对困难超越自我,本身就是一个人素质高下的集中表现。燕雀安于暖巢,只有雄鹰才能在风雨中翱翔。常读一览无余的书,会使原本聪慧的头脑退化。

  ④人的愉悦程度大抵与其付出的劳动量和劳动时间是成正比。读“磨脑子”的书有点像高强度的体育运动,不花上吃奶的力气就不能达到应有的水平。惟其如此,它所带来的.快乐才非同一般,它赐给我们的礼物才格外珍贵。试想,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快乐岂是随便踏上哪个土包儿可以比拟的?

  ⑤俗话说,宁尝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磨脑子”的书正像鲜桃,而大量克隆的信息垃圾充其量只配叫做“烂杏”。读一本“磨脑子”的好书,还是一次与智者的对话。它使人暂别琐碎与凡庸、浮躁与虚妄,而变得神清气爽、心灵宁静。对于这样一种难得的体验,聪明人是不该长久疏远的 。

  ⑥真正的读书人都有同感,好书一定要精读。一目十行的读法或许适合一般读物,但对于“磨脑子”的书绝不适宜。真正的好书有时甚至使我们有意放慢阅读速度,就像一个贪婪的孩子舍不得一口吃完手中的糖果一样。

  ⑦要真正读一本“磨脑子”的好书,还要学会适当地拒绝。著名作家李敖先生夜晚从不看电视,全部用来阅读那些经过时间检验和沉淀的“老书”。拒绝,还意味着,既不为某些时髦的写作分心,也不对人为的热点动心,更不为虚假的创造操心。不仅如此,网络的精彩,球赛的热闹,酣睡的香甜, , ,都是应该适当拒绝的。否则的话,什么时候“磨脑子”呢?(选自《中国教育报》)

  10、短文第① 段中概括全文内容的句子是: 。(2 分)

  11、第② 段告诉我们,读“这种书”的具体要求是:

  12、第③——⑤ 段各从哪些方面论述了读“磨脑了”的书益处?请依序摘要回答。(3 分)

  ( 1 )

  ( 2 )

  ( 3 )

  13、文中加点词语“现成的肉”在文中指的是:(),“烂杏”在文中指的是:()。(2 分)

  14、联系实际,你认为文中空格处还可以填入哪些应该“拒绝”的内容,请写在下面的空格内,句式与上文一致。(3分)

  参考答案:

  10、而真正值得我们阅读的,往往是那些“磨脑子”的书。(2 分)

  11、静下心来深人思考,在笔记本上记下大量困惑和疑问。(两个要求各1分,意合即可。共2 分)

  12 、( l) 能够提高人的理解力和思维水平。

  (2)带来的快乐非同一般。

  (3 )与智者对话(或“使人神清气爽、心灵宁静”) (每点l 分,共3 分)

  13、 ( 1) 不“磨脑子”的书

  (2)大量克隆的信息垃圾(每空l 分,共2 分)

  14、示例:游戏的畅快 电脑的奇迹 (影视的缤纷 旅游的轻松 散步的悠闲)(每空l 外,句式l 分,共3 分)

磨阅读答案8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①方磨铁杵②,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③。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①[媪](ǎo):老的妇人。②[杵](chǔ):棒槌。③[卒业]:完成学业

  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3分)

  (1)弃去()

  (2)老媪方磨铁杵(  )欲作针()

  离开、正在、想要

  10.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答: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动,回去完成了学业。

  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动(或被她的话感动),回去完成了学业。

  还,1分。卒业,完成学业。大意,1分。

  11.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3分)

  成语:铁杵磨针,铁杵磨成针,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均可。(1分)

  启示: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无论多么难的事情都会成功。(2分)

  译文

  磨针溪坐落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她正在那里磨一根铁棒,李白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老妇人说:“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那老妇人自称姓武。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

磨阅读答案9

  ①书有许多种。有的明白晓畅,使人轻松;有的艰深晦涩,让人费解。而真正值得我们读的,往往是那些磨脑子的书。与一般的书籍比起来,磨脑子的书具有更加密集的信息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往往是前人思想的精华、阅历的浓缩。它不是那种读起来驾轻就熟的书,而是不静下心来深入思考就不能理解的书,是要经常在笔记本上记下大量困惑和疑问的书。读这种书的感受就好像啃骨头,虽然费劲,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吃现成的肉当然也好,但终究不如啃骨头来得有劲。

  ②读磨脑子的书,能够提高人的理解力和思维水平。生物学告诉我们,人的智力是用进废退的。能否经常给自己出难题,面对困难超越自我,本身就是一个人素质高下的集中表现。燕雀安于暖巢,只有雄鹰才能在风雨中翱翔。常读一览无余的书,会使原本聪慧的头脑退化。

  ③人的愉悦程度大抵与其付出的劳动量和劳动时间成正比。读磨脑子的书有点像高强度的体育运动,不花上吃奶的力气就不能达到应有的水平。惟其如此,它所带来的快乐才非同一般,它赐给我们的礼物才格外珍贵。试想,上珠穆朗玛峰的快乐岂是随便踏上哪个土包儿可以比拟的?

  ④俗话说,宁尝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磨脑子的书正像鲜桃,而大量克隆的信息垃圾充其量只配叫做烂杏。读一本磨脑子的书,还是一次与智者的对话。它使人暂别琐碎与平庸、浮躁与虚妄,而变得神清气爽,心灵宁静。对于这样一种难得的体验,聪明人是不该长久疏远的。

  ⑤真正的读书人都有同感,好书一定要精读。一目十行的读法或许适合一般读物,但对于磨脑子的书绝不适宜。真正的好书甚至使我们有意放慢阅读速度,就像一个贪婪的孩子舍不得一口吃完手中的糖果一样。

  ⑥要真正读一本磨脑子的书,还要学会适当地拒绝。拒绝,意味着,既不为某些时髦的写作分心,也不对人为的热点动心,更不为虚假的`创造操心。不仅如此,网络的精彩,球赛的热闹,酣睡的香甜,都是应该适当拒绝的。否则的话,什么时候磨脑子呢?

  1. 磨脑子的书的特点是信息量密集、思想内涵深刻 。而第④段划线句中的大量克隆的信息垃圾是指那些 没有自己的思想主见、人云亦云 的书。

  2.作者希望人们多读磨脑子的书。它的好处在于:

  (1)能提高人的理解力和思维水平。

  (2)读懂后能给人带来更大的快乐。

  (3)能让人暂别琐碎和平庸、浮躁和虚妄,变得神清气爽,心灵宁静。

  3.著名作家李敖先生夜晚从不看电视,全用来阅读那些经过时问检验和沉淀的老书一句可以作为第 ⑥ 段的事实论据,理由是这句话是说李敖拒绝电视的诱惑,沉下心来阅读经典书籍,可以为这段话的观点服务。

  4.本分采用的论证结构是 B 。

  A、总分 B、层进 C、并列 D、对比

磨阅读答案10

  “磨”到最后

  “我磨墨,墨磨我”,这是画家韩羽的一枚书法印章。他自幼热爱文学、戏剧。搞漫画创作,是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的。那时,他向省报投稿,天天投,天天退,如此持续了几年,把美术编辑都投怕了。他在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时曾幽默地写下了如此对联:“惯以坏画充好画,聊将嘘声作赞声。”

  两个“磨”字,意蕴深远,耐人寻味。磨墨,“朵朵花开淡墨痕”,磨我,独树一帜丹青手。他的书画功底老到、深厚,不但“磨”进了电影、戏剧,而且“磨”进了书法、“磨”进了文章杂学。他的书、画、文章,外行觉得有意思,内行觉得见功夫,堪称独一无二。他创作极认真,圈里人都知道,韩先生一是作画少,另就是自己不满意的作品绝不拿出来,而是撕掉。他的标准不是创作不出手,他不愿重复自己,不愿复制自己。他的作品轻松好玩,令人赏心悦目,据说他的创作过程是很痛苦的。先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继而掼笔撕纸、长吁短叹,久不得其要,继而灵感偶至,马上抓住。韩羽的“磨”字诀给人生以太多的教益。

  磨,磨难、磨炼、磨砺、磨合……似乎都和人生有缘,所以许多人生警语,也都带着“磨”字:“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宝剑锋从磨砺出”……警示人们要认识磨、善待磨、不怕磨,要耐磨、多磨、自觉磨。“磨”是砥砺,增其锋利,“磨”是打造,锻出新生;“磨”是一次次与外力的.对抗和较量,是一个个引发事物发生渐变的过程。《浮士德》里土地之神唱了这样一首人生之歌:“生潮中,业浪里,淘上复淘下,浮来又浮去,生而死,死而葬,一个永恒的大洋,一个连续的波浪,一个有光辉的生长……”其意蕴涵的也是“磨”。人生是“磨”而强,“磨”而亮,“磨”而奋发向上。有的人下岗了,却打拼出一番新天地;有的人失败了,却东山再起;有的双腿失灵,却走得更远了……自古雄才多磨难,酸甜苦辣各种滋味的“磨”,使得他们砺心练脑、强魂健魄,走向新生。

  巴尔扎克把他的创作经验概括为一句话,刻在他的手杖上:“我粉碎了每一个障碍!”19世纪后期,奥地利作家弗朗茨.卡夫卡,在总结他的一生特别是他的创作时,也引用过巴尔扎克这句话。但是他颠倒了这句话的主语和宾语,他说:“每一个障碍粉碎了我!”大师大见解,磨至粉碎,磨成双向,功夫深,力度大,质量高。不磨不粉碎障碍,无以前进;不磨不粉碎自己,无以提高。大凡德高望重者、事业辉煌者、叱咤风云者,莫不是磨着困难磨着自己、粉碎着障碍粉碎着自己,步向新生、步向辉煌的。有人想轻松之磨,磨来磨去无精神;有人作虚假之磨,碌碌无为度一生。所以,磨须有心有志,磨要脱胎换骨。

  贝多芬说:“卓越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于己的遭遇里百折不挠。”人生曲折,跌宕起伏,“万事如意”、“一帆风顺”,只是希冀和祝福,“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倒是司空见惯。然而,许多人对“磨”厌恶、惧怕,在他们心目中,一蹴而就是快慰,反反复复是窝囊,总想三板斧劈尽一切障碍,三把火烧出一片新天地,往往事与愿违。而磨砺临头不去“磨”,被动挨“磨”怨天尤人,如此人生态度则更不可取。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的诗句告诉世人,人生的磨击是少不了的,关键在于自身坚劲,经磨、耐磨、迎“磨”而上,就会磨出灿烂的人生。

  1.说说题目“‘磨’到最后”蕴含着怎样的人生道理。

  2.根据文章内容,理解下面两句话的意思。

  ①我粉碎了每一个障碍!

  ②每一个障碍粉碎了我!

  3.文章开头不提观点,却从韩羽的书法创作和成就写起,作用是什么?

  4.作者说“人生是‘磨’而强,‘磨’而亮,‘磨’而奋发向上”的,请你为本文补充一个因“磨”而成功的事例。

  5.本文有许多语句可作为警句,请任意摘写一句,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

  1.“略”

  2.在人生的道路上,面对艰难困苦、挫折磨难,要经磨、耐磨、迎“磨”而上,磨出灿烂的人生,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意对即可)

  3.第①句意思是:我战胜了人生中的每一个困难、挫折;

  第②句的意思:人生中的每一个困难、挫折磨练着我,粉碎着我,使我步向新生、步向辉煌。

  4.由具体的事例引入下面的观点,既为说理提供了有力的论据,又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

  5.示例:

  ①19世纪法国著名的画家米勒,生于农家,年时跟人学画,曾经画出来的画卖不出去,厌倦艺术。一度陷于贫困、苦恼和绝望的深渊。但美丽的乡村激起他的创作激情。他忍受了一切艰难,坚持创作,画出了许多著名的作品,如《播种者》等。

  ②海伦.凯勒的事迹。

  ③邰丽华成功的背后故事。

  ④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磨阅读答案11

  书有许多种。有的明白晓畅,使人轻松;有的艰深晦涩,让人费解。而真正值得我们阅读的,往往是那些“磨脑子”的书。

  与一般的书籍比较起来,“磨脑子”的书具有更加密集的信息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往往是前人思想的精华、阅历的浓缩。它不是那种读起来驾轻就熟的书,而是不静下心来深入思考就不能理解的书,是要经常在笔记本上记下大量困惑和疑问的书。读这种书的感受就好像啃骨头,费劲,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吃现成的肉当然也好,但终究不如啃骨头来得有劲。

  读“磨脑子”的书,能够提高人的理解力和思维水平。生物学告诉我们,人的智力是用进废退的。能否经常给自己出难题,面对困难超越自我,本身就是一个人素质高下的集中表现。燕雀安于暖巢,只有雄鹰才能在风雨中翱翔。常读一览无余的书,会使原本聪慧的.头脑退化。

  人的愉悦程度大抵与其付出的劳动量和劳动时间成正比。读“磨脑子”的书有点像高强度的体育运动,不花上吃奶的力气就不能达到应有的水平。惟其如此,它所带来的快乐才非同一般,它赐给我们的礼物才格外珍贵。试想,上珠穆朗玛峰的快乐岂是随便踏上哪个土包儿可以比拟的?

  俗话说,宁尝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磨脑子”的书正像鲜桃,而大量克隆的信息垃圾充其量只配叫做“烂杏”。读一本“磨脑子”的书,还是一次与智者的对话。它使人暂别琐碎与平庸、浮躁与虚妄,而变得神清气爽,心灵宁静。对于这样一种难得的体验,聪明人是不该长久疏远的。

  真正的读书人都有同感,好书一定要精读。一目十行的读法或许适合一般读物,但对于“磨脑子”的书绝不适宜。真正的好书甚至使我们有意放慢阅读速度,就像一个贪婪的孩子舍不得一口吃完手中的糖果一样。

  要真正读一本“磨脑子”的书,还要学会适当地拒绝。著名作家李敖先生夜晚从不看电视,全用来阅读那些经过时间检验和沉淀的“老书”。拒绝,还意味着,既不为某些时髦的写作分心,也不对人为的热点动心,更不为虚假的创造操心。不仅如此,网络的精彩,球赛的热闹,酣睡的香甜,游戏的畅快,都是应该适当拒绝的。否则的话,什么时候“磨脑子”呢?

  1.“磨脑子”的书有什么特点?(3分)

  2.阅读全文,说说读“磨脑子”的书有哪些益处。(3分)

  3.分析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论证方法及表达效果。(4分)

  (1)“磨脑子”的书正像鲜桃,而大量克隆的信息垃圾充其量只配叫做“烂杏”。

  (2)著名作家李敖先生夜晚从不看电视,全用来阅读那些经过时间检验和沉淀的“老书”。

  4.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经过时间检验和沉淀”的“磨脑子”的文章。请你任选一篇你喜欢并感受深刻的文章,简要地写出你的阅读体验和感悟。(3分)

  参考答案:

  1.密集的信息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前人思想的精华和阅历的浓缩:需要静下心来深入思考与理解

  2.能够提高人的理解力和思维水平:得到非同一般的快乐,是与智者的对话

  3.

  (1)论证和对比论证,“鲜桃”指真正值得阅读的书籍,“烂杏”指大量克隆的信息垃圾。对比鲜明,形象而具有说服力。

  (2)举例论证以具体事例证明读“磨脑子”的书一定要适当地拒绝,增强论证的说服力。

  4.言之成理即可

磨阅读答案12

  【甲】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年且九十( ) (2) 方磨铁杵 ( )

  (3)始一反焉( ) (4)媪自言姓武 ( )

  2.【甲】文中下列几组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且焉置土石 无陇断焉

  B. 惧其不已 其如土石何

  C. 以君之力 河曲智叟亡以应

  D.操蛇之神闻之 告之于帝

  3.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译文】

  (2)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译文】

  4.由【乙】文演变的民间俗语为(1分)

  答:

  5.这两个故事,给你怎样相同的启示?(2分)

  答:

  6.李白勤学苦读,终成诗仙。请再举两个我国古代名人的勤学事例。(2分)

  【人物】 【事例】

  【人物】 【事例】

  7.【甲】文中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移山的目的'是“ ”(用原文回答,2分)

  8.【甲】文写山的高峻、遗男的相助、智叟的阻止、神的搬山对塑造愚公的形象有什么作用?(2分)

  答:

  答案:

  1.(2分)(1)将近 (2)正在 (3)同“返”,往返 (4)说 (各0.5分)

  2.(2分)D

  3.(2分)(1)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1分)

  (2) 李白被她的想法所感动,回去后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学业。(1分)

  (注意译准“固” “彻” “感” “卒”,其余译对大意即可给分)

  4.(1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5.(2分)【示例】做任何事情要有恒心、有毅力,这样才能成功。(符合题意,语言简明通顺,言之成理,即可视情况给分)

  6.(2分)【示例】匡衡 凿壁偷光 / 孙康 映 雪照读 / 车胤 囊萤读书等。 (要求写出真实姓名,事例言简意赅。各1分)

  7.(2分)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各1分)

  8.(2分)从侧面烘托了愚公具有不怕困难的决心、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造福子孙的宏愿。

磨阅读答案13

  铁杵磨针(8分)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媪](ǎo)年老的妇人。[杵](chǔ)棒槌。[卒业]完成学业

  14.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去: 方: 欲:

  15.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答:

  16、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3分)

  答:

  参考答案:

  铁杵磨针

  14、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去:(离开 ) 方:(正 ) 欲 ( 想要)

  15、译文李白被老妇人感动了,回去完成了学业。

  16、持之以恒 启示:只要有毅力,坚持不懈,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磨阅读答案14

  读“磨脑子”的书

  书有许多种。有的明白晓畅,使人轻松;有的艰深晦涩,让人费解。而真正值得我们阅读的,往往是那些“磨脑子”的书。

  与一般的书籍比较起来,“磨脑子”的书具有更加密集的信息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往往是前人思想的精华、阅历的浓缩。它不是那种读起来驾轻就熟的书,而是不静下心来深入思考就不能理解的书,是要经常在笔记本上记下大量困惑和疑问的书。读这种书的感受就好像啃骨头,费劲,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吃现成的肉当然也好,但终究不如啃骨头来得有劲。

  读“磨脑子”的书,能够提高人的理解力和思维水平。生物学告诉我们,人的智力是用进废退的。能否经常给自己出难题,面对困难超越自我,本身就是一个人素质高下的集中表现。燕雀安于暖巢,只有雄鹰才能在风雨中翱翔。常读一览无余的书,会使原本聪慧的头脑退化。

  人的愉悦程度大抵与其付出的劳动量和劳动时间成正比。读“磨脑子”的书有点像高强度的体育运动,不花上吃奶的力气就不能达到应有的水平。惟其如此,它所带来的快乐才非同一般,它赐给我们的礼物才格外珍贵。试想,上珠穆朗玛峰的快乐岂是随便踏上哪个土包儿可以比拟的?

  俗话说,宁尝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磨脑子”的书正像鲜桃,而大量克隆的信息垃圾充其量只配叫做“烂杏”。读一本“磨脑子”的书,还是一次与智者的对话。它使人暂别琐碎与平庸、浮躁与虚妄,而变得神清气爽,心灵宁静。对于这样一种难得的体验,聪明人是不该长久疏远的。

  真正的`读书人都有同感,好书一定要精读。一目十行的读法或许适合一般读物,但对于“磨脑子”的书绝不适宜。真正的好书甚至使我们有意放慢阅读速度,就像一个贪婪的孩子舍不得一口吃完手中的糖果一样。

  要真正读一本“磨脑子”的书,还要学会适当地拒绝。著名作家李敖先生夜晚从不看电视,全用来阅读那些经过时间检验和沉淀的“老书”。拒绝,还意味着,既不为某些时髦的写作分心,也不对人为的热点动心,更不为虚假的创造操心。不仅如此,网络的精彩,球赛的热闹,酣睡的香甜, ,都是应该适当拒绝的。否则的话,什么时候“磨脑子”呢?

  23、阅读全文,说说读“磨脑子”的书有哪些益处。(3分)

  24、文中划线的A、B两句都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句中“现成的肉”、“烂杏”各指什么?(3分)

  25、联系实际,你认为文中空格处还可以填入哪些“应该适当拒绝”的内容,请写在下面的空格内,句式与上文一致。(3分)

  26、名著往往是“经过时间检验和沉淀”的“磨脑子”的书。请从自己阅读过的名著中任选一部,简要地写出你熟悉的一个情节或有关内容,并说说对这一情节或内容的体验和感悟。(3分)

  参考答案:

  23能够提高人的理解力和思维水平;得到非同一般的快乐;是与智者的对话。(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24第一问:比喻论证。(1分)第二问:“现成的肉”指不磨脑子的书;“烂杏”指大量克隆的信息垃圾。(2分,每点1分)

  25例:游戏的畅快、电脑的奇妙、影视的缤纷、旅游的轻松、散步的悠闲(每处1分)

  26能简要写出一个情节或一方面的内容,得2分。写出与情节或内容有关的体验和感悟,并言之成理,得2分。

磨阅读答案15

  【甲】愚公移山(节选)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乙】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惩山北之塞( ) (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

  (3)方磨铁杵( ) (4)媪自言姓武(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年且九十 存者且偷生 B. 且焉置土石 始一反焉

  C. 杂然相许 吴广以为然 D. 以君之力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3.用现代汉语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2)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4. 【甲】文中愚公移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移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_ ”(用原文回答)(2分)

  5.由【乙】文演变的民间俗语为______________。李白勤学苦读,终成诗仙。请再举一个我国古代名人的勤学事例。(2分)

  【人物】______________【事例】______________

  6.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从选文中愚公和李白的身上,我们可以汲取哪些精神营养?(2分)

  参考答案:

  1.(1)苦于(2)通“返”,往返(3)正在(4)说

  2.D

  3.(1)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2)李白被她的想法所感动,回去后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学业。

  4.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5.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匡衡 凿壁偷光 / 孙康 映雪照读 / 车胤 囊萤读书 孔子/韦编三绝等。 (要求写出真实姓名,事例言简意赅。各0.5分)

  6、有坚忍不拔的毅力;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

【磨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磨脑子的书原文及答案09-24

朱铁志《读“磨脑子”的书》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06-14

阅读及答案12-06

等 阅读答案06-26

等阅读及答案07-23

磨,磨,磨散文04-26

面试阅读理解及答案 面试阅读答案解析07-02

手阅读理解及答案最新 手阅读答案07-20

散文阅读与答案:《邂逅黄姚》阅读答案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