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王之道《如梦令》阅读练习及答案
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得不用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检查自己的得与失,分析原因及时总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王之道《如梦令》阅读练习及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王之道《如梦令》阅读练习及答案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如梦令
王之道
一饷凝情无语,手撚梅花①何处。
倚竹不胜愁,暗想江头归路。
东去,东去,短艇淡烟疏雨。
【注】①梅花:南朝宋陆凯《赠范晔》:“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14、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如梦令,词牌名,又名“忆仙姿”“无梦令”,代表作有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B、前四句写女子对心爱的人的思念,末三句采用补叙和插叙的方式写对心爱的人当初乘舟离去的`不舍。
C、第二句用典,其中“何处”二字有欲寄无由的苦恼,故“手撚”梅枝,彷徨不已。
D、前两句说明主人公不是终日销凝、闷闷不乐,而很可能是攀折梅花忽然间触景生情。
E、这首闺情词着重点在于对人物心理和外貌的刻画,语言精妙,委婉含蓄地抒写了伤离惜别之情。
15、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女子形象。
【答案】
14、 BE
15、词中刻画了一位惆怅、仿徨无奈、忧愁,殷切盼望心爱的人从远方归来的女子。“一饷凝情无语”,写女子有片刻的时间深思凝滞,默默不语,无比怅惘;而“手撚梅花何处”则写女子手捻梅花,却不知该寄向何处,表现了女子内心的彷徨无奈;“倚竹不胜愁”更是直接点明女子思念心爱之人内心产生的忧愁;“暗想江头归路”写女子想象心爱的人应该从离开时的江头之路归来了,表达了对心爱的人深切的思念和殷切的盼归之情;“东去”三句,写女子回忆起心爱的人离别时的情景,更添悲伤,加强思念。
王之道《如梦令》阅读练习及答案 2
《如梦令一晌凝情无语》
一晌凝情无语,手捻梅花何处。倚竹不胜愁,暗想江头归路。东去,东去,短艇淡烟疏雨。
阅读练习
1、词中 “手捻梅花何处” 一句中 “捻” 字用得很妙,请简要赏析。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答案
1、“捻” 字是用手指搓转的意思,生动地写出了词人手中揉搓着梅花的动作,体现了词人此时内心的纠结、烦闷与无所适从。通过这一细节描写,将词人的情感具象化,使读者能更直观地感受到词人的情绪。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的思乡之情以及内心的忧愁。“倚竹不胜愁,暗想江头归路” 直接写出了词人倚靠着竹子,心中充满忧愁,暗自想着江头回家的路,体现了思乡之情。“东去,东去,短艇淡烟疏雨” 描绘了一幅江面上小船在淡烟疏雨中向东驶去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孤寂、迷茫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词人的忧愁和对归途的迷茫。
王之道《如梦令》阅读练习及答案 3
《如梦令江上绿杨芳草》
江上绿杨芳草,想见故园春好。一树海棠花,昨夜梦魂飞绕。惊晓,惊晓,窗外一声啼鸟。
阅读练习
1、请简要分析 “想见故园春好” 在词中的作用。
2、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 “一树海棠花,昨夜梦魂飞绕”。
答案
1、“想见故园春好” 在词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句 “江上绿杨芳草”,由眼前的江景联想到故园的春色美好;同时又开启下文,引出对梦中故园海棠花的'描写,为抒发思乡之情做铺垫。
2、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一树海棠花” 是虚写,是词人梦中故园的景象,“昨夜梦魂飞绕” 则写出了词人的梦魂围绕着海棠花飞舞,通过梦境来表达对故园的思念。将现实中的思乡之情与梦中的故园景象相结合,使思乡之情表达得更加深沉、真挚。
【王之道《如梦令》阅读练习及答案】相关文章:
成功之道阅读练习及答案09-16
《王几何》阅读练习及答案11-28
《茶王》阅读练习及答案07-06
王令《纸鸢》阅读练习及答案03-12
《君子之道(节选)》阅读练习题及答案08-26
王勃《滕王阁诗》阅读练习及答案09-07
滕王阁序阅读练习及答案09-23
《新唐书王锷传》的阅读练习及答案07-08
《滕王阁序》的阅读练习及答案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