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口》阅读答案

时间:2024-06-03 11:25:25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渡口》阅读答案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我们写阅读题就会用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快速地掌握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还在为找阅读答案而苦恼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渡口》阅读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渡口》阅读答案

《渡口》阅读答案1

  晚泊松滋渡口二首(其二)

  陆游

  小滩拍拍鸬鹚飞,深竹萧萧杜宇悲。

  看镜不堪衰病后,系船最好夕阳时。

  生涯落魄惟耽酒,客路苍茫自咏诗。

  莫问长安在何许,乱山孤店是松滋。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的一项是()

  A.全诗第二句,诗人以竹子萧瑟摇落声和杜鹃悲惨的叫声,定下全诗的感情基调。

  B.第三句,诗人通过自己衰弱抱病之时不敢照镜的生活细节,极写自己内心痛苦。

  C.第五句中“耽”意为“沉迷”,全句表明诗人面对人生潦倒失意只得借酒浇愁。

  D.“自咏诗”是指诗人在空阔辽远的.异乡独自吟咏诗文,表达了难遇知己的孤独。

  16、“莫问长安在何许”一句内涵丰富,请简要分析。

  答案:

  15、D.“表达了难遇知己的孤独”分析错误。此处作者说“客路苍茫自咏诗”是说自己羁旅孤单,只能靠自己吟咏诗歌来排解孤独的感觉,表达的是思乡之情。

  16、①“长安”代指朝廷,此句说不要问长安在哪里,表达了作者对朝廷无所作为的失望之情;②此句也表达了作者对当今朝廷奸臣当道,而自己无法施展抱负的愤懑之情;③此句也表达了对自己仕途不顺的哀伤之情。

《渡口》阅读答案2

  渡口

  鲁彦周

  那是前年春天。

  你到过这水库的上游吗那里山高路陡,一天只能看到几个小时的太阳,猴子成群结队,参天古木,绵延千里,无穷无尽的财富,正等待人们去开发。我去年是为了调查一种货源才到那里去的。

  那天傍晚,我来到了大山脚下的渡口。水库还没修成,水流非常急,轰轰轰,哗哗哗,响得人头发晕。我在渡口一棵大树下坐了下来,因为翻了几天山,非常疲乏。

  忽然觉着有一个人朝我走来,睁眼一看,一个六十多岁老头,站在我面前。这老头满脸

  皱纹,头发胡子都是白的,个子又高又瘦,像个长颈鹤,他冲着我没头没脑地问:“同志,你不想渡河啦怎么睡到这里,也不喊我一声!”“渡河”我慢慢爬起来,一只起码有一百年历史的老渡船,正在水里晃荡着。老头不声不响替我提起包,又伸手拍拍我身上的灰,眼睛眯成一条缝,脸上泛起淡淡的极温和的笑意,说:“太累了吧我在河对岸就看见你了,怕你有急事,急急忙忙赶过来,谁知你倒睡着了!唉,年轻人啦,身体怎么样还好吧”

  我和老头上了船,他荡起了桨,不时用眼睛盯着我,似乎想打听什么,可是我阴沉着脸,把他的话头拦住了。我注视着河面,河面上不断涌起浪花,哗啦啦,河底下全是狰狞可怕的怪石头,跟水顽强地搏斗着,至于一些黑色的水草,早被冲得乱摆乱动,直不起腰来。太阳早已不见了,天空碧藍,金色的阳光在山峰顶上闪动,水声和竹林里的风声喧哗競赛地响着!“同志……”老头喊我,可在这同时,我却该死地冒出一句话来,我说:“真倒黴,跑到这个鬼地方,才四点钟就看不见太阳,唉!”一口气才叹完,只见老头的手微微抖了一下,笑容不见了,脸色阴暗下来。我不知道老头脸色为什么变得这样快,还在嘟嘟哝哝抱怨,最后我说:“这回回去,得要求调动工作了,同志们多得很,干么非要我干这个!”

  老头再不说话了,我也抑郁地望着对岸。很快船就靠岸了,我跳下了船,回头看看老头,他正低着头,用湿布仔细抹着船沿,虽然它并没有半点灰尘。

  我在对岸合作社设立的小客店坐下来,一个中年妇女问我吃些什么。在等菜的当儿,两边路上来了十几个年轻人,背着背包,穿着草鞋,连衣服都是破的。他们有男有女,嘻嘻哈哈,快乐得像群麻雀,有个扎辫子的姑娘,边走边吹口琴。

  客店里的中年妇女见他们来了,放下炒菜勺子跑了出去,抹船的老头也直起腰来。“杜老爷爷,你好呀!”吹口琴的姑娘清脆地喊。

  “你们好,工作完成啦”

  “快啦,老爷爷!”

  客店里那位妇女滿面笑容地走回来,她对我说:“你看这些勘察队的年轻人,山风把他们吹得比铁还硬!咳,不容易呀,才来时,都是白面书生和娇嫩的小姐哩。”

  不知究竟是什么缘故,当我疲乏地躺在铺上时,杜老头的形象总在我眼前。店里妇女说杜老头祖居渡口,父亲是摆渡的。他成年的时候,赌咒也不干摆渡的活,任父母怎么说,他也不干,他坚决要到山外去;谁知这时候他家里忽然来了一个人,这人是干什么的,别人不清楚。不久,这人和杜老头交上了朋友,杜老头不闹着要走了,他忘记了自己赌的咒,干起摆渡的活。别人问他为什么,他不说,问急了,便笑笑说:“山和水都要我干,我怎能不干”说得叫人莫名其妙。

  后来山里闹起革命,他不声不响地摆渡;红军走了,日本人来了,他还是不声不响地摆渡。不久,他的大儿子——游击队的一个分队长给反动派杀害了;小儿子,一个勇敢的游击队员在山里牺牲了;他的老伴给反动派逮去了,临死还喊:“共产党万岁!”

  老头身边只剩下一个女儿,他老了,头发白了,人瘦了,他离开了渡口躲到山里,可是每天夜里,人们还能看到他悄悄地走回来,悄悄跳上船,迎接或是送走我们的同志。

  直到解放后,大家才晓得他是个二十多年的老交通员,二十多年的老党员。他到过北京、合肥,县里给他盖了休养的地方,可他又回到渡口,摆起渡来,这回不是不声不响,而是大声大响大笑大唱了!

  大家又问他为什么,他的回答又是怪得很。他说,我这渡船将来是一个见证人,我还能不陪它到底等它进了博物馆,我还要做讲解员陪着它……

  这便是那中年妇女跟我说的情况,至于杜老头到底有什么心事,她不知道。她跟我谈完,忙自己的事去了。我想睡,可是一点睡意也没有,我披上衣,爬起来,走到外面。不知什么时候月亮已经爬到顶中了,山峰、竹林、河面,都被一层蒙蒙胧胧的薄霧笼罩着,天空没有一片云,黑郁郁的山影把星星衬托得更亮。我从这里向南边看过去,南边的最高峰上亮着无数灯光,闪闪烁烁,像是鑲在山顶上的一个宝石珠冠。灯光下篝火隐约,忽明忽暗,那里好像人很多,不时有爆炸声响起。再看看东北两面群山,原来以为是荒无人迹的地方一下子變成了神话世界,数不清的灯火像珍珠一样挂在林间!我仿佛听见人们在欢笑,看见建设者们的红黑的面孔。

  “山里的建设开始了!”我心里想。这时河上来了一个船队,竹筏上点点灯火,许多人正在和水流搏斗着,招呼声、喊声使幽静的渡口喧哗起来了。

  1959年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财富”“开发”等词语暗含对山里美好未来的期待,这交代了小说时代背景,也成为“我”进山的背景。

  B.面对主动热情帮助自己的杜老头,“我”却始终阴沉着脸,这让杜老头很失望,于是以沉默不语表明态度。

  C.杜老头说“山和水都要我干,我怎能不干”,从中看出他决心参加革命事业,用自己的行动守卫一方山水。

  D.杜老头及其家人为了革命事业而殒身不恤的事实,说明了中国革命的胜利离不开许许多多普通民众的支持。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在描写人物形象时富有暗示性,如杜老头出场时的.肖像描写用精练节省的文字,巧妙暗示了杜老头的革命精神。

  B.小说借客店妇女之口道出勘察队年轻人的变化,虽是寥寥数语,却展现了新中国早期建设者的风采,富有浪漫气息。

  C.小说反复写到杜老头解放前摆渡时的“不声不响”,凸显他的谨慎与坚毅,也与解放后的“大声大响”形成了对比。

  D.小说中杜老头将老渡船比作历史见证人,虽然渡船会随着时代发展失去摆渡的作用,但是仍然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8.小说中的景物描写呈现的是“我”眼中的景物,别具特色。请简要分析其功能。(5分)

  9.小说采用故事套故事的形式展开,这样叙述有怎样的文学效果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6,(3分)B

  7.3分)A

  8.(5分)

  ①反映“我”心理状态。开篇以湍水急风等自然景物烘托“我”的沮丧,最后以灯火处处的建设景象抒写“我”的豪迈。②体现“我”的成长过程。借助对物次次饱含情感的描绘,形象揭示“我”经历一次次的心灵触动,最终获得成长的过程。

  (评分参考:答出第一点给3分,答出第二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6分)

  ①“我”述的个人经历的大故事中,套着老渡夫革命和勘察队年轻人成长的小故事;②两个小故事体现了家国精神的传承,也使“我”从中找到前行的动力,深化了主题;③这种形式避了小说叙事单一与平铺直叙,使结构严谨而活泼,内容真实而丰富,(评分参考: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渡口》阅读答案3

  有四个人到了渡口,要到彼岸去。

  这四个人,一个是有钱的,一个是大力士,一个是有权的,一个是作家。他们都要求渡河。

  摆渡人说:“你们每一个人,谁把自己最宝贵的东西分一点给我,我就摆;谁不给我,我就不摆。”

  有钱人就给了点钱,上了船。

  大力士举了举拳头:“你吃得消这个吗?”也上了船。

  有权的人说:“你摆我过河以后,就别干这苦活了,跟我去做一点干净省力的事儿吧。”摆渡人听了

  高兴,扶他上了船。

  最后轮到作家开口了。作家说:“我最宝贵的,就是写作。不过一时也写不出来。我唱个歌儿给你听听吧。”

  摆渡人说:“歌儿我也会唱,谁要听你的!你如果实在没有什么,唱一个也可以。唱得好,就让你过去。”

  作家就唱了一个。

  摆渡人听了,摇摇头说:“你唱的算什么,还没有他(指有权的)说的好听。”说罢,不让作家上船,篙子一点,船就离了岸。

  这时暮色已浓,作家又饿又冷,想着对岸家中,妻儿还在等他回去想办法买米烧饭吃,他一阵心酸,不禁仰天叹道:“我平生没有作过孽,为什么就没有路走了呢?”

  摆渡人一听,又把船靠岸,说:“你这一声叹,比刚才唱的好听,你把你最宝贵的东西——真情实意分给了我。请上船吧!”

  作家过了河,心里哈哈笑。他觉得摆渡人说得真好,作家没有真情实意,是应该无路可走的。

  到了第二天,作家想起摆渡人已跟那有权的.走掉,没有人摆渡了,那怎么行呢?于是他就主动去做摆渡人。从此改了行。

  作家摆渡,不受惑于财富,不屈从于权力;他以真情实意待渡客,并愿渡客以真情实意报之。

  过了一阵之后,作家又觉得自己并未改行,原来创作同摆渡一样,目的都是把人渡到对面的彼岸去。

  1、结合上下文,推断词义。

  彼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屈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写了四个人,他们各自最宝贵的是什么?

  有钱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力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摆渡人认为作家的一声长叹比唱的好听,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作家的真情实意来源于什么?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是一则现代寓言,其主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结尾,作家为什么觉得自己并未改行?(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最后把作家创作同摆渡联系起来,有何作用?(从结构上、内容上来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实指河的对岸,结尾处的“彼岸”还含有比喻,指所向往的境界。对外来压力不敢反抗,违背本意,勉强服从。

  2、金钱 权力 武力 真情实意

  3、因为作家的一声长叹,饱含了他的真情实意。

  4、暮色已浓,作家又冷又饿,想到妻儿还在等他回去想办法买米烧饭,他一阵心酸,饱含真情长叹了一声。这说明创作中的真情实意来自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感受。

  5、旨在说明作家给予读者的应该是真情实意。

  6、原来创作同摆渡一样,目的都是把人渡到对面的彼岸去。

  7、结构上前后呼应,内容上深化了主题。

  (意思对即可)

【《渡口》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海龟的阅读答案|海龟阅读答案04-02

渡口经典诗歌10-27

渡口的散文08-29

阅读及答案12-06

等 阅读答案06-26

等阅读及答案07-23

手阅读理解及答案最新 手阅读答案07-20

面试阅读理解及答案 面试阅读答案解析07-02

享受春雨的阅读及答案 享受春雨阅读答案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