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苏轼徙知徐州阅读答案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有时需要做一些阅读题,这时最离不开的就是阅读答案了,阅读答案是由资深教育者参与拟订的。一份好的阅读答案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苏轼徙知徐州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苏轼徙知徐州阅读答案1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12分)。
苏轼徙知徐州
(苏轼)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奔走,吾谁与守?”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遂筑东南长堤。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①以守,卒全其城。(《宋史苏轼传》)
【注释】①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苏轼徙知徐州徙:
(2)轼诣武卫营 诣: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A.黄河河水冲垮了曹村,洪水泛滥到梁山泊上。
B.黄河在曹村附近决堤,洪水在梁山泊上泛滥。
C.黄河在曹村附近决堤,在梁山泊上可以泛舟。
D.黄河河水冲垮了曹村,可以泛舟到梁山泊上。
3.苏轼在洪水泛溢“城将败”之际,采取了驱使富民回城、、让官吏分堵守护等措施。(2分)
4.文中“过家不入”体现苏轼的可贵品质是(3分)
A.以身作则B.临危不惧
C.公而忘私D.亲民爱民
课外文言文答案
1.(1)调迁(2)拜访2.B
3.调动军队筑堤护城
4.(3分)C(3分)A(2分)
译文:
苏轼调任徐州。黄河在曹村附近决堤,在梁山泊泛滥,从南清河溢出,汇聚在徐州城下,水不断上涨不久就要泄进城里,城墙即将被冲毁,城里的`富人争着逃出城去避难。苏轼说:“如果富人都出了城,民心一定会动摇,谁和我一起守城呢?只要有我在这里,就不会让决堤的水毁了城墙。”于是将富民们赶回城中。苏轼到武卫营,把卒长叫出来说:“河水将要冲进城里,事情很紧迫了,你们虽然是禁军也要暂且为我效力。”卒长说:“太守您尚且不逃避洪水,我们这些小人应该为您效力。”于是卒长率领他的士兵拿着畚锸出营,修筑东南方向的长堤,堤坝从戏马台起,末尾与城墙相连。雨日夜不停,没有受损的城墙只有三板。苏轼天天住在城上,即使经过家门也不入,派官吏们分别在城墙各处守卫,终于保全了徐州城。
苏轼徙知徐州阅读答案2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①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若出,民心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②,吾侪③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④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板。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有改动)
(苏轼)调任徐州知州。黄河在曹村决口,在梁山泊泛滥,从南清河溢出,汇聚在徐州城下。城墙将要被浸坏,富裕的百姓争着出城躲避水灾。苏轼说:“富人出去了,百姓都人心躁动不安,我和谁守城?我在这里,洪水决不会浸坏城墙。”又把富人重新赶进城去。苏轼到武卫营,喊来卒长,说:“河水将要冲坏城墙,事情紧急,你们虽是禁军,姑且替我出力。”卒长说:“太守尚且不躲避水患,我等小人,应当效命。”就率领兵卒拿着畚箕铁锹出去,筑起东南长堤,从戏马台开始,一直连接到城墙。苏轼把家安置在堤上,即使路过家门也不进去,派官吏分段防守,最终保全了这座城。他又请求调发第二年的役人来增筑旧城墙,用树木筑起防护堤,以防水再来。朝廷同意了他的做法。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6题。(14分)
13、答:给父母好脸色,与父母说话温婉谦和,照顾侍候父母恭谨周到;认真聆听父母的教诲,虚心悦纳父母的责备。
14、答:举例论证。举一位儿子对待母亲的例子,从反面具体确切地论证了“给父母好脸色是最基本的孝道,也是最难做到的”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15、答:⑴对老人的“毛病”理解宽容;
⑵对自己的缺点反省纠正;
⑶保持孝心持之以恒。
16、示例
⑴给父母好脸色,多与父母交流沟通;
⑵搞好自己的学习;
⑶适当分担家务;
⑷多关心父母,学会体贴和照顾他们,尤其是生病或事业不顺利的时候;
⑸认真聆听父母的教诲,虚心悦纳父母的责备。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1题。(19分)
17、答:⑴他的酒酿难度高,都用别人难做的小钵头做;
⑵他吆喝的嗓音浑厚,极有韵味和穿透力
⑶他的酒酿上得台面,老吃客大多认准他的酒酿;
⑷他的酒酿销量好,从来没有卖不掉的日子;
⑸他的酒酿信誉高,无需挑拣;
⑹每天只做三十小钵头,从无例外。
18、答:他的吆喝声已经融进古庙镇人的生活,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的极具韵味的吆喝声富有美感,成为古庙镇崇尚信誉和文化传统的文化象征。
19、答:(选文略)
①讲诚信,卖的酒酿既质量好,又不会短斤缺两。
②做事有原则,既坚持自己亲手做酒酿,也不为了赚钱而多做酒酿。
③勤劳质朴,自己不动手做酒酿就感觉比死还难受。
④易满足,听到吃客对酒酿肯定的'评价,感觉比吃人参还补。
20、答:老茶友、老浴友等古庙镇人,一公司经理。从正面和侧面衬托出黄阿二坚持质量和信誉、保持传统手艺和文化的执着的精神品格,丰富了人物形象;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突出表现了小说的主题。
21、要点:
⑴科技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但坚持质量和信誉的经商理念不能变;
⑵坚守文化传统,弘扬中华文化,重视构筑人类精神的家园;⑶保持内心的满足和安定,去除名利带来的浮躁。
22、作文(略)
苏轼徙知徐州阅读答案3
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
(苏轼)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①。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②以守,卒全其城。 (《宋史·苏轼传》)
[注释]①版:古城墙之夹板,中填土石,夯实,垒而成墙。②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
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⑴尾属于城( ) ⑵吾侪小人( ) ⑶轼庐于其上( ) ⑷卒全其城( )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5分)
⑴ 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⑵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19.与“吾谁与守”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B.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C.唯才是举 D.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20.苏轼在洪水泛溢“城将败”之际,采取的措施有(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3分)
⑴
⑵
⑶
21.从本文可以看出苏轼具有哪些可贵的品质?(3分)
参考答案: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17. ⑴连接⑵我们这些(辈)人⑶造房,搭草棚⑷ 最终、终于(本题4分,每小题1分)18. ⑴我在这里,(虽然)洪水冲垮了(曹村),也不能毁坏(徐州)城。(2分)⑵洪水将使我城受害(毁坏我城),事情很危急了,(你们)即使(哪怕、即便)是禁军,也将替我尽力。(3分)19. C(2分)20. ⑴驱使富民回城,稳定民心⑵筑堤护城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如调动军队,分堵守护,身先士卒,亲临一线等)(本题3分,答到一点给2分,答到两点给3分)21.临危不惧、以身作则、善于指挥、足智多谋、公而忘私、亲民爱民等。(本题3分,答到其中三点给3分)
【苏轼徙知徐州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徙的阅读答案08-06
鲁人徙越阅读答案05-08
《鲁人徙越》阅读答案11-29
枭将东徙阅读及答案参考10-26
《鲁人徙越》阅读训练及答案06-15
《浣溪沙·苏轼》阅读答案及赏析04-15
苏轼《浣溪沙》阅读题及答案01-09
苏轼浣溪沙阅读答案及译文06-17
苏轼《浣溪沙》阅读理解及答案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