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

时间:2024-08-22 15:42:14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 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字,认识多音字“悄”。正确读写“盲童 浓郁 穿梭 流畅 引导 悄然 灵性 经历 瞬间 扑闪 概念 弧线 飞翔 权利 缤纷 花繁叶茂 磕磕绊绊 多姿多彩 清香袅袅”等词语。

  2 理解“流连 穿梭 一瞬间 清香袅袅”等词语。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教学重难点:认识生字,规范书写。从整体上感知课文。

  一 导入新课:

  二 回顾梳理学习内容:小组内交流。

  1 根据音节读准生字,正确认读以下词语。

  盲童 浓郁 穿梭 流畅 引导 悄然 灵性 经历 瞬间 扑闪 概念 弧线 飞翔 权利 缤纷 花繁叶茂 磕磕绊绊 多姿多彩 清香袅袅

  2 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

  流连 穿梭 一瞬间 清香袅袅

  我还理解的词语有:

  3 认真书写田字格中的生字,把难写的多写几遍。

  4 在读熟课文的基础上,我知道课文讲了谁的`什么故事。

  三 集体交流:

  1 检查生词认读:

  盲童 浓郁 穿梭 流畅 引导 悄然 灵性 经历 瞬间 扑闪 概念

  弧线 飞翔 权利 缤纷 花繁叶茂 磕磕绊绊 多姿多彩 清香袅袅

  悄然合拢

  2 交流生词的理解。

  3 书写指导:

  提出难写的生字,重点指导:梭 磕 瞬

  4 课文朗读:

  指名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5 整体感知课文。

  说说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

  四 小结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体味“流连、穿梭、流畅、悄然、神奇的灵性、张望、飞翔、多姿多彩”等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后三个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4、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味安静的内心世界,感受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是课文理解的重点,也是课文的难点。

  教学准备

  1从生活中、网络中去寻找盲人的生活,体会盲童的内心世界

  2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了解海伦凯乐的生活

  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体会作者心情的变化,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

  【过程与方法】

  1.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2.抓住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刻画人物的语言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游戏中蕴含的道理。

  2.让学生体会作者对童年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丰富情感体验,更深刻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随着作者的叙述,在头脑中想象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作者情感的变化,并在学习中提出问题。

  难点

  在品读课文中,学习梳理问题,解决问题,理解和体会“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含义。

  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有关高洪波的录像资料、图片、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查阅高洪波的相关信息。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在自己体会比较深刻的地方作批注。

  3.培养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对自己理解深刻的句子作批注。

  难点

  培养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掌握词语

  本课中用了很多成语,把自己喜欢的成语抄写下来。

  二、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请你从中找出描写战斗性强的词读一读,读这些词语你有什么感受?

  2.简介作者高洪波,看多媒体课件,从这些词语中你能看出小作者有怎样特点。

  3.默读课文,在自己体会比较深的地方作批注。

  三、梳理文章的脉络

  根据提纲把文章分成下面几部分。

  1.陀螺的名字

  2.陀螺制作方法

  3.陀螺的玩法

  4.“我”制陀螺

  5.叔叔送“我”陀螺

  6.陀螺给“我”带来欢乐和自豪

  7.明事理

  四、抄写本课的生字词

  抄写本课的生字词并识记。

  板书设计:

  陀螺

  毫无怨言??重整旗鼓

  不甘人后??好胜心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抓住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

  理解和体会“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抓住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

  难点

  理解和体会“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一、回顾上节内容,提出本节学习要点

  二、赏析文章语言美

  1.玩陀螺曾经由于什么原因让“我”感到懊恼?又是怎样从懊恼变成了自豪?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随机引导)

  2.教师引导从关键语句来体会情感的变化。你能找到描写从懊恼到自豪的这一情感变化的文字吗?

  (1)“为此不知挨了多少责骂,可仍然不肯住手。然而一个孩子无论如何是削不出高质量的陀螺的,因此,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世界堆满乌云,快乐像过冬的燕子一般,飞到一个谁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把“快乐”比作“过冬的燕子”这一修辞手法)

  (2)“这消息曾使我一整天处于恍惚的`状态,老想象着那只陀螺英武的风姿。”

  (幸福得感觉有点不真实)

  (3)“尤其当我看到这枚‘鸭蛋’的下端已嵌上一粒大滚珠时,更是手舞足蹈,恨不得马上在马路上一显身手!”

  (极度的兴奋)

  (4)“我的陀螺刚一露面,就招来了一顿嘲笑。”(突出陀螺的丑,不伦不类,士气也大受挫折)

  (5)“这真是个辉煌的时刻!我尝到了胜利的滋味,品到了幸运的甜头。无意中获得的‘荣誉’,虽然小如微尘,对于好胜的孩子来说,也足以陶醉许久了——直到现在我还能兴致勃勃地写下这些文字,便是一种有力的证明吧!”

  ?3.你们能通过朗读来体现我从懊恼到自豪的这一情感变化吗?(指导有感情的朗读文字,分别读出懊恼、自豪的语气。)

  4.“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话你怎么理解??

  5.小结:一个不起眼的小陀螺主宰了“我”童年的忧伤与欢乐。与它相伴,“我”的童年生活无比精彩。

  三、朗读句子,学习写作方法

  教师总结写作方法。

  1.用成语进行描写,生动。

  2.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传神。

  3.注意刻画人物的心情。

  四、 谈谈文后的体会

  读课文最后一句话,你有什么体会。这句话在文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表面写的是陀螺,更像是说谁呢?谈对自己的启示。

  板书设计:

  陀螺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

  不能只看外表

  教学反思:

  童年生活,因为无忧无虑而快乐,因为有了梦想而精彩,通过这篇课文,我们看到了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一种难言的亲切感和温馨会久久地萦绕在我们心头。在学习课文时,我引导学生感受童年的美好,享受童年,珍惜童年,并在阅读中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词句,体会词句表达的感情,丰富语言积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明理。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2、3自然段;背诵2自然段。

  2、能用“价廉物美”造句。

  3、感受小镇的恬静和热闹,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体验导入:

  1、上一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小镇的早晨》,(出示课题)你觉得这课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复习第一自然段

  2、看来同学们很会品味文章,那么这节课咱们就细细的品位一下小镇的早晨。

  二、品读第二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由地轻声读课文,想想小镇的早晨的第一大特点是什么?找到这句话。“恬静”是什么意思?改成“安静”、“宁静”行吗?为什么?咱们一起来把这句话读一读。

  “找恬静”从哪些句子体会到。

  2、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做准备。

  3、指名读,学生评。(师适时出示学生所朗读的句子,并对关键词语、句子进行点拨,出示的句子顺序可以随学生的回答而改变)

  a、学生读,师出示:淡淡的霞光下,宽宽的河面闪烁着片片银鳞;河水静得透明,犹如一条碧绿的带子,静静地穿过小镇。

  (银鳞指什么,在怎样的情况下出现?)

  b、学生读,师出示:沿街的.河边停满了各式各样的小船,一只紧挨着一只。一些油光发亮的乌蓬船翘起尖尖的船头,显得格外醒目。(从这些句子能看出什么?)

  c、学生读,师出示:两座拱形石桥遥遥相对,座落在小镇两头,不时有一叶叶小舟从半 月形的桥洞中悄悄钻出来,又在河上轻轻飘过。

  (“飘”换成“驶”,哪个好,好在哪里)

  4、 朗读:让我们边读边想象,感受一下小镇早晨的恬静美丽吧!(自由读课文,并试着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背下来)

  5、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一遍,有能力的可以背一背!

  学习方法:1、抓重点词;理解 2、找重点句;体会 3、读出感受

  三、研读第三自然段

  请同学们学着刚才的朗读方法试着去处理第三段。(学生自由读后进行小组合作——互相指导朗读。)

  1、抓住了哪个重点词?也是小镇的早晨的第二大特点,那就是——热闹,这似乎有点矛盾?默读第三自然段,想想是不是作者搞错了?

  理解重点:

  ①路不宽,人很多,你会不由自主地随着拥挤的人流向前走去。(理解“不由自主”,为什么“不由自主”能看出热闹?)

  ②沿街摆满了各种土特产:………大白鹅……

  ③……甜甜地诉说……价廉物美。 (理解“价廉物美”)

  说话练习:农民是怎样诉说的,也学学农民诉说一番。

  同桌一起说,一人当买主,一人当卖主。

  5、齐读这一段。

  6、 仔细观察2、3小节,他们在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总分)

  7、你能不能学着作者的这种方法去尝试着写一段话?

  可以写陶庄的早晨,村子的傍晚……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4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学习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意境,感受太阳对自然、对人类博大、无私的爱。

  3。背诵和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感悟太阳给予我们的无私的馈赠。

  教学难点:

  理解句子“他在孩子身上,可以寄托人类的希望。”(结合课后题2)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预习,要求学生将课文读准读通,并给生字注音。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1。问:你喜欢太阳吗?为什么?你想对太阳说什么?

  2。板题、读题。(指导读出对太阳的问候之意。)

  二、初读感知。

  1。教师出示文中的生字词,学生自主学习,检查读音。

  山巅铺满棕色寄托

  2。练习写“铺”字。

  教师重点指导写好右半部分,注意不能丢掉点。

  3。听课文朗读录音,注意字词的读音。

  4。指名读文,相机纠正字音。

  5。同桌相互检查读文。

  6。齐读课文。

  7。说一说文中的语句有什么特点?

  8。说一说你懂了什么?

  三、练习写字。

  1。练习写字。

  (教师提醒注意“善”字的写法。)

  2。学生自评、互评。

  四、作业:

  1。熟读课文,请父母评一评。

  2。找一找、读一读与太阳有关的文章。

  第二课时:

  一、诵读课文。

  1。听教师范读全文,边听边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

  2。交流汇报。

  3。默读课文,想一想:自己最喜欢哪一段?为什么?

  4。交流,针对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朗读感悟。

  如学习第2—6自然段。

  ①学生先交流读这几段的感受。

  ②自读第2—6自然段,你发现了什么?

  ③练读,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表达出来。

  ④指名读,读前大家提出朗读小建议。

  ⑤引读,体会拟人手法的妙处。

  ⑥男女生轮读这几段。

  5。质疑解疑。

  (结合课后题2)

  二、拓展延伸。

  1。想一想:太阳还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

  你能用拟人手法描绘出来吗?

  2。拓展阅读(教师推介说明文《太阳》和艾青的诗歌《太阳的话》),对比它们在写法上的异同。

  三、积累背诵。

  1。读背自己喜欢的句段。

  2。摘抄好词好句。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5

  教学目标

  1.采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识字8个,练习正确书写8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积累好词好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格列佛在小人国的经历。

  4.初步体会西方经典童话的魅力,并且能够根据阅读所得加上自己的想像,创作一段格列佛在小人国的经历。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讲述格列佛在小人儿国的经历。

  2.创编格列佛在小人儿国的经历。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斯威夫特的有关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简介作者,揭示课题。

  1.让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斯威夫特的资料。

  教师补充:斯威夫特是18世纪前期英国著名的讽刺作家。他生于爱尔兰首府都柏林的一个贫苦家庭,父母都是英国人。父亲在他出生以前就去世了,由伯父抚养成人,他喜欢历史和诗歌,早年创作的《书的战争》和《桶的故事》,初步显示了讽刺的才能。其中《桶的故事》是英国的启蒙主义者讽刺教会的作品之一,也是斯威夫特第一部重要作品。在他晚期作品中,他积极号召爱尔兰人民为独立自由而斗争,在作品中痛斥英国统治阶级的腐朽政治。就在这个时期,斯威夫特完成了他不朽的讽刺杰作《格列佛游记》。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

  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讨论交流: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格列佛是伦敦的一个著名医生,喜欢航海旅行的他无意中来到了一个神奇的岛上,岛上生活着一群身高不满五寸的小人儿。格列佛在小人儿国里有一段奇特的遭遇,但是最后还是回到了家乡。)

  三、再读课文,讲述故事。

  1.再读课文,想想,格列佛在小人儿国有哪些奇特的遭遇?

  2.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3.讲述格列佛在小人儿国的经历。

  (1)小组内说一说。

  (2)指名学生上台讲述。

  四、学习生字。

  1.在读课文时,你认识了哪些生字?

  请学生当小老师带领全班读,并说说哪些字是读音要注意的。“箭”“吊”“筐”是三拼音节,有介母“i”或“u”。“遮”是翘舌音,“艘”是平舌音。

  2.你认为哪些生字容易写错,需要提醒大家注意?按结构,本课的生字可以分成几类?

  左右结构:航、刮、绑、涂、钩

  上下结构:箭、暴、吊

  “绑”字笔画较多,绞丝旁注意避让右边。

  3.你有什么办法记住这8个生字?

  五、作业。

  1.自主积累文中的好词语。

  2.向你的'父母或朋友,讲述格列佛在小人儿国的经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

  航海捆绑射箭暴风

  刮风钩子吊起来涂抹

  2.讲述格列佛在小人儿国的经历。

  二、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学生默读课文,一边默读,一边做出批注。批注的内容可以是自己不懂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或读后的体会。

  2.小组合作交流自学情况,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汇报,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和引导。(学生讲到哪儿,就组织学生学习讨论哪一段,并且相机指导朗读)

  (1)学习格列佛在初到小人儿国被攻击时,让孩子们一边朗读一边想象当时的情境,设身处地地想一想:格列佛当时会想些什么?

  (2)当格列佛受到小人儿国的礼遇时,他又会想些什么?他是怎样和小人儿国的人建立起友谊的?

  (3)学习格列佛帮助小人儿国击退敌人的段落时,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当时的场景和语言。

  三、表演故事,深化理解。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自由组合表演课本剧。

  (1)小组内表演。

  (2)指名学生表演,评议。

  四、拓展延伸,创编故事。

  插上想象的翅膀继续飞翔,结合自己的阅读说一说:如果格列佛重回小人儿国,又会有怎样的奇遇?请你也来创作一段格列佛在小人儿国的经历吧。

  1.小组内创编。

  2.小组汇报。

  五、作业。

  1.想象作文:《重回小人国》。

  2.阅读斯威夫特的作品《格列佛游记》等。

  板书设计

  30 小人国

  受到攻击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6

  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学会用书信体。

  2、能按一定的顺序,从不同的角度介绍自己的家乡。

  3、通过生动、细致描写,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自豪之感。

  教学重点:

  用书信体的格式,从不同角度介绍自己的'家乡。

  教学难点:

  通过生动、细致描写,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自豪之感。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信封和纸)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信封和信纸)

  2.今天的课我们不用簿,就用信纸和信封,怎么样?

  二、读懂例文

  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例文,看看跟平常的例文有什么不同之处。

  (1)指名说说。

  (2)老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归纳书信的书写格式和第二人称的形式。

  2.请同学们自由轻声地朗读或默读王磊同学写给李阳同学的这封信,想一想,王磊从哪些方面介绍了自己的家乡?

  3.如果你是李阳,读了好朋友的这封来信,你会有什么想法?为什么?文中的哪些描写深深吸引了你?

  (1)交流。

  (2)列出介绍的提纲。

  (3)学生分组汇报自己的想法。

  三、说说家乡

  1.同学们,你了解自己的家乡吗?我们的家乡也有许多独特的魅力,能说说吗?

  (1)分小组交流搜集的有关家乡的资料。

  (2)把各小组的资料进行整合,列出介绍提纲。

  (3)分组具体介绍。

  2.师生评议、补充。

  3.学生在各小组内修改、完善提纲。

  四、学生练写

  1.学生练写草稿。

  2.交流、评议、补充。

  (1)小组互读互评互助。

  (2)分组交流,师生共同提出修改意见。

  3.学生修改、誊写,装进信封,写好地址。

  板书设计:

  请到我的家乡来

  ---给远方朋友的一封信

  教学反思:

  学习读书名言。

  (1)自由读读,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

  (2)指名朗读,正音。

  (3)讨论:这两句话都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

  (4)再读句子,体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练习背诵名言。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理解38个新词的意思,能写出"埋伏""顺从"的近义词。

  2.能给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能用"思念"、"津津有味"造句。

  3.初步会用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的方法阅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4.感受边防战士精心喂养、护理受伤小猴子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感受边防战士精心喂养、护理受伤小猴子的思想感情。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2.初步会用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的方法阅读课文。

  3.能根据提示给课文分段,理解课文第一段,理解"深山密林、不翼而飞"等词语的意思。

  (二)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推想内容。

  (1)出示课题:17密林怪客

  什么是"密林"?(结合理解"深山密林、边防")

  (2)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通过讨沦,归纳:①怪客是谁?②怪客是怎样被发现的?③怪客干了什么怪事?这件事的结果怎样?

  2.带着以上问题,听录音,了解课文内容。

  3.自学课文。

  (1)带着问题初读课文,读通课文,生字要多读几遍。

  (2)自学生字,识记字形。划出生字所在的新词,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完成课堂作业1。

  (3)在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4.检查自学。

  (1)指名认读生字,读准字音(重点指导:潜、侦、缩、蹿、梭),记住字形,重点指导(缩、津、窜、逮)。

  (1)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指导读好长句子。

  (3)比一比,口头组词:

  炊()蹿()帽()驻()潜()

  吹()窜()冒()住()替()

  (4)质疑问难。(通过讨论筛选出重点研讨的问题)

  5.再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按课后问题4的提示,给课文分段(交流反馈)。

  6.学习课文第一段(第1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一段,思考:怪事发生在哪里?怪事怪在哪里?

  (2)讨论、交流。

  ①怪事发生在哪里?(发生在密林深处的边防军驻地)

  ②怪事怪在哪里?(板书:接连几天、都、奇怪、不翼而飞。)

  理解"不翼而飞"

  A查字典理解"翼"的意思。

  B什么是"不翼而飞"?课文中是指什么?

  ③谁能读出奇怪的语气来?(抓住板书的重点词语朗读)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段,师生共同小结:这一段主要讲边防军驻地出现怪事。(板书:出现怪事)

  7.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读通课文。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第二至第四段(第2—9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理解"左顾右盼、一拥而上、津津有味、一跃而起"等词语的竟思。

  2.感受边防战土爱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带点词语的意思。

  潜伏、侦察、静悄悄、启明星、紧缩、左顾右盼、一拥而上、

  津津有味、一跃而起、眼疾手快、温顺

  (1)这件怪事到底是谁干的呢?这引起了边防战士的注意。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探个究竟,好吗?

  1.学习课文第二段(第2—6自然段)。

  (1)默读第二段,按照"潜伏侦察、发现怪客、围捕怪客"找到相应的自然段。

  (2)研读"潜伏侦察"。

  ①轻声读写战士们潜伏侦察的部分,划出说明战士们潜伏侦察非常艰苦的词句。

  ②讨论。

  引导学生理解当时环境恶劣,侦察的艰苦。

  板书重点词语(戴防蚊帽、耐心等)。

  ③朗读指导。

  (3)研读"发现怪客"。

  ①齐读第4自然段,抓住词语"紧缩",读好最后一句话,读出当时紧张的.气氛。

  ②默读第5自然段,圈出描写猴子动作的词语。

  ③讨论。

  板书重点词语。(睁、左顾右盼、跳、一拥而上、掀开、抓着、抢着)·联系上下理解"一拥而上、津津有味",动作理解"左顾右盼"。

  引导学生了解竹架上的饭不见的原因。

  (4)研读"围捕怪客"。

  ①指名读,哪句话表现战士勇猛的样子?理解"一跃而起"。哪句话表现猴子机灵的样子?理解"穿梭"。

  ②感情朗读。

  (5)朗读课文第二段,师生共同小结:这一段主要讲边防战士经过潜伏侦察,终于发现了怪客。板书:发现怪客。

  3.学习第三段(第7—8自然段)。

  (1)其他猴子跑了,可有一只小猴子却被战士逮住了。出示句子:"班长眼疾手快,一把把小猴子逮住了。"联系上下文说说"眼疾手快"的意思。

  (2)默读第三段,思考:第一段主要写什么?

  (3)划出说明战士们精心喂养、护理小怪客的词句。

  (4)读读议议,体会战士们对小猴子的爱护之情。

  (5)除了喂养、护理小猴子,战土们对小猴于的爱护还可以从什么地方看出来?

  出示句子:战土们理解小猴子的心情,把它送回了竹林。

  "小猴子的心情"是指什么?战士们把小猴子送回竹林说明了什么?

  (6)齐读第三段,小结:战士们精心喂养小怪客,并把它送回竹林。板书:喂养怪客。

  4.学习第四段(第9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当被送回竹林的猴子带着一大群猴子再次来"做客"时,战士们的心情怎样?从哪句话中看出来?

  (2)出示句子:看到这情景,战土们乐得脸上像盛开的山茶花。

  ①"这情景"是指什么?

  ②把什么比作了山茶花?说明了什么?

  (3)齐读第四段,小结,板书:引来怪客。

  5.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我们要向边防军叔叔学习什么?

  6.作业:完成课堂作业3、4题。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能用"思念""津津有味"造句。

  2.能根据提纲复述课文。

  (二)教学过程

  1.复习。

  根据意思写词语。

  (1)不让人看到隐藏起来。(潜伏)

  (2)为了弄清情况而活动。(侦察)

  (3)很快地跳跃起来。(一跃而起)

  (4)形容很有味道、很有趣味。(津津有味)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说说课文是按照怎样的发展顺序写的?

  板书:出现怪事——发现怪客——喂养怪客——引来怪客。

  3.指导复述。

  (1)引导学生理清复述要点。

  出现怪事:地点怪事

  发现怪客:侦察怪客出现

  喂养怪客:喂养护理

  引来怪客:感谢

  还可以让学生在本子上根据上面的思路,分别摘录重点词句,帮助复述。

  (2)自由准备(要求:条理清楚、语句通顺);指名复述,评议(重点:过程是否清楚、用词是否恰当);同桌互相说。

  4.指导造句。

  (1)用"思念"造句。

  ①出示原句:小猴子是在想念妈妈、思念伙伴。

  谁思念谁?为什么思念?思念的对象可以是值得敬仰而离别了的人,也可以是值得怀念而离别了的地方。

  ②指名说,完成书面作业。

  (2)用"津津有味"造句。

  用同上方法指导,注意从"津津有味"的两种含义上去开拓学生的思路。(吃东西很有味道、很有趣味。)完成课堂作业。

  5.补充句子。

  先独立完成,再交流,说说补充部分在句子中的作用。(使句子的意思更加生动具体)

  6.作业。

  (1)听写生字词语。

  (2)完成课堂作业2。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8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皇帝的悲哀》这本书珍贵的原因,使学生更加喜欢读书,热爱学习。

  2.学习本课生字,通过查字典,读准字音,了解词意,并有感情地读出人物的对话。

  3.默读课文,找准重点段,试着.总结每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阅读课文中爸爸给“我”买书经过这部分,懂得《皇帝的悲哀》这本书的来之不易和读书的乐趣。

  2.找准重点段,训练给课文分段及归纳段意。

  3.感受“走这么长的路是很累的……”爸爸说这番话时的思想感情。

  教学思路

  1.以读为主,读中悟,悟中读。

  2.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从而体会“父亲希望子女成为热爱学习的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皇帝的悲哀》这本书珍贵的原因,使学生更加喜欢读书,热爱学习。

  (二)查字典,了解字音词义,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三)找准重点段,.总结每段主要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懂得并体会《皇帝的悲哀》这本书为什么珍贵。

  (二)体会“走这么长的路是很累的…”爸爸说的这番话的意思及思想感情。

  (三)试给课文分段。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读《皇帝的悲哀》这本书。

  2.预习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3.把不懂或不明白的问题记下来。

  (二)板书课题:爸爸和书。

  导入新课:看到课题,你想到了什么?(爸爸和书有什么关系?)是啊,爸爸和书有什么关系呢?学习课文后就知道了。

  (三)自学课文。

  布置预习要求,由学生预习。

  1.边读书边划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不理解的用“△△”作上记号。

  2.标出序号,找准重点段,试写各段主要内容。

  3.画出课后思考的句子,想想你是怎样理解的.?

  (四)指导阅读。

  1.汇报自学情况:

  (1)先由学生汇报自学的收获或不明白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自学情况,作进一步检查。

  学生可按自学要求汇报,也可以学懂一点讲一点。如懂得题目的意思;知道哪些部分是写买《皇帝的悲哀》这本书的经过。又如学会了哪些生字,学懂了哪些新词,还有哪些词不理解等等。教师在检查过程中,可根据要求询问学生是怎样学的?也可以补充一些学生没有讲到的问题。

  总之,教师以指导、点拨为主,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初读课文。

  (2)在字的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字的读音和字形。

  ①注意下面字的读音,区分多音字。

  ②注意下面字的字形。

  缠(ch2n):容易少一笔为“緾”。

  晰(x9):容易多一笔为“”。

  裹(gu%):“果”字最后一笔不要写成奈。

  2.指导精读课文:

  (1)先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①默读思考:《皇帝的悲哀》这本书对“我”来说为什么是最珍贵的?这两段主要内容是什么?

  ②学生自学讨论:

  《皇帝的悲哀》这本书对“我”来说最珍贵的原因是“只要一翻开这本书,当年买书的情景就清晰地浮现在我眼前。投影:“一……就……”体会出这本书的珍贵与“当年买书的情景”有关。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9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好句。

  2.了解欧阳海舍身救列车的经过,学习他奋不顾身排险,把青春献给祖国和人民的崇高精神。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学习重点】

  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遇险排险”这部分的内容。

  【学习难点】

  体会欧阳海这种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

  【学习准备】

  收集有关欧阳海的资料,以及当代英雄的事迹。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自己喜欢的名言吗?都有哪些你自己喜欢的名言呢?

  学生说自己喜欢的名言。

  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了一句,请看(出示)——如果需要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牺牲,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也可以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

  看了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的感受

  这是欧阳海在自己的日记中写的一句朴实无华的话,也是他的人生写照。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欧阳海。板书课题:“壮丽的青春”。

  你对欧阳海有那些认识呢?说说你收集到的资料。

  学生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二、整体感知,自学课文。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求同学们自己来读懂,有信心吗?你们准备怎么读懂?

  学生说自己的方法,大家互相启发。

  请同学们读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出示阅读要求:

  1.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词,通过小组合作或者查字典的方式解决。

  2.自由阅读课文,想想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遇险 排险 牺牲)

  3. 边读边在你的头脑里想象作者所描绘的场面。

  4. 找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段落,抓住文章中人物的动作、神情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注意读出自己的感受。

  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弄懂课文内容中你遇到的问题,谈谈你的体会。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采取有感情的读、说体会等方式汇报自己的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三、重点探究,体会感情

  当时的情况“万分危急”具体表现在哪里?欧阳海是怎么挺身而出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1. 出示有关句子:

  情况万分危急(出示有关句子:列车驶近了……死活不动……就要发生……越逼越近……)

  你从那些字词中了解到了情况的危急?读读,谈谈你的感受。

  把你感受到的读出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读出感叹号所表达的感情。

  2. 欧阳害挺身而出(出示有关句子:箭步飞身……抢……脸不变色……心不跳……推出……)

  读一读,你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读到这里,我想你一定被欧阳海的精神所感动,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学生说。再读,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3. 一场惨祸就这样避免了,可是我们的战士欧阳海却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让我们来读读课文的.最后四个自然段,注意把此时此刻的感受读出来,读出你对欧阳海的崇敬之情,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假如你就站在旁边,你会怎么想?怎么说?把你要说的话说一说。

  交流、评价学生所说的内容。

  现在就在欧阳海牺牲的地方有一尊他的塑像,要是你来写塑像的介绍,你会怎么写?

  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指导鼓励。

  四、总结拓展

  1、在紧急关头欧阳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勇气来牺牲自己解救别人?你是怎么认为的,你明白为什么说是“壮丽的青春”?请你来谈谈。

  学生谈自己的认识,感受欧阳海那种舍生忘死的精神。

  2、通过进一步学习课文,我们对欧阳海又有了新的认识,同学们,再让我们来读欧阳海的那句话——如果需要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牺牲,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也可以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读后,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呢?请你说一说。

  交流学生感受。

  3、同学们,如果需要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牺牲,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也可以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这是多么朴实的一句话,让我们饱含激情齐读课文最后4个自然段。

  学生齐读课文最后4个自然段。

  五、作业

  1、 把英雄欧阳海、雷宏的故事讲给他人听。

  2、 抄录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10

  一、 课前组织

  (播放歌曲)同学们,刚才播放的是《蓝猫淘气三千问》这部动画的主题曲。大家认识蓝猫吗?(蓝猫既淘气而且懂得很多的科学道理。)小朋友们,蓝猫告诉我们:只要你"爱想爱问爱动脑,天地间奇妙的问题你会全明了。"这节课上,让我们学习蓝猫,做个"爱想爱问爱动脑",学科学、爱科学的聪明孩子!

  二、 导入激趣

  最近,蓝猫科技创新公司研制出了五种新型玻璃,总经理蓝猫准备公开招聘新型玻璃的推销员,大家想不想参加?不过,进行招聘之前,同学们首先得学习课文,熟悉掌握新型玻璃的知识。

  你们说,我们应该先学习新型玻璃的哪些知识?(名称、特点、作用、)我们该如何了解这些知识呢?同学们,让我们试一试用读、想、划、记的方法来学习(板书学法)。

  三、 学习新课

  (一) 学习第一种玻璃

  1、 请大家自由朗读描写夹丝网防盗玻璃这一段,想一想它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最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再分别用横线和曲线划出文中有关的句子。如有不懂的问题,可将问题记下来并想办法解决。

  2、 学生运用读想划记的方法自读

  3、 学后汇报指导

  学了这一段,你了解了什么?(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是能自动报警,有防盗的作用。)谁读一读有关的句子?(略)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

  4、"特殊"是不同一般的意思。在这里指这种玻璃里面有一层极细的金属丝网,金属丝网与自动报警器相连,所以能自动报警。(生齐读特点的句子)

  最近蓝猫公司在重新装修,大家说,装上这种玻璃,好不好?

  (好)除了公司,哪儿还可以用?(生读作用的句子,练习

  句式:可以……可以……可以……也可以)师范句:新型玻璃可以用于军事上,可以用于火车、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上,也可以用于制造眼镜、头盔等方面。

  4、 小结:刚才学了夹丝网防盗玻璃,这种玻璃真是奇妙,能自动报警,用途也广。(板书妙、广)我们是用什么方法学的?

  (读想划记)大家学的不错,证明这种方法好!接下来我们

  继续用这种方法来学习另外四种玻璃。

  (二) 小组讨论,互相补充

  1、 同学们,接下来我们分组来学习,每四人为一组,先通读一下剩下的部份,从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玻璃,运用刚才学第一种玻璃的学习方法进行自学,并且共同完成课后的填表练习。应该注意的是,大家要发扬合作精神,有不懂的地方,要在小组内提出来,共同帮忙解决。

  2、 学后汇报

  谁先来汇报学习情况?(根据学生汇报,相机点出重点语句)

  (1) 理解"藕断丝连"

  准备一节藕,将藕轻轻折段拉开:"同学们,藕虽断了,但丝仍旧连着。本课是说夹丝玻璃即使碎了,碎片也会象这藕一样粘连在一起,这样就不会四处飞溅伤人了。"

  (2) 理解变色玻璃是如何"反射阳光,改变颜色"

  (边演示课件边解说)当阳光很强时,变色玻璃不仅能反射阳光,而且玻璃颜色会由浅变深,从而调节室内光线。

  (3) 理解"噪音"及"吃音"的意思:噪音是嘈杂、刺耳的声音。而吃音就是阻挡、消除噪音的意思。

  (4) 自查填表内容(师点出表格:你们只要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我们都算它对。)

  四、 举行招聘会

  看来大家都已经熟悉新型玻璃的知识了,我们的招聘会也快要开始了。可是,怎么进行推销呢?好,听听蓝猫怎么说?(放录象)明白了吗?现在就选择你喜欢的那种玻璃,针对它的特点和作用进行一次产品推销。先在小组内试讲,注意:做到语言通顺、流畅,有创意的我们蓝猫公司将优先录用,并发给他奖品。

  五、 争当小发明家

  同学们,你们真棒!相信将来你们将成为出色的推销员。新型玻璃不仅奇妙,而且用途很广,在现代化的建设中,它正起着重要的作用。(读最后一段:在现代化建设中,新型玻璃正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新型玻璃的研制中,人们将创造出更多的奇迹。)可不是,最近在国外的一次展销会上,参观者们惊奇地发现,在一块透明玻璃上,居然能煎荷包蛋。原来,这是一种导电玻璃菜锅,既安全卫生又省电。同学们,这是多么奇妙的事情啊!让我们听听蓝猫大哥又有什么话说(放录象)同学们,你们能不能自己也来发明一种新型玻璃呢?把你想到的说给同学们听,当然你也可以根据你发明的玻璃画一张设计图。

  六、 总结

  你们真了不起!相信只要大家努力学科学,热爱科学,不断地研究科学,将来一定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七、 布置作业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精卫填海》这个故事。

  3.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过程与方法】

  1.范读教学法:短文生动活波,想象丰富,意蕴深刻,宜于诵读体味。

  2.设疑引导法:通过设疑引导,鼓励学生多角度探究短文的寓意。

  诵读法:短文生动活波,想象丰富,意蕴深刻,宜于诵读体味。

  讨论法:针对教师提问展开讨论。

  讲述法:通过讲故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这则神话赞美了精卫鸟坚韧不拔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按照文言文的节奏正确朗读,并读出韵味。

  难点

  用自己的话说说《精卫填海》这个神话故事。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阅读精卫与《山海经》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走近《山海经》

  1.同学们,你都读了哪些神话故事?生说。

  你们知道的神话故事真多呀!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一个个精彩而有趣的故事出自哪部书吗?(课件出示:《山海经》)如果学生回答不出,就直接告诉他们。

  2.简介《山海经》。

  《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民族等的大型地理著作,又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

  3.联系自己读的神话故事,说说神话的特点。

  大家回忆一下自己读过的神话故事,你觉得它与我们身边发生的故事有什么不同?生说,教师引导。(出示课件:让我告诉你)

  小结: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山海经》,读一读几千年前的神话故事,感受故事语言的韵味。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自由朗读,读准确。

  (1)打开课本,借助文中注音自由读一读这段话,把句子读通顺,感觉难读的地方就反复多读几遍。生自由朗读,老师巡视的时候,一定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解决生僻字的读音。

  (2)同学们,读完了吗?这些文字都是几千年前的语言,那时的语言显然不同于现在,谁来说说你在读这段文字的过程中有什么感受?(生硬,难读,生字多)

  (3)我们都感到了它的生硬、艰涩,难读,这么难读的古文,谁来试一试?

  指名读,引导大家注意倾听并纠正读音。

  2.教读难读的句子。

  同学们,老师发现读这些句子时我们应该适当停顿,读出节奏。下面,老师读一遍,大家感受一下。

  师配乐范读,生注意倾听。教师领读两遍。

  3.借助停顿,读出节奏感。

  同学们,现在,你可以学着老师的样子读一读,读的时候,注意停顿和节奏,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出古文的韵味。

  学生自由练习,评价鼓励。

  4.借助注释,了解故事内容。

  对照文中的注释,粗知这段话的.大意,再去读的时候,就会能读出古文的意思了。同学们借助注释,默读思考:本文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炎帝的小女儿,在东海游玩时被淹死了,化为精卫鸟,立志要将大海填平)

  三、研读课文,理解感悟

  1.了解故事的内容,复述故事。

  (1)再读课文,借助注释或字典,在小组里逐句说说这则故事的意思,可以适当的加上一些词语使句子更通顺。

  (2)分句出示课文,交流句子的意思。

  (3)同桌轮流逐句讲译文与古文。指名互讲。

  (4)朗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全文的意思。

  2.感受精卫坚韧不拔的精神。

  (1)出示句子: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2)指名读,齐读。(板书:溺而不返 堙于东海)

  (3)想象说话:大海广阔无垠,无边无际,小小的精卫能把大海填平吗?大海会怎么说?精卫又会怎么回答呢?

  出示:大海奔腾着,咆哮着,嘲笑她:XXXXXXXXXXXXXXXXXXXX。精卫在高空答复大海:XXXXXXXXXXXXXXXXXXXX。

  (4)教师小结:不管春夏秋冬,酷夏严寒,刮风下雨,精卫鸟每天都衔西山的小树枝、小石块,丢到大海里。一只小鸟想用这种办法填平大海。真是谈何容易!不过它有这样的决心和毅力,却是难能可贵的。它坚韧不拔的精神让人敬佩。(板书:坚韧不拔)

  (5)感情朗读句子。

  3.齐读全文。

  四、总结全文,课外延伸

  1.精卫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精神,让人可敬可叹。中国的神话故事富有浓浓的人情味,表达了古代人民的理想和愿望,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

  2.中国神话传说浩如烟海,除了《精卫填海》,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交流自己读过的神话故事。

  3.除了中国古代神话,还有许多国家和地区也有神话故事,如希腊神话,北欧神话等,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阅读有关的书籍。

  板书设计:

  精卫填海

  溺而不返 堙于东海 坚韧不拔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12

  教学目标:

  1.体会樟树蓬蓬勃勃、旺盛的生命力,感受樟树拒虫的可贵之处。

  2.感受宋庆龄的品质与樟树的相似之处,品悟文章借物喻人的写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

  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过程:

  一、通读课文,初步感知“不搬家”之理由。

  1.根据不同的要求读文题。

  (1)通过朗读体现:这是哪儿的樟树?(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2)通过朗读体现:这是宋庆龄故居的什么?(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学生读后,教师小结:不同的朗读所要强调的意思不一样。请同学们再根据要求读一读:本文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什么?(生齐: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师强调:对,本文所写的就是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根据不同的要求读文题,其实就是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通过朗读让学生知道,本文的重点是写樟树,是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2.师:宋庆龄的故居在周恩来同志的眼里小了点,他劝宋庆龄同志搬个家,宋庆龄却不肯,这是什么原因呢?请快速浏览课文,说说理由。(宋庆龄舍不得庭院里的两棵樟树)

  3.宋庆龄舍不得这两棵樟树的什么呢?请通读课文,说说理由。(生命旺盛、品质高贵)

  二、细读品悟,全面体会“舍不得”之含义。

  (一)感知樟树“生命旺盛”。

  1.自读第4自然段,说说哪一个词语最能表现它的生命旺盛?(蓬蓬勃勃)

  2.樟树给人的整体感觉是“蓬蓬勃勃”,请细读第4自然段,说说你仿佛看到了樟树的哪些部分,及其形态。

  3.组织交流、讨论

  枝干:粗壮、多(伸向四面八方)、长(伸得远远的)。(引导体会:枝干越粗越壮,越多越长,就越能体现樟树的生命旺盛。)

  树叶:稠密、绿得发亮。(引导体会:树叶越密,绿得越亮,就越能体现樟树的生命旺盛。)

  文学是用“形象”说话的。教学中,教师就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将文本语言转化为生动的形象,并在这种转换中体会语言的魅力。

  4.体会“四季常青”的特点。

  樟树一年四季要经历多少磨难,你能用这样的句式说说吗?请学生想象不同的情境,进行口头表达。出示

  无论是,还是,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学生口头填写内容后,再请学生有感情地读一读自己所填的内容。)

  学生填写、朗读的过程,就是语言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生合理想象樟树一年四季经受各种磨难之后仍然蓬蓬勃勃的过程。

  5.不管周围的环境多么恶劣,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多么顽强的樟树,同学们好好读一读,将樟树的形象留在脑海中。

  (二)体会樟树“品质高贵”。

  1.学生默读,用笔画出描写樟树可贵的句子。

  2.组织交流

  (1)围绕“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展开交流。

  a.让学生说说:日常生活中,你在哪里闻到过香气,这种香气会发生变化吗?

  b.小结:这就是樟树,它活着的时候,香气不变,死了的时候,仍然有香气,且这种香气不因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这是多么了不起,多么可贵。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樟树的香气与生活中其它的香气是不同的,即生活中的不少香气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这样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樟树香气能长久保持是了不起的;这样的过程,也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训练的过程。

  (2)抓住“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进行朗读指导,引导学生读中感悟。

  师: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生:就怕它一天。)

  师: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年——(生:虫类就怕它一年。)

  师:只要这木质存在一百年——(生:虫类就怕它一百年。)

  师: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千年——(生:虫类就怕它一千年。)

  师:樟树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在哪里呢?(樟树的香气能长久保持,樟树的香气能永远拒绝虫类的侵害。)

  这种反复、递进式的朗读,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樟树“香气拒虫、香气长久”特点的认识,也使学生对樟树的情感随着一遍遍的朗读得以深化。

  3.这一自然段,不仅写了樟树,还写了别的树木,如石榴。课文为什么要写石榴呢?

  (组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这是一种“比较”的写法。这样的写法更加突出了樟树的与众不同,可贵。)

  4.朗读这一自然段,体会樟树的可贵之处以及写法的精妙。

  语文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感悟文章的情与理,同时也要使学生明白文章是怎样表达的。而这一教学环节,不仅引导学生认识了“比较”的写法,还让学生体会到了这一写法的好处。

  三、适度拓展,深刻理解“人与树”之相似。

  1.这是两棵蓬蓬勃勃的樟树,这是两棵香气永存的樟树,这是两棵让虫子害怕的樟树,这是两棵让宋庆龄舍不得离开的樟树!那宋庆龄是怎样的人呢?

  2.请学生结合课前的资料收集,谈谈对宋庆龄这一人物的印象和认识。

  3.出示中外人士对宋庆龄的评价,学生朗读

  (1)美国记者安娜说:“她是我所知道的世界上最温柔,雅的女性。”

  (2)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你认为我们卓越的宋庆龄只是一枝香溢全球的美丽鲜花吗?不,不,她是一头要冲破天罗地网的雄师。”

  (3)美国作家、社会活动家海伦·福斯特·斯诺说:“多亏我结识了宋庆龄,她的坚贞不屈,勇敢忠诚和她的精神美,是活的中国最卓越的象征。”

  (4)毛泽东主席1936年在致宋庆龄的信中这样写道:“一九二七年后,真能继承孙中山先生革命救国之精神的,只有先生与我们的同志们。”(毛主席称宋庆龄为先生)

  4.师:樟树的香气让虫子离得远远的,而宋庆龄永葆革命青春和旺盛的革命斗志同样令人敬佩!学到这儿,我们认识了一位怎样的女性?

  相机板书:精神蓬勃、正气凛然、高贵典雅……

  5.请学生说说“人与树”的相似之处。

  交流后教师小结:宋庆龄美好的品质,就像她故居樟树的枝干一样伸向四面八方,就像她故居樟树的绿叶一样蓬蓬勃勃,就像她故居樟树的香气一样永久保持、拒绝害虫的侵蚀。

  6.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通过课前学生的资料收集,课上的简要表达,辅之以中外名人对宋庆龄的评价,学生对宋庆龄这一人物形象有了较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她与樟树进行比较,就容易了。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1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认识8个生字,会读查字表中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学习小萝卜头克服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

  从小萝卜头在艰苦条件下学习的故事中受到努力学习的`教育。

  【教学难点】

  从小萝卜头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CAI小萝卜头的图片师:你们知道他吗?

  2、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3、生想象小萝卜头生活的环境CAI。

  4、就是在这里,小萝卜头度过了他极其短暂的一生,今天让我们一起去读读小萝卜头在狱中学习的故事吧。

  5、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归纳概括

  1、检查词语预习情况。

  2、现在请大家翻开书77页,在预习的基础上快速浏览课文,边读边思考:从课文中你知道了关于小萝卜头的哪几个故事?

  3、指名说,师指导归纳小结。

  第一个故事1—13自然段:小萝卜头跟罗伯伯和车伯伯学习。

  第二个故事14—16自然段:罗伯伯和车伯伯被特务杀害,小萝卜头沉浸在悲痛中。

  第三个故事17自然段:小萝卜头跟黄显声将军学习。

  三、导读感悟,体验情感

  1、生快速默读课文1—13自然段,想想:小萝卜头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是怎样学习的?用﹏画出描写环境的词句,用画出描写小萝卜头学习的句子速度快的同学还可以试着在旁边用1、2个词写出自己的感受。

  2、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朗读。

  重点指导:

  a、我是一个好孩子我爱中国共产党。

  b、小萝卜头认真念了几遍课文,又一个字一个字地写,直到把这14个字默写下来。

  c、重庆是个大火炉,七八月份热得使人喘不过气来可是,小萝卜头每天光着膀子,趴在地上写呀,算哪;没有纸笔,妈妈在床头地上铺了一层土,小萝卜头就用一根长钉在上面写写画画。

  四、小结:

  故事读到这里,小萝卜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五、教师总结

  六、布置作业:

  1、收集有关革命的诗。

  2、看影片。

  七、板书设计:

  14、小萝卜头的故事

  环境艰苦

  学习刻苦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14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暮江吟》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二)有感情地朗读诗句,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理解诗句的意思。

  三、教学难点

  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复习或收集一两首唐代诗人白居易、王维、李白的诗,你们完成了吗?(检查二三人),今天,我们再学习着重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讲读第一首古诗《暮江吟》。

  1.初读指导,理解诗句意思。

  (1)解题。板书题目:《暮江吟》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写的。诗中描写了深秋的时候,从日落到夜晚江上的景色,表达了作者愉悦的心情。题目的意思是:吟咏暮色降临的江上景色。暮,傍晚。吟,吟咏,作诗。

  指名读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2)教师范读。(注意生字、新词。)

  (3)指名学生试读。

  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4)学生试讲,逐句理解,教师点拨。

  ①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指快要落山的太阳。铺:展开,铺展。这里是斜照的意思。句意:夕阳的余辉斜照在江面上。)

  ②半江瑟瑟半江红(瑟瑟:这里指碧绿色,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颜色。句意:江水有一半是绿色的,有一半是红色的。)

  ③可怜九月初三夜(可怜:可爱的意思。九月初三:指农历九月初三,这时已进入深秋季节。句意:九月初三,这深秋的夜晚多么可爱啊!)

  ④露似珍珠月似弓(似:好像。"月似弓",农历初三晚上,是月牙开始出现的日子。月牙好像一张弯弯的弓。寒露降临,附着在树叶和草丛上的露珠,在月光的`映照下,就像闪闪发光的珍珠。句意:露水像珍珠一样晶莹,月牙弯弯像弓一样。)

  2.精读训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指名朗读。

  (2)思考议论,加深理解。

  ①第一句,用了一个"铺"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突出了江水的平静,夕阳的美丽。"铺"在这里是斜照的意思。)

  ②读"可怜九月初三夜",体会"可怜"在这里的意思。("可怜"一词表达了诗人对九月初三这个深秋的夜晚的留恋、喜爱。当时诗人的心情是十分愉快的。正因为喜爱,他才从黄昏到入夜,久久地停在江边观赏景色。)

  ③诗人在诗中运用了两个贴切的比喻,比喻的作用是什么?

  (作者抓住了事物的特征,用了两个贴切的比喻,写出了江边美丽的月夜景色。)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①轻声自读,想象诗的意境,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②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节奏和韵味。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15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懂短文,根据题目问题找出答案。

  2.引导学生留心以前学过的生字,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读懂短文,根据题目问题找出答案。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处处留心)

  1.谈话导入:在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有值得我们探索的学问,哪怕是—个汉字。所以经常有人会这样感叹:处处留心皆语文。以前你通过学习处处留心这道题目,有什么收获或感想吗?

  2.审题。

  (1)指名读题,其余学生仔细听要求。

  (2)交流:听了题目,请说说本题的具体要求。

  3.自由朗读短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不跳读漏读,边读边思考短文讲了什么事情。

  (1)检查自由读书情况。

  (2)同桌交流,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4.默读短文,思考后面的问题。

  (1)自己默读短文,在文中找出有关答案。

  (2)同桌交流答案,相互。

  (3)全班交流。教师简单介绍形声字(汉字)的结构特点。

  (4)汇报学习感想,激发探究兴趣。

  5.思考并交流第二道问题。过渡:原来汉字也有如此深奥的学问哪!

  (1)回忆,提出曾经有疑惑的生字,教师将其写在黑板上。

  (2)根据已有经验,展开四人小组讨论,老师巡视点拨。

  (3)集体交流。

  6.课后延伸。每一个生字都有一个故事,祖先造字都是根据生活经验、生产实践进行的。激发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处处留心,探索生字的奥秘。

  板书设计:

  处处留心

  旱 睁 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背熟八个词语。

  2.照样子,写好带有“口”的字。

  教学重点:

  背熟八个词语。

  教学难点:

  照样子,写好带有“口”的字。

  教学过程:

  二、教学第二题(读读背背)

  1.谈话导入。今天我们学的词语和一个神话传说有关。

  2.学生自学词语。

  (1)要求读正确,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快速地查词典。

  (2)开展多种形式的读,相机正音。

  3.理解词语意思。

  (1)指名介绍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故事。

  (2)借助课文插图相机出示并理解“混沌不清’,、“昏天

  黑地”、“大刀阔斧”、“开天辟地”两组词语,引导学生在神话典故中理解词语含义。

  混沌不清:古代传说中指天地未分之前浑然一体的状态。

  昏天黑地:形容天色昏黑不明。

  大刀阔斧:比喻像使大刀、用阔斧那样,做事果断、有魄力。

  4.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小组合作练习背诵。

  5.反馈:指名背--小组赛背--集体齐背。

  三、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读题审题,明确要求。

  2.指导。

  (1)出示“吊、啄、若”三个字。

  (2)引导学生读帖,重点观察三个字的结构特点和关键组件的书写要求。

  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作:三个字虽然结构不同,但都含有“口”;三个字由于“口”的位置不同,所以大小也不同。

  (3)教师范写。

  ①提醒学生处理好各组件间的关系,摆好“口”的位置。

  ②提醒每个字的关键笔画:“吊”是上窄下宽,最后一笔竖写在竖中线上,强调竖中线问题;“啄”是左窄右宽,弯钩在竖中线上起笔,回到竖中线时出钩;“若”是上窄下宽,提醒写好拦腰横。

  3.练习。

  播放轻音乐,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摆正姿势,认真练习描红、仿影和临写,老师巡视指导。

  4.反馈:选出有代表性的作业引导学生观察评议,既要表扬好的,又要指出败笔之处以示提醒。

  板书设计:

  练习4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谈谈看了漫画以后的感受以及所明白的道理。

  教学重点:

  谈谈看了漫画以后的感受以及所明白的道理。

  教学难点:

  语言流畅,想象合理,内容描述完整。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以漫画为话题,谈话揭题。

  2.审题。指名读,共同讨论题目要求。

  3.投影出示漫画,仔细观察每幅漫画,用一两句话介绍一下每幅漫画的主要内容。

  4.编故事,讲故事。

  (1)进一步仔细观察漫画,引导学生从动作、神态等方面展开合理想象。

  (2)同桌互相交流所编的故事。

  (3)小组交流并推选代表全班交流。教师及时引导、,提高交际效率。

  5.漫画交流会。

  教师出示“漫画交流会”,请学生上台将以前准备好的漫画在小组内展示,谈谈自己看漫画后的.感受。

  板书设计:

  练习4

  漫画交流会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学写毛笔字,掌握单人旁和双人旁的书写要领,写好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

  教学重点:

  掌握单人旁和双人旁的书写要领,写好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

  教学难点:

  掌握字的间架结构。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复习检查:回顾基本笔画“撇”和“竖”的书写要领。老师相机演示。

  2.读题,审题,明确要求。

  3.指导书写单人旁和双人旁。

  (1)教师范写,学生用心观察,尤其是双人旁的两个撇画。(可提笔跟着老师书空)

  撇:逆锋起笔,折锋向右,转锋向右下稍顿蓄势,用力直向左下撇出,形短而势曲。

  竖:直接落笔,笔锋向下力行,顿笔向左上收笔,微呈露珠状。

  (2)学生执笔练写,练习运笔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4.指导书写书上的两个字。

  (1)指导观察分析字体结构特点。(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2)老师范写,讲清书写要点:左右之间不要拥挤,也不要彼此分得太开,左部写得窄些,右部写得宽些。

  (3)学生练习,播放古筝曲。仿写时要提醒学生先看清楚范字,再动笔写。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书写姿势,并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

  5.反馈。

  出示有代表性的作业,师生评议,表扬好的,指出存在问题,进行矫正训练。

  板书设计:

  练习4

  化 行

  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上册翠鸟教案08-25

苏教版小学语文上册教案03-08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4-26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6-05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5-08

最新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2-13

语文上册教案03-05

语文上册教案06-20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教案12-29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s版教案10-10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 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字,认识多音字“悄”。正确读写“盲童 浓郁 穿梭 流畅 引导 悄然 灵性 经历 瞬间 扑闪 概念 弧线 飞翔 权利 缤纷 花繁叶茂 磕磕绊绊 多姿多彩 清香袅袅”等词语。

  2 理解“流连 穿梭 一瞬间 清香袅袅”等词语。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教学重难点:认识生字,规范书写。从整体上感知课文。

  一 导入新课:

  二 回顾梳理学习内容:小组内交流。

  1 根据音节读准生字,正确认读以下词语。

  盲童 浓郁 穿梭 流畅 引导 悄然 灵性 经历 瞬间 扑闪 概念 弧线 飞翔 权利 缤纷 花繁叶茂 磕磕绊绊 多姿多彩 清香袅袅

  2 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

  流连 穿梭 一瞬间 清香袅袅

  我还理解的词语有:

  3 认真书写田字格中的生字,把难写的多写几遍。

  4 在读熟课文的基础上,我知道课文讲了谁的`什么故事。

  三 集体交流:

  1 检查生词认读:

  盲童 浓郁 穿梭 流畅 引导 悄然 灵性 经历 瞬间 扑闪 概念

  弧线 飞翔 权利 缤纷 花繁叶茂 磕磕绊绊 多姿多彩 清香袅袅

  悄然合拢

  2 交流生词的理解。

  3 书写指导:

  提出难写的生字,重点指导:梭 磕 瞬

  4 课文朗读:

  指名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5 整体感知课文。

  说说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

  四 小结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体味“流连、穿梭、流畅、悄然、神奇的灵性、张望、飞翔、多姿多彩”等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后三个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4、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味安静的内心世界,感受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是课文理解的重点,也是课文的难点。

  教学准备

  1从生活中、网络中去寻找盲人的生活,体会盲童的内心世界

  2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了解海伦凯乐的生活

  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体会作者心情的变化,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

  【过程与方法】

  1.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2.抓住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刻画人物的语言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游戏中蕴含的道理。

  2.让学生体会作者对童年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丰富情感体验,更深刻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随着作者的叙述,在头脑中想象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作者情感的变化,并在学习中提出问题。

  难点

  在品读课文中,学习梳理问题,解决问题,理解和体会“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含义。

  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有关高洪波的录像资料、图片、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查阅高洪波的相关信息。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在自己体会比较深刻的地方作批注。

  3.培养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对自己理解深刻的句子作批注。

  难点

  培养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掌握词语

  本课中用了很多成语,把自己喜欢的成语抄写下来。

  二、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请你从中找出描写战斗性强的词读一读,读这些词语你有什么感受?

  2.简介作者高洪波,看多媒体课件,从这些词语中你能看出小作者有怎样特点。

  3.默读课文,在自己体会比较深的地方作批注。

  三、梳理文章的脉络

  根据提纲把文章分成下面几部分。

  1.陀螺的名字

  2.陀螺制作方法

  3.陀螺的玩法

  4.“我”制陀螺

  5.叔叔送“我”陀螺

  6.陀螺给“我”带来欢乐和自豪

  7.明事理

  四、抄写本课的生字词

  抄写本课的生字词并识记。

  板书设计:

  陀螺

  毫无怨言??重整旗鼓

  不甘人后??好胜心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抓住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

  理解和体会“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抓住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

  难点

  理解和体会“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一、回顾上节内容,提出本节学习要点

  二、赏析文章语言美

  1.玩陀螺曾经由于什么原因让“我”感到懊恼?又是怎样从懊恼变成了自豪?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随机引导)

  2.教师引导从关键语句来体会情感的变化。你能找到描写从懊恼到自豪的这一情感变化的文字吗?

  (1)“为此不知挨了多少责骂,可仍然不肯住手。然而一个孩子无论如何是削不出高质量的陀螺的,因此,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世界堆满乌云,快乐像过冬的燕子一般,飞到一个谁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把“快乐”比作“过冬的燕子”这一修辞手法)

  (2)“这消息曾使我一整天处于恍惚的`状态,老想象着那只陀螺英武的风姿。”

  (幸福得感觉有点不真实)

  (3)“尤其当我看到这枚‘鸭蛋’的下端已嵌上一粒大滚珠时,更是手舞足蹈,恨不得马上在马路上一显身手!”

  (极度的兴奋)

  (4)“我的陀螺刚一露面,就招来了一顿嘲笑。”(突出陀螺的丑,不伦不类,士气也大受挫折)

  (5)“这真是个辉煌的时刻!我尝到了胜利的滋味,品到了幸运的甜头。无意中获得的‘荣誉’,虽然小如微尘,对于好胜的孩子来说,也足以陶醉许久了——直到现在我还能兴致勃勃地写下这些文字,便是一种有力的证明吧!”

  ?3.你们能通过朗读来体现我从懊恼到自豪的这一情感变化吗?(指导有感情的朗读文字,分别读出懊恼、自豪的语气。)

  4.“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话你怎么理解??

  5.小结:一个不起眼的小陀螺主宰了“我”童年的忧伤与欢乐。与它相伴,“我”的童年生活无比精彩。

  三、朗读句子,学习写作方法

  教师总结写作方法。

  1.用成语进行描写,生动。

  2.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传神。

  3.注意刻画人物的心情。

  四、 谈谈文后的体会

  读课文最后一句话,你有什么体会。这句话在文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表面写的是陀螺,更像是说谁呢?谈对自己的启示。

  板书设计:

  陀螺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

  不能只看外表

  教学反思:

  童年生活,因为无忧无虑而快乐,因为有了梦想而精彩,通过这篇课文,我们看到了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一种难言的亲切感和温馨会久久地萦绕在我们心头。在学习课文时,我引导学生感受童年的美好,享受童年,珍惜童年,并在阅读中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词句,体会词句表达的感情,丰富语言积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明理。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2、3自然段;背诵2自然段。

  2、能用“价廉物美”造句。

  3、感受小镇的恬静和热闹,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体验导入:

  1、上一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小镇的早晨》,(出示课题)你觉得这课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复习第一自然段

  2、看来同学们很会品味文章,那么这节课咱们就细细的品位一下小镇的早晨。

  二、品读第二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由地轻声读课文,想想小镇的早晨的第一大特点是什么?找到这句话。“恬静”是什么意思?改成“安静”、“宁静”行吗?为什么?咱们一起来把这句话读一读。

  “找恬静”从哪些句子体会到。

  2、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做准备。

  3、指名读,学生评。(师适时出示学生所朗读的句子,并对关键词语、句子进行点拨,出示的句子顺序可以随学生的回答而改变)

  a、学生读,师出示:淡淡的霞光下,宽宽的河面闪烁着片片银鳞;河水静得透明,犹如一条碧绿的带子,静静地穿过小镇。

  (银鳞指什么,在怎样的情况下出现?)

  b、学生读,师出示:沿街的.河边停满了各式各样的小船,一只紧挨着一只。一些油光发亮的乌蓬船翘起尖尖的船头,显得格外醒目。(从这些句子能看出什么?)

  c、学生读,师出示:两座拱形石桥遥遥相对,座落在小镇两头,不时有一叶叶小舟从半 月形的桥洞中悄悄钻出来,又在河上轻轻飘过。

  (“飘”换成“驶”,哪个好,好在哪里)

  4、 朗读:让我们边读边想象,感受一下小镇早晨的恬静美丽吧!(自由读课文,并试着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背下来)

  5、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一遍,有能力的可以背一背!

  学习方法:1、抓重点词;理解 2、找重点句;体会 3、读出感受

  三、研读第三自然段

  请同学们学着刚才的朗读方法试着去处理第三段。(学生自由读后进行小组合作——互相指导朗读。)

  1、抓住了哪个重点词?也是小镇的早晨的第二大特点,那就是——热闹,这似乎有点矛盾?默读第三自然段,想想是不是作者搞错了?

  理解重点:

  ①路不宽,人很多,你会不由自主地随着拥挤的人流向前走去。(理解“不由自主”,为什么“不由自主”能看出热闹?)

  ②沿街摆满了各种土特产:………大白鹅……

  ③……甜甜地诉说……价廉物美。 (理解“价廉物美”)

  说话练习:农民是怎样诉说的,也学学农民诉说一番。

  同桌一起说,一人当买主,一人当卖主。

  5、齐读这一段。

  6、 仔细观察2、3小节,他们在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总分)

  7、你能不能学着作者的这种方法去尝试着写一段话?

  可以写陶庄的早晨,村子的傍晚……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4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学习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意境,感受太阳对自然、对人类博大、无私的爱。

  3。背诵和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感悟太阳给予我们的无私的馈赠。

  教学难点:

  理解句子“他在孩子身上,可以寄托人类的希望。”(结合课后题2)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预习,要求学生将课文读准读通,并给生字注音。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1。问:你喜欢太阳吗?为什么?你想对太阳说什么?

  2。板题、读题。(指导读出对太阳的问候之意。)

  二、初读感知。

  1。教师出示文中的生字词,学生自主学习,检查读音。

  山巅铺满棕色寄托

  2。练习写“铺”字。

  教师重点指导写好右半部分,注意不能丢掉点。

  3。听课文朗读录音,注意字词的读音。

  4。指名读文,相机纠正字音。

  5。同桌相互检查读文。

  6。齐读课文。

  7。说一说文中的语句有什么特点?

  8。说一说你懂了什么?

  三、练习写字。

  1。练习写字。

  (教师提醒注意“善”字的写法。)

  2。学生自评、互评。

  四、作业:

  1。熟读课文,请父母评一评。

  2。找一找、读一读与太阳有关的文章。

  第二课时:

  一、诵读课文。

  1。听教师范读全文,边听边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

  2。交流汇报。

  3。默读课文,想一想:自己最喜欢哪一段?为什么?

  4。交流,针对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朗读感悟。

  如学习第2—6自然段。

  ①学生先交流读这几段的感受。

  ②自读第2—6自然段,你发现了什么?

  ③练读,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表达出来。

  ④指名读,读前大家提出朗读小建议。

  ⑤引读,体会拟人手法的妙处。

  ⑥男女生轮读这几段。

  5。质疑解疑。

  (结合课后题2)

  二、拓展延伸。

  1。想一想:太阳还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

  你能用拟人手法描绘出来吗?

  2。拓展阅读(教师推介说明文《太阳》和艾青的诗歌《太阳的话》),对比它们在写法上的异同。

  三、积累背诵。

  1。读背自己喜欢的句段。

  2。摘抄好词好句。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5

  教学目标

  1.采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识字8个,练习正确书写8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积累好词好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格列佛在小人国的经历。

  4.初步体会西方经典童话的魅力,并且能够根据阅读所得加上自己的想像,创作一段格列佛在小人国的经历。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讲述格列佛在小人儿国的经历。

  2.创编格列佛在小人儿国的经历。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斯威夫特的有关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简介作者,揭示课题。

  1.让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斯威夫特的资料。

  教师补充:斯威夫特是18世纪前期英国著名的讽刺作家。他生于爱尔兰首府都柏林的一个贫苦家庭,父母都是英国人。父亲在他出生以前就去世了,由伯父抚养成人,他喜欢历史和诗歌,早年创作的《书的战争》和《桶的故事》,初步显示了讽刺的才能。其中《桶的故事》是英国的启蒙主义者讽刺教会的作品之一,也是斯威夫特第一部重要作品。在他晚期作品中,他积极号召爱尔兰人民为独立自由而斗争,在作品中痛斥英国统治阶级的腐朽政治。就在这个时期,斯威夫特完成了他不朽的讽刺杰作《格列佛游记》。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

  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讨论交流: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格列佛是伦敦的一个著名医生,喜欢航海旅行的他无意中来到了一个神奇的岛上,岛上生活着一群身高不满五寸的小人儿。格列佛在小人儿国里有一段奇特的遭遇,但是最后还是回到了家乡。)

  三、再读课文,讲述故事。

  1.再读课文,想想,格列佛在小人儿国有哪些奇特的遭遇?

  2.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3.讲述格列佛在小人儿国的经历。

  (1)小组内说一说。

  (2)指名学生上台讲述。

  四、学习生字。

  1.在读课文时,你认识了哪些生字?

  请学生当小老师带领全班读,并说说哪些字是读音要注意的。“箭”“吊”“筐”是三拼音节,有介母“i”或“u”。“遮”是翘舌音,“艘”是平舌音。

  2.你认为哪些生字容易写错,需要提醒大家注意?按结构,本课的生字可以分成几类?

  左右结构:航、刮、绑、涂、钩

  上下结构:箭、暴、吊

  “绑”字笔画较多,绞丝旁注意避让右边。

  3.你有什么办法记住这8个生字?

  五、作业。

  1.自主积累文中的好词语。

  2.向你的'父母或朋友,讲述格列佛在小人儿国的经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

  航海捆绑射箭暴风

  刮风钩子吊起来涂抹

  2.讲述格列佛在小人儿国的经历。

  二、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学生默读课文,一边默读,一边做出批注。批注的内容可以是自己不懂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或读后的体会。

  2.小组合作交流自学情况,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汇报,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和引导。(学生讲到哪儿,就组织学生学习讨论哪一段,并且相机指导朗读)

  (1)学习格列佛在初到小人儿国被攻击时,让孩子们一边朗读一边想象当时的情境,设身处地地想一想:格列佛当时会想些什么?

  (2)当格列佛受到小人儿国的礼遇时,他又会想些什么?他是怎样和小人儿国的人建立起友谊的?

  (3)学习格列佛帮助小人儿国击退敌人的段落时,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当时的场景和语言。

  三、表演故事,深化理解。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自由组合表演课本剧。

  (1)小组内表演。

  (2)指名学生表演,评议。

  四、拓展延伸,创编故事。

  插上想象的翅膀继续飞翔,结合自己的阅读说一说:如果格列佛重回小人儿国,又会有怎样的奇遇?请你也来创作一段格列佛在小人儿国的经历吧。

  1.小组内创编。

  2.小组汇报。

  五、作业。

  1.想象作文:《重回小人国》。

  2.阅读斯威夫特的作品《格列佛游记》等。

  板书设计

  30 小人国

  受到攻击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6

  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学会用书信体。

  2、能按一定的顺序,从不同的角度介绍自己的家乡。

  3、通过生动、细致描写,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自豪之感。

  教学重点:

  用书信体的格式,从不同角度介绍自己的'家乡。

  教学难点:

  通过生动、细致描写,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自豪之感。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信封和纸)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信封和信纸)

  2.今天的课我们不用簿,就用信纸和信封,怎么样?

  二、读懂例文

  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例文,看看跟平常的例文有什么不同之处。

  (1)指名说说。

  (2)老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归纳书信的书写格式和第二人称的形式。

  2.请同学们自由轻声地朗读或默读王磊同学写给李阳同学的这封信,想一想,王磊从哪些方面介绍了自己的家乡?

  3.如果你是李阳,读了好朋友的这封来信,你会有什么想法?为什么?文中的哪些描写深深吸引了你?

  (1)交流。

  (2)列出介绍的提纲。

  (3)学生分组汇报自己的想法。

  三、说说家乡

  1.同学们,你了解自己的家乡吗?我们的家乡也有许多独特的魅力,能说说吗?

  (1)分小组交流搜集的有关家乡的资料。

  (2)把各小组的资料进行整合,列出介绍提纲。

  (3)分组具体介绍。

  2.师生评议、补充。

  3.学生在各小组内修改、完善提纲。

  四、学生练写

  1.学生练写草稿。

  2.交流、评议、补充。

  (1)小组互读互评互助。

  (2)分组交流,师生共同提出修改意见。

  3.学生修改、誊写,装进信封,写好地址。

  板书设计:

  请到我的家乡来

  ---给远方朋友的一封信

  教学反思:

  学习读书名言。

  (1)自由读读,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

  (2)指名朗读,正音。

  (3)讨论:这两句话都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

  (4)再读句子,体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练习背诵名言。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理解38个新词的意思,能写出"埋伏""顺从"的近义词。

  2.能给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能用"思念"、"津津有味"造句。

  3.初步会用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的方法阅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4.感受边防战士精心喂养、护理受伤小猴子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感受边防战士精心喂养、护理受伤小猴子的思想感情。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2.初步会用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的方法阅读课文。

  3.能根据提示给课文分段,理解课文第一段,理解"深山密林、不翼而飞"等词语的意思。

  (二)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推想内容。

  (1)出示课题:17密林怪客

  什么是"密林"?(结合理解"深山密林、边防")

  (2)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通过讨沦,归纳:①怪客是谁?②怪客是怎样被发现的?③怪客干了什么怪事?这件事的结果怎样?

  2.带着以上问题,听录音,了解课文内容。

  3.自学课文。

  (1)带着问题初读课文,读通课文,生字要多读几遍。

  (2)自学生字,识记字形。划出生字所在的新词,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完成课堂作业1。

  (3)在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4.检查自学。

  (1)指名认读生字,读准字音(重点指导:潜、侦、缩、蹿、梭),记住字形,重点指导(缩、津、窜、逮)。

  (1)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指导读好长句子。

  (3)比一比,口头组词:

  炊()蹿()帽()驻()潜()

  吹()窜()冒()住()替()

  (4)质疑问难。(通过讨论筛选出重点研讨的问题)

  5.再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按课后问题4的提示,给课文分段(交流反馈)。

  6.学习课文第一段(第1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一段,思考:怪事发生在哪里?怪事怪在哪里?

  (2)讨论、交流。

  ①怪事发生在哪里?(发生在密林深处的边防军驻地)

  ②怪事怪在哪里?(板书:接连几天、都、奇怪、不翼而飞。)

  理解"不翼而飞"

  A查字典理解"翼"的意思。

  B什么是"不翼而飞"?课文中是指什么?

  ③谁能读出奇怪的语气来?(抓住板书的重点词语朗读)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段,师生共同小结:这一段主要讲边防军驻地出现怪事。(板书:出现怪事)

  7.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读通课文。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第二至第四段(第2—9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理解"左顾右盼、一拥而上、津津有味、一跃而起"等词语的竟思。

  2.感受边防战土爱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带点词语的意思。

  潜伏、侦察、静悄悄、启明星、紧缩、左顾右盼、一拥而上、

  津津有味、一跃而起、眼疾手快、温顺

  (1)这件怪事到底是谁干的呢?这引起了边防战士的注意。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探个究竟,好吗?

  1.学习课文第二段(第2—6自然段)。

  (1)默读第二段,按照"潜伏侦察、发现怪客、围捕怪客"找到相应的自然段。

  (2)研读"潜伏侦察"。

  ①轻声读写战士们潜伏侦察的部分,划出说明战士们潜伏侦察非常艰苦的词句。

  ②讨论。

  引导学生理解当时环境恶劣,侦察的艰苦。

  板书重点词语(戴防蚊帽、耐心等)。

  ③朗读指导。

  (3)研读"发现怪客"。

  ①齐读第4自然段,抓住词语"紧缩",读好最后一句话,读出当时紧张的.气氛。

  ②默读第5自然段,圈出描写猴子动作的词语。

  ③讨论。

  板书重点词语。(睁、左顾右盼、跳、一拥而上、掀开、抓着、抢着)·联系上下理解"一拥而上、津津有味",动作理解"左顾右盼"。

  引导学生了解竹架上的饭不见的原因。

  (4)研读"围捕怪客"。

  ①指名读,哪句话表现战士勇猛的样子?理解"一跃而起"。哪句话表现猴子机灵的样子?理解"穿梭"。

  ②感情朗读。

  (5)朗读课文第二段,师生共同小结:这一段主要讲边防战士经过潜伏侦察,终于发现了怪客。板书:发现怪客。

  3.学习第三段(第7—8自然段)。

  (1)其他猴子跑了,可有一只小猴子却被战士逮住了。出示句子:"班长眼疾手快,一把把小猴子逮住了。"联系上下文说说"眼疾手快"的意思。

  (2)默读第三段,思考:第一段主要写什么?

  (3)划出说明战士们精心喂养、护理小怪客的词句。

  (4)读读议议,体会战士们对小猴子的爱护之情。

  (5)除了喂养、护理小猴子,战土们对小猴于的爱护还可以从什么地方看出来?

  出示句子:战土们理解小猴子的心情,把它送回了竹林。

  "小猴子的心情"是指什么?战士们把小猴子送回竹林说明了什么?

  (6)齐读第三段,小结:战士们精心喂养小怪客,并把它送回竹林。板书:喂养怪客。

  4.学习第四段(第9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当被送回竹林的猴子带着一大群猴子再次来"做客"时,战士们的心情怎样?从哪句话中看出来?

  (2)出示句子:看到这情景,战土们乐得脸上像盛开的山茶花。

  ①"这情景"是指什么?

  ②把什么比作了山茶花?说明了什么?

  (3)齐读第四段,小结,板书:引来怪客。

  5.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我们要向边防军叔叔学习什么?

  6.作业:完成课堂作业3、4题。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能用"思念""津津有味"造句。

  2.能根据提纲复述课文。

  (二)教学过程

  1.复习。

  根据意思写词语。

  (1)不让人看到隐藏起来。(潜伏)

  (2)为了弄清情况而活动。(侦察)

  (3)很快地跳跃起来。(一跃而起)

  (4)形容很有味道、很有趣味。(津津有味)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说说课文是按照怎样的发展顺序写的?

  板书:出现怪事——发现怪客——喂养怪客——引来怪客。

  3.指导复述。

  (1)引导学生理清复述要点。

  出现怪事:地点怪事

  发现怪客:侦察怪客出现

  喂养怪客:喂养护理

  引来怪客:感谢

  还可以让学生在本子上根据上面的思路,分别摘录重点词句,帮助复述。

  (2)自由准备(要求:条理清楚、语句通顺);指名复述,评议(重点:过程是否清楚、用词是否恰当);同桌互相说。

  4.指导造句。

  (1)用"思念"造句。

  ①出示原句:小猴子是在想念妈妈、思念伙伴。

  谁思念谁?为什么思念?思念的对象可以是值得敬仰而离别了的人,也可以是值得怀念而离别了的地方。

  ②指名说,完成书面作业。

  (2)用"津津有味"造句。

  用同上方法指导,注意从"津津有味"的两种含义上去开拓学生的思路。(吃东西很有味道、很有趣味。)完成课堂作业。

  5.补充句子。

  先独立完成,再交流,说说补充部分在句子中的作用。(使句子的意思更加生动具体)

  6.作业。

  (1)听写生字词语。

  (2)完成课堂作业2。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8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皇帝的悲哀》这本书珍贵的原因,使学生更加喜欢读书,热爱学习。

  2.学习本课生字,通过查字典,读准字音,了解词意,并有感情地读出人物的对话。

  3.默读课文,找准重点段,试着.总结每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阅读课文中爸爸给“我”买书经过这部分,懂得《皇帝的悲哀》这本书的来之不易和读书的乐趣。

  2.找准重点段,训练给课文分段及归纳段意。

  3.感受“走这么长的路是很累的……”爸爸说这番话时的思想感情。

  教学思路

  1.以读为主,读中悟,悟中读。

  2.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从而体会“父亲希望子女成为热爱学习的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皇帝的悲哀》这本书珍贵的原因,使学生更加喜欢读书,热爱学习。

  (二)查字典,了解字音词义,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三)找准重点段,.总结每段主要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懂得并体会《皇帝的悲哀》这本书为什么珍贵。

  (二)体会“走这么长的路是很累的…”爸爸说的这番话的意思及思想感情。

  (三)试给课文分段。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读《皇帝的悲哀》这本书。

  2.预习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3.把不懂或不明白的问题记下来。

  (二)板书课题:爸爸和书。

  导入新课:看到课题,你想到了什么?(爸爸和书有什么关系?)是啊,爸爸和书有什么关系呢?学习课文后就知道了。

  (三)自学课文。

  布置预习要求,由学生预习。

  1.边读书边划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不理解的用“△△”作上记号。

  2.标出序号,找准重点段,试写各段主要内容。

  3.画出课后思考的句子,想想你是怎样理解的.?

  (四)指导阅读。

  1.汇报自学情况:

  (1)先由学生汇报自学的收获或不明白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自学情况,作进一步检查。

  学生可按自学要求汇报,也可以学懂一点讲一点。如懂得题目的意思;知道哪些部分是写买《皇帝的悲哀》这本书的经过。又如学会了哪些生字,学懂了哪些新词,还有哪些词不理解等等。教师在检查过程中,可根据要求询问学生是怎样学的?也可以补充一些学生没有讲到的问题。

  总之,教师以指导、点拨为主,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初读课文。

  (2)在字的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字的读音和字形。

  ①注意下面字的读音,区分多音字。

  ②注意下面字的字形。

  缠(ch2n):容易少一笔为“緾”。

  晰(x9):容易多一笔为“”。

  裹(gu%):“果”字最后一笔不要写成奈。

  2.指导精读课文:

  (1)先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①默读思考:《皇帝的悲哀》这本书对“我”来说为什么是最珍贵的?这两段主要内容是什么?

  ②学生自学讨论:

  《皇帝的悲哀》这本书对“我”来说最珍贵的原因是“只要一翻开这本书,当年买书的情景就清晰地浮现在我眼前。投影:“一……就……”体会出这本书的珍贵与“当年买书的情景”有关。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9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好句。

  2.了解欧阳海舍身救列车的经过,学习他奋不顾身排险,把青春献给祖国和人民的崇高精神。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学习重点】

  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遇险排险”这部分的内容。

  【学习难点】

  体会欧阳海这种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

  【学习准备】

  收集有关欧阳海的资料,以及当代英雄的事迹。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自己喜欢的名言吗?都有哪些你自己喜欢的名言呢?

  学生说自己喜欢的名言。

  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了一句,请看(出示)——如果需要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牺牲,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也可以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

  看了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的感受

  这是欧阳海在自己的日记中写的一句朴实无华的话,也是他的人生写照。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欧阳海。板书课题:“壮丽的青春”。

  你对欧阳海有那些认识呢?说说你收集到的资料。

  学生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二、整体感知,自学课文。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求同学们自己来读懂,有信心吗?你们准备怎么读懂?

  学生说自己的方法,大家互相启发。

  请同学们读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出示阅读要求:

  1.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词,通过小组合作或者查字典的方式解决。

  2.自由阅读课文,想想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遇险 排险 牺牲)

  3. 边读边在你的头脑里想象作者所描绘的场面。

  4. 找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段落,抓住文章中人物的动作、神情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注意读出自己的感受。

  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弄懂课文内容中你遇到的问题,谈谈你的体会。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采取有感情的读、说体会等方式汇报自己的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三、重点探究,体会感情

  当时的情况“万分危急”具体表现在哪里?欧阳海是怎么挺身而出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1. 出示有关句子:

  情况万分危急(出示有关句子:列车驶近了……死活不动……就要发生……越逼越近……)

  你从那些字词中了解到了情况的危急?读读,谈谈你的感受。

  把你感受到的读出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读出感叹号所表达的感情。

  2. 欧阳害挺身而出(出示有关句子:箭步飞身……抢……脸不变色……心不跳……推出……)

  读一读,你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读到这里,我想你一定被欧阳海的精神所感动,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学生说。再读,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3. 一场惨祸就这样避免了,可是我们的战士欧阳海却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让我们来读读课文的.最后四个自然段,注意把此时此刻的感受读出来,读出你对欧阳海的崇敬之情,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假如你就站在旁边,你会怎么想?怎么说?把你要说的话说一说。

  交流、评价学生所说的内容。

  现在就在欧阳海牺牲的地方有一尊他的塑像,要是你来写塑像的介绍,你会怎么写?

  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指导鼓励。

  四、总结拓展

  1、在紧急关头欧阳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勇气来牺牲自己解救别人?你是怎么认为的,你明白为什么说是“壮丽的青春”?请你来谈谈。

  学生谈自己的认识,感受欧阳海那种舍生忘死的精神。

  2、通过进一步学习课文,我们对欧阳海又有了新的认识,同学们,再让我们来读欧阳海的那句话——如果需要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牺牲,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也可以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读后,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呢?请你说一说。

  交流学生感受。

  3、同学们,如果需要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牺牲,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也可以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这是多么朴实的一句话,让我们饱含激情齐读课文最后4个自然段。

  学生齐读课文最后4个自然段。

  五、作业

  1、 把英雄欧阳海、雷宏的故事讲给他人听。

  2、 抄录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10

  一、 课前组织

  (播放歌曲)同学们,刚才播放的是《蓝猫淘气三千问》这部动画的主题曲。大家认识蓝猫吗?(蓝猫既淘气而且懂得很多的科学道理。)小朋友们,蓝猫告诉我们:只要你"爱想爱问爱动脑,天地间奇妙的问题你会全明了。"这节课上,让我们学习蓝猫,做个"爱想爱问爱动脑",学科学、爱科学的聪明孩子!

  二、 导入激趣

  最近,蓝猫科技创新公司研制出了五种新型玻璃,总经理蓝猫准备公开招聘新型玻璃的推销员,大家想不想参加?不过,进行招聘之前,同学们首先得学习课文,熟悉掌握新型玻璃的知识。

  你们说,我们应该先学习新型玻璃的哪些知识?(名称、特点、作用、)我们该如何了解这些知识呢?同学们,让我们试一试用读、想、划、记的方法来学习(板书学法)。

  三、 学习新课

  (一) 学习第一种玻璃

  1、 请大家自由朗读描写夹丝网防盗玻璃这一段,想一想它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最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再分别用横线和曲线划出文中有关的句子。如有不懂的问题,可将问题记下来并想办法解决。

  2、 学生运用读想划记的方法自读

  3、 学后汇报指导

  学了这一段,你了解了什么?(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是能自动报警,有防盗的作用。)谁读一读有关的句子?(略)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

  4、"特殊"是不同一般的意思。在这里指这种玻璃里面有一层极细的金属丝网,金属丝网与自动报警器相连,所以能自动报警。(生齐读特点的句子)

  最近蓝猫公司在重新装修,大家说,装上这种玻璃,好不好?

  (好)除了公司,哪儿还可以用?(生读作用的句子,练习

  句式:可以……可以……可以……也可以)师范句:新型玻璃可以用于军事上,可以用于火车、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上,也可以用于制造眼镜、头盔等方面。

  4、 小结:刚才学了夹丝网防盗玻璃,这种玻璃真是奇妙,能自动报警,用途也广。(板书妙、广)我们是用什么方法学的?

  (读想划记)大家学的不错,证明这种方法好!接下来我们

  继续用这种方法来学习另外四种玻璃。

  (二) 小组讨论,互相补充

  1、 同学们,接下来我们分组来学习,每四人为一组,先通读一下剩下的部份,从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玻璃,运用刚才学第一种玻璃的学习方法进行自学,并且共同完成课后的填表练习。应该注意的是,大家要发扬合作精神,有不懂的地方,要在小组内提出来,共同帮忙解决。

  2、 学后汇报

  谁先来汇报学习情况?(根据学生汇报,相机点出重点语句)

  (1) 理解"藕断丝连"

  准备一节藕,将藕轻轻折段拉开:"同学们,藕虽断了,但丝仍旧连着。本课是说夹丝玻璃即使碎了,碎片也会象这藕一样粘连在一起,这样就不会四处飞溅伤人了。"

  (2) 理解变色玻璃是如何"反射阳光,改变颜色"

  (边演示课件边解说)当阳光很强时,变色玻璃不仅能反射阳光,而且玻璃颜色会由浅变深,从而调节室内光线。

  (3) 理解"噪音"及"吃音"的意思:噪音是嘈杂、刺耳的声音。而吃音就是阻挡、消除噪音的意思。

  (4) 自查填表内容(师点出表格:你们只要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我们都算它对。)

  四、 举行招聘会

  看来大家都已经熟悉新型玻璃的知识了,我们的招聘会也快要开始了。可是,怎么进行推销呢?好,听听蓝猫怎么说?(放录象)明白了吗?现在就选择你喜欢的那种玻璃,针对它的特点和作用进行一次产品推销。先在小组内试讲,注意:做到语言通顺、流畅,有创意的我们蓝猫公司将优先录用,并发给他奖品。

  五、 争当小发明家

  同学们,你们真棒!相信将来你们将成为出色的推销员。新型玻璃不仅奇妙,而且用途很广,在现代化的建设中,它正起着重要的作用。(读最后一段:在现代化建设中,新型玻璃正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新型玻璃的研制中,人们将创造出更多的奇迹。)可不是,最近在国外的一次展销会上,参观者们惊奇地发现,在一块透明玻璃上,居然能煎荷包蛋。原来,这是一种导电玻璃菜锅,既安全卫生又省电。同学们,这是多么奇妙的事情啊!让我们听听蓝猫大哥又有什么话说(放录象)同学们,你们能不能自己也来发明一种新型玻璃呢?把你想到的说给同学们听,当然你也可以根据你发明的玻璃画一张设计图。

  六、 总结

  你们真了不起!相信只要大家努力学科学,热爱科学,不断地研究科学,将来一定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七、 布置作业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精卫填海》这个故事。

  3.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过程与方法】

  1.范读教学法:短文生动活波,想象丰富,意蕴深刻,宜于诵读体味。

  2.设疑引导法:通过设疑引导,鼓励学生多角度探究短文的寓意。

  诵读法:短文生动活波,想象丰富,意蕴深刻,宜于诵读体味。

  讨论法:针对教师提问展开讨论。

  讲述法:通过讲故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这则神话赞美了精卫鸟坚韧不拔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按照文言文的节奏正确朗读,并读出韵味。

  难点

  用自己的话说说《精卫填海》这个神话故事。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阅读精卫与《山海经》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走近《山海经》

  1.同学们,你都读了哪些神话故事?生说。

  你们知道的神话故事真多呀!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一个个精彩而有趣的故事出自哪部书吗?(课件出示:《山海经》)如果学生回答不出,就直接告诉他们。

  2.简介《山海经》。

  《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民族等的大型地理著作,又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

  3.联系自己读的神话故事,说说神话的特点。

  大家回忆一下自己读过的神话故事,你觉得它与我们身边发生的故事有什么不同?生说,教师引导。(出示课件:让我告诉你)

  小结: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山海经》,读一读几千年前的神话故事,感受故事语言的韵味。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自由朗读,读准确。

  (1)打开课本,借助文中注音自由读一读这段话,把句子读通顺,感觉难读的地方就反复多读几遍。生自由朗读,老师巡视的时候,一定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解决生僻字的读音。

  (2)同学们,读完了吗?这些文字都是几千年前的语言,那时的语言显然不同于现在,谁来说说你在读这段文字的过程中有什么感受?(生硬,难读,生字多)

  (3)我们都感到了它的生硬、艰涩,难读,这么难读的古文,谁来试一试?

  指名读,引导大家注意倾听并纠正读音。

  2.教读难读的句子。

  同学们,老师发现读这些句子时我们应该适当停顿,读出节奏。下面,老师读一遍,大家感受一下。

  师配乐范读,生注意倾听。教师领读两遍。

  3.借助停顿,读出节奏感。

  同学们,现在,你可以学着老师的样子读一读,读的时候,注意停顿和节奏,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出古文的韵味。

  学生自由练习,评价鼓励。

  4.借助注释,了解故事内容。

  对照文中的注释,粗知这段话的.大意,再去读的时候,就会能读出古文的意思了。同学们借助注释,默读思考:本文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炎帝的小女儿,在东海游玩时被淹死了,化为精卫鸟,立志要将大海填平)

  三、研读课文,理解感悟

  1.了解故事的内容,复述故事。

  (1)再读课文,借助注释或字典,在小组里逐句说说这则故事的意思,可以适当的加上一些词语使句子更通顺。

  (2)分句出示课文,交流句子的意思。

  (3)同桌轮流逐句讲译文与古文。指名互讲。

  (4)朗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全文的意思。

  2.感受精卫坚韧不拔的精神。

  (1)出示句子: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2)指名读,齐读。(板书:溺而不返 堙于东海)

  (3)想象说话:大海广阔无垠,无边无际,小小的精卫能把大海填平吗?大海会怎么说?精卫又会怎么回答呢?

  出示:大海奔腾着,咆哮着,嘲笑她:XXXXXXXXXXXXXXXXXXXX。精卫在高空答复大海:XXXXXXXXXXXXXXXXXXXX。

  (4)教师小结:不管春夏秋冬,酷夏严寒,刮风下雨,精卫鸟每天都衔西山的小树枝、小石块,丢到大海里。一只小鸟想用这种办法填平大海。真是谈何容易!不过它有这样的决心和毅力,却是难能可贵的。它坚韧不拔的精神让人敬佩。(板书:坚韧不拔)

  (5)感情朗读句子。

  3.齐读全文。

  四、总结全文,课外延伸

  1.精卫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精神,让人可敬可叹。中国的神话故事富有浓浓的人情味,表达了古代人民的理想和愿望,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

  2.中国神话传说浩如烟海,除了《精卫填海》,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交流自己读过的神话故事。

  3.除了中国古代神话,还有许多国家和地区也有神话故事,如希腊神话,北欧神话等,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阅读有关的书籍。

  板书设计:

  精卫填海

  溺而不返 堙于东海 坚韧不拔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12

  教学目标:

  1.体会樟树蓬蓬勃勃、旺盛的生命力,感受樟树拒虫的可贵之处。

  2.感受宋庆龄的品质与樟树的相似之处,品悟文章借物喻人的写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

  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过程:

  一、通读课文,初步感知“不搬家”之理由。

  1.根据不同的要求读文题。

  (1)通过朗读体现:这是哪儿的樟树?(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2)通过朗读体现:这是宋庆龄故居的什么?(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学生读后,教师小结:不同的朗读所要强调的意思不一样。请同学们再根据要求读一读:本文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什么?(生齐: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师强调:对,本文所写的就是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根据不同的要求读文题,其实就是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通过朗读让学生知道,本文的重点是写樟树,是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2.师:宋庆龄的故居在周恩来同志的眼里小了点,他劝宋庆龄同志搬个家,宋庆龄却不肯,这是什么原因呢?请快速浏览课文,说说理由。(宋庆龄舍不得庭院里的两棵樟树)

  3.宋庆龄舍不得这两棵樟树的什么呢?请通读课文,说说理由。(生命旺盛、品质高贵)

  二、细读品悟,全面体会“舍不得”之含义。

  (一)感知樟树“生命旺盛”。

  1.自读第4自然段,说说哪一个词语最能表现它的生命旺盛?(蓬蓬勃勃)

  2.樟树给人的整体感觉是“蓬蓬勃勃”,请细读第4自然段,说说你仿佛看到了樟树的哪些部分,及其形态。

  3.组织交流、讨论

  枝干:粗壮、多(伸向四面八方)、长(伸得远远的)。(引导体会:枝干越粗越壮,越多越长,就越能体现樟树的生命旺盛。)

  树叶:稠密、绿得发亮。(引导体会:树叶越密,绿得越亮,就越能体现樟树的生命旺盛。)

  文学是用“形象”说话的。教学中,教师就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将文本语言转化为生动的形象,并在这种转换中体会语言的魅力。

  4.体会“四季常青”的特点。

  樟树一年四季要经历多少磨难,你能用这样的句式说说吗?请学生想象不同的情境,进行口头表达。出示

  无论是,还是,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学生口头填写内容后,再请学生有感情地读一读自己所填的内容。)

  学生填写、朗读的过程,就是语言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生合理想象樟树一年四季经受各种磨难之后仍然蓬蓬勃勃的过程。

  5.不管周围的环境多么恶劣,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多么顽强的樟树,同学们好好读一读,将樟树的形象留在脑海中。

  (二)体会樟树“品质高贵”。

  1.学生默读,用笔画出描写樟树可贵的句子。

  2.组织交流

  (1)围绕“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展开交流。

  a.让学生说说:日常生活中,你在哪里闻到过香气,这种香气会发生变化吗?

  b.小结:这就是樟树,它活着的时候,香气不变,死了的时候,仍然有香气,且这种香气不因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这是多么了不起,多么可贵。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樟树的香气与生活中其它的香气是不同的,即生活中的不少香气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这样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樟树香气能长久保持是了不起的;这样的过程,也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训练的过程。

  (2)抓住“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进行朗读指导,引导学生读中感悟。

  师: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生:就怕它一天。)

  师: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年——(生:虫类就怕它一年。)

  师:只要这木质存在一百年——(生:虫类就怕它一百年。)

  师: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千年——(生:虫类就怕它一千年。)

  师:樟树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在哪里呢?(樟树的香气能长久保持,樟树的香气能永远拒绝虫类的侵害。)

  这种反复、递进式的朗读,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樟树“香气拒虫、香气长久”特点的认识,也使学生对樟树的情感随着一遍遍的朗读得以深化。

  3.这一自然段,不仅写了樟树,还写了别的树木,如石榴。课文为什么要写石榴呢?

  (组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这是一种“比较”的写法。这样的写法更加突出了樟树的与众不同,可贵。)

  4.朗读这一自然段,体会樟树的可贵之处以及写法的精妙。

  语文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感悟文章的情与理,同时也要使学生明白文章是怎样表达的。而这一教学环节,不仅引导学生认识了“比较”的写法,还让学生体会到了这一写法的好处。

  三、适度拓展,深刻理解“人与树”之相似。

  1.这是两棵蓬蓬勃勃的樟树,这是两棵香气永存的樟树,这是两棵让虫子害怕的樟树,这是两棵让宋庆龄舍不得离开的樟树!那宋庆龄是怎样的人呢?

  2.请学生结合课前的资料收集,谈谈对宋庆龄这一人物的印象和认识。

  3.出示中外人士对宋庆龄的评价,学生朗读

  (1)美国记者安娜说:“她是我所知道的世界上最温柔,雅的女性。”

  (2)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你认为我们卓越的宋庆龄只是一枝香溢全球的美丽鲜花吗?不,不,她是一头要冲破天罗地网的雄师。”

  (3)美国作家、社会活动家海伦·福斯特·斯诺说:“多亏我结识了宋庆龄,她的坚贞不屈,勇敢忠诚和她的精神美,是活的中国最卓越的象征。”

  (4)毛泽东主席1936年在致宋庆龄的信中这样写道:“一九二七年后,真能继承孙中山先生革命救国之精神的,只有先生与我们的同志们。”(毛主席称宋庆龄为先生)

  4.师:樟树的香气让虫子离得远远的,而宋庆龄永葆革命青春和旺盛的革命斗志同样令人敬佩!学到这儿,我们认识了一位怎样的女性?

  相机板书:精神蓬勃、正气凛然、高贵典雅……

  5.请学生说说“人与树”的相似之处。

  交流后教师小结:宋庆龄美好的品质,就像她故居樟树的枝干一样伸向四面八方,就像她故居樟树的绿叶一样蓬蓬勃勃,就像她故居樟树的香气一样永久保持、拒绝害虫的侵蚀。

  6.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通过课前学生的资料收集,课上的简要表达,辅之以中外名人对宋庆龄的评价,学生对宋庆龄这一人物形象有了较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她与樟树进行比较,就容易了。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1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认识8个生字,会读查字表中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学习小萝卜头克服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

  从小萝卜头在艰苦条件下学习的故事中受到努力学习的`教育。

  【教学难点】

  从小萝卜头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CAI小萝卜头的图片师:你们知道他吗?

  2、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3、生想象小萝卜头生活的环境CAI。

  4、就是在这里,小萝卜头度过了他极其短暂的一生,今天让我们一起去读读小萝卜头在狱中学习的故事吧。

  5、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归纳概括

  1、检查词语预习情况。

  2、现在请大家翻开书77页,在预习的基础上快速浏览课文,边读边思考:从课文中你知道了关于小萝卜头的哪几个故事?

  3、指名说,师指导归纳小结。

  第一个故事1—13自然段:小萝卜头跟罗伯伯和车伯伯学习。

  第二个故事14—16自然段:罗伯伯和车伯伯被特务杀害,小萝卜头沉浸在悲痛中。

  第三个故事17自然段:小萝卜头跟黄显声将军学习。

  三、导读感悟,体验情感

  1、生快速默读课文1—13自然段,想想:小萝卜头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是怎样学习的?用﹏画出描写环境的词句,用画出描写小萝卜头学习的句子速度快的同学还可以试着在旁边用1、2个词写出自己的感受。

  2、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朗读。

  重点指导:

  a、我是一个好孩子我爱中国共产党。

  b、小萝卜头认真念了几遍课文,又一个字一个字地写,直到把这14个字默写下来。

  c、重庆是个大火炉,七八月份热得使人喘不过气来可是,小萝卜头每天光着膀子,趴在地上写呀,算哪;没有纸笔,妈妈在床头地上铺了一层土,小萝卜头就用一根长钉在上面写写画画。

  四、小结:

  故事读到这里,小萝卜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五、教师总结

  六、布置作业:

  1、收集有关革命的诗。

  2、看影片。

  七、板书设计:

  14、小萝卜头的故事

  环境艰苦

  学习刻苦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14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暮江吟》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二)有感情地朗读诗句,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理解诗句的意思。

  三、教学难点

  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复习或收集一两首唐代诗人白居易、王维、李白的诗,你们完成了吗?(检查二三人),今天,我们再学习着重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讲读第一首古诗《暮江吟》。

  1.初读指导,理解诗句意思。

  (1)解题。板书题目:《暮江吟》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写的。诗中描写了深秋的时候,从日落到夜晚江上的景色,表达了作者愉悦的心情。题目的意思是:吟咏暮色降临的江上景色。暮,傍晚。吟,吟咏,作诗。

  指名读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2)教师范读。(注意生字、新词。)

  (3)指名学生试读。

  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4)学生试讲,逐句理解,教师点拨。

  ①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指快要落山的太阳。铺:展开,铺展。这里是斜照的意思。句意:夕阳的余辉斜照在江面上。)

  ②半江瑟瑟半江红(瑟瑟:这里指碧绿色,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颜色。句意:江水有一半是绿色的,有一半是红色的。)

  ③可怜九月初三夜(可怜:可爱的意思。九月初三:指农历九月初三,这时已进入深秋季节。句意:九月初三,这深秋的夜晚多么可爱啊!)

  ④露似珍珠月似弓(似:好像。"月似弓",农历初三晚上,是月牙开始出现的日子。月牙好像一张弯弯的弓。寒露降临,附着在树叶和草丛上的露珠,在月光的`映照下,就像闪闪发光的珍珠。句意:露水像珍珠一样晶莹,月牙弯弯像弓一样。)

  2.精读训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指名朗读。

  (2)思考议论,加深理解。

  ①第一句,用了一个"铺"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突出了江水的平静,夕阳的美丽。"铺"在这里是斜照的意思。)

  ②读"可怜九月初三夜",体会"可怜"在这里的意思。("可怜"一词表达了诗人对九月初三这个深秋的夜晚的留恋、喜爱。当时诗人的心情是十分愉快的。正因为喜爱,他才从黄昏到入夜,久久地停在江边观赏景色。)

  ③诗人在诗中运用了两个贴切的比喻,比喻的作用是什么?

  (作者抓住了事物的特征,用了两个贴切的比喻,写出了江边美丽的月夜景色。)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①轻声自读,想象诗的意境,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②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节奏和韵味。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15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懂短文,根据题目问题找出答案。

  2.引导学生留心以前学过的生字,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读懂短文,根据题目问题找出答案。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处处留心)

  1.谈话导入:在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有值得我们探索的学问,哪怕是—个汉字。所以经常有人会这样感叹:处处留心皆语文。以前你通过学习处处留心这道题目,有什么收获或感想吗?

  2.审题。

  (1)指名读题,其余学生仔细听要求。

  (2)交流:听了题目,请说说本题的具体要求。

  3.自由朗读短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不跳读漏读,边读边思考短文讲了什么事情。

  (1)检查自由读书情况。

  (2)同桌交流,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4.默读短文,思考后面的问题。

  (1)自己默读短文,在文中找出有关答案。

  (2)同桌交流答案,相互。

  (3)全班交流。教师简单介绍形声字(汉字)的结构特点。

  (4)汇报学习感想,激发探究兴趣。

  5.思考并交流第二道问题。过渡:原来汉字也有如此深奥的学问哪!

  (1)回忆,提出曾经有疑惑的生字,教师将其写在黑板上。

  (2)根据已有经验,展开四人小组讨论,老师巡视点拨。

  (3)集体交流。

  6.课后延伸。每一个生字都有一个故事,祖先造字都是根据生活经验、生产实践进行的。激发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处处留心,探索生字的奥秘。

  板书设计:

  处处留心

  旱 睁 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背熟八个词语。

  2.照样子,写好带有“口”的字。

  教学重点:

  背熟八个词语。

  教学难点:

  照样子,写好带有“口”的字。

  教学过程:

  二、教学第二题(读读背背)

  1.谈话导入。今天我们学的词语和一个神话传说有关。

  2.学生自学词语。

  (1)要求读正确,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快速地查词典。

  (2)开展多种形式的读,相机正音。

  3.理解词语意思。

  (1)指名介绍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故事。

  (2)借助课文插图相机出示并理解“混沌不清’,、“昏天

  黑地”、“大刀阔斧”、“开天辟地”两组词语,引导学生在神话典故中理解词语含义。

  混沌不清:古代传说中指天地未分之前浑然一体的状态。

  昏天黑地:形容天色昏黑不明。

  大刀阔斧:比喻像使大刀、用阔斧那样,做事果断、有魄力。

  4.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小组合作练习背诵。

  5.反馈:指名背--小组赛背--集体齐背。

  三、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读题审题,明确要求。

  2.指导。

  (1)出示“吊、啄、若”三个字。

  (2)引导学生读帖,重点观察三个字的结构特点和关键组件的书写要求。

  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作:三个字虽然结构不同,但都含有“口”;三个字由于“口”的位置不同,所以大小也不同。

  (3)教师范写。

  ①提醒学生处理好各组件间的关系,摆好“口”的位置。

  ②提醒每个字的关键笔画:“吊”是上窄下宽,最后一笔竖写在竖中线上,强调竖中线问题;“啄”是左窄右宽,弯钩在竖中线上起笔,回到竖中线时出钩;“若”是上窄下宽,提醒写好拦腰横。

  3.练习。

  播放轻音乐,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摆正姿势,认真练习描红、仿影和临写,老师巡视指导。

  4.反馈:选出有代表性的作业引导学生观察评议,既要表扬好的,又要指出败笔之处以示提醒。

  板书设计:

  练习4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谈谈看了漫画以后的感受以及所明白的道理。

  教学重点:

  谈谈看了漫画以后的感受以及所明白的道理。

  教学难点:

  语言流畅,想象合理,内容描述完整。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以漫画为话题,谈话揭题。

  2.审题。指名读,共同讨论题目要求。

  3.投影出示漫画,仔细观察每幅漫画,用一两句话介绍一下每幅漫画的主要内容。

  4.编故事,讲故事。

  (1)进一步仔细观察漫画,引导学生从动作、神态等方面展开合理想象。

  (2)同桌互相交流所编的故事。

  (3)小组交流并推选代表全班交流。教师及时引导、,提高交际效率。

  5.漫画交流会。

  教师出示“漫画交流会”,请学生上台将以前准备好的漫画在小组内展示,谈谈自己看漫画后的.感受。

  板书设计:

  练习4

  漫画交流会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学写毛笔字,掌握单人旁和双人旁的书写要领,写好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

  教学重点:

  掌握单人旁和双人旁的书写要领,写好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

  教学难点:

  掌握字的间架结构。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复习检查:回顾基本笔画“撇”和“竖”的书写要领。老师相机演示。

  2.读题,审题,明确要求。

  3.指导书写单人旁和双人旁。

  (1)教师范写,学生用心观察,尤其是双人旁的两个撇画。(可提笔跟着老师书空)

  撇:逆锋起笔,折锋向右,转锋向右下稍顿蓄势,用力直向左下撇出,形短而势曲。

  竖:直接落笔,笔锋向下力行,顿笔向左上收笔,微呈露珠状。

  (2)学生执笔练写,练习运笔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4.指导书写书上的两个字。

  (1)指导观察分析字体结构特点。(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2)老师范写,讲清书写要点:左右之间不要拥挤,也不要彼此分得太开,左部写得窄些,右部写得宽些。

  (3)学生练习,播放古筝曲。仿写时要提醒学生先看清楚范字,再动笔写。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书写姿势,并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

  5.反馈。

  出示有代表性的作业,师生评议,表扬好的,指出存在问题,进行矫正训练。

  板书设计:

  练习4

  化 行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