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

时间:2022-07-28 13:25:11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1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15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及验算方法。

  2、能比较熟练地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

  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三、教学难点:

  较快地进行试商

  四、教学过程:

  一、揭题展标

  二、组织练习

  (一)基本练习

  1、口算

  840÷70 27×4 960÷4 36×5

  24×3 720÷60 18×5 320÷20

  650÷50 46×2 42÷3 25×7

  2、( )里最大能填几?

  46× ( )<378 74× ( ) <310

  27 × ( )<132 69× ( ) <512

  83 × ( )<442 35× ( ) <284

  (1)你是怎样想的?

  (二)强化练习

  1、计算

  992÷16 8457÷51 6216÷28

  315÷45 1472÷32 2298÷39

  (1)学生独立计算

  (2)指名板演

  (3)集体评议,校正。

  2、分组练习

  133 1846

  171 ÷19 2132

  684 3528 ÷26

  228 8086

  提问:若两位数除三位数,商可能是几位数?

  若三位数除四位数,商可能是几位数?

  (三)综合练习

  1、判断

  9 46 212

  42)431 28)1288 34)8208

  378 112 68

  53 168 40

  168 34

  0 68

  68

  2、想一想;

  ( )÷34= 48……26

  ( )÷29= 51……14

  三、全课

  1、今天我们练习了什么知识?

  2、通过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2

  设计说明

  1、重视实践探究,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通过组织学生利用手中的小棒动手摆一摆并进行交流,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的过程,获得口算方法。在说算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把过程说完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算法的选择上尊重学生的想法,明确每种算法各有优点,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口算,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

  2、以学生为主,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放手让学生自主尝试口算60÷3,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展示自己的思维,使每一名想说的学生都有机会去说,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法,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60根小棒

  教学过程

  ⊙出示主题图,引入新课

  (出示教材11页情境图)

  1、导语:请大家观看大屏幕,印刷厂的工人师傅正在分装彩色手工纸,从这个情境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彩色手工纸每沓10张,每盒100张)

  2、提出问题:请同学们继续观察,这是60张彩色手工纸,工人师傅要把这60张彩色手工纸平均分给3人,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每人得到多少张)

  3、引入新课: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板书课题:口算除法)

  ⊙亲身实践,学习新知

  1、教学例1。(出示教材11页例1)

  (1)理解题意并列式:要求每人得到多少张,该怎么列式?(60÷3)

  (2)小组内交流讨论,怎样口算60÷3?有困难的同学可以用小棒代替60张彩色手工纸来分一分。

  (学生汇报不同的口算方法,结合学生的汇报,教师归纳)

  ①想口诀:二三得六,2×3=6,6÷3=2,所以60÷3=20。

  ②想乘法算除法:因为20×3=60,所以60÷3=20。

  ③利用数的组成口算:6个十除以3等于2个十,所以60÷3=20。

  (3)想一想600÷3=(),让学生交流讨论,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尝试口算。

  (4)小结:在计算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时,可以用想口诀的方法口算,也可以用想乘法算除法的方法口算,还可以利用数的组成口算。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设计这样的环节,主要是考虑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从图中收集信息的能力,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这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一种策略。

  2、教学例2。(课件出示教材12页例2)

  (1)理解题意并列式。(120÷3)

  (2)你是怎样算的?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3)学生汇报不同的算法。

  ①想口诀:三四十二,3×4=12,12÷3=4,所以120÷3=40。

  ②想乘法算除法:因为3×40=120,所以120÷3=40。

  ③利用数的组成口算:120里面有12个十,12个十除以3等于4个十,所以120÷3=40。

  (4)小结: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可以把几百几十数看成几个十,再用几个十除以一位数。

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3

  教学内容:教科书P55、56

  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到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中了解到什么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板书:有32人跳绳,6人一组,可以分几组?

  二、新课

  师:这个活动有没有进行平均分?

  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小组讨论)

  汇报,师板书:32÷6

  学生独立算出结果。

  汇报:可以是横式,也可以是竖式。

  师问:得到的5是什么意思?2又是什么意思?所以单位是什么?

  师:在解决这样的题目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来选择用什么算式解决。注意结果的单位。

  三、做一做

  出示食品饮料柜,问:你了解到什么信息?

  (1)师:现在小丽有20元,全部买矿泉水,最多可以买几瓶?剩几元?

  思考:买同样的东西是不是把钱进行平均分?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注意对横式单位的检查。

  (2)如果你有15元,你能提出一个减法、一个有余数除法、没有余数的除法问题吗?(小组讨论、汇报)

  四、练习

  练习的第3题

  出示四月份的日历。从日历上你发

  现了什么?师提出问题:四月份有几个星期?

  要求有几个星期,必须知道什么信息?

  四月份有几天?一星期有几天?

  学生得出解决的办法。30÷7

  既然有4个星期,那么一定会有几个星期六和几个星期天?如果要使四月份有5个星期六和5个星期天,那么剩下的两天就分别是六、日。所以4月1日可能上星期六。

  五、作业:练习十三的第1、2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4

  教学内容:

  17页练习四

  教学目标:

  1、经过多练多想,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熟练掌握除法口算的基本法。

  2、熟练掌握除法口算后,能在生活中学会运用。

  重点难点:

  注意发现学生错多,难以明白的一些典型例题给学生讲解。

  教学过程:

  一、听算

  二、估算比赛: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估一估

  三、笔算比赛

  四、再现问题

  1、每听饮料3元,100元最多能买多少听饮料?

  2、在一次地震中,有灾民182人,如果按每人发一顶帐篷,最少要准备多少顶帐篷?

  组织学生讨论怎样估算?板书估算列式。

  3、教师小结。

  五、总结。

  大家想想自己在除法口算中总结了那些经验?

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5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含义,并能正确口算有关0的除法。

  2、初步理解并掌握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二)过程方法:

  1、经历探索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笔算除法的计算过程。

  2、在对比中发现竖式的简便写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主动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2、渗透学会关心他人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含义。

  2、掌握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笔算除法的简便写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引入课题

  1、口算:

  48 + 0 0﹢25 32-0 0×9 3×0

  2、出示:0÷5=?设置悬念

  3、引入课题 板书:有0的除法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含义

  1、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兴趣,引入主题图

  小朋友们,还记得上次李老师给你们讲过猪八戒分西瓜的那个故事吗?今天李老师再给你们讲一个猪八戒分西瓜的故事,想听吗?

  唐僧师徒4人去西天取经,途中酷暑难耐。走着走着,孙悟空看到了一片西瓜地,他买来了4个西瓜,准备分给大家吃,你们看(课件出示主题图)。孙悟空说:“4个西瓜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吃1个。”猪八戒抢着说:“师兄,这样分不好,你们去休息吧,我来分。”猪八戒把西瓜分成了很多小块,他一边分一边尝,嘴里还不停地说:“真好吃!真好吃!”吃着吃着他就忘了分西瓜的事,一口气把西瓜全吃光了,然后躺在地上睡着了。孙悟空和沙僧非常生气,孙悟空气愤地说:“啊?你全吃光了,我们3人怎么分呀!”

  小朋友们,你想对猪八戒说什么吗?(猪八戒你太贪吃了,你应该分给大家吃。我们要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有什么好吃的或好玩的要学会与别人共同分享,不要只顾自己舒服而不管别人的感受。)

  2、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列出除法算式

  小朋友们,孙悟空说把4个西瓜平均分给4个人,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平均每人分到几个西瓜?而实际上,这4个西瓜都被贪吃的猪八戒吃光了,这时还剩几个西瓜?一个也不剩了我们用什么来表示?把这0个西瓜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到多少?谁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把0个西瓜平均分给3个人?那0

  除以3等于多少呢?如果把0个西瓜平均分给48个人呢?谁会列式?等于几呀?

  3、引导学生发现并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请你认真观察上边的两个除法算式(0÷3=0和0÷48=0),你发现了什么?由此我们可以得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为什么要强调“不是0”呢?也就是说被除数可以是0,但除数不能是0,为什么要规定除数不能是0?等明年你们读到四年级就知道了,这个知识点在四年级下学期的数学书里。

  还记得课前的那道关于0的除法吗?现在你知道0÷5等于多少了吗?那0÷27呢?

  (二)探索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1、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小朋友们,北京光明小学今年六一儿童节要举行跳绳比赛,三(2)班的很多同学都想参加,他们正在举行预赛呢,我们一起去看看(课件出示情境图)。从这幅图里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怎样才能知道他们谁跳得快?

  2、引导学生探索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1)我们先算张明每分钟跳多少下。怎样列算式?你会算吗?赶快拿出草稿纸试试看。谁愿意到黑板上来算一算?怎样才能知道你算的结果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课件动画演示笔算过程)。

  小朋友们,我们来看红色框内的数有什么特点?为什么都是0?这一步能不能省略掉不写呢?在笔算除法时,如果遇到被除数哪一位的数是0(而且前一位没有余数),就直接在这一位上商0。这种算法既简便又节省时间。小朋友们,请你想一想:商十位上的0可以不写吗?为什么?

  (2)刚才我们算出了张明每分钟跳203下,接下来我们算李红每分钟跳多少下。怎样列算式呢?你还会算吗?赶快动手试试看。谁愿意到黑板上来算一算?怎样才能知道你算的结果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课件动画演示笔算过程)。

  小朋友们,请你想一想,红色框内的数能省略不写吗?为什么呀?你们真聪明,一学就会了。在笔算除法时,如果遇到被除数哪一位的数是0(而且前一位没有余数),就直接在这一位上商0。这种方法真的是太好了,希望你们在以后的学习在要经常用它好吗?小朋友们,请你想一想:商个位上的0可以不写吗?为什么?

  3、引导学生观察商的特点,揭示课题

  小朋友们,请你们仔细观察,看看它们的商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们观察得真仔细,他们的商都有0,一个是商的中间有0,一个是商的末尾有0,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板书: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 小朋友们,在笔算这种除法时要注意什么呢?(课件出示 温馨提示:在笔算除法时,如果遇到被除数哪一位的数是0(而且前一位没有余数),就直接在这一位上商0。)

  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分别算出了张明和李红每分钟跳绳的次数,下面我们来比一比,看看他们谁跳得快。

  三、课堂回顾,总结提高

  小朋友们,今天的新知识我们就学完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谁愿意说给大家听听?

  四、课堂练习,内化新知

  小朋友们,你能运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去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吗?李老师这儿有两道练习题,敢不敢接受挑战?

  五、课后延伸,拓展应用

  P30练习七第1、2、4题。

  板书设计:

  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

  609÷3=203

  720÷4=180

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6

  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纪上册,P49上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认识表内除法竖式的含义。

  2、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余数”现象,体验生活中的数学气息,初步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3、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开展学习,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表内除法竖式的含义

  2、教学难点:正确计算表内除法竖式。

  四、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小组合作探究

  五、教学准备:

  主题图、情境图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数学王国里的小精灵聪聪和明明同我们一块儿学习数学知识已经有两年多了。今天,他们又要带我们去哪儿呢?请同学们跟着去看看吧!(出示第49页主题图的挂图)原来希望小学的同学们正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场面真是热闹非凡啊!认真观察,说说从图上你看到了些什么?

  2、学生充分自由地说。

  (二)解决问题,学习新知

  1、分小组解决主题图中的数学问题。

  (1)观察主题图,解决数学问题

  刚才同学们都观察得非常仔细,说得也很具体。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选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情境场面。根据这个场面来提出一个用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并把它解答出来。

  (2)小组活动。

  (3)分小组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教学例1

  (1)创设故事情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3)15盆花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5÷5=3(组)

  (4)学习表内除法竖式。

  ①除法算式除了15÷5=3这种横式的表示方式,还可以用竖式表示。

  ②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

  ③让学生联系横式认识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④请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3……商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

  除数……515……被除数

  15……5和3的乘积

  ⑤想想:上面的15和下面的15是同一个意义吗?

  ⑥让学生快速记忆各部分名称。

  3、巩固练习

  (1)请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27÷336÷425÷5

  (2)我会算

  你会写、会算哪些竖式?在本子上愿意写几道就写几道,同桌相互检查。

  (三)联系实际,初步感知

  1、操作探究“篮球比赛”情境中的数学问题。

  “篮球比赛”中有21个同学,5人分成一组,可以分成几组?同学们可以用小棒摆一摆,看看可以正好分完吗?

  2、初步感知“有余数的除法”

  21个同学,5人分成一组,可以分成4组后,分不完了,还剩1人。这种现象就是本单元我们学习的内容——《有余数的除法》。

  3、你能说说在生活中遇到的这种现象吗?

  (四)课堂小结,深化提高

  谈一谈这节课你的收获有哪些呢?

  七、板书设计:

  除法的意义

  3……商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

  除数……515……被除数

  15……5和3的乘积

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7

  教学内容:

  26-27页第4—7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做练习,进一步熟练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

  2.边练习边观察,从不同角度分析思考,体验到探索的乐趣,创新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一位数整除三位数的基本练习课,巩固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 计算找联系

  1. 独立计算课本第27第5题。

  教师巡视看学生计算的方法。(有的同学做了27×5=135,直接就得出:135÷5=27)

  请做得快的同学介绍一下自己的方法。这个方法好吗?我们就用乘除之间的关系来计算。

  2.估一估,算一算课本第27页的第6题。

  二、多角度思考,填()里的数

  出示 2()×4=104,你能在()里填正确的数吗?

  请每组派代表说说你们的思考方法。(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三、 熟练笔算方法

  1. 判断课本第26页第3题商的余数。

  要指导自己判断是否正确,可用什么方法验证?

  下面我们来计算一下,看看它们商为数与你判断的是否一致。

  再仔细观察以下,商的为数与什么有关?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除数一位数

  被除数首位够除:

  商的位数=被除数的位数

  被除数首位不够除:

  商的位数=被除数的为数—

  2. 27页第7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8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除法计算的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2. 使学生逐步积累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并能有条理地表达思考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举行一次“人人争上星级榜”的活动。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问题的同学,都能获得老师奖励的“智慧星”和“守纪星”。大家有信心吗?

  二、 练习提高

  1. 用除法解决一步计算的问题。

  谈话:新学期来了,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上学。你看,他们正在教室里认真学习呢。

  课件出示:练习一第4题的情境图。

  提问:从这幅图中,你能知道什么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解决什么问题?

  出示题目:我们班有48位小朋友,分成4组,平均每组多少人?全班一共需要多少张课桌?[48÷4=12(人),48÷2=24(张)]

  提问:你能告诉大家,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呢?(交流到第二问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求全班一共需要多少张课桌的。)这两道题分别怎样计算?

  2. 用除法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

  谈话:我们班的同学心灵手巧,参加了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小组。有的同学正在做飞机模型呢!

  课件出示:三组小朋友做飞机模型的场景。(8个同学分成两组做飞机模型,第一组做了34个,第二组做了30个。)

  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再问:根据这些信息,能提出一个问题吗?(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一共做了多少个飞机模型?平均每组做多少个飞机模型?平均每人做多少个飞机模型?)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

  提问:要知道平均每组做多少个或平均每人做多少个飞机模型,必须先求什么?(必须先求出一共做了多少个飞机模型。)

  比较:上面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 用除法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1) 谈话:秋天的郊外风景如画,异常美丽。同学们想不想去游玩呀?(想!)那么,我们一起到车站去乘车吧!

  课件出示:练习一第5题。

  提问:从图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根据学生回答,把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成下面的表格:

  老师

  学生

  汽车辆数

  每辆车要坐的人数

  5人

  91人

  3辆

  学生独立完成,并把解题方法写在答题卡上。

  反馈:解答上面的问题时,你是怎样想的?

  (2) 课件出示:练习一第6题。

  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谈话:请同学们独立解答,并和同桌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全班交流,师生共同。

  (3) 课件出示:练习一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组织交流(着重让学生说一说解题时是怎样想的)。

  (4) 课件出示:练习一第8题(在原图的`基础上标出“每个小篮球35元”)。

  提问:根据图中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每个小足球多少元?每个小足球比每个小篮球便宜多少元?或每个小篮球比每个小足球贵多少元?)

  谈话:同学们都很爱动脑筋,根据一幅图提出了两个问题,下面请同学们在提出的两个问题中,选择一个问题进行解答。

  学生解答后,组织反馈。(着重引导学生体会:要求“每个小足球比每个小篮球便宜多少元,要先求出每个小足球的价钱;要求每个小足球的价钱,要先求出3个小足球一共有多少元。)

  三、 课堂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要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弄清解题时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教学后记]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能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不进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应用除法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收集和情境图中的信息,提出并解决问题。在教学设计中,考虑了下面几个问题:利用教材中的问题情境和补充的实际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收集情境中的信息,渗透一些数学信息的方法,如以表格的形式题目的条件和问题,让学生自由组合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重视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不失时机地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解题思路。

  从实际教学的情况来看,学生经历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对收集信息、提出问题的方法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进一步反思,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虽然注重引导学生掌握收集、信息的方法,有条理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但由于教学时间紧,学生对这些方法并没有充分的体验,更多的还是凭已有经验在解题。其次,虽然重视引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对解题的过程进行回顾与反思,希望借此帮助学生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形成解题思路,但很多学生的交流与表达并不是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只是在机械地模仿或复述其他同学的发言。诚然,这种模仿和复述在一定程度上是必要的,但如何让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并做到学有所思,的确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再次,在课堂教学中,鼓励性的过多。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维持好课堂纪律,我采用了奖励“守纪星”和“智慧星”的方法,只要是上课发言积极的,能遵守纪律的学生就都能得到老师的表扬。事实上,过多的鼓励与赞赏,已使其失去应有的意义与价值。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实事求是、富有个性的,以充分发挥的功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之一。

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9

  教学内容:

  P1617例6、例7

  要求:

  掌握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后,遇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那位上商0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1044=41610034=4012

  4164=□40124=□

  先求出积,再转化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看看商有什么特点?

  二、展开

  这两道题商中间都有0,怎样用竖式计算?

  1.学生尝试4164

  2.师生共同列竖式计算,边讨论边板演计算:十位上为什么商0?

  用4去除被除数十位上的1,不够商1,就要在十位上写0,把个位上的6移下来,再继续除。

  3、40124学生独立练习

  中间有几个0?它们是怎么来的?

  4、光荣题:5638

  学生独立尝试并验算,师板演

  说:商末尾为什么会有一个0,这个0是怎么来的?计算时应注意什么?怎样验算?

  5、讨论:什么时候用0占位?

  三、巩固

  ①170057223(先说商的位数再计算)

  ②练一练:

  ③改错:说说错误原因。

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10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

  2、学生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比较熟练的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会解决有余数除法的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图片

  一、(课件出示:120页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还存在什么问题,及时纠正。

  二、复习:

  (课件出示:2组练习题,每组5道)

  56÷9 74÷8 25÷4 36÷8 41÷6

  80÷9 63÷8 13÷7 27÷5 66÷7

  学生练习

  男生女生分别进行比赛(横竖式都写),评出优胜组。

  应用:指名学生板演第121页第4题,并根据这一题要学生了解列式及单位名称写的对不对,让学生结合题意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解决问题的。

  三、巩固练习

  四、小测试: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余数要比除数小

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11

  一、教材分析

  有余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已经理解了除法的意义和表内除法的基础上,通过单元主题图创设情境逐步引入有余数的除法问题,使学生通过具体问题体会余数的意义,并明确余数小于除数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确定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创设情境和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能够正确口算和笔算有余数的除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

  三、重点与难点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我制定的:重点:能正确地将表内除法列成竖式来计算。

  难点: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一步计算所表示的意思,并明确余数小于除数的道理。

  四、教法与学法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并结合本节课的重难点,我确定的教法与学法:

  教法:情境教学法,启发教学法。

  学法:学生通过观察交流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五、教学过程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以“学生为本”,设计了这四大板块的教学。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引导探究,感悟新知。

  (三)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四)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下面,我先说第一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伊始,我引入“快乐数学园”情景图,“同学们,小动物们在布置房间呢,这是它们挂的气球。仔细看看,有什么发现?(按黄、红、绿排列)。你们能很快说出第18个是什么颜色的吗?(绿色)。(出示编号检验猜测结果。)”

  “挑选你们喜欢的编号让老师猜猜看。想知道老师为什么能猜得又快又准吗?学了今天的知识,你们也能行。”

  (二)引导探究,感悟新知。

  在这个环节,首先出示场景,“我们周末要开场联欢会,用鲜花装扮是不是更漂亮呢?”(出示场景图)

  这一环节复习表内除法的知识,让学生对竖式有初步认识,为下一步更好地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打下基础。

  感知余数的产生

  “同学们,23盆花都摆上,每组5盆的时候,最多可以摆几组?还多几盆?(学生还剩3盆)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式。同学们做得很好,大家列的算式不一样,大家互相交流的时候是不是不太方便呢?我们都写成一种形式,即23÷5=4(组)3(盆)

  (板书:23÷5=4(组)3(盆))

  剩下的3盆我们怎么称呼它呢?我们大家一起给它取个名字吧?我们叫它余数。我们在商的后面点上6个小圆点,然后写上余数。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竖式怎样列呢?引导学生列式,并分析每个数字的含义(商4表示可以摆4组,余数3表示剩下3盆),23除以5等于4组余3盆。

  当我们平均分物体的时候,并不是每次都能正好分完,有时会有多余的数产生,这个数被称为余数。

  如果有16盆花可以摆几组?如果是17盆,18盆,24盆,25盆呢?,现在用你手中的学具摆一摆,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教师展示学生列式。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余数和除数,“同学们,你发现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完成板书:余数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反思性活动让学生自己探索出余数与除数的大小关系:即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三)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俗话说得好,“熟能生巧”,要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一定要通过练习。因此我针对本节课的重点精心设计了这样三道题,首先让学生判断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计算是否正确,及时巩固“余数比除数小”,接下来通过“动手练一练”熟悉“除法竖式”的基本结构,最后结合生活场景引导学生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这样的练习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体会有余数的除法。

  我再次出示“数学游乐园”情景,“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老师快速猜出气球颜色的奥妙了吗!”,你们也来试试吧!

  (四)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对除法有了哪些新的认识?有什么收获?(让学生说一说,相互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请同学们从以下提供的练习和活动中,挑选喜欢的一项或两项在课外完成。这样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学习和生活的素材,让学生自主选择量力而行,以便于因材施教。

  六、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简洁明了既显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又用彩色粉笔标记重点,使学生一目了然。

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12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结果都等于0。

  2、经历探索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情境图,问:从图上知道了什么?平均每只兔能采到几个蘑菇,算式怎样列?

  平均每只猴能摘到几个桃,可以怎样列式?

  2、结合旧知,解决问题

  三只小猴摘桃,可树上一个桃也没有,那你觉得每只小猴能摘到几个桃呢?

  一个都摘不到那么03等于多少呢?

  如果是4只小猴摘桃结果会怎样?5只呢?9只呢?算式怎么列?结果呢?

  问: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得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二、巩固练习

  想想做做1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回答。

  小结:0除以或乘以任何不是0的数结果都等于0。

  三、教学例2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例题图,问:你从图上知道些什么?

  问:要求前3天平均每天生产鸡蛋多少千克怎样列算式?

  2、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谈话:3063等于多少?先估算,再算一算。

  了解学生的方法,有选择地请学生把他们的方法写在黑板上。

  问:3063的商大约是多少?你是怎么估算的?

  重点学习笔算的方法及书写格式。

  分析引导:商的十位上为什么写0(因为0除以3得0),这个0能不写吗?为什么?让学生明确0有占位的作用。

  讲解书写格式。

  问:对比笔算的结果和估算的结果你觉得怎么样?如果漏写了商中间的0呢?

  四、完成试一试

  1、出示题目,让学生说说商是几位数。

  2、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3、让板演的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4、如果学生写出的竖式不够简便可以进行引导分析:最后一步的竖式计算能否省略?如果省略,商的个位上的0要不要写?还要在哪里写0表示除完?

  5、小结:如果被除数的个位上是0,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正好除完,可以直接在商的个位上写0。

  五、全课总结

  比较例题和试一试的题目,你认为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小结:如果被除数的中间或末尾有0,除到0前边的一位正好除完,就直接对齐被除数里的0,在商里写0。

  六、巩固提高

  1、想想做做2

  出示题目,让学生说说每题的商是几位数。

  再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选两题让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2、想想做做3

  独立找出3题的错因,并改正,再指名回答。

  七、作业

  想想做做4

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13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一位数除整百、几百几十的数,能比较熟练地笔算一位数除三位数。培养学生估算能力和估算意识,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

  复习过程:

  一、基本训练

  1、P15.1

  出示口算题,学生先独立口算,再指名口算,并选择几题要求说出口算依据。

  2、P15.2

  分组练习,组织比较。进一步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评讲,归纳计算的注意点。

  3、P15.3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组织评讲。

  总结归纳:你在计算中发现了什么?

  4、P15.4

  引导学生理解题目意思。

  学生独立完成。

  组织讨论:本题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二、课堂练习

  1、720是6的( )倍,它里面有( )个4。

  2、根据4606=784填写算式:76( )+( )=( )

  3、从300里连续减去6,减( )次正好是0。

  4、如果没有余数的除法中,商除数+余数=128,被除数=( )。

  5、最大的一位数除三位数,余数最大是( )。

  6、408是4的( )倍。

  7、831是3的多少倍?9除927是多少?

  三、全课总结

  四、作业:P15.1~3

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14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3页的例14及“做一做”题目,练习十四的第6-10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理解商末尾补“0”的意义。掌握两位数除多位数商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卡片。

  540÷6072÷18140÷2560÷8

  720÷9303÷3217÷7320÷4

  2、不用计算,讲出商是几位数。

  3、改正下列各题中的错误。

  先让学生讨论,找出各题的错误原因,再由三位同学板演订正,其余同学在练习本上重算。

  二、新接。

  1、引言。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要注意商未尾的“0”;

  在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同样也要注意商末尾有“0”的情况。今天学习的内容是商末尾有0的两位数除法。(板书课题)

  2、教学例14。7820÷23

  (1)审题:商是几位数?商的最高位在哪一位上?

  (2)学生试做。两人板演。

  (3)教师巡视,将学生计算中出现的不同情况,分别写在黑板上。

  (4)结合竖式提问:

  在百位上商“3”表示多少?在十位上商“4”表示多少?个位上商“0”为什么一定要写?

  教师指出:在计算过程中,除到破除数的十位商“4”,能除尽,被除数个位上的0就不必再移下来,直接在商的个位上写0。

  3、改题。如果例3的被除数是7830,该怎么办?

  (1)指定学生板演,其余学生试做。

  (2)结合竖式讲评提问:

  ①当十位上商“4”,为什么还要把被除数的十位上的余数1与个位上的0移下来?(当十位上商“4”后,但被除数十位上还有数,因此要把1移下来,再把个位上的0移下来,10除以23,个位仍不够商1,在商的个位上写0,这时余数为10。)

  ②商的末尾不补“0”行吗?为什么?(不补0,商就不是三位数,也就不能表示3个百、4个十,而只是34,验算的结果也就不对。)

  ③怎样进行验算?(看除数与商的积、加上余数是否等于被除数。)

  三、巩固。完成第63页下面“做一做”题目。

  9180÷543749÷31

  先判断商是几位数,然后由学生独立练习。

  四、。

  今天学习的是两位数除多位数商末尾带0的除法,计算时要注意两点:

  1、试商前要先确定商是几位数。

  2、求出商的最高位后,除到被除数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商的那一位上写0。

  五、作业。练习十四的第6-10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15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9页的例17、例18和练习十五的第5—8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四舍五入”进行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方法。

  2、使学生了解估算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及良好的学习、作业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下面各题。

  16×5 30×6 130×2 40×5

  80÷5 420÷7 510÷3 240÷6

  2、估算下面各题。

  479÷6 531÷5 2449÷8 1790÷3

  (1)逐题由学生估算,并说出估算的过程,即第一步求什么?怎么省略被除数的尾数?第二步算什么?应该注意什么?

  (2)说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估算方法。

  二、新授。

  1.引言。我们已经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估算方法,能够根据不同情况估算出它们的近似商。今天我们通过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的继续学习,了解它在生活、学习中的作用。

  2、教学例17。

  (1)出示题目:5530除以6大约等于多少?

  (2)读题并理解题意。

  (3)列式:5530÷6

  (4)这道题目对结果有什么要求?(只要求进行估算)怎么看出题目中只要求进行估算?

  (5)进行估算。由学生说出估算方法:把被除数5530的百位后面的尾数省略后约等于5500。再把5500÷6约等于900。

  提醒学生横式上要写“≈”号。

  (6)由学生笔算出准确数。

  得:5530÷6=921……4

  (7)引导学生将估算的结果与实际除的结果进行比较。

  得出:估算的结果和实际除得的结果是接近的。

  3、巩固练习。练习十五第6题的第一行3道题。

  (1)读题,学生进行估算,三人板演。

  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学生被除数是根据哪一位进行“四舍五入”的,横式上是否写“≈”号。

  (2)订正后,再请学生算出各题的准确数。

  (3)通过讨论,说出每道题的估算结果比除得的准确数大一些还是小一些,你是怎么想的?

  4、教学例18。

  (1)出示题目:用估算检查下题商的最高位有没有错误。

  3976÷8=497

  (2)读题,理用题意。

  (3)进行估算。3976÷8≈500

  (4)引导学生对实际的结果与估算的结果进行比较。

  ①实际结果497的近似数是500。

  ②估算的结果也是500,说明商的最高位没有错。

  5、巩固练习。练习十五第7题第一行的两道题。

  三、课堂。

  师生议论,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估算有什么作用?

  教师出: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估算方法,知道了它在实际计算中的作用、今后我们要能够自觉地运用它来检查计算结果是不是与实际结果接近或除法笔算商的最高位有没有错误,养成良好的作业检查、检验的习惯。

  四、课堂作业。

  做练习十五的第5题,第6、7题的第二行以及第8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除法教案08-05

小学数学《竖式除法》教案07-26

数学除法的验算教案07-18

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04-03

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04-07

《除法的验算》数学教案10-05

《分数除法》数学教案12-12

数学教案除法的验算08-25

《小数除法》数学教案07-18

数学教案:除法估算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