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美术教案范文合集9篇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美术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美术教案 篇1
教材:
二年级人民教育出版社二年级上册第十九课
课题:
指偶剧场
学习领域:
综合.探索
年级:
二年级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组织引导学生了解指偶的表演方式、方法,学会编剧本、制作指偶。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学会合理分配任务,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能合理地设计剧本,分配角色。掌握指偶的基本制作方法及技巧。
教学切入点:
以学生刚学过的语文课本内容《从现在开始》为剧本进行的指偶表演让学生能更好地了解 “指偶”与 “剧本”。
教学创新和特色:
本课教学中,我以学生刚学过的语文课本内容《从现在开始》的指偶表演为切入点,在学习过程中采用教师引导,学生独立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活动完成教学目标,自主解决教学重、难点。
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
课件、指偶、纸张、剪刀、双面胶
学具准备:
纸张、剪刀、彩色笔、双面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工具,组织教学。
二、视频导入。
1、播放视频——《从现在开始》指偶表演。
(以学生都很熟悉的二年级语文课本21课《从现在开始》的指偶表演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刚才看到的是什么故事呀?故事里都有谁呢?
狮子、袋鼠、猫头鹰、猴子
(引导学生发现指偶表演中的角色)
3、(出示视频中的指偶狮子、袋鼠、猫头鹰、猴子)老师今天把它们请来了。你们仔细观察下,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套在手指上的。
(引导学生观察指偶特点,导出课题。)
三、发展阶段。
1、师播放指偶图片,学生欣赏。
提问:你们都见到了指偶剧院中的哪些指偶?
叮当猫、猪八戒、鹿、玉米……
(引导学生关注指偶角色)
师小结:指偶真是各式各样,有动物、植物、人物、见过的,听过的或想象中的都可以做成指偶。
2、你们知道一场精彩的指偶表演都有哪些步骤?我们如何才能进行生动的表演呢?
首先我们要做好如下准备:
A、编剧本
(1)、什么是剧本?
小故事
(加强学生对剧本的理解)
(2)、你们知道哪些故事?
(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故事。)
《井底之蛙》、《酸的和甜的》、《从现在开始》......
小结:故事可以是课本上学过的,课外书上看到的,自己编的……
(3)小组协商,商定故事剧本,分配角色。
(4)小组汇报协商内容。
B、做指偶。
1、探究:师将准备好的用两种方法制作的指偶发给各小组,小组里进行讨论,探究其制作方法。
(通过观察自主探究制作方法)
2、动一动:
师提供一张长方形的纸、一张白纸、彩色笔、双面胶、剪刀,请学生上台演示方法一。
总结制作方法:画、涂、剪、卷、贴
提示:画的角色要比手指大。
要根据手指的粗细做指环。
安全使用剪刀。
3、说一说:
提供一张椭圆形的纸、一张白纸、彩色笔、双面胶、剪刀,生说师示范方法二
总结制作方法:画、涂、剪、剪、贴
提示:画的角色要比手指大。
剪的洞要符合手指大小。
安全使用剪刀。
4、其他做法(出示图片):
方法三:橡皮泥(课本37页)
C、画背景。
D、表演
四、学生制作指偶,教师辅导。
五、展示评价。
评一评,自己指偶的优点,你最喜欢哪个指偶?为什么?
(自评、他评。鼓励自信。)
六、课后拓展
课后可尝试用其他方法制作指偶。
七、收拾整理。
八、板书设计。
指偶剧场
编剧本:
做指偶:画、涂、剪、卷、贴
画、涂、剪、剪、贴
画背景:
表演:
小学美术教案 篇2
1。通过本课的训练,培养学生使用中国的传统绘画工具,使学生学会运用中国传统的笔、墨、纸、砚,初步掌握花鸟画的技法。
2。通过对中国画的用笔用墨方法的讲解和练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
教学重点
如何培养学生掌握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体现。
教学难点
如何培养学生掌握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体现。
教学准备
笔(白云和狼毫各一支)、生宣纸(或高丽纸)、报纸(做垫纸用)一张、国画颜料、墨、调色碟、水盅。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欣赏范画,让学生观察、分析、并思考问题:(幻灯)
2、学习几种主要的运笔方法勾染法(大象)、中锋破笔法(狮子)、破笔点染法(猴子)、勾线点染法(狒狒)、丝毛法(猫)
3、分析国画《猫头鹰》的表现技法。
①猫头鹰基本造型
②猫头鹰形体结构:身子、翅膀、尾巴、爪子。
结合幻灯教学,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把猫头鹰的画法编成通俗易懂的小诗歌来进行教学,教师在画鸟的羽毛时要突出重点,尽量讲得详细一些。
画法配诗:
褐墨点头部,
接着画身翅,
浓墨画嘴眼,
淡墨勾胸腹,
浓墨画翅尾,
背斑趁湿点,
浓墨再画爪,
猫头鹰俱画成。
画法步骤:
说明:先用墨赭画头顶,接着画身体和翅膀注意水分不要太多,润笔、枯笔相结合。
四、学生练习
1、画一只猫头鹰,教师巡回辅导。
2、学生临摹不同姿态的猫头鹰(运用幻灯片)
五、作业布置
老师提出作业要求:按作画步骤,用宣纸或毛边纸,临摹或创作一幅猫头鹰图。
小学美术教案 篇3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生活中有许多需要展示和介绍的东西新颖的泥名片(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案),如动物园里的动物、植物园里的植物、商店中的各种商品,至于对人们自己的介绍,就要靠名片(新颖的泥名片)了。动物、植物、商品标牌、说明卡都需要(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案)用美术技法进行装饰和设计,名片也不例外,泥名片是儿童们介绍自我的一种尝试。
应会:用泥设计、制作文字和日用以表达自己的兴趣、爱好新颖的泥名片。
2.隐性内容与目标:初步尝试用美术语言表现生活、自我,激发学生个性化的创造,增强能力和审美能力。新颖的泥名片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美术在生活中的作用习用简单的图形和文字装饰、美化自名片。
难点:制作得新颖、生动观,富于个性。
学习材料:本课可使用瓦楞纸板做衬底,另用胶泥、彩泥、纸黏士等材料均可。备一把剪子,用来剪制底板。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分组讨论:
(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案)教师布置学生研究一组资料:从动物园、植物园拍摄介绍动、植物的文字图形照片、生活中多种商品的包装、标牌、名片等。这些资料有什么用途?如果没有了它们,我们的生活会怎样?选出一件最喜欢的,说说为什么喜欢?
(2)进一步研究资料的内容由哪几方面组成。
(3)分组畅谈个人的爱好,长大后理想的职业、职务。
(4)研究图案的选择与设计。
(5)学生设计、制作,教师辅导(新颖的泥名片)。
(6)展示、讲评、小结。
小学美术教案 篇4
课题背景:
课程的学习方式不只是传统方式的学习和理解,还必须能反映现实社会中的问题,使学生在解决课题的过程中参与知识的创新,教学活动也不是课堂上的理论讲解和实验室的操作,还必须让学生到真实的世界中,去获得各种切身体验的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艺术教育资源,拓展艺术教育空间,丰富课程资源,使学生在真实的世界中感知生活空间,是当代教育对美术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课。活动目标和内容:
活动目标:
1、 感受并理解色彩在生活空间的装饰效果方面所起的作用。
2、 从空间面积、空间装饰和空间设计等方面分析现代社会对空间设计的要求。
3、 掌握用线条、色彩等多种表现形式来描绘室内空间。
体验性目标:
1、感受美术创造力在创造生活空间的作用。
2、感知不同国家地区和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生活空间的异同。
3、理解运用色彩的自然联想和情感联想的相互关系。
4、信息资料的收集、检索、归纳、整理。
5、利用绘画、设计、手工模型等形式进行具体操作体验方法反馈、评价和选择。
活动内容:
教材分析:《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是新教材改革初中二年级的课题内容。色彩作为一种普遍的审美形式,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人们对色彩的选择完全按照自己的喜爱且不受室内外气温的影响来进行设计。色彩在居家环境中日益成为现代人重要的设计因素。
本课重点是要把色彩知识和家居色彩设计联系起来。
知识点:1。色彩的自然联想和情感联想。2。色彩在家居设计的运用。3。色彩与家居设计的和谐统一。
学生分析:赤橙黄绿青蓝紫,色彩无处不在,她们宛如一道绚丽的虹,点缀着自然和生活。丰富人们的视觉感受,又赋予居室鲜明的节奏和个性色彩。而我们的学生就和这些七彩的颜色一样各具特色,作为教师要把学生对色彩不断尝试和运用与学生自身联系起来,让学生把独特的色彩运用到生活中,让色彩和学生的生活一体化、具体化。学生才会有较佳的表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呈现录像(学生自带的家庭装饰片段)
教师:请这位同学来介绍一个自己的家吧。并请学生讲解自己家庭居室设计的特点。学生:同学观察其家庭居室的色彩变化。
教师总结:我们欣赏了生活中居室的色彩变化。也看到了美的居室需要用心去创造。才能有和谐温馨舒适的家。
(出示课题----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
教师:
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展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着人与建筑的和谐,人与生活空间的和谐统一。
(放映---家居设计录像)
同学欣赏艺术设计师在居室中对色彩的大胆采用。
教师:家庭居室的色彩是否合理是直接影响到使用者的生活的,也是最能体现家居设计的设计思路的。这里有设计师用色独特,设计大胆的作品。
(出示资料图片)
“我爱我家----名人说家”---英达的家-----刘欢的家
教师:请学生假设自己是《我爱我家》的英达导演,来分析英达家的装饰用色。学生:假如我是英达导演,选用的是中国传统的家具设计和装饰用色。
追求古香古色的风格。
刘欢的家装饰的色调比较重,用了别人很少用的黑色,时尚,大胆。
教师总结:家居色彩的独特魅力,是继承传统,是表达个性,是展现自己的一种方式。用色是和家居的整体设计相吻合的。
二.色调与人的视觉心理
(出示图片资料---居室相同,色调不同)
师:这是一组居室相同,但是色调不同的家庭居室设计。请同学找到色调搭配不合理的色彩组合。
生:学生自由讨论。
最佳的居室色彩设计,色调不能乱。整个设计要有统一的色调。颜色杂乱会破坏人的'视觉。色彩运用好,就可以有好的效果。
(出示图片资料---色调和人的视觉关系)
生:主色调的居室。有红色调,黄色调,蓝色调,多种色调的组合,一种色调的组合。教师总结:居室的色调可概括为暖色调,冷色调,中性色调,对比色调,调和色调等等。(出示图片资料----红色、绿色的自然联想和情感联想)
师:色彩运用的好,就需要了解颜色的各种变化。
红色:
生:(讨论析出)看到红色会联想到日出,太阳,国旗。给人以热烈,温暖的感觉。(出示图片---以红色调为主的居室设计)
师:以红色调的为主的居室设计,温馨浪漫,卧室和客厅的方面比较多,如果能把色调的明度和纯度提高或者降低,色调的选择会更多,更丰富。
绿色:
(出示图片--讨论析出)绿色自然联想和情感联想。
生:看到绿色会想到春天和树叶,草地,给人青春,希望,和平的感觉。
(出示图片-以绿色调为主的居室设计)
生:以绿色调为主的居室设计,清新,明净。心态平和。可以用在厨房,客厅等房间。(出示图片----对比色为主的居室设计)
生:色彩鲜明的色调,给人的感觉强烈,醒目,给人以明快,鲜明的特点。
师总结:
1.家庭居室是一个整体,在色彩设计上要有一个统一的构思;也要根据不同居室的功能和特点也有所区别。
2.家庭居室的设计色彩主要体现在:墙面、地面、家具设置、装饰物品等方面
3.:“我爱我家”设计宝典:
主题要“明”:一旦定下来某一种风格就不要轻易改变,有时候我们在选择居室色彩的过程当中会不由自主地被一些其他的色彩、造型所诱惑,最终将所有的喜好都集于一室,布置成了大杂烩。
墙面要“色”白色是传统的色调,而要独特的个性特性就是用色大胆,其中一点就是要有大面积的彩色墙面。因此,要打破墙面由浅色一统天下的局面,让我们墙面也“秀”一把。
用色要“准”不是所有的色彩作为装饰都好看。也要注意用色,而这些色往往是从多色中提取,比如黄色、蓝色、橙色等色,这样做会比较保险。
实践应用
(出示动画制作----展示多种地面,墙面的色调装饰)
师:展示空间模型中多种装饰图形,在居室设计的变化。
生:有直接描绘的方式,色彩喷涂的方式,还有壁纸、壁布的类似效果。
师:心动不如行动----展开“我爱我家”的居室色彩设计活动。
同学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在自己设计的居室稿中,设计家庭居室色调。(播放音乐---我爱我家)
表现方式:彩纸拼贴;色彩描绘;喷绘拓印;电脑制作等表现方法。
生:学生小组互评作品,并赋予自己的作品一定的内涵“我爱我家”
“孩子也精彩”“精彩瞬间”“温馨的家”“蓝色梦幻”等等。
(分组展示小组的优秀设计作品---师生交流赏析)
师:
运用电脑空间设计模型,展现学生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设计作品,
生:演示作品设计思路。介绍色彩装饰的用意。
教师总结:
家庭居室是每个人都可以用心去创造的空间,是个展现美好生活的途径。更是体现个性的一个方式。在相同的空间可以展现多种的装饰风格。
教学小结:赤橙黄
绿青蓝紫,色彩无处不在。她们宛如一道绚丽的虹,点缀着自然和生活。丰富人们的视觉感受,又赋予居室个性的节奏和个性色彩。我们的居室在同学们大胆的设计下,一定会象这些多彩的颜色一样各具特色,各具魅力的。我们的家也会真正成为我们施展个性,表达自我的一个途径,也会真正成为我们心灵的港湾。
教学反思:
学生心灵深处迫切要求创造的基本潜能,给予他们宽松愉悦的环境,孩子才敢于自由想象,标新立异和创新使个性获得发展。本课学生运用多种手段,抓住生活中的独特视角,分组讨论,自主联想规律,在交流中找到不同色彩的联想效果,最终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收获。并且注重生活实践,丰富创新内因,给学生最大的创新空间。本节课也体现了多元综合。既超越教材内容,拓展教材内容,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相关资料,扩展了学生思维的性,升华了教材的内容主题;以超越了形式,把美术同摄像相结合,把美术同音乐相结合,确立了多元综合教学模式,这既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更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
小学美术教案 篇5
一、教材乘风破浪分析
船是人类最早的交通工具,乘风破浪它载着人们经历了漫长又伟大的航程。乘风破浪它的外形结构及其功能也随着人类的需求、社会的发展呈现出更多的变化。本课乘风破浪以“船”为主题,带给学生无限期待和快乐,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借由线条、形状、色彩和材质呈现出来。乘风破浪 小学美术教案四年级上册:13课 乘风破浪
船一般都有船体(头、尾、帮)、舱、甲板、桅杆、锚、导航和雷达等设施。船的种类很多,一般有帆船、轮船、舰船等。在绘画表现时,可把船看成近似倒梯形,甲板以上部分可看成大小长短不同的方形、圆形、三角形和长方形的任意组合。 小学美术教案四年级上册:13课 乘风破浪
本单元学习内容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学习任务分为两个活动:画自己喜欢的船,侧重平面绘画的学习;做一艘木船,侧重立体组合造型的学习。
活动一:教师应帮助学生养成收集、整理与利用信息资源的学习方式和行为习惯。对绘画的作业定位如果是观察性绘画,应解决“角度、位置、结构处理、空间关系处理、细节描绘与整体感觉的表达”这些问题。可先画船的大略形状再详画各部分,或先画完一部分再画另一部分。对绘画的作业定位如果是想像性绘画,应解决“围绕主题进行绘画表现的构想,画面的布局,形色处理,周围环境的添画”这些问题,在想像画中最重要的是唤起学生“我想画这个”的意愿,让他们能把握画面构成的美感,清楚地表露自己的心情。
活动二:以材料为主进行立体造型活动。木材处理的工艺技术应考虑分与合两种方式,第一:应让学生了解分解木头的工具,掌握简易方法。细小的树枝可用剪刀剪;薄的木片可先用刀片划痕再用力掰断;较厚的木头运用刀片并以锤子敲打;运用刀片以削铅笔的方式削木头,也是变换木头造型的一种方法。大而厚的木块需用锯子锯,一个人锯时可用脚压紧木板,不让其松动,再慢慢锯;两人合作应抓住锯柄压紧木块再锯。锯子的大小使用,可视木头粗细搭配运用,使用锯刀应从后端拉到前端全面地使用,拉锯推时要轻,拉时再用力。需要插接的木头可用钻的方式,用电钻或用钉子打洞都行。第二:应让学生掌握将木头零件组合的简易方法。一般可用速干胶、快干胶、热熔胶进行粘合,这种方法比较直接。有时遇到接合面不佳,直接用粘合方法易脱落,这时就可利用插接的方法,在两块木头的接合处各钻一个洞,再使用竹签或细树枝,将两者插合在一起,也可在竹签上上胶,这样更加牢固。有的木条也可用铁丝、棉、麻绳等材料进行捆绑,别有一番自然的情趣。
教材左下方一系列图片提供了做木船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削锯材料应注意安全,能充分利用现成的小木块、木片、树枝为宜,船的组拼应把握主体结构,只需将一块大木片的一头削尖就有了甲板的感觉,然后用大小不等的木块进行组拼,用堆叠、围合、插合等方式即可。注意木块搭建时的高低起伏变化,巧妙的细节处理表现船的种类、特色,如帆船上的桅杆和帆、舰船上的大炮等,组拼后注意修饰整理,使作品更美观。
二、教学目标
收集船舶的图片、模型等资料,认识船的造型特点和结构、功能,了解船的历史与文化。
能抓住船的主要外形结构和特点,描画出自己喜欢的船。
了解材料特点,掌握材料的使用方法和工具的正确操作技术,制作一艘(木)船。
养成细心观察、精心制作的习惯,培养不怕困难的探索精神。
三、教学思路
教师应根据学生程度考虑课时目标,制定教学策略。建议绘画课的教学步骤可考虑为:准备——引导——表现——欣赏。导入方式很多:可由猜谜语或关于船的故事设为导入,也可以是直接利用师生共同收集的关于船的各种图片及相关资料欣赏导入。引导阶段先让学生了解船的外形结构,感受不同的船的主要外形特征,然后根据所定的作业目标(想像性绘画或观察性绘画)进行具体的绘画技术的相关指导。四年级学生的创作宜先作整体构思计划,提示相关的表现形式、方法及构想的重点。在自主表现中,应作具体的技术指导,作品完成后,师生共同欣赏学习成果。
如以信息加工策略为指导,教学步骤可考虑为:作品欣赏——掌握规律方法——提供创意指导——自主表现——保持迁移,教师根据作业定位出示相应的材料制作的成品引导学生认识材料,分析范品“船”是用什么材料做成,采用什么方法制作而成。在交流学习中,教师可以示范与领做,让学生掌握运用此材料所需掌握的相关技术,创意指导体现在对材料的选择思考中,我们不可忽视它是建立在相关技术的熟悉程度之上的。学生在独立或合作制作中,教师应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作业评析时可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创作动机、创作过程、特殊表现等,最后出示一艘能浮在水面上的船,激发学生对自己作品的更高期待值,从而思考怎样把握平衡的问题,学习空间将由艺术向科技领域拓展。
四、教学选择
本单元以“船”为主题,呈现了多种造型表现的可能,有想像性绘画或观察性绘画,有制作木船或其他材质的船,具有一定的宽容性,教师应根据学情特点,教师本人个性特色选择明确的教学任务开展教学。
因为各地教学资源的差异,活动二的学习材料可提供多种选择:做木船的材料可以是家庭装修时剩余的木材,山林中的树枝、树皮、竹筒;泥塑船的材料可以是当地的陶泥或彩泥。用多种材料做船,建议从变废为宝的思路去寻找一些自然生活中的材料。
美术课程教学结构通常是四段式:导入——讲授——作业——小结,可设法改变这一课堂结构模式。改变时间、序列,强调某种学习方式,都可产生不同的结构组合。如活动二,根据学生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安排教学程序,可设计为:呈现目标——问题收集——了解技术——讨论方法——综合表现——评价迁移。开门见山提出作业目标,让学生主动去收集本课学习要解决的问题,并分类整理哪些问题是必须解决的,比如工具技术的使用,哪些问题可以是由学生个性发挥自主处理的。教师应善于把握问题,为学生提供思路、线索,让学生始终以积极的状态沉浸在本课学习之中。
五、教学建议
1.制作课涉及到养成因素和安全问题,学生在活动中应养成不浪费、不拖拉、不毛躁的好习惯,有环保意识。工具使用要注意安全,有自我保护意识,拿刀片的手不随意挥动,锯刀应放在桌子中央,不用锯子敲打课桌等东西。教师应起榜样作用。
2.学习屋提出了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根据自身作品情况想办法。如果木船的体量小而轻,可在薄的甲板下贴泡沫板;如果木船的平衡感不好,需在船底加秤锤。用纸盒做的船可直接放在水上漂浮。
小学美术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本课从破壳的小动物入手,引导学生探究神秘的生命世界,从感知、认知到思索、表现、创造,多层面地拓展学生创造的领域。
生命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个神秘的话题,他们想知道生命是怎样产生的,是从哪里来的。而卵生动物鸟类在孵化过程中,最容易被学生观察到。让学生了解生命在形成的时候,是需要吸收补充很多营养才能孕育生成,了解小鸡出生的时候,需要用自己的嘴巴和脚挣破蛋壳的包裹,显示生命的力量。通过观察活动,懂得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关注生命,捕捉感人、美丽、生动的瞬间,表现自己不同的感受。
教学目标:
应知:通过观察和体验,了解卵生动物的孵化过程,知道哪些动物是卵生动物。
应会:能够展开回忆和联想,自由大胆地用绘画方式通过个人或小组合作完成一件表现小动物破壳而出时的作品。
情感:能够体验生命诞生时的艰难和独立自主的精神,感受生命力的顽强以及获得新生的喜悦和自豪,从而更加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关注生命。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回忆与联想动物出壳的生动情景,利用多种方法打开学生的思路,鼓励创新、表现出生动的画面。
教学难点:
表现自由性和不同动物的特点,通过欣赏、鼓励等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学习材料:
1、孵化过程的图片资料、美术教具等。
2、铅笔、水彩笔、绘画纸、卡纸等。
教学设计:
一、歌曲导入。
1:播放歌曲《小鸡出壳》。师生跟着音乐感受小鸡出壳时欢快的节奏。
师:这首歌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情景呢?小鸡从哪儿出来了?
(生回答:小动物要出壳了)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出壳了》。师画出小鸡出壳的情景。
2:出示课题——出壳了
二、感知体验。
1、师:只有小鸡是从壳里出来的吗?
生说出自己知道的卵生动物。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从壳里出来的小动物的图片,看看哪些是你不知道的?(课件出示出科小动物的图片2—9)
2、师:你们知道那些小动物从壳里出来后的样子吗?
生说自己见到的小动物出壳后的样子。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小鸡出壳的情景,看看和刚才的小朋友说的一样不一样。
3、播放小鸡出壳的视频(课件10师配音)
瞧!生命的诞生是多么神奇呀!
刚才的小鸡在出壳的时候它的爸爸妈妈帮它了吗?(生:没有)小动物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从壳里钻出来。这样它们才能独立的生活下去。(播放课件11)
同学们猜一猜小鸡从壳里出来后会说些什么,干些什么?(课件12)
生回答教师出示课件(13—16)
4、师:你想不想体验一下小动物从壳里钻出来的感觉?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动物出壳的游戏。(师配音,生做动作)
5、师:你是什么宝宝呀?你是用什么方法从壳里钻出来的?(生回答)
6、师:好不容易从壳里钻了出来,多么奇妙呀,如果能把这美妙的一刻画下来,那该多好啊!瞧!真有几位宝宝把它画了下来,看看他们画的是些什么小动物,又是怎样画的?
(指导从蛋壳的形状和蛋壳裂开的样子观察)
7、小组交流:你想表现小动物破壳而出的情景,还是它们见到妈妈时的画面?
(指导学生注意构图和背景的添加)课件17 8、请你们试着画一画小动物破壳而出,来到这个世界时高兴的样子,表现它们见到妈妈时的情景。(课件18)
三:指导学生创作
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创作一幅小动物破壳而出的作品。
作业要求:
1。构图完整,能够突出主要内容。
2。注意主题和背景的颜色,背景的颜色衬托突出主体。
3。画面中要注意妈妈和宝宝的关系。
小画家们,动笔吧!(教师巡回辅导)
四:作业评价。
请同学把作品张贴到前面的黑板前,说说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说明原因和感受。
1、学生自评,互评。
2、教师点评。
3、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五: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见证了生命的奇迹,其实每个小动物的出生都需要爸爸和妈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呵护,所以我们都要珍惜生命,要关爱那些和我们一样有生命的小动物,只有这样我们的生命才会多姿多彩。
六:课后拓展。
出示图片,提问:人有可能从蛋壳里出来吗?下去以后收集人是从哪儿出来的资料。
小学美术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大自然色彩的丰富性,知道彩虹七种颜色的名称。
2、会和同伴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对美丽的大自然的感受。
3、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受能力,激发幼儿的艺术兴趣。
活动准备:
教具:各色水果糖、多媒体及课件、录音机及音乐磁带、作业展示板等
学具:水彩笔(蜡笔)、剪刀、彩纸、胶水、大张铅化纸等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品尝各色水果糖,说说吃了什么颜色的糖?觉得味道怎样?
2、课件展示大自然景色,让幼儿欣赏,从中找一找更丰富的色彩。
3、欣赏二段音乐,让幼儿说说音乐里表现的是什么颜色?你是怎样听出来的?
4、导入正题,教师:色彩居然具有这么大的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表现《美丽的大自然》吧!老师想起了一种自然现象,叫彩虹,谁能说出彩虹颜色的名称来?(幼儿回答)将幼儿分成七组,分别以颜色命名。
5、欣赏小朋友作品三幅(电子幻灯片),说说它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自然的?
6、展示材料,让幼儿讨论如何用这些材料来表现大自然的色彩美。
7、幼儿创作,教师分组巡回指导。尊重幼儿意愿,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重新组合每组的阵容,开始用色彩来进行创作。
8、展示每组作品,进行交流。每组派一名小朋友当解说员,其他人和老师当观众,一起参观《美丽的大自然》画展。
9、欣赏大师作品。教师:世界在我们的眼里是多么新鲜、神奇和美丽,艺术大师们也用丰富的色彩表达着对大自然的热爱。(以电子幻灯片形式让幼儿欣赏3―4幅作品,并简单说说自己的看法)。
结束语:原来大师的想法和我们很多小朋友是一样的,只要大家经常用发现的眼光寻找生活中的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自己的想法,不久你们也肯定能成为艺术大师。最后,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去发现去感受更多更美的色彩吧!
活动自评:本次活动处处突出了幼儿的主体性,先让幼儿通过看、听、说来感受自然界颜色的丰富,再引导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和材料来表现七彩自然,各组幼儿自由组合,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作品,彼此介绍作品所表现的内容,每一个环节老师都尊重幼儿的意愿,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在活动中老师还借助多媒体课件将大自然的景色展示于幼儿眼前,后与音乐欣赏结合,更加深了幼儿对色彩的感受,最后展示大师的作品又较好地激发了幼儿继续创作的愿望。总之,本活动运用多种手段,巧妙地将各种资源统合在七彩自然这一内容中,使幼儿获得了多元的发展。
小学美术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一个会转动的简易玩具。
2、指导学生采用绘制、剪贴等方法对玩具进行简单的装饰。
二、教学重、难点:
1、启发学生研究、发现玩具会转的原理。
2、鼓励学生制作出有创意的会转的玩具。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具学具:
纸盒、吸管、小瓶盖等材料及制作工具。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教授新课。
1、导入:
让学生看书中的作品图片,相互讨论:这些玩具为什么会转动?
2、新授:
(1)这些玩具为什么会转动?
学生回答:玩具会转动的原理:
a、外形成圆环形;
b、中间有转轴。
(2)教师拿实物,并介绍风车及陀螺的制作方法及步骤。
(3)看一看,找一找:在你带来的材料中,有哪些材料可以用来做风车和陀螺?其它的材料又能做出什么会转的玩具?
(4)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并有代表回答问题。
(5)教师。
(6、作业要求:请用你喜爱的材料,通过想象与构思,设计并制作出一个会转动的小玩具,并用画、剪贴等方法进行简单的装饰。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优秀作业点评。
(四)作业展评。
1、组内自评。
2、选出优秀作品进行他评。
(五)。
将自己做到的玩具进行实验,比比谁的玩具转得久,转得快,转得稳。
(六)拓展。
回家去寻找更多会转的玩具,请家长一起研究玩具会转的原因。
六、教学后记:
本课是设计应用型课程。通过书中的图片,可以看出玩具会转动的原理:⑴外形成圆环形;⑵中间有转轴。制作材料以纸为主,教育学生使用剪、折、卷曲、粘贴、插接等基本技法进行制作,最后设计完成作业——会转的玩具。小小的玩具蕴含了许多知识:转动原理、对称与均衡的组合原理、平面与空间的变化、形状与色彩的搭配等等。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有意识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大胆地进行想象,并表达自己的创意;培养学生有序地进行设计与制作,能注意设计与功能的关系,安全合理地使用材料和工具。
学生积极热情参与设计制作活动,通过做做、玩玩、比一比感受成功的乐趣,并大胆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和对他人作品的意见。
小学美术教案 篇9
一、教材分析:
《小小纸拖鞋》是综合制作、游戏的学习活动课。以游戏来营造美术学习的情境,切合学生的心理需求。
通过欣赏、表现、交流等活动来展开纸拖鞋的制作和装饰的探讨学习。
让学生欣赏各式各样的拖鞋,使学生从视觉、触觉上感受实用美术的作用,激发学生创作表现的欲望,积极投入到学习、制作之中,同时起到美术学习的情感教育作用。
二、设计理念:
在成人的眼光里,拖鞋与小学生好象相距甚远,其实不然,拖鞋设计不仅涉及成人的领域,而且还涉及到儿童领域。新课程改革要求学习内容生活化,《小小纸拖鞋》一课让学生把熟悉的拖鞋作为创作的重点,是将学生的学习与他们的生活世界紧密联系,强调学生把美术学习与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相结合。通过情境的设置,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能力,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生活中拖鞋的结构以及设计原则,培养实用造型能力。
2、技能目标:掌握制作纸拖鞋的方法和要求。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应用美术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
四、教学重点:
能运用撕、剪、画、印等方法制作漂亮、合脚的纸拖鞋。
五、教学难点:
对纸拖鞋形式美的装饰。(拖鞋款式、图案、色彩的完美统一)
六、作业要求:
发现和选择恰当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意愿,运用合适的方法制作一双纸拖鞋,
七、教学准备:
1、学具:彩色笔、白纸、各种材料纸、有色卡纸,剪刀、胶水,各种小装饰品等
2、教具:拖鞋实物,四双纸拖鞋,课件,小奖品。
八、课前交流:
九、课别:综合(制作、游戏)
十、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兴趣。
(1)鞋的欣赏,丰富视觉形象,注重素材积累
教学设计:教师课件展示鞋的发展演变,在轻快活泼的音乐中让学生欣赏、观察不同年代、不同款式、不同功能的鞋,
(2)引出拖鞋,介绍自己的拖鞋。
(3)拖鞋欣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探讨。
二、 演示与分析
1、通过刚才的活动,你能说一说拖鞋是由几部分组成吗?(多媒体课件演示)
2、设置情境,欣赏学生作品,分析了解创作方法,引导探索制作步骤。
教学意图:欣赏同龄学生不同风格的作品,点播了创新的火花,消除了创作的畏惧心理,产生了你行我也能行的学习动力。
3、师生转化角色,淡化课堂环境,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学习,调动学生的参与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
(1)教学设计:教师出示“美与健拖鞋店即将开业”
拖鞋店里有四个模拟的展柜,分别代表每一组,我们各位同学就是一名小小的“拖鞋设计师”,做好拖鞋的同学请把它放在你那组的展柜里,看哪一组做的最多最快。各组在制作上要力求表现自己的独特之处。
(2)“设计师”运用各种综合材料,设计不种款式,造型新颖有创意的拖鞋。
(3)学生自主表现,教师巡视辅导。(播放音乐)
辅导要点:
A、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材料,利用现成的鞋模,撕或剪出鞋底的形状。
B、鼓励学生大胆、细致制作,运用我们学习过的图案、平面、立体等知识设计一只或一双拖鞋,在设计制作时要大胆想象,可以手绘图案,可以剪贴,注意颜色搭配。
C、注意卫生清洁和用剪刀的安全。
三、观摩欣赏,表演购买拖鞋的情景。(播放音乐)
1、推销拖鞋:
教学意图:将自己的作品向他人介绍,得到他们的青睐和赞赏,是孩子们的愿望,作业交流提高表达能力。
2、拖鞋展示:
教学意图:创设生活情境已是美术课改实验中普遍采用的教学方式,新课程纲要从以人为本的思想出发,就是要创造一个理想的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情境,创设有新奇感,能吸引学生的生活情境,为学生的创作奠定基础,本环节还体现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注重了协作精神的培养。
3、购买拖鞋,并说明购买的理由
教学意图:均等级的评价,注重教育过程的情感体验,注重学生个体的倾向性比较主,不评等级,用简单的描述性语言的形式给经适当的评定,激励学生不断努力,不断进步。
四、课后拓展,加强学科辐射,注重学习延伸。
师出示擦地拖鞋,指出正是有了人们这种创新的精神,我们人类的社会才会不断的向前发展,展示几件用染纸、碎布、橡皮泥等材料制作的拖鞋?课余时间还可以设计出更多更有创意的拖品作品,为今后其他的设计课做好铺垫。
教学意图:一两句话的课后拓展,让那些喜爱学习的孩子有了更宽的学习天地和更大的学习动力,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小学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美术教案:电脑美术09-05
小学美术教案《民间美术》03-25
美术的节奏小学美术教案07-10
小学美术《电脑美术》的教案06-14
小学美术教案07-04
小学美术的教案09-01
小学美术教案10-26
小学美术教案06-18
小学美术的教案04-08
小学美术教案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