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时间:2024-06-09 23:10:12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精选1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精选15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1

  第二课时

  1、我会读

  (1)出示一棵“苹果树”,苹果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苹果”(“苹果”上写上“我会读”中的词语)

  (2)小组学习:四人小组轮流读“我会读”中的生字,互相纠正读音。

  (3)各个小组采用轮读的方式(开火车读),看看哪一组摘的“苹果”多。

  2、读读背背

  (1)小组学习。

  四人小组一起读小诗《鞋》,互相纠正读音。

  说说这首诗说了什么意思。

  (2)指名朗读《鞋》,同学评议。

  (3)自由背诵小诗《鞋》。

  (4)全班配乐背诵。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我该怎么办

  学习目标:

  1、能完整地讲述做家务事的经过。

  2、愿意从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学会关心体贴长辈。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在家做过家务事吗?

  你为什么没做过?能给大家说说当时的情况吗?(学生说一说父母不让他们做家务事的'情况)

  2、展示画面,口语交际

  (1)创设情境一

  a、(出示:故事)星期一,爸爸出差了,家里只剩妈妈和小明,妈妈又要上班又要照顾小明,还要做许多的家务事,小明就想帮妈妈做一些家务事,可妈妈说小明还小,不会做。小朋友们,他该怎么办?谁来帮他出出主意?

  b、 讨论交流:这位小朋友非常需要大家的帮助,你们愿不愿意帮他想想办法?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妈妈为什么不让小明做家务?

  △怎样才能劝说小明的妈妈,让他做家务呢?

  △我们能做那些家务事?我们之前学过的课文中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小组内表演:

  小组内的几个同学分别扮演妈妈、孩子、同学等角色,表演劝说的过程。说服“妈妈”后,请“妈妈”谈谈,为什么接受了“孩子”的要求。

  C、上台表演:

  ☆ 小组自告奋勇上台表演。

  ☆ 评一评“最佳口才奖”。

  看看哪组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好的方法说服“妈妈”。

  (2)创设情境二

  刚刚有几位同学都说做过家务事,那谁来给大家说说为什么要帮爸爸妈妈做家务?你是怎么做的?

  A、说说你为什么要帮爸爸妈妈做家务?

  B、个别说说做家务事的经过(要求口齿清楚,普通话标准)

  C、全班交流。

  其他同学补充认为你说得不完整的地方,在同一件家务事上,他们的做法又是怎样做的?

  (3)创设情境三

  通过刚才的交流,教师发现同学们个个都是能干的孩子,那你们想不想把自己能干的一面展现给大家看呢?那我们就来一个“小能手”的争夺赛吧!

  A、分成几个小队,如苹果队、桔子队等,每队都做不一样的家务(如叠衣服、抹桌子、整理书桌等),全班学生分别到各个小对去做家务(自己想去哪个队就去哪个队)。

  B、每个大组挑选一名代表上台争夺“小能手”,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书桌上的东西整理得井井有条。

  C、在队中进行做家务比赛,做得好的评为“小能手”并将一朵小红花。(边做家务边放音乐)

  3、总结

  通过这一节课,大家有什么想说?(学生交流)刚刚同学都说了这么多,说明大家都是孝敬长辈、爱劳动的好孩子,那我们以后天天都做爸爸妈妈的好帮手,行吗?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关心弱小,做个有爱心的孩子。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养过小动物吗?怎样对它们的'?(养过小猫、小狗、小兔……好吃的,留给它……学生自由谈。)

  板题:小黄鸡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整体感知内容

  1.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

  2.出示卡片,认读生字词卡片上的词。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

  3.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提问:

  (1)妈妈买回几只小鸡,非常可爱。

  (2)有一只小黄鸡眼瞎了。

  (3)梅梅是个有爱心的孩子。

  (4)小黄鸡在梅梅的精心喂养下长大了,还生了个蛋。

  4.教师对学生给予点拨、引导,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

  (三)朗读课文,加深理解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分节指读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b的读音及于a、o、i、u四个调号拼读。

  2、学会m、f两个声母,能认清形,读准音。

  3、学会声母m、f与单韵母的拼音,会拼读fo、fa、bù、、mā、mù等音节。

  4、初步学会读轻声。

  5、会在四线格里照样子抄写m、f两个声母。

  教具准备:

  字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卡片认读b与a、o、i、u四个调号的拼读。

  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接着学习两个新的声母,强调:声母的发音和单韵母不一样,它念得又轻又短。

  三、教学声母m。

  1、看图说话引出m。

  “摸”的声母是m。(出示m)

  2、教学m的发音,认清字形。

  (1)发音要领:双唇紧闭,气流从鼻子出来。

  (2)记忆字形。用顺口溜记字形:“两个门洞m、m、m。”

  3、指导书写。m的笔顺是:m先写竖,再写两个左弯竖。 m写在四线格的中格。

  4、教学声母f。

  1、看图说话引出f。

  2、教学f的发音,认清字形。

  (1)发音要领:上牙轻轻地放在下唇上,摩擦一下发出音。

  (2)记忆字形。

  可用顺口溜:“一根拐杖f、f、f。”

  3、指导书写。f两笔写成,写在四线格的上格和中格。

  四、教学m、f和单韵母的.拼读。(重点和难点)

  五、巩固练习。

  记顺口溜:两个门洞mmm一根拐杖fff右下半圆bbb

  2、认读卡片上的b mf

  3、用卡片认读声母和音节。抽个别学生检查

  六、学生写声母mf

  资料:高兴的一天

  今天上午,爸爸带我去爬山坡。我们爬呀爬,终于爬到了山顶。我看到山顶上有一尊大佛像,微妙微俏,金碧辉煌,好看极了!我刚想伸手去摸一摸大佛,突然,大喇叭里传出了一段娓娓动听的声音:“请大家爱护佛像,不要乱摸乱动,扔垃圾.......”我听了,立即把手收了回来。

  儿歌:爸爸带我爬山坡,爬上山坡看大佛,大喇叭里正广播,爱护大佛不要摸。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准确认读十三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准确流利地读课文,小学一年级《绿色的和灰色的》教案。

  能力目标:写字能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美的意境。读出自己对诗中小动物的真实感受。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

  师:出示课件,让学生感受美丽的绿色世界,看看那里发生的故事。

  生:欣赏美丽的绿色世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产生读书欲望。

  新授:

  1、认读二类字。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在文中圈出来。同桌之间读一读圈出的字。

  2、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正音。

  3、出示词语、句子,强化认读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不丢下任何一个孩子)。

  4、要求学生读熟课文。生自由读。

  5、检查读书情况,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案《小学一年级《绿色的和灰色的》教案》。谁来把自己读的很棒的一遍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认真听。)个人读、分组读。学生间互相评一评。

  6、让学生讲这首诗讲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让学生把诗歌的语言转化成叙述的讲故事的方式,随机点评。以鼓励为主。

  7、让学生表演课文内容。先分组,再做好充分准备。让学生在表演中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听、说、演、记等综合能力。

  生: 准备语言、动作。分组表演。

  8、提出问题:通过表演课文内容,你们有什么想法?你想对诗中的那个小动物说说话?

  生: 默读课文,思考问题。读与思相结合,养成好的读书习惯。

  9、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指名学生回答。并对学生的答案给予总结,尊重学生独特的个人感受。

  10、指导学生读出诗歌韵味:“叹气”生读出一定的情感即可。

  11、出示课件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要问吗?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指名学生说一说。学生提出问题。

  12、记字写字。体现主动性,方法性、审美性。强调书写习惯的养成。

  生:一看、二描、三写、四评、五改。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5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会本课的所有生字新词,能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含义。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能体会到小姑娘的优秀品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当别人有了困难,你会怎样做呢?当你的同学生病了,你又会怎样做呢?(自由发言 老师给予适当的点评)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根据生字表把课文读正确 (教师巡视 纠正)

  2、小组讨论学习 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愁云顿消 执意不肯 拘谨 喜出望外

  3、默读课文

  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觉得小姑娘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三、自由读 小组合作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全文可以分为“买荸荠”“送荸荠”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1——11)讲因为集市已散,“我”只在一位小姑娘那买了一些剩下的小荸荠。

  第二部分:(12——结束)讲第二天清早,卖荸荠的小姑娘特意挖了半篮又大又好的荸荠送到了病房。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抄写词语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了解卖荸荠的小姑娘的淳朴善良,读出对她的敬佩之情,积累语言,学生自己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课文中小姑娘的优秀品质,那么你觉得小姑娘是怎样一个小姑娘呢?(自由发言)

  二、精读课文 分析理解

  1、自由读课文:找出描写小姑娘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

  想一想:这些句子表现了小姑娘什么特点?(边读边动手画句子)

  2、有那位同学愿意把自己画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说一说:这些句子表现了什么?

  “站着一个小小的身影,一件红色的小棉袄------站在屋檐下。”

  “我看见帽檐下是一张充满稚气的十一、二岁小姑娘的脸------湿漉漉的。”

  “她把荸荠倒入称盘,玲起秤杆称了称------我的塑料袋里。”

  (通过这些句子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可爱的,但是过早就为家庭分忧的小姑娘,也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淳朴的小姑娘) 板书:淳朴 可爱

  “我看见门口站着一个穿红棉袄的小姑娘,挎一只------走了过来。”

  “我拉她坐下,她却提起篮子将半篮子------水色。”

  (通过这些可以看出:小姑娘的.语言、神态,表现了小姑娘很羞涩,不好意思,却又很懂事,走进病房后办事很干脆。)

  “结结巴巴地说昨天的荸荠太小不值那么多钱------刚洗过。”

  (这充分表现了小姑娘那善良、纯真的美好心灵。)

  3、出示投影: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只在那条水泥路上留下了一行清晰沾着春泥的胶鞋印”

  讨论学习 (预示着小姑娘按照做人的准则正在人生道路上一步步前进。)

  三、总结全文

  学习了这篇课文,相信大家已经被小姑娘的这份善良、可爱、淳朴所感染了,所以,希望各位同学学习小姑娘的这种好品质,用做人的准则来要求自己。

  四、布置作业:

  预习4课 扫除阅读障碍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6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5个前鼻韵母,还记得是哪5个吗?(aneninunün)今天我们学习汉语拼音的最后一课,在这课中我们要学习4个后鼻韵母,在发音上有一定的难度,比比谁学得最好。

  板书:14angengingong

  二、学习ang、eng、ing、ong的音形及整体认读音节ying

  (一)学习韵母ang的音形

  1.出示书中第一幅图,问:这是什么?

  2.出示图下音节yáng。

  3.教师示范读yáng,学生随读。

  4.教师范读ang,学生随读ang。

  5.师讲发音方法:发ang音时,先摆好a的口形,发a,紧接着舌头往后缩,舌根抵往软腭,气流从鼻腔中出来,声音响,气流强,手指按着鼻梁有些颤动。

  6.学生读中体会,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巩固字母的音。

  7.在学生读准ang的基础上再读读yáng这个音节。

  8.请同学们观察ang是由哪三个字母组成的?

  出示卡片:

  三个字母依次出现:先出示a,再出示n,a和n组成的字母念什么?最后出示g,合起来就是ang。

  注:教师可以做一个由后面向前面翻动的纸片,让a变为e、i、o,使复韵母随之变为ang、ing、ong便于后面字母的学习。

  (二)学习韵母eng的音形

  1.出示第二幅图,说说图的内容。

  2.出示音节dēng,教师范读,学生随读dēng。

  3.教师在音节中提出eng,进行范读,学生随读。

  4.师讲发音方法:以韵母e的口形开始,气流从鼻腔中流出。教师范读eng,学生练习体会。

  5.请同学读dēng来巩固eng的发音。

  6.记忆eng的形:eng是由哪几个字母组成的?

  学生边说教师边演示翻动卡片,使ang变成eng,只从后边向前翻动e纸片,ng不用动,即成为eng字母。使学生可以比较出字母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三)学习韵母ing的音形及整体认读音节音节yìng。

  1.出示书中第三幅图:

  2.出示图下整体认读音节ying,教师范读,请同学们说说和前2幅图下面的音节读法有什么不同?

  3.告诉学生yīng是整体认读音节,不用拼,应整体记忆。学生练习读。

  4.教师范读ing,学生随读。教师随时纠正不正确的读法。

  5.记忆ing的形:怎么记住它的形呀?随着学生回答教师翻动纸片使eng变成ing。

  6.采取多种形式读,巩固字母的读音。

  (四)学习韵母ong的音形

  1.出示图,这是什么?

  2.出示图下音节zhōng教师范读,学生随读。

  3.教师提出ong进行范读,学生随读,同桌互读。

  4.记忆ong的形:说说ong与前边字母有什么不同?

  教师翻动卡片使ing变成ong。

  三、书写韵母ang、eng、ing、ong。

  1.自己试着练习抄写韵母。

  2.展示学生书写情况,说说哪儿写得好,哪写得还不够好。

  3.教师强调3个字母要靠拢,不要写成ang。

  四、小结

  照着板书把本节课的内容读一读就可以了。

  附: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准确地拼读声母和韵母ang、eng、ing、ong组成的音节。

  2.正确规范地书写shānyáng两个音节。

  教学重点:

  1.拼读声母与韵母ang、eng、ing、ong组成的音节。

  2.书写shānyáng两个音节。

  教学难点:

  1.本课的`三拼音节。

  2.按格式书写音节。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4个后鼻韵母的读音。

  2.读4幅图下面的音节。

  二、学习声母与ang、eng、ing、ong组成的音节

  1.板书出示音节:

  2.自己试着练习拼读,拼不准的音节问周围小伙伴。

  3.指名拼读练习,教师要照顾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三、学习看图拼读三拼音节

  1.出示四幅图和图下音节

  q—i—āng→qiāngch—u—áng→chuángx—i—óng→xióngx—i—àng→xiàng

  2.观察图画,四幅图分别画了什么?

  3.对照下面的音节自己试着读一读。

  4.指名读,教师纠正,学生读错时教师要进行范读指导,可采取比较读音的方法进行区别:ch—áng(“长”音),ch—u—áng(“床”音)。通过比较使学生知道有介母和无介母拼音的结果不一样。

  5.同桌同学互读,相互纠正,教师巡视,重点听听学习有困难学生的拼读。

  6.指名读,比比谁读得准确。

  四、抄写shānyáng的音节

  1.让学生回忆第10课抄写音节的格式。

  2.学生说说shānyáng音节怎样占格,教师范写。

  3.学生照着板书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凡是姿势正确的学生在本上盖一朵小红花以表鼓励。

  五、读儿歌

  1.读读红色的复韵母,巩固本课韵母的读音。

  2.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读儿歌,给学生充足的拼读时间,读不准的音节用小问号作上标记。

  3.质疑读不准的音节,请同学帮助解疑。

  4.在同学们帮助拼读音节后,再自己练习读。

  5.指名读。

  6.齐读儿歌。

  六、小结

  从开学到现在所有的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我们学完了,老师希望你们能借助这些汉语拼音读一些注音的儿童读物,这样既巩固了汉语拼音,又帮助我们识字,同时促进同学们的听说读写能力。

  附:板书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忙着”、“连忙”练习说话。

  2、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知道下雨前会出现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这三种现象,并初步知道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三段课文。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自然知识。

  【教学难点】

  了解一些动物下雨前活动现象产生的原因。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析题

  1、谈话、板书课题。

  2、区别“下雨了”与“要下雨了”。

  二、小声自读课文

  要求学生边读边注意三点:

  看清课文中加拼音的字,读准读音。想想课文中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看看课文是分几个自然段写的?

  三、检查提问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课文中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

  (板书:燕子、鱼、蚂蚁)

  3、课文是分几个自然段写的?在书上标出来。

  四、讲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 指名读第一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说了什么?

  (师板绘山坡、树、草等)

  ⑵ 提问:

  ① 这段有几句话?读了第一句你知道了什么?小白兔是怎样割草的?

  (用活动图演示小白兔弯腰的动作)

  ② 这时小白兔感到天气怎么样?“天气很闷”时会让人感到怎样呢?

  (师生共同通过两次不同的呼吸来体验)

  ③ 于是,小白兔便怎么样?

  (用活动图演示小白兔直起身子的`动作)

  ④ 在小白兔刚才的动作中,有两个是正好相反的;你看出来了吗?在书上用“ ”划出来。

  2、学习二、三自然段:

  ⑴ 当小白兔直起身子时,看到了什么?

  (师板绘小燕子图)

  ⑵ 燕子和平时一样不一样?从哪儿看出飞得低?

  (板书:飞得很低。)

  ⑶ 小白兔是怎样问燕子的?

  (指名读、齐读)

  ⑷ 燕子是怎样说的?

  (引读第三段)

  ⑸ 谁来当小燕子,边飞边说?

  (指名表演)

  其他同学注意看燕子的话一共有几句。

  ⑹ 燕子的话有几句?谁来读读第二句和第三句?

  (指名读)

  ⑺ “空气很潮湿”说明空气中什么多了?什么时候空气就很潮湿呢?

  ⑻ “正忙着”的“正”是什么意思?“忙着”又是什么意思?

  ⑼ 小白兔现在知道燕子飞得低的原因了。你知道了吗?

  ⑽ 燕子说“要下雨了”,他是怎么知道要下雨的?

  (引导学生发现燕子的思考过程。)

  ⑾ 男女生分角色读小白兔和燕子的对话。

  3、学习四、五、六段:

  ⑴ 指名读四、五、六段。

  ⑵ 听了燕子的话,小白兔是怎么想的?

  (引读。出示句子:是要下雨了吗?)

  这句话用了什么符号?说明小白兔对燕子的话是相信还是不相信?

  ⑶ 这时候他又看到了谁?只有两条小鱼吗?小鱼怎么样了?

  (板书:游到水面)

  ⑷ 小白兔是怎么问的?

  (引读)

  “有空”是什么意思?

  ⑸ 小鱼是怎么说的?

  (引读)

  “透透气”又是什么意思?

  ⑹ 谁能说说小鱼游到水面的原因?

  师归纳:

  平时小鱼在水里呼吸,水中的空气就够用了,因此不需要游到水面上来,但要下雨了,水里的空气少了,小鱼在水里觉得很闷,所以就游到水面上来透透气。

  ⑺ 指名两位学生分角色读小白兔和小鱼的对话:

  引导学生体会小鱼对小白兔的关心。

  4、学习第七段:

  ⑴ 学生轻声读第七段。

  ⑵ 小白兔听了小鱼的话相信要下雨了吗?你怎么知道的?

  (出示)

  “连忙”是什么意思?小白兔赶快干什么?什么是挎?

  (师表演挎篮子)

  ⑶ 小白兔在回家的路上看见了谁?是多少蚂蚁?他们在干什么?

  (板书:往高处搬家)

  为什么要往高处搬家?

  ⑷ 指名学生读第七段:

  学生边听边想,到底是小白兔告诉蚂蚁要下雨了,还是蚂蚁告诉小白兔要下雨了?

  ⑸ 指导读:

  “是要下雨了。”

  (指名读、齐读)

  5、学习八、九自然段:

  ⑴ 听了蚂蚁的话,小白兔是怎么做的?

  (出示:加快步子)

  他一边跑还一边喊什么?

  (引读)

  ⑵ 正在这时候,一阵雷声,哗哗哗,雨就下起来了。

  (师画雨点)

  这雨下得怎么样?

  3、指导朗读第九段(齐读)。

  五、总结课文

  学了这课,你知道要下雨了会出现什么现象?

  (学生用自己的话回答)

  除了这三种现象,在下雨之前,自然界里还有许多与平时不一样的现象。你还知道哪些?(让学生谈)希望同学们要像小白兔那样看到不明白的现象积极地问别人,还可以从书中寻找答案,这样你们就会学到更多的知识,就会越来越聪明。

  六、重点指导部分生字的字形

  七、分角色朗读全文

  请四名同学分别当课文里的四种小动物,并戴上头饰,其他同学读旁白。

  第二课时

  一、朗读全文

  二、从课文中提出本课生字词学习

  三、指导书写

  四、学生在作业本上写生字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8

  一、借助拼音,学习生字,揭示课题:

  1、(出示落叶纷飞的画面)

  小朋友,现在已进入深秋了,瞧!树上的叶子都纷纷落下来了,看!这些是什么?

  我们把这些落下来的树叶称为落叶。

  (媒体出示:luoye)拼一拼音节。

  2、生自由拼读、个别拼读。

  (出示:落叶)

  学习生字“落”

  指读,齐读。

  3、风姑娘把落叶吹向空中,吹向大地,还把落叶送到各个地方去呢!(出示风吹的声音)

  4、(媒体出示:风姑娘)指名读。谁能准确地来读读这个词?

  5、学生字:姑娘(出示生字卡片)

  (1)指名读单个字:姑娘

  (2)当他们合在一起,变成词语的时候,又该怎么读呢?(指名多人读)

  (3)姑娘就是女孩子的意思,所以他们都是女字旁。

  开小火车读。

  齐读。

  过渡:风姑娘把落叶当作信送到了各个地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46课风姑娘送信。

  6、出示课题:(媒体出示:46、风姑娘送信)。

  学习生字“信”(出示信封,教师简单介绍信)

  [教学说明]:本环节通过让学生看图片,直观地感受到深秋的到来,同时出示课题,学习生字。

  二、学习课文:

  1、人们可以通过信来传递消息,风姑娘把信送给谁?要传递什么信息呢?请小朋友们竖起耳朵仔细听,边听边想,记住风姑娘把信送给了谁?(看动画)

  2、风姑娘把信送给了_______。

  3、个别学生回答。(出示:燕子、松鼠、青蛙、小女孩的妈妈)

  师:小朋友听的可真仔细,现在请小朋友根据老师的提示把下面的话说完整。

  4、练习说话。

  出示:风姑娘把信送给了()、()、()和()。

  同桌之间互相讨论。

  指名回答。

  (出示:风姑娘把信送给了燕子、松鼠、青蛙和小女孩的妈妈。)

  齐读。

  5、对,小朋友说的真棒,风姑娘把信送给了燕子、青蛙、松鼠和小女孩的妈妈,那么燕子收到风姑娘送来的信,又是怎么说的,我们先来看看第二小节。

  6、出示第二小节。

  (1)自由读第二小节

  (2)请小朋友找一找哪一句是燕子说的话。

  (3)学生回答,老师示范用直线划出句子。

  指名读,男生女生读。

  小朋友读的真不错,现在拿出笔和尺把燕子的话用直线划出来。

  (4)这里有个生字宝宝“啊”,跟老师一起读。

  这里面还有个生字,谁带领大家读。南的反义词是什么?那么东的反义词呢?

  练习反义词的口令。

  (5)对啊!南对北,秋天到了,燕子从北方飞到南方过冬去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节吧!老师来读前面的话,小朋友来读小燕子的话,好吗?

  7、小燕子收到信后说要到南方去,那么松鼠、青蛙和小女孩的妈妈收到信后又会说些什么呢?

  (1)小小组学习要求:

  在组长的带领下,读读课文第3、4、5小节。

  用不同的方法学习生字。

  划出松鼠、青蛙和小女孩妈妈收到信后说的话。

  (2)交流反馈(出示:第三、四、五小节)

  交流生字:

  学习“些”字。(上下结构)

  学习“宝”字,渗透宝盖头。指导书写,学生在课本上书写一遍。

  学习“件”、“衣”、“服”。

  8、分组读三、四、五小节,交流松鼠、青蛙和小女孩的妈妈说的话。

  9、出示三句话,指导朗读:

  选一句你喜欢的话读给你的同桌听。注意要读出各种小动物说话的语气。

  指名读、分组读、齐读、分角色读。

  [教学说明]:故事中的这些角色在收到风姑娘的信后,可能会有几种反应,这可以通过不同的语气在朗读中表现出来。因此,只要孩子的理解合理,都可以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大胆、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10、是呀,收到风姑娘的信后,动物们都忙活起来,为的是好好的去过冬,现在你知道它们是怎么过冬的了吗?(学生交流)

  11、分角色朗读课文。

  对呀,小动物们过冬的方法是各不相同的。

  现在让我们带着对它们的喜爱之情读读课文吧!谁愿意当小燕子(松鼠、青蛙、小女骇的妈妈)?

  三、巩固生字:

  小朋友读的可真棒!现在我们把生字宝宝叫出来,看看小朋友还认识不认识?

  四、课后拓展:

  1、呼,呼,呼,风姑娘又把信送到谁那里去了呢?

  2、出示图片及文字拼音,生拼读后回答

  (出示:图片片图片大雁蚂蚁蛇)

  3、它们接到落叶信后又会说些什么呢?你能学着课文的样子也来说一说吗?请小朋友们选择其中的一幅图,说一说。请在四人小组内先交流。

  (媒体出示:风姑娘送了一片落叶给大雁,大雁一看,说:“。”

  风姑娘送了一片落叶给蚂蚁,蚂蚁一看,说:“。”

  风姑娘送了一片落叶给蛇,蛇一看,说:“。”)

  4、指名全班交流。

  5、小朋友刚才说的都很棒。现在请你想一想,风姑娘把信还可以送给谁呢?仿照课文中的样子,跟爸爸妈妈说一说。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9

  猴子种果书(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育学生做任何事情要有耐心,不要盲目的听从别人的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猴子刚种了一棵梨树苗,并且天天浇水、施肥,那么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2、猴子最后有没有吃到自己种的果子呢?为什么?你能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自然段吗?

  二、新授

  1、学习第9自然段

  a、指名读b、齐读

  2、师:从这里我们知道猴子拔了梨树种杏树,拔了杏树种桃树,拔了桃树种樱桃,到头来什么树也没种成。

  (教者一边说一边板书)

  3、师:猴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它都听了谁的话而不段改种果树的?贴画

  4、乌鸦、喜鹊、杜鹃是怎么叫的?你能学叫你喜欢鸟的叫声吗?表演给你的`合作伙伴听。

  a、小组表演b、小组派代表表演

  5、这三只鸟是怎么对猴子说的呢?你喜欢哪只鸟就读哪只鸟说的话。

  6、采取多种形式读三只鸟说的话。如小组读、小组选代表读、摆擂台、表演读等等。

  7、师:听了三只鸟的话,我们知道它们都说了一句农谚,都是哪些农谚呢?(板书)

  乌鸦说了哪句农谚?(梨五杏四)

  8、什么叫“梨五杏四”?

  9、梨树要等五年才能结果,你说猴子有这个耐心吗?

  10、(出示句子)梨树要等五年才能结果,你有这个耐心吗?换个说法,使意思不变。

  11、猴子听了乌鸦这么一说,它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12、听喜鹊说“杏四桃三”,猴子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13、那么猴子一定吃到桃子了!(没有)为什么?

  14、那这次猴子一定吃到樱桃了!(没有)为什么?(樱桃好吃树难栽)

  15、齐读第8自然段

  16、就这样,猴子到头来什么树也没有种成。

  三、拓展延伸

  1、小朋友,如果你是这只猴子,你会种哪棵树?(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侧面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耐心)

  2、学了这篇课文,你现在最想干什么?(表演)

  a、小组之间练一练,可以加动作、神情等。

  b、愿意展示的小组,上台表演。(其他同学做评委,选最佳表演奖、最佳创艺奖等)

  3、表演。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10

  教学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五颜六色”等词语的意思。

  3、感受太阳花的美丽,陶冶情操。

  教学重难点:

  1、掌握7个生字的音、形、义,理解“五颜六色”等词语的意思。

  2、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太阳花的美丽,增强美感,陶冶情操。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一块带有田字格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认读字词。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二)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学习第1、2自然段。

  (1)你见过太阳花吗?(课件出示太阳花图)仔细瞧瞧,说一说你看到的太阳花。

  (2)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课文中的太阳花是什么样子的?什么形状?什么颜色?指导朗读。

  (3)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理解“乐呵呵”,体会太阳花的生机勃勃;理解“五颜六色”,体会太阳花颜色多。

  (4)多美的太阳花呀!你能读出它的美来吗?指导朗读。

  2、学习3、4自然段。

  (1)自由读第3、4自然段。

  (2)小组讨论:为什么叫做“太阳花”?请用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

  (3)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读出欢快、活泼的语气;第4自然段应读得稍轻、缓慢,体验太阳花随着太阳下山安静入睡的意境。

  比较:“安静”与“安安静静”。

  (三)再读课文,积累语言

  1、让我们再次朗读课文,去感受太阳花的美丽与可爱吧!

  2、文中的'句子写得太美了,老师都被它的美所陶醉了,请把让你陶醉的句子背诵给大家听一听,与大家一起分享你的心情吧!

  (四)课外拓展

  你喜欢什么花?为什么?跟你的小伙伴互相说一说。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11

  第一课时

  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把两个单韵母放在一起的拼音字母吗?这样的字母叫复韵母。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复韵母。

  板书:aieiui

  问:这里的复韵母都是由几个字母合成的?

  讲:像这样由两个或三个字母组成的韵母就叫复韵母。

  一、看图学习字母ai

  讲:图上的两个小朋友挨得很近,“挨”就是字母ai的音,ai要先发a的音,开口度大,声音响亮,然后迅速向i滑动,i的发音轻短,合起来一口气读成ai。

  教师范读:ai。

  学生学读ai。

  ai有四个声调:āiáiǎiài。

  (集体读字母和四声,个人读,分行读)

  二、看图学习字母ei

  问:1、图上的小孩子在砍树枝,他嘴里会发出什么声音呢?

  讲:ei发音的方法和ai一样,要先发e的音,舌尖逐渐向上抬,最后发i的音,就成了ei的音

  教师范读:ei。

  学生学读:ei。

  ei有四个声调:ēiéuěièi。

  (运用多种方法练习读。)

  2、怎样记字母的形呢?

  两种方法:①根据图中树枝呈“e”形,整个画面与ei形相似来记。②可以根据发音来记形。

  三、看图学习字母ui

  问:1、图上的小女孩脖子上是什么?

  讲:围巾的“围”发一声就是ui的音,要先发u的音迅速向i滑动就是ui的音。

  学生练习读准ui的音。

  板书四声进行练习。

  2、怎样来记ui的形呢?

  (图中小女孩脖子上的围巾与帽子的绒球很像ui的样子。)

  四、巩固练习

  看板书采用多种形式读准音

  课中休息:

  儿歌:复韵母,真有趣,两个字母在一起,

  口形变化要注意,合成一音要牢记。

  五、讲标调方法

  aieiui都是由两个单韵母合成的,那么标调的时候应当写在谁的头上呢?

  老师教你们一首儿歌,这首儿歌就告诉我们怎样标调。

  儿歌:有a不放过,没a找oe,

  iu并列在一起,注意标在后一个。

  六、指导书写:

  两个字母靠的近一些,占格的`方法和以前学的一样。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二、练习声母与aieiui的拼音

  注意:1、由请慢生读到请快生读

  2、由慢速读到快速读

  3、由拼读到直呼

  二、看图读词语(吹笛子,提水)

  方法:1、看清图中人物的动作

  2、自读音节

  3、直呼音节

  三、看图读句子

  方法:1、看清图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自由拼读图下的四个短句。

  3、直呼音节读出句子。

  四、训练直呼

  方法:1、先自己看书,自由拼读或直呼。

  2、按横的顺序读音节。

  3、按竖的顺序读音节。

  4。用卡片检查直呼情况。

  五、学写音节báihēihuī

  当堂抄写,字迹要规范,特别要强调复韵母的标调问题。

  板书设计:

  《aieiui》教案评析

  本课教案教学结构设计合理。教学从图入手: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给学生规律。如教学“ai”先发“a”的音,开口大,声音响亮,然后迅速向“i”滑动,“i”的读音轻短合起来,一口气读“ai”。在教学“ei”“ui”这两个复韵母时,学生很快就知道先发好前一个字母(“e”“u”叫头韵母)“e”“u”,注重发音部位,口型都迅速滑向“i”,一口气读成。在标调方法上,让学生用儿歌记忆,也是给规律,这样学生能举一反三,培养了能力。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面向多数,并进行了层次性的教学。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如差生用轻声拼读法,优秀生用直呼的方法。运用多种形式记忆字母。一种是借助图记忆,如“ei”,图中树枝呈“e”形,整个画面与“ei”形相似。另一种是根据发音来记忆。以上教学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1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双手和大脑的作用,从小要多动脑和手,学习创造。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认识12个生字,会写“切、双”等9个生字。

  教学重点:

  识字认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一切创造靠劳动,劳动要靠手和脑”的意思。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一)课件:小猴造喷水池(课件以连环画的形式出现故事情节,教师随画面叙述。)

  师:仙鹤和小猴是好朋友。有一次仙鹤找到小猴子说:“猴哥哥,听说你很聪明,请你动动脑为我修一个喷水池吧。”小猴说:“好吧。”小猴子就开动脑筋为它画了一个喷水池。第二次,仙鹤又找到小猴子说:“猴哥哥,听说你很能干,请你动动手为我修一个喷水池吧。”小猴说:“没问题。”于是小猴子动手为它挖了一个大坑。第三次,仙鹤又找到小猴子说:“猴哥哥,请你又动手又动脑,为我修一个喷水池吧。”这一回,小猴子手脑并用,结果呢,它终于修了一个又美观又实用的喷水池。瞧!它们多高兴啊!

  小朋友们,为什么第三次小猴把喷水池修好了呢?

  学生答。

  师:因为它又用脑又用手,才把喷水池修好。手和脑就是我们的两件宝。

  (二)板书:两件宝。师生一起写“宝”。

  师:“宝”怎么写来着?我忘记了,谁能帮帮我?

  生答。

  师:伸出小手,咱们一起写一写。(可以按笔顺说笔画,也可以按部分说:上面是“宝盖头”,下面是“玉”。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灵活掌握。)

  师:我想到了一个谜语:家里有块玉。谜底就是“宝”,这回我一定记住“宝”了。谢谢你们。

  二、初读课文

  (一)师范读课文。

  师:有位老爷爷说得好:(师读课文,随着出示有关课文内容的课件。)

  人有两件宝,

  双手和大脑。

  双手会做工,

  大脑会思考。

  用手又用脑,

  才能有创造。

  一切创造靠劳动,

  劳动要靠手和脑。

  师:这首儿歌就是我们书上的一篇课文,你们愿意比比谁读得好吗?要想读得好,首先要把字音读准。在读书时,你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打算怎么办呢?

  生答。

  师:你们的办法真多:可以请拼音朋友帮忙,可以请教老师,还可以请教认识这个字的小伙伴。那就自己选个你喜欢的办法读课文吧。

  (二)自由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

  师:快打开书66页,用手一边指,一边自由地读读课文,看看谁能把每个字音都读准。读得快的小朋友还可以把刚认识的生字多读几遍。

  (三)指名读课文。

  师:能把字音读准吗?谁能读给大家听。

  指名读。评读。

  (四)认读生字。

  课件出示生字。

  师:这些淘气的生字宝宝从课文里跑出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

  师:谁愿意当小老师带读,你会读哪个就带读哪个。

  师:谁能说一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师:我们来比赛读,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课件出示打乱顺序的生字。学生比赛读。

  (五)自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

  师:把生字放回课文中,你再自己读一读,看看谁能把课文读通顺。

  指名读。评读。

  三、细读课文

  (一)两人小组读。

  师:要想把课文读好,我有一个秘密,想不想知道啊?

  师:在读课文时,你认为哪些句子不太好读,就把它多读几遍,边读边想想它是什么意思,这样你就会把课文读得更精彩。快和旁边的小朋友一起用用这个秘密武器吧。

  师:哪两位小朋友愿意读读你们练读的难读的句子。

  (二)理解“一切创造靠劳动,劳动要靠手和脑”的意思。

  出示课件:一切创造靠劳动,劳动要靠手和脑

  师:你能说说用了两件宝能做好哪些事情吗?(指导说完整话。)

  生说。

  师:2008年,北京要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发生。你们知道是什么事情吗?

  生答。

  师:为了迎接奥运会,北京有了很大的变化。比如空气越来越清新,街道越来越美丽,大厦越来越漂亮,道路越来越通畅。想不想看看?

  出示课件:有关北京建设的图片

  师:这些劳动和创造都离不开人们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大脑。

  板书帖画:手脑

  师:相信到了2008年,我们北京会更加美好。

  (三)熟读课文。

  师:让我们加上动作和表演,再来读读课文吧。

  (四)比赛读。

  游戏:童话剧“小猴造喷水池”

  由学生推荐最有表演才能的两个学生表演仙鹤和小猴,老师串词,全班配音:第一次修喷水池时说“用脑不用手,啥也办不到”;第二次修喷水池时说“用手不用脑,事情办不好”;第三次修喷水池时说“用脑又用手,才能有创造”。

  四、学写生字

  动动脑,说一说你怎样写好生字。

  动动手,写一写生字。(教师范写两个。)

  五、游戏巩固

  二人合作拼生字。

  师:动动手和脑,看谁拼得好。这些小部件能拼成哪些字。拼好了就把它们贴到前面,并邀请你的好朋友一起大声地读一读,还可以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

  六、布置作业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长大以后你想做什么?只要用好我们的两件宝,你的理想一定会实现!小朋友们在课下还可以把你的理想画下来,贴在你的书桌前。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13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小散文《快快乐乐》。好,大家齐读课题,再读一边。

  2、谁能告诉老师,快乐是什么意思?(指名说)

  3、那么你在什么时候最快乐?(学生自由发言)

  二,讲解新知

  1、我记的在你们开学的第一天,老师就告诉过你们,我们的学校叫——大家一起说(人民路学校)

  2、对,说得非常好,走进学校的大门,首先看到什么?

  师:对,是马路,那么什么样的马路?谁来补充一下

  生:宽阔的马路、宽宽的马路,长长的马路

  师:说的都很好。跟着老师说一遍。

  3、马路左边是什么呀?

  生:是草坪

  师:什么样的草坪?

  生:绿绿的草坪、绿色的草坪、绿油油的草坪、、、

  师:说的都不错跟着老师说一遍:绿油油的草坪

  师“马路的右边是什么呢?

  生:楼房

  师:什么样的楼房?

  生:高高的、高大的、、、

  师:很好,再往前走,又是什么呢?

  生:操场

  师:跟着老师说,宽广的操场。再往前走,是我们的'教学大楼——希望楼,教学楼前面飘扬着鲜艳的五星红旗,我们每个星期一的7;30都要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希望我们每个同学按时参加,不要迟到。我们的教室在操场的南边,同学们我们的教室有什么呀?(同学们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人民路学校,有宽阔的马路;有绿油油的草坪;有雄伟的希望楼;校园的上空还飘扬着鲜艳的五星红旗,教师里有电脑、有大背投,我们可以通过它看我们各年级的歌咏比赛:我们可以通过它看我们喜欢的课本剧和动画片:还可以通过它收看国际国内的新闻,我们的学校美不美呀?你爱我们的学校吗?

  4、同学们,我们学校不但环境优美,而且还有好多好多的老师和活泼可爱的同学们。你们升入一年级以后,有结识了好多的小伙伴,我们在一起快乐的学习、游戏。就像它们一样。(出示课件)大家看,这是同学们在上手工课,他们相互合作,把他们的作品贴在了墙上,这是课间休息,同学们在一起做游戏:这是他们在做操。

  过度:同学们,你们觉的在这样一所学校上学快乐吗?那么,我们打开课本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的?

  三、读课文

  1,老师范读课文

  2,学生只看拼音不看汉字自由读一遍

  3,汉字和拼音结合读一遍

  4,只看汉字不看拼音读一遍

  5,指名读

  四、讲解亲亲热热

  (出示课件)亲亲热热就要像一家人一样和睦相处,要讲文明、有礼貌(出示课件)

  五、(出示课件)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六,学写生字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14

  教学目标:

  1、认识“醒、雷”等8个生字。会写2个字。

  2、能正确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感悟春天的美。了解春天到了,大自然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看图揭题;(春天图)

  1、看到了什么?不知不觉中,春天已来到了,你喜欢春天吗?看了这么美的`春天,你想说点什么吗?

  2、师:今天我们来学一篇有关春天的诗歌。

  3、出示《柳树醒了》,谁来念?谁能读得亲切一点。

  4、师:我听出来了,你们喜欢春天早早醒来,为什么呀?课文是怎样来写的呢?

  二、初读课文

  1、师:打开语文书,把课文读一读。

  2、请5个小朋友读课文,猜猜为什么请5个?

  3、评价

  三、识记生字词,理解课文

  1、课文中的生字能找到吗?找到后圈出来,大声读一读,

  2、同桌对读,互相正音。

  3、当小老师:哪些字容易读错,给大家提个醒。

  4、开火车读

  5、这些字组成的词语能读吗?

  6、这些词到课文里去了,能读吗?自由读课文。

  7、请一人读,其他拿出铅笔用~划出“柳树在谁的帮助下醒了?”

  (板书:春雷春雨春风春燕)

  8、说话:_____来了,柳树醒了。

  9、4句话合起来说

  10、说具体:_____跟柳树_____,

  柳树__________。

  11、想象:春雷会跟柳树说什么悄悄话呢?

  12、演一演第一节

  13、用同样的方法,同桌选择演演第二、三、四节

  14、指导背诵

  四、拓展想象:

  春天跟_____说话,

  说着说着,

  __________。

  五、指导写字

  1、认认要写的字

  2、选择2个自己能写的特别漂亮的字写写

  3、展评:要写好这个字,你觉得要提醒大家什么呢?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15

  教学目的

  1.熟背成语,积累成语。

  2.熟背古诗《鹅》,增加语言积累。

  3.学写铅笔字,认识先上后下的笔顺规则。

  教具:挂图、成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教学成语

  1.审题。

  2.自读成语,把成语中每个字的字音读准确。

  3.通过读成语,你知道哪些成语的意思?师进行补充。

  4.出示挂图:图上画了谁?他们在干什么?

  你能把这幅图的意思说给大家听一听吗?尽量用上我们才学的这四个成语。

  ⑴同座位互说。

  ⑵指名说,评议。

  5.开火车读成语,齐读成语。

  6.指导背诵。

  ⑴自背,同座位互背。

  ⑵指名背,齐背。

  二、教学古诗《鹅》

  1.自己借助拼音把诗读一读。

  2.出示挂图:对照图,再读一读诗,边读边想象读中的鹅的样子。

  3.指名读。

  4.指说说诗句的意思。

  5.写得多么有趣!我们一起把这鹅的可爱读出来。

  6.指导背诵。

  ⑴自背,同座位互背。

  ⑵指名背,评议。

  ⑶齐背。

  三、教学生字

  1.审题

  2.认清3个生字,说说书写顺序。

  3.这3个字在书写顺序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4.教师范写。

  5.生仿写,师巡视指导。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观察图画,根据问题说几句连贯的话,学会道歉。

  教具:挂图

  教学过程

  一、审题

  1.揭题。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要求。

  二、指导第1幅图

  1.(出示挂图)指导学生仔细看图,初步理解图意。

  ⑴图上有几个?他们在干什么?他们会说些什么?

  ⑵指名说。

  ⑶再次看图,分步细说。

  2.分角色扮演第1幅图的内容。

  ⑴指名上来表演。

  ⑵你们对表演的同学满意吗?怎样说才会令人满意?

  ⑶生在评议的同时,相机让他们表演。

  3.小结。

  通过讨论,同学们学会了如何道歉,道歉要及时,要有诚意,有礼貌,还要知错就改。

  三、练习反馈

  1.依照以上步骤,指导学生说另处三幅图。

  2.任意选一幅图用几句连贯的话说一说。

  3.指名说,互相说。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精选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语文园地二》12-03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下册教案一年级11-14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1-08

小学一年级语文《aoe》教案04-02

小学一年级语文雨中教案04-24

小学一年级语文《梅花》教案12-24

小学一年级语文拼音教案11-22

小学一年级语文《劝学》教案11-07

小学一年级语文《树叶》教案12-04

小学一年级语文《比尾巴》教案02-23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精选1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精选15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1

  第二课时

  1、我会读

  (1)出示一棵“苹果树”,苹果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苹果”(“苹果”上写上“我会读”中的词语)

  (2)小组学习:四人小组轮流读“我会读”中的生字,互相纠正读音。

  (3)各个小组采用轮读的方式(开火车读),看看哪一组摘的“苹果”多。

  2、读读背背

  (1)小组学习。

  四人小组一起读小诗《鞋》,互相纠正读音。

  说说这首诗说了什么意思。

  (2)指名朗读《鞋》,同学评议。

  (3)自由背诵小诗《鞋》。

  (4)全班配乐背诵。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我该怎么办

  学习目标:

  1、能完整地讲述做家务事的经过。

  2、愿意从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学会关心体贴长辈。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在家做过家务事吗?

  你为什么没做过?能给大家说说当时的情况吗?(学生说一说父母不让他们做家务事的'情况)

  2、展示画面,口语交际

  (1)创设情境一

  a、(出示:故事)星期一,爸爸出差了,家里只剩妈妈和小明,妈妈又要上班又要照顾小明,还要做许多的家务事,小明就想帮妈妈做一些家务事,可妈妈说小明还小,不会做。小朋友们,他该怎么办?谁来帮他出出主意?

  b、 讨论交流:这位小朋友非常需要大家的帮助,你们愿不愿意帮他想想办法?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妈妈为什么不让小明做家务?

  △怎样才能劝说小明的妈妈,让他做家务呢?

  △我们能做那些家务事?我们之前学过的课文中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小组内表演:

  小组内的几个同学分别扮演妈妈、孩子、同学等角色,表演劝说的过程。说服“妈妈”后,请“妈妈”谈谈,为什么接受了“孩子”的要求。

  C、上台表演:

  ☆ 小组自告奋勇上台表演。

  ☆ 评一评“最佳口才奖”。

  看看哪组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好的方法说服“妈妈”。

  (2)创设情境二

  刚刚有几位同学都说做过家务事,那谁来给大家说说为什么要帮爸爸妈妈做家务?你是怎么做的?

  A、说说你为什么要帮爸爸妈妈做家务?

  B、个别说说做家务事的经过(要求口齿清楚,普通话标准)

  C、全班交流。

  其他同学补充认为你说得不完整的地方,在同一件家务事上,他们的做法又是怎样做的?

  (3)创设情境三

  通过刚才的交流,教师发现同学们个个都是能干的孩子,那你们想不想把自己能干的一面展现给大家看呢?那我们就来一个“小能手”的争夺赛吧!

  A、分成几个小队,如苹果队、桔子队等,每队都做不一样的家务(如叠衣服、抹桌子、整理书桌等),全班学生分别到各个小对去做家务(自己想去哪个队就去哪个队)。

  B、每个大组挑选一名代表上台争夺“小能手”,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书桌上的东西整理得井井有条。

  C、在队中进行做家务比赛,做得好的评为“小能手”并将一朵小红花。(边做家务边放音乐)

  3、总结

  通过这一节课,大家有什么想说?(学生交流)刚刚同学都说了这么多,说明大家都是孝敬长辈、爱劳动的好孩子,那我们以后天天都做爸爸妈妈的好帮手,行吗?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关心弱小,做个有爱心的孩子。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养过小动物吗?怎样对它们的'?(养过小猫、小狗、小兔……好吃的,留给它……学生自由谈。)

  板题:小黄鸡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整体感知内容

  1.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

  2.出示卡片,认读生字词卡片上的词。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

  3.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提问:

  (1)妈妈买回几只小鸡,非常可爱。

  (2)有一只小黄鸡眼瞎了。

  (3)梅梅是个有爱心的孩子。

  (4)小黄鸡在梅梅的精心喂养下长大了,还生了个蛋。

  4.教师对学生给予点拨、引导,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

  (三)朗读课文,加深理解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分节指读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b的读音及于a、o、i、u四个调号拼读。

  2、学会m、f两个声母,能认清形,读准音。

  3、学会声母m、f与单韵母的拼音,会拼读fo、fa、bù、、mā、mù等音节。

  4、初步学会读轻声。

  5、会在四线格里照样子抄写m、f两个声母。

  教具准备:

  字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卡片认读b与a、o、i、u四个调号的拼读。

  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接着学习两个新的声母,强调:声母的发音和单韵母不一样,它念得又轻又短。

  三、教学声母m。

  1、看图说话引出m。

  “摸”的声母是m。(出示m)

  2、教学m的发音,认清字形。

  (1)发音要领:双唇紧闭,气流从鼻子出来。

  (2)记忆字形。用顺口溜记字形:“两个门洞m、m、m。”

  3、指导书写。m的笔顺是:m先写竖,再写两个左弯竖。 m写在四线格的中格。

  4、教学声母f。

  1、看图说话引出f。

  2、教学f的发音,认清字形。

  (1)发音要领:上牙轻轻地放在下唇上,摩擦一下发出音。

  (2)记忆字形。

  可用顺口溜:“一根拐杖f、f、f。”

  3、指导书写。f两笔写成,写在四线格的上格和中格。

  四、教学m、f和单韵母的.拼读。(重点和难点)

  五、巩固练习。

  记顺口溜:两个门洞mmm一根拐杖fff右下半圆bbb

  2、认读卡片上的b mf

  3、用卡片认读声母和音节。抽个别学生检查

  六、学生写声母mf

  资料:高兴的一天

  今天上午,爸爸带我去爬山坡。我们爬呀爬,终于爬到了山顶。我看到山顶上有一尊大佛像,微妙微俏,金碧辉煌,好看极了!我刚想伸手去摸一摸大佛,突然,大喇叭里传出了一段娓娓动听的声音:“请大家爱护佛像,不要乱摸乱动,扔垃圾.......”我听了,立即把手收了回来。

  儿歌:爸爸带我爬山坡,爬上山坡看大佛,大喇叭里正广播,爱护大佛不要摸。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准确认读十三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准确流利地读课文,小学一年级《绿色的和灰色的》教案。

  能力目标:写字能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美的意境。读出自己对诗中小动物的真实感受。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

  师:出示课件,让学生感受美丽的绿色世界,看看那里发生的故事。

  生:欣赏美丽的绿色世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产生读书欲望。

  新授:

  1、认读二类字。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在文中圈出来。同桌之间读一读圈出的字。

  2、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正音。

  3、出示词语、句子,强化认读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不丢下任何一个孩子)。

  4、要求学生读熟课文。生自由读。

  5、检查读书情况,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案《小学一年级《绿色的和灰色的》教案》。谁来把自己读的很棒的一遍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认真听。)个人读、分组读。学生间互相评一评。

  6、让学生讲这首诗讲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让学生把诗歌的语言转化成叙述的讲故事的方式,随机点评。以鼓励为主。

  7、让学生表演课文内容。先分组,再做好充分准备。让学生在表演中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听、说、演、记等综合能力。

  生: 准备语言、动作。分组表演。

  8、提出问题:通过表演课文内容,你们有什么想法?你想对诗中的那个小动物说说话?

  生: 默读课文,思考问题。读与思相结合,养成好的读书习惯。

  9、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指名学生回答。并对学生的答案给予总结,尊重学生独特的个人感受。

  10、指导学生读出诗歌韵味:“叹气”生读出一定的情感即可。

  11、出示课件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要问吗?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指名学生说一说。学生提出问题。

  12、记字写字。体现主动性,方法性、审美性。强调书写习惯的养成。

  生:一看、二描、三写、四评、五改。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5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会本课的所有生字新词,能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含义。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能体会到小姑娘的优秀品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当别人有了困难,你会怎样做呢?当你的同学生病了,你又会怎样做呢?(自由发言 老师给予适当的点评)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根据生字表把课文读正确 (教师巡视 纠正)

  2、小组讨论学习 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愁云顿消 执意不肯 拘谨 喜出望外

  3、默读课文

  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觉得小姑娘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三、自由读 小组合作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全文可以分为“买荸荠”“送荸荠”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1——11)讲因为集市已散,“我”只在一位小姑娘那买了一些剩下的小荸荠。

  第二部分:(12——结束)讲第二天清早,卖荸荠的小姑娘特意挖了半篮又大又好的荸荠送到了病房。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抄写词语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了解卖荸荠的小姑娘的淳朴善良,读出对她的敬佩之情,积累语言,学生自己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课文中小姑娘的优秀品质,那么你觉得小姑娘是怎样一个小姑娘呢?(自由发言)

  二、精读课文 分析理解

  1、自由读课文:找出描写小姑娘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

  想一想:这些句子表现了小姑娘什么特点?(边读边动手画句子)

  2、有那位同学愿意把自己画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说一说:这些句子表现了什么?

  “站着一个小小的身影,一件红色的小棉袄------站在屋檐下。”

  “我看见帽檐下是一张充满稚气的十一、二岁小姑娘的脸------湿漉漉的。”

  “她把荸荠倒入称盘,玲起秤杆称了称------我的塑料袋里。”

  (通过这些句子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可爱的,但是过早就为家庭分忧的小姑娘,也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淳朴的小姑娘) 板书:淳朴 可爱

  “我看见门口站着一个穿红棉袄的小姑娘,挎一只------走了过来。”

  “我拉她坐下,她却提起篮子将半篮子------水色。”

  (通过这些可以看出:小姑娘的.语言、神态,表现了小姑娘很羞涩,不好意思,却又很懂事,走进病房后办事很干脆。)

  “结结巴巴地说昨天的荸荠太小不值那么多钱------刚洗过。”

  (这充分表现了小姑娘那善良、纯真的美好心灵。)

  3、出示投影: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只在那条水泥路上留下了一行清晰沾着春泥的胶鞋印”

  讨论学习 (预示着小姑娘按照做人的准则正在人生道路上一步步前进。)

  三、总结全文

  学习了这篇课文,相信大家已经被小姑娘的这份善良、可爱、淳朴所感染了,所以,希望各位同学学习小姑娘的这种好品质,用做人的准则来要求自己。

  四、布置作业:

  预习4课 扫除阅读障碍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6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5个前鼻韵母,还记得是哪5个吗?(aneninunün)今天我们学习汉语拼音的最后一课,在这课中我们要学习4个后鼻韵母,在发音上有一定的难度,比比谁学得最好。

  板书:14angengingong

  二、学习ang、eng、ing、ong的音形及整体认读音节ying

  (一)学习韵母ang的音形

  1.出示书中第一幅图,问:这是什么?

  2.出示图下音节yáng。

  3.教师示范读yáng,学生随读。

  4.教师范读ang,学生随读ang。

  5.师讲发音方法:发ang音时,先摆好a的口形,发a,紧接着舌头往后缩,舌根抵往软腭,气流从鼻腔中出来,声音响,气流强,手指按着鼻梁有些颤动。

  6.学生读中体会,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巩固字母的音。

  7.在学生读准ang的基础上再读读yáng这个音节。

  8.请同学们观察ang是由哪三个字母组成的?

  出示卡片:

  三个字母依次出现:先出示a,再出示n,a和n组成的字母念什么?最后出示g,合起来就是ang。

  注:教师可以做一个由后面向前面翻动的纸片,让a变为e、i、o,使复韵母随之变为ang、ing、ong便于后面字母的学习。

  (二)学习韵母eng的音形

  1.出示第二幅图,说说图的内容。

  2.出示音节dēng,教师范读,学生随读dēng。

  3.教师在音节中提出eng,进行范读,学生随读。

  4.师讲发音方法:以韵母e的口形开始,气流从鼻腔中流出。教师范读eng,学生练习体会。

  5.请同学读dēng来巩固eng的发音。

  6.记忆eng的形:eng是由哪几个字母组成的?

  学生边说教师边演示翻动卡片,使ang变成eng,只从后边向前翻动e纸片,ng不用动,即成为eng字母。使学生可以比较出字母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三)学习韵母ing的音形及整体认读音节音节yìng。

  1.出示书中第三幅图:

  2.出示图下整体认读音节ying,教师范读,请同学们说说和前2幅图下面的音节读法有什么不同?

  3.告诉学生yīng是整体认读音节,不用拼,应整体记忆。学生练习读。

  4.教师范读ing,学生随读。教师随时纠正不正确的读法。

  5.记忆ing的形:怎么记住它的形呀?随着学生回答教师翻动纸片使eng变成ing。

  6.采取多种形式读,巩固字母的读音。

  (四)学习韵母ong的音形

  1.出示图,这是什么?

  2.出示图下音节zhōng教师范读,学生随读。

  3.教师提出ong进行范读,学生随读,同桌互读。

  4.记忆ong的形:说说ong与前边字母有什么不同?

  教师翻动卡片使ing变成ong。

  三、书写韵母ang、eng、ing、ong。

  1.自己试着练习抄写韵母。

  2.展示学生书写情况,说说哪儿写得好,哪写得还不够好。

  3.教师强调3个字母要靠拢,不要写成ang。

  四、小结

  照着板书把本节课的内容读一读就可以了。

  附: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准确地拼读声母和韵母ang、eng、ing、ong组成的音节。

  2.正确规范地书写shānyáng两个音节。

  教学重点:

  1.拼读声母与韵母ang、eng、ing、ong组成的音节。

  2.书写shānyáng两个音节。

  教学难点:

  1.本课的`三拼音节。

  2.按格式书写音节。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4个后鼻韵母的读音。

  2.读4幅图下面的音节。

  二、学习声母与ang、eng、ing、ong组成的音节

  1.板书出示音节:

  2.自己试着练习拼读,拼不准的音节问周围小伙伴。

  3.指名拼读练习,教师要照顾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三、学习看图拼读三拼音节

  1.出示四幅图和图下音节

  q—i—āng→qiāngch—u—áng→chuángx—i—óng→xióngx—i—àng→xiàng

  2.观察图画,四幅图分别画了什么?

  3.对照下面的音节自己试着读一读。

  4.指名读,教师纠正,学生读错时教师要进行范读指导,可采取比较读音的方法进行区别:ch—áng(“长”音),ch—u—áng(“床”音)。通过比较使学生知道有介母和无介母拼音的结果不一样。

  5.同桌同学互读,相互纠正,教师巡视,重点听听学习有困难学生的拼读。

  6.指名读,比比谁读得准确。

  四、抄写shānyáng的音节

  1.让学生回忆第10课抄写音节的格式。

  2.学生说说shānyáng音节怎样占格,教师范写。

  3.学生照着板书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凡是姿势正确的学生在本上盖一朵小红花以表鼓励。

  五、读儿歌

  1.读读红色的复韵母,巩固本课韵母的读音。

  2.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读儿歌,给学生充足的拼读时间,读不准的音节用小问号作上标记。

  3.质疑读不准的音节,请同学帮助解疑。

  4.在同学们帮助拼读音节后,再自己练习读。

  5.指名读。

  6.齐读儿歌。

  六、小结

  从开学到现在所有的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我们学完了,老师希望你们能借助这些汉语拼音读一些注音的儿童读物,这样既巩固了汉语拼音,又帮助我们识字,同时促进同学们的听说读写能力。

  附:板书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忙着”、“连忙”练习说话。

  2、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知道下雨前会出现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这三种现象,并初步知道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三段课文。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自然知识。

  【教学难点】

  了解一些动物下雨前活动现象产生的原因。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析题

  1、谈话、板书课题。

  2、区别“下雨了”与“要下雨了”。

  二、小声自读课文

  要求学生边读边注意三点:

  看清课文中加拼音的字,读准读音。想想课文中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看看课文是分几个自然段写的?

  三、检查提问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课文中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

  (板书:燕子、鱼、蚂蚁)

  3、课文是分几个自然段写的?在书上标出来。

  四、讲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 指名读第一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说了什么?

  (师板绘山坡、树、草等)

  ⑵ 提问:

  ① 这段有几句话?读了第一句你知道了什么?小白兔是怎样割草的?

  (用活动图演示小白兔弯腰的动作)

  ② 这时小白兔感到天气怎么样?“天气很闷”时会让人感到怎样呢?

  (师生共同通过两次不同的呼吸来体验)

  ③ 于是,小白兔便怎么样?

  (用活动图演示小白兔直起身子的`动作)

  ④ 在小白兔刚才的动作中,有两个是正好相反的;你看出来了吗?在书上用“ ”划出来。

  2、学习二、三自然段:

  ⑴ 当小白兔直起身子时,看到了什么?

  (师板绘小燕子图)

  ⑵ 燕子和平时一样不一样?从哪儿看出飞得低?

  (板书:飞得很低。)

  ⑶ 小白兔是怎样问燕子的?

  (指名读、齐读)

  ⑷ 燕子是怎样说的?

  (引读第三段)

  ⑸ 谁来当小燕子,边飞边说?

  (指名表演)

  其他同学注意看燕子的话一共有几句。

  ⑹ 燕子的话有几句?谁来读读第二句和第三句?

  (指名读)

  ⑺ “空气很潮湿”说明空气中什么多了?什么时候空气就很潮湿呢?

  ⑻ “正忙着”的“正”是什么意思?“忙着”又是什么意思?

  ⑼ 小白兔现在知道燕子飞得低的原因了。你知道了吗?

  ⑽ 燕子说“要下雨了”,他是怎么知道要下雨的?

  (引导学生发现燕子的思考过程。)

  ⑾ 男女生分角色读小白兔和燕子的对话。

  3、学习四、五、六段:

  ⑴ 指名读四、五、六段。

  ⑵ 听了燕子的话,小白兔是怎么想的?

  (引读。出示句子:是要下雨了吗?)

  这句话用了什么符号?说明小白兔对燕子的话是相信还是不相信?

  ⑶ 这时候他又看到了谁?只有两条小鱼吗?小鱼怎么样了?

  (板书:游到水面)

  ⑷ 小白兔是怎么问的?

  (引读)

  “有空”是什么意思?

  ⑸ 小鱼是怎么说的?

  (引读)

  “透透气”又是什么意思?

  ⑹ 谁能说说小鱼游到水面的原因?

  师归纳:

  平时小鱼在水里呼吸,水中的空气就够用了,因此不需要游到水面上来,但要下雨了,水里的空气少了,小鱼在水里觉得很闷,所以就游到水面上来透透气。

  ⑺ 指名两位学生分角色读小白兔和小鱼的对话:

  引导学生体会小鱼对小白兔的关心。

  4、学习第七段:

  ⑴ 学生轻声读第七段。

  ⑵ 小白兔听了小鱼的话相信要下雨了吗?你怎么知道的?

  (出示)

  “连忙”是什么意思?小白兔赶快干什么?什么是挎?

  (师表演挎篮子)

  ⑶ 小白兔在回家的路上看见了谁?是多少蚂蚁?他们在干什么?

  (板书:往高处搬家)

  为什么要往高处搬家?

  ⑷ 指名学生读第七段:

  学生边听边想,到底是小白兔告诉蚂蚁要下雨了,还是蚂蚁告诉小白兔要下雨了?

  ⑸ 指导读:

  “是要下雨了。”

  (指名读、齐读)

  5、学习八、九自然段:

  ⑴ 听了蚂蚁的话,小白兔是怎么做的?

  (出示:加快步子)

  他一边跑还一边喊什么?

  (引读)

  ⑵ 正在这时候,一阵雷声,哗哗哗,雨就下起来了。

  (师画雨点)

  这雨下得怎么样?

  3、指导朗读第九段(齐读)。

  五、总结课文

  学了这课,你知道要下雨了会出现什么现象?

  (学生用自己的话回答)

  除了这三种现象,在下雨之前,自然界里还有许多与平时不一样的现象。你还知道哪些?(让学生谈)希望同学们要像小白兔那样看到不明白的现象积极地问别人,还可以从书中寻找答案,这样你们就会学到更多的知识,就会越来越聪明。

  六、重点指导部分生字的字形

  七、分角色朗读全文

  请四名同学分别当课文里的四种小动物,并戴上头饰,其他同学读旁白。

  第二课时

  一、朗读全文

  二、从课文中提出本课生字词学习

  三、指导书写

  四、学生在作业本上写生字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8

  一、借助拼音,学习生字,揭示课题:

  1、(出示落叶纷飞的画面)

  小朋友,现在已进入深秋了,瞧!树上的叶子都纷纷落下来了,看!这些是什么?

  我们把这些落下来的树叶称为落叶。

  (媒体出示:luoye)拼一拼音节。

  2、生自由拼读、个别拼读。

  (出示:落叶)

  学习生字“落”

  指读,齐读。

  3、风姑娘把落叶吹向空中,吹向大地,还把落叶送到各个地方去呢!(出示风吹的声音)

  4、(媒体出示:风姑娘)指名读。谁能准确地来读读这个词?

  5、学生字:姑娘(出示生字卡片)

  (1)指名读单个字:姑娘

  (2)当他们合在一起,变成词语的时候,又该怎么读呢?(指名多人读)

  (3)姑娘就是女孩子的意思,所以他们都是女字旁。

  开小火车读。

  齐读。

  过渡:风姑娘把落叶当作信送到了各个地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46课风姑娘送信。

  6、出示课题:(媒体出示:46、风姑娘送信)。

  学习生字“信”(出示信封,教师简单介绍信)

  [教学说明]:本环节通过让学生看图片,直观地感受到深秋的到来,同时出示课题,学习生字。

  二、学习课文:

  1、人们可以通过信来传递消息,风姑娘把信送给谁?要传递什么信息呢?请小朋友们竖起耳朵仔细听,边听边想,记住风姑娘把信送给了谁?(看动画)

  2、风姑娘把信送给了_______。

  3、个别学生回答。(出示:燕子、松鼠、青蛙、小女孩的妈妈)

  师:小朋友听的可真仔细,现在请小朋友根据老师的提示把下面的话说完整。

  4、练习说话。

  出示:风姑娘把信送给了()、()、()和()。

  同桌之间互相讨论。

  指名回答。

  (出示:风姑娘把信送给了燕子、松鼠、青蛙和小女孩的妈妈。)

  齐读。

  5、对,小朋友说的真棒,风姑娘把信送给了燕子、青蛙、松鼠和小女孩的妈妈,那么燕子收到风姑娘送来的信,又是怎么说的,我们先来看看第二小节。

  6、出示第二小节。

  (1)自由读第二小节

  (2)请小朋友找一找哪一句是燕子说的话。

  (3)学生回答,老师示范用直线划出句子。

  指名读,男生女生读。

  小朋友读的真不错,现在拿出笔和尺把燕子的话用直线划出来。

  (4)这里有个生字宝宝“啊”,跟老师一起读。

  这里面还有个生字,谁带领大家读。南的反义词是什么?那么东的反义词呢?

  练习反义词的口令。

  (5)对啊!南对北,秋天到了,燕子从北方飞到南方过冬去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节吧!老师来读前面的话,小朋友来读小燕子的话,好吗?

  7、小燕子收到信后说要到南方去,那么松鼠、青蛙和小女孩的妈妈收到信后又会说些什么呢?

  (1)小小组学习要求:

  在组长的带领下,读读课文第3、4、5小节。

  用不同的方法学习生字。

  划出松鼠、青蛙和小女孩妈妈收到信后说的话。

  (2)交流反馈(出示:第三、四、五小节)

  交流生字:

  学习“些”字。(上下结构)

  学习“宝”字,渗透宝盖头。指导书写,学生在课本上书写一遍。

  学习“件”、“衣”、“服”。

  8、分组读三、四、五小节,交流松鼠、青蛙和小女孩的妈妈说的话。

  9、出示三句话,指导朗读:

  选一句你喜欢的话读给你的同桌听。注意要读出各种小动物说话的语气。

  指名读、分组读、齐读、分角色读。

  [教学说明]:故事中的这些角色在收到风姑娘的信后,可能会有几种反应,这可以通过不同的语气在朗读中表现出来。因此,只要孩子的理解合理,都可以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大胆、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10、是呀,收到风姑娘的信后,动物们都忙活起来,为的是好好的去过冬,现在你知道它们是怎么过冬的了吗?(学生交流)

  11、分角色朗读课文。

  对呀,小动物们过冬的方法是各不相同的。

  现在让我们带着对它们的喜爱之情读读课文吧!谁愿意当小燕子(松鼠、青蛙、小女骇的妈妈)?

  三、巩固生字:

  小朋友读的可真棒!现在我们把生字宝宝叫出来,看看小朋友还认识不认识?

  四、课后拓展:

  1、呼,呼,呼,风姑娘又把信送到谁那里去了呢?

  2、出示图片及文字拼音,生拼读后回答

  (出示:图片片图片大雁蚂蚁蛇)

  3、它们接到落叶信后又会说些什么呢?你能学着课文的样子也来说一说吗?请小朋友们选择其中的一幅图,说一说。请在四人小组内先交流。

  (媒体出示:风姑娘送了一片落叶给大雁,大雁一看,说:“。”

  风姑娘送了一片落叶给蚂蚁,蚂蚁一看,说:“。”

  风姑娘送了一片落叶给蛇,蛇一看,说:“。”)

  4、指名全班交流。

  5、小朋友刚才说的都很棒。现在请你想一想,风姑娘把信还可以送给谁呢?仿照课文中的样子,跟爸爸妈妈说一说。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9

  猴子种果书(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育学生做任何事情要有耐心,不要盲目的听从别人的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猴子刚种了一棵梨树苗,并且天天浇水、施肥,那么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2、猴子最后有没有吃到自己种的果子呢?为什么?你能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自然段吗?

  二、新授

  1、学习第9自然段

  a、指名读b、齐读

  2、师:从这里我们知道猴子拔了梨树种杏树,拔了杏树种桃树,拔了桃树种樱桃,到头来什么树也没种成。

  (教者一边说一边板书)

  3、师:猴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它都听了谁的话而不段改种果树的?贴画

  4、乌鸦、喜鹊、杜鹃是怎么叫的?你能学叫你喜欢鸟的叫声吗?表演给你的`合作伙伴听。

  a、小组表演b、小组派代表表演

  5、这三只鸟是怎么对猴子说的呢?你喜欢哪只鸟就读哪只鸟说的话。

  6、采取多种形式读三只鸟说的话。如小组读、小组选代表读、摆擂台、表演读等等。

  7、师:听了三只鸟的话,我们知道它们都说了一句农谚,都是哪些农谚呢?(板书)

  乌鸦说了哪句农谚?(梨五杏四)

  8、什么叫“梨五杏四”?

  9、梨树要等五年才能结果,你说猴子有这个耐心吗?

  10、(出示句子)梨树要等五年才能结果,你有这个耐心吗?换个说法,使意思不变。

  11、猴子听了乌鸦这么一说,它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12、听喜鹊说“杏四桃三”,猴子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13、那么猴子一定吃到桃子了!(没有)为什么?

  14、那这次猴子一定吃到樱桃了!(没有)为什么?(樱桃好吃树难栽)

  15、齐读第8自然段

  16、就这样,猴子到头来什么树也没有种成。

  三、拓展延伸

  1、小朋友,如果你是这只猴子,你会种哪棵树?(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侧面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耐心)

  2、学了这篇课文,你现在最想干什么?(表演)

  a、小组之间练一练,可以加动作、神情等。

  b、愿意展示的小组,上台表演。(其他同学做评委,选最佳表演奖、最佳创艺奖等)

  3、表演。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10

  教学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五颜六色”等词语的意思。

  3、感受太阳花的美丽,陶冶情操。

  教学重难点:

  1、掌握7个生字的音、形、义,理解“五颜六色”等词语的意思。

  2、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太阳花的美丽,增强美感,陶冶情操。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一块带有田字格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认读字词。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二)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学习第1、2自然段。

  (1)你见过太阳花吗?(课件出示太阳花图)仔细瞧瞧,说一说你看到的太阳花。

  (2)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课文中的太阳花是什么样子的?什么形状?什么颜色?指导朗读。

  (3)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理解“乐呵呵”,体会太阳花的生机勃勃;理解“五颜六色”,体会太阳花颜色多。

  (4)多美的太阳花呀!你能读出它的美来吗?指导朗读。

  2、学习3、4自然段。

  (1)自由读第3、4自然段。

  (2)小组讨论:为什么叫做“太阳花”?请用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

  (3)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读出欢快、活泼的语气;第4自然段应读得稍轻、缓慢,体验太阳花随着太阳下山安静入睡的意境。

  比较:“安静”与“安安静静”。

  (三)再读课文,积累语言

  1、让我们再次朗读课文,去感受太阳花的美丽与可爱吧!

  2、文中的'句子写得太美了,老师都被它的美所陶醉了,请把让你陶醉的句子背诵给大家听一听,与大家一起分享你的心情吧!

  (四)课外拓展

  你喜欢什么花?为什么?跟你的小伙伴互相说一说。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11

  第一课时

  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把两个单韵母放在一起的拼音字母吗?这样的字母叫复韵母。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复韵母。

  板书:aieiui

  问:这里的复韵母都是由几个字母合成的?

  讲:像这样由两个或三个字母组成的韵母就叫复韵母。

  一、看图学习字母ai

  讲:图上的两个小朋友挨得很近,“挨”就是字母ai的音,ai要先发a的音,开口度大,声音响亮,然后迅速向i滑动,i的发音轻短,合起来一口气读成ai。

  教师范读:ai。

  学生学读ai。

  ai有四个声调:āiáiǎiài。

  (集体读字母和四声,个人读,分行读)

  二、看图学习字母ei

  问:1、图上的小孩子在砍树枝,他嘴里会发出什么声音呢?

  讲:ei发音的方法和ai一样,要先发e的音,舌尖逐渐向上抬,最后发i的音,就成了ei的音

  教师范读:ei。

  学生学读:ei。

  ei有四个声调:ēiéuěièi。

  (运用多种方法练习读。)

  2、怎样记字母的形呢?

  两种方法:①根据图中树枝呈“e”形,整个画面与ei形相似来记。②可以根据发音来记形。

  三、看图学习字母ui

  问:1、图上的小女孩脖子上是什么?

  讲:围巾的“围”发一声就是ui的音,要先发u的音迅速向i滑动就是ui的音。

  学生练习读准ui的音。

  板书四声进行练习。

  2、怎样来记ui的形呢?

  (图中小女孩脖子上的围巾与帽子的绒球很像ui的样子。)

  四、巩固练习

  看板书采用多种形式读准音

  课中休息:

  儿歌:复韵母,真有趣,两个字母在一起,

  口形变化要注意,合成一音要牢记。

  五、讲标调方法

  aieiui都是由两个单韵母合成的,那么标调的时候应当写在谁的头上呢?

  老师教你们一首儿歌,这首儿歌就告诉我们怎样标调。

  儿歌:有a不放过,没a找oe,

  iu并列在一起,注意标在后一个。

  六、指导书写:

  两个字母靠的近一些,占格的`方法和以前学的一样。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二、练习声母与aieiui的拼音

  注意:1、由请慢生读到请快生读

  2、由慢速读到快速读

  3、由拼读到直呼

  二、看图读词语(吹笛子,提水)

  方法:1、看清图中人物的动作

  2、自读音节

  3、直呼音节

  三、看图读句子

  方法:1、看清图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自由拼读图下的四个短句。

  3、直呼音节读出句子。

  四、训练直呼

  方法:1、先自己看书,自由拼读或直呼。

  2、按横的顺序读音节。

  3、按竖的顺序读音节。

  4。用卡片检查直呼情况。

  五、学写音节báihēihuī

  当堂抄写,字迹要规范,特别要强调复韵母的标调问题。

  板书设计:

  《aieiui》教案评析

  本课教案教学结构设计合理。教学从图入手: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给学生规律。如教学“ai”先发“a”的音,开口大,声音响亮,然后迅速向“i”滑动,“i”的读音轻短合起来,一口气读“ai”。在教学“ei”“ui”这两个复韵母时,学生很快就知道先发好前一个字母(“e”“u”叫头韵母)“e”“u”,注重发音部位,口型都迅速滑向“i”,一口气读成。在标调方法上,让学生用儿歌记忆,也是给规律,这样学生能举一反三,培养了能力。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面向多数,并进行了层次性的教学。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如差生用轻声拼读法,优秀生用直呼的方法。运用多种形式记忆字母。一种是借助图记忆,如“ei”,图中树枝呈“e”形,整个画面与“ei”形相似。另一种是根据发音来记忆。以上教学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1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双手和大脑的作用,从小要多动脑和手,学习创造。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认识12个生字,会写“切、双”等9个生字。

  教学重点:

  识字认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一切创造靠劳动,劳动要靠手和脑”的意思。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一)课件:小猴造喷水池(课件以连环画的形式出现故事情节,教师随画面叙述。)

  师:仙鹤和小猴是好朋友。有一次仙鹤找到小猴子说:“猴哥哥,听说你很聪明,请你动动脑为我修一个喷水池吧。”小猴说:“好吧。”小猴子就开动脑筋为它画了一个喷水池。第二次,仙鹤又找到小猴子说:“猴哥哥,听说你很能干,请你动动手为我修一个喷水池吧。”小猴说:“没问题。”于是小猴子动手为它挖了一个大坑。第三次,仙鹤又找到小猴子说:“猴哥哥,请你又动手又动脑,为我修一个喷水池吧。”这一回,小猴子手脑并用,结果呢,它终于修了一个又美观又实用的喷水池。瞧!它们多高兴啊!

  小朋友们,为什么第三次小猴把喷水池修好了呢?

  学生答。

  师:因为它又用脑又用手,才把喷水池修好。手和脑就是我们的两件宝。

  (二)板书:两件宝。师生一起写“宝”。

  师:“宝”怎么写来着?我忘记了,谁能帮帮我?

  生答。

  师:伸出小手,咱们一起写一写。(可以按笔顺说笔画,也可以按部分说:上面是“宝盖头”,下面是“玉”。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灵活掌握。)

  师:我想到了一个谜语:家里有块玉。谜底就是“宝”,这回我一定记住“宝”了。谢谢你们。

  二、初读课文

  (一)师范读课文。

  师:有位老爷爷说得好:(师读课文,随着出示有关课文内容的课件。)

  人有两件宝,

  双手和大脑。

  双手会做工,

  大脑会思考。

  用手又用脑,

  才能有创造。

  一切创造靠劳动,

  劳动要靠手和脑。

  师:这首儿歌就是我们书上的一篇课文,你们愿意比比谁读得好吗?要想读得好,首先要把字音读准。在读书时,你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打算怎么办呢?

  生答。

  师:你们的办法真多:可以请拼音朋友帮忙,可以请教老师,还可以请教认识这个字的小伙伴。那就自己选个你喜欢的办法读课文吧。

  (二)自由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

  师:快打开书66页,用手一边指,一边自由地读读课文,看看谁能把每个字音都读准。读得快的小朋友还可以把刚认识的生字多读几遍。

  (三)指名读课文。

  师:能把字音读准吗?谁能读给大家听。

  指名读。评读。

  (四)认读生字。

  课件出示生字。

  师:这些淘气的生字宝宝从课文里跑出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

  师:谁愿意当小老师带读,你会读哪个就带读哪个。

  师:谁能说一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师:我们来比赛读,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课件出示打乱顺序的生字。学生比赛读。

  (五)自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

  师:把生字放回课文中,你再自己读一读,看看谁能把课文读通顺。

  指名读。评读。

  三、细读课文

  (一)两人小组读。

  师:要想把课文读好,我有一个秘密,想不想知道啊?

  师:在读课文时,你认为哪些句子不太好读,就把它多读几遍,边读边想想它是什么意思,这样你就会把课文读得更精彩。快和旁边的小朋友一起用用这个秘密武器吧。

  师:哪两位小朋友愿意读读你们练读的难读的句子。

  (二)理解“一切创造靠劳动,劳动要靠手和脑”的意思。

  出示课件:一切创造靠劳动,劳动要靠手和脑

  师:你能说说用了两件宝能做好哪些事情吗?(指导说完整话。)

  生说。

  师:2008年,北京要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发生。你们知道是什么事情吗?

  生答。

  师:为了迎接奥运会,北京有了很大的变化。比如空气越来越清新,街道越来越美丽,大厦越来越漂亮,道路越来越通畅。想不想看看?

  出示课件:有关北京建设的图片

  师:这些劳动和创造都离不开人们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大脑。

  板书帖画:手脑

  师:相信到了2008年,我们北京会更加美好。

  (三)熟读课文。

  师:让我们加上动作和表演,再来读读课文吧。

  (四)比赛读。

  游戏:童话剧“小猴造喷水池”

  由学生推荐最有表演才能的两个学生表演仙鹤和小猴,老师串词,全班配音:第一次修喷水池时说“用脑不用手,啥也办不到”;第二次修喷水池时说“用手不用脑,事情办不好”;第三次修喷水池时说“用脑又用手,才能有创造”。

  四、学写生字

  动动脑,说一说你怎样写好生字。

  动动手,写一写生字。(教师范写两个。)

  五、游戏巩固

  二人合作拼生字。

  师:动动手和脑,看谁拼得好。这些小部件能拼成哪些字。拼好了就把它们贴到前面,并邀请你的好朋友一起大声地读一读,还可以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

  六、布置作业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长大以后你想做什么?只要用好我们的两件宝,你的理想一定会实现!小朋友们在课下还可以把你的理想画下来,贴在你的书桌前。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13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小散文《快快乐乐》。好,大家齐读课题,再读一边。

  2、谁能告诉老师,快乐是什么意思?(指名说)

  3、那么你在什么时候最快乐?(学生自由发言)

  二,讲解新知

  1、我记的在你们开学的第一天,老师就告诉过你们,我们的学校叫——大家一起说(人民路学校)

  2、对,说得非常好,走进学校的大门,首先看到什么?

  师:对,是马路,那么什么样的马路?谁来补充一下

  生:宽阔的马路、宽宽的马路,长长的马路

  师:说的都很好。跟着老师说一遍。

  3、马路左边是什么呀?

  生:是草坪

  师:什么样的草坪?

  生:绿绿的草坪、绿色的草坪、绿油油的草坪、、、

  师:说的都不错跟着老师说一遍:绿油油的草坪

  师“马路的右边是什么呢?

  生:楼房

  师:什么样的楼房?

  生:高高的、高大的、、、

  师:很好,再往前走,又是什么呢?

  生:操场

  师:跟着老师说,宽广的操场。再往前走,是我们的'教学大楼——希望楼,教学楼前面飘扬着鲜艳的五星红旗,我们每个星期一的7;30都要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希望我们每个同学按时参加,不要迟到。我们的教室在操场的南边,同学们我们的教室有什么呀?(同学们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人民路学校,有宽阔的马路;有绿油油的草坪;有雄伟的希望楼;校园的上空还飘扬着鲜艳的五星红旗,教师里有电脑、有大背投,我们可以通过它看我们各年级的歌咏比赛:我们可以通过它看我们喜欢的课本剧和动画片:还可以通过它收看国际国内的新闻,我们的学校美不美呀?你爱我们的学校吗?

  4、同学们,我们学校不但环境优美,而且还有好多好多的老师和活泼可爱的同学们。你们升入一年级以后,有结识了好多的小伙伴,我们在一起快乐的学习、游戏。就像它们一样。(出示课件)大家看,这是同学们在上手工课,他们相互合作,把他们的作品贴在了墙上,这是课间休息,同学们在一起做游戏:这是他们在做操。

  过度:同学们,你们觉的在这样一所学校上学快乐吗?那么,我们打开课本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的?

  三、读课文

  1,老师范读课文

  2,学生只看拼音不看汉字自由读一遍

  3,汉字和拼音结合读一遍

  4,只看汉字不看拼音读一遍

  5,指名读

  四、讲解亲亲热热

  (出示课件)亲亲热热就要像一家人一样和睦相处,要讲文明、有礼貌(出示课件)

  五、(出示课件)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六,学写生字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14

  教学目标:

  1、认识“醒、雷”等8个生字。会写2个字。

  2、能正确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感悟春天的美。了解春天到了,大自然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看图揭题;(春天图)

  1、看到了什么?不知不觉中,春天已来到了,你喜欢春天吗?看了这么美的`春天,你想说点什么吗?

  2、师:今天我们来学一篇有关春天的诗歌。

  3、出示《柳树醒了》,谁来念?谁能读得亲切一点。

  4、师:我听出来了,你们喜欢春天早早醒来,为什么呀?课文是怎样来写的呢?

  二、初读课文

  1、师:打开语文书,把课文读一读。

  2、请5个小朋友读课文,猜猜为什么请5个?

  3、评价

  三、识记生字词,理解课文

  1、课文中的生字能找到吗?找到后圈出来,大声读一读,

  2、同桌对读,互相正音。

  3、当小老师:哪些字容易读错,给大家提个醒。

  4、开火车读

  5、这些字组成的词语能读吗?

  6、这些词到课文里去了,能读吗?自由读课文。

  7、请一人读,其他拿出铅笔用~划出“柳树在谁的帮助下醒了?”

  (板书:春雷春雨春风春燕)

  8、说话:_____来了,柳树醒了。

  9、4句话合起来说

  10、说具体:_____跟柳树_____,

  柳树__________。

  11、想象:春雷会跟柳树说什么悄悄话呢?

  12、演一演第一节

  13、用同样的方法,同桌选择演演第二、三、四节

  14、指导背诵

  四、拓展想象:

  春天跟_____说话,

  说着说着,

  __________。

  五、指导写字

  1、认认要写的字

  2、选择2个自己能写的特别漂亮的字写写

  3、展评:要写好这个字,你觉得要提醒大家什么呢?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15

  教学目的

  1.熟背成语,积累成语。

  2.熟背古诗《鹅》,增加语言积累。

  3.学写铅笔字,认识先上后下的笔顺规则。

  教具:挂图、成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教学成语

  1.审题。

  2.自读成语,把成语中每个字的字音读准确。

  3.通过读成语,你知道哪些成语的意思?师进行补充。

  4.出示挂图:图上画了谁?他们在干什么?

  你能把这幅图的意思说给大家听一听吗?尽量用上我们才学的这四个成语。

  ⑴同座位互说。

  ⑵指名说,评议。

  5.开火车读成语,齐读成语。

  6.指导背诵。

  ⑴自背,同座位互背。

  ⑵指名背,齐背。

  二、教学古诗《鹅》

  1.自己借助拼音把诗读一读。

  2.出示挂图:对照图,再读一读诗,边读边想象读中的鹅的样子。

  3.指名读。

  4.指说说诗句的意思。

  5.写得多么有趣!我们一起把这鹅的可爱读出来。

  6.指导背诵。

  ⑴自背,同座位互背。

  ⑵指名背,评议。

  ⑶齐背。

  三、教学生字

  1.审题

  2.认清3个生字,说说书写顺序。

  3.这3个字在书写顺序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4.教师范写。

  5.生仿写,师巡视指导。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观察图画,根据问题说几句连贯的话,学会道歉。

  教具:挂图

  教学过程

  一、审题

  1.揭题。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要求。

  二、指导第1幅图

  1.(出示挂图)指导学生仔细看图,初步理解图意。

  ⑴图上有几个?他们在干什么?他们会说些什么?

  ⑵指名说。

  ⑶再次看图,分步细说。

  2.分角色扮演第1幅图的内容。

  ⑴指名上来表演。

  ⑵你们对表演的同学满意吗?怎样说才会令人满意?

  ⑶生在评议的同时,相机让他们表演。

  3.小结。

  通过讨论,同学们学会了如何道歉,道歉要及时,要有诚意,有礼貌,还要知错就改。

  三、练习反馈

  1.依照以上步骤,指导学生说另处三幅图。

  2.任意选一幅图用几句连贯的话说一说。

  3.指名说,互相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