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1-30 11:29:11 教案 我要投稿

高中数学教案【荐】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数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数学教案【荐】

高中数学教案1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高中阶段不仅把函数看成变量之间的依

  赖关系,同时还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高中阶段更注重函数模型化的思想与意识.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学习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

  (2)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

  (3)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4)能够正确使用“区间”的符号表示函数的定义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函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函数的模型化思想,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

  难点:符号“y=f(x)”的含义,函数定义域和值域的区间表示;

  教学用具

  多媒体

  4.标签

  函数及其表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复习初中所学函数的概念,强调函数的模型化思想;

  2、阅读课本引例,体会函数是描述客观事物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的思想:

  (1)炮弹的射高与时间的变化关系问题;

  (2)南极臭氧空洞面积与时间的变化关系问题;

  (3)“八五”计划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与时间的变化关系问题.

  3、分析、归纳以上三个实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4、引导学生应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描述各个实例中两个变量间的依赖关系;

  5、根据初中所学函数的概念,判断各个实例中的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是否是函数关系.

  (二)研探新知

  1、函数的有关概念

  (1)函数的概念:

  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function).

  记作:y=f(x),x∈A.

  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domain);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x∈A}叫做函数的值域(range).

  注意:

  ①“y=f(x)”是函数符号,可以用任意的字母表示,如“y=g(x)”;

  ②函数符号“y=f(x)”中的f(x)表示与x对应的函数值,一个数,而不是f乘x.

  (2)构成函数的三要素是什么?

  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

  (3)区间的概念

  ①区间的分类:开区间、闭区间、半开半闭区间;

  ②无穷区间;

  ③区间的数轴表示.

  (4)初中学过哪些函数?它们的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分别是什么?

  通过三个已知的函数:y=ax+b(a≠0)

  y=ax2+bx+c(a≠0)

  y=(k≠0)比较描述性定义和集合,与对应语言刻画的定义,谈谈体会.

  师:归纳总结

  (三)质疑答辩,排难解惑,发展思维。

  1、如何求函数的定义域

  例1:已知函数f(x)=+

  (1)求函数的定义域;

  (2)求f(-3),f()的值;

  (3)当a>0时,求f(a),f(a-1)的值.

  分析:函数的定义域通常由问题的实际背景确定,如前所述的三个实例.如果只给出解析式y=f(x),而没有指明它的定义域,那么函数的定义域就是指能使这个式子有意义的实数的集合,函数的定义域、值域要写成集合或区间的形式.

  例2、设一个矩形周长为80,其中一边长为x,求它的面积关于x的函数的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

  分析:由题意知,另一边长为x,且边长x为正数,所以0<x<40.

  所以s==(40-x)x(0<x<40)

  引导学生小结几类函数的定义域:

  (1)如果f(x)是整式,那么函数的定义域是实数集R.

  2)如果f(x)是分式,那么函数的定义域是使分母不等于零的`实数的集合.

  (3)如果f(x)是二次根式,那么函数的定义域是使根号内的式子大于或等于零的实数的集合.

  (4)如果f(x)是由几个部分的数学式子构成的,那么函数定义域是使各部分式子都有意义的实数集合.(即求各集合的交集)

  (5)满足实际问题有意义.

  巩固练习:课本P19第1

  2、如何判断两个函数是否为同一函数

  例3、下列函数中哪个与函数y=x相等?

  分析:

  1构成函数三个要素是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由于值域是由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决定的,所以,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完全一致,即称这两个函数相等(或为同一函数)

  2两个函数相等当且仅当它们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完全一致,而与表示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字母无关。

  解:

  课本P18例2

  (四)归纳小结

  ①从具体实例引入了函数的概念,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描述了函数的定义及其相关概念;②初步介绍了求函数定义域和判断同一函数的基本方法,同时引出了区间的概念.

  (五)设置问题,留下悬念

  1、课本P24习题1.2(A组)第1—7题(B组)第1题

  2、举出生活中函数的例子(三个以上),并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描述函数,同时说出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和对应关系.

  课堂小结

高中数学教案2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熟悉两角和与差的正、余公式的推导过程,提高逻辑推理能力。

  掌握两角和与差的'正、余弦公式,能用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难点

  熟练两角和与差的正、余弦公式的正用、逆用和变用技巧。

  教学过程

  复习

  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用- B代替B看看有什么结果?

高中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瞬时速度的定义;

  2。会运用瞬时速度的定义求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

  3。理解瞬时速度的实际背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会运用瞬时速度的定义求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

  教学难点:

  理解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的定义。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问题情境。

  平均速度:物体的运动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称为平均速度。

  问题一平均速度反映物体在某一段时间段内运动的快慢程度。那么如何刻画物体在某一时刻运动的快慢程度?

  问题二跳水运动员从10m高跳台腾空到入水的过程中,不同时刻的'速度是不同的。假设t秒后运动员相对于水面的高度为h(t)=-4.9t2+6.5t+10,试确定t=2s时运动员的速度.

  2。探究活动:

  (1)计算运动员在2s到2.1s(t∈)内的平均速度。

  (2)计算运动员在2s到(2+?t)s(t∈)内的平均速度。

  (3)如何计算运动员在更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探究结论:

  时间区间

  t

  平均速度

  0.1

  -13.59

  0.01

  -13.149

  0.001

  -13.1049

  0.0001

  -13.10049

  0.00001

  -13.100049

  0.000001

  -13.1000049

  当?t?0时,?-13.1,

  该常数可作为运动员在2s时的瞬时速度。

  即t=2s时,高度对于时间的瞬时变化率。

  二、建构数学

  1。平均速度。

  设物体作直线运动所经过的路程为,以为起始时刻,物体在?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可作为物体在时刻的速度的近似值,?t越小,近似的程度就越好。所以当?t?0时,极限就是物体在时刻的瞬时速度。

  三、数学运用

  例1物体作自由落体运动,运动方程为,其中位移单位是m,时

  间单位是s,,求:

  (1)物体在时间区间s上的平均速度;

  (2)物体在时间区间上的平均速度;

  (3)物体在t=2s时的瞬时速度。

  分析

  解

  (1)将?t=0.1代入上式,得:=2.05g=20.5m/s。

  (2)将?t=0.01代入上式,得:=2.005g=20.05m/s。

  (3)当?t?0,2+?t?2,从而平均速度的极限为:

  例2设一辆轿车在公路上作直线运动,假设时的速度为,

  求当时轿车的瞬时加速度。

  解

  ∴当?t无限趋于0时,无限趋于,即=。

  练习

  课本P12—1,2。

  四、回顾小结

  问题1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1理解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的定义;

  2实际应用问题中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的求解;

  问题2解决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问题需要注意什么?

  注意当?t?0时,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的极限值。

  问题3本节课体现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

  2极限的思想方法。

  3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推理方法。

  五、课外作业

高中数学教案4

  教材分析: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B版)数学必修四,第一章第二节内容,其主要内容是公式(一)至公式(四)。本节课是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是公式(三)。教材要求通过学生在已经掌握的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和公式(一)(二)的基础上,发现他们与单位圆的交点坐标之间关系,进而发现三角函数值的关系。同时教材渗透了转化与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

  教案背景:

  通过学生在已经掌握的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和公式(一)(二)的基础上,发现他们与单位圆的交点坐标之间关系,进而发现三角函数值的关系。同时教材渗透了转化与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出了要求。因此本节内容在三角函数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主题,以发现为主线,尽力渗透类比、化归、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采用提出问题、启发引导、共同探究、综合应用等教学模式。

  教学目标:

  借助单位圆探究诱导公式。

  能正确运用诱导公式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化为锐角三角函数。

  教学重点:

  诱导公式(三)的推导及应用。

  教学难点:

  诱导公式的应用。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情景设计:

  一.复习回顾:

  1. 诱导公式(一)(二)。

  2. 角 (终边在一条直线上)

  3. 思考:下列一组角有什么特征?( )能否用式子来表示?

  二.新课:

  已知 由

  可知

  而 (课件演示,学生发现)

  所以

  于是可得: (三)

  设计意图:结合几何画板的演示利用同一点的坐标变换,导出公式。

  由公式(一)(三)可以看出,角 角 相等。即:

  .

  公式(一)(二)(三)都叫诱导公式。利用诱导公式可以求三角函数式的值或化简三角函数式。

  设计意图:结合学过的.公式(一)(二),发现特点,总结公式。

  1. 练习

  (1)

  设计意图:利用公式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小组研究讨论,得到新公式。

  (学生板演,老师点评,用彩色粉笔强调重点,引导学生总结公式。)

  三.例题

  例3:求下列各三角函数值:

  (1)

  (2)

  (3)

  (4)

  例4:化简

  设计意图:利用公式解决问题。

  练习:

  (1)

  (2) (学生板演,师生点评)

  设计意图:观察公式特点,选择公式解决问题。

  四.课堂小结:将任意角三角函数转化为锐角三角函数,体现转化化归,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应用解决问题。

  五.课后作业:课后练习A、B组

  六.课后反思与交流

  很荣幸大家来听我的课,通过这课,我学习到如下的东西:

  1.要认真的研读新课标,对教学的目标,重难点把握要到位

  2.注意板书设计,注重细节的东西,语速需要改正

  3.进一步的学习网页制作,让你的网页更加的完善,学生更容易操作

  4.尽可能让你的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自主的思考,能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5.上课的生动化,形象化需要加强

  听课者评价:

  1.评议者:网络辅助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教态大方,作为新教师,开设校际课,勇气可嘉!建议:感觉到老师有点紧张,其实可以放开点的,相信效果会更好的!重点不够清晰,有引导数学时,最好值有个侧重点;网络设计上,网页上公开的推导公式为上,留有更大的空间让学生来思考。

  2.评议者:网络教学效果良好,给学生自主思考,学习的空间发挥,教学设计得好;建议:课堂讲课声音,语调可以更有节奏感一些,抑扬顿挫应注意课堂例题练习可以多两题。

  3.评议者:学科网络平台的使用;建议:应重视引导学生将一些唾手可得的有用结论总结出来,并形成自我的经验。

  4.评议者: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进行探究。

  建议:课件制作在线测评部分,建议不能重复选择,应全部做完后,显示结果,再重复测试;多提问学生。

  ( 1)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较长,语调相对平缓,总结时,给学生一些激励的语言更好

  ( 2)这样子的教学可以提高上课效率,让学生更多的时间思考

  ( 3)网络平台的使用,使得学生的参与度明显提高,存在问题:1.公式对称性的诱导,点与点的对称的诱导,终边的关系的诱导,要进一步的修正;2.公式的概括要注意引导学生怎么用,学习这个诱导公式的作用

  ( 4)给学生答案,这个网页要进一步的修正,答案能否不要一点就出来

  ( 5)1.板书设计要进一步的加强,2.语速相对是比较快的3.练习量比较少

  ( 6)让学生多探究,课堂会更热闹

  ( 7)注意引入的过程要带有目的,带着问题来教学,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

  ( 8)教学模式相对简单重复

  ( 9)思路较为清晰,规范化的推理

高中数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理解组合的意义,正确区分排列、组合问题;

  (2)使学生掌握组合数的计算公式;

  (3)通过学习组合知识,让学生掌握类比的学习方法,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组合的定义、组合数及组合数的公式;

  难点是解组合的应用题.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提出下列思考问题,打出字幕.

  [字幕]一条铁路线上有6个火车站,(1)需准备多少种不同的普通客车票?(2)有多少种不同票价的普通客车票?上面问题中,哪一问是排列问题?哪一问是组合问题?

  (学生活动)讨论并回答.

  答案提示:(1)排列;(2)组合.

  [评述]问题(1)是从6个火车站中任选两个,并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要求出排法的种数,属于排列问题;(2)是从6个火车站中任选两个并成一组,两站无顺序关系,要求出不同的组数,属于组合问题.这节课着重研究组合问题.

  设计意图:组合与排列所研究的问题几乎是平行的上面设计的问题目的是从排列知识中发现并提出新的问题.

  (二)新课讲授

  [提出问题 创设情境]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字幕]1.排列的定义是什么?

  2.举例说明一个组合是什么?

  3.一个组合与一个排列有何区别?

  (学生活动)阅读回答.

  (教师活动)对照课文,逐一评析.

  设计意图: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将所学的知识迁移过渡,并尽快适应新的环境.

  【归纳概括 建立新知】

  (教师活动)承接上述问题的回答,展示下面知识.

  [字幕]模型:从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个元素的一个组合.如前面思考题:6个火车站中甲站→乙站和乙站→甲站是票价相同的车票,是从6个元素中取出2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组合数:从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数,称之,用符号 表示,如从6个元素中取出2个元素的组合数为 .

  [评述]区分一个排列与一个组合的关键是:该问题是否与顺序有关,当取出元素后,若改变一下顺序,就得到一种新的取法,则是排列问题;若改变顺序,仍得原来的取法,就是组合问题.

  (学生活动)倾听、思索、记录.

  (教师活动)提出思考问题.

  [投影] 与 的关系如何?

  (师生活动)共同探讨.求从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个元素的排列数 ,可分为以下两步:

  第1步,先求出从这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个元素的'组合数为 ;

  第2步,求每一个组合中 个元素的全排列数为 .根据分步计数原理,得到

  [字幕]公式1:

  公式2:

  (学生活动)验算 ,即一条铁路上6个火车站有15种不同的票价的普通客车票.

  设计意图:本着以认识概念为起点,以问题为主线,以培养能力为核心的宗旨,逐步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思维层层被激活、逐渐深入到问题当中去.

  【例题示范 探求方法】

  (教师活动)打出字幕,给出示范,指导训练.

  [字幕]例1 列举从4个元素 中任取2个元素的所有组合.

  例2 计算:(1) ;(2) .

  (学生活动)板演、示范.

  (教师活动)讲评并指出用两种方法计算例2的第2小题.

  [字幕]例3 已知 ,求 的所有值.

  (学生活动)思考分析.

  解 首先,根据组合的定义,有

  ①

  其次,由原不等式转化为

  即

  解得 ②

  综合①、②,得 ,即

  [点评]这是组合数公式的应用,关键是公式的选择.

  设计意图:例题教学循序渐进,让学生巩固知识,强化公式的应用,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反馈练习 学会应用】

  (教师活动)给出练习,学生解答,教师点评.

  [课堂练习]课本P99练习第2,5,6题.

  [补充练习]

  [字幕]1.计算:

  2.已知 ,求 .

  (学生活动)板演、解答.

  设计意图:课堂教学体现以学生为本,让全体学生参与训练,深刻揭示排列数公式的结构、特征及应用.

  (三)小结

  (师生活动)共同小结.

  本节主要内容有

  1.组合概念.

  2.组合数计算的两个公式.

  (四)布置作业

  1.课本作业:习题10 3第1(1)、(4),3题.

  2.思考题:某学习小组有8个同学,从男生中选2人,女生中选1人参加数学、物理、化学三种学科竞赛,要求每科均有1人参加,共有180种不同的选法,那么该小组中,男、女同学各有多少人?

  3.研究性题:

  在 的 边上除顶点 外有 5个点,在 边上有 4个点,由这些点(包括 )能组成多少个四边形?能组成多少个三角形?

  (五)课后点评

  在学习了排列知识的基础上,本节课引进了组合概念,并推导出组合数公式,同时调控进行训练,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数学教案6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任意角的概念(包括正角、负角、零角)与区间角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会建立直角坐标系讨论任意角,能判断象限角,会书写终边相同角的集合;掌握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任意角概念的理解;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教学难点:

  终边相同角的集合的表示;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回顾角的定义

  ①角的第一种定义是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②角的第二种定义是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二)教学新课

  1、角的有关概念:

  ①角的定义:

  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②角的名称:

  注意:

  ⑴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角α ”或“∠α ”可以简化成“α ”;

  ⑵零角的终边与始边重合,如果α是零角α =0°;

  ⑶角的概念经过推广后,已包括正角、负角和零角。

  ⑤练习:请说出角α、β、γ各是多少度?

  2、象限角的概念:

  ①定义:若将角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那么角的终边(端点除外)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

  例1、如图⑴⑵中的角分别属于第几象限角?

高中数学教案7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科学和技术的基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必需的相关技能与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二、课程教学目标

  1.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并掌握职业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2.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三、教学内容结构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个部分构成。

  1.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为128学时。2.职业模块是适应学生学习相关专业需要的限定选修内容,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安排教学,教学时数为32~64学时。

  3.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任意选修内容,教学时数不做统一规定。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本大纲教学要求用语的表述1.认知要求(分为三个层次)

  了解:初步知道知识的含义及其简单应用。

  理解:懂得知识的概念和规律(定义、定理、法则等)以及与其他相关知识的联系。掌握:能够应用知识的概念、定义、定理、法则去解决一些问题。2.技能与能力培养要求(分为三项技能与四项能力)

  计算技能:根据法则、公式,或按照一定的操作步骤,正确地进行运算求解。计算工具使用技能:正确使用科学型计算器及常用的数学工具软件。数据处理技能:按要求对数据(数据表格)进行处理并提取有关信息。观察能力:根据数据趋势,数量关系或图形、图示,描述其规律。

  空间想象能力:依据文字、语言描述,或较简单的.几何体及其组合,想象相应的空间图形;能够在基本图形中找出基本元素及其位置关系,或根据条件画出图形。

  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能对工作和生活中的简单数学相关问题,作出分析并运用适当的数学方法予以解决。

  数学思维能力:依据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类比、归纳、综合等方法,对数学及其应用问题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判断、推理和求解;针对不同的问题(或需求),会选择合适的模型(模式)。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1.基础模块(128学时)第1单元集合(10学时)

  第2单元不等式(8学时)

  第3单元函数(12学时)

  第4单元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12学时)

  第5单元三角函数(18学时)

  第6单元数列(10学时)

  第7单元平面向量(矢量)(10学时)

  第8单元直线和圆的方程(18学时)

  第9单元立体几何(14学时)

  第10单元概率与统计初步(16学时)

  2.职业模块

  第1单元三角计算及其应用(16学时)

  第2单元坐标变换与参数方程(12学时)

  第3单元复数及其应用(10学时)

高中数学教案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理解组合的意义,正确区分排列、组合问题;

  (2)使学生掌握组合数的计算公式;

  (3)通过学习组合知识,让学生掌握类比的学习方法,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组合的定义、组合数及组合数的公式;

  难点是解组合的应用题.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提出下列思考问题,打出字幕.

  [字幕]一条铁路线上有6个火车站,(1)需准备多少种不同的普通客车票?(2)有多少种不同票价的普通客车票?上面问题中,哪一问是排列问题?哪一问是组合问题?

  (学生活动)讨论并回答.

  答案提示:(1)排列;(2)组合.

  [评述]问题(1)是从6个火车站中任选两个,并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要求出排法的种数,属于排列问题;(2)是从6个火车站中任选两个并成一组,两站无顺序关系,要求出不同的组数,属于组合问题.这节课着重研究组合问题.

  设计意图:组合与排列所研究的问题几乎是平行的.上面设计的问题目的是从排列知识中发现并提出新的问题.

  (二)新课讲授

  [提出问题 创设情境]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字幕]1.排列的定义是什么?

  2.举例说明一个组合是什么?

  3.一个组合与一个排列有何区别?

  (学生活动)阅读回答.

  (教师活动)对照课文,逐一评析.

  设计意图: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将所学的知识迁移过渡,并尽快适应新的环境.

  【归纳概括 建立新知】

  (教师活动)承接上述问题的回答,展示下面知识.

  [字幕]模型:从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个元素的一个组合.如前面思考题:6个火车站中甲站→乙站和乙站→甲站是票价相同的车票,是从6个元素中取出2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组合数:从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数,称之,用符号 表示,如从6个元素中取出2个元素的组合数为 .

  [评述]区分一个排列与一个组合的关键是:该问题是否与顺序有关,当取出元素后,若改变一下顺序,就得到一种新的取法,则是排列问题;若改变顺序,仍得原来的取法,就是组合问题.

  (学生活动)倾听、思索、记录.

  (教师活动)提出思考问题.

  [投影] 与 的关系如何?

  (师生活动)共同探讨.求从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个元素的排列数 ,可分为以下两步:

  第1步,先求出从这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个元素的组合数为 ;

  第2步,求每一个组合中 个元素的全排列数为 .

  根据分步计数原理,得到

  [字幕]公式1:

  公式2:

  (学生活动)验算 ,即一条铁路上6个火车站有15种不同的票价的普通客车票.

  设计意图:本着以认识概念为起点,以问题为主线,以培养能力为核心的宗旨,逐步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思维层层被激活、逐渐深入到问题当中去.

  (三)小结

  (师生活动)共同小结.

  本节主要内容有

  1.组合概念.

  2.组合数计算的两个公式.

  (四)布置作业

  1.课本作业:习题10 3第1(1)、(4),3题.

  2.思考题:某学习小组有8个同学,从男生中选2人,女生中选1人参加数学、物理、化学三种学科竞赛,要求每科均有1人参加,共有180种不同的选法,那么该小组中,男、女同学各有多少人?

  3.研究性题:

  在 的 边上除顶点 外有 5个点,在 边上有 4个点,由这些点(包括 )能组成多少个四边形?能组成多少个三角形?

  (五)课后点评

  在学习了排列知识的基础上,本节课引进了组合概念,并推导出组合数公式,同时调控进行训练,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业参考答案

  2.解;设有男同学 人,则有女同学 人,依题意有 ,由此解得 或 或2.即男同学有5人或6人,女同学相应为3人或2人.

  3.能组成 (注意不能用 点为顶点)个四边形, 个三角形.

  探究活动

  同室四人各写一张贺年卡,先集中起来,然后每人从中拿一张别人送出的贺年卡,那么四张不同的分配万式可有多少种?

  解 设四人分别为甲、乙、丙、丁,可从多种角度来解.

  解法一 可将拿贺卡的情况,按甲分别拿乙、丙、丁制作的贺卡的情形分为三类,即:

  甲拿乙制作的贺卡时,则贺卡有3种分配方法.

  甲拿丙制作的贺卡时,则贺卡有3种分配方法.

  甲拿丁制作的贺卡时,则贺卡有3种分配方法.

  由加法原理得,贺卡分配方法有3+3+3=9种.

  解法二 可从利用排列数和组合数公式角度来考虑.这时还存在正向与逆向两种思考途径.

  正向思考,即从满足题设条件出发,分步完成分配.先可由甲从乙、丙、丁制作的贺卡中选取1张,有 种取法,剩下的乙、丙、丁中所制作贺卡被甲取走后可在剩下的3张贺卡中选取1张,也有 种,最后剩下2人可选取的贺卡即是这2人所制作的贺卡,其取法只有互取对方制作贺卡1种取法.根据乘法原理,贺卡的分配方法有 (种).

  逆向思考,即从4人取4张不同贺卡的所有取法中排除不满足题设条件的取法.不满足题设条件的取法为,其中只有1人取自己制作的贺卡,其中有2人取自己制作的贺卡,其中有3人取自己制作的贺卡(此时即为4人均拿自己制作的贺卡).其取法分别为 1.故符合题设要求的取法共有 (种).

高中数学教案9

  1. 幽默风趣的你,平时在班里话语不多,也不张扬,但是,你在无意中的表现仍然赢得了很好的人际关系,学习上你认真刻苦,也能及时的完成作业,但是我觉得你总是没把全部的心思用在学习上,不然以你的聪明,应该保持在前三名才对啊,加油吧,也许关注学习成绩对你才是更有意义的事!

  2. 身为纪律委员的你,认真负责,以身作则,生活上的你平易近人,与同学关系融洽,学习上你勤奋刻苦,尤其在英语的学习上,显示出了你的语言天赋,我觉得,假如你能把这份自信和兴趣用到其他的学科学习中,也一定会收获很多的!加油吧!

  3. 你能严格遵守校规,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完成认真,乐于助人,愿意帮助同学,大扫除时你不怕苦,不怕累,但是英语方面还不够给力,所以,如果再投入一点,定会取得更好的结果,而且你还是一个愿意动脑筋的好学生,如果继续保持下去定会取得骄人的成绩!

  4. 你是个懂礼貌明事理的孩子,你能严格遵守班级纪律,热爱集体,对待学习态度端正,上课能够专心听讲,课下能够认真完成作业。你的学习方法有待改进,若能做到学习时心无旁骛就好了,掌握知识也不够牢固,思维能力要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平时善于多动笔认真作好笔记,多开动脑筋,相信你一定能在下学期更得更大的进步! 你学习认真刻苦,也能善于思考,更十分活泼,并能严格遵守班级和宿舍纪律,上课你能认真听讲,做作业时你十分专注,常常愿意花功夫钻研难题,与同学相处也十分融洽,但若能在认真做作业的同时,将速度提上去,我相信你会做得更好。要多讲究学习方法,不能靠熬夜来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率,老师相信你一定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5. 虽然你个头小,但每次你领读时的那股认真劲儿,令老师暗暗称赞。你尊敬老师,和同学能和睦相处。甜美可爱的你,经过不断的努力,你会更出色的!

  6. 你是个活泼可爱的孩子,课堂上,你非常投入地学习着,朗读课文时数你最有感情。中午你还主动给老师捶背,真是个会关心人的孩子,老师谢谢你。你十分喜爱读课外书,不过课上可不能偷看啊!愿书成为你的好朋友。

  7. 学习中你能严格要求自己,这是你永不落败的秘诀。老师希望你能借助良好的学习方法,抓紧一切时间,笑在最后的一定是你!

  8. 许丽君——你思想上进,踏实稳重,诚实谦虚,尊敬老师。黑板报中有你倾注的心血,集体荣誉簿里有你的功劳。但学习的`主动精神不够,竞争意识不强,也很少看到你向老师请教,成绩进步不明显。请相信:世上没有比脚更长的路,也没有比心更高的山!望今后大胆进取,多思多问,发挥你的聪明才智,进一步激发活力,提高学习效率,持之以恒,美好的明天属于你!

  9. 每天你都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来上学,学到了不少的知识,可惜只能记住很少的一部分。希望你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在下学期有更大的进步!

  10. 你言语不多,但待人诚恳、礼貌,作风踏实,品学兼优,热爱班级,关爱同学,勤奋好学,思维敏捷,成绩优秀。愿你扎实各科基础,坚持不懈,!一定能考上重点! 优秀的男生肯定是逗人喜欢的,老师希望你能一如既往的优秀,把这种优秀保持在你人生的每一阶段中。你的人生就是辉煌如意的!

高中数学教案10

  一、什么是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是真实而又典型且含有问题的事件。简单地说,一个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实际情境的描述,是一个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故事,描述的是教学过程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

  这可以从以下几个层次来理解:

  教学案例是事件:教学案例是对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它讲述的是一个故事,叙述的是这个教学故事的产生、发展的历程,它是对教学现象的动态性的把握。

  教学案例是含有问题的事件:事件只是案例的基本素材,并不是所有的教学事件都可以成为案例。能够成为案例的事件,必须包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并且也可能包含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内。正因为这一点,案例才成为一种独特的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

  案例是真实而又典型的事件:案例必须是有典型意义的,它必须能给读者带来一定的启示和体会。案例与故事之间的根本区别是:故事是可以杜撰的,而案例是不能杜撰和抄袭的,它所反映的是真是发生的事件,是教学事件的真实再现。是对“当前”课堂中真实发生的实践情景的描述。它不能用“摇摆椅子上杜撰的事实来替代”,也不能从抽象的、概括化的理论中演绎的事实来替代。

  二、如何进行教学案例研究

  教学案例是教师教学行为真实、典型的记录,也是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的真实体现。因此它是教育教学研究的宝贵资源,也是教师之间交流的重要媒介。进行教学案例的研究是教师不断反思、改进自己教学的一种方法,能促使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这个过程就是教师自我教育和成长的过程。

  那么如何进行教学案例研究呢?一般情况下,案例研究的程序基本有以下两个环节:案例研究的准备及实施、案例研究报告的撰写与反思。

  (一)案例研究的准备与实施

  1.研究主题的选择

  案例研究都要有研究的重点和主题,这个主题常与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常见的疑难问题和困惑事件相关,一般来说可以从教学的各个方面确定研究的主题,如从教师教学行为确定主题——教学材料的选择、教学中的提问、教学媒体的使用、教学评价语言、课堂教学调控行为等;也可以从学生的学习方式确定主题——探究性学习、问题解决学习、合作学习、实践性活动等。另外从学科特点、教学内容等都可以确定研究的主题。

  研究者要了解当前教学的大背景,教改的大方向,要熟悉相关的《课程标准》和有针对性地作一些理论准备。还要通过有关的调查,搜集详尽的材料(如阅读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访谈等),同时初步确定案例研究的方向、研究任务,即初步确定案例的内容是关于教学策略、学生行为或是教学技能的研究。

  一般来说,案例研究主题的确定往往需要思考下面一些问题:即研究的事件是否对于自我发现更有潜力?选择的事件对学生是否有较大的情感影响(心灵是否受到震撼)?关键事件再现了前人(或自己)过去成功的行为吗?事件呈现的是一个你不能确定怎样解决的问题?事件需要你做出困难的选择吗?事件使得你必须以一种感觉不熟悉的方式或是仍在思考的方式回答吗?事件暗示一个与道德或道义上相关的问题吗?研究的主题如果反映以上的一些内容,那么这样的案例研究在自我学习、内省和深层次理解方面就可能更加富有成效。

  高中数学教学案例研究的主题内容主要集中在三方面:(1)学科特点的体现:如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本质属性的抽象、数学结论的推广等;(2)学生数学学习规律的探究:如数学学习习惯、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等;(3)教师专业知识的提升:如数学板书与电子屏幕的展示对学生思维的影响、数学语言的训练对人们思维的影响、数学知识模式化教学的优劣等。

  2.案例研究的基本方法

  (1)课堂观察。观察方法是指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自然状态下,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研究的一种方法。它可以是教师自己对教学对象——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片断进行观察,也可以由其他教师来实施观察,这两种观察的目的都是为了掌握课堂教学中的第一手资料。课堂观察方法不限于用肉眼观察、耳听手记,还可利用各种工具如照相、录音、摄像等作为辅助观察的手段,以提高观察的效果。对观察的资料,可以逐字逐句整理成课堂教学实录、教学程序表、提问技巧水平检核表、提问行为类型频次表、课堂教学时间分配表等,以便以后继续分析案例提供翔实的原始材料。

  (2)访谈与调查。对一些课堂教学不能观察到的师生内心活动,如教师教学的目的、教学程序的意图、教学手段的运用以及教学达标的成效等一些需要进一步了解的问题,可以通过与执教教师的交谈以及和学生的座谈,以丰富和充实课堂教学观察的材料;对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回答问题的心理状态、解题思路等问题,也可以在课后做一些问卷调查;对学生达标的成度、效度,也可以作一些测试调查。从这些访谈、调查的材料中,再分析课堂教学的现象,不难发现造成各种课堂现象与教师教学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然后再具体寻找在哪个教学环节中出现问题,从中提炼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3)文献分析。文献分析是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从过去和现在的有关研究成果中受到启发,从中找到课堂教学现象的理论依据,从而增强案例分析的说服力。当然,对广大第一线教师而言,这里所运用的文献分析方法,并不是为了论证新教育理论,也不是去归纳教育的宏观现象,而是通过有关教育理论文献的查阅,去进一步解读课堂教学的活动,挖掘案例中的教育思想。如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常常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来获得有关的数学概念、法则与公式,那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就可以带着问题,查阅、分析有关文献资料,从学习中提高研究者自身的理论水平。

  (二)案例研究报告的撰写

  1.常见的案例报告格式

  撰写教学案例,结构可以灵活多样,并非要千篇一律、一个模式,而是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案例背景——案例描述——案例分析”、“案例过程——案例反思”、“课例——问题——分析”、“主题与背景——情景描述——问题讨论——诠释与研究”等。当前,国内外课堂教学案例编写的格式有多种多样。但不管何种编写格式,它们都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对案例的客观描述;二是对案例中所述问题、关键教学事件等的分析。

  下面介绍两种常用的案例编写的格式:

  (1)“描述+分析”式

  此格式的特点是将整个案例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主要为描述课堂教学活动的情景,后半部分主要针对情景中的一个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并获得结论。案例的描述一般是把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某一片断像讲故事一样原原本本地、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来。描述的形式可以是一串问答式的课堂对话,也可以概括式地叙述,主要是提供一个或一连串课堂教学疑难的问题,并把教育理论、教育思想隐藏在描述之中。案例的分析部分是针对描述的情景发表个人或多人的感受,同时加以理论的分析与说明。分析方法可以是对描述中提出的一个问题,从几个方面加以分析:也可以是对描述中的几个问题,集中从一个方面加以分析。分析的目的是要从描述的情景中提炼问题的本质,讲述理论的解释,明确正确的方法,最终获得对关键教学事件的正确把握。

  (2)“背景+描述+问题+诠释”式

  此格式是一种要求比较高的编写格式,而且,它在实际教学中的作用也更大。通常它将整个案例分为四个部分:

  A.主题与背景

  主题是关键教学事件中所反映的案例主要观点,也是整篇案例的核心思想。背景主要叙述案例发生的地点、时间、人物的一些基本情况。当然,这部分的内容不宜很长,只需提纲挈领叙述清楚即可。

  B.情景描述

  与“描述+分析”式中的描述相同,主要突出主题所反映的课堂教学活动。

  C.问题讨论

  这是根据主题要求与情景描述,进行的分析、归纳、总结与提炼,包括学科知识的要点、教学法和情景特点以及案例的说明与注意事项。这部分内容主要是为案例教学服务的,目的是提高教师的认识水平与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不同的教学观念,不同的教学手段,所提出的问题也不同。对案例中所提出的主题以及情景描述中提出的问题阐述自己的见解。

  D.诠释与研究

  这部分主要是用教育理论对案例情景作多角度的解读。它包括对课堂教学行为的技术资料、课堂教学实录以及教学活动背后的故事等作理论上的分析。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课堂教学的效果高于预期的目标,反之教师期望的目标学生没有达到或有所偏离,教学内容呈现的先后与学生理解的程度、教学方法运用与学生内在动机的激发等环节存在着矛盾,这些事件的背后,必然隐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所以,通过诠释,挖掘这些事件背后的内在思想,揭示其教育规律就显得十分的必要。

  2.案例报告撰写的关键

  (1)掌握四个原则。要写好教学案例,除了平时多积累素材,学习他人的案例作品以提高写作技巧外,还应把握以下四点:

  A.主题性原则:要有捕捉关键教学事件的意识,以此确定案例研究的主题。为此要注意了解新的课程改革的动向、把握适合时代要求的数学教育方式、明确学生数学学习的难点和重点,寻找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规律。报告围绕主题进行情景描述和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这种描述不是简单的教学活动实录,要反映事件发生的过程,重点描述反映关键教学事件的变化和戏剧化的情境,犹如记叙文写作,突出主题,详写重点,雕刻高潮。

  案例鲜明的主题通常关系到教学的核心理念、常见问题、处理方法等等,可以说,主题就是案例的灵魂。而主题的最佳表现形式就是文题直接体现主题。因此,设计主题就要有新意、有时代感,通俗地说就是与众不同,要有独特见解、独家发现。来源于实践的教学案例并非都有同等价值,关键要看撰写者对实践的发展与理论的升华程度,包括对题目的推敲。如有的教学案例重点描述了有戏剧性的情节,用了“细节决定成败”的题目,给人耳目一新,一下子揪住了读者的心。再如,一些有创意的题目《“导之有方”方能“导之有效”》、《跳出数学教数学》、《在数学的疑难处悟成长》、《捕捉资源因势利导》等等,让人一看题目就有阅读的欲望。实践证明,在写作案例时,选择有感悟、有新意的内容,在明确主题,恰当拟题后再动笔,才能写出高质量的案例。

  B.理论性原则:解决问题的策略中应当蕴含一定的教育基本原理和教育思想。实际是将自己对教育理念以及教育基本原理的理解渗透于描述的字里行间,比如学生做了什么,参与程度,投入程度如何,教师如何引导点拨,师生心理、行为变化情况等,无不体现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育基本原理。

  C.叙事性原则:案例报告的书写方式是叙事式,它不同于论述式。叙事方式必须以课堂教学生动的事实为主要情节,可以夹叙夹议,也可以选择情景片段,可以是一节课中的情景,也可以是围绕一个主题的几节课的情景片段。

  D.学科性原则:数学案例报告一定要体现学科的特征,要有较深刻的理性思考,要反映数学的基本思想与方法,要符合课程标准,满足教材内容的呈现方法,积极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就是撰写者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具体体现。

  (2)用好四种表述。教学案例的`表述方法很多,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方法:

  A.故事式陈述法:就是教学全程或某一精彩教学片段实录,包括教师和学生的一言一行。陈述时,根据操作程序作一点“简评”,最后作“总评”。

  B.以案说理:对教学过程进行陈述时,舍去与文题不相关或不重要的部分,并强化与主题相关的重要情节,尤其是引发高潮的关键行为,然后有较长篇幅的理性思考。

  C.图表展示法:用图表进行统计的形式体现撰写者的教育思想,给人以一目了然的感觉,帮助读者迅速了解撰写者的写作意图,是常用的一种案例撰写方法。比如,描述学生的参与人数,投入程度,解决问题的质量等多个问题,都可以在一张或数张图表上用百分比或个(次)数进行统计。在每一张图表后,应有一段“分析”或“结论”,将撰写者的教学理念进行理性阐述,亦可在图表展示后,总的提出自己对案例的分析和建议。

  D.分析讨论法:在撰写时,应汲取分析讨论中最精彩的部分做深入、细致的全面记录,最后撰写者还必须对讨论情况做一分析,或提出一些值得今后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3.优秀案例的特征

  (1)时代性:一个好的案例描述的是现实生活场景——案例的叙述要把事件置于一个时空框架之中,应该以关注今天所面临的疑难问题为着眼点,至少应该是近年发生的事情,展示的整个事实材料应该与整个时代及教学背景相照应,这样的案例读者更愿意接触。一个好的案例可以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对案例所涉及的人产生移情作用。

  (2)真实性:一个好的案例应该包括从案例所反映的对象那里引述的材料——案例写作必须持一种客观的态度,因此可引述一些口头的或书面的、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材料,如对话、笔记、信函等,以增强案例的真实感和可读性。重要的事实性材料应注明资料来源。

  (3)适用性:一个好的案例需要针对面临的疑难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案例不能只是提出问题,它必须提出解决问题的主要思路、具体措施,并包含着解决问题的详细过程,这应该是案例写作的重点。如果一个问题可以提出多种解决办法的话,那么最为适宜的方案,就应该是与特定的背景材料相关最密切的那一个。如果有包治百病、普遍适用的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案例这种形式就不必要存在了。

  (4)反思性:一个好的案例需要有对已经做出的解决问题的决策的评价——评价是为了给新的决策提供参考点。可在案例的开头或结尾写下案例作者对自己解决问题策略的评论,以点明案例的基本论点及其价值。

  三、案例研究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1.选材面过窄。从内容上看,多数案例是关于课堂教学甚至局限于一节课的研究,往往不能说明问题,或者在一节课中,也只会从简单的对话分析问题,做不到全方位、多角度。这说明教师对教学情境的丰富性、复杂性和联系性认识不够。

  2.缺乏典型性。有的案例对教学实践没有挖掘与反思,随意摘取一些教学片段泛泛而谈、人云亦云,没有实用价值。不能够通过对某一事件现象的分析、处理、诠释,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这样的案例对他人没什么借鉴作用。

  3.主题不明确。主要体现为:

  (1)主题涣散。有的案例象记流水帐,没有根据需要进行恰当的取舍,看不出作者要反映、探讨什么问题,缺乏指导性、创新性和参考性。

  (2)定题过于随意。有的案例直接用案例研究依据的文题为题目,如《“三角函数”教学案例》、《“抛物线”教学案例》等,题目不鲜明、不形象,影响读者的选读和案例的传播。

  4.结构不合理。案例作为一种文体,有它自己的写作结构,只有优化案例的结构,才能增强案例的可读性和指导性。如写成一般的教学设计,一般包括“备课思路、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课前准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内容;写成教学实录,把一堂课从头到尾详尽地记录下来,再写上作者的看法;重记录轻分析,过程描述多,评析少等等。没有创新,平淡无趣,看不出案例研究和反映的问题。

  5.描述与分析脱节。有的案例描述与分析矛盾,让人不知所云;有时反映的是一种观点,分析阐明的是另一种观点,虽然不矛盾,但联系不紧密;有的分析中热衷于抄录教育理论的一些条条,脱离案例描述的事件而空谈理论,显得空泛无物。

高中数学教案11

  1.课题

  填写课题名称(高中代数类课题)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发现、探究),提高......(分析、归纳、比较和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数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加学生数学学习的乐趣。

  3.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本节课的知识重点

  (2)教学难点:易错点、难以理解的知识点

  4.教学方法(一般从中选择3个就可以了)

  (1)讨论法

  (2)情景教学法

  (3)问答法

  (4)发现法

  (5)讲授法

  5.教学过程

  (1)导入

  简单叙述导入课题的方式和方法(例:复习、类比、情境导出本节课的课题)

  (2)新授课程(一般分为三个小步骤)

  ①简单讲解本节课基础知识点(例:奇函数的定义)。

  ②归纳总结该课题中的重点知识内容,尤其对该注意的一些情况设置易错点,进行强调。可以设计分组讨论环节(分组判断几组函数图像是否为奇函数,并归纳奇函数图像的特点。设置定义域不关于原点对称的函数是否为奇函数的易错点)。

  ③拓展延伸,将所学知识拓展延伸到实际题目中,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在新授课里面一定要表下出讲课的大体流程,但是不必太过详细。)

  (3)课堂小结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本节课的收获。

  (4)作业提高

  布置作业(尽量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有所创新)。

  6.教学板书

  2.高中数学教案格式

  一.课题(说明本课名称)

  二.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或称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三.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

  四.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

  五.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六.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点)

  七.教学方法要根据学生实际,注重引导自学,注重启发思维

  八.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

  九.作业处理(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口头作业)

  十.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

  十一.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

  十二.教学反思:(教者对该堂课教后的感受及学生的收获、改进方法)

  3.高中数学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会应用定义判断一个数列是否是等差数列:

  (2)账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推导过程:

  (3)会应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解决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

  在定义的理解和通项公式的推导、应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的能力,体验从特殊到一般,一般到特殊的认知规律,提高熟悉猜想和归纳的能力,渗透函数与方程的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相互交流和探索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用于发现的求知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总结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①等差数列的概念;

  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教学难点】

  ①理解等差数列“等差”的特点及通项公式的含义;

  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

  【学情分析】

  我所教学的学生是我校高一(7)班的学生(平行班学生),经过一年的高中数学学习,大部分学生知识经验已较为丰富,他们的智力发展已到了形式运演阶段,具备了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弱,学习数学的兴趣还不是很浓,所以我在授课时注重从具体的生活实例出发,注重引导、启发、研究和探讨以符合这类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设计思路】

  1、教法

  ①启发引导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性.

  ②分组讨论法:有利于学生进行交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③讲练结合法:可以及时巩固所学内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2、学法

  引导学生首先从三个现实问题(数数问题、水库水位问题、储蓄问题)概括出数组特点并抽象出等差数列的概念;接着就等差数列概念的特点,推导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对各种能力的同学引导认识多元的推导思维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从0开始,将5的倍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得到的数列是什么?

  2、水库管理人员为了保证优质鱼类有良好的生活环境,用定期放水清库的办法清理水库中的杂鱼.如果一个水库的水位为18m,自然放水每天水位降低2.5m,最低降至5m.那么从开始放水算起,到可以进行清理工作的那天,水库每天的水位(单位:m)组成一个什么数列?

  3、我国现行储蓄制度规定银行支付存款利息的方式为单利,即不把利息加入本息计算下一期的利息.按照单利计算本利和的公式是:本利和=本金×(1+利率×存期).按活期存入10000元钱,年利率是0.72%,那么按照单利,5年内各年末的本利和(单位:元)组成一个什么数列?

  教师:以上三个问题中的数蕴涵着三列数.

  学生:

  ①0,5,10,15,20,25,….

  ②18,15.5,13,10.5,8,5.5.

  ③10072,10144,10216,10288,10360.

  (设置意图:从实例引入,实质是给出了等差数列的现实背景,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等差数列是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数学模型.通过分析,由特殊到一般,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知识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二、观察归纳,形成定义

  ①0,5,10,15,20,25,….

  ②18,15.5,13,10.5,8,5.5.

  ③10072,10144,10216,10288,10360.

  思考1上述数列有什么共同特点?

  思考2根据上数列的共同特点,你能给出等差数列的一般定义吗?

  思考3你能将上述的文字语言转换成数学符号语言吗?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三列数具有的共同特征,然后让学生抓住数列的特征,归纳得出等差数列概念.

  学生:分组讨论,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前数和后数的差符合一定规律;这些数都是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只要合理教师就要给予肯定.

  教师引导归纳出:等差数列的定义;另外,教师引导学生从数学符号角度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

  (设计意图:通过对一定数量感性材料的观察、分析,提炼出感性材料的本质属性;使学生体会到等差数列的规律和共同特点;一开始抓住:“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为同一常数”,落实对等差数列概念的准确表达.)

  三、举一反三,巩固定义

  1、判定下列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若是,指出公差d.

  (1)1,1,1,1,1;

  (2)1,0,1,0,1;

  (3)2,1,0,-1,-2;

  (4)4,7,10,13,16.

  教师出示题目,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订正并强调求公差应注意的问题.

  注意:公差d是每一项(第2项起)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防止把被减数与减数弄颠倒,而且公差可以是正数,负数,也可以为0.

  (设计意图:强化学生对等差数列“等差”特征的理解和应用).

  2、思考4:设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3n+1,该数列是等差数列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强化等差数列的证明定义法)

  四、利用定义,导出通项

  1、已知等差数列:8,5,2,…,求第200项?

  2、已知一个等差数列{an}的首项是a1,公差是d,如何求出它的任意项an呢?

  教师出示问题,放手让学生探究,然后选择列式具有代表性的上去板演或投影展示.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评价、引导,总结推导方法,体会归纳思想以及累加求通项的方法;让学生初步尝试处理数列问题的常用方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归纳、猜想,培养学生合理的推理能力.学生在分组合作探究过程中,可能会找到多种不同的解决办法,教师要逐一点评,并及时肯定、赞扬学生善于动脑、勇于创新的品质,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鼓励学生自主解答,培养学生运算能力)

  五、应用通项,解决问题

  1、判断100是不是等差数列2,9,16,…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

  2、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5=10,a12=31,求a1,d和an.

  3、求等差数列3,7,11,…的第4项和第10项

  教师:给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操练,教师巡视学生答题情况.

  学生:教师叫学生代表总结此类题型的解题思路,教师补充: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和公差就可以求出其通项公式

  (设计意图:主要是熟悉公式,使学生从中体会公式与方程之间的联系.初步认识“基本量法”求解等差数列问题.)

  六、反馈练习:教材13页练习1

  七、归纳总结:

  1、一个定义:

  等差数列的定义及定义表达式

  2、一个公式: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3、二个应用:

  定义和通项公式的应用

  教师:让学生思考整理,找几个代表发言,最后教师给出补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去联想本节课所涉及到的各个方面,沟通它们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在新的高度上去重新认识和掌握基本概念,并灵活运用基本概念.)

  【设计反思】

  本设计从生活中的数列模型导入,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学习数列的兴趣.在探索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分析、观察,归纳出等差数列定义,然后由定义导出通项公式,强化了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教学采用启发方法,以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探讨解决问题为途径,以相互补充展开教学,总结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形成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高中数学教案12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的概念及记法

  (2)使学生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

  (3)使学生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

  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内容分析:

  集合是中学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 在小学数学中,就渗透了集合的初步概念,到了初中,更进一步应用集合的语言表述一些问题 例如,在代数中用到的有数集、解集等;在几何中用到的有点集 至于逻辑,可以说,从开始学习数学就离不开对逻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基本的逻辑知识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也是认识问题、研究问题不可缺少的工具 这些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学习本章的意义,也是本章学习的基础把集合的初步知识与简易逻辑知识安排在高中数学的最开始,是因为在高中数学中,这些知识与其他内容有着密切联系,它们是学习、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 例如,下一章讲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就离不开集合与逻辑。

  本节首先从初中代数与几何涉及的集合实例入手,引出集合与集合的元素的概念,并且结合实例对集合的概念作了说明 然后,介绍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还给出了画图表示集合的例子。

  这节课主要学习全章的引言和集合的基本概念 学习引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学习本章的意义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是集合论中的原始的、不定义的概念 在开始接触集合的`概念时,主要还是通过实例,对概念有一个初步认识 教科书给出的“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也简称集 ”这句话,只是对集合概念的描述性说明。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简介数集的发展,复习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质数与和数;

  2、教材中的章头引言;

  3、集合论的创始人——康托尔(德国数学家)(见附录);

  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5.教材中例子(P4)

  二、讲解新课:

  阅读教材第一部分,问题如下:

  (1)有那些概念?是如何定义的?

  (2)有那些符号?是如何表示的?

  (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是什么?

  (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由一些数、一些点、一些图形、一些整式、一些物体、一些人组成的。我们说,每一组对象的全体形成一个集合,或者说,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也简称集。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定义: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

  1、集合的概念

  (1)集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形成一个集合(简称集)

  (2)元素:集合中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2、常用数集及记法

  (1)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 记作N,

  (2)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 记作N*或N+

  (3)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 记作Z ,

  (4)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集合 记作Q ,

  (5)实数集:全体实数的集合 记作R

  注:(1)自然数集与非负整数集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自然数集包括数0

  (2)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 记作N*或N+ Q、Z、R等其它数集内排除0的集,也是这样表示,例如,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表示成Z*

  3、元素对于集合的隶属关系

  (1)属于: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

  (2)不属于: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

  4、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1)确定性:按照明确的判断标准给定一个元素或者在这个集合里,或者不在,不能模棱两可

  (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重复

  (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一定的顺序(通常用正常的顺序写出)

  5、⑴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

  ⑵“∈”的开口方向,不能把a∈A颠倒过来写

  三、练习题:

  1、教材P5练习1、2

  2、下列各组对象能确定一个集合吗?

  (1)所有很大的实数 (不确定)

  (2)好心的人 (不确定)

  (3)1,2,2,3,4,5.(有重复)

  3、设a,b是非零实数,那么 可能取的值组成集合的元素是_—2,0,2__

  4、由实数x,-x,|x|, 所组成的集合,最多含( A )

  (A)2个元素 (B)3个元素 (C)4个元素 (D)5个元素

  5、设集合G中的元素是所有形如a+b (a∈Z, b∈Z)的数,求证:

  (1) 当x∈N时, x∈G;

  (2) 若x∈G,y∈G,则x+y∈G,而 不一定属于集合G

  证明(1):在a+b (a∈Z, b∈Z)中,令a=x∈N,b=0,则x= x+0* = a+b ∈G,即x∈G

  证明(2):∵x∈G,y∈G,

  ∴x= a+b (a∈Z, b∈Z),y= c+d (c∈Z, d∈Z)

  ∴x+y=( a+b )+( c+d )=(a+c)+(b+d)

  ∵a∈Z, b∈Z,c∈Z, d∈Z

  ∴(a+c) ∈Z, (b+d) ∈Z

  ∴x+y =(a+c)+(b+d) ∈G,

  又∵ =且 不一定都是整数,

  ∴ = 不一定属于集合G

  四、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

  1、集合的有关概念:(集合、元素、属于、不属于)

  2、集合元素的性质: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3、常用数集的定义及记法

高中数学教案13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曲线在某一点处的切线的概念;

  2、理解并掌握曲线在一点处的切线的斜率的定义以及切线方程的求法;

  3、理解切线概念实际背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转化

  问题的能力及数形结合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曲线在一点处的切线的斜率的定义以及切线方程的求法。

  教学难点:

  用“无限逼近”、“局部以直代曲”的思想理解某一点处切线的斜率。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问题情境。

  如何精确地刻画曲线上某一点处的变化趋势呢?

  如果将点P附近的曲线放大,那么就会发现,曲线在点P附近看上去有点像是直线。

  如果将点P附近的曲线再放大,那么就会发现,曲线在点P附近看上去几乎成了直线。事实上,如果继续放大,那么曲线在点P附近将逼近一条确定的直线,该直线是经过点P的'所有直线中最逼近曲线的一条直线。

  因此,在点P附近我们可以用这条直线来代替曲线,也就是说,点P附近,曲线可以看出直线(即在很小的范围内以直代曲)。

  2、探究活动。

  如图所示,直线l1,l2为经过曲线上一点P的两条直线,

  (1)试判断哪一条直线在点P附近更加逼近曲线;

  (2)在点P附近能作出一条比l1,l2更加逼近曲线的直线l3吗?

  (3)在点P附近能作出一条比l1,l2,l3更加逼近曲线的直线吗?

  二、建构数学

  切线定义: 如图,设Q为曲线C上不同于P的一点,直线PQ称为曲线的割线。 随着点Q沿曲线C向点P运动,割线PQ在点P附近逼近曲线C,当点Q无限逼近点P时,直线PQ最终就成为经过点P处最逼近曲线的直线l,这条直线l也称为曲线在点P处的切线。这种方法叫割线逼近切线。

  思考:如上图,P为已知曲线C上的一点,如何求出点P处的切线方程?

  三、数学运用

  例1 试求在点(2,4)处的切线斜率。

  解法一 分析:设P(2,4),Q(xQ,f(xQ)),

  则割线PQ的斜率为:

  当Q沿曲线逼近点P时,割线PQ逼近点P处的切线,从而割线斜率逼近切线斜率;

  当Q点横坐标无限趋近于P点横坐标时,即xQ无限趋近于2时,kPQ无限趋近于常数4。

  从而曲线f(x)=x2在点(2,4)处的切线斜率为4。

  解法二 设P(2,4),Q(xQ,xQ2),则割线PQ的斜率为:

  当?x无限趋近于0时,kPQ无限趋近于常数4,从而曲线f(x)=x2,在点(2,4)处的切线斜率为4。

  练习 试求在x=1处的切线斜率。

  解:设P(1,2),Q(1+Δx,(1+Δx)2+1),则割线PQ的斜率为:

  当?x无限趋近于0时,kPQ无限趋近于常数2,从而曲线f(x)=x2+1在x=1处的切线斜率为2。

  小结 求曲线上一点处的切线斜率的一般步骤:

  (1)找到定点P的坐标,设出动点Q的坐标;

  (2)求出割线PQ的斜率;

  (3)当时,割线逼近切线,那么割线斜率逼近切线斜率。

  思考 如上图,P为已知曲线C上的一点,如何求出点P处的切线方程?

  解 设

  所以,当无限趋近于0时,无限趋近于点处的切线的斜率。

  变式训练

  1。已知,求曲线在处的切线斜率和切线方程;

  2。已知,求曲线在处的切线斜率和切线方程;

  3。已知,求曲线在处的切线斜率和切线方程。

  课堂练习

  已知,求曲线在处的切线斜率和切线方程。

  四、回顾小结

  1、曲线上一点P处的切线是过点P的所有直线中最接近P点附近曲线的直线,则P点处的变化趋势可以由该点处的切线反映(局部以直代曲)。

  2、根据定义,利用割线逼近切线的方法, 可以求出曲线在一点处的切线斜率和方程。

  五、课外作业

高中数学教案14

  一、自我介绍

  我姓x,是你们的数学老师,因为是数学老师所以在自我介绍的时候喜欢给出自己的数字特征,也是希望通过这些方式能拓宽与大家交流的平台,希望能与大家在课堂中相识,在生活中相知,不仅能成为你们知识的传授者,方法的指引者,更希望成为你们情感上的依赖者。

  二、相信大家对于高中学习都充满着好奇,和初中相比,高中课程与初中课程有很大的不同。今天这节课我们不急于上新课,我想和大家聊一聊数学,一起来思考为什么要学习数学及如何学好数学这两个问题。

  (一)为什么要学习数学

  相信高一的第一节课是各位科任老师各显神通的时候,通过各种有趣的方式来突出每门课的重要性,作为数学老师我表达上不如文科老师迂回婉转和风趣幽默,我们更喜欢用数字说明问题。大家知道北大最的院系是什么系吗?早在蔡元培先生任北大校长时,就列数学系为北大第一系,这种传统一直保持到现在。为什么数学系在高校中有如此重要的地位?课本主编寄语是这样描述的:数学是有用的,数学有助于提高能力。

  数学家华罗庚在《人民日报》精彩描述了数学在"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等方面无处不有重要贡献。

  问题1:大家知道海王星是怎么发现的,冥王星又是怎么被请出十大行星行列的?

  海王星的发现是在数学计算过程中发现的,天文望远镜的观测只是验证了人们的推论。

  1812年,法国人布瓦德在计算天王星的运动轨道时,发现理论计算值同观测资料发生了一系列误差。这使许多天文学家纷纷致力这个问题的研究,进而发现天王星的脱轨与一个未知的引力的存在相关。也就是说有一个未知的天体作用于天王星。1846年9月23日。柏林天文台收到来自法国巴黎的一封快信。发信人就是勒威耶。信中,勒威耶预告了一颗以往没有发现的新星:在摩羯座8星东约5度的地方,有一颗8等小星,每天退行69角秒。当夜,柏林天文台的加勒把巨大的天文望远镜对准摩羯座,果真在那里发现了一颗新的8等星。又过了-天,再次找到了这颗8等星,它的位置比前一天后退了70角秒。这与勒威耶预告的相差甚微。全世界都震动了。人们依照勒威耶的建议,按天文学惯例,用神话里的名字把这颗星命名为"海王星"。

  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博发现冥王星,当时错估了冥王星的质量,以为冥王星比地球还大,所以命名为大行星。然而,经过近30年的进一步观测和计算,发现它的直径只有2300公里,比月球还要小,等到冥王星的大小被确认,"冥王星是大行星"早已被写入教科书,以后也就将错就错了。经过多年的争论,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通过投票表决做出最终决定,取消冥王星的行星资格。8月24日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宣布,冥王星将被排除在行星行列之外,从而太阳系行星的数量将由九颗减为八颗。事实上,位居太阳系九大行星末席70多年的冥王星,自发现之日起地位就备受争议。

  马克思说:"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正因为数学是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一切科学到了最后都归结为数学问题。

  其实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事情都是可以用数学可以来解决的,无非很多人都没有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

  问题2:徒认为上帝是万能的。你们认为呢?如何来证明你的结论呢?(让同学发言)

  我的观点:上帝不是万能的。为什么呢?仔细听我讲来。

  证明:(反证法)假如上帝是万能的

  那么他能够制作出一块无论什么力量都搬不动的石头

  根据假设,既然上帝是万能的,那么他一定能够搬的动他自己制造的那石头

  这与"无论什么力量都搬不动的石头"相矛盾

  所以假设不成立

  所以上帝不是万能的。问题3:抓阄对个人来说公平吗?5张票中有一张奖票,那么先抽还是后抽对个人还说公平吗?

  当然,我们学习的数学只是数学学科体系中很基础,很小的一部分。现在课本上学的未必能直接应用于生活,主要是为以后学习更高层次的理科打好基础,同时,也为了掌握一些数学的思考方法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哲学家培根说过:"读诗使人灵秀,读历史使人明智,学逻辑使人周密,学哲学使人善辩,学数学使人聪明…",也有人形象地称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下面我们通过具体的例子来体验一下某些数学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

  故事一:据说国际象棋是古印度的一位宰相发明的。国王很欣赏他的这项发明,问他的宰相要什么赏赐。聪明的宰相说,"我所要的从一粒谷子(没错,是1粒,不是1两或1斤)开始。在这个有64格的棋盘上,第一格里放1粒谷子,第二格里放2粒,第三格里放4粒,即每下一格粒数加倍,……如此下去,一直放满到棋盘上的64格。这就是我所要的赏赐。"国王觉得宰相要的实在不多,就叫人按宰相的要求赏赐。但后来发现即使把全国所有的谷子抬来也远远不够。

  人们通常凭借自己掌握的数学知识耍些小聪明,使问题妙不可言。

  数学游戏:两人相继轮流往长方形桌子上放同样大小的硬币,硬币一定要平放在桌面上,后放的硬币不能压在先放的硬币上,放最后一颗的硬币的人算赢。应该先放还是后放才有必胜的把握。

  数学思想:退到最简单、最特殊的地方。

  故事二:聪明的渡边:20世纪40年代末,手写工具突破性进展-圆珠笔问世,它以价廉、方便、书写流利在社会上广泛流传,但写到20万字时就会因圆珠磨小而漏油,影响了销售。工程师们从圆珠质量入手,从改进油墨性能入手进行改良,但收效甚微。于是厂家打出广告:解决此问题获奖金50万元。当时山地制笔厂的青年工人渡边看到女儿把圆珠笔用到快漏油时就德育不用这一现象中受到启发,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你认为他会怎么做呢?

  渡边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思维角度新,从问题的侧面轻巧取胜。也正体现了数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发散式思维。在数学学习中,既要有集中式思维又要有发散式思维。集中式思维是一种常用思维渠道,即为对问题的归纳,联系思维方式,表现为对解题方法的模仿和继承;而发散式思维即对问题开拓、创新,表现为对问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解决具体问题中,我们应该将两种思维方式相结合。

  学数学有利于培养人的思维品质:结构意识、整体意识、抽象意识、化归意识、优化意识、反思意识,尽管数学在培养学生的这些思维品质方面和其他学科存在着交集,但数学在其中的地位是无法被代替的。总之,学习数学可以使人思考问题更合乎逻辑,更有条理,更严密精确,更深入简洁,更善于创造……

  (二)如何学好数学

  高中数学的内容多,抽象性、理论性强,高中很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的,高中不会像初中那样老师一天到晚盯着你,在高中一定要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谁的自学能力强,那么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着你的成绩以及你将来你发展的前途。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对数学学科特点有清楚的认识

  主编寄语里是这样描述数学的特征的:数学是自然的。数学的概念、方法、思想都是人类长期实践中自然发展形成的,以数域的发展为例,从自然数到有理数到实数再到复数,都是由自然的认知冲突引起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有必要了解知识产生的背景,它的形成过程以及它的应用,让数学显得合情合理,浑然天成。数学中没有含糊不清的词,对错分明,凡事都要讲个为什么,只要按照数学规则去学去想就能融会贯通,但是如果不把来龙去脉想清楚而是"想当然"的话,那就学不下去了。

  第二:要改变一个观念。

  有人会说自己的基础不好。那我问下什么是基础?今天所学的知识就是明天的基础。明天学习的知识就是后天的基础。所以要学好每一天的内容,那么你打的基础就是最扎实的了。所以现在你们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无所谓基础好不好。过去的几年里我分别带过五十一中和一中的学生,两边学生的课堂感觉差不多,应该说接受能力不相上下,有的时候我会选择在五十一中开公开课,因为课堂气氛活跃、轻松,但是成绩差异却是很大,原因在于我们同学外课自主时间的投入太少,学习习惯不太好。

  第三:学数学要摸索自己的学习方法

  学习、掌握并能灵活应用数学的'途径有千万条,每个人都可以有与众不同的数学学习方法。做习题、用数学解决各种问题是必需的,理解、学会证明、领会思想、掌握方法也是必需的。此外,还要发挥问题的作用,学会提问,热心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用自己的问题和别人的问题带动自己的学习。同时,注意前后知识的衔接,类比地学、联系地学,既要从概念中看到它的具体背景,又要在具体的例子中想到它蕴含的一般概念。

  第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一中学生相比较)

  ㈠课前预习。怎样预习呢?就是自己在上课之前把内容先看一边,把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个记号或者打个问号,以至于上课的时候重点听,这样才能够很快提高自己的水平。但是预习不是很随便的把课本看一边,预习有个目标,那就是通过预习可以把书本后面的练习题可以自己独立的完成。一中的同学预习就已经有好几个层次了,先是课本,再是精编,再是高考题典,上课对于他们来说是第一轮高考复习。

  ㈡上课认真听讲。上课的时候准备课本,一只笔,一本草稿。做不做笔记你们自己决定,不过我不大提倡数学课做笔记的。不过有一点,有些知识点比较重要,课本上又没有的,我要求你们把它写在课本上的相应的空白地方。还有如果你觉得某个例题比较新或者比较重要,也可以把它记在书本的相应位置上,这样以后复习起来就一目了然了。那么草稿要来干什么的呢?课堂上你可以自己演算还有做课堂练习。

  ㈢关于作业。绝对不允许有抄作业的情况发生。如果我发现有谁抄作业,那么既然他这样喜欢抄,我就要你把当天的作业多抄几遍给我。那有人会问,碰到不会做的题目怎么办?有两个办法:一、向同学请教,请教做题目的思路,而不是整个过程和答案。同学之间也要相互帮助,如果你让他抄袭你的作业这样不是帮助他而是害他,这个道理大家应该明白吧。我非常提倡同学之间的相互讨论问题的,这样才能够相互促进提高。二、向老师请教,要养成多想多问的习惯。我的办公室在二楼二号,欢迎大家前来交流

  ㈣准备一本笔记本,作为自己的问题集。把平时自己不懂的和不大理解的还有易错的记录下来,并且要及时的消化,不懂的地方问老师。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到考试的时候就可以有重点、有针对性的自己复习了。我高中的时候就是采用这样的方法把数学成绩提高。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的学期开始了,请大家调整好自己的思想,找到学习的原动力。播种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愿每位同学都有个好的开始。

高中数学教案15

  猴子搬香蕉

  一个小猴子边上有100根香蕉,它要走过50米才能到家,每次它最多搬50根香蕉,(多了就被压死了),它每走1米就要吃掉一根,请问它最多能把多少根香蕉搬到家里?

  解答:

  100只香蕉分两次,一次运50只,走1米,再回去搬另外50只,这样走了1米的时候,前50只吃掉了两只,后50只吃掉了1只,剩下48+49只;两米的时候剩下46+48只;...到16米的时候剩下(50-2×16)+(50-16)=18+34只;17米的时候剩下16+33只,共49只;然后把剩下的这49只一次运回去,要走剩下的33米,每米吃一个,到家还有16个香蕉。

  河岸的距离

  两艘轮船在同一时刻驶离河的两岸,一艘从A驶往B,另一艘从B开往A,其中一艘开得比另一艘快些,因此它们在距离较近的岸500公里处相遇。到达预定地点后,每艘船要停留15分钟,以便让乘客上下船,然后它们又返航。这两艘渡轮在距另一岸100公里处重新相遇。试问河有多宽?

  解答:

  当两艘渡轮在x点相遇时,它们距A岸500公里,此时它们走过的距离总和等于河的宽度。当它们双方抵达对岸时,走过的总长度

  等于河宽的两倍。在返航中,它们在z点相遇,这时两船走过的距离之和等于河宽的三倍,所以每一艘渡轮现在所走的距离应该等于它们第一次相遇时所走的距离的三倍。在两船第一次相遇时,有一艘渡轮走了500公里,所以当它到达z点时,已经走了三倍的距离,即1500公里,这个距离比河的宽度多100公里。所以,河的宽度为1400公里。每艘渡轮的上、下客时间对答案毫无影响。

  变量交换

  不使用任何其他变量,交换a,b变量的值?

  分析与解答

  a = a+b

  b = a-b

  a= a-b

  步行时间

  某公司的办公大楼在市中心,而公司总裁温斯顿的家在郊区一个小镇的附近。他每次下班以后都是乘同一次市郊火车回小镇。小镇车站离家还有一段距离,他的私人司机总是在同一时刻从家里开出轿车,去小镇车站接总裁回家。由于火车与轿车都十分准时,因此,火车与轿车每次都是在同一时刻到站。

  有一次,司机比以往迟了半个小时出发。温斯顿到站后,找不到

  他的.车子,又怕回去晚了遭老婆骂,便急匆匆沿着公路步行往家里走,途中遇到他的轿车正风驰电掣而来,立即招手示意停车,跳上车子后也顾不上骂司机,命其马上掉头往回开。回到家中,果不出所料,他老婆大发雷霆:“又到哪儿鬼混去啦!你比以往足足晚回了22分钟??”。温斯顿步行了多长时间?

  解答:

  假如温斯顿一直在车站等候,那么由于司机比以往晚了半小时出发,因此,也将晚半小时到达车站。也就是说,温斯顿将在车站空等半小时,等他的轿车到达后坐车回家,从而他将比以往晚半小时到家。而现在温斯顿只比平常晚22分钟到家,这缩短下来的8分钟是如果总裁在火车站死等的话,司机本来要花在从现在遇到温斯顿总裁的地点到火车站再回到这个地点上的时间。这意味着,如果司机开车从现在遇到总裁的地点赶到火车站,单程所花的时间将为4分钟。因此,如果温斯顿等在火车站,再过4分钟,他的轿车也到了。也就是说,他如果等在火车站,那么他也已经等了30-4=26分钟了。但是惧内的温斯顿总裁毕竟没有等,他心急火燎地赶路,把这26分钟全都花在步行上了。

  因此,温斯顿步行了26分钟。

  付清欠款

  有四个人借钱的数目分别是这样的:阿伊库向贝尔借了10美元;

  贝尔向查理借了20美元;查理向迪克借了30美元;迪克又向阿伊库借了40美元。碰巧四个人都在场,决定结个账,请问最少只需要动用多少美金就可以将所有欠款一次付清?

  解答:

  贝尔、查理、迪克各自拿出10美元给阿伊库就可解决问题了。这样的话只动用了30美元。最笨的办法就是用100美元来一一付清。

  贝尔必须拿出10美元的欠额,查理和迪克也一样;而阿伊库则要收回借出的30美元。再复杂的问题只要有条理地分析就会很简单。养成经常性地归纳整理、摸索实质的好习惯。

  一美元纸币

  注:美国货币中的硬币有1美分、5美分、10美分、25美分、50美分和1美元这几种面值。

  一家小店刚开始营业,店堂中只有三位男顾客和一位女店主。当这三位男士同时站起来付帐的时候,出现了以下的情况:

  (1)这四个人每人都至少有一枚硬币,但都不是面值为1美分或1美元的硬币。

  (2)这四人中没有一人能够兑开任何一枚硬币。

  (3)一个叫卢的男士要付的账单款额最大,一位叫莫的男士要

  付的帐单款额其次,一个叫内德的男士要付的账单款额最小。

  (4)每个男士无论怎样用手中所持的硬币付账,女店主都无法找清零钱。

  (5)如果这三位男士相互之间等值调换一下手中的硬币,则每个人都可以付清自己的账单而无需找零。

  (6)当这三位男士进行了两次等值调换以后,他们发现手中的硬币与各人自己原先所持的硬币没有一枚面值相同。

  (7)随着事情的进一步发展,又出现如下的情况:

  (8)在付清了账单而且有两位男士离开以后,留下的男士又买了一些糖果。这位男士本来可以用他手中剩下的硬币付款,可是女店主却无法用她现在所持的硬币找清零钱。于是,这位男士用1美元的纸币付了糖果钱,但是现在女店主不得不把她的全部硬币都找给了他。

  现在,请你不要管那天女店主怎么会在找零上屡屡遇到麻烦,这三位男士中谁用1美元的纸币付了糖果钱?

  解答:

  对题意的以下两点这样理解:

  (2)中不能换开任何一个硬币,指的是如果任何一个人不能有2个5分,否则他能换1个10分硬币。

  (6)中指如果A,B换过,并且A,C换过,这就是两次交换。

【高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高中数学教案12-29

高中数学教案07-11

高中数学教案07-20

高中数学教案模板11-18

高中数学教案【推荐】01-25

高中数学教案【精】01-25

高中数学教案【热】01-27

高中数学教案范文07-20

高中数学教案【推荐】12-29

高中数学教案【热】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