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教案

时间:2024-10-26 21:54:47 思颖 教案 我要投稿

《题西林壁》教案(通用15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题西林壁》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题西林壁》教案(通用15篇)

  《题西林壁》教案 1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画面理解诗意。

  2、有感情地诵读诗句,领略庐山的神奇秀美。

  3、品味诗句的语言美,体验情感美,领略形象美。

  4、感悟诗句的意境美,探求哲理美。

  教学重点:有感情诵读古诗;领略庐山的神奇秀美。

  教学难点:领悟古诗的哲理美。

  教学准备:

  ppt课件

  一、激情导入

  师:一、激情导入

  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景色优美。在江西省北部,紧靠九江市区南端,有一座享誉古今中外的名山,它就是山清水秀的庐山。

  师:今天,让我们跟镜头一起走进美丽的庐山。

  (课件播放庐山图片)

  师:欣赏了这些风景你有什么感受?

  生:美师:是的,庐山山高水深,云雾弥漫,古树参天,鸟语花香,流泉飞瀑,是一幅充满魅力的天然山水画卷,所以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到此游玩,唐代的大诗人李白来到这里就写下了一首经典古诗《望庐山瀑布》,谁来背背?900多年前宋朝大诗人苏轼花了十多天的时间游览了庐山之后来到了庐山脚下的西林寺,他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成了一首诗。那他写在哪呢?请看大屏幕。

  (出示课件13: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师:是的,因此这首诗的名字是——(引导学生读题目)板书

  师:指导学生朗读题目。谁来读读这个题目?

  (生跟老师一起朗读课题)题目的意思是?

  生:出示课件14:题:书写(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带着你对题目的理解再读古诗题目。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苏轼,关于苏轼你了解多少?(课件15出示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书、画都很专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大的成就,对词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著有《东坡全集》。

  二、初读古诗

  师:了解了诗人,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

  1、同学们,以前我们学了很多古诗,谁来说一说读古诗有哪些要求?

  3、同学们,我们读诗歌时要有节奏、有重音、有感情

  课件出示幻灯片16:指导朗读朗读:这首诗中的岭、侧、峰、低、各、同、山、目要适当延长声音;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感,比如远稍强,近高更强,低稍强,或者远强近弱,高强低稍弱。

  (1)学生练读

  (2)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一会你们来评价评价。

  师:老师范读,生练读一遍

  (3)齐读。

  师:男生声音洪亮,有节奏;女生清脆,柔美。让我们一齐读读。

  四、反复读诗歌,感悟古诗的画面师:同学们,诗写得美,同学们读得更美。其实,一首古诗往往就是一幅古朴典雅的画卷,只要你用心的去读,去感受,你就能看到这幅画。下面就请同学们反复读古诗,看谁能不它读成一幅画。生反复读1、师:谁能说说你读到的画面是怎样的?

  预设1、学生说不出横看、侧看的庐山,教师就引导:从横看庐山你读出什么画面来?从侧面呢?

  预设2、学生能说出

  (引导学生把画面说完整。山岭和山峰的样子)出示课件17

  生:我看见庐山横着看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侧着看是高高挺立的山峰。

  (1)师:你真是个很有想象力的孩子。从哪里读出来的?你给大家读读好吗?

  (2)师:刚才某某同学把看到的画面通过朗读表现出来。你们也来试试好吗?

  2、师:读得真好,老师看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呈现在眼前了。从其他角度看庐山,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预设1、学生不会说,师:同学们,可能大家没有去过庐山,没有欣赏过庐山的美景,现在陆老师就给大家欣赏一些庐山的美景,想象一下,你看到了什么?出示课件17—26

  预设2、远看——(崇山峻岭,连绵不断)

  生:云雾缭绕,什么也看不清了。

  师:近看又如何?(一座或几座山峰)

  生:我看到山壁上突出来的石头快撞到我的头了,还有很多树长在悬崖上,还有草。

  师:看来你真的是身临其境了,你看到了悬崖峭壁。站在高处(白云之上,大大小小的山峰);立足山脚——(悬崖峭壁)

  生:我看到了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

  3、师:孩子们,为什么同是这座庐山一会看到的是岭一会看到的`又是峰呢?

  生:诗人站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庐山也不一样。

  师:多么善于思考的孩子。同学们给他鼓鼓掌。

  师:诗人从横侧远近高低去看庐山,(板书:远近高低--各不同)

  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就不相同,(出示课件27)这些画面作者是通过哪句诗来表现的?

  师:请读出你的感受。

  生:出示课件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4、师::当大诗人苏轼看到如此迥然不同的美景,他发出怎样的感叹啊: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示课件28(板书:不识——真面目只缘——此山中)

  师:从字面上看,缘字是什么意思?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生:不认识庐山的真正面目,是因为置身在庐山中。

  5、师:理解了这个句子的意思,我们再来看它是什么关系的?(因果)把什么放在前面?

  6、师:请同学们尝试把这句话的意思用因为……所以来说一说

  7、师:因为置身在庐山中,所以不认识庐山的真正面目。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生答:(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8、师:同学们要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出示课件33

  预设1、学生答不出就讲故事《盲人摸象》或《画杨桃》

  预设2、学生能答

  生:要多角度的,客观全面的看待事物。

  师:说得好!作者看到了庐山的美景,感悟到了人生哲理,而你学了这首诗歌也感悟出了人生哲理。

  7师: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或听说过这样的事吗?小组讨论。

  生:汇报

  师:小结:孩子们,想要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在客观的立场上,多角度的、全面的看待它。

  五、总结写法,深化体会

  师:《题西林壁》这首诗,诗人不仅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板书:写景)更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点明了人生的道理。(板书:明理)同学们,在读这首诗的时候,不但要读出庐山的奇特美景,更要读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恍然大悟。现在请你带着自己对诗歌的理解来读读这首诗。

  六、拓展作业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题西林壁》这首诗,从诗中不仅欣赏了庐山的美景,还感悟了人生的道理,请你们回去把古诗背给家人听。还要收集描写庐山的诗词或佳句。

  设计思路:《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3-4学年段目标对古诗的要求是:诵读优秀古诗文,在诵读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古人也有“七分诗三分读”的说法。可见朗读在古诗学习中的重要性。只有在朗读中,古诗的抒情、审美的艺术效果才能充分发挥。只有在朗读中学生才能辨别诗的语言,加深对诗意的理解。受到古诗情感的熏陶并与之产生共鸣,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朗读。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阅读的教学建议: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要珍视学生独特的体会、理解和感受。因此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以读感知,以读促思,以读明理,以读悟情。朗读贯穿始终。上课伊始,播放庐山美景,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抑扬顿挫地读中初步感知古诗内容,然后让学生在悠扬的音乐中反复诵读古诗,体会诗人在庐山那种只能意会无法言传的意境和韵味,从而理解背诵古诗。最后在学生读出诗韵,读准诗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入角色,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发挥创见性,表现古诗的意境,从而达到朗读的最高境界。

  《题西林壁》教案 2

  教材分析:

  《题西林壁》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这首诗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蹊径,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山感受。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3.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4.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教学重点、难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3.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谁去过庐山或看过庐山的风景片吗?请简单地介绍一下庐山的风景或景点的名称。

  2.庐山的瀑布气势磅礴,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有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不仅瀑布有名,山也特别有名气,李白以庐山的山为背景还写过一首另一首诗《望庐山五老峰》中有一句: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3.同样以庐山为背景,不同的诗人,就会有不同的感受。苏轼就曾经写下了五首庐山记游诗,还将最后一首题于西林寺的墙壁之上,这首诗就是——《题西林壁》。

  二、解诗题,知作者(板书课题:题西林壁)

  1.简介:当时题壁诗盛行,因为雕版印刷能力有限,大量诗歌不能刻印出来,于是题壁就成了诗人“发表”作品的途径之一。因为题壁简单易行,只要把作品写在墙壁上,天南海北的过往行人过而读之,就可以传播开来。

  2.诗题

  3.作者

  三、读正确,明诗意

  1.听录音读

  2.指生读

  3.师生合作读:生读前四字,师读后三字,交换角色再读。

  4.齐读。

  5.诗意

  四、入诗境,悟诗情

  1.这首诗写了什么?请你轻轻地读一读,认真地想一想,然后和同桌交流。

  2.老师提三个问题,如果能答出来,就说明这首诗大体读懂了。

  题一:这首诗中藏着几个方位词,找出来。

  (板书:横侧远近高低)

  题二:作者欣赏庐山是不是真的横着看,侧着看,远处看,近处看,高处看,低处看?这些方位词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板书:角度不同)

  角度不同,景色怎么样呢?从诗中找证据。(远近高低各不同)

  (板书:景色不同)

  小结:苏轼不愧为大文豪,诗的前两句用14字就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看的角度不同,看到的景物就完全不一样。

  题三:作者为什么“不识庐山真面目”?

  此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小结:看来要想了解全面,就要超越狭小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引导回答:因为我身在庐山中,视野狭窄,只能看到局部,不能看到全面。

  五、诗意引申

  1.师举生活实例1:一位同学放学校外等车远观学校教学楼……于是,他轻轻地吟诵道:

  (引读)不识庐山真面目——

  2.师举生活实例3:以《背影》为例,引出不识“父爱”真面目,只缘身在”父爱”中。小结:诗中的.“山”不是指庐山了,这个“山”可以是指一样东西,也可以是指一件事情,更可以是指一个人。

  3.同学们有没有碰到过“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情况?举例说一说。

  (逐一事例引读)不识________真面目——

  4.这首诗不仅仅感受到了庐山景观的奇丽,还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人生哲理?

  引导理解:人们所处地位不同,看问题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片面性。预知事情真相与全貌,需全面了解。

  四、全文总结

  小结:写庐山诗,大都从不同角度赞美庐山美景,作者却另辟蹊径,由自己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的景象完全不同得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人生哲理。这是作者的巧妙之处,是这句诗成为千古绝唱的妙招。

  五、拓读古诗

  古诗欣赏

  《题西林壁》教案 3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属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二组课文《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本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教学内容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的意境,明白古诗阐述的道理。

  3.学会观察的方法,乐于把观察所得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方法:

  熟读、简析、体情、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大家都旅游过哪些地方?

  (板书:庐山)(生跟读两遍。)

  2、请学生自己谈谈对庐山都知道些什么?(指名说)

  3、庐山是历史文化名胜。九百多年前,宋朝著名诗人苏轼花几天时间游览庐山,对庐山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他感受颇多,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写下了一首诗。这首诗就是:《题西林壁》

  二、自主探究

  1、看课题(结合注释理解题目意思)(板书:解诗题)

  2、你们了解苏轼吗?(指名说)(板书:知作者)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诗词造诣很高。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请同学们大声读,等会老师要请一些同学来读。(指名分行读)

  强调岭ling 峰feng 壁、缘,还有同学想读吗?那就全班一起读吧!

  3、谁能说说诗句的意思?请同学结合注释或通过查字典,来理解句子,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打上“?”。

  三、合作交流

  1、谁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指名说)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中互相解决问题,看看哪个小组解决的又快又好!

  2、哪个小组可以说说诗的意思?

  3、(解释第一句)知道岭和峰的区别吗?(学生画岭和峰图)

  4、弄懂了吗?那同桌互相说一说这一句的意思。

  5、那从远处和近处看又有什么不同吗?谁能说说这句的意思?

  6、学完前两句,你有什么疑问?(为什么看庐山不一样呢?)

  7、答案就在诗中,快读读吧!谁知道原因了?快来说说!

  8、“之所以______是因为______”句式练习说话,再倒过来说“因为______所以______”

  9、谁能把整首诗的意思完整的说下来?同桌先是着说说吧!(指名说)(板书:理诗句)

  10、说的真不错,让我们再来读读诗吧!

  四、拓展阅读。

  1、“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就不同。”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举个例子说一说。(指名说)

  2、我们评价一个同学时,应该怎样看?(是只看他缺点,以此评价他呢?还是只看他优点呢?)要从不同解度看。

  3、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画杨桃》,还记得课文讲了一个什么道理吗?

  4、那你认为怎样看才能看清楚庐山的真面目呢?(指名说)

  5、是呀!就像下象棋,围观的人总比下棋的人看的清楚,这就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6、现在就让我们饱含感情,读读这首蕴涵深刻道理的诗吧!(齐读)

  7、想试着背背吗?你可以选择独自背或同桌背,看谁背的既快又有感情。

  8、我们全班来一遍吧!已经会背的同学可以合上书背,不会背的.同学请你看书读。(齐背)

  9、老师这里还有几首描写庐山的诗,请读一读吧!

  初入庐山

  苏轼

  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 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自昔怀清赏,神游杳霭间。 如今不是梦,真个是庐山。

  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 可怪深山里,无人识故侯。

  登庐山怀李十使君渤

  10、古诗虽然学完了,但是老师希望下课后,同学们能收集、了解更多关于庐山的诗。

  教学反思:

  教学《题西林壁》,这首诗诗句意思浅显,学生看看注释就能大致读懂字面的意思。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学会“缘”字。

  2、背诵《题西林壁》。

  3、读懂词句意思,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富有哲理的诗句。教学重点难点则为:理解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句所蕴含的哲理,从中获得启示。针对我校学生特点和一些语文教师对古诗教学难以把握的情况,课前我设计的教案尽量简洁、步骤清晰,以期给出一个可以参考的操作模式:一、解诗题(结合注释)二、知作者(包括一定程度的写诗背景);三、理诗句(小组合作学习古诗,知大意,如利用字典、课后注释来理解这首诗歌);四、明诗理(结合说实际和上学期课文《画杨桃》理解,感悟道理:从不同角度观察,结果是不一样的)。

  《题西林壁》教案 4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借助插图、展开想象,并运用增、补、调、换四种方法理解古诗,体会诗句的意境。

  3、习得观察方法,明白古诗蕴含的道理。

  4、指导背诵《题西林壁》。

  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让学生掌握理解诗句的方法。

  教学难点:

  明白古诗蕴含的道理。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望庐山瀑布》引入,板书课题

  二、初读

  师:请大家自由读、读准字音、把古诗读通顺。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古诗,纠正读音。)

  师:读好一首古诗,还要注意停顿和节奏的划分,大家边听老师读,边在自己的书上划分节奏,好吗?(PPT投影节奏划分)

  生根据节奏自由读 指名读 齐读

  三、理解

  (一)借助题目悟方法

  师:孩子们,要想看懂一首古诗,首先要理解它的意思,请大家说说平时是用什么方法来理解诗句意思的?

  请看这首古诗的题目:题西林壁(指题目)(借解释小结方法)

  板书:增 补 调 换

  (二)运用方法学诗句,感受庐山的千变万化

  师:孩子们,我们一起来读读古诗的第一二句:(齐读)

  请大家按照刚才小结的理解诗句的方法,学习小组之间讨论讨论这两句诗的意思,要是能把用到的具体方法跟同学说说就更好了!开始吧!

  师巡视,倾听、指导。

  师:同学们讨论得很认真,谁来结合理解古诗的方法,说说第一句的意思?

  补充解释:看课文插图,理解“横看”“侧看”

  谁来继续结合理解诗句的方法说说第二句的意思

  请大家看看课文插图,展开想象,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庐山

  生充分观察课文插图,说出自己看到的景象

  是呀,难怪诗人说庐山:(齐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PPT)

  想再看看庐山吗?(出示一组庐山图片)

  能再说说庐山给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吗?

  能带着你的感受再读这两句诗吗?(个别读)

  师:是呀,这些都是诗人游览庐山看到的景色。(板书:景)

  只要诗人站在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角度,就会看到庐山不同的样子,所以观察庐山的角度远远不止文中提到的六个。

  自古以来,有不少文人墨客游览庐山,写下了他们的感受,我们去看看诗人眼中的庐山,感受庐山的千变万化:(师大约讲解诗意)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所以,难怪诗人说庐山:(齐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请大家闭上眼睛,边读边在头脑里想象庐山的样子,把你最喜欢的那幅庐山风景画读出来……

  (三)活用方法悟诗情

  庐山的景色真是让人目不暇接!所以诗人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齐读)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请大家继续用刚才理解诗句的方法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师:诗人已经看到庐山这么多不同的景色了,为何它还说看不清庐山的真实面目呢?

  生:因为他身在庐山之中,视野太狭窄,所能见到的只是庐山的局部

  师:所以这两句诗的解释中,我们还可以用“补”的方法,把原因补充得更加具体——

  生:(补)我看不清庐山的真实面貌,只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太狭窄)

  师:那该站在怎样的角度才能看清庐山的全貌呢?

  生答:应该跳出庐山,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俯览整个庐山

  师:所以诗人说:(齐读)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请大家再读读这首诗,从这首诗中,大家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生说:我明白了要从多个角度观察事物、处理问题,这样才能客观、全面。

  师:是的。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多个角度,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这也就是俗语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谁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哪些课文正好说的也是这个道理?(《画杨桃》)

  能举个生活中的例子说说吗?(下棋、同学之间吵架)

  师:诗人游庐山,把自己的所见、所感都写下来了,让我们不仅欣赏到了庐山的美景,还让我们明白了生活中的道理。(板书:道理)

  像这样的诗,我们可以叫它哲理诗。

  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庐山,欣赏庐山的美景,把这首诗美美地读一次。

  (指名读、小组读、分角色读、全班齐读)

  《题西林壁》教案 5

  教学目标:

  ★会本课生字,理解“识”,“缘”,“真面目”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默写本诗。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看待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及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

  学习古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

  感悟品味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流程:

  (课前组织学生分组赛诗)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诗这种体裁,语言精炼,所表达的情感却十分丰富,读起来还琅琅上口,所以深受大家的喜爱。今天老师还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古诗,宋代苏轼写的《题西林壁》。(课件出示课题)

  二、读题、解题。

  齐读课题。结合书下注释帮助学生理解“题”“西林”的意思。

  [在学习中渗透方法,可谓潜移默化。]

  三、简介作者苏轼及写作背景

  师生共同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1、有关苏轼的自然情况及写作风格。

  2、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及庐山的有关情况。

  3、教师讲述苏轼少年时代“发奋识尽天下字,立志读遍人间书”的轶闻趣事。

  [通过交流,达到了学习资源优化组合。同时课内外有机结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体现了大语文观下的`语文教学。]

  四、初读课文,感知美

  师:通过汇报资料,相信你们对作者苏轼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么他写的这首《题西林壁》,距今已有920年了,为什么仍被历代的人们所喜爱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的。

  1、学生自由反复读古诗。说说诗中的庐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读后谈感受,初步感知庐山的美。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读书,让学生在反复感受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走近庐山,感知庐山的美。]

  五、分组自学,理解美

  1、根据我们以前学习古诗的经验,大家说说我们该怎样学习这首诗呢?(学生说出学习方法,课件出示:读诗句—解诗意—悟诗情—入诗境)

  2、分组合作,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有学习方式细读古诗,遇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

  [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既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六、汇报交流,感悟美

  (一)交流第一、二行诗句

  1、学生汇报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2、结合“横看”和“侧看”的不同感受,让学生发挥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庐山的“岭”和“峰”是什么样子的,感悟庐山的美。

  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这两句诗,读出庐山的不同姿态。

  4、引导学生发现这两句中三组反义词(横----侧,远----近,高----低)的运用,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

  (二)交流第三、四行诗句。

  1、学生自由表达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2、针对学生理解上遇到的困难,结合辞海中的义项,帮助学生选择“只”“缘”在诗中的正确意思。

  3、结合“真面目”字面的意思,讨论: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从而帮助学生体味诗所蕴含的道理。

  4、引发创造。引导学生像诗人那样用诗句说明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学生根据诗意改诗,既使所学的知识得到迁移,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5、议一议:从这首诗你能感到作者苏轼是一个怎样的人?

  6、说一说:联系实际并结合诗中所表达的哲理,说说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看人、看事、看问题呢?

  7、朗读第三、四行诗句。

  (三)学生根据诗意绘画,通过展示内化诗意。

  [这样理论联系实际,既深化了对古诗的理解,又提高了认识水平,同时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七、个性诵读,表达美

  1、教师语言激励,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假如你就是苏轼,看到庐山峰峦奇丽,云雾缭绕,山中溪水潺潺,鸟语花香,宛如仙境一般,你的心情怎样?怎样读才能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呢?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组内交流体会。

  3、引导学生谈感受,结合感受进行个性化朗读。

  4、教师示范读(配乐配像)

  5、学生再读,读出诗的韵味。最后齐声吟诵。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阅读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学生入情入境地吟诵,使理解更上一层楼。

  八、聆听歌曲,欣赏美

  师:有的时候古人根据自己的兴致,把诗词配上曲子唱出来,更能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境,想听听吗?(课件播放歌曲《题西林壁》)

  [古代的诗歌往往被谱成曲子广为传唱,现代人也愿意运用古诗填词作曲这又为我们学习古诗提供了一个有趣的渠道。学生们陶醉在优美的音乐中达到激情引趣的目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已经将诗意了然于胸。]

  九、默写古诗

  1、引导学生发现本诗中容易写错的字,同时指导学生将这些字书写到黑板上的田字格里。

  2、一名学生板前示范,其他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抄写,可默写。

  [既积累了语言,又使学生的记忆能力得到了训练]

  十、总结全文,升华美

  师:(看板书总结)这是一首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前两句写作者看到的景色,(板书:看景)

  后两句是作者由景所悟出的道理。(板书:悟理)作者借欣赏庐山的感受,告诉我们无论看人、看事、看问题都要多角度,多侧面地去观察、去体会,这样才能得出一个比较全面、公正的评价。

  [通过总结,使学生由表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十一、拓展延伸,积累运用

  1、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游览过庐山、赞美过庐山,除了这首诗之外,你还知道哪些诗人写过庐山。生:我知道李白写过《望庐山瀑布》

  2、老师也收集了几首描写庐山的诗给大家看一看。(课件出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李白的《望庐山五老峰》;陶渊明的《饮酒》;苏辙的《游庐山山阳七咏》;毛泽东的《庐山仙人洞》)。

  3、挑选一首觉得写得好的泳庐山诗抄下来背一背。

  (课件出示作业:

  (1)以“我眼中的苏轼”为题办一份手抄报。可以写他的诗、词、散文,也可以收集他的轶闻趣事。

  (2)收集一些富有哲理的小诗,抄一抄、背一背,体会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3)写一写你这节课的感受和收获。)

  [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补充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素材,既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也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同时课内向课外延伸,让每个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看景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悟理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教案 6

  【教学目标】

  要求掌握文中字、词、句的意思;

  能够熟练背诵并默写诗篇,让学生了解语感对学习语言的重要性。

  理解诗中所蕴含的哲理: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理解诗中所含哲理,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风景画、录像、实物投影仪、实物:三棱柱

  【教学过程】

  一、场景设置

  在教室里悬挂以山为主题的国画,同时包括风景画。

  二、导入

  引入新课

  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同学们都知道哪些风景名胜,说说看。

  生说风景(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

  师:同学们说了不少,我也向大家介绍一处风景。(放映庐山录像)(目的:让学生对庐山有初步认识,吸引学生注意力)

  师:看了以后,你觉得庐山怎么样?

  生谈感想(目的:使学生对庐山的感性认识进行梳理,同时巩固认识。)

  师:的北宋诗人苏轼在观赏了庐山后,写下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诗篇——《题西林壁》。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古诗(板书诗题)

  三、讲解

  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师:请同学们自读古诗,并把不认识的字勾出来。

  齐读古诗,纠正读音。

  师:我知道班上的同学朗诵的能力非常出色的,能不能为老师朗诵一次。

  生读古诗,对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重点:卷舌音、平舌音)

  范读古诗,讲读法。

  师:同学们朗诵得不错,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顿就更好了。可别小看停顿,在古诗中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一句诗中每两个字一停顿,最后三个字连着读。大家愿意听老师按照这个规则朗诵一遍吗?

  师配乐朗诵古诗

  现在请同学们在每句诗的停顿处用“/”作上标记

  师:请同学们再来朗诵一遍,注意停顿。

  生齐读古诗(配乐)

  明确学习任务,组织自学。

  师:在这堂课中我们要完成以下的学习任务(出示学习任务),请读一遍。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完成学习任务?(激励学生)好,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完成前四项学习任务。如果遇到了难题可以向老师,同学求助。(合作学习,课堂预计:自学过程中,学生在解释诗时会不知道如何下手;解决办法:讲学法,我们在解释古诗时,通常要使用拆分法,所谓拆分法,就是将一句诗分成若干个部分分别加以解释,然后将这些解释联系起来。同时你还必须联系整首诗的内容来解释,举例说明。)

  生自学,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出示相关资料(资料:苏轼个人情况。西林寺。)播放庐山风景。

  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成果。

  师:你们的任务完成了吗?

  生汇报。

  师:那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

  生提问,师组织互助解疑。

  巩固

  师:我们再来领略一下庐山的风光。我希望同学们边看就边想我们学的这首诗的内容,找一找片子中的峰、岭。

  生观看录像。

  师:在看过了美丽的庐山后,我想请一位同学来判断一下黑板上的图形哪一个是山岭,哪一个是山峰,现在请同学来朗诵这首诗。(引发感情:在朗诵这首诗时你可以想象一下庐山的面貌;成片的'云雾遮挡着连绵起伏而又挺拔陡峭的庐山,庐山时隐时现,看到如此美丽的风景,你非常的高兴,于是就朗诵出这首广为流传的《题西林壁》)

  分析古诗结构,引导学生体会古诗所说的道理。

  师:看得出许多同学都想来朗诵,那就请同学们一起朗诵。但在朗诵这首诗时,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一般来说,古诗可分为两部分——所见和所感。同学们在朗诵时看看这首诗中哪一部分是写诗人看到的?哪一部分是写作者的感受的。(学生朗诵时出示课件)(前两句是写诗人看到的,后两句写感受。)诗人向大家描述了他眼中的庐山,可是诗人眼中的庐山却有不同的样子,这是为什么呢?对此诗人是怎样解释的?(只缘身在此山中)为什么处于山中就看不清庐山的全貌呢?(提示:诗人站在庐山的正面,只能看到它的正面,而山是不是只有一个面呢?所以无论诗人从什么角度看庐山,都只能看到庐山的一个——部分)

  背诵

  师:下面请同学们背诵这首古诗。

  生背诵古诗(出示课件)

  师检查背诵情况

  总结

  师: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在庐山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庐山也不相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观察事物时,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样子会不同。现在,我要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大家在听故事时要想一想故事中的人物错在那里。

  师讲故事《盲人摸象》

  师:请同学们说说这四位盲人他们错在那里?

  结束

  师:请大家对照学习任务自己检查一下是不是都完成了。(出示学习要求)生检查。诗人苏轼通过观赏庐山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了解一个事物就必须全面的进行观察,不能只看一面。其实,许多道理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希望同学们也做个有心人,从生活、学习中找道理,学道理。好吗?

  《题西林壁》教案 7

  一、教学目标

  1、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 抓住关键词句,读中感悟,理解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思想感情。

  3、 复习以前学过的古诗。

  二、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导入

  同学们,你们以前学过那些古诗啊,还记得吗?谁来背给大家听听?(学生踊跃背诗)

  2、 读题

  真不错你们会背这么多的古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古诗——《题西林壁》(齐读课题)

  3、 解题

  你们知道吗?《题西林壁》中的“题”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那么整个题目的意思你知道吗?(在西林寺的墙壁上题诗)

  4、 介绍题壁诗

  (二)学习古诗

  1、 过度

  是谁在西林寺的墙壁上题诗呢?(苏轼)那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苏轼的这首题壁诗。

  2、 自由读诗

  3、 读完了这首古诗,你有什么体会啊(自由说说)

  4、 解读第一句

  a.出示句子

  b.指明朗读

  c.我们伟大是诗人是从那些方面来写庐山的,请找出这句话中表示方位的字词

  横:正面;侧:侧面;远、近、高、低

  d.从正面看到的庐山是怎么样的?侧面呢?……(展示课件)

  e.此时你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f.庐山是如此雄伟、壮丽,你们能用自己的朗读表达出来吗?(自由读——指名读)

  g.作者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却不同,你们有没有碰到过这种事情啊,举个例子说说。

  5、 解读第二句

  a. 你们认为作者看清楚了庐山的真面目吗?为什么?

  b. 出示第二句,解释“缘”的意思。

  c. 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d. 是小结:我们看事情也一样,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看待事情要看全部,不要片面化。

  (三)背诵古诗

  1、 自由读

  2、 指明背诵:不会背的可以跟着轻声的读,会背的可以轻声的跟着背。

  3、 齐背

  (四)拓展训练

  1、复习:我们以前还学过哪些描写庐山的古诗?

  2、课后自己找一找还有那些古诗是描写庐山的?

  《题西林壁》教案 8

  教材分析:

  《题西林壁》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古诗两首》中的其中一首。这是苏轼在游历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在诗中,作者通过对庐山雄伟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抒发了他“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感慨,其实就是告诉了我们这么一个道理: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实事求是地去分析问题。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于学习古诗已初步掌握了基本步骤,即:读——解——悟。而本诗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较难掌握,需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理解得更透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教会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够默写出来。

  2、教会学生说出诗句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懂得诗中蕴含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2、培养学生根据字面意思想象诗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能够将全诗背诵并默写下来。

  教学难点:

  让学生懂得体会诗中所含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思想。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爬过山?请曾爬过山的同学说一说自己爬上山顶后看到的景象和在山下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样。

  2、引入课题:是啊,山上看到的村庄还是原来的那个村庄,但是为什么会有不一样的景象出现呢?大文豪苏轼也有过和你们一样的经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苏轼写的一首诗《题西林壁》,看他是怎么为我们解开这个疑惑的。(板书课题)

  二、解题

  1、齐读课题

  2、请同学们结合课文的注释,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设想:可能有同学不懂“题”的意思,可让同学们先组词,比如“题目”“题写”“问题”等,结合古诗,选择正确的译义。)

  3、板书课题意思:题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文。

  三、初读诗文,感知节奏

  1、请同学们用学过的朗读古诗的方法自己默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2、教师范读。要求:同学们在听时要注意老师的节奏,在停顿的地方用“/”作上标记。

  3、全班朗读,教师纠音。注意卷舌音平舌音的'正确读法。

  4、鼓励个别起来展示读,大家一起纠音、评价。

  过渡:同学们已经会读这首诗了,但是你知道诗中写了什么吗?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它的意思

  四、学习第一、二句诗意

  1、全班朗读这两句。

  2、猜想诗意:根据自己的理解,同桌间互相说说你猜到的这两句诗的意思。

  3、谁来把自己理解到的诗意说一说?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答板书诗句意思: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庐山却变成了一座山峰,高大陡峭。从远处看、近处看、高处看、低处看,景象都各不相同。)

  4、在这两句诗中,它告诉了我们什么?

  庐山千姿万态,从每个角度都看到不一样的景象。(有岭又有峰)

  5、延伸:学到这里,你是否想起,我们在上一学期也学过这种描述了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发现不同的样子的文章?

  (引导学生说出《画杨桃》中的话:“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就不同。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五角星。”)

  6、谁来把庐山不同的景象画一画?(给时间让学生作画,画完后展示、评价)

  7、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

  过渡:就那么一座山,为什么作者会看到好多不同的景象呢?(引导学生说出最后一句诗)

  五、学习第三、四句诗意

  1、全班朗读这两句。

  2、请你根据注释猜想一下这两句的意思。

  3、请你说一说,在这两句来应该注意哪些字的解释?

  识:认识;清楚。缘:因为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4、谁来把自己理解到的诗意说一说?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答板书诗句意思:认不清庐山真实的景色,是因为我就身处在庐山之中啊!)

  5、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

  六、深入体会

  1、诗人这样多次、多角度地看庐山,为什么还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引导学生说出最后一句诗)

  2、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3、教师归纳:诗人觉得没能够认识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本身就处在庐山之中,只看到庐山的局部。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到庐山的全貌了。

  4、读一读,比一比,说一说前两句与后两句的内容有什么不同?(前两句写看到的景象,后两句写自己的感受。)

  七、拓展

  1、从这首诗中,你觉得作者是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路呢?

  (教学设想:生或会回答“看景象要看全面”、“看待事物要讲究方法”、“不要置身在景物之中只看它的局部,要站在高处看它的全貌”、“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会有不同的发现”等)

  教师作归纳:这就是我们俗话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像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一样,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实事求是地去分析问题。即:我们要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

  根据学生的作答板书:横看-----岭

  远近高低各不同

  侧看-----峰

  不识真面目当局者迷

  只缘在山中旁观者清

  2、谈感受:你能不能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说一说,你平时遇到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情况。

  八、熟读背诵、默写

  1、请你把自己当做诗人,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练习背诵

  ⑴同桌间互相练习背诵。

  ⑵分组竞赛背诵。

  ⑶师生互背:

  ①教师出上一句,学生对下一句。

  ②教师说意思,学生对出相应的诗句。

  ③将诗句顺序打乱,让学生衔接上句或下句,做到倒背如流。

  ⑷谁愿意站起来给大家展示你的背诵?

  ⑸自评、共同评价背诵情况。

  3、练习默写

  ⑴先说一说,在默写时要特别注意哪个字的书写?“峰”不要写成“锋”,“各”不要写成“个”,“缘”的右边上头不要写成“互”。

  ⑵学生练习默写。

  ⑶谁愿意上黑板来展示你的默写?

  ⑷共同评价默写情况。

  九、总结、延伸

  1、学了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

  ⑴指名作答诗句的意思。

  ⑵指名谈出诗中包含的道理。

  ⑶谈一谈你对庐山的了解。

  2、提升感情:从诗中,我们知道,庐山是一个雄奇壮观、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所以苏轼通过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并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它的奇特景象。希望同学们也能够像诗人一样,对祖国的美丽河山有所感、有所悟,将你的心得体会记录下来。

  十、布置作业

  1、默写古诗。

  2、解释“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

  《题西林壁》教案 9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题西林壁》古诗。

  3、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4、体会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苏轼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我们的祖国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由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大量的赞颂祖国大好河山的佳作,你们都积累了那些有关这方面的古诗呢?

  师:著名的北宋诗人苏轼在观赏了庐山后,写下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诗篇——《题西林壁》。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古诗(板书诗题)

  二、初学感知

  师:请同学们自读古诗,把不认识的自勾出来。,

  指名读。正音

  再来读一遍,注意停顿。

  三、理解感悟

  师:这首古诗,同学们都读熟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

  师生共同概括:

  (一)、解诗题,知作者

  说一说这首诗题目的意思吗?

  说说关于苏轼的了解

  (二)、抓字眼,明诗意

  指名读古诗。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师:庐山只有一座,怎么在苏轼的眼中会呈现出这么多种形态呢?

  师:你们真是爱思考的好孩子。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

  《题西林壁》教案 10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苏轼富有哲理的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庐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唐代大诗人李白来到这里写下了《望庐山瀑布》宋代大诗人苏轼来到这里写下了我们今天要学的古诗《题西林壁》(板书)

  二、回忆学法。

  还记得我们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吗?

  三、学习古诗。

  (一)知诗人。

  (二)解诗题。(并介绍“题壁诗”)

  (三)明诗意。

  1、请同学们反复朗读,一边读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2、与周围同学交流一下你的收获。

  3、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你能告诉我们横着怎么看吗??那什么是山岭?什么是山峰?

  同学们的描述不够形象,有哪位同学能用简笔画表达出来?

  你能根据你的理解读一读这两名诗吗?

  4、苏轼看过庐山不同的姿态后,发出了由衷的感慨……。

  你能用“之所以……是因为……”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反过来说一说。

  根据你的理解读一读这两名诗。

  (四)悟诗情。

  庐山的确很美。横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侧看,奇峰陡峭;远看,隐天蔽日;近看,危崖险岩;在高处俯视,深沟幽壑;在山下仰望,重峦叠障。可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还是险峻?正如苏轼笔下的《题西林壁》。

  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也想读一读,请你闭上眼睛,让我们随苏轼一起去游庐山。

  刚才那一瞬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当在诗人苏轼面对如此美景时,内心又是怎样一种情怀呢?

  你能用朗读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情感吗?

  (五)明哲理。

  你能想个办法,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还记不记得学过的《画杨桃》一课,揭示了什么道理?

  在生活中,你遇到或听说过这样的情况吗?

  其实它还可以用在学习上,与别人交往中。像评价我们周围的同学呢?是看他的优点呢?还是看缺点呢?看待别人是这样,评价自己也是如此。只有全面客观地认识了自己,才能取长补短,使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

  四、总结全文。

  1、想一想苏轼怎样才写出这首古诗的?

  2、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题西林壁》教案 11

  教学目标:

  1、能感情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2、了解诗句的意思。

  3、体会诗中所包含深刻哲理。

  教学重难点:

  1、通过理解诗意,体会诗中所包含的深刻哲理。

  2、背诵并默写古诗。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热爱古诗文。

  2、学会全面地看待问题。

  教具准备:

  写有练习题的幻灯片

  教学设计:

  一、 导语(由介绍诗人入手)

  师: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光辉灿烂、历史悠久,灿烂的古文化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值得后世人们的不断探索,反复学习。而古诗文则像是这个巨大宝库中的一颗璀灿的明珠,熠熠生辉,永放光芒,创造出这光辉文化的先人们更是名垂千古,令人佩服,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认识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出示:宋 苏轼)

  1、 简介苏轼(重点介绍他的成就及诗风)

  2、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其中的`一首诗。(出题解题)

  3、 简介诗的生成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体会意境)

  在苏轼四十九岁时,当时已经被贬到黄州做官的他再次被贬到汝州,在去汝州上任时,途经江西庐山,庐山的奇美秀丽景色让他诗兴大发,作了五首记游诗,这首是最后一首。

  二、 学习古诗

  1、 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同桌互读,检查预习情况,互相指正。

  (设计意图:因为本首诗没有生字,学生完全有能力做到相互间指正,读好,也能落实互相学习的习惯与能力培养。)

  (2)指名读,师作适当的鼓励评价。

  (3)全班齐读古诗。

  2、 再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a、根据“注释”试着说说每句诗的意思。(小组要说明自己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

  b、在学习过程中,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大家一起解决。

  (师巡视,对各小组的学习作必要的指导。)

  (2)反馈小组学习情况

  师:刚才大家的讨论非常热烈,现在老师想听听来自各小组的汇报,告诉老师你们读懂诗意了吗?小组运用了什么好办法理解诗意的?

  (指名各小组代表说,交流学习古诗的方法,及时表扬、推荐好的方法)

  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抓住“岭”、“峰”的不同概念体会庐山景象的多变。让学生运用简笔画描述。

  岭

  峰

  (根据学生的感知特点,形象认识能较快帮助他们区分理解。)

  出示小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表示“看”的词语

  在远处_______,在近处______,在高处_______,在低处______,庐山的景象各不相同。

  (此项练习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快速理解诗意,降低理解难度,同时又落实了语文知识的积累与运用。)

  (2)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庐山的变幻莫测)

  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指名读读这句诗,并说说诗意。

  理解“缘”并指导写法。 纟 缘(右上部分是两笔:撇折 横折)

  师:此山是指哪儿?作者为什么会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生:因为他就在庐山之中。

  生:因为他就在庐山之中,所以视力受限,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

  生:因为他离庐山太近了

  (2)指导朗读,要求读出作者感慨的语气。

  3、 复读古诗,结合实际体会诗中所含的哲理。

  (1)师:同样的一件事物,可是在不同的角度却有着不一样的样子,你们有过和作者一样的感受和经历吗?

  (生结合实际举例说说)

  那么,你们认为作者仅仅只是在说庐山吗?你们从中受到什么启发了吗?

  (有了前面的例子作铺垫,学生很快就能说出:要想全面认清一个事物,必须要全面地、客观地认识,多角度观察。)

  (2)出示练习2

  看不清庐山的真正面目,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我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就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悟出的道理)

  (设计意图:强化难点的突破,变深奥的道理为学生的内化动力。

  (3)指导朗读。

  4、 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5、 小结。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横 岭

  峰 侧

  各不同

  远近

  高低

  全面地、客观地

  《题西林壁》教案 12

  教学目标:

  1、能用自我的话或自我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能借助词典等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诗中的词句。

  3、背诵古诗,对重要词句能够默写。

  4、体会富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5、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象。

  2、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1、团体背诵《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今日我们还要学习一篇关于庐山的诗《题西林壁》(板书)。让我们随着诗人苏轼一齐,到庐山去领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风光。

  二、了解诗人,理解题意。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谁能把课前预习到的有关诗人的情景向大家介绍一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是写下的五首游记之一。

  2、交流对题目《题西林壁》的认识。

  题:书写。

  西林:在江西庐山后。

  壁:墙壁。

  教师简介题壁诗构成的原因。

  三、精读古诗,理解诗意。

  1、教师泛读。

  2、学生结合注释,自由阅读,自主思考。

  3、指名读诗,正音。

  4、团体交流,能读懂哪些还有哪些读不懂教师相机进行一下指导:

  (1)在学生感知庐山之美时,教师可出示庐山不一样角度看到的不一样图片,引导学生用学过的词汇来表示“远近高低”所见的不一样形态,并用简笔画的形式画一画。

  横:连绵起伏、层恋叠嶂

  侧:高耸入云、高峻挺拔

  远:群山环绕、重峦叠嶂

  近:奇峰罗列、危峰兀立、奇峰突兀

  高:云雾缭绕

  低:高耸入云

  (2)引导学生说一说庐山的'景色给人的总体印象是什么雄伟壮观,千姿百态(板书)

  (3)引导学生读中发现一个问题:观察的角度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最终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可回忆课文《画杨梅》和“盲人摸象”的故事。

  (4)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前两句。

  (5)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品读三、四句。重点理解“缘”的意思。师生采用问答式反复朗读这句,深层思考:为何身在庐山,却不识庐山真面目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高有高的局限性,低有低的局限性,站在任何位置都有局限性,仅有把各处的景色综合起来,才能看到庐山的全貌,这正是“当局者谜,旁观者清”。(板书)所以我们要想对事物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就要多听一听他人的意见。

  (6)引导学生品读名诗佳句: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三、吟诵古诗,品悟诗境。

  1、教师提示读诗方法,并进行朗诵示范,指名说说怎样把握诗歌节奏(重音与停顿)。

  2、学生自由朗读,引导学生在联想中品味。

  3、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这首诗。作者喜爱庐山,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象留恋往返。此刻,让我们用自我喜欢的方式读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四、总结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仅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色的赞美,更包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

  五、作业

  1、背诵、默写《题西林壁》。

  2、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样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意思。

  教学总结

  教学时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选择适合自我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培养学生的学习本事;以学定教,边学边质疑,以学生问题为主线组织教学,引导领悟到道理时由看山到看事,由正面到反面,层层深入。

  学生经过进取的思维和情感活动的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运用电教创设良好的情境,让诗中的画面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从而体会是人的感情,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再现。

  《题西林壁》教案 13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能借助词典等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诗中的词句。

  3、背诵古诗,对重要词句能够默写。

  4、体会富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5、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象。

  2、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你们平时到公园或其他名胜古迹游玩,有没有注意到在树杆上、竹子上、柱子上和墙壁上有些什么东西?

  学生说出“某某到此一游”……

  2、师:是啊,在公共场合,这是破坏环境的行为,我们可不能做呀。可是在古代,这却是发表作品的一条途径呢。古代的酒楼、驿站、寺院等地,大多有一处粉刷不错的墙壁,专供文人墨客题咏留名。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是宋代诗人苏轼留在一座寺院的墙壁上的。(板书课题)

  3、大家看课题,对照文中的注释,谁来跟我们说一下课题的意思呢?

  学生回答。

  4、师:大家说得对,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篇发表在寺院的古诗说了些什么。

  二、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庐山的风景录像。看了这段录像,大家对庐山有怎样的印象?

  学生说出“庐山真雄伟”、“山峰连绵不断、高低起伏”……

  2、师:大家观察仔细,说得不错。我们再来看看作者眼里的庐山又是怎样一种情形呢。请大家朗读课文,对照注释,试着翻译,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学生反复自由诵读,划词语。

  3、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大意,然后请同学们评一评,看是否把诗中的景象和作者的感受说出来。

  三、体会诗境,感悟道理

  1、教师配乐诵读,学生思考:作者是站在一个地方来观察庐山的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2、学生回答:

  从“横”、“侧”、“远”、“近”、“高”、“低”几个字可以看出诗人每到一个地方都在仔细地观察、欣赏。

  3、师:“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意思大家都了解,可是,谁能明白这种现象呢?请大家伸出自己的手掌,从正面和侧面观察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学生照做,发现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事物会看到不同的模样。教师引导学生明白该诗句的意思。

  4、学生想象“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画面。

  5、分组讨论下面几个问题,然后交流:

  ⑴庐山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为什么始终看不出呢?

  ⑵从诗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大家想想看,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⑶“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各不相。”你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吗?举个例子说一说。

  四、指导朗读,背诵古诗

  1、师:这么富有哲理的一首古诗,我们是不是应当把它背诵下来呢?背诵的诀窍就是多读,在读的时候,要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的朗读方法。如诗中的“岭、侧、峰、低、各、同、山、目”要适当延长声音;“远近高低”都是重音,但也要读出起伏;“真”、“只”要读重音。

  2、分组竞赛背诵古诗。

  3、抄写古诗,提醒学生要书写正确、规范。然后试着默写课文。

  《题西林壁》教案 14

  教学目的、要求:

  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题西林壁》。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题西林壁》。

  难点: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课前准备:小黑板一块。

  实施教学的主要方法:师生交流互动。

  教学过程:

  (一)、激趣谈话,揭示课题:

  1、回顾上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课文?(观潮、雅鲁藏布大峡谷、鸟的天堂、火烧云)

  2、江湖,峡谷,榕树,鸟儿,美丽的晚霞等等这些美好的景物就像一幅幅图画,使人回味无穷!

  3、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同学还去过哪些风景名胜,看到过哪些美好景物呢?(……)

  4、同学们说了不少,今天我也向大家介绍一处风景。(庐山)看看我们的伟大的北宋诗人苏轼他是怎么来写庐山的!板书课题:题西林壁

  (二)、初读古诗,凭借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并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作上记号。

  (三)齐读古诗,纠正读音。

  (四)、范读古诗,讲读法。

  同学们朗诵得不错,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顿就更好了,可别小看停顿,在古诗中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一句诗中每两个字一停顿,最后三个字连着读,大家愿意听老师按照这个规则朗诵一遍吗?现在请同学们在每句诗的停顿处用“/”作上记号。

  小黑板出示: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五)朗诵分析古诗并背诵:

  1、师:看得出许多同学都想来朗诵,那就请同学们一起朗诵。但在朗诵这首诗时,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一般来说,古诗可分为两部分——所见和所感。同学们在朗诵时看看这首诗中哪一部分是写诗人看到的?哪一部分是写作者的感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看到的,后两句写感受。)诗人向大家描述了他眼中的庐山,可是诗人眼中的庐山却有不同的样子,这是为什么呢?对此诗人是怎样解释的?(只缘身在此山中)为什么处于山中就看不清庐山的全貌呢?(提示:诗人站在庐山的正面,只能看到它的正面,而山是不是只有一个面呢?所以无论诗人从什么角度看庐山,都只能看到庐山的一个——部分)2、师:下面请同学们背诵这首古诗。 生背诵古诗

  师检查背诵情况3、总结:师: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在庐山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庐山也不相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观察事物时,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样子会不同。

  八、板书设计: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观察的角度不同)所见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观察的效果不同)所感

  只缘/身在/此山中。

  九、作业布置:背诵古诗。

  十、课后评析:

  临时得到通知,要来听我的课,即使课前备过课了,心里也难免紧张。那么多资深老师来听课,感觉压力好大。但是该来的总是要来的,只要能够勇敢地去面对,相信自己一定会有所成长,有所得到的。

  接下来说一说,自己对该课的反思。作为一个刚走出校园迈入另外一个不同校园的新老师,总觉得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吃透教材上,总在刹那间会觉得比较迷茫,所以,总是千方百计的找一些资料拼命的借鉴人家好的地方,但在上课之后总是会觉得其实另外一种形式的教法也许会更好一点。课前想象了很多种学生情况,但在上课时还是会出现让我措手不及的地方。例如,今天在分析讲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时,叫了好几个学生说“不识”什么意思,这几个学生都说是不知道的意思,我在备课时希望学生说是看不清楚的意思,然后绕了好大一圈,才得出自己想要的答案。课后觉得,其实有些知识上只要学生能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且是合理的,能够解释清楚的,不应该拘泥于形式。

  其次,在该课上,要感谢我的学生,他们让我觉得很惊讶。作为新老师兼班主任,对他们很多地方的了解还有些欠缺。例如,我让学生试着解释一下该诗的大致意思的`时候,蔡冲真的让我很吃惊,他反问我:“老师,我可不可以把自己当作苏轼,然后再解释呢?”我立即说:“当然可以。”他的回答果然真的很精彩,其他同学都不由自主的把掌声送给了他,我想假如叫我来解释,也最多只能在字面上做些文章而已。这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做好优秀的学生的老师,要付出更多的辛苦才行。以后,在上课之前,所要做的准备其实还可以更加丰富。

  最后,在下面这个教学环节中: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顿就更好了,可别小看停顿,在古诗中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一句诗中每两个字一停顿,最后三个字连着读,大家愿意听老师按照这个规则朗诵一遍吗?现在请同学们在每句诗的停顿处用“/”作上记号。

  小黑板出示: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其实,我可以把主动权还给学生,不是自己说出来,让他们划出来。而是可以让他们在小组合作的讨论之后的汇报中得到划分的依据。让他们自己得出结果比我告诉他们答案会更加好。

  《题西林壁》教案 15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意,想象诗中所描述的景象。

  2、感悟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意,体会诗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活力导入

  我们以往学过唐代大诗人李白描述庐山的诗,《望庐山瀑布》谁愿意给大家背一背,师指名背诵。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另一首描述庐山的诗《题西林壁》师板书课题

  谁来说一说题目的意思?题:书写,壁:墙壁(石壁)

  谁介绍一下庐山的资料,课件出示

  诗简单介绍作者苏轼

  二、学习古诗,说诗意

  1、师范读

  2、学生练读

  3、诗纠正读音

  4、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

  横看:从正面看

  不识:看不清

  真面目:全貌

  缘:因为

  5、逐句理解诗意学生分组自学

  6、师指名学生说诗意,(全班交流)

  三、诵读体会

  启发讨论

  1、为什么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2、怎样才能看到庐山的全貌呢?

  3、从这首诗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全班讨论交流汇报

  四、巩固应用

  1、练习背诵古诗

  2、默写古诗

  五、总结学法

  读诗句——说诗意——悟意境——吟诵诗

  六、作业

  背诵古诗和诗句的意思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岭侧——岭

  远近高低——各不一样

  不识——真面目

  只缘——此山中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题西林壁》教案】相关文章:

《题西林壁》教案12-12

题西林壁教案02-02

题西林壁教案03-06

题西林壁教案02-02

《题西林壁》教案12-12

《题西林壁》教案11-12

《题西林壁》教案优秀02-02

【热】题西林壁教案12-02

【精】题西林壁教案12-03

【热】《题西林壁》教案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