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算乘法》教案

时间:2023-03-04 09:21:35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笔算乘法》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笔算乘法》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笔算乘法》教案

《笔算乘法》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能正确笔算。

  教学难点:探究笔算乘法的算法,理解算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课件出示主题图。

  今天,圆圆和妈妈一起去书店买书。圆圆在书店看到一套《百科全书》非常喜欢。1套12本,每本24元,根据这两个信息,你能提出一个什么问题吗?(买一套一共需要多少钱?)

  分析:要算一共付出多少钱,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就是计算12个24元是多少,列出算式就是:24×12=?)

  分析:怎样才能知道估算的钱数最接近正确答案呢?这就需要我们准确的计算出24×12的得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二、启发思维,自主探索

  师:谁能来帮帮圆圆解决这个问题?

  1、独立思考,寻找方法。

  师:你能用你学过得知识想办法算出得数吗?大家赶快动脑想一想,算一算吧。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来分析每个算法:

  3、教师讲解笔算方法:

  首先,是相同数位对齐。

  ①计算时,我们先用第一个因数与第二个因数个位的数相乘。即:24X2=48(师边说边盖住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字)

  ②我们再用第一个因数与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相乘,即24X10=240

  (师盖住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字)说明:我们在列竖式的时候,只要把4写在十位上,把2写在百位上,就可以表示240了。这个0只是占位的作用,为了简便,这个0可以省略不写。(边说边擦去0)

  ③我们现在分别计算了24X2,24X10,那怎样才能表示出24X12的'积呢?

  (把上面两个积相加)

  4、观看竖式:

  师再问:a。第一步表示什么的积?(24×2)

  b。第二步表示什么的积?(24×10)

  “4”为什么写在十位上?(24中的4是十位上的1和个位上的4相乘得出的结果,是4个十,所以和十位对齐)

  c。第三步算的是什么?(48+240)

  5、小结:刚才我们用竖式计算24×12时,第一步是用个位上的2与24相乘,第二步是用十位上的1与24相乘,第三步把两次相乘的积相加。

  师:也就是说圆圆买这套书要付288元。我们不要忘记把算得的结果写到等式的后面。

  三、巩固运用,解决问题。

  活动:智力大比拼

  第一关:小车开到的哪儿停?

  (强调:第二个积的末位要和第一个积的十位对齐)

  第二关:笔算大比拼

  33×13= 21×34= 43×12=

  第三关:小马虎体检中心(仔细观察,对的打“√”,错的打“×”,并改正。)

  第四关:弄脏的题单

  四、归纳梳理,总结收获

  师:今天大家表现得真不错,谁来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步骤:1、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出第一个积。2、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因数得到第二个积,得到这个积的末位要和第一个积的十位对齐。3、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五、家庭作业:

  课本第47页第2、4题

  板书设计:

《笔算乘法》教案2

  教学内容

  笔算乘法(教材第49页例2及第50页练习十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2。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3。培养认真细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复习导入

  78×11= 33×21= 24×12= 14×12=(组织学生独立计算,并让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师:上面这几道计算题都是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今天我们继续来探讨较复杂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揭示课题:笔算乘法(进位)

  新课讲授

  1。导入:仔细观察图片,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大家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呢?

  2。例2:课件出示例2情景图。

  春风小学有37个班,平均每班有48人,一顿午餐要为每人配备一盒酸奶,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

  师:你从题目中获得了什么信息?应该怎样列式计算呢?

  引导学生列式:48×37=

  3.各组讨论:怎样计算48×37。

  师:请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

  4.组织交流。

  师:各组展示本组的算法。不容易说清楚的,就写在黑板上。

  (1)48≈50 37≈40

  50×40=20xx

  大约20xx盒。

  (2)40×37=1450

  8×37=296 1450+296=1776

  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3)48×30=1440 48×7=336

  336+1440=1776

  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4)48×37=1776(盒)

  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5。师生评议。

  (1)请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2)教师对学生发表的意见给以肯定或补充。使学生了解每一种算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师:先用个位的7去乘48,乘得的.结果的末位同个位对齐,计算中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再用十位上的3去乘48,乘得的结果的末位同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3)重点评议笔算。

  用检查竖式每一步计算的方式,再现笔算过程。在此基础上,夸赞学生:能用刚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解决今天的新问题。并且,能正确解决乘的过程中的进位问题。你们真棒!

  6。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计算方法:

  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先用一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与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这个乘数的十位上的数去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与乘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50页练习十一第1题。

  完成计算后,组织交流。说出笔算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笔算过程的了解。

  23×34=782

  54×29=1566

  47×62=2914

  78×82=6396

  2。完成教材第50页练习十一第2题。

  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根据班上出现错题的情况,和学生一起讨论错误的原因,请学生订正错题。请学生注意:计算时要认真仔细。

  课堂小结

  1。请学生讨论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并交流。

  2。教师强调: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每次乘得的数的末位应该和哪一位对齐。还要注意记住进位数,正确处理进位问题。

  课后作业

  完成数学书第51页练习十一第6—7—8—9题。

  板书设计:

  笔算乘法(进位)

  例2:48×37=1776(盒)

  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笔算乘法》教案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算理。

  教具准备:课件或挂图、小棒、口算看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出示口算卡片。

  6×24×220×340×2

  300×220×450+76+40

  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出示教学例1

  师:观察图片,请同学们说出图意,并且提出一个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课件出示第60页例1情境图)

  生:图中小红、小丽和小明在一起画画儿,他们三人用的是同样的彩笔,已知每盒装12支彩笔,求3盒一共有多少支。

  师:怎样列式呢?为什么要这样列式呢?

  生:12×3,也就是求3个12是多少。

  请同学们先估计一下3盒大约共有多少支?

  生:把12看成10,用10×3=30,3盒大约共30支。

  师:要计算出精确的结果该怎样算呢?先在小组里交流。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可以摆小棒,也可以画图等。

  独立思考后与小组内同学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听听同学的解题策略,说说你的想法吧。

  学生可能会说:

  方法一:摆小棒,因为一个因数是12。所以一行摆1捆零2根,因为另一个因数是3,所以摆3行,一共摆了3捆零6根,

  也就是得36。

  方法二:画图

  3个长条共30个方格,再加上单个的6个共36个。

  方法三:连加。12+12+12=36。

  方法四:分解组合,先算10×3=30,再算2×3=6,然后算30+6=36。

  方法五:拆数。①9×3=27,3×3=9,27+9=36

  ②8×3=24,4×3=12,24+12=36

  ③7×3=21,5×3=15,21+15=36

  ④6×3=18,6×3=18,18+18=36

  师:组织学生讨论这几种方法的适用范围。

  方法一和方法二都好理解,但我们学了数学以后就应使用计算的方法来算,方法三如果因数的个数多了,算起来就比较麻烦。方法四不管因数是几都能算。方法五虽然因数不管是几都能算,但是把一个因数拆成几个一位数,再相乘,乘后再加,比较麻烦。

  师:引导学生用竖式计算。

  从刚才讨论的结果来看,用数的分解组合来算比较简便,那么我们就可以将这三个算式组合起来写成一个竖式。

  教师板书并讲解:

  第二个因数要与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对齐,从个位乘起,先用3乘2得6,表示6个一,写在个位上;再用3去乘十位上的1得3,表示3个十,把3写在十位上(用虚线在个位上写一个0),再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就得36。

  进一步说明:因为积的十位上的3表示3个10,所以这个0可以省略不写,可以把3直接写在积的十位上。

  教师再次板书:

  12……因数

  ×3……因数

  36……积

  可以请学生再说一说乘的过程。

  三、总结提升

  师:在今天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交流今天的收获。

  四、课堂作业

  把一根长10米的木料锯成2米一段的短木料。每锯一段需要3分钟,全部锯完需要多少分钟?

《笔算乘法》教案4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经历多次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性,培养热爱数学的情感及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多次进位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1、口算

  4×2+9= 7×5+5= 5×3+7=

  5×5+6= 6×9+8= 9×4+5=

  2、笔算

  58×7= 156×4= 253×5=

  二、自主探究

  1、完成第8题:让学生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完成第9题:改错题,先检查,判断,然后把错题改正过来。

  3、完成第10题:先读题分析,然后列式解答。

  三、巩固拓展

  1、第11题:读题,讨论

  怎样求第4辆车要坐多少个同学?你能想出多少种方法?然后让学生分步解答。

  2、第12题:读题分析题意

  要求合唱队有多少人,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怎样求乐队人数?

  3、第13题:指导学生观察各题的因数与积有什么特点,找出其中的规律。

  四、梳理整合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2、完成练习册第57页

《笔算乘法》教案5

  设计说明

  本节课教学的是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尽管算理和算法与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相同,但相对比较复杂,学生计算时也更容易出错,因此,在教学本节课时,不仅要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给予适当引导,还要通过对比教学,突破连续进位的难点。

  1.自主探究,适时指导。

  由于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与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相同,因此先让学生尝试独立完成计算,再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教师在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给予适时指导,并帮助分析原因,加深学生的印象,促进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对算法的掌握。同时,在精确计算前,让学生估一估积的范围,培养学生用估算来检验精确计算结果的习惯。

  2.加强对比,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中,通过两个对比来突破难点。一是把连续进位与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的过程加以对比;二是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叠加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叠加进行对比。通过对比,让学生再次体会“哪一位相乘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的计算方法,同时引导学生牢记两点:一是把进位的数写在竖式相应位置的横线上;二是算前一位的积时不要漏加后面进位进上来的数。通过对比和练习,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并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1.计算下列各题。(课件出示)

  2.说一说上面两道题的笔算方法。

  (从个位乘起,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哪一位的下面,哪一位相乘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课前进行乘加两步混合计算及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的训练,为学习新知作铺垫。

  ⊙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62页例3。

  (1)观察情境图,收集、整理数学信息。

  (已知条件:饮料每箱24瓶,共9箱;所求问题:9箱饮料一共有多少瓶)

  2.学生独立列式。(24×9)

  (1)学生估算9箱大约有多少瓶饮料,然后汇报估算方法及结果。

  方法一 10箱是240瓶,9箱一定比240瓶少。

  方法二 因为24比20 大,比30小,20×9=180,30×9=270,所以24×9的得数在180和270之间。

  (2)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组内交流算法。

  3.课件出示24×9,24×4两个笔算竖式。

  (1)仔细观察,比较两个算式的异同,集体交流。

  相同点:都是两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相同,都有进位。

  不同点:第一个算式个位向十位进位,十位也向百位进位;第二个算式只有个位向十位进位。

  (2)揭示课题:像第一个算式这样的乘法,叫做连续进位乘法,也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4.引导学生总结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

  (多位数乘一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说明:在乘法里,乘数也叫做因数。

  5.学生尝试笔算137×6。

  (课件出示,学生试做,教师巡视订正)

  (1)比较137×6和24×9两个竖式,找找异同点。

  (相同点:都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相同,都是连续进位乘法。不同点:第一个算式是三位数乘一位数,最高位没有进位;第二个算式是两位数乘一位数,最高位有进位)

  (2)学生讨论:计算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要注意什么?

  (哪一位向前一位进位时,要把进位的数写在竖式相应位置的横线上;计算前一位的积时,要记着加上后面进位进上来的数)

  设计意图:通过独立探究,让学生经历知识迁移和抽象计算法则的过程。教学过程中两次进行对比,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笔算乘法的算理和笔算方法,突破难点。同时在精确计算前,用估算明确乘积的范围,培养学生用估算检验结果的意识和能力。

  ⊙巩固练习

  1.计算。

  69×8=   76×4=

  164×5=   245×3=

  2.完成课堂活动卡,集体交流订正。

  3.王力读一本书,每天读26页,9天读完。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4.学校想为三年级的6个班各配备一台录音机,每台录音机139元,一共需要多少元?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布置作业

  教材64页6、7、8题。

  板书设计

  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24×9=216(瓶)

  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笔算乘法》教案6

  教学要求: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乘数是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笔算

  135×3= 28×2=

  2、口算

  14×2= 32×4= 41×3=

  14×20= 32×40= 28×10=

  二、新授

  1、 出示例题:

  (1)看图

  (2)你从图上了解到些什么?(单价、问题等)

  (3)谁会来列式解决这个问题?(28×12=)

  <新授28×12的笔算过程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研究的方法,也可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2、小组讨论: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数是一位数的笔算乘法,这一题中的'乘数是两位数,你能用自己的方法来计算28×12的结果是多少吗?(小组讨论,研究,把讨论的结果用书面的形式写下来)

  组织汇报。(① 24+24+……+24=288(12个24相加)②12+12+……+12=288(24个12相加)③24×2×6=288 ④24×3×4=288 ⑤12×4×6=288 ⑥12×3×8=288 ⑦24×10+24×2=288 ⑧12×20+12×4=288⑨24×20-24×8=288 ⑩12×30-12×6=288 也有学生用竖式计算)

  肯定期中的大部分方法,详细介绍课本上出现的两种情况。最后研究列竖式计算的方法和过程。师:我们再来看看24×12这个乘法的竖式。你能说说每一步的意思吗?(学生进行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每一步竖式的意义。是不是每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都可以用竖式计算呢?计算时你认为应该注意些什么?(体会竖式计算的优点:简便,正确,注意数位对齐)

  传统过程:(主要介绍课本上的28×10 28×2)

  我们可以先计算定2个月牛奶需要多少钱,计算10个月需要多少钱,最后把他们合起来,你们会计算吗?

  28×2=56(元) 28×10=280(元)

  28 28

  × 2 ×10

  56 280

  56+280=336(元)

  280

  +56

  336

  我们能不能把这三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呢?

  28

  × 2

  56

  28

  336

  你能说说每一步算出的是什么?

  3、巩固 12×28=

  三、巩固训练

  1、想想做做

  24×23= 13×72= 62×41= 54×22=

  2、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33×21= 45×12= 13×52=

  3、你能估算出积大约是多少吗?

  53×60 40×22 68×40

  27×30 92×20 70×29

  4、改错:教科书第33页。

  5、教科书第33页第5题。

  教学后记:讲完例题,我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时应注意什么?想想我们在计算时最容易做错什么?巫霈蓁说:“我把280写在了56的下面,而且是对齐的。”黎明瑶说:“算十位时有可能还是做成第一步。”

  黎诗颖说:“我可能会个信和个位相乘,十位和十位相乘。”吴体均说:“加积时可能会算成减法。”罗润城说:“不知道十位乘的积对着哪一位写?”

  听着学生的发言,我很高兴,这些计算时常犯的错误都由学生自己找出来了,以后他们做题时也该小心吧?

《笔算乘法》教案7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

  本单元的口算乘法主要包括两项内容,第一项内容是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它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第二项内容是估算,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它是在学生学过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和掌握了乘法的基本口算方法的基础上教学的。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也是估算的基础。教材先安排口算,在扩大学生的口算范围的同时,为学生学习新的估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做好必要的准备。并且,在估算和笔算教学活动中,又可以进一步巩固口算。这样,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本单元的笔算乘法的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接着,编排进位的,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要进位的笔算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

  本单元加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首先,把计算内容都置于实际生活的背景之下,如送报纸(送信)、估座位、购书等。让学生在现实问题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探讨计算方法。然后,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有意义的、联系生活的情境材料,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体会计算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是十分有利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

  第四课时

  笔算乘法(不进位)

  教学内容:

  教材第63~64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五第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3、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计算

  提问:用一位数乘多位数,我们该怎样计算?

  小结:在计算一位数乘多位数时,用这个一位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的哪一位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口算

  27×20

  82×40

  52×60

  12×90

  18×30

  24×50

  19×70

  53×20

  提问:两位数乘整十数你是怎样口算的。

  二、快乐尝试,探索新知

  1、课件出示教科书第62页的例题1。

  (1)课件出示主体图,根据画面内容,口头编一道题例题1:妈妈到书店买了一套书,共12本,每本24元妈妈一共要付多少钱?

  (2)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要求妈妈一共要付多少钱?该怎样列式?

  4×12(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教师:24乘2,我们已经回算,23乘12我们还没学过,这是用两位数乘的乘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提问:谁能把24乘12转化成我们已学过的知识呢?以4人为一小组讨论。

  (3)汇报:一种可以把12本书分成10本和2本两部分,我们可求出10本书多少钱,再求出2本书多少钱,然后把这两部分的钱加起来的'就是妈妈要付的钱。 教师:刚才我们求妈妈买12本书用288元,计算时一共用了3个竖式,大家想一想,我们能不能把这3个竖式给并起来写成一个竖式呢?

  (4)讲解24乘12竖式

  刚才的一不我们是先算什么?怎样算?教师讲评时用纸把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盖住。那计算2乘24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2乘4表示8个一,再算2乘2表示4个十,合起来是48,在48的旁边注明24×2的积。此时,教师揭去盖在第二个因数十位“1”的纸,并问

  第二步要再算什么?怎样算?(第二步算的是10本书一共多少钱,用10乘24,得240,在240的旁边注明24×10的积)

  教师对着竖式说明:十位上的1表示10,所以用十位的1乘24就是用10乘24,先用10乘4得40,4要写在十位上,个位写0,再用10去乘2,得20,但这个2表示2个十,10乘2得到的20应该表示20个十,20个十就是200,所以这个2必须写在百位上,因此,要在240的旁边主抿4×10的积。

  第三步算的是什么?(把10本书的钱和2本书的钱加起来,也就是把48和240加起来,得288。) 说明:在把两个乘积加起来的时候,个位上是计算8加0,0只起占位作用,为了简便,这个零可以省略不写,边说边把0擦掉。

  请一个同学复述一遍竖式计算的过程。

  (5)提问:这个竖式同前面的三个竖式有没有联系?哪种方法更简便?

  2、议一议:怎样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3、引导小结,归纳笔算方法。

  三、巩固运用

  完成教科书第63页的做一做。

  1、先看23×12,提问,两个因数分别是多少?

  69是用哪位数与第一个因数相撤的积,下一步应该用哪位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出的积是多少? 23乘13得多少?

  2、其余的题目独立完成,要求列竖式,最后教师讲评。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五第1题。

《笔算乘法》教案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过程与方法:

  理解竖式计算的思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法。

  教学难点: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口算 估算

  20×3 = 97×4 ≈

  300×4= 215×6≈

  6×500= 489×7≈

  7×800= 316×6≈

  课件出题插图

  三个小朋友正在准备画画,他们每人都有一盒彩笔,每盒12支,他们一共有多少支彩笔?

  师:怎么计算他们一共有多少支彩笔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笔算乘法。

  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2.探究新知

  学习例1

  指名读题目。

  师: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

  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汇报交流:

  12×3= 36 (枝)

  师:为什么要这样列式呢?36这个结果是怎么得到的呢?

  师:12×3表示什么意思?

  这道题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有什么不同?

  小组合作探讨。

  教师巡视了解各小组的情况,尤其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对及个别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

  (1)进行乘法竖式计算时数位要注意怎样书写?

  (2)应该从哪一位乘起?

  (3)每一次乘得积的位置该怎样呢?为什么?

  (4)每次乘得后的积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小组汇报交流:

  方法一:可以把12×3看成3个12相加。

  方法二:把12分成10和2分别与3相乘,再把结果相加。

  10×3=30(枝)

  2×3=6(枝)

  30+6=36(枝)

  也可以用竖式

  方法三:

  师:考考大家,大家想一想,如果列竖式计算213×3,怎么计算呢?

  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梳理小结:

  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竖式计算时:

  1、相同数位要对齐,要从各位乘起。

  2、从个位起,用一位数分别乘多位数的.每一位

  3、乘得的积写在横线的下面与相应的数位对齐。

  火眼金睛

  师:学校买了4个电水壶,一个122,一共用去多少钱?

  指名读题。

  独立完成。

  一辆校车可载客21个学生,学校共有4辆这样的校车,可载学生多少人?

  独立思考。

  附答案:21×4=48(个)

  小刚上学骑自行车,每分钟骑112米,他从家到学校需要骑4分钟,小刚家距离学校多少米?

  3.拓展提升

  共有6个单元,每个单元住11户,这栋楼房共住多少户人家?

  丽丽看一本总共365页的连环画,每天看21页,连续看了4天,一共看了多少页?还剩多少页?

  附答案:21× 4=48(页)

  365-48=317(页)

  课后小结

  a提问: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b师生总结

  1、学会两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竖式的书写与计算。

  2、能够用运所学的乘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板书

  笔算乘法(一)

  个位:8×3=24,个位上填4,再向前一位进2。

  5 4 十位: 1×3=3,3+2=5,十位上填5。

  用多位数每一数位上的数分别乘这个一位数,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乘的顺序:先从个位乘起,哪一位上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笔算乘法》教案9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方法正确计算。

  练习重难点:在练习中让学生体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让学生掌握好整个计算的过程。

  练习内容:

  课本第64页的练习十五

  练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15×3= 19×4 = 53×3 = 61×7=

  14×10= 20×42= 50×60= 47×30=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唤起了对乘法计算的回忆,并通过口算,为下面的练习铺路。】

  2、计算:21×32,要求学生列竖式计算。

  提问: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这两个因数的最低位对齐)

  第一步先算什么?(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2去乘另一个因数21,得数的最低位和因数的个位对齐)

  第二步再算什么?

  第三步再算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笔、动脑让学生复习旧知回忆起对旧知的复习】

  3、练习:

  书本64页练习十五的题目。

  (1)学生独立完成书本练习第1题,在练习本上列出竖式。完成后同位互评,最后在小组里订正。

  【设计意图:用于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2)请学生到黑板板演书本第2题,其他的同学选择自己喜欢的.题目做一做。最后全班订正。

  (3)让学生集体读书本第3题,并收集好相关的信息。然后独立完成。

  (4)学生独立完成书本的第4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说题意,再独立计算解决问题。然后,交流检查计算结果。让学生经历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乘法运算的应用价值。】

《笔算乘法》教案10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46页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目标:

  1、借助点子图,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算理与方法。

  2、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在相互比较中,自主掌握优化的方法。

  3、在探索算法与解决问题过程中,增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在理解算理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沟通口算与笔算之间的联系,从而理解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点子图

  教学流程:

  一、情境引入

  出示:

  每套书有14本,王老师买了12套。一共买了多少本?

  (列式:14×12)是今天要研究的内容:两位数乘两位数。(出示课题)

  二、理解算理,探究算法

  1、估算:

  我们能不能估计出它的结果?估一估,14×12大约是多少?比如

  A:14估成10,12估成10,10×10=100。

  B:14估成10,10×12=120。

  C:12估成10,14×10=140。

  ……

  追问:那到底少估了多少呢?B:少估了4个12,C:少估了2个14

  到底需要多少钱呢?你能用自己的方法算出结果。

  2、自主探索:

  学生独立在练习纸上计算14×12,教师进行巡视指导部分学困生。

  3、同桌交流:

  能不能当小老师给你的同桌讲明白呢?(学生同桌互相交流)

  4、全班汇报:

  预设学生可能会出现下列当中的几类方法:

  (1)连加:14+14+…+14=168(12个14相加)

  或者12+12+12+……+12+12=168(14个12相加)

  (2)连乘:14×2×6=168,14×3×4=168……

  (3)拆数:14×10+14×2=168,12×10+12×4=168

  (4)竖式:

  14

  ×12

  ―――――

  28

  14

  ―――――

  168

  逐一请学生上台汇报,把竖式和拆数两种典型思路板书在黑板上。

  (反馈的顺序:横式、正确的竖式、竖式错例、非典型算法可以省略)

  5、共同探究笔算、口算之间的联系

  14

  ×12

  ―――――

  28……2套书的本数……14×2=28

  14……10套书的本数……14×10=140

  168……12套书的本数……28+140=168

  三、专项练习

  数学课本第47页“练习十”第一题:22×13

  借助几何直观,笔算的每一步从左边的点子图上圈出来,巩固算理。

  四、巩固练习

  1、列竖式计算(让学生安静地笔算)(好孩子的速度快可以多做,全班4道)P46页做一做

  23×13、33×31、43×12、11×22

  2、错误医院:“练习十”第三题(可以单独设计、也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成错误)

  3、(机动)解决问题:练习十第五题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最关键是什么?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笔算乘法》教案1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寻找最佳方法,训练学生掌握优化策略的思想和方法。

  3、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插图今天妈妈带小利去买书,他一共要付出多少钱?

  1、请你先帮他估一估,大约付多少钱?

  2、怎样才能知道估算的钱数最接近正确答案呢?这就需要我们准确的计算出24×12的得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二、探索尝试,寻找方法÷

  1、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你能想办法算出得数吗?试试看

  2、组内交流,整理方法

  3、全班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⑴24+24+24+……+24=288

  ⑵12+12+12+……+12=288

  ⑶24×2×6=288

  ⑷24×3×4=288

  ⑸12×6×4=288

  ⑹12×8×3=288

  ⑺20×12+4×12=288

  ………

  4、方法归类

  连加,连乘,拆数

  5、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比较简便?

  学生讨论

  拆数使用比较广泛,因为每个两位数都可以拆成两数的`和。

  6、研究笔算的方法

  在研究刚才这些方法时,有些同学却用了跟这三中不一样的方法,就是竖式计算。

  你们知道每一步的意思吗?学生讨论交流

  2424

  ×12×12

  48……2×24的积48……2×24的积

  24……10×24的积

  你发现了什么?(拆数)

  7、教师讲解笔算方法

  是不是所有的两位数乘两位数都可以用竖式计算?

  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数位)

  三、巩固法则,推广应用

  游戏:智闯马虎宫,找找开门密码

  23×1341×2123×31

  教学反思

《笔算乘法》教案12

  设计说明

  在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过程中,学生已经理解了笔算的算理,知道了 乘的顺序及积的书写位置。因此,本节课主要利用几何图形理解算理和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进行迁移,让学生自主建构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使学生经历探索和利用几何图形去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相关运算算理,并能正确地处理计算过程中的进位问题.

  2、培养学生利用旧知迁移新知的能力。

  3、使学生在经历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兴趣,并渗透德育教育和培养学生认真细心、书写规范的好习惯。

  重点:

  1、能够简单利用几何图形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2、掌握计算中为什么进位。

  难点:让学生总结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学生课前准备:练习本和文具

  教师准备: PPT课件、题卡、动物卡片、水果卡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和学生互动,<游戏水果蹲>

  学生分四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并选一类水果.最后,选出一组水果获胜.

  二.复习

  利用课前水果蹲获胜水果小组,引出复习习题,并找一名学生到前面板演.(一边计算一边想你是怎么计算的)23×13= (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在本子上做)

  师:通过复习出示(两位数成两位数笔算)板书

  三.新知过程.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 创设情境。

  师:刚刚同学们在做题时,老师看到一位学生的桌子上有一盒酸奶,老师很好奇,我想采访一下他。

  师采访。Xx你喜欢喝酸奶吗?

  (课前准备一生说:是的,老师,妈妈说每天喝一盒酸奶对我长身体有好处。)

  师:妈妈做的真好。同学们,你们喜欢喝酸奶吗?--------每天喝一盒酸奶是可以增强我们的免疫力。同学们春风小学的孩子们每天也喝一盒酸奶,今天我们就去帮帮春风小学解决一个有关酸奶的问题.你们愿意帮忙吗?

  生:愿意。

  2.出示课件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找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和简单说说几何图形)

  生:说出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

  师:那么你们会列式吗?(找生列式)

  生列式,师板书48×37=

  3.引出估算

  同学们,在课下,咱们班有两位同学在预习时遇到了点困难,请同学看。(观看视频)

  视频中的两个同学起立寻求帮助。以此引出估算的多种方法。

  预设

  (1)生:因为48≈50,37≈40,50×40=20xx(盒),所以大约需要20xx盒酸奶

  (2)因为48≈50 50×37=

  (3)37≈40 48×40

  师:那么实际需要酸奶的盒数比20xx多还是少?为什么?

  生回答。

  4.引出笔算

  同学们现在春风小学,要给学生们配备营养餐中的酸奶,想知道具体需要酸奶的盒数,你们能帮忙吗?(请同学们在题卡上完成 第一题,并同桌之间说一说。找一名学生到前面板演,并找2名同学结合几何图形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计算后,师:同学们这么快就帮助春风小学解决了困难。老师替他们感谢你们。谢谢大家。

  师: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白板,你发现了什么?

  生找异同。

  师总结:这种利用以学知识学习新知的过程就是迁移思想。

  出示课题进位和迁移。

  那么同学们通过对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学习,并结合刚刚计算的过程,你能说说如何笔算吗?(小组合作完成题卡2题。小组讨论,最后由组长写出讨论结果)

  小组汇报和补充完成此内容。(运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给予鼓励,例如数学家就是这样说的)

  找2名同学说,再大家加重音齐读。重要的事说三遍。

  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1.先用一个乘数的个位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末位与乘数的个位对齐。计算中哪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2.再用这个乘数的十位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末位与乘数的十位对齐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

  5.巩固练习

  同学们你们能独立计算了吗?有几只小动物迫不及待的和大家见面了,同学们请看 。老师选一位同学帮大家选择一种可爱的小动物。(选择后生做后面题)

  在学习新知时错的生展示.

  6.小结。

  同学这节课的功劳可真不少。帮助春风小学解决了困难。那么同学们在大家帮忙的同时你有什么收获呢?

  生说一说

  7.拓展。同学们说的太好了。那么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会用到今天所学内容吗?在以后的数学课上咱们还会和它见面吗?

  8.布置作业

  教材51页6题

  9.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进位)

  23×13=299 48×37=1776(盒)

  答: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笔算乘法》教案1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页上的内容,练习三的第1-4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地理解和巩固两位数乘多位数的计算法则,认真、比较熟练地进行笔算,提高正确率。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乘多位数的笔算,能提高正确率。

  教学难点:

  熟练地进行笔算,提高正确率。

  教学关键:

  乘数与被乘数的积的个位要与乘数对齐。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4×243×226×325×2

  130×5100×3210×4160×3

  2、在()里填数。学校买来12个篮球,每个26元。

  3、5×6+44×7+66×9+7

  3×8+54×9+78×7+8

  4、板演:148×7409×5

  二、新授。

  1、引言。前面已学的两位数乘法都比较简单,数字小,今天我们来继续做一些比较复杂的乘法,要算得迅速、正确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一定要认真计算,特别要注意乘法中的进位、被乘数中间带0的乘法。

  2、教学例3。48×72

  (1)审题:让学生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怎么办?

  (2)教师重点指导进位时怎样计算。

  如用十位上的“7”去乘48时,7乘8得56,在十位上写6,百位上轻轻地写一个小“5”,7乘4得28,28加5得33,在百位上写“3”时,把小“5”盖上,以免两部分积相加时,多加一个5。

  板书:想:百位为什么写3?

  3、教学例4。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周要用114分。绕地球59周要用多少分?

  (1)出示题目,学生独立做完题。

  (2)讲评时,让做错的和做对的都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强调指出: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个位数时,得到的两位数,它的末位是几,就在十位上写几。例4中用乘数十位上的“5”去乘被乘数个位上的“4”,得20。20的末位是0,这个“0”不能去掉。

  板书:

  三、巩固。完成教科书第11页上的“做一做”题目。

  四、作业。做练习三的第1-4题。

《笔算乘法》教案14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P46笔算乘法例1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方法的多样化。

  2、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3、通过比较方法的内在联系,渗透数学思想与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初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并能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难点:理解算理。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点子图、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为了奖励我们三年级爱读书的学生,王老师准备为大家购买《童话故事》书,这一套书有14本(出示课件2),老师想买2套,请问,一共买了多少本?

  算式是什么? 14×2=28(本)(板书:14×2=28)为什么用乘法?求2个14是多少?

  认真观察算式中的两个乘数这是我们学过的几数乘几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

  买10套呢?(出示课件3)14×10=140(本)(板书:14×10=140)

  这是我们学过的(两位数乘整十数)。

  2、那么如果王老师要买12套,一共买了多少本呢?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例1(出示课本的主题图4)

  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二、探索尝试,寻找方法

  1、从题中我们知道:每套书有14本,(课件出示5)这是14本《童话故事》书,这也就是1套书,2套书,3套书……12套书。如果我们把每一本书看做一个圆点的话,就出现了眼前这样一幅点子图。(课件出示6)这是1个14,、2个14、3个14……12个14.12套书一共多少本?

  12个14列成算式就是14×12,我们能不能想办法将14×12这个两位数乘两位数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两位数乘一位数或整十数呢?拿出老师课前发的点子图。我们一起来看温馨提示:

  (课件出示7:温馨提示)

  (1)先独立思考,你能不能想办法将14×12转化成14乘一位数或14乘整十数来计算?

  (2)用彩笔在点子图上先分一分,并圈画出来,再把算法在点子图右边写出来。如果有困难,可以看看书中的小朋友是怎样分的。

  2、现在大家动手分一分,算一算。

  3、老师选择几位同学,讲讲他们分的过程。(张贴学生作品)

  ①把12套书分成3个4套,1个4套有14×4=56本,3个4套有56×3=168本;

  ②把12套书分成2个6套,1个6套有14×6=84本,2个6套有84×2=168本;

  ③把12套书分成1个2套和1个10套,2套有14×2=28本,10套有14×10=140本,一共有28+140=168本;

  ④把12套书分成3套和9套,3套有14×3=42本,9套有14×9=126本,一共有42+126=168本;

  ⑤把12套书分成4套和8套,4套有14×4=56本,8套有14×8=112本,一共有56+116=168本;

  ⑥把12套书分成5套和7套,5套有14×5=70本,7套有14×7=98本,一共有70+98=168本;

  4、这些作品在分一分,算一算的过程中都计算出了14×12=168(本),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大家的分法虽然不同,但他们之间有一个共同特点,你发现了吗?(都是把这些点子分成了几部分,然后再合起来)也就是先分再合。(板书:先分再合)

  师:为什么要分呢?

  生汇报

  师:分了以后数变小了,就会算了,分的过程中就已经把两位数乘两位数转化成了两位数乘一位数或两位数乘整十数。就将我们今天要学的新知识转化成了以前学过的旧知识。这是数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思想方法转化的思想。(板书:转化)

  5、通过在点子图上分一分、算一算我们知道14×12=168,如果没有点子图,你能根据右边的提示试着列竖式计算吗?(出示课件9) 谁愿意到黑板上来算? 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列竖式计算。

  算完后在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算的?(出示课件10)

  请演板的同学给大家讲讲你是怎样算的?

  师重点强调、点拨:

  ①结合竖式,这里是14还是140,为什么?(出示课件11)14个10是140.

  ②140个位上的0可以不写吗?为什么?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时,所得的积表示几个十,所以末尾要和十位对齐。(出示课件12)

  (6)我们一起回顾一下14×12用竖式计算的过程,是分三步进行计算的,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2去乘14得28,28表示几个几?第一次相乘的积和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去乘14得140,140表示几个几? 第二次相乘的积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28和几加起来?

  我们在列竖式计算时也是把12分成10和2用,他们分别乘14,最后再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其实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和口算的`算理是一样的都是先分再合,只不过书写形式不一样。

  (7)优化方法

  我们已经通过竖式计算出结果,看看谁的眼睛最亮,其实刚才的这些分法当中有一种分法,正好和竖式计算的过程完全一样,你找到了吗?把12套书分成2套和10 套。

  竖式中的28对应的是图中什么颜色圆点?是几套书的本数?140对应的是图中什么颜色圆点?是几套书的本数?

  (口算、竖式、点子图三者对照比较,找相对应的部分。)

  对照点子图我们理解了算理,结合竖式同桌两人再说一说怎样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4、揭示课题:这道题在计算中每次相乘的积满十进位了吗?也就是不需要进位,谁能根据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说出课题?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不进位)(板书课题)

  5、出示学习目标。(出示课件5)

  (1)结合点子图,明白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算理 。

  (2)能正确书写竖式,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三、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对照目标谈谈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2、在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时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呢?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什么方法?(转化)今后我们再遇到新问题我们可以怎么办?(转化成学过的知识自己来解决)

  四、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做一做。(完成课本46页的做一做)指名板书讲解汇报计算过程

  2、啄木鸟治病。(课本47页第3题)

  3、解决问题我能行

  小结:在数学学习中我们经常用旧知识去解决新问题。希望同学们能用这节课学到知识去解决数学王国里更多的新问题。

  课后反思: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是在学习了笔算两、三位数位数乘一位数和含整十数的两位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然后进位和连续进位。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十位部分积的对位问题,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因此在计算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本节课在新知的探索过程中,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分两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主要是为解决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理解,而理解算理主要是以学生对乘法算式意义的理解为突破口,从引入部分的口算、学生用不同方法对例题的尝试及学生对不同方法的理解,都仅仅围绕乘法的意义来展开。12套童话故事书,每套14本,一共有多少本?学生很快分析并解答了出来:12个14是多少? 第二层次主要是为解决十位部分积的对位问题,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14×12=,师巡视辅导,然后指名板演不同计算方法,让学生根据题意观察、比较、不同算法,辨析、交流分辨对错。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掌握起来容易多了,能够理解1个十乘4得到4个十,故4应照齐十位,其它依此类推。效果良好。

  这是一堂计算课,学生要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法则及算理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计算能力,并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书写工整的良好学习习惯。由于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活动。所以教师在设计安排练习题时,要悉心钻研教材,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精心安排。也就是说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必须明确每一道题,计算是枯燥的,但也是有用的,因此引导学生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既练习了所学知识,又体会数学的作用,逐步树立应用数学的意识,让学生更积极主动更有兴趣的来学习今后的计算课。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渗透一种数学策略,掌握一种数学方法。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如课堂提问的策略问题,面对学生的突发问题,有时不知道怎样去引导。出现了一些重复教学的情况,如:对学生估计过低,学生已经表达清楚地内容,总要自己再重述一遍。 还有些孩子在计算的过程中,容易一部分按乘法计算,另一部分按加法计算;也有一些孩子把个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的积,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的积,应该是相加,而写为相乘。计算不熟练。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强化训练。

《笔算乘法》教案15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在前面我们学习了口算乘法、一位数乘两位数及多位数的笔算乘法,敢挑战下面的题目吗?

  课件出示习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说说计算法则。

  【设计意图】

  学生已经知道了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另一个数的各个数位,乘到哪一位,积的末位就要与那一位对齐。这些知识为学习新课做铺垫,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能够顺利迁移,让学生逐渐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二、探究新知

  1.情境引入,探究算法。

  师: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会遇到更加复杂的数学问题。

  课件出示课本46页例1.

  师:从图中你读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学情预设】

  王老师去书店买书,买了12套,每套书有14本,她一共买了多少本?让我们列式计算,并把自己想的方法用点子图表示。

  师:这道题如何列式?你会计算吗?

  【学情预设】

  列式为14×12。

  师:我们前面学习的是一位数乘两位数及多位数的笔算,今天学习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板书课题:笔算乘法(不进位)]

  2.借助点子图,解决问题。

  师:你们可以试着画一画,再算一算,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进行展示汇报。

  师:同学们思维真活跃,想出了这么多办法帮助老师解决问题,你们太棒了!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不但渗透了化归思想,而且通过交流想法开拓了学生的思路,也为后面竖式的教学做好了准备。

  3.竖式计算,理解算理。

  师:刚才大家通过画一画、算一算解决了这个问题。如果让大家用竖式计算出结果,应该怎么做呢?

  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相互展示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学情预设】

  学生写以上竖式时不一定能写对,或其中的道理不是很清楚,所以教师在这里要进行重点指导。

  师:根据上面的算式可以看出,同学们都乘了两次,谁能说说两次相乘表示的意义?

  结合学生的交流,教师完成竖式板书,并展示课件。

  师:十位上的1和14乘完后,4为什么和十位对齐?

  4.总结法则,归纳算法。

  师:大家已经明白了笔算的.道理,请大家再认真观察笔算过程,并试着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边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课件边呈现:

  【设计意图】

  在这一环节有两个层次的设计,首先让学生借助点子图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再尝试列竖式计算。这样设计一方面让学生理解笔算与口算的思路是一致的,另一方面让学生明白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竖式是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竖式的提升与简写。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46“做一做”。

  让学生边看图边计算,对照图说算理。

  3.完成教科书P47“练习十”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列出竖式并计算出结果,再进行交流。交流时,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说出计算法则外,还要注意竖式的格式是否正确,尤其要看部分积的数位是否对齐。

  【设计意图】

  练习均取自于教科书,并按照难易程度编排顺序。先让学生直接在教科书上完成竖式,熟悉计算法则。再让学生独立完成竖式的全部内容,熟悉竖式的书写格式;接着通过改错,让学生在纠错中再次深化法则。最后,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在解决问题之中。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笔算乘法》教案】相关文章:

《笔算乘法》教案09-29

教案笔算乘法11-26

笔算乘法教案11-08

笔算乘法教案10-18

笔算乘法教案04-06

教案笔算乘法11-26

《笔算乘法》教案09-26

《笔算乘法》教案03-04

《笔算乘法一》教案精选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