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小熊新家》

时间:2024-09-01 09:48:27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班教案《小熊新家》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小熊新家》,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教案《小熊新家》

小班教案《小熊新家》1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景中尝试按物体的特征(大小、高低)进行排序。

  2、体验帮助熊妈妈搬新家的快乐。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中大箱子若干;小中大熊胸饰若干、熊妈妈胸饰一个;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趣价值分析:在幼儿巩固角色装扮的过程中,复习大中小。

  1、教师语言介绍导入游戏情景(老师戴胸饰)看,我是谁?

  2、巩固幼儿对角色的认识游戏:小熊小熊抱抱妈妈;中熊中熊抱抱妈妈;大熊大熊抱抱妈妈。

  二、小熊搬新家价值分析:在小熊搬新家的游戏情景中感知序列

  1、交代主题:搬新家搬新家时需要什么来帮忙呀?

  2、熊妈妈整理小花

  (1)出示大小两盆花进行比较排序

  (2)出示第三盆不大不小的花引导宝宝比较

  (3)熊妈妈从小到大放小花小结:妈妈的花从小到大整理放好,这样又整齐又漂亮。

  3、熊宝宝整理小花宝宝想一想,除了从小到大放,还可以怎么放?(引导宝宝从大到小放小花)小结:从大到小放花,又整齐又漂亮。

  4、帮助熊妈妈搬新家

  (1)搬新家时要搬很多很多东西,妈妈一个人搬不动,怎么办?

  (2)交代要求:熊宝宝根据大小选一个箱子和一个盒子,把盒子里的东西装到箱子里。装东西时要从有记号的地方开始,有顺序地装。

  (3)小熊整理物品,熊妈妈观察指导

  三、把物品装箱后搬回家

  1、集体检查整理情况

  2、开小车搬回家

  活动反思:

  1、精心选材,符合幼儿年龄特点。

  动物是小班幼儿极为感兴趣和喜欢的,出于幼儿的兴趣以及小班幼儿对数活动中几何图形的认知需要,选择学习活动教材中,“动物花花衣”主题中的“熊”这一点,进行了适当的延伸,设计了此数学活动,从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来看,幼儿对这样的选材是非常感兴趣和投入的,是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能关注本年龄段幼儿兴趣点。考虑到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在图形配对上,其实,老师考虑融入大小、图形特征两个维度,因此在提供的图形数量上,老师进行了限制,只提供与洞洞数量相应的`图形数量,以降低幼儿操作难度,提高活动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但根据幼儿的经验和发展,可适当将难度提升,提供比洞洞数量更多的图形数量,这样就对幼儿的操作造成了干扰,提高了挑战性。

  2、游戏激趣,引发幼儿学习兴趣。

  幼儿辩认平面几何图形是小班数学教育中的难点,考虑到已经进入小班第二学期,因此在此基础上让幼儿更具图形特征、大小进行配对,就增添了一定的挑战,但这也给幼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又由于几何图形的认识过程往往过于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在这个活动中,老师以游戏情节贯穿始终,使幼儿的情感得到了满足。首先,漂亮的房子、坑坑洼洼的小路背景,以及将主人公小熊会声会色的表演融于PPT的音效及视频的直观画面,极大地吸引了幼儿;其次,修路的游戏操作又使幼儿体验到助人为乐的美好情感,在一定程度上也让幼儿感受到了极大的成功感,以及自老师价值的实现。

  3、精美教具,激发幼儿主动学习。

  首先,老师用纸板制成小路,并在上面挖出一些大小不一的几何图形作为坑,又以这些几何图形制片作为修路的材料。这样,既巩固了幼儿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又便于幼儿发现并改正错误,让幼儿在帮助小熊修路完成修路任务之后获得成功感,提高自信心,这比单纯的练习具有更大的教育价值。其次,将主人公小熊摔跤的可怜形象以及急切需要帮助的表现,淋漓尽致地表现在PPT的制作中,采用形象直观画面,以及生动的音效,很好地激发了幼儿帮助小熊修路的情感。

  4、巧妙设计,活动环节层层递进。

  第一环节中,老师通过PPT以及背景画面的导入,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环节的第二个提问“小熊怎么了?小熊为什么会摔跤?”意在让幼儿引起对洞洞特征、大小等的观察,为第二环节做铺垫,因此第一环节,不仅是要激发幼儿帮助小熊的情感,而且也是自然地引导幼儿对图形有所关注。第二环节,则是活动的重点,引导幼儿区分图形特征并尝试进行配对,由于已经进入小班第二学期,孩子对圆形、方形、三角形这些简单的图形已经有所经验,为了让幼儿更容易地尝试图形的配对,因此,老师先让幼儿对图形特征进行巩固复习。在引导幼儿尝试帮助小熊修路过程中,老师始终运用情境性的语言,一方面,避免了数学活动的枯燥,另一方面,也更容易激发幼儿帮助小熊的情感。第二环节中老师考虑到小班幼儿气力较小,条件有限,因此在此环节的“一起帮小熊修路”中,老师只使用了图形纸片来充当石头,虽然加以形象的动作表现以让幼儿感受搬石头的不易,但是还是比较理想化,幼儿不能充分感受,可以用适宜重量的物体,制作石头,让幼儿更直观的感受,使情感路线更加丰满。第三环节,则在第二环节的基础上进行了递进,让幼儿自己独立为小熊修路,这是幼儿对图形配对再巩固的过程,也是情感路线得到满足和自老师价值得到实现的过程。

小班教案《小熊新家》2

  课前介绍:

  本节课是在幼儿园家长开放日中进行的,是对“小熊新家”单元内容的综合复习。《小熊的新家》是图形发散类游戏,图形发散能力指的是处理图形信息时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比如自由绘画、积木构建、服装设计、建筑设计等。本次的游戏活动主要是让幼儿尽可能多地找出物品中所含有的图形,并按图形进行归类,从而发展幼儿的形状知觉及图形发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并体验到思维游戏的乐趣。

  活动目标:

  1、能从实物中概括出抽象的图形

  2、能从实物中找出尽可能多的图形,并按不同的图形进行多次分类。

  3、发展幼儿的发散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4、体验思维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具:图形大卡片三张(三角形、圆形、方形各1张)、小熊大卡片3张、食品大卡片12张、房子大卡片3张、绿边大卡片15张、红边大卡片12张

  幼儿材料:小熊卡片3张、房子卡片3张、绿边卡片15张

  家长材料:图形小卡片人手3张(三角形、圆形、方形各1张)

  活动流程:

  引入活动——观察图形卡片——集体游戏“送食物”——观察房子卡片——幼儿操作“送礼物”——亲子游戏“超市购物”——整理材料

  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

  1、教师做熊妈妈,幼儿做熊宝宝,一起学小熊走路进入教室

  师:熊宝宝们,跟着熊妈妈一起进教室了,(模仿小熊走路)

  幼儿反应:孩子们很开心,都积极地同老师一起进行模仿

  2、教师出示3张小熊大卡片,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今天森林里的三只小熊也来到了我们小一班,你们瞧!他们是小白熊、小棕熊和小黑熊,大家欢迎。

  (二)观察图形卡片

  出示3张图形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形的名称及主要特征

  师:你们来看看,小白熊喜欢的是什么图形?幼儿:方形。师:什么样的图形是方形?幼儿:四个角,四条边的。此处让幼儿表达,体现幼儿认识的程度。

  幼儿反应:多数幼儿都能积极举手回答提问,能够准确说出图形的基本特征,个别幼儿还需老师提醒。

  (三)集体游戏:送食物、分房子

  1、教师反拿三张食物卡片,让幼儿抽取,请幼儿送给对应的小熊

  师:老师准备了很多的好吃的,想送给三只小熊吃,谁想来帮忙?教师反拿三张食物卡片,让幼儿抽取并马上送给相应的小熊,说出为什么这样送。

  幼儿反应:热烈、积极地参与活动,并能大声、主动的说出为什么要这样送

  2、拿出小熊盖好的房子,让幼儿分给小熊,并让幼儿仔细观察小熊的新房子,指出房子各个细节特征

  师:小熊吃了食物,非常有力气,他们盖了三间不同形状的房子,谁想来把这些小房子分给小熊,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分?房子细节观察(这间方形的房子,它的门窗是什么形状的?)

  幼儿反应:能准确进行分房子并说出原因,细节问题需要老师加以提醒。

  (四)幼儿操作送礼物

  1、教师以出示绿边大卡片中的手帕为例,引导幼儿说出其名称及所包含的图形

  师:小熊的新家里还没有布置,老师到超市里买了好多的东西,要为它们布置新家,你看我买来了小手帕,你们说我可以送给哪只小熊?为什么?还可以送给哪只小熊,为什么?

  2、幼儿操作

  师:还有好多的漂亮礼物都放在你们的小篮子里了,请你们帮助小熊布置新家吧!注意要先摆出三只小熊,然后把它们盖的房子放在它们的身边,把礼物放在对应的小熊下面。

  (操作过程中,对先完成操作的幼儿,教师可请幼儿说说“你为什么这样送?”也可引导家长问一问自己的`孩子“为什么这样送”。)

  幼儿反应:幼儿能够较快完成操作并说出理由,个别幼儿只注意观察物品中的一个图形,出现礼物分发不均匀现象,老师加以引导后,幼儿能够发现物品中其他的图形,并为礼物少的小熊多发一些礼物。

  (五)亲子游戏:超市购物

  师:小熊的新家有了你们送的礼物一定变的很漂亮,谢谢小朋友们!现在请你们到妈妈那选一张你最喜欢的图形,然后拿上她,同妈妈一起到“小熊超市”中买有你拿的图形的物品,最后要请“收银员”检查一下,看你买的对不对。

  准备:将教室的一角布置成“超市”,请一位家长与宋老师扮演“收银员”,将所有大卡片面朝上摆放在桌面上。

  玩法:每个家长手中有3张图形小卡片,请幼儿到自己的家长处选出最喜欢的一张,然后与家长一同到“超市”中挑选含有此图形的物品大卡片,然后到“收银员”处核对并说出挑选这些“商品”的理由。

  幼儿反应:亲子互动环节,幼儿非常感兴趣,能积极地与爸爸妈妈一起去“购物”,并大胆的到“收银员”处进行核对,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下较好地完成了此次活动。

  活动反思:因为《思维游戏课程》是本学期幼儿园新引进的课程,家长对这门课程还不是很了解,正好借这次家长开放日向家长进行全面的展示。因此我设计了本节综合复习。由于考虑到家长的这种心理,每个家长都想看看思维游戏课程有什么不同,想看看自己孩子在课程中的表现。因此在设计活动的环节上,我注重让每个幼儿都有表现自己想法的机会,在注重幼儿操作的同时,也鼓励其大胆发言并说出理由,同时设计了超市购物等游戏环节,增加亲子互动的机会,让家长看到孩子在思维方面的进步,感受到思维游戏课程的不同。幼儿对此次活动非常感兴趣,都能热烈、积极地主动参与活动,大胆动手操作、发言。通过此次活动复习,使我对班级幼儿的掌握水平有了更细致的了解,发现班中多数幼儿都能够正确理解图形的类别,但部分幼儿发散思维的能力稍弱,他们往往只会从一个角度对物品进行分类,还不够灵活性,在以后的活动中我应更多的关注到这样的幼儿,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进步。

《小班教案《小熊新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小班教案《小熊新家》】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熊请客10-31

《小熊请客》小班教案03-22

小班语言领域教案《小猪的新家》11-25

小班语言孤独的小熊教案03-19

小班韵律教案快乐的小熊12-01

小班语言小熊请客教案04-02

小班娃娃家教案-娃娃新家教案05-05

小班语言教案:小熊你好11-12

小班语言教案:《小熊请客》02-07

小班教案《小熊新家》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小熊新家》,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教案《小熊新家》

小班教案《小熊新家》1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景中尝试按物体的特征(大小、高低)进行排序。

  2、体验帮助熊妈妈搬新家的快乐。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中大箱子若干;小中大熊胸饰若干、熊妈妈胸饰一个;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趣价值分析:在幼儿巩固角色装扮的过程中,复习大中小。

  1、教师语言介绍导入游戏情景(老师戴胸饰)看,我是谁?

  2、巩固幼儿对角色的认识游戏:小熊小熊抱抱妈妈;中熊中熊抱抱妈妈;大熊大熊抱抱妈妈。

  二、小熊搬新家价值分析:在小熊搬新家的游戏情景中感知序列

  1、交代主题:搬新家搬新家时需要什么来帮忙呀?

  2、熊妈妈整理小花

  (1)出示大小两盆花进行比较排序

  (2)出示第三盆不大不小的花引导宝宝比较

  (3)熊妈妈从小到大放小花小结:妈妈的花从小到大整理放好,这样又整齐又漂亮。

  3、熊宝宝整理小花宝宝想一想,除了从小到大放,还可以怎么放?(引导宝宝从大到小放小花)小结:从大到小放花,又整齐又漂亮。

  4、帮助熊妈妈搬新家

  (1)搬新家时要搬很多很多东西,妈妈一个人搬不动,怎么办?

  (2)交代要求:熊宝宝根据大小选一个箱子和一个盒子,把盒子里的东西装到箱子里。装东西时要从有记号的地方开始,有顺序地装。

  (3)小熊整理物品,熊妈妈观察指导

  三、把物品装箱后搬回家

  1、集体检查整理情况

  2、开小车搬回家

  活动反思:

  1、精心选材,符合幼儿年龄特点。

  动物是小班幼儿极为感兴趣和喜欢的,出于幼儿的兴趣以及小班幼儿对数活动中几何图形的认知需要,选择学习活动教材中,“动物花花衣”主题中的“熊”这一点,进行了适当的延伸,设计了此数学活动,从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来看,幼儿对这样的选材是非常感兴趣和投入的,是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能关注本年龄段幼儿兴趣点。考虑到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在图形配对上,其实,老师考虑融入大小、图形特征两个维度,因此在提供的图形数量上,老师进行了限制,只提供与洞洞数量相应的`图形数量,以降低幼儿操作难度,提高活动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但根据幼儿的经验和发展,可适当将难度提升,提供比洞洞数量更多的图形数量,这样就对幼儿的操作造成了干扰,提高了挑战性。

  2、游戏激趣,引发幼儿学习兴趣。

  幼儿辩认平面几何图形是小班数学教育中的难点,考虑到已经进入小班第二学期,因此在此基础上让幼儿更具图形特征、大小进行配对,就增添了一定的挑战,但这也给幼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又由于几何图形的认识过程往往过于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在这个活动中,老师以游戏情节贯穿始终,使幼儿的情感得到了满足。首先,漂亮的房子、坑坑洼洼的小路背景,以及将主人公小熊会声会色的表演融于PPT的音效及视频的直观画面,极大地吸引了幼儿;其次,修路的游戏操作又使幼儿体验到助人为乐的美好情感,在一定程度上也让幼儿感受到了极大的成功感,以及自老师价值的实现。

  3、精美教具,激发幼儿主动学习。

  首先,老师用纸板制成小路,并在上面挖出一些大小不一的几何图形作为坑,又以这些几何图形制片作为修路的材料。这样,既巩固了幼儿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又便于幼儿发现并改正错误,让幼儿在帮助小熊修路完成修路任务之后获得成功感,提高自信心,这比单纯的练习具有更大的教育价值。其次,将主人公小熊摔跤的可怜形象以及急切需要帮助的表现,淋漓尽致地表现在PPT的制作中,采用形象直观画面,以及生动的音效,很好地激发了幼儿帮助小熊修路的情感。

  4、巧妙设计,活动环节层层递进。

  第一环节中,老师通过PPT以及背景画面的导入,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环节的第二个提问“小熊怎么了?小熊为什么会摔跤?”意在让幼儿引起对洞洞特征、大小等的观察,为第二环节做铺垫,因此第一环节,不仅是要激发幼儿帮助小熊的情感,而且也是自然地引导幼儿对图形有所关注。第二环节,则是活动的重点,引导幼儿区分图形特征并尝试进行配对,由于已经进入小班第二学期,孩子对圆形、方形、三角形这些简单的图形已经有所经验,为了让幼儿更容易地尝试图形的配对,因此,老师先让幼儿对图形特征进行巩固复习。在引导幼儿尝试帮助小熊修路过程中,老师始终运用情境性的语言,一方面,避免了数学活动的枯燥,另一方面,也更容易激发幼儿帮助小熊的情感。第二环节中老师考虑到小班幼儿气力较小,条件有限,因此在此环节的“一起帮小熊修路”中,老师只使用了图形纸片来充当石头,虽然加以形象的动作表现以让幼儿感受搬石头的不易,但是还是比较理想化,幼儿不能充分感受,可以用适宜重量的物体,制作石头,让幼儿更直观的感受,使情感路线更加丰满。第三环节,则在第二环节的基础上进行了递进,让幼儿自己独立为小熊修路,这是幼儿对图形配对再巩固的过程,也是情感路线得到满足和自老师价值得到实现的过程。

小班教案《小熊新家》2

  课前介绍:

  本节课是在幼儿园家长开放日中进行的,是对“小熊新家”单元内容的综合复习。《小熊的新家》是图形发散类游戏,图形发散能力指的是处理图形信息时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比如自由绘画、积木构建、服装设计、建筑设计等。本次的游戏活动主要是让幼儿尽可能多地找出物品中所含有的图形,并按图形进行归类,从而发展幼儿的形状知觉及图形发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并体验到思维游戏的乐趣。

  活动目标:

  1、能从实物中概括出抽象的图形

  2、能从实物中找出尽可能多的图形,并按不同的图形进行多次分类。

  3、发展幼儿的发散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4、体验思维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具:图形大卡片三张(三角形、圆形、方形各1张)、小熊大卡片3张、食品大卡片12张、房子大卡片3张、绿边大卡片15张、红边大卡片12张

  幼儿材料:小熊卡片3张、房子卡片3张、绿边卡片15张

  家长材料:图形小卡片人手3张(三角形、圆形、方形各1张)

  活动流程:

  引入活动——观察图形卡片——集体游戏“送食物”——观察房子卡片——幼儿操作“送礼物”——亲子游戏“超市购物”——整理材料

  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

  1、教师做熊妈妈,幼儿做熊宝宝,一起学小熊走路进入教室

  师:熊宝宝们,跟着熊妈妈一起进教室了,(模仿小熊走路)

  幼儿反应:孩子们很开心,都积极地同老师一起进行模仿

  2、教师出示3张小熊大卡片,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今天森林里的三只小熊也来到了我们小一班,你们瞧!他们是小白熊、小棕熊和小黑熊,大家欢迎。

  (二)观察图形卡片

  出示3张图形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形的名称及主要特征

  师:你们来看看,小白熊喜欢的是什么图形?幼儿:方形。师:什么样的图形是方形?幼儿:四个角,四条边的。此处让幼儿表达,体现幼儿认识的程度。

  幼儿反应:多数幼儿都能积极举手回答提问,能够准确说出图形的基本特征,个别幼儿还需老师提醒。

  (三)集体游戏:送食物、分房子

  1、教师反拿三张食物卡片,让幼儿抽取,请幼儿送给对应的小熊

  师:老师准备了很多的好吃的,想送给三只小熊吃,谁想来帮忙?教师反拿三张食物卡片,让幼儿抽取并马上送给相应的小熊,说出为什么这样送。

  幼儿反应:热烈、积极地参与活动,并能大声、主动的说出为什么要这样送

  2、拿出小熊盖好的房子,让幼儿分给小熊,并让幼儿仔细观察小熊的新房子,指出房子各个细节特征

  师:小熊吃了食物,非常有力气,他们盖了三间不同形状的房子,谁想来把这些小房子分给小熊,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分?房子细节观察(这间方形的房子,它的门窗是什么形状的?)

  幼儿反应:能准确进行分房子并说出原因,细节问题需要老师加以提醒。

  (四)幼儿操作送礼物

  1、教师以出示绿边大卡片中的手帕为例,引导幼儿说出其名称及所包含的图形

  师:小熊的新家里还没有布置,老师到超市里买了好多的东西,要为它们布置新家,你看我买来了小手帕,你们说我可以送给哪只小熊?为什么?还可以送给哪只小熊,为什么?

  2、幼儿操作

  师:还有好多的漂亮礼物都放在你们的小篮子里了,请你们帮助小熊布置新家吧!注意要先摆出三只小熊,然后把它们盖的房子放在它们的身边,把礼物放在对应的小熊下面。

  (操作过程中,对先完成操作的幼儿,教师可请幼儿说说“你为什么这样送?”也可引导家长问一问自己的`孩子“为什么这样送”。)

  幼儿反应:幼儿能够较快完成操作并说出理由,个别幼儿只注意观察物品中的一个图形,出现礼物分发不均匀现象,老师加以引导后,幼儿能够发现物品中其他的图形,并为礼物少的小熊多发一些礼物。

  (五)亲子游戏:超市购物

  师:小熊的新家有了你们送的礼物一定变的很漂亮,谢谢小朋友们!现在请你们到妈妈那选一张你最喜欢的图形,然后拿上她,同妈妈一起到“小熊超市”中买有你拿的图形的物品,最后要请“收银员”检查一下,看你买的对不对。

  准备:将教室的一角布置成“超市”,请一位家长与宋老师扮演“收银员”,将所有大卡片面朝上摆放在桌面上。

  玩法:每个家长手中有3张图形小卡片,请幼儿到自己的家长处选出最喜欢的一张,然后与家长一同到“超市”中挑选含有此图形的物品大卡片,然后到“收银员”处核对并说出挑选这些“商品”的理由。

  幼儿反应:亲子互动环节,幼儿非常感兴趣,能积极地与爸爸妈妈一起去“购物”,并大胆的到“收银员”处进行核对,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下较好地完成了此次活动。

  活动反思:因为《思维游戏课程》是本学期幼儿园新引进的课程,家长对这门课程还不是很了解,正好借这次家长开放日向家长进行全面的展示。因此我设计了本节综合复习。由于考虑到家长的这种心理,每个家长都想看看思维游戏课程有什么不同,想看看自己孩子在课程中的表现。因此在设计活动的环节上,我注重让每个幼儿都有表现自己想法的机会,在注重幼儿操作的同时,也鼓励其大胆发言并说出理由,同时设计了超市购物等游戏环节,增加亲子互动的机会,让家长看到孩子在思维方面的进步,感受到思维游戏课程的不同。幼儿对此次活动非常感兴趣,都能热烈、积极地主动参与活动,大胆动手操作、发言。通过此次活动复习,使我对班级幼儿的掌握水平有了更细致的了解,发现班中多数幼儿都能够正确理解图形的类别,但部分幼儿发散思维的能力稍弱,他们往往只会从一个角度对物品进行分类,还不够灵活性,在以后的活动中我应更多的关注到这样的幼儿,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