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小学语文教案范文汇总五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增强对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北京夜晚的美丽。
教学难点
在朗读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北京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收集北京的景色资料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出示课件(北京夜晚美丽的景色)。学生可能会发出惊叹。
师:看到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同学们都惊叹道:哇,好美啊!却不能用自己的话把它的美丽描述出来,今天我们要一起去学习一篇描写北京夜晚的课文,课文里有许多描写夜景的精彩词语,想去读一读吗?
2、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生读文,勾画生字,并把生字多读几次。
2、指名起来逐段读课文。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通课文,力争把字音读正确。
3、齐读课文。
4、检查认字情况。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认字。
5、教师注意指导:
(1)在合作读和比较读时侧重纠正字音。重点关注幕、烁、幢、焕、绚等字的读音。
(2)和学生一起发现、交流识字方法。
A、拆合发识字:烁、辉、夺、扮、幢、府
B、换偏旁:优犹 换焕 煌皇
C、相同偏旁归类识字:烁、煌、焕
(3)组词法认字。
幕:夜幕、荧幕
临:光临、降临、濒临灭绝、来临
烁:闪烁、
辉:光辉、辉煌
夺:夺取、争夺
幢:一幢幢(多音字zhuang chuang)
犹:犹如、犹豫
府:官府、王府
绚:绚丽、
繁:繁华、繁荣
扮:装扮、打扮
宫:皇宫、宫内、出宫
6、课件出示词语(卡片出示词语)
夜幕降临 犹如 王府井 绚丽 繁华 光彩夺目 灯光闪烁
金碧辉煌 焕然一新 一幢楼房 华灯高招 从天而降 装扮
7、指名读、开火车读、同桌抽读、齐读
三、指导写字
(1)指导写正确
烁右边的第二笔是竖折,不要分写成(竖、横)两比。辉字左边光字变竖弯钩为竖提。煌、烁二字左边的火字旁捺变为点。雄字右边是四横,不能少一横。
(二)指导写美观
束:上横宜短,竖要写在竖中线上,撇捺要舒展。
单:下横要长,竖要写在竖中线上,要挺直,以支掌全字。
夺:撇捺要左右舒展,将下边的寸字盖住。
雄:左短右长,中间单立人的竖要长。
(三)学生书写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
1、观看北京夜景的课件,说说自己的感受。
2、自读课文,找找课文中写得最多的是什么?(灯)
师:北京很美,尤其是北京的夜景,北京的夜晚是灯的海洋,光的世界。让我们一起走进北京的'夜晚欣赏北京吧。
3、自读课文,找一找课文写了哪些地方的景色?
(天安门城楼、立交桥、长安街、王府井、西单商业街、故宫)
4、同桌合作读,并体会课文中写的天安门城楼、立交桥、长安街的明亮、辉煌。
5、说说自己读课文以后的感受。
二、赏读课文
1、合作读读课文,看看自己有哪些地方不明白的,然后四人小组讨论解决。
2、读读你最喜欢的句子、段落,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联系课文,体会读读记记中的词语。
3、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部分,师生一起去欣赏。
长安街:灯使建筑越发雄伟
理解灯光闪烁、从天而将、金碧辉煌、光彩夺目、雄伟
在理解的基础上造句。
立交桥、环形路:灯的种类多。
理解犹如并造句。
王府井、西单商业街:灯光绚丽,灯光耀眼。
理解绚丽多彩、繁华
用绚丽多彩、繁华造句。
故宫:灯使它更年轻了。
4、就学生不懂的问题进行讨论读(有价值的问题)
注意落实一些词语:倒影、川流不息
5、再读课文,想想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夜晚的北京。
(明亮、辉煌、美丽、繁华等)
6、引导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还可以配合课件一起进行。
三、扩展运用
1、给出重庆夜景的图片,用以下词语说话,看谁用得最多。
高大的建筑物 绚丽多彩的广告 五光十色的霓虹灯
川流不息的汽车 繁华的大街 一幢幢高大的建筑物
一座座立交桥 一束束灯光 金碧辉煌 灯光闪烁
2、除课文后列出的词语外,还可以引导积累运用以下词语:
勾画 轮廓 犹如 装点 繁华 装扮 古老 年轻 倒映 一幢幢
一座座 一束束 灯的海洋 光的世界 川流不息
3、读我知道中的两段话,引导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有关北京的资料。
四、实践活动
1、选择本课中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用一幅画表现词句的意思。
2、结合学过的有关北京的课文,如《北京》、《我们成功了》和本课,说说假如你去了北京,你最想到哪儿去看看。
板书:
长安街、天安门城楼
环行路、立交桥 灯 北京亮起来了
王府井、商业街
故宫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和时间赛跑
教学目标:
第四课时 日积月累
一、相信孩子,给予发现。
1、又到了“我的发现”时间了。这一次,我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2、自读词语,观察发现。
自由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读准字音。注意词语中的带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
3、同桌交流,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听听同学的发现跟自己的有什么不同,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说说你的发现。(只要有发现,就要给予鼓励。)
5、教师引导、小结规律:这些词语中,每组带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字形相近,都是一个字加上部首就成了另一个字,一个字是另一个字的`声旁;两个字的意义不同。
6、齐读词语,积累词语。
7、拓展练习:你能找出也具有这种规律的词语吗?
如:羊群 海洋 弯曲 海湾 青山 清晨 包裹 花苞
比一比谁发现多
二、填一填:
1、学生自主填词语,鼓励一空多填。
2、)引导学生在丰富的答案里观察“的、地、得”的用法,感悟规律。
3、特别引导:“弯弯曲曲地( )”莫填成“弯弯曲曲地(小路)”。
4、适当补充一些练习题。
三、读读背背:
1、自由读,读准字音。
2、引导发现:这些词语,都与治学相关,而且每组读起来都琅琅上口。对不理解的成语提出质疑。
3、指名合作读,一人读一个,轮流。多种形式练习读,当堂背诵。
4、能仿照样子说一组成语吗?丰富积累。
四、趣味语文:
1、回顾导入:在这个语文园地的学习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有我们快乐的发现,让我们继续带着一颗发现的心,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走进“趣味语文”。(出示书中的六幅图)仔细看图,你能发现什么成语呢?
2、独立观察,了解图上画了些什么,再根据画面以及自己的成语积累,猜写谜底。
3、小组合作,揭示谜底:同时亮出各自的谜底,再每人一个轮着说说自己猜谜的依据。(开门见山、大材小用、一举两得、三长两短、小题大做、百发百中。)
4、制作成语画谜(根据成语,画出图画):教师提供给每个小组一些不同的成语,合作制成画谜,然后全班互问互猜。(如脚踏实地、七嘴八舌、一心一意、三心二意、三头六臂、九牛一毛、大同小异、千钧一发、万紫千红……)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在轻松、快乐的语境中学会朗读,学会交际。
2、认识儿歌中的词语,会写"石、早"
3、培养孩子对儿歌的喜爱。
一、引入
喜欢画画吗?
我也很喜欢画画。我画了一幅画给你们看(出示:大树)
你们看好不好?你看这大树长得多高啊,树叶可真茂密啊!(出示词语:树叶)
二、儿歌
1、我今天要和你们一道来学一首儿歌。
这首儿歌很有意思,儿歌里有很多东西。
你们再看。(出示:星星)
2、这是什么?(学生说:星星)正音。
"星"字怎么写谁知道啊?(出示词语:星星)
星星是晚上出来的。
3、再看我画了什么。(出示石头和小草)
学生说:石头。(出示词语:石头)
认识这两个字吗?(认识:头,石有拼音,翘舌音)
哦,那我们向石头打个招呼:(石头你好)
还有——小草,哦,小草你好你好。(出示:小草)
小草,你认识吧,哦,"小"你们也学过了。
看来你们以前学得都不错。
4、看到了就叫他一声,(出示:蚂蚁)学生说蚂蚁你好。
你们真有礼貌啊,小蚂蚁也摆着触须对小朋友说:你好你好。
(出示词语:蚂蚁)蚂蚁是虫子,所以都有虫字旁。
5、刚才我们说,星星是什么时候出来的?(晚上)
对了,晚上了,我们该睡觉了,来。我们趴在桌上睡觉。等会我说1、2、3,你们再睁开眼睛,一起醒来。要看看我的图有什么变化?(出示:太阳)
6、看看,有什么变化?(太阳出来了)
太阳出来了,那就是天亮了。
你们醒过来,看见我应该怎么说?(你早)
说的真亲切啊。(正音)
7、我们的儿歌题目就是——你早。
三、朗读
1、你们看看图,谁会对谁说"你早"呢?
(学生自由说)
2、你们都说的`很有趣的,我也来说说,你们仔细听。
石头对蚂蚁说你早。谁记住了?(学生自由说)
石头的感觉,硬硬的
3、能干。
看仔细,(出示:露珠)看不看得出来是什么?
你猜谁对露珠说你早?(小草)小草是很温柔的。
4、现在会说两句了,谁连起来说说?
男女同学对说。
5、虫虫来了,给你们看可爱的虫虫。
这条虫虫和树叶是好朋友。
所以,树叶对虫虫说:你早。
6、来,我们刚才,谁对谁说你早?
出示:课文语句――天亮了。
我们要很亲切地问早啊。(生一起问)
7、我们还没对太阳问早呢,
刚才小朋友们想了那么多,我也想了一个。
大地对太阳问早,该怎么念。
这样念可以吗?(很温柔地念)
对啊,大地是巨人啊。很有气魄的,胸怀很宽广的,太阳那么远,我们一起来呼唤:你——早——
8、这4句,小朋友们到小组里去念一念,可以一起念,也可以分分工,一人念一句。
待会儿我们来比赛,看哪个组念得最好。
(生准备,汇报念,评)
9、天亮了,星星怎么了?你们想想看,星星会怎么说?
星星困了,该怎么念呢?(出示句子)
星星为我们照明,他干了一个晚上,累了。
来,我们学星星说话。(伸懒腰说)
10儿歌我编完了。喜欢吗?
你们自己有表情地读读,哪句读不好,我来帮你。
(学生自己念)齐读。
四、学字、拓展
1、再来念念"你早",看谁念的好,又会加上自己的表演。(生念)
2、儿歌里有几个词语要变红了,你认识这几个词吗?自己读读(读)
你认识哪个?(自由说)我随便点了,你要很快地把他念出来。
3、考考你,是不是真的认识了。打开信封(师读词,生画画)
(相互对一对)
4、我们来写字了,人坐正,脚放平,笔握好。
(研究"石"的笔顺,不要写成"右","早"上面"日",下面"十")
看电脑写,自己写一个。再写一个。把字写得很漂亮。
5、我们来玩玩,好不好。我们也来编诗。
你想想,天亮了,谁会对谁说你早。(生自己想)
看看课件中的素材,隐去,再编。
6、谁要去睡觉了呢?
7、我们每个小组都来编一首诗,也可以加进自己的表演。试试看。
8、汇报交流。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抓住伊林娜的情绪变化的确语句,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动手实验进一步唤起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抓住描写伊林娜情绪变化的语句,探究感受故事的情趣,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实验器材。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启发谈话:同学们,我们人类都有两件宝贝,知道是什么吗?(双手和大脑)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离不开动手和动脑,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动手做做看。(板书课题)
2、图片导入。出示两张图片:这个小女孩怎么了?(一个是撅着嘴巴生气的样子,另一个是面带微笑的样子)这个小女孩就是伊林娜。她为什么生气?又为什么笑了呢?学完课文《动手做做看》你就会明白了。
二、自读
1、自主选择学习方式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组内交流识字收获:在小组内讲一讲自己会认的字,读字音,再组词,并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3、全班交流汇报:说说你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
三、读思
1、指名检查读文,师生共同评议。
2、默读课文,画出伊林娜情绪变化的句子,引导学生质疑。
(教师梳理问题:伊林娜的为什么生气?又为什么笑了?)
3、以小组为单位读书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四、交流
伊林娜的为什么生气?
1、小组派代表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组内其他成员补充。
2、伊琳娜生气地责怪朗志万“哄骗”了我们,真的是“哄骗”吗?结合课文说说理由。
(1)“哄骗”是什么意思?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白善意的哄骗能激发孩子动手操作的欲望;不过也要谨防生活中恶意的哄骗,提醒学生正确区别对待。
(2)你能否换一种语气说这句话?
(3)练习读这句话,教师进行指导,注意反问的语气。
3、指名读妈妈的话:“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
①读句子,体会“光”在句子中的意思。
②反复读句子,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4、指导朗读:小朋友说的话要用肯定、想当然的语气。妈妈说的话要用鼓励的语气来读
五、实验
1、按照课文中的描写,和伊琳娜共同做实验验证猜疑。
2、学生谈谈自己实验后的感受。
六、写字
学习写“哄、喝、提、题”四个字。
1、学生仔细观察:你觉得应该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2、做一做“原来是这样”的发现问题的游戏。教师可以先做发现示范:示范书写“哄、喝”两个字,然后自言自语:“要想把口字旁的字写好看,口字旁得写得高一点,小一点。哦,原来是这样啊!” “提、题”是左右结构,“题”是半包围结构,“题”字中“是”的“小脚丫”伸得好长啊!
3、学生临写一遍,然后请学生同桌或小组合作、探究,发现规律性的东西在全班交流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开火车检查生字。
2、指名分角色朗读1——6自然段。
二、读文
默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思考:伊林娜为什么笑了?
三、交流
1、指名读朗志万的话,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读读下面的句子,你觉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1)科学家讲的话,我们都应该尽可能地去试一试。
(2)我们要怀疑科学家讲的话。
(3)当我们对科学家的话有怀疑时,一定要想办法证实一下。
(4)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思维方式。
3、假如你是伊林娜,听了朗志万的话,你会说些什么呢?
四、朗读
1、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示范读——分组练习读——竞赛读
2、伊林娜值得你学习吗?为什么?你想对她说什么?
五、拓展
1、从课外书或网上搜集科学家说过的一些名言,想想对我们有什么指导意义。
2、读童话故事《小马过河》,再把自己读后的感受说给小朋友或爸爸妈妈听。
3、你能发现爸爸妈妈或老师说的、做的'有不对的地方吗?细心观察,亲自实践,有礼貌地指出来。
六、写字
1、学生练习书写,教师相机指导。
2、班级交流展示,对于写得好得同学奖励一面小红旗。
教学后记:
这是一个发明带齿孔的邮票的故事,一个由发明家阿切尔身边的偶然小事引发的发明故事。阿切尔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看见一个人用别针在每枚邮票的连接处刺上小孔,那邮票便很容易、很整齐地被撕开。“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他想把那个人的动作变成机器的动作,让所有的邮票都好撕开。通过不断研究,他的想法终于变成了现实。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带齿孔邮票的发明经过,它还告诉我们,发明并不神秘,并不遥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多动脑筋思考研究,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
这篇篇幅较长,情节简单,语言平实,我放手让学生自读,读的方式多种多样,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段落。由于课文较长更适宜默读,我让学生在学习中默读课文。这个故事能给孩子很大的启发,小小的齿孔中闪耀着智慧的火花,能让孩子们懂得发明与生活只有一步之遥,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要从小养成观察、分析、动手的好习惯。而要达到这一目的,我想就必须引导学生去感悟一些重点词句,并且读中要有所侧重,第三、四自然段是朗读感悟的重点,我引导学生多读。
在课后,我利用网络资源查找到一些邮票的图片,展示给孩子们,认识到邮票的同时,也了解到邮票是“微型百科全书”。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夜幕、降临、悬挂、曾经、奥秘、努力、登上、任何、一旦、估计、年龄、神秘、探索”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3、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4、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教学重点 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
教学难点 利用资料交流、古诗句积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具准备 1.课文插图,月球表面照片及能表现出月色皎洁、清幽的图片;乐曲《春江花月夜》。
导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预习提纲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收集古诗词中描写月亮的名句。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导语:茫茫太空,有着不可计数的星球。上一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太阳,今天,我们要走近地球的近邻──月球。
2.(出示能反映月色皎洁、环境清幽的图片)同学们,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的一轮明月,总会激起无穷的疑问。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就曾问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今天,我们面对着这散发着冷冷清辉的明月,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她吗?(及时肯定鼓励,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3.嫦娥奔月、吴刚伐桂都是民间传说。人们多想登上月球,去解开心中的疑问。我国宇航员就登上月球,发现了更多的月球之谜(板书课题)。
二、提出自读要求
1.画出生字新词,练习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读正确、读流利。
2.画出课文中列举的月球上有哪些难解之谜。
3.就你最感兴趣的一个不解之谜,结合上节课搜集的资料和小练笔,在空白处写一写自己的猜想。
三、组内交流
1.小组长设计形式,检查组内同学的生字、生词认读情况和课文朗读情况。
2.组内同学交流所画出的月球之谜。
3.讨论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关于月球之谜的猜想。
四、全班交流
1.各组选派代表或组员接读的方式,向大家展示朗读的正确、熟练程度,其他小组注意对生字词的正音。
2.你在阅读中发现了哪些月球之谜?
a.有条理地说出文中直接描述的未解之谜,如,月球是从哪儿来的?它跟地球一样吗?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为什么不同植物种进月球尘土里生长得不一样?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等等。
b.鼓励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月球上为什么会有那样奇异的景色?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月球上真的没有任何生命吗?宇航员在月球上怎么行走?
五、合作学习,探究问题
1.对某一未解之谜感兴趣的同学结为一组,大家共同猜想谜底。
2.据老师提供的“资料袋”展开讨论,组内成员分工,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
(教师提供的资料,供参考)
a.课后“资料袋”。
b.月球起源之谜:目前,人类关于月球的起源,一共提出了三种假说:月球被捕获说,地月同源说和地球分裂说。到目前为止,三种假说都没有取得强有力的证据,因此产生了第四种假说──“月球──宇宙飞船”说。
c.月球年龄之谜:根据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标本,可以测定月球的.年龄。经分析发现,与地球上90%年龄最大的岩石相比,月球岩石99%年龄更长。1973年,世界月球研讨会上曾测定一块月球岩石年龄为53亿岁,而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是37亿岁。有些科学家提出,在地球形成之前,月球早已在星际空间形成了。
d.21~22世纪,人类将移民月球,建立月球村。月球村将利用太阳能取暖,利用月球上发现的水生产蔬菜、粮食,建立各种生活设施。月球村的重要任务是开采氮-3,并运回地球,利用这一热能源发电,供应全球所需电能。人类还将开发地球人拜访月球村的旅游业。
e .从“阿波罗”8号开始,10号、11号、16号、17号都曾目击或拍摄过月面不明飞行物的照片,甚至早在1966年,美国的“月球轨道环形器”2号就发现,在月面上有一些排列有序的12~23米高的塔状建筑物,随后,苏联的宇宙飞船也发现了这些建筑。
3.举行月球奥秘发布会。
a.各小组选派代表有感情朗读本小组感兴趣的月球之谜,力争通过朗读激起同学们强烈的好奇心。
b.派中心发言人有条理地说清本组对月球之谜的猜想。
c.听了其他小组的发言,你们对月球又产生了哪些疑问?
第二课时
一、指名朗读课文
读读写写,并发现生字的记忆方法
夜幕降临 悬挂 曾经 奥秘 努力
登上 任何 撒在 水藻 一旦
一项 估计 年龄
二、创设情境,感悟月亮的文化内涵
1.出示月色皎洁的图片,播放《春江花月夜》的曲子: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古往今来,人们赋予月亮各种各样的情感,有数不清的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诗词歌赋、音乐绘画。下面,就让我们在《春江花月夜》这首名曲中,把自己课前收集到的关于月亮的名句写在黑板上。(教师板书课后诗句)
2.请同学们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句反复吟诵几遍,再抄写下来。
三、实践活动
人类虽然登上了月球,但并没全部揭开她神秘的面纱,月球上的无穷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感兴趣的同学课外可以通过阅读和登录网站,去进一步了解月球。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12-18
语文天地小学语文教案04-13
小学语文掌声教案12-28
小学语文《鲸》教案01-13
小学语文掌声教案12-28
小学语文跳水教案12-18
小学语文绝句教案11-21
小学语文《牧童》教案10-16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