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4-08-11 22:25:30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小班音乐教案模板合集6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音乐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小班音乐教案模板合集6篇

小班音乐教案 篇1

  小班音乐教案:

  找朋友

  活动目标:

  1 较熟练地演唱歌曲。

  2 初步能根据歌曲内容学跳舞蹈,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大家一起跳舞的快乐。

  3 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4 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活动准备:

  图片

  活动过程:

  1. 在《好朋友》音乐伴奏下边唱边按节拍走进活动室。

  2. 问答对唱 《在哪里?》,幼儿根据老师唱的内容,用歌声唱出。,(半度上升)。

  1 2 3 4 5 6 5 | 3 2 1— ||

  我的朋友 在哪里?在 这里。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找朋友》

  3. 新授舞蹈《 找朋友》

  (1) 听前奏回忆名称。

  (2) 复习歌曲。

  (3) 老师边唱边表演两遍,让幼儿掌握舞蹈的顺序。

  老师问:唱到哪一句时要找到朋友?怎样让别人知道你找到朋友了?找到朋友怎么办?(介绍自己)教师根据回答的内容出示图片,边讲解指图片唱一遍。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小班音乐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学唱儿歌《找朋友》。

  2、能用身体动作来表演出歌词的内容。

  3、体验到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喜爱参加集体活动。

  4、能理解歌词的含义,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

  二、活动准备

  音乐动画视频《找朋友》,幻灯片

  三、活动过程

  1、以谈话的形式导入,让幼儿熟悉歌词内容

  老师:“小朋

  友们能不能回答老师一个问题,谁是你的好朋友?”请小朋友用完整句回答:***是我的好朋友。

  老师:“哦,***是你的好朋友?”

  老师:“小朋友在幼儿园都有好朋友,可是啊老师没有好朋友,老师现在想去找一个好朋友,小朋友能不能告诉老师你是怎样找到好朋友的呢?请幼儿回答。

  老师:“***说可以这样找好朋友,那我们看看这个小朋友是怎样找好朋友的呢?我们一起学一下”。

  出示幻灯片。

  2、小朋友们观看幻灯片并请小朋友回答问题

  老师:“小女孩也在找自己的好朋友,看看她碰见了谁?”请小朋友回答:小女孩遇见了小男孩。

  老师:“他们找到朋友的`时候都是怎么做的呢?”

  请小朋友回答:他们敬礼、握手、拥抱、说再见。

  3、老师:“哦,原来呀,认识了新朋友要跟新的好朋友敬礼、握手,这样才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现在老师学会了,小朋友们学会没有呢?请一个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去找好朋友,其他小朋友跟我们加油,一起念儿歌,好不好?”

  4、老师:“我和***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了,其他小朋友想不想找自己的好朋友,那我们一起去找吧。”。

  5、播放音乐视频,让幼儿跟唱表演。

  四、结束部分

  老师:“现在小朋友们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跟好朋友在一起玩的时候,你的玩具要不要给好朋友玩,能不能去用嘴巴咬,用手指抓自己好朋友?”请小朋友回答。

  和老师约定不能用嘴巴咬,用手指抓自己好朋友。

小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初步掌握音乐旋律,并随着音乐做出相关的动作。

  2、用好奇、欢快的情绪唱歌。理解歌词,初步学唱歌曲。

  3、想像并用各种身体动作有节奏地表现小鸡出壳的样子。

  4、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5、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活动准备:

  歌词理解步骤图(四张)、小鸡头饰若干、《小小蛋儿把门开》音乐。

  活动过程:

  一、1.熟悉音乐旋律。

  幼儿听《小小蛋儿把门开》的旋律进入活动室,跟着老师做相应的动作。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学本领,好不好?

  二、幼儿进场后,教师提问幼儿,导入理解歌词内容,分句学唱歌曲。。

  1、师:小朋友们刚刚听到的音乐里面有什么东西呢?

  教师出示图片一后慢节奏清唱《小小蛋儿把门开》第一句并做相应动作。

  2、师:要是这鸡蛋打开门之后,里面会出来一只什么样的小动物呢?

  教师出示图片二后慢节奏清唱音乐歌词第二句并做相应动作。

  3、师:小鸡身上有什么东西?看上怎么样?

  教师出示图片三后慢节奏清唱音乐歌词第三句并做相应动作。

  4、师:小鸡说话的时候声音好不好听好啊? 小鸡叫的时候像不像是在唱歌呀?

  教师出示图片四后慢节奏清唱音乐歌词第三句并做相应动作。

  三、幼儿完整学唱歌曲。

  1、教师播放音乐完整示音乐范动作。

  师:老师把这几幅图片凑起来,变成一首完整好听的音乐,小朋友们想不想听啊?

  2、教师播放第一遍音乐,邀请幼儿在自己位置上站好,跟着老师听音乐学习动作。

  3、教师播放第二遍音乐,并邀请幼儿在自己位置上站好,教师在音乐歌词第一句及第四句中,换一下动作。

  四、教师邀请幼儿集体出场表演。

  课后反思

  《小小蛋儿把门开》这首歌旋律欢快,歌词简单有趣。主要引导幼儿带有好奇、欢快的`情绪唱歌的同时想象并用各种身体动作有节奏地表现小鸡出壳的样子。第一环节通过表演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笃笃笃”谁在叫开门?(做倾听状)哦!是小鸡要出来了,小小蛋儿把门开了!第二环节:我清唱了歌曲,一句句地解释歌词。幼儿跟着旋律进行歌唱。并提出问题:小鸡从鸡蛋壳里出来,心情怎么样?那我们用怎么样的心情去唱呢?最后我弹琴,以欢快的情绪带领幼儿一起唱歌曲一遍。第三环节:引导幼儿发挥想象,运用肢体动作表现小鸡出壳的样子。如:小鸡从蛋壳里出来时是什么心情啊?想象小鸡出壳的动作,小鸡胖乎乎的,身上长着黄绒绒的毛,这个样子谁来学?小鸡尖尖的嘴巴唱歌了,谁来学?讲解完教师和幼儿听着音乐边唱边表演。他们边唱边跳,一起学小鸡走、扇翅膀、啄米等模拟小鸡出壳的动作,非常可爱。幼儿在整个活动中主动性增强了,几个平时不怎么愿意参加集体活动的幼儿也被我们吸引了过来,笑眯眯地和我们一起游戏。活动结束了幼儿还是意犹未尽,缠着我还要玩。现在,每每我问孩子,唱个什么歌给我听听,他们首选这首歌。在唱歌曲《小小蛋儿把门开》的同时不仅获得了快乐,更增进了我和孩子们之间的感情。

小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熟悉歌曲,学唱歌曲。

  2、想象自己是棉花糖,用肢体动作表现棉花糖的柔软形态。

  3、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钢琴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发声练习师生问好。《我爱我的幼儿园》、《 我爱我的小动物》

  2、律动练习,《生活模仿动作》

  二、基本部分

  1、出示棉花糖引出课题。帮助幼儿了解棉花糖的特点提问:“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呀?你们吃过它吗?它是硬的还是软的呢?对了是软软的……..。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首歌曲,歌曲的名字叫做《我是棉花糖》。小朋友先听老师唱一边。

  2、教师范唱一遍歌曲。

  提问歌曲的名字叫什么?(要求幼儿完整回答歌曲名字一遍)

  3、教师边弹琴边演唱歌曲一遍。小朋友们你们听到歌曲里面唱了什么?

  4、请小朋友跟随教师一起按节奏念歌词。

  5、请幼儿跟随教师整首学唱歌曲两编。

  6、放录音请幼儿和教师一起拍手演唱歌曲。

  7、请幼儿跟随琴声再次演唱歌曲。

  三、结束部分

  歌曲《庆祝节日咚咚锵》

  教学反思:

  今天我在教研组中上了开学以来的第一堂公开课,心里比较激动。由于是借班上课更是让我不知所措。但是我活泼开朗的性格还是让我用坦然的心态去面对了,小5班的小朋友还是比较配合的,而且在上课的过程中给了我很多的快乐。就这样我的一节课很顺利的'下来了,本来以为小班的音乐课还是很难把握好的,因为都比较兴奋激动,喜欢乱跑,有时候还要收不回来。还好课很顺利的上下来了,但是在过程中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小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理解并掌握儿歌内容。

  2,通过学习,懂得谦让分享,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谦让与分享的道理

  活动准备

  1,准备足够孩子人手一个的水果。

  2,孩子争抢玩具大哭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展示图片,引发讨论。

  观察图片,讨论图片上的孩子们在干嘛?

  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不对?

  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

  2, 学习儿歌。

  老师朗诵儿歌,孩子认真听。

  回答问题,儿歌中说的什么意思?

  儿歌中的小朋友和图片中的小朋友谁做的好?

  你会向谁学习?

  跟读儿歌,掌握儿歌内容。

  3,表演儿歌,玩游戏。

  做游戏, 孩子们将凳子摆成一排,表演儿歌内容。表演结束孩子们亲亲抱抱。

  4,分发水果,巩固儿歌内容。

  请个别幼儿为小朋友分发水果,边发边念儿歌。

  孩子在分发的过程中,老师注意让孩子坐好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

  大家一起分享共同吃水果的乐趣。

  5,小结。

  我们以后在相处的过程中,要懂得谦让,不争不抢 ,好的东西不仅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 ,更要懂得和爷爷奶奶爸妈分享。

  儿歌:

  排排坐吃果果,

  幼儿园里朋友多,

  你一个,我一个,

  小华没来留一个

  教学反思

  在组织课时侯,就是因为孩子们在吃东西时候爱争抢打闹,为了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和和睦相处共同分享, 就选择了这首儿歌,同时为了让他们印象更深刻,特意从开始就是使用反面图片教材 ,让孩子在讨论的 过程中初步意识到应该怎样做对怎样做不对,为后面快速理解儿歌内容打下基础。从而在理解掌握儿歌内容的基础上达到我所期望的目标。但在组织这节课 时,可能过于偏重常规培养,忽略了对孩子 进行语言方面的比如发音的准确清晰等方面的锻炼,以后在组织任何活动时,一定要做到面面俱到,要做到让孩子全面发展全面进步。

小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能跟着音乐的节奏唱歌并尝试进行对唱问答。

  2、掌握几种常见小动物的叫声,并尝试把叫声仿编在歌曲中。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鸡、小鸭、小猫等几种小动物的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通过“XX在哪里?我在这里!”这样的问答形式进行点名。

  2、演示多媒体课件,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出示几种小动物的形象,小动物们也和我们一起游戏,他们也要点名了。指向小鸡形象提问:小鸡怎样叫?点击小鸡形象,出现小鸡的叫声

  3、教师通过清唱,让孩子感知歌曲,并尝试跟着老师学唱。

  4、教师继续提问:老师点名其他小动物,他们该怎样回答呢?引导孩子进行歌曲仿编。

  根据孩子的意愿,教师点击多媒体中的'各个小动物,根据出现的叫声进行仿编歌曲。

  5、根据仿编的歌曲完整进行练习。

  6、游戏:小动物在哪里

  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头饰扮演小动物,与教师进行对唱问答,唱到的小动物可以跑到老师的身边来。进行游戏若干次。

  游戏中唱儿歌

  “小鸡小鸡在哪里?”

  “叽叽叽叽在这里!”

  “小狗小狗在哪里?”

  “汪汪汪汪在这里!”

  “小猫小猫在哪里?”

  “喵喵喵喵在这里!”

  “小鸭小鸭在哪里?”

  “呷呷呷呷在这里!”......

  还可以这样,老师点学生的名字:

  “王珊王珊在哪里?”

  王珊蹦出来唱道:“王珊王珊在这里!”

  “李培李培在哪里?”

  “李培李培在这里!”

  “叶明珠叶明珠在哪里?”

  “叶明珠叶明珠在这里!”

  7、小动物们跟着老师快活地走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在学唱歌曲前,我先用歌曲的音乐和幼儿来互相打招呼,这样就让幼儿对音乐有了一定的了解。在熟悉音乐后,我创设了几个小情境,将歌词填入歌曲中,让幼儿觉得在玩中学会了歌曲。因为一开始在打招呼时,就用了对唱的形式,所以演唱时,也就难不到大家了。在最后,我还请了个别幼儿来扮演动物妈妈问,其余幼儿回答,这样的方式幼儿很喜欢,积极性很高,大家还创编出了图片以外的其他小动物的叫声呢。

《关于小班音乐教案模板合集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小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音乐教案 小班音乐教案大全05-31

音乐小班教案12-19

小班音乐教案01-02

音乐小班教案03-03

小班哈巴狗音乐教案07-17

【推荐】小班音乐教案01-09

【精】小班音乐教案01-10

推荐小班音乐教案12-23

小班音乐教案【热】01-05

小班音乐教案【精】01-08

关于小班音乐教案模板合集6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音乐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小班音乐教案模板合集6篇

小班音乐教案 篇1

  小班音乐教案:

  找朋友

  活动目标:

  1 较熟练地演唱歌曲。

  2 初步能根据歌曲内容学跳舞蹈,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大家一起跳舞的快乐。

  3 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4 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活动准备:

  图片

  活动过程:

  1. 在《好朋友》音乐伴奏下边唱边按节拍走进活动室。

  2. 问答对唱 《在哪里?》,幼儿根据老师唱的内容,用歌声唱出。,(半度上升)。

  1 2 3 4 5 6 5 | 3 2 1— ||

  我的朋友 在哪里?在 这里。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找朋友》

  3. 新授舞蹈《 找朋友》

  (1) 听前奏回忆名称。

  (2) 复习歌曲。

  (3) 老师边唱边表演两遍,让幼儿掌握舞蹈的顺序。

  老师问:唱到哪一句时要找到朋友?怎样让别人知道你找到朋友了?找到朋友怎么办?(介绍自己)教师根据回答的内容出示图片,边讲解指图片唱一遍。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小班音乐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学唱儿歌《找朋友》。

  2、能用身体动作来表演出歌词的内容。

  3、体验到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喜爱参加集体活动。

  4、能理解歌词的含义,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

  二、活动准备

  音乐动画视频《找朋友》,幻灯片

  三、活动过程

  1、以谈话的形式导入,让幼儿熟悉歌词内容

  老师:“小朋

  友们能不能回答老师一个问题,谁是你的好朋友?”请小朋友用完整句回答:***是我的好朋友。

  老师:“哦,***是你的好朋友?”

  老师:“小朋友在幼儿园都有好朋友,可是啊老师没有好朋友,老师现在想去找一个好朋友,小朋友能不能告诉老师你是怎样找到好朋友的呢?请幼儿回答。

  老师:“***说可以这样找好朋友,那我们看看这个小朋友是怎样找好朋友的呢?我们一起学一下”。

  出示幻灯片。

  2、小朋友们观看幻灯片并请小朋友回答问题

  老师:“小女孩也在找自己的好朋友,看看她碰见了谁?”请小朋友回答:小女孩遇见了小男孩。

  老师:“他们找到朋友的`时候都是怎么做的呢?”

  请小朋友回答:他们敬礼、握手、拥抱、说再见。

  3、老师:“哦,原来呀,认识了新朋友要跟新的好朋友敬礼、握手,这样才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现在老师学会了,小朋友们学会没有呢?请一个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去找好朋友,其他小朋友跟我们加油,一起念儿歌,好不好?”

  4、老师:“我和***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了,其他小朋友想不想找自己的好朋友,那我们一起去找吧。”。

  5、播放音乐视频,让幼儿跟唱表演。

  四、结束部分

  老师:“现在小朋友们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跟好朋友在一起玩的时候,你的玩具要不要给好朋友玩,能不能去用嘴巴咬,用手指抓自己好朋友?”请小朋友回答。

  和老师约定不能用嘴巴咬,用手指抓自己好朋友。

小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初步掌握音乐旋律,并随着音乐做出相关的动作。

  2、用好奇、欢快的情绪唱歌。理解歌词,初步学唱歌曲。

  3、想像并用各种身体动作有节奏地表现小鸡出壳的样子。

  4、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5、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活动准备:

  歌词理解步骤图(四张)、小鸡头饰若干、《小小蛋儿把门开》音乐。

  活动过程:

  一、1.熟悉音乐旋律。

  幼儿听《小小蛋儿把门开》的旋律进入活动室,跟着老师做相应的动作。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学本领,好不好?

  二、幼儿进场后,教师提问幼儿,导入理解歌词内容,分句学唱歌曲。。

  1、师:小朋友们刚刚听到的音乐里面有什么东西呢?

  教师出示图片一后慢节奏清唱《小小蛋儿把门开》第一句并做相应动作。

  2、师:要是这鸡蛋打开门之后,里面会出来一只什么样的小动物呢?

  教师出示图片二后慢节奏清唱音乐歌词第二句并做相应动作。

  3、师:小鸡身上有什么东西?看上怎么样?

  教师出示图片三后慢节奏清唱音乐歌词第三句并做相应动作。

  4、师:小鸡说话的时候声音好不好听好啊? 小鸡叫的时候像不像是在唱歌呀?

  教师出示图片四后慢节奏清唱音乐歌词第三句并做相应动作。

  三、幼儿完整学唱歌曲。

  1、教师播放音乐完整示音乐范动作。

  师:老师把这几幅图片凑起来,变成一首完整好听的音乐,小朋友们想不想听啊?

  2、教师播放第一遍音乐,邀请幼儿在自己位置上站好,跟着老师听音乐学习动作。

  3、教师播放第二遍音乐,并邀请幼儿在自己位置上站好,教师在音乐歌词第一句及第四句中,换一下动作。

  四、教师邀请幼儿集体出场表演。

  课后反思

  《小小蛋儿把门开》这首歌旋律欢快,歌词简单有趣。主要引导幼儿带有好奇、欢快的`情绪唱歌的同时想象并用各种身体动作有节奏地表现小鸡出壳的样子。第一环节通过表演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笃笃笃”谁在叫开门?(做倾听状)哦!是小鸡要出来了,小小蛋儿把门开了!第二环节:我清唱了歌曲,一句句地解释歌词。幼儿跟着旋律进行歌唱。并提出问题:小鸡从鸡蛋壳里出来,心情怎么样?那我们用怎么样的心情去唱呢?最后我弹琴,以欢快的情绪带领幼儿一起唱歌曲一遍。第三环节:引导幼儿发挥想象,运用肢体动作表现小鸡出壳的样子。如:小鸡从蛋壳里出来时是什么心情啊?想象小鸡出壳的动作,小鸡胖乎乎的,身上长着黄绒绒的毛,这个样子谁来学?小鸡尖尖的嘴巴唱歌了,谁来学?讲解完教师和幼儿听着音乐边唱边表演。他们边唱边跳,一起学小鸡走、扇翅膀、啄米等模拟小鸡出壳的动作,非常可爱。幼儿在整个活动中主动性增强了,几个平时不怎么愿意参加集体活动的幼儿也被我们吸引了过来,笑眯眯地和我们一起游戏。活动结束了幼儿还是意犹未尽,缠着我还要玩。现在,每每我问孩子,唱个什么歌给我听听,他们首选这首歌。在唱歌曲《小小蛋儿把门开》的同时不仅获得了快乐,更增进了我和孩子们之间的感情。

小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熟悉歌曲,学唱歌曲。

  2、想象自己是棉花糖,用肢体动作表现棉花糖的柔软形态。

  3、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钢琴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发声练习师生问好。《我爱我的幼儿园》、《 我爱我的小动物》

  2、律动练习,《生活模仿动作》

  二、基本部分

  1、出示棉花糖引出课题。帮助幼儿了解棉花糖的特点提问:“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呀?你们吃过它吗?它是硬的还是软的呢?对了是软软的……..。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首歌曲,歌曲的名字叫做《我是棉花糖》。小朋友先听老师唱一边。

  2、教师范唱一遍歌曲。

  提问歌曲的名字叫什么?(要求幼儿完整回答歌曲名字一遍)

  3、教师边弹琴边演唱歌曲一遍。小朋友们你们听到歌曲里面唱了什么?

  4、请小朋友跟随教师一起按节奏念歌词。

  5、请幼儿跟随教师整首学唱歌曲两编。

  6、放录音请幼儿和教师一起拍手演唱歌曲。

  7、请幼儿跟随琴声再次演唱歌曲。

  三、结束部分

  歌曲《庆祝节日咚咚锵》

  教学反思:

  今天我在教研组中上了开学以来的第一堂公开课,心里比较激动。由于是借班上课更是让我不知所措。但是我活泼开朗的性格还是让我用坦然的心态去面对了,小5班的小朋友还是比较配合的,而且在上课的过程中给了我很多的快乐。就这样我的一节课很顺利的'下来了,本来以为小班的音乐课还是很难把握好的,因为都比较兴奋激动,喜欢乱跑,有时候还要收不回来。还好课很顺利的上下来了,但是在过程中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小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理解并掌握儿歌内容。

  2,通过学习,懂得谦让分享,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谦让与分享的道理

  活动准备

  1,准备足够孩子人手一个的水果。

  2,孩子争抢玩具大哭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展示图片,引发讨论。

  观察图片,讨论图片上的孩子们在干嘛?

  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不对?

  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

  2, 学习儿歌。

  老师朗诵儿歌,孩子认真听。

  回答问题,儿歌中说的什么意思?

  儿歌中的小朋友和图片中的小朋友谁做的好?

  你会向谁学习?

  跟读儿歌,掌握儿歌内容。

  3,表演儿歌,玩游戏。

  做游戏, 孩子们将凳子摆成一排,表演儿歌内容。表演结束孩子们亲亲抱抱。

  4,分发水果,巩固儿歌内容。

  请个别幼儿为小朋友分发水果,边发边念儿歌。

  孩子在分发的过程中,老师注意让孩子坐好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

  大家一起分享共同吃水果的乐趣。

  5,小结。

  我们以后在相处的过程中,要懂得谦让,不争不抢 ,好的东西不仅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 ,更要懂得和爷爷奶奶爸妈分享。

  儿歌:

  排排坐吃果果,

  幼儿园里朋友多,

  你一个,我一个,

  小华没来留一个

  教学反思

  在组织课时侯,就是因为孩子们在吃东西时候爱争抢打闹,为了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和和睦相处共同分享, 就选择了这首儿歌,同时为了让他们印象更深刻,特意从开始就是使用反面图片教材 ,让孩子在讨论的 过程中初步意识到应该怎样做对怎样做不对,为后面快速理解儿歌内容打下基础。从而在理解掌握儿歌内容的基础上达到我所期望的目标。但在组织这节课 时,可能过于偏重常规培养,忽略了对孩子 进行语言方面的比如发音的准确清晰等方面的锻炼,以后在组织任何活动时,一定要做到面面俱到,要做到让孩子全面发展全面进步。

小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能跟着音乐的节奏唱歌并尝试进行对唱问答。

  2、掌握几种常见小动物的叫声,并尝试把叫声仿编在歌曲中。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鸡、小鸭、小猫等几种小动物的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通过“XX在哪里?我在这里!”这样的问答形式进行点名。

  2、演示多媒体课件,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出示几种小动物的形象,小动物们也和我们一起游戏,他们也要点名了。指向小鸡形象提问:小鸡怎样叫?点击小鸡形象,出现小鸡的叫声

  3、教师通过清唱,让孩子感知歌曲,并尝试跟着老师学唱。

  4、教师继续提问:老师点名其他小动物,他们该怎样回答呢?引导孩子进行歌曲仿编。

  根据孩子的意愿,教师点击多媒体中的'各个小动物,根据出现的叫声进行仿编歌曲。

  5、根据仿编的歌曲完整进行练习。

  6、游戏:小动物在哪里

  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头饰扮演小动物,与教师进行对唱问答,唱到的小动物可以跑到老师的身边来。进行游戏若干次。

  游戏中唱儿歌

  “小鸡小鸡在哪里?”

  “叽叽叽叽在这里!”

  “小狗小狗在哪里?”

  “汪汪汪汪在这里!”

  “小猫小猫在哪里?”

  “喵喵喵喵在这里!”

  “小鸭小鸭在哪里?”

  “呷呷呷呷在这里!”......

  还可以这样,老师点学生的名字:

  “王珊王珊在哪里?”

  王珊蹦出来唱道:“王珊王珊在这里!”

  “李培李培在哪里?”

  “李培李培在这里!”

  “叶明珠叶明珠在哪里?”

  “叶明珠叶明珠在这里!”

  7、小动物们跟着老师快活地走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在学唱歌曲前,我先用歌曲的音乐和幼儿来互相打招呼,这样就让幼儿对音乐有了一定的了解。在熟悉音乐后,我创设了几个小情境,将歌词填入歌曲中,让幼儿觉得在玩中学会了歌曲。因为一开始在打招呼时,就用了对唱的形式,所以演唱时,也就难不到大家了。在最后,我还请了个别幼儿来扮演动物妈妈问,其余幼儿回答,这样的方式幼儿很喜欢,积极性很高,大家还创编出了图片以外的其他小动物的叫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