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4-11-15 22:14:39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中班科学教案锦集九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科学教案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游戏、操作等活动,在分类的基础上初步感知集合,了解集合与子集的包含关系。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及初步的逻辑推理、概括能力。

  活动准备:

  场景布置:

  用彩带围成草莓、西瓜、苹果、葡萄、香蕉的家;音乐磁带:《我的朋友在哪里》;头饰:草莓、西瓜、苹果、葡萄、香蕉各6个;幼儿操作材料:衣服、花、图形及空白集合图若干、记号笔;电脑课件:小动物找家,蔬菜的家。

  活动过程:

  一、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初步感知集合。

  (一)1、今天我们都成了水果娃娃,请你告诉我你是什么水果娃娃呀?

  2、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请每个娃娃去找跟你相同的娃娃做朋友,找齐了好朋友,就可以找一个家坐下来。

  3、幼儿游戏。

  (二)1、你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家,可小动物们还没有找到家呢?我们愿不愿意帮帮他们呀?

  2、出示大屏幕一(小动物找家):

  提问:①这是什么地方?

  ②蓝蓝的天空会是哪些小动物的家?为什么蓝蓝的.天空是这些小动物的家?绿绿的草地会是哪些小动物的家?为什么绿绿的草地是这些小动物的家?青青的小河会是那些小动物的家?为什么轻轻的小河是这些小动物的家?

  3、小结:小动物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家。蓝蓝的天空是会飞的小鸟的家;青青的小河是会游泳的小动物的家;绿绿的草地是会跑爱跳的小动物的家。

  二、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集合、子集的包含关系。

  (一)出示大屏幕二(蔬菜的集合):

  1、这个家里有谁?(用激光点指示幼儿集体讲述)

  2、我们给这个家取个名字吧?(蔬菜的家)对,这么多蔬菜住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大家庭。

  (二)1、我们可不可以组成一个大家庭?为什么?同时提问那我们的家应该取个什么名字。(绿带圈起来)

  2、水果大家庭由哪些小家组成?

  3、是苹果娃娃多呢还是水果娃娃多?为什么?

  (三)幼儿分组集体操作活动:

  1、这是谁?衣服和花看到我们既有大的家又有小的家,很羡慕,也想请我们帮帮忙,给他们分小家,你们一边分,一边想想:我们是按照什么来分的。

  2、每组请一名幼儿讲述结果:提问:你们组是按照什么分的?是花衣服多还是衣服多?为什么?

  三、幼儿分组个别操作活动:这些是谁?他们还没有自己的家,请你们赶快帮他们找到家吧。请幼儿分组按颜色、大小、形状分成不同的子集,并介绍给其他幼儿或客人老师听。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教师能注意幼儿的兴趣点进行设计活动,由易到难,过度自然,小朋友的参与兴趣很高,但活动中让老师觉得不足的是开始部分,幼儿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是否内容简单些,或直接让幼儿分组讨论,交流,然后鼓励幼儿把自己不懂的提出来,和老师一起解决。这样的处理是否能让幼儿的学习更加主动些。建议下次教学,可以试试。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准备

  工具组:组装玩具汽车,冒钉的小椅子,螺丝刀,锤子;

  修补组:破旧图书,订书器,剪刀,胶带,固体胶;

  装饰组:白裙,印章,彩纸,水彩笔,油画棒;

  课件,与幼儿人数相等的火车车箱,螺丝,绳子,夹子等。

  活动目标

  了解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日常用品,知道这些日常用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通过发现、讨论、验证,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过程

  1.教师情境表演,引出工具

  (1)师扮演“小工人”出场,引起幼儿兴趣

  师拎着工具箱边走边唱:我们苗苗爱心队,最爱帮人忙,如果你呀有困难,我们来帮忙。(拿起一张椅子,师表演钉子轧了手,掏锤子,钉;拿出一个掉了螺丝的玩具,用工具拧紧。)

  (2)出示工具,帮助幼儿认识

  师:哎,你们谁家有困难需要帮忙吗?(指箱)我这里有许多宝贝,一准能帮上你的忙。你们想不想知道我箱子里藏的是什么宝贝?(想)

  师:箱子上有铅丝拧着打不开,怎么办?可以请什么来帮忙?(启发幼儿说出请钳子来帮忙,同时师操作钳子拧开铅丝,打开箱子。)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形象的情境表演,并通过与幼儿的互动,很自然地演示锤子、螺丝刀、铂子这些帮手的作用,.让幼儿产生跃跃欲试的情感态度。

  2.参观“动物新村”

  幼儿寻找、发现动物们遇到的困难

  (1)师生乘坐小火车边唱边去动物新村参观

  师:听说动物新村的一些动物遇到了困难,你们愿不愿意去帮助它们?好,坐上我们的小火车出发!

  设计意图:本环节所提供的小火车的车身是用一只只纸盒通过螺丝连接而成的,车轮是用螺丝将陵弃光盘固定在纸盒下方,既暗喻工具的作用,又为接下来的.活动埋下伏笔。

  (2)通过创设的场景,引导幼儿发现动物遇到的困难

  场景一:这是小狗的家,小狗遇到什么困难? (凳子冒出钉子,玩具上的螺丝掉了。)

  场景二:熊猫家里图书怎么了?(图书破了。)

  场景三:小鸭碰到了什么难题呢?(小鸭的白裙子不漂亮。)

  设计意图:将动物的家布置成相关问题场景,让幼儿自己去观察并发现小动物遇到的困难,调动他们的动手操作热情。

  3.引导幼儿讨论

  帮助动物所需的工具,并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操作

  (1)利用课件,讨论动物遇到的困难及帮忙所需的工具

  师:小狗家汽车坏了、凳子上的钉子冒出来了,我们怎么帮助它?

  师:熊猫遇到什么困难了?怎么帮助它?

  师:小鸭碰到什么难题了?用什么来帮它?

  设计意图:将帮助小狗、熊猫、小鸭所需的工具通过flasn课件一一呈现在屏幕下方,让幼儿进行选择。幼儿在选择相应“帮手”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形成工具组、修补组、装饰组,帮助幼儿建立了分类概念。

  (2)幼儿分组,根据动物所遇困难选择相匹配的工具操作

  师:刚才大家说的这些工具都在这三只盒子中呢,待会请大家用这些去帮帮小动物,你想帮助谁就选谁的照片贴在身上,贴好之后,到这边选上你认为合适的工具去帮忙!

  设计意图:由于中班幼儿的年龄原因,不会自由分组,采用选贴动物照片的形式能帮助幼儿自由、快速地分组。

  4.借助课件

  幼儿交流、总结自己的好办法

  师:请你们告诉大家,你们用了哪些工具帮助小动物的?

  借助课件画面配音小结:小朋友们,你们用锤子、螺丝刀、订书机、彩笔、印章这些宝贝当帮手,帮我们修好了汽车、图书,还让白裙子变成了彩色的漂亮裙子。你们的这些好帮手真是太神奇了,谢谢你们!

  设计意图:通过小明友的实际操作及讲述,帮助幼儿巩固“帮手”与物品的匹配经验。

  5.合作修理火车,拓展经验,体验成功快乐

  (1)检修火车,引导幼儿讨论修理的办法

  师:我们苗苗爱心队今天又帮助了别人,真开心! (看表)工作了一天,该下班了,苗苗爱心队的队员们,坐上我们的火车!

  师:哎呀,我们的火车怎么了?(好几节车箱都掉了,还少了几个轮子。)

  师:好险哪,怎么办?用什么来修呢? (幼儿自由回答。)

  (2)教师提供幼儿所需的“帮手”,鼓励幼儿合作修理火车

  师:这边有你们需要的夹子、螺丝、绳子、胶带,我们大家一起动手赶紧修好。

  火车修好后,师生坐上小火车返回。

  齐唱:我们苗苗爱心队,最爱帮人忙,如果你呀有困难,我们来帮忙。

  设计意图:中班幼儿需要不断的情境刺激,孩子们在老师创设的特定的修理情境中完或了操作,看着自己修理好的长长的一列火车,孩子们欢呼雀跃,再次体验勤了成功的快乐。

  数学延伸

  在活动过后将一部分工具投放到区域活动中,让幼儿进一步尝试,并继续鼓励孩子关注身边的许许多多的其他好帮手,比如清洁工具、交通工具、劳动工具等等。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各种感官感知冰的特性。

  2、体验参与小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冰块、热水、温水、冷水各一杯,实验记录表

  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

  师:老师这里有一样东西,谁来摸一摸,猜猜是什么呢?

  你怎么知道是冰呢?冰是怎么来的?

  2、感知讨论

  (1)幼儿玩冰

  提问:你有什么发现?

  (2)比较发现

  提问:冰和水有什么不一样呢?还有什么办法能让冰变成水?

  3、冰块实验

  (1)介绍材料及方法

  出示记录表及实验用具:把冰分别放入冷水、温水、热水中,比一比哪一个会融化得比较快。

  幼儿猜想

  (2)幼儿实验并记录

  (3)交流验证:把冰块放入不同温度的水中,水温越高,冰块融化得越快。

  4、拓展延伸

  继续进行水结成冰的实验,如做冰花等。

  活动生成及建议

  1、此活动可以整合语言“冰锅盖”,在听赏儿歌的过程中了解水的“三态”变化,并体验儿歌的有趣。

  2、活动中的冰可以事先引导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本次活动中冰在冷水、温水、热水中的融化仅仅是教师预设的,冰的融化也可以用其他不一样的.方法,如让它自然融化、放在手中用手的温度融化、用吹风机吹等等,本次活动后,可以让幼儿在探索区继续实验探索,教师多提供一些辅助的材料。

  3、长时间玩冰,幼儿的小手有冻伤等危险,建议老师在旁指导。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蜘蛛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了解各种各样的小型动物。

  2、激发幼儿观察和认知小蜘蛛的兴趣,发展幼儿细致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动画片-蜘蛛在哪里

  2、课件:图片-蜘蛛

  3、ppt课件:巨型蜘蛛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谜语:一个小珠子,吐丝结子,子粘虫子,吃成小胖子。

  2.教师:你们知道蜘蛛在哪里吗?

  二、 展开

  1、你们想看小蜘蛛的动画片吗?

  播放动画片:蜘蛛在哪里,幼儿观看。

  让幼儿说一说蜘蛛长什么样子。

  2、利用蜘蛛图片,细致的观察蜘蛛的外形特征。

  (1)蜘蛛的头胸部长着什么?它的腹部是什么形状的?

  (2):蜘蛛的身体分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

  头胸部有蜘蛛的口器、八只步足,腹部一般为圆形和卵圆形,

  能纺出丝的纺织器在腹部。

  3、了解生活习性。

  (1)你在哪里见过蜘蛛?蜘蛛是怎样捕食的?

  蜘蛛喜欢吃什么?

  (2):蜘蛛生活在树上、草间、石下、水边、洞穴、灌木丛等处,

  能适应各种环境,有的蜘蛛结捕食,有的蜘蛛四处找吃的,还有的生活在洞穴中,蜘蛛以昆虫、多足类动物为食物。

  4、了解蜘蛛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1)蜘蛛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帮助?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小蜘蛛?

  (2):蜘蛛能捕捉农田里的很多害虫,有的蜘蛛还可以入药。

  因此,蜘蛛是益虫,我们要保护和利用蜘蛛。

  5、了解蜘蛛的种类

  (1)Ppt课件:巨型蜘蛛

  (2)通过观察,让幼儿知道蜘蛛有很多种类型,还有毒性蜘蛛。

  三、结束部分

  鼓励幼儿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其他小型动物,激发对小动物观察活动的兴趣。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选自《多元智能创意课程》中班第一主题活动《快乐小天地》中的一节科学领域活动课《神奇的发现》;放大镜的镜片是凸透镜,凸透镜的镜片中间厚、边缘薄,是透明的。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放大镜有两种使用方法。分别是:1、放大镜对准观察的实物上下移动或前后移动,直到看清楚为止。2、把放大镜放到眼前,慢慢的移向所观察实物的上方,直到看清楚为止。

  在区域活动中孩子们对于使用放大镜去探索事物的变化很感兴趣;他们在探索过程中能够发现事物的明显变化,但是,对于如何正确使用放大镜把自己所观察的物体看清楚并不清楚,所以,我依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本次活动中采用了多种形式,让幼儿自己去探索,让他们在自己的探索中了解放大镜的特点,知道如何在探索中正确使用放大镜。

  本节课我将了解放大镜的特点设为重点;探索如何正确使用放大镜设置为本节活动的难点。

  设计思路:

  孩子们对于使用放大镜探索事物很感兴趣,但是,在孩子的活动中发现他们对于如何使用放大镜,如何看清物体操作的并不准确。于是,我在本节活动中设计了说——听——看——用——展等形式。让幼儿了解放大镜的特点,学习使用放大镜的正确方法。

  活动目标:

  1、了解放大镜的特点。

  2、认识放大镜,初步学习使用放大镜。

  3、学习观察,体验探索事物的变化并进行记录。

  活动准备:

  1、故事《神奇的镜子》。

  2、视频《 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放大镜人手一个。

  3、观察记录表人手一份、水果、动物、交通工具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师幼交谈,说说放大镜的神奇

  1、出示实物

  师:“孩子们,看看我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师:谁知道放大镜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呢?

  2、师幼交谈

  二、倾听故事,了解放大镜的作用

  1、提出要求

  师:那咱们一起来听个故事,故事的名字是《神奇镜子》,在听故事的时候你们要认真看,仔细听!听一听故事中的放大镜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呢?

  2、倾听故事

  3、教师提问

  师:谁来说一说故事中的放大镜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呢?

  4、个幼回答

  5、教师小结

  师: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变大,让我们看清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三、观察放大镜,了解放大镜的特点

  1、观察放大镜

  师:放大镜为什么这么神奇呢!快从你们的小凳子底下拿出放大镜。看一看放大镜的镜片,摸一摸镜片的中间和旁边有什么不一样,把你的发现和你旁边的好朋友说一说。

  2、幼儿讨论

  3、教师提问

  师:放大镜的镜片是什么样子的?

  4、个幼回答

  5、教师小结

  师:放大镜的镜片中间厚、边缘薄、是透明的,放大镜镜片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所以,放大镜能够把物体放大。

  四、尝试使用,探索放大镜的用法

  1、清洁镜片

  师:现在请大家从盒内拿出镜片布,把放大镜的'镜片擦一擦;在平时使用放大镜时要保持镜片的干净,以便于看清我们所要观察的图像内容,擦好以后把镜片布放回盒内。

  2、提出要求

  师:在我们的活动室里有一些很小的图片,用眼睛是看不清楚的,请你找到它。那怎样才能看清楚呢?就要用手中的放大镜去仔细观察,注意你是怎样使用放大镜才看清图片的,一会儿,把你使用放大镜看清图片的方法和大家分享。现在开始行动吧!

  3、幼儿操作

  4、教师提问

  师:刚才你看到了什么?你是怎样使用放大镜把你所观察的图片看清楚的?

  5、个幼回答

  五、观看视频,学习正确使用方法

  1、播放视频

  师:我们应怎样正确使用放大镜呢?咱们一起看一段视频吧!

  2、师幼交谈

  师:怎样正确使用放大镜,谁来说一说?

  3、教师小结

  师:放大镜正确的使用方法是:物体是像这样放置的时候,放大镜对准所要观察的图片上方,上下移动,直到看清楚图片内容;像刚刚我们所观察的图像是在墙面上的,那我们就要将放大镜对准图片前后移动,直到看清楚图片内容。

  六、操作体验,尝试记录探索结果

  1、出示记录表

  师:这有一张记录表,上面有一些很小的图片,一会儿要用你们手中的放大镜去观察图片上的内容,找到相同的大图片插在对应的空格内;在桌子上我也为大家准备了这样的记录表,它们分别是水果类、动物类和交通工具类。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类别的记录表,并完成上面的内容;完成好以后,把你的记录表粘贴在相应类别的展板上。注意:要正确使用放大镜,在活动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开始行动吧!

  2、幼儿操作

  3、幼儿完成后把记录表贴在操作板上,师幼共同欣赏。

  七、成果展示,区域中进一步探索

  师:放大镜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很多我们用眼睛看不清的物体,在区域材料中有很多细小物体的图片。区域活动时,大家可以拿着放大镜去探索更多的有趣事情。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做实验,从而知道两种颜色加在一起会变成别的颜色,初步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观察能力。

  2、体验探索活动的乐趣。

  3、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活动准备:

  1、黄色的水若干,红、黄、蓝三色颜料。

  2、演操作图若干,透明示记录卡和操作记录卡若干。

  3、毛笔若干,抹布若干。

  活动过程:

  1、设置悬念,以变魔术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师:看,这是一瓶什么颜色的水呢?(黄色)今天,老师来当回魔术师,来变个魔术,你们想不想看?

  请小朋友仔细看魔术师要开始变魔术喽!我们一起喊一、二、三!(教师摇晃瓶子)黄色的水变成什么颜色的水了呢?

  2、自由讨论:

  师:谁知道魔术师是怎样把黄色的水变成绿色的水的?请大家讨论,然后告诉老师!

  3、①究竟加入了什么颜色的宝宝了呢?请每位小朋友也来当回魔术师:你们看老师帮你们请来了红色宝宝、黄色宝宝、蓝色宝宝三种颜色宝宝,请你们选择其中的一种颜色宝宝把瓶子里的黄色宝宝变成绿色宝宝?

  ②谁变出了绿色宝宝?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变出来的'?(幼儿回答)③总结:我们现在一起来试一试,然后用记录卡把它记录下来。

  (教师边讲解边调色,并出示记录卡进行记录)

  4、操作师:咦!刚才有的小朋友还变出了什么颜色?(认识橘黄色)师:那又是怎么变出来的呢?先不要说出来,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颜料,请小朋友试一试,怎样可以变出橙色?再把它记录下来。(幼儿调色并记录)教师总结:请幼儿说一说,教师出示大记录卡边讲解边示范。

  5、引导幼儿发现并记录1、蓝色宝宝和红色宝宝,那它们又会变成什么颜色呢?请你们自己在盘子里用颜料调一调,试一试。

  然后把你们的发现用记录卡记录下来!(幼儿自由操作并记录)变出了什么?请你把你的记录卡讲给大家听听。

  6、幼儿自己用不同颜色颜色搭配试试能跳出什么颜色

  7、教师总结:出示大记录卡进行记录。幼儿说出一种,教师记录一种。

  师:咦!刚才有的小朋友还变出了什么颜色?(认识橘黄色)师:那又是怎么变出来的呢?先不要说出来,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颜料,请小朋友试一试,怎样可以变出橙色?再把它记录下来。(幼儿调色并记录)教师总结:请幼儿说一说,教师出示大记录卡边讲解边示范。

  教学反思: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中班科学教案 篇7

  目标

  1.用比较的方法认识椭圆形和半圆形。

  2.能通过身体造型进一步了解椭圆形和半圆形。

  准备

  1.圆形、半圆形、椭圆形贴绒教具各一。

  2.直径相等的圆形、半圆形、椭圆形纸每人一张,放入每组的小筐内。

  3.幼儿活动材料《数图形》,水彩笔。

  4.三种形状的硬纸每人一份。

  过程

  1.认识椭圆形。

  DD出示圆形和椭圆形贴绒教具,让幼儿找出圆形。

  DD幼儿在桌上的筐中找出圆形和椭圆形进行比较,说说两种形状有什么不同。

  DD启发幼儿交流经验,谈谈自己的发现。

  DD启发幼儿用上下对折、左右对折的.方法,观察比较两个图形,知道圆形两条折痕一样长,椭圆形两条折痕不一样长。

  DD引导幼儿用身体来“塑造”椭圆形。如:蹲在地上,上部身体尽量横向拉开,使身体看上去像椭圆形。

  DD启发幼儿想出尽可能多的办法来,如有需要,可以找人合作表现。

  2.认识半圆形。

  DD出示半圆形贴绒教具。这是什么形状?

  DD幼儿在筐中找出半圆形并与圆形比较。

  DD启发幼儿交流比较中的发现,知道半圆形只有圆形的一半。

  DD引导幼儿用身体来“塑造”半圆形。如:身体下蹲,双臂在头顶搭成拱形状,启发幼儿想出其他表现方法来。

  3.给图形涂色。

  DD在幼儿活动材料的画面上找出椭圆形、半圆形、圆形,并用三种不同颜色的笔涂画区分。

  建议

  1.借助身体的运动能使幼儿加深对形状的了解,丰富有关空间和形状的经验。

  2.在数学角里提供各种图形让幼儿拼画。

  3.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找找周围环境中像圆形、椭圆形、半圆形的物体。

中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学习用连贯得语句清楚地表达画面得内容。

  观察昆虫的居住环境。

  活动准备:

  "看图说话":《观察昆虫》

  挂图:《昆虫大集合》、《观察昆虫》。

  捕虫网、饲养箱、工具书、菜园。

  事先到附近观察地形。

  活动过程:

  复习挂图《昆虫大集合》,与幼儿交流分享曾经接触昆虫的经验,并请幼儿回答:

  --还见过哪些昆虫?

  --昆虫长什么样子?

  --它们会做些什么事?

  --通常在哪里可以看到?

  与幼儿一起看挂图《观察昆虫》的画面,了解户外观察鹰注意的事项,激发幼儿到户外观察的兴趣。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理解画面内容。

  --鼓励幼儿根据事情的前后顺序,用连贯的`语句清楚表达画面内容。可通过提出问题进行引导:观察前应该做哪些准备工作?观察时可以做些什么事?要注意什么?

  组织幼儿到户外观察。

  --观察前将幼儿分组,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仔细观察,并小心爱护昆虫。

  --视当时的情况,捕捉几只容易饲养的昆虫放在饲养箱中带回教室。

  与幼儿分享观察的经验,并请他么说一说:

  --你找到了什么昆虫?在哪里找到的?

  引导幼儿根据观察到、捕捉到的昆虫,大胆提出问题,并把幼儿的问题制作成海报。

中班科学教案 篇9

  一、活动背景:

  随着时代的前进,现代科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小朋友在生活中会发现许多科学。为什么沙发有弹性?为什么轮子都是圆形?如果用方形或三角形做轮子会怎样?为什么有光的地方就会有影子呢?为什么影子有的时候长,有的时候短?当我们仔细观察和思考的时候,会发现我们身边有许多秘密,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索、去了解。

  在“我们身边的科学”这个课程活动中,我们希望通过以生活中常见的科学为话题,从生活中幼儿常接触和感兴趣的事物入手,可以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培养幼儿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活动目标:

  1. 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感兴趣,能积极地参与探索活动,会用语言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

  2. 通过尝试、感知和操作,积累一定的学习体验,形成有关概念。

  3. 感受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心,培养独立性和创造性。

  4. 在原故事和儿歌的基础上,想象并创编新的故事和儿歌。

  5. 发展走、跑、蹲、跳的基本能力,增进想象力以及肢体创作的能力,促进动作的敏捷性。

  6. 随音乐的变化,改变动作的速度、力度和难度。

  7. 积极参与观察和探索活动,用观察比较的方法找出相同的图案。

  8. 正确使用多种手工工具和材料,运用画、贴、印、捏等方法进行美术活动,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三、区角环境的创设:

  1.益智区:

  1)幼儿比较并记录自己的发现,看看什么更有弹 性。

  2)幼儿尝试、比较让玩具动起来的不同方法并记录。

  2.阅读区:

  教师提供小汽车、树、花图片,让幼儿有表情地讲《蓝汽车》的故事。

  3.表演区:

  利用小动物的头饰, 等东西,根据顾客需要的物品,玩小猴卖“ ”的游戏。

  4.生活区:

  提供大小不同的刷子,豆类、米、沙子等;咖啡色或黑色卡纸、白色绘画纸、黄色绘画纸、瓶盖子、笔、糨糊、剪刀。

  5.美工区:

  教师提供大大小小的牌形硬卡纸。

  6.建构区:

  利用大、中型积木和拼插片等材料搭建汽车等各式玩具,建一个开心科技园。

  四、活动网络图:

  最喜欢的玩具 玩具动起来 弹性 我的好帮手 轮子

  会变的图形 玩水游戏 小猴卖“ ” 颜色变变变 好玩的泥 奇妙的刷子 通信工具

  五、活动过程实录:

  子活动一:最喜欢的玩具

  活动目标:

  1、 了解周围人喜欢的玩具(包括大人小时侯喜欢玩什么),感知玩具的多样性。

  2、 活动中能积极大方地与人交往。

  3、 让幼儿对自制玩具产生浓厚的兴趣。

  幼儿言行:

  韦敏:“我的玩具叫‘奥特曼遥控赛车’,它跑的速度可快了,在玩的时候要注意遥控器一定要对着汽车前的天线,这样它可以传送电波,汽车就能启动了。”

  郭家君:我的玩具是只会说话的小猫,你说什么,它就会说什么,不信你试试!

  讨论:你们知道大人小时侯玩什么玩具吗?

  华正:我爸爸小时侯用木头做一把水枪,用木头销成一个陀螺。大人小时侯玩的玩具都是自己做的。

  张玮乐:大人小时侯会玩好多民间游戏 ,我妈妈说:捉迷藏、扔沙包。

  教师回应:

  小朋友对大人小时侯玩的'玩具特感兴趣,他们一个劲地问我小时侯玩过哪些玩具

  ,当知道老师玩的玩具也是通过自己动手做的,如:毽子、沙包、牛皮筋等,小朋友说:回去我也用一些材料做玩具,这就是本节课所要达到的目的——让幼儿学会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玩具,使自己玩有所乐。

  子活动二:小猴卖

  1、 理解故事内容,能根据故事中各种动物的语言分析出它们所要的圆圈各表示什么。

  2、 对物体的形状感兴趣。

  教师指导策略:

  老师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了解各种小动物各自所需要的物品,让幼儿在游戏中知道故事情节,并能自己改编故事内容。

  讨论:小猴看到“ ”后,为什么就知道它们所要的物品呢?

  幼儿言行:

  陆家铖:因为小猴问它们要什么,小鸭说它要学游泳,所以小猴给它一个游泳圈;小猫说要照着洗脸,小猴就给它一面镜子……

  马一冰:因为小猴听它们说的话就知道它们想要的东西了。

  讨论:除了用圆圈来表示自己所要买的东西,你们知道还可以用其他图形来表示自己所要买的东西吗?(如: )

  教师回应:

  让幼儿在区角中根据图形的不同来改编故事内容,同时让幼儿在表演中知道每个图形的用途,知道它们也是不可缺少的,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寻找各种图形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子活动三:轮子

  活动目标:

  1、 通过操作感知轮子的特性和用途,。

  2、 了解周围世界中有各种轮子,对轮子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兴趣。

  活动记录:

  事先我制作了一张调查记录表“我看到的轮子”,要求幼儿用图示记录在表上,同时让他们寻找一些有关轮子的玩具,并与家长商量轮子的特性和用途,了解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轮子。

  讨论:为什么轮子都是圆的?

  徐健威:如果轮子不是圆的,就会出交通事故。

  仇苏阳:只有圆的轮子才可以滚。

  教师指导策略:

  幼儿虽然能说出轮子的特性和用途,但是他们不知道轮子可以省力,于是我们开展了游戏活动——运物,用两种不同的方式让幼儿尝试、比较,理解轮子不仅可以省力,还可以省时。

  子活动四:奇妙的刷子

  活动目标:

  1、 积极收集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刷子,了解刷子的不同用途。

  2、 对生活中的小工具产生兴趣,体验工具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幼儿言行:

  小朋友拿了各自带来的刷子进行尝试活动。看:徐健威和邵鄢拿了长柄刷到卫生间去打扫卫生,周宸看见了也去帮忙;华正拿了衣服刷在“洗衣服”;马一冰拿着鞋刷在像模像样地刷皮鞋;这时,传来小朋友哈哈大笑地声音,我跑过去一看,原来蒋逸文小朋友用睫毛刷在化妆呢,只见她两只眼睛黑糊糊的,象只“熊猫”似的,可是她非常开心;有的小朋友拿着自己带来的刷子和同伴交流,不懂的他们也能问老师这些刷子的使用方法。

  教师指导策略:

  让幼儿在尝试过程中,知道了刷子的不同用途,掌握了各种刷子的使用方法,同时也体验到刷子给我们带来的便利。

  子活动五:通信工具

  活动目标:

  1、 了解通信工具的外型结构和用途,知道通信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2、 让幼儿正确使用通信工具,并有礼貌地与人交往。

  设计思路:

  现在的科学技术发展迅猛,而通信工具也越来越

  多,小朋友的家里有电话、有手机、有电脑、有可视电话……可是幼儿对这么多的通信工具的用途并不了解。针对幼儿关注的话题,我们预设了本次活动,激发幼儿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幼儿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教师反思:

  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与小朋友一起去收集资料,并进行讨论了解通信工具的种类、用途,知道电话有固定和移动两种;小灵通和手机的不同;可视电话和电话的不同;对讲机与手机的不同等等。在整个活动中小朋友的积极性很高,小朋友的接触面比较广,而且信息也比较灵通,象周宸知道还可以用传真机来发送照片、信;华正知道可以上网运用语音与爸爸讲话。通过本次活动小朋友对通信工具比较感兴趣,因为他们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自己身边的通信工具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所以他们能积极投入到此活动中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六、教学反思:

  在日常生活中,小朋友会问:老师,为什么轮子都是圆的?老师,为什么有月亮时就有星星,而没有月亮的时候,天上就没有星星?针对孩子们的提问,我们查找了一些资料,告诉他们。我们让孩子找一些有关弹性的物体﹑电话的种类﹑刷子的种类等等。

  各种各样的刷子是由小朋友自己带来的,他们互相介绍自己的刷子,并能讲出刷子的用途以及给人类带来的方便,小朋友一边尝试,一边交流,在活动中得到锻炼,了解我们周围的科学,知道我们的工具是通过科学家和工人用他们的智慧来建造的,同时要求小朋友从小就要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并知道科学会给人类带来方便,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彩。

《【实用】中班科学教案锦集九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编辑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教案05-23

关于中班的科学教案10-12

中班比较科学教案02-21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9-08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7-16

中班科学教案07-12

中班《夏天》科学教案03-29

中班优秀科学教案05-31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8-04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9-04

文章代写服务

网站编辑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实用】中班科学教案锦集九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科学教案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游戏、操作等活动,在分类的基础上初步感知集合,了解集合与子集的包含关系。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及初步的逻辑推理、概括能力。

  活动准备:

  场景布置:

  用彩带围成草莓、西瓜、苹果、葡萄、香蕉的家;音乐磁带:《我的朋友在哪里》;头饰:草莓、西瓜、苹果、葡萄、香蕉各6个;幼儿操作材料:衣服、花、图形及空白集合图若干、记号笔;电脑课件:小动物找家,蔬菜的家。

  活动过程:

  一、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初步感知集合。

  (一)1、今天我们都成了水果娃娃,请你告诉我你是什么水果娃娃呀?

  2、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请每个娃娃去找跟你相同的娃娃做朋友,找齐了好朋友,就可以找一个家坐下来。

  3、幼儿游戏。

  (二)1、你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家,可小动物们还没有找到家呢?我们愿不愿意帮帮他们呀?

  2、出示大屏幕一(小动物找家):

  提问:①这是什么地方?

  ②蓝蓝的天空会是哪些小动物的家?为什么蓝蓝的.天空是这些小动物的家?绿绿的草地会是哪些小动物的家?为什么绿绿的草地是这些小动物的家?青青的小河会是那些小动物的家?为什么轻轻的小河是这些小动物的家?

  3、小结:小动物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家。蓝蓝的天空是会飞的小鸟的家;青青的小河是会游泳的小动物的家;绿绿的草地是会跑爱跳的小动物的家。

  二、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集合、子集的包含关系。

  (一)出示大屏幕二(蔬菜的集合):

  1、这个家里有谁?(用激光点指示幼儿集体讲述)

  2、我们给这个家取个名字吧?(蔬菜的家)对,这么多蔬菜住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大家庭。

  (二)1、我们可不可以组成一个大家庭?为什么?同时提问那我们的家应该取个什么名字。(绿带圈起来)

  2、水果大家庭由哪些小家组成?

  3、是苹果娃娃多呢还是水果娃娃多?为什么?

  (三)幼儿分组集体操作活动:

  1、这是谁?衣服和花看到我们既有大的家又有小的家,很羡慕,也想请我们帮帮忙,给他们分小家,你们一边分,一边想想:我们是按照什么来分的。

  2、每组请一名幼儿讲述结果:提问:你们组是按照什么分的?是花衣服多还是衣服多?为什么?

  三、幼儿分组个别操作活动:这些是谁?他们还没有自己的家,请你们赶快帮他们找到家吧。请幼儿分组按颜色、大小、形状分成不同的子集,并介绍给其他幼儿或客人老师听。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教师能注意幼儿的兴趣点进行设计活动,由易到难,过度自然,小朋友的参与兴趣很高,但活动中让老师觉得不足的是开始部分,幼儿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是否内容简单些,或直接让幼儿分组讨论,交流,然后鼓励幼儿把自己不懂的提出来,和老师一起解决。这样的处理是否能让幼儿的学习更加主动些。建议下次教学,可以试试。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准备

  工具组:组装玩具汽车,冒钉的小椅子,螺丝刀,锤子;

  修补组:破旧图书,订书器,剪刀,胶带,固体胶;

  装饰组:白裙,印章,彩纸,水彩笔,油画棒;

  课件,与幼儿人数相等的火车车箱,螺丝,绳子,夹子等。

  活动目标

  了解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日常用品,知道这些日常用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通过发现、讨论、验证,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过程

  1.教师情境表演,引出工具

  (1)师扮演“小工人”出场,引起幼儿兴趣

  师拎着工具箱边走边唱:我们苗苗爱心队,最爱帮人忙,如果你呀有困难,我们来帮忙。(拿起一张椅子,师表演钉子轧了手,掏锤子,钉;拿出一个掉了螺丝的玩具,用工具拧紧。)

  (2)出示工具,帮助幼儿认识

  师:哎,你们谁家有困难需要帮忙吗?(指箱)我这里有许多宝贝,一准能帮上你的忙。你们想不想知道我箱子里藏的是什么宝贝?(想)

  师:箱子上有铅丝拧着打不开,怎么办?可以请什么来帮忙?(启发幼儿说出请钳子来帮忙,同时师操作钳子拧开铅丝,打开箱子。)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形象的情境表演,并通过与幼儿的互动,很自然地演示锤子、螺丝刀、铂子这些帮手的作用,.让幼儿产生跃跃欲试的情感态度。

  2.参观“动物新村”

  幼儿寻找、发现动物们遇到的困难

  (1)师生乘坐小火车边唱边去动物新村参观

  师:听说动物新村的一些动物遇到了困难,你们愿不愿意去帮助它们?好,坐上我们的小火车出发!

  设计意图:本环节所提供的小火车的车身是用一只只纸盒通过螺丝连接而成的,车轮是用螺丝将陵弃光盘固定在纸盒下方,既暗喻工具的作用,又为接下来的.活动埋下伏笔。

  (2)通过创设的场景,引导幼儿发现动物遇到的困难

  场景一:这是小狗的家,小狗遇到什么困难? (凳子冒出钉子,玩具上的螺丝掉了。)

  场景二:熊猫家里图书怎么了?(图书破了。)

  场景三:小鸭碰到了什么难题呢?(小鸭的白裙子不漂亮。)

  设计意图:将动物的家布置成相关问题场景,让幼儿自己去观察并发现小动物遇到的困难,调动他们的动手操作热情。

  3.引导幼儿讨论

  帮助动物所需的工具,并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操作

  (1)利用课件,讨论动物遇到的困难及帮忙所需的工具

  师:小狗家汽车坏了、凳子上的钉子冒出来了,我们怎么帮助它?

  师:熊猫遇到什么困难了?怎么帮助它?

  师:小鸭碰到什么难题了?用什么来帮它?

  设计意图:将帮助小狗、熊猫、小鸭所需的工具通过flasn课件一一呈现在屏幕下方,让幼儿进行选择。幼儿在选择相应“帮手”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形成工具组、修补组、装饰组,帮助幼儿建立了分类概念。

  (2)幼儿分组,根据动物所遇困难选择相匹配的工具操作

  师:刚才大家说的这些工具都在这三只盒子中呢,待会请大家用这些去帮帮小动物,你想帮助谁就选谁的照片贴在身上,贴好之后,到这边选上你认为合适的工具去帮忙!

  设计意图:由于中班幼儿的年龄原因,不会自由分组,采用选贴动物照片的形式能帮助幼儿自由、快速地分组。

  4.借助课件

  幼儿交流、总结自己的好办法

  师:请你们告诉大家,你们用了哪些工具帮助小动物的?

  借助课件画面配音小结:小朋友们,你们用锤子、螺丝刀、订书机、彩笔、印章这些宝贝当帮手,帮我们修好了汽车、图书,还让白裙子变成了彩色的漂亮裙子。你们的这些好帮手真是太神奇了,谢谢你们!

  设计意图:通过小明友的实际操作及讲述,帮助幼儿巩固“帮手”与物品的匹配经验。

  5.合作修理火车,拓展经验,体验成功快乐

  (1)检修火车,引导幼儿讨论修理的办法

  师:我们苗苗爱心队今天又帮助了别人,真开心! (看表)工作了一天,该下班了,苗苗爱心队的队员们,坐上我们的火车!

  师:哎呀,我们的火车怎么了?(好几节车箱都掉了,还少了几个轮子。)

  师:好险哪,怎么办?用什么来修呢? (幼儿自由回答。)

  (2)教师提供幼儿所需的“帮手”,鼓励幼儿合作修理火车

  师:这边有你们需要的夹子、螺丝、绳子、胶带,我们大家一起动手赶紧修好。

  火车修好后,师生坐上小火车返回。

  齐唱:我们苗苗爱心队,最爱帮人忙,如果你呀有困难,我们来帮忙。

  设计意图:中班幼儿需要不断的情境刺激,孩子们在老师创设的特定的修理情境中完或了操作,看着自己修理好的长长的一列火车,孩子们欢呼雀跃,再次体验勤了成功的快乐。

  数学延伸

  在活动过后将一部分工具投放到区域活动中,让幼儿进一步尝试,并继续鼓励孩子关注身边的许许多多的其他好帮手,比如清洁工具、交通工具、劳动工具等等。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各种感官感知冰的特性。

  2、体验参与小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冰块、热水、温水、冷水各一杯,实验记录表

  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

  师:老师这里有一样东西,谁来摸一摸,猜猜是什么呢?

  你怎么知道是冰呢?冰是怎么来的?

  2、感知讨论

  (1)幼儿玩冰

  提问:你有什么发现?

  (2)比较发现

  提问:冰和水有什么不一样呢?还有什么办法能让冰变成水?

  3、冰块实验

  (1)介绍材料及方法

  出示记录表及实验用具:把冰分别放入冷水、温水、热水中,比一比哪一个会融化得比较快。

  幼儿猜想

  (2)幼儿实验并记录

  (3)交流验证:把冰块放入不同温度的水中,水温越高,冰块融化得越快。

  4、拓展延伸

  继续进行水结成冰的实验,如做冰花等。

  活动生成及建议

  1、此活动可以整合语言“冰锅盖”,在听赏儿歌的过程中了解水的“三态”变化,并体验儿歌的有趣。

  2、活动中的冰可以事先引导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本次活动中冰在冷水、温水、热水中的融化仅仅是教师预设的,冰的融化也可以用其他不一样的.方法,如让它自然融化、放在手中用手的温度融化、用吹风机吹等等,本次活动后,可以让幼儿在探索区继续实验探索,教师多提供一些辅助的材料。

  3、长时间玩冰,幼儿的小手有冻伤等危险,建议老师在旁指导。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蜘蛛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了解各种各样的小型动物。

  2、激发幼儿观察和认知小蜘蛛的兴趣,发展幼儿细致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动画片-蜘蛛在哪里

  2、课件:图片-蜘蛛

  3、ppt课件:巨型蜘蛛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谜语:一个小珠子,吐丝结子,子粘虫子,吃成小胖子。

  2.教师:你们知道蜘蛛在哪里吗?

  二、 展开

  1、你们想看小蜘蛛的动画片吗?

  播放动画片:蜘蛛在哪里,幼儿观看。

  让幼儿说一说蜘蛛长什么样子。

  2、利用蜘蛛图片,细致的观察蜘蛛的外形特征。

  (1)蜘蛛的头胸部长着什么?它的腹部是什么形状的?

  (2):蜘蛛的身体分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

  头胸部有蜘蛛的口器、八只步足,腹部一般为圆形和卵圆形,

  能纺出丝的纺织器在腹部。

  3、了解生活习性。

  (1)你在哪里见过蜘蛛?蜘蛛是怎样捕食的?

  蜘蛛喜欢吃什么?

  (2):蜘蛛生活在树上、草间、石下、水边、洞穴、灌木丛等处,

  能适应各种环境,有的蜘蛛结捕食,有的蜘蛛四处找吃的,还有的生活在洞穴中,蜘蛛以昆虫、多足类动物为食物。

  4、了解蜘蛛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1)蜘蛛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帮助?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小蜘蛛?

  (2):蜘蛛能捕捉农田里的很多害虫,有的蜘蛛还可以入药。

  因此,蜘蛛是益虫,我们要保护和利用蜘蛛。

  5、了解蜘蛛的种类

  (1)Ppt课件:巨型蜘蛛

  (2)通过观察,让幼儿知道蜘蛛有很多种类型,还有毒性蜘蛛。

  三、结束部分

  鼓励幼儿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其他小型动物,激发对小动物观察活动的兴趣。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选自《多元智能创意课程》中班第一主题活动《快乐小天地》中的一节科学领域活动课《神奇的发现》;放大镜的镜片是凸透镜,凸透镜的镜片中间厚、边缘薄,是透明的。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放大镜有两种使用方法。分别是:1、放大镜对准观察的实物上下移动或前后移动,直到看清楚为止。2、把放大镜放到眼前,慢慢的移向所观察实物的上方,直到看清楚为止。

  在区域活动中孩子们对于使用放大镜去探索事物的变化很感兴趣;他们在探索过程中能够发现事物的明显变化,但是,对于如何正确使用放大镜把自己所观察的物体看清楚并不清楚,所以,我依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本次活动中采用了多种形式,让幼儿自己去探索,让他们在自己的探索中了解放大镜的特点,知道如何在探索中正确使用放大镜。

  本节课我将了解放大镜的特点设为重点;探索如何正确使用放大镜设置为本节活动的难点。

  设计思路:

  孩子们对于使用放大镜探索事物很感兴趣,但是,在孩子的活动中发现他们对于如何使用放大镜,如何看清物体操作的并不准确。于是,我在本节活动中设计了说——听——看——用——展等形式。让幼儿了解放大镜的特点,学习使用放大镜的正确方法。

  活动目标:

  1、了解放大镜的特点。

  2、认识放大镜,初步学习使用放大镜。

  3、学习观察,体验探索事物的变化并进行记录。

  活动准备:

  1、故事《神奇的镜子》。

  2、视频《 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放大镜人手一个。

  3、观察记录表人手一份、水果、动物、交通工具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师幼交谈,说说放大镜的神奇

  1、出示实物

  师:“孩子们,看看我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师:谁知道放大镜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呢?

  2、师幼交谈

  二、倾听故事,了解放大镜的作用

  1、提出要求

  师:那咱们一起来听个故事,故事的名字是《神奇镜子》,在听故事的时候你们要认真看,仔细听!听一听故事中的放大镜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呢?

  2、倾听故事

  3、教师提问

  师:谁来说一说故事中的放大镜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呢?

  4、个幼回答

  5、教师小结

  师: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变大,让我们看清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三、观察放大镜,了解放大镜的特点

  1、观察放大镜

  师:放大镜为什么这么神奇呢!快从你们的小凳子底下拿出放大镜。看一看放大镜的镜片,摸一摸镜片的中间和旁边有什么不一样,把你的发现和你旁边的好朋友说一说。

  2、幼儿讨论

  3、教师提问

  师:放大镜的镜片是什么样子的?

  4、个幼回答

  5、教师小结

  师:放大镜的镜片中间厚、边缘薄、是透明的,放大镜镜片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所以,放大镜能够把物体放大。

  四、尝试使用,探索放大镜的用法

  1、清洁镜片

  师:现在请大家从盒内拿出镜片布,把放大镜的'镜片擦一擦;在平时使用放大镜时要保持镜片的干净,以便于看清我们所要观察的图像内容,擦好以后把镜片布放回盒内。

  2、提出要求

  师:在我们的活动室里有一些很小的图片,用眼睛是看不清楚的,请你找到它。那怎样才能看清楚呢?就要用手中的放大镜去仔细观察,注意你是怎样使用放大镜才看清图片的,一会儿,把你使用放大镜看清图片的方法和大家分享。现在开始行动吧!

  3、幼儿操作

  4、教师提问

  师:刚才你看到了什么?你是怎样使用放大镜把你所观察的图片看清楚的?

  5、个幼回答

  五、观看视频,学习正确使用方法

  1、播放视频

  师:我们应怎样正确使用放大镜呢?咱们一起看一段视频吧!

  2、师幼交谈

  师:怎样正确使用放大镜,谁来说一说?

  3、教师小结

  师:放大镜正确的使用方法是:物体是像这样放置的时候,放大镜对准所要观察的图片上方,上下移动,直到看清楚图片内容;像刚刚我们所观察的图像是在墙面上的,那我们就要将放大镜对准图片前后移动,直到看清楚图片内容。

  六、操作体验,尝试记录探索结果

  1、出示记录表

  师:这有一张记录表,上面有一些很小的图片,一会儿要用你们手中的放大镜去观察图片上的内容,找到相同的大图片插在对应的空格内;在桌子上我也为大家准备了这样的记录表,它们分别是水果类、动物类和交通工具类。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类别的记录表,并完成上面的内容;完成好以后,把你的记录表粘贴在相应类别的展板上。注意:要正确使用放大镜,在活动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开始行动吧!

  2、幼儿操作

  3、幼儿完成后把记录表贴在操作板上,师幼共同欣赏。

  七、成果展示,区域中进一步探索

  师:放大镜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很多我们用眼睛看不清的物体,在区域材料中有很多细小物体的图片。区域活动时,大家可以拿着放大镜去探索更多的有趣事情。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做实验,从而知道两种颜色加在一起会变成别的颜色,初步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观察能力。

  2、体验探索活动的乐趣。

  3、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活动准备:

  1、黄色的水若干,红、黄、蓝三色颜料。

  2、演操作图若干,透明示记录卡和操作记录卡若干。

  3、毛笔若干,抹布若干。

  活动过程:

  1、设置悬念,以变魔术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师:看,这是一瓶什么颜色的水呢?(黄色)今天,老师来当回魔术师,来变个魔术,你们想不想看?

  请小朋友仔细看魔术师要开始变魔术喽!我们一起喊一、二、三!(教师摇晃瓶子)黄色的水变成什么颜色的水了呢?

  2、自由讨论:

  师:谁知道魔术师是怎样把黄色的水变成绿色的水的?请大家讨论,然后告诉老师!

  3、①究竟加入了什么颜色的宝宝了呢?请每位小朋友也来当回魔术师:你们看老师帮你们请来了红色宝宝、黄色宝宝、蓝色宝宝三种颜色宝宝,请你们选择其中的一种颜色宝宝把瓶子里的黄色宝宝变成绿色宝宝?

  ②谁变出了绿色宝宝?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变出来的'?(幼儿回答)③总结:我们现在一起来试一试,然后用记录卡把它记录下来。

  (教师边讲解边调色,并出示记录卡进行记录)

  4、操作师:咦!刚才有的小朋友还变出了什么颜色?(认识橘黄色)师:那又是怎么变出来的呢?先不要说出来,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颜料,请小朋友试一试,怎样可以变出橙色?再把它记录下来。(幼儿调色并记录)教师总结:请幼儿说一说,教师出示大记录卡边讲解边示范。

  5、引导幼儿发现并记录1、蓝色宝宝和红色宝宝,那它们又会变成什么颜色呢?请你们自己在盘子里用颜料调一调,试一试。

  然后把你们的发现用记录卡记录下来!(幼儿自由操作并记录)变出了什么?请你把你的记录卡讲给大家听听。

  6、幼儿自己用不同颜色颜色搭配试试能跳出什么颜色

  7、教师总结:出示大记录卡进行记录。幼儿说出一种,教师记录一种。

  师:咦!刚才有的小朋友还变出了什么颜色?(认识橘黄色)师:那又是怎么变出来的呢?先不要说出来,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颜料,请小朋友试一试,怎样可以变出橙色?再把它记录下来。(幼儿调色并记录)教师总结:请幼儿说一说,教师出示大记录卡边讲解边示范。

  教学反思: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中班科学教案 篇7

  目标

  1.用比较的方法认识椭圆形和半圆形。

  2.能通过身体造型进一步了解椭圆形和半圆形。

  准备

  1.圆形、半圆形、椭圆形贴绒教具各一。

  2.直径相等的圆形、半圆形、椭圆形纸每人一张,放入每组的小筐内。

  3.幼儿活动材料《数图形》,水彩笔。

  4.三种形状的硬纸每人一份。

  过程

  1.认识椭圆形。

  DD出示圆形和椭圆形贴绒教具,让幼儿找出圆形。

  DD幼儿在桌上的筐中找出圆形和椭圆形进行比较,说说两种形状有什么不同。

  DD启发幼儿交流经验,谈谈自己的发现。

  DD启发幼儿用上下对折、左右对折的.方法,观察比较两个图形,知道圆形两条折痕一样长,椭圆形两条折痕不一样长。

  DD引导幼儿用身体来“塑造”椭圆形。如:蹲在地上,上部身体尽量横向拉开,使身体看上去像椭圆形。

  DD启发幼儿想出尽可能多的办法来,如有需要,可以找人合作表现。

  2.认识半圆形。

  DD出示半圆形贴绒教具。这是什么形状?

  DD幼儿在筐中找出半圆形并与圆形比较。

  DD启发幼儿交流比较中的发现,知道半圆形只有圆形的一半。

  DD引导幼儿用身体来“塑造”半圆形。如:身体下蹲,双臂在头顶搭成拱形状,启发幼儿想出其他表现方法来。

  3.给图形涂色。

  DD在幼儿活动材料的画面上找出椭圆形、半圆形、圆形,并用三种不同颜色的笔涂画区分。

  建议

  1.借助身体的运动能使幼儿加深对形状的了解,丰富有关空间和形状的经验。

  2.在数学角里提供各种图形让幼儿拼画。

  3.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找找周围环境中像圆形、椭圆形、半圆形的物体。

中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学习用连贯得语句清楚地表达画面得内容。

  观察昆虫的居住环境。

  活动准备:

  "看图说话":《观察昆虫》

  挂图:《昆虫大集合》、《观察昆虫》。

  捕虫网、饲养箱、工具书、菜园。

  事先到附近观察地形。

  活动过程:

  复习挂图《昆虫大集合》,与幼儿交流分享曾经接触昆虫的经验,并请幼儿回答:

  --还见过哪些昆虫?

  --昆虫长什么样子?

  --它们会做些什么事?

  --通常在哪里可以看到?

  与幼儿一起看挂图《观察昆虫》的画面,了解户外观察鹰注意的事项,激发幼儿到户外观察的兴趣。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理解画面内容。

  --鼓励幼儿根据事情的前后顺序,用连贯的`语句清楚表达画面内容。可通过提出问题进行引导:观察前应该做哪些准备工作?观察时可以做些什么事?要注意什么?

  组织幼儿到户外观察。

  --观察前将幼儿分组,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仔细观察,并小心爱护昆虫。

  --视当时的情况,捕捉几只容易饲养的昆虫放在饲养箱中带回教室。

  与幼儿分享观察的经验,并请他么说一说:

  --你找到了什么昆虫?在哪里找到的?

  引导幼儿根据观察到、捕捉到的昆虫,大胆提出问题,并把幼儿的问题制作成海报。

中班科学教案 篇9

  一、活动背景:

  随着时代的前进,现代科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小朋友在生活中会发现许多科学。为什么沙发有弹性?为什么轮子都是圆形?如果用方形或三角形做轮子会怎样?为什么有光的地方就会有影子呢?为什么影子有的时候长,有的时候短?当我们仔细观察和思考的时候,会发现我们身边有许多秘密,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索、去了解。

  在“我们身边的科学”这个课程活动中,我们希望通过以生活中常见的科学为话题,从生活中幼儿常接触和感兴趣的事物入手,可以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培养幼儿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活动目标:

  1. 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感兴趣,能积极地参与探索活动,会用语言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

  2. 通过尝试、感知和操作,积累一定的学习体验,形成有关概念。

  3. 感受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心,培养独立性和创造性。

  4. 在原故事和儿歌的基础上,想象并创编新的故事和儿歌。

  5. 发展走、跑、蹲、跳的基本能力,增进想象力以及肢体创作的能力,促进动作的敏捷性。

  6. 随音乐的变化,改变动作的速度、力度和难度。

  7. 积极参与观察和探索活动,用观察比较的方法找出相同的图案。

  8. 正确使用多种手工工具和材料,运用画、贴、印、捏等方法进行美术活动,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三、区角环境的创设:

  1.益智区:

  1)幼儿比较并记录自己的发现,看看什么更有弹 性。

  2)幼儿尝试、比较让玩具动起来的不同方法并记录。

  2.阅读区:

  教师提供小汽车、树、花图片,让幼儿有表情地讲《蓝汽车》的故事。

  3.表演区:

  利用小动物的头饰, 等东西,根据顾客需要的物品,玩小猴卖“ ”的游戏。

  4.生活区:

  提供大小不同的刷子,豆类、米、沙子等;咖啡色或黑色卡纸、白色绘画纸、黄色绘画纸、瓶盖子、笔、糨糊、剪刀。

  5.美工区:

  教师提供大大小小的牌形硬卡纸。

  6.建构区:

  利用大、中型积木和拼插片等材料搭建汽车等各式玩具,建一个开心科技园。

  四、活动网络图:

  最喜欢的玩具 玩具动起来 弹性 我的好帮手 轮子

  会变的图形 玩水游戏 小猴卖“ ” 颜色变变变 好玩的泥 奇妙的刷子 通信工具

  五、活动过程实录:

  子活动一:最喜欢的玩具

  活动目标:

  1、 了解周围人喜欢的玩具(包括大人小时侯喜欢玩什么),感知玩具的多样性。

  2、 活动中能积极大方地与人交往。

  3、 让幼儿对自制玩具产生浓厚的兴趣。

  幼儿言行:

  韦敏:“我的玩具叫‘奥特曼遥控赛车’,它跑的速度可快了,在玩的时候要注意遥控器一定要对着汽车前的天线,这样它可以传送电波,汽车就能启动了。”

  郭家君:我的玩具是只会说话的小猫,你说什么,它就会说什么,不信你试试!

  讨论:你们知道大人小时侯玩什么玩具吗?

  华正:我爸爸小时侯用木头做一把水枪,用木头销成一个陀螺。大人小时侯玩的玩具都是自己做的。

  张玮乐:大人小时侯会玩好多民间游戏 ,我妈妈说:捉迷藏、扔沙包。

  教师回应:

  小朋友对大人小时侯玩的'玩具特感兴趣,他们一个劲地问我小时侯玩过哪些玩具

  ,当知道老师玩的玩具也是通过自己动手做的,如:毽子、沙包、牛皮筋等,小朋友说:回去我也用一些材料做玩具,这就是本节课所要达到的目的——让幼儿学会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玩具,使自己玩有所乐。

  子活动二:小猴卖

  1、 理解故事内容,能根据故事中各种动物的语言分析出它们所要的圆圈各表示什么。

  2、 对物体的形状感兴趣。

  教师指导策略:

  老师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了解各种小动物各自所需要的物品,让幼儿在游戏中知道故事情节,并能自己改编故事内容。

  讨论:小猴看到“ ”后,为什么就知道它们所要的物品呢?

  幼儿言行:

  陆家铖:因为小猴问它们要什么,小鸭说它要学游泳,所以小猴给它一个游泳圈;小猫说要照着洗脸,小猴就给它一面镜子……

  马一冰:因为小猴听它们说的话就知道它们想要的东西了。

  讨论:除了用圆圈来表示自己所要买的东西,你们知道还可以用其他图形来表示自己所要买的东西吗?(如: )

  教师回应:

  让幼儿在区角中根据图形的不同来改编故事内容,同时让幼儿在表演中知道每个图形的用途,知道它们也是不可缺少的,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寻找各种图形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子活动三:轮子

  活动目标:

  1、 通过操作感知轮子的特性和用途,。

  2、 了解周围世界中有各种轮子,对轮子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兴趣。

  活动记录:

  事先我制作了一张调查记录表“我看到的轮子”,要求幼儿用图示记录在表上,同时让他们寻找一些有关轮子的玩具,并与家长商量轮子的特性和用途,了解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轮子。

  讨论:为什么轮子都是圆的?

  徐健威:如果轮子不是圆的,就会出交通事故。

  仇苏阳:只有圆的轮子才可以滚。

  教师指导策略:

  幼儿虽然能说出轮子的特性和用途,但是他们不知道轮子可以省力,于是我们开展了游戏活动——运物,用两种不同的方式让幼儿尝试、比较,理解轮子不仅可以省力,还可以省时。

  子活动四:奇妙的刷子

  活动目标:

  1、 积极收集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刷子,了解刷子的不同用途。

  2、 对生活中的小工具产生兴趣,体验工具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幼儿言行:

  小朋友拿了各自带来的刷子进行尝试活动。看:徐健威和邵鄢拿了长柄刷到卫生间去打扫卫生,周宸看见了也去帮忙;华正拿了衣服刷在“洗衣服”;马一冰拿着鞋刷在像模像样地刷皮鞋;这时,传来小朋友哈哈大笑地声音,我跑过去一看,原来蒋逸文小朋友用睫毛刷在化妆呢,只见她两只眼睛黑糊糊的,象只“熊猫”似的,可是她非常开心;有的小朋友拿着自己带来的刷子和同伴交流,不懂的他们也能问老师这些刷子的使用方法。

  教师指导策略:

  让幼儿在尝试过程中,知道了刷子的不同用途,掌握了各种刷子的使用方法,同时也体验到刷子给我们带来的便利。

  子活动五:通信工具

  活动目标:

  1、 了解通信工具的外型结构和用途,知道通信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2、 让幼儿正确使用通信工具,并有礼貌地与人交往。

  设计思路:

  现在的科学技术发展迅猛,而通信工具也越来越

  多,小朋友的家里有电话、有手机、有电脑、有可视电话……可是幼儿对这么多的通信工具的用途并不了解。针对幼儿关注的话题,我们预设了本次活动,激发幼儿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幼儿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教师反思:

  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与小朋友一起去收集资料,并进行讨论了解通信工具的种类、用途,知道电话有固定和移动两种;小灵通和手机的不同;可视电话和电话的不同;对讲机与手机的不同等等。在整个活动中小朋友的积极性很高,小朋友的接触面比较广,而且信息也比较灵通,象周宸知道还可以用传真机来发送照片、信;华正知道可以上网运用语音与爸爸讲话。通过本次活动小朋友对通信工具比较感兴趣,因为他们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自己身边的通信工具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所以他们能积极投入到此活动中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六、教学反思:

  在日常生活中,小朋友会问:老师,为什么轮子都是圆的?老师,为什么有月亮时就有星星,而没有月亮的时候,天上就没有星星?针对孩子们的提问,我们查找了一些资料,告诉他们。我们让孩子找一些有关弹性的物体﹑电话的种类﹑刷子的种类等等。

  各种各样的刷子是由小朋友自己带来的,他们互相介绍自己的刷子,并能讲出刷子的用途以及给人类带来的方便,小朋友一边尝试,一边交流,在活动中得到锻炼,了解我们周围的科学,知道我们的工具是通过科学家和工人用他们的智慧来建造的,同时要求小朋友从小就要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并知道科学会给人类带来方便,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