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关推荐
体育运动安全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体育运动安全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体育运动安全教案1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的不安全隐患。
2、球类运动和田径运动的安全隐患产生的原因
3、如何预防球类运动和田径运动的不安全因素
授课过程:
一、球类运动安全
球类运动是青少年特别喜欢的体育项目,主要包括足球、篮球和排球。球类活动要求有一定的动作技术和身体活动能力,因此稍有不慎,容易引起大小不等的`伤害事故,如挫伤、擦伤、扭伤、碰撞等。
1、球类活动中有事故隐患
(1)动作技术指导上的缺陷和错误。
(2)场地设备不安全。
(3)动作粗野或违反规则。
(4)组织方法不当。
2、事故隐患的预防
(1)加强思想教育,增强防范意识。
(2)加强活动设施建设和管理。
(3)做好准备活动、加强医务监督。
(4)加强保护措施。
不使用错误的推、拉、撞等危险动作。
使用必要的护具,如护膝、护腿、护踝等。
教给学生冲撞摔倒时的正确缓冲动作。
二、田径运动安全
1、田径运动的伤害事故隐患
(1)场地不平整,设施不完善,操场是学校开展体育课教学,组织广播操的主要场地,是学校开展体育活动的基础。
(2)活动安排不当。
(3)学生的心理状态不良,位能及时调整。
2、事故隐患的预防
(1)改善和规范活动场地、加强设备的建设和维修。
(2)教学和训练、竞赛活动必须严密组织、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提高质量。
教师要掌握学生合理的运动量,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放松。
加强纪律教育,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重视课前准备。
(3)建立运动监督制度。
学校运动场地、器械、设备等要定期进行安全、卫生检查。
损坏的场地、器械等要及时维修,维修前一律禁止使用。
教学过程应进行医务监督,防止中暑、脱水等情况发生。
三、学生讨论问题
1、运动时肚子疼怎么办?
运动时发生肚子疼,只要用手揉压一会儿就会逐渐消失的。有时不去管它,适应一会儿也会消失的,加深呼吸也可使肚子疼得到缓解。为了预防运动时肚子疼,首先要在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不要在运动前吃得过多,更不要喝一肚子水。如果在十几分钟内不能接触肚子疼,就要停止运动,立即找医生检查。
2、鼻子出血怎样救治?
如果是由于火气过大发生鼻子流血,注意头后仰(可坐在椅子上,头后部放在椅背上)在鼻部放置冷水毛巾,并在后颈部用冷水清拍。如果在体育比赛中,鼻部受到器械碰或与他人相撞,使血管破裂,则须暂时用口呼吸,以免用鼻呼吸使出血程度加重。如果出血还不停止,可用凡士林纱布卷,塞入出血的鼻腔内,切不可用未消毒的纸巾或脏布塞入。
体育运动安全教案2
一、教学内容:学生体育运动安全常识
二、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了解运动伤害事故的防范常识。
2 、技能目标:知道运动伤害事故的防范方法,学会一些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自我保护的技能。
3 、情感目标:对安全科学的锻炼身体有认识,有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体育运动的安全注意事项。
难点:体育运动安全意识得到深化,能在今后的体育活动中自发的运用。
四、教法与学法:
1 、让学生自主探索、想象、发现、寻求答案。
2 、启发、诱导学生进入教学情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育锻炼经验以及活动经历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五、课型:体育与健康室内理论研讨课
六、教学时间: 20xx 年 3 月 26 日
七、教学课时: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导言:同学们,你们看过足球比赛么?有什么感受?有没有危险呢?
( 1 )学生各变己见。
( 2 )教师归纳出示课题。
2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体育课与体育活动应该注意那些安全事项?学生讨论交流,各自发表。
(二)学习新知识
1 、运动前的注意事项
( 1 )检查自己的身体情况
参加体育活动,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要学会自我监督,随时注意身体功能状况变化,若有不良症状要及时向教师反映情况,采取必要的保健措施。切忌有心脏病或其他不适合参与体育活动的疾病而隐瞒病情,勉强参加活动。
学生有以下疾病或症状,禁止参加体育活动:
① 体温增高的急性疾病;
② 各种内脏疾病(心、肺、肝、肾和胃肠疾病)的急性阶段;
③ 凡是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肺及支气管咳血,鼻出血,伤后不久而有出血危险,消化道出血后不久等;
④ 恶性肿瘤;
⑤ 传染病及慢性疾病,如乙肝等。
⑥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学生,禁止参加长跑等长时间剧烈运动的项目锻炼
( 2 )检查场地和器材
要认真检查运动场地和运动器材,消除安全隐患。要注意场地中的不安全因素,如场地是
否平整,要清除石头土块;检查沙坑的松散度、是否有石子杂物等;检查体育设施是否牢固安全可靠,器材的完好度等。不冒险,确保自身安全。
( 3 )做好运动准备
要穿运动服装、运动鞋,不要佩戴各种金属的或玻璃的装饰物,不要携带尖利物品等。做好热身准备活动。
为什么要做热身准备活动?(合作探究)
就是要克服内脏器官在生理上的惰性,以减低运动伤害发生的机会。
运动前不重视做准备活动 , 或准备活动做得不充分、不正确、不科学,是引起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准备活动不充分,肌肉、内脏、神经系统机能不兴奋,肌肉供血量不足,在这样的身体状态下进行活动,动作僵硬、不协调,及易造成损伤。
如果突然进行剧烈运动,就会出现心慌、胸闷、肢体无力、呼吸困难、动作失调等现象。
2 、运动时的注意事项
( 1 )要掌握动作要领
在体育锻炼活动中,了解和掌握动作要领及方法,不仅能够在运动过程中发挥好技术动作,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而且还能消除心理上的恐惧,增强自信心,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 2 )要正确使用器材
要了解熟悉掌握器材的性能、功能及使用方法。要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程,在一些体育器械 ( 如铅球、实心球等 ) 的使用中,要注意选择适当场地,确保自身安全,同时还要注意不要伤及他人安全。
( 3 )运动负荷要适当。
参加体育活动要根据身体素质条件,选择最有利于增强体质的运动负荷。可循序渐进,由易到难,从小到大。负荷过小,对身体作用不大;负荷过大,会损害身体;只有适宜的运动负荷,才能有效地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
3 、运动后的注意事项
( 1 )认真做恢复整理活动
做恢复整理活动的`目的就是使人体更好的从紧张运动状态过渡到安静状态,使心脏逐渐恢复平静,放松身心。如果突然停止运动,就会造成暂时性的贫血,产生心慌、晕倒等一系列不良现象,对身心健康造成损害。
( 2 )自我检查运动反应
如果感到十分疲劳,四肢酸沉,出现心慌、头晕,说明运动负荷过大,需要好好调整与休息。 运动后经过合理的休息感到全身舒服,精神愉快,体力充沛,食欲增加,睡眠良好,说明运动负荷安排比较合理。
( 3 )适当补充能量
参加体育运动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所以在运动后(运动前也应适当补充能量)要科学饮食,保证身体的需要,确保取得最佳的锻炼效果。
①半小时至 1 小时后进餐
②避免喝含有咖啡因的饮料
③ 5 至 10 分钟后饮水(含盐)
(二) ?课堂小结:
1 、学生自评,知道多少知识?
2 、同学之间互评各自的表现,看谁学得多。
3 、再次记忆学到的知识。
4 、教师归纳总结
科学而安全地进行体育运动,可以增强体质,促进我们的身心健康。相反,体育运动如果
不能做到科学、安全锻炼,就不能达到运动目的,运动不当还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我们懂得一些体育运动安全常识,掌握一定的安全防范知识,养成良好的安全运动习惯,就会达到健康身心的目的。
学生体育运动安全口诀
1 、课外活动到操场,检查场地和器材;
2 、运动服装先换上,手表饰品要摘掉;
3 、锻炼前要做热身,活动四肢扭扭腰;
4 、运动前后喝点水,剧烈运动要适量;
5 、遵守规则讲文明,危险动作杜绝掉;
6 、运动全部结束后,恢复整理要做好。
(三)拓展延伸
哪些体育运动少儿不宜过早参加?
致使关节变形的项目、肌肉负重项目、负荷量大的项目、消耗能量大的项目等不宜过早参加。
如:长跑、倒立、举重、拔河、掰手腕等。
九、板书设计
学生体育运动安全常识
1 、运动前的注意事项
( 1 )检查自己的身体情况( 2 )检查场地和器材( 3 )做好运动准备
2 、运动时的注意事项
( 1 )要掌握动作要领( 2 )要正确使用器材( 3 )运动负荷要适当
3 、运动后的注意事项
( 1 )做好恢复整理活动( 2 )自我检查运动反应( 3 )适当补充能量
体育运动安全教案3
设计思想:
通过体育运动安全防范常识的学习,主要帮助学生树立安全观念,增强学生的安全认识、自律意识,知道体育运动伤害发生的因素,了解体育运动安全防范基本常识,具备对危险的初步判断应变能力,能够躲避危险,掌握必要的体育运动安全防范知识与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促进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能够合理活动、科学锻炼,最大限度地预防运动事故的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对学生造成的伤害。
教材分析:知道运动伤害事故的防范方法,学会一些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自我保护的技能。
教学方法:采用阅读分析、事例论证等方法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体育运动中的不确定危险因素。启发、诱导学生进入教学情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育锻炼经验以及活动经历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目标:
1、了解运动伤害事故的防范常识。
2、对安全科学的锻炼身体有认识,有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知道体育运动的安全注意事项。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导言:同学们,你们看过NBA吗?有什么感受?有没有危险呢?
(1)学生各叙己见。
精品资料
(2)教师归纳出示课题。
2、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体育运动中应该注意那些安全事项?学生讨论交流,各自发表。
(二)学习新知识
1、运动前的注意事项
(1)检查自己的身体情况参加体育活动,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要学会自我监督,随时注意身体功能状况变化,若有不良症状要及时向教师反映情况,采取必要的保健措施。切忌有心脏病或其他不适合参与体育活动的疾病而隐瞒病情,勉强参加活动。学生有以下疾病或症状,禁止参加体育活动:
①体温增高的急性疾病;
②各种内脏疾病(心、肺、肝、肾和胃肠疾病)的急性阶段;
③凡是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肺及支气管咳血,鼻出血,伤后不久而有出血危险,消化道出血后不久等;
④恶性肿瘤;
⑤传染病及慢性疾病,如乙肝等。
⑥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学生,禁止参加长跑等长时间剧烈运动的项目锻炼
(2)检查场地和器材要认真检查运动场地和运动器材,消除安全隐患。要注意场地中的`不安全因素,如场地是否平整,要清除石头土块;
检查沙坑的松散度、是否有石子杂物等;检查体育设施是否牢固安全可靠,器材的完好度等。不冒险,确保自身安全。
精品资料
(3)做好运动准备要穿运动服装、运动鞋,不要佩戴各种金属的或玻璃的装饰物,不要携带尖利物品等。做好热身准备活动。
(三)合作探究:为什么要做热身准备活动?
1.就是要克服内脏器官在生理上的惰性,以减低运动伤害发生的机会。运动前不重视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做得不充分、不正确、不科学,是引起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准备活动不充分,肌肉、内脏、神经系统机能不兴奋,肌肉供血量不足,在这样的身体状态下进行活动,动作僵硬、不协调,及易造成损伤。如果突然进行剧烈运动,就会出现心慌、胸闷、肢体无力、呼吸困难、动作失调等现象。
2、运动时的注意事项:
(1)要掌握动作要领在体育锻炼活动中,了解和掌握动作要领及方法,不仅能够在运动过程中发挥好技术动作,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而且还能消除心理上的恐惧,增强自信心,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2)要正确使用器材要了解熟悉掌握器材的性能、功能及使用方法。要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程,在一些体育器械(如铅球、实心球等)的使用中,要注意选择适当场地,确保自身安全,同时还要注意不要伤及他人安全。
(3)运动负荷要适当。参加体育活动要根据身体素质条件,选择最有利于增强体质的运动负荷。可循序渐进,由易到难,从小到大。负荷过小,对身体作用不大;
负荷过大,会损害身体;只有适宜的运动负荷,才能有效地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
3、运动后的注意事项
(1)认真做恢复整理活动的目的就是使人体更好的从紧张运动状态过渡到安静状态,使心脏逐渐恢复平静,放松身心。如果突然停止运动,就会造成暂时性的贫血,产生心慌、晕倒等一系列不良现象,对身心健康造成损害。
(2)自我检查运动反应如果感到十分疲劳,四肢酸沉,出现心慌、头晕,说明运动负荷过大,需要好好调整与休息。 运动后经过合理的休息感到全身舒服,精神愉快,体力充沛,食欲增加,睡眠良好,说明运动负荷安排比较合理。
(3)适当补充能量参加体育运动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所以在运动后(运动前也应适当补充能量)要科学饮食,保证身体的需要,确保取得最佳的锻炼效果。
(四)课堂小结:科学而安全地进行体育运动,可以增强体质,促进我们的
身心健康。相反,体育运动如果不能做到科学、安全锻炼,就不能达到运动目的,运动不当还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我们懂得一些体育运动安全常识,掌握一定的安全防范知识,养成良好的安全运动习惯,就会达到健康身心的目的。
体育运动安全教案4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教学事故隐患的预防;
2、掌握在运动中出现异常现象该怎样处理。
教学重点:
在运动中出现异常现象该如何处理。
教学难点:
在运动中出现异常现象该怎样处理
一、体育事故隐患的预防?
1、加强思想教育,增强防范意识;
2、加强活动设施建设和管理;
3、做好准备活动,加强医务监督;
4、加强保护措施;
二、田径运动伤害事故的隐患和预防?
1、场地不平整,设施不完善,操场是学校开展体育课教学,组织广播操的主要场地,是学校开展体育活动的基础;
2、活动安排不当;
3、学生的心理状态不良,未能及时调整;
预防:
1、改善和规范活动场地,加强设备的建设和维修;
2、教学和训练,竞赛活动必须严密组织,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提高质量;
3、建立运动监督制度;
三、运动出汗后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运动时有大量盐分随汗液排出体外,所以在运动后喝点加盐的`温开水是有好处的。运动出汗后千万不能立即洗冷水澡,应用干毛巾擦干身体,最好歇息一段时间后用热水擦身或沐浴,换上干衣衫以防感冒。
四、运动后能否马上吃冷饮、冰棒?
运动后马上吃冷饮和冰棒对身体是不好的,因为这样做既不符合物理规律,也不符合卫生要求。一是容易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腹胀、腹泻和消化不良等各种疾病。二是容易引起腹痛,甚至出现肌肉痉挛,严重者会出现绞痛。此外,在剧烈运动时,咽喉部位的粘膜处于充血状态,运动后马上吃冷饮或冰棒,易引起咽喉疼痛或声音嘶哑现象。
五、运动时肚子疼怎么办?
运动时发生肚子疼,只要用手揉压一会儿就会逐渐消失的。有时不去管它,适应一会儿也会消失的。有时不去管,然而加深呼吸也可以使肚子疼得到缓解。为了预防运动时肚子疼,首先要在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不要在运动前吃得过多,更不要喝一肚子水。如果在十分钟内不能解除肚子疼,就要停止运动,立即找医生检查。
六、怎样对待脚扭伤?
脚扭伤多发生于奔跑,下台阶不慎或其他剧烈的活动时,由于关节用力不均,过猛,造成关节不正常扭转,损伤了踝关节周围的组织。脚扭伤后关节局部青肿痛。活动受限,较轻的扭伤不需要特殊处理,可在扭伤的部位用冷水敷或外用一些红花油等。如果局部肿胀疼痛明显。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以利消肿,应去医院做外敷中药等治疗或用白酒调七厘散外敷后用沙布包扎好,扭伤1~2天后才能用热毛巾或热水袋热敷。
体育运动安全教案5
活动目标:
1、掌握扶、撑、躲等自我保护的方法。
2、知道在户外活动时要关爱他人,遵守活动规则。
活动准备:
1、平衡木、沙包、垫子。
2、多媒体教学资源《小猴学本领图片》。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倾听故事并理解故事内容。
⑴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小猴学本领》的图片,教师讲述故事。
⑵请幼儿说一说:小猴为什么要学本领?小猴学到了那些本领?这些本领对小猴有哪些帮助?
2、引导幼儿学习扶、撑、躲等自我保护的方法。
⑴组织幼儿学习扶、撑、躲的动作。教师逐一演示的动作要领,供幼儿学习模仿。
⑵引导幼儿讨论:小朋友在什么情况下会用这些本领?
3、练习扶、撑、躲等自我保护的方法。
⑴独木桥上走一走。组织幼儿一个跟着一个走过平衡木,教师鼓励幼儿尽量独立行走。
⑵看看你会怎样做。幼儿围坐在垫子周围,教师让幼儿将身体向垫子倾斜,快要摔倒时双手快速撑到垫子上,撑住身体。反复练习。
⑶看谁反应快。幼儿围城一个大圆圈,选几名幼儿站在圆中心,圈上的幼儿拿沙包依次向圆心的幼儿投掷,看谁可以快速的躲开投来的沙包。
活动延伸:
幼儿与家长共同阅读幼儿用书第38-39页《小猴学本领》,让幼儿给家长说一说,自己学会了那些本领。
冬季体育运动安全教案,冬季我们可以多多运动来增加身体的抗寒性,对于我们来说这是抵抗冬天的寒风的一个好方法,但是运动一定要注意方法,不要让自己受伤。 3 冬季体育运动安全教案:体育运动安全常识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运动伤害事故的防范常识。
2、技能目标:知道运动伤害事故的防范方法,学会一些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自我保护的技能。
3、情感目标:对安全科学的'锻炼身体有认识,有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体育运动的安全注意事项。
难点:体育运动安全意识得到深化,能在今后的体育活动中自发的运用。
教法与学法:
1、让学生自主探索、想象、发现、寻求答案。
2、启发、诱导学生进入教学情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育锻炼经验以及活动经历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导言:同学们,你们看过足球比赛么?有什么感受?有没有危险呢?
(1)学生各变己见。
(2)教师归纳出示课题。
2、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体育课与体育活动应该注意那些安全事项?
学生讨论交流,各自发表。
(二)学习新知识
运动前的注意事项
(1)检查自己的身体情况
参加体育活动,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要学会自我监督,随时注意身体功能状况变化,若有不良症状要及时向教师反映情况,采取必要的保健措施。切忌有心脏病或其他不适合参与体育活动的疾病而隐瞒病情,勉强参加活动。
学生有以下疾病或症状,禁止参加体育活动:
①体温增高的急性疾病;
②各种内脏疾病(心、肺、肝、肾和胃肠疾病)的急性阶段;
③凡是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肺及支气管咳血,鼻出血,伤后不久而有出血危险,消化道出血后不久等;
④恶性肿瘤;
⑤传染病及慢性疾病,如乙肝等。
⑥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学生,禁止参加长跑等长时间剧烈运动的项目锻炼
(2)检查场地和器材
要认真检查运动场地和运动器材,消除安全隐患。要注意场地中的不安全因素,如场地是否平整,要清除石头土块;检查沙坑的松散度、是否有石子杂物等;检查体育设施是否牢固安全可靠,器材的完好度等。不冒险,确保自身安全。
(3)做好运动准备
要穿运动服装、运动鞋,不要佩戴各种金属的或玻璃的装饰物,不要携带尖利物品等。做好热身准备活动。
为什么要做热身准备活动?(合作探究)
就是要克服内脏器官在生理上的惰性,以减低运动伤害发生的机会。
运动前不重视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做得不充分、不正确、不科学,是引起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准备活动不充分,肌肉、内脏、神经系统机能不兴奋,肌肉供血量不足,在这样的身体状态下进行活动,动作僵硬、不协调,及易造成损伤。
如果突然进行剧烈运动,就会出现心慌、胸闷、肢体无力、呼吸困难、动作失调等现象。
(二)课堂小结:
1、学生自评,知道多少知识?
2、同学之间互评各自的表现,看谁学得多。
3、再次记忆学到的知识。
4、教师归纳总结
科学而安全地进行体育运动,可以增强体质,促进我们的身心健康。相反,体育运动如果不能做到科学、安全锻炼,就不能达到运动目的,运动不当还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我们懂得一些体育运动安全常识,掌握一定的安全防范知识,养成良好的安全运动习惯,就会达到健康身心的目的。
学生体育运动安全口诀
1、课外活动到操场,检查场地和器材;
2、运动服装先换上,手表饰品要摘掉;
3、锻炼前要做热身,活动四肢扭扭腰;
4、运动前后喝点水,剧烈运动要适量;
5、遵守规则讲文明,危险动作杜绝掉;
6、运动全部结束后,恢复整理要做好。
(三)拓展延伸
哪些体育运动少儿不宜过早参加?
致使关节变形的项目、肌肉负重项目、负荷量大的项目、消耗能量大的项目等不宜过早参加。
如:长跑、倒立、举重、拔河、掰手腕等。
体育运动安全教案6
教学目的:
掌握体育运动安全小知识,学会安全运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二、介绍体育运动安全小知识:
运动可强身健体,又可为我们带来无穷乐趣。做运动时因一时大意,引致身体受伤,因此预防运动意外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避免受伤,做运动时应紧记以下各点:
1、确定所用器材是否安全
进行运动前必先详细检查清楚所需器材有没损坏。
2、适当的服装和鞋袜、保护性用品
进行不同的运动应穿着适当的运动服装和鞋袜。某些项目进行运动时还要配戴保护性用品可减低运动受伤的.严重性。例如:护镜、头盔、护膝、护腕等。
3、运动前应先了解清楚场地和环境的情况
无论在户内或户外进行运动,都可能会有某些因素引致容易发生意外,例如天气潮湿、地板太滑、光线不足、风势太大等等。运动前都应先了解清楚场地和环境的情况所以进行任何
4、遵守运动的规则及整理运动
经过剧烈运动后应做一些较温和的活动,例如散步及缓慢地深呼吸。这些活动又名整理运动,能令心脏血管系统逐渐回复正常.
三、大家说一说体育运动中还要注意什么?
四、作业:
课外安全运动。
【体育运动安全教案】相关文章:
体育运动安全教育教案(精选11篇)10-16
体育运动安全小常识11-14
大班体育运动教案06-06
体育运动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03-23
学生体育运动安全防范常识04-01
学校体育运动安全守则范本(通用)05-21
大班体育运动教案(精选21篇)10-24
中班体育运动教案(通用11篇)12-14
大班幼儿体育运动游戏教案(精选13篇)07-06
体育运动的口号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