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复习课教案优秀

时间:2024-03-11 13:22:27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语文复习课教案优秀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复习课教案优秀,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复习课教案优秀

小学语文复习课教案优秀1

  教学内容:教材第56页复习第4~l0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加深认识正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的意义,进一步掌握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方法,提高分析、判断的能力。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提高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加深认识正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的意义。

  教学难点:提高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在“比例”这一单元里,除了认识了比例的意义和性质外,还学习了成正、反比例量的有关知识。这节课,我们复习正、反比例。(板书课题)通过复习,一要加深对成正比例关系和成反比例关系量的认识,提高两种相关联量成正比例还是反比例关系的判断能力;二要进一步认识正、反比例的应用题,加深理解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二、复习正、反比例的意义

  1.做复习第4题。

  让学生看第4题,思考各成什么比例。指名学生口答,说明理由。

  2.整理正、反比例的意义。

  提问:刚才是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判断的。现在,谁来说一说正、反比例的意义各是什么?

  根据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正比例和反比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板书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判断正、反比例的关键是什么?

  3.做复习第5题。

  小黑板出示,指名学生口答,并说明理由。说明:根据实际问题里相关联量所成的正比例或反比例关系,可以用比例知识解答相应的应用题。

  三、复习正、反比例应用题

  1.整理解题思路。

  (1)做复习第6题。

  让学生读题,思考各成什么比例的应用题。指名学生说明各是什么应用题,为什么。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明根据什么列式的。

  (2)提问: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要怎样想?在解题方法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综合练习。

  (1)做复习第8题。

  让学生读题。提问:“药粉和水的比是1:500”你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看出药粉和水的份数以及1:500表示比值一定等)这两道题成什么比例,为什么?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指名学生口答等式,老师板书。再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根据什么列式的。追问:这道题还可以怎样做?(让学生思考按比的意义,应用分数知识或归一方法,口答算式)

  (2)做复习第l0题。

  要求学生思考有哪些方法解答第一个问题.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要求列出不同解法的式子。集体订正,说说各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复习了哪些内容?谁来说一说这节课你掌握了哪些知识或方法?

  五、课堂作业

  复习第7、9题,第10题第二个问题。

小学语文复习课教案优秀2

  【教学目标】

  1. 认识“霜、吹、落、降、飘、游、池、入”等 10 个生字和“雨”字头、“阝”旁2 个偏旁;会写“春、冬、风、雪、花、入、飞”等字

  2. 正确朗读课文,注意“入”与“人“的不同,背诵课文。

  3. 结合插图了解春夏秋冬的特征,知道春夏秋冬是个美丽的季节。

  【教学重点】

  1、 认识四季特征。

  2、 掌握生字词写法。

  3、 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流利地,有节凑感地朗读课文,学会用重点词进行口语训练。

  2、按顺序(远近、左右)观察图画的方法。

  3、利用愉快教学法让学生更好有兴趣掌握课文中心思想。

  【课前准备】

  要准备好春夏秋冬四季的精美彩图,课文词句条,剪纸,彩色粉笔,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建议】

  本课共有4组词语,8 个三字句,分成四组,第一组、第三组, 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物,第二组、第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课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难度并不大。本课识字课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 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同时,本课词串读起来有一定的节奏感,因此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愉快导入

  1 .师问:同学们,大家知道一年有哪几个季节呢?每个季节景色是什么样的?你最喜欢哪个季节?说说为什么?

  2.出示精美四季彩图。猜猜出示的彩图分别是哪个季节?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声音、图画、颜色等都 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顺应儿童的心理,开课伊始,创设新奇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认真观察四季图,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1) 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

  (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 春风 夏雨 秋霜 冬雪

  (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其中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风 冬 翘舌音:霜

  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3.出示:霜和雪

  (1) 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

  (2) 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 雨字头的字大都是一种天气现象。大家看,借助字的偏旁,我们还能认识这些字。

  (3) 相机识记生字。认识部首“雨字头”。

  (4) 仔细观察,说说“雨”作部首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

  (5) 教师范写生字“雪”,学生书空,并口头说出笔顺。

  4.教学词串:春风吹 夏雨落 秋霜降 冬雪飘

  (1) 出示短语。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 说说春风吹过来的感觉。

  (3) 比较被夏天的风、秋天的风、冬天的风吹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4) 说说夏天下雨的情景,读出雨下得大的感觉,读好“落”。

  (5) 了解“霜降” 。认识部首左耳旁。交流自己积累的带有这个部首的其他字。

  (6) 指名说说下雪时的情景,感受雪花的轻盈。

  (7) 有感情地齐读第二组词串。

  5.教学词串:青草 红花 游鱼 飞鸟

  (1)出示课文插图, 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上画了哪些景物。

  (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交流。

  (3)反复朗读。

  第二课时

  一、

  1、展示 池草青 山花红 鱼出水 鸟入林 卡片

  (1)朗读

  (2)小组合作,借助拼音等方法朗读词串,相互正音。

  (3)指名朗读,开火车读,齐读。

  2.仔细观察,自主识记生字。

  (1)仔细观察本课的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 (换偏 旁法,如“雪”,可以通过换偏旁变成“霜” 识记;比较识记法,如“入”字,通过和“人”比较识记;通过形象演变进行识记,如“飞”字,可以想象成鸟的形状等;加一加法,如“落、飘” ,可以用部件加一加的方法记忆。

  (2)小组内互相交流好方法。

  设计意图:教给识字方法,促进自主识字。有层次性地、有目的性地把识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之中,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识字,在识字的同 时,发展语言,提高认识能力。可以说,在语言环境中学到的字词是活的,带着感情记忆的东西是牢固的`,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示范指导,书写生字

  1.指导书写生字“春、冬、花、入、风、雪、飞”。 (1)学生抽读生字,复习巩固生字的读音。 (2)分析生字,记忆生字,了解结构。(3)示范指导,学生书空笔顺,认真练写。 重点关注“春、冬” :两字的撇和捺要舒展。“冬”的两点要在竖中线上。 “入” 的第二笔要长,并且要出头。“风”和“飞”的横斜钩要写得稳当。 复习书写姿势:书写时要做到哪“三个一”?( 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2 .学生当小老师给老师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到学生说不准的地方,教师重点讲解。

  3.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4.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5.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 设计意图:抓住汉字的构字规律,掌握识字方法。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了解生字的结构。一年级的识字教学要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教师要注重多示范,一笔一笔地教,力求让学生把每个笔画写正确、写规范、写到位。 四、反复朗读,加强巩固 1.学生组成四人学习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可以按照课文顺序读,也可以打乱顺序自己调整读。2.班内交流读。方法1:按照词语--词组--词语--词组的顺序。 方法2:调整次序,如:春风--春风吹 夏雨--夏雨落 秋霜--秋霜降 冬雪--冬雪飘3.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读。

小学语文复习课教案优秀3

  听方众老师的课,无论是在教学设计思路上,还是在课堂教学的把握上,都很成熟。

  从本节课看,这节课是经过精心准备的。方老师课前认真地分析、把握教材,教学过程有条理性,基本上达到了课前预期的教学目标。本节课,方老师围绕教学目标,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对一元一次方程进行了复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总结了这章知识的三大块,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解法及应用,这一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也充分体现了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的”的教学模式。而且每个知识点后面都附加了针对性强,有梯度的练习题,还抽学生自己讲解,效果真的不错。

  我自己认为整节课的教学设计还是非常完整的,过程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始终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应该说是一节成功的公开课。

  几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一直以来,我们都有感觉应用题是学生的薄弱环节,所以教师是否应对应用题应做一定的分析,帮助学生寻找其中的等量关系?

  2、在探索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时候,先复习回顾等式的性质是否更好?按照教案上的设计有本末倒置的感觉。

  3、对于方程的'解的检验,在刚接触一元一次方程的这个时候,我个人觉得应该写出它的过程。待学生熟练后可以省略。

  4、是否应该给学生更多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像第一个应用题,教师给出的答案太快了,学生根本没足够时间去考虑。

  5、能不能适当地增加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从而使得课堂的气氛更好。

小学语文复习课教案优秀4

  [教学目标]

  1、掌握本单元所学的面积公式,能应用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2、理解公式的算理,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分析、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及其计算。大家不仅要会利用面积公式求面积,还要掌握面积公式之间的联系。今天我们就来复习这部分知识。

  (一)复习面积公式

  老师在黑板上画出长方形后提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长方形面积=长×宽。S=ab)

  板书:

  教师提问:“根据长方形的面积怎样推导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呢?”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学生讨论后,教师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推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的?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出示如下图形:

  随后教师将这些图形用→连接起来。使学生看到这些公式的联系。

  教师提问:在推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公式的时候,我们运用了什么方法?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推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根据转化的思想,运用了割补平行、旋转平移的方法,把所求的图形面积转化为学过的图形面积进行推导,这是一个重要的方法,以后学习新知识也要用这个方法。

  教学意图:使学生清楚面积公式的算理,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而不是机械地识记公式。

  (二)基本练习

  1、判断题。

  (1)两个底和高都分别相等的三角形面积一定相等。( )

  (2)两个底和高分别相等的梯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使学生清楚:底和高相等的梯形形状不一定相同,只有形状和面积都分别相等的梯形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

  使学生清楚:只有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才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4)两个三角形的高相等,它们的面积就相等。( )

  使学生清楚: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如果两个三角形的高相等而底不相等,它们的面积也不相等。

  要求学生独立判断,并说明理由。

  订正:(1)√ (2)× (3)× (4)×

  2、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

  让学生先识别每个图形是什么图形,想好求每个图形的面积应用什么公式,再独立列式计算。

  做完后让学生说说计算图形面积时应注意什么?①看清是什么图形;②选择正确的公式;③正确的计算;④注意单位名称。

  订正:(1)270平方厘米,144平方厘米,3.61平方米;(2)3.41平方米,4.5平方分米,357平方米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会利用面积公式进行判断。

  (三)综合练习

  1、根据所给条件求面积。

  (1)三角形的底是5分米,高是1分米。

  (2)长方形的长是2厘米,宽是3厘米。

  (3)平行四边形的底是4分米,高是2分米。

  (4)梯形的上底是1厘米,下底是3厘米,高是2厘米。

  要求学生口头列式说出结果,并想一想应用了哪个面积公式。

  订正:(1)2.5平方分米,(2)6平方厘米,(3)8平方分米,(4)4平方厘米。

  2、自己测量出求下面图形的面积所需的数据,并求出图形的面积。

  订正时让学生说出是怎么测量的。测量时应注意什么。

  3、下图是三角形小旗。同学们要做 6面这样的小旗,一共要用纸多少平方厘米?

  订正:38×38÷2×6=4332(平方厘米)

  4、一块平行四边形的地,底长是280米,高是57.5米。共收油菜籽3542千克,平均每公顷产油菜籽多少千克?

  订正:28×57.5=1610(平方米)

  1610平方米=0.161公顷

  3542÷0.161=22000(千克)

  5、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地,(如图)分成三块种菜。第一块种西红柿,第二块种黄瓜,第三块种茄子。问:每种菜占地多少平方米?

  订正:(1)3.8×4.4÷2=8.36(平方米)(2)4.2×4.4=18.48(平方米)(3)(5+1.2)×4.4÷2=13.64(平方米)

  教学意图:能运用所学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四)总结质疑

  教师将本节课所复习的知识归纳总结。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

  出示思考题。(供学有余力的同学思考)

  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你能想出不同的解法吗?

  思考题答案

  这道题可以有以下几种解法:

  正确答案:75平方厘米

小学语文复习课教案优秀5

  六年级的语文教学内容很多很杂,对于复习,一直让我很为难,如果一味地将知识重新再现,学得好的学生认为自己都会了不要听,学得不好的学生也没有定心听,老师觉得上复习课很痛苦,该怎样避免枯燥重复,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呢?

  一直有一个信念在支撑着我:复习课我该给学生些什么?难道仅仅就是一些题海战术吗?我想应该给学生系统的复习方法,这才是学生一生都受用的。事实上,每一门学科有自身的特点,而同一学科的不同类型的课也各有特色,阅读的复习重在强化转化思想,基础知识复习课重在计算的`策略与实际运用,学生能对之整体把握,进而形成清晰的认识。因此我觉得“浪费”点时间,让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而整理出来的知识体系,学生理解得更深刻,记忆得特别牢固,而且能有效地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复习课的重点在培养学生学会复习语文知识的方法,所以课堂教学中以学法指导和知识梳理为主,主要让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训练。

  一、导入实际,不求花样

  导入直接切入主题,同学们,课前你们梳理本册书的阅读知识点,整理举手示意,愿意小组交流吗?组内交流分工明确。

  二、重视知识点的梳理

  我在复习时,采用小组交流的方式梳理知识要点,学生表现得热情高涨;采取学生轮流当小老师上台讲解自己梳理的知识点,学生不亦乐乎;充分利用课件讲解阅读中的难题,让学生在欣赏情景画面时解决不懂之处,可谓是一举两得。总之,在复习任何功课时都应考虑到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愿学、爱学。

  三、学法指导到位

  在教学中重视学生学法的指导,让学生在梳理知识时,让学生梳理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举例,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提高学生的能力。

  需要加强的地方:

  1、学生在学习中举例子有难度,在备课时备学情不足,以后备课要充分考虑学情。

  2、小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特别强的基础学科,内容庞杂,头绪繁多,复习时给师生带来不小的压力不小。要改变这种状况,要求我们在安排复习时,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结构体系都应该呈现出新的势态。本课这一点做的不够。

小学语文复习课教案优秀6

  六年级数学已经进入了复习阶段,但作为一名第一次接触新教材的我而言,复习课是最难上,也最不喜欢上的,因为都是以前学生学习过的内容,缺少难度和新鲜感,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讲的时候,很难抓住重点,很难抓住题型,总在担心学生这不会那不会。讲的难了,差的学生不会的还是学不会;讲的简单了,好的学生不屑于听;中等水平的学生则似懂非懂,没懂也在装懂;只有极少数学生会在认真听。一知半解的了解怎能将知识掌握好呢?所以可能就需要教师花多点的时间去引起学生注意,上课把学生的注意力抓牢,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1、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主动学习。数学活动是让学生经历一个数学化的过程,也就是让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经验出发,经过自己的思考,概括或发现有关数学结论的过程。例如教学《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时,我在新授前将设计这样一段情境: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的身上也有很多有趣的比,如人的胸围的长度与身高之比是1:2,将拳头滚动一周的长度和脚的长度的比是1:1,人脚的长度与身高的比是1:7。当人们了解了这些,又掌握了这种神奇的本领后,去买袜子只需要把它绕圈一周就知道何适不合适了,而侦察员就能根据罪犯脚印的长度推测出身高。你想拥有这种本领吗?这种神奇的本领就是我们这节课所研究的内容,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2、在活动中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鼓励,共同体验成功的快乐。例如在讨论“圆的周长是不是直径”时,有的学生运用直观的“看”、“比”或“量”的方法来判断半圆弧比直径长,而有的学生却运用“两点之间的曲线比线段长”来推理,这是两种不同水平的思维。最后教师可以将学生的思维从具体思维水平又引向抽象逻辑思维水平,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象这样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猜测,在操作中验证,在交流中发现,在阅读中理解,使课堂形成多方的互动,多向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不仅仅是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态度、思想、方法,是一种探究的品质,这对他们后续知识的学习将有较大的影响,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3、恰当的放手自学,给予学生展示的机会。在百分数的写法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展开自学。“想写哪个百分数,就写哪个。”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了起来,自学的效果就格外的明显。这种做法,改变了以往教学中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再如:在教学比的各部分名称时,根据内容简单,便于自学特点,放手让学生自学,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合作者这一教学理念。

小学语文复习课教案优秀7

  一、自我评价:

  这节课是按照原先的思路进行的。与原先的构想差别不大。教学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教法的成功之处:较好地运用演示文稿辅助教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情境设置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口动手的实践能力。存在问题:由于在季风气候成因、特点一目学生讨论思考时间过多。导致后段时间过紧,有个别反馈习题没有做,只好留作学生课下思考。学法指导方面:在学生归纳,思维训练给予了较好地指导,使学生思考有依据,讨论有方向,不致于出现较大偏差。

  二、问题反思:

  这节课存在个别失误与不足:

  1、东亚季风的类型分为冬、夏季风两类,冬季风可分为西北、东北季风,夏季风又可分为东南、西南季风。回答冬季风时对于具体地点可用西北风或东北风代替,这一点没有讲透。

  2、东亚冬季盛行偏北风,但偏北风并不是从冬季开始的,在这方面用词不够严谨。另外,这节课有意识地加强了学生创造开放性思维的培养,但仍有待于今后的训练才能深化和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也有待于加强培养。

  三、教学重建: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我有如下感悟:

  1、 教学方式需进一步改变。

  2、 教师要少讲,精讲,但讲解一定要到位,要给学生更多的时间。

  3、 让学生处在身临其境的情境中更能激活他们的思路,更能使他们积极投入。

  4、 复习课更要加大容量,加大深度和宽度。

  5、 平时要关心时事,并从地理的角度解释。

  6、对于区域地理来说,应该给学生一条清晰的脉络:即位置、地形、气候、河湖、资源、经济。

小学语文复习课教案优秀8

  一、教学目标:

  1、复习教材中出现的成语,提高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培养学生整理复习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提高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大家兴高采烈地来到阶梯教室上课,老师对大家提点要求,即同学们必须在听课时聚精会神,讨论时各抒己见,回答时力争对答如流。当然,如果你吞吞吐吐或者回答不上来时也不要有后顾之忧,因为我不会对大家求全责备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信心跟老师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地把这节课上好?请你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我。

  老师刚才说的这一段话有什么特点?(成语)你知道老师讲了哪些成语吗?(生答,投影成语)

  同学们,想一想,什么叫成语?在我们的汉语中有许多成语。成语蕴含的内容很丰富,表现力很强。我们在说话或写文章时恰当地运用成语,可以使语言增色添彩、生动形象。(投影)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走进文本,复习成语的有关知识和怎样正确使用成语。

  板书:成语复习

  (二)学生归类交流成语

  1、请同学们按本册练习中出现的成语进行归类,教大家记住他们。(生打开书,按练习归类,也可四人合作讨论归类)

  2、生交流(投影)——(齐读成语)

  成语归类:

  练习一:描写景物的。P24

  练习二:与学习知识有关的。P40

  练习三:描述了三国时期蜀国-军事家诸葛亮的特点。P58

  练习四:赞美医护人员崇高品质的。P79

  练习五:描绘的是小鸟傍晚归巢是在林中嬉戏的情景。P101

  练习六:勾画不同的说话神态。P119

  练习七:关于改革开放、睦邻和好。举荐人才、科教兴国的。P138

  3、小结:

  成语有很多归类方法,适合自己记忆的就是最好的。关键看谁记得最多、最牢。当然光积累很多成语还不够,更主要的是会恰当地使用成语。老师这里准备了三级阶梯的练习,看大家运用得怎样?(发练习题)

  三、成语闯关

  [一]第一阶梯:你能用吗?

  本册书中写人的动作、写景物的成语等很多,现在我们重点检查大家头脑中有没有这样一些成语,能不能在具体要求下用一用。(要求:现独立练习,提前练习完的学生可与同学交流,然后集体看屏幕指导)

  (投影)

  1,描写“说”的成语很多,下列成语侧重于表现说话时的神态,你能写出几个来吗?

  (1)说话有顾虑,想说而不敢说:欲言又止、吞吞吐吐。

  (2)说话滔滔不绝,十分精彩巧妙:口若悬河、妙语连珠。

  (3)说话时兴高采烈,有说有笑的样子:高谈阔论、眉飞色舞。

  (4)说话搪塞应付,含含糊糊:闪烁其词、支支吾吾。

  2,写成语比赛。

  A你能用几个成语来赞美医护人员崇高的品质吗?

  B“三顾茅庐”讲的是刘备三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的历史故事,请你再写几个有关出自于历史故事的成语。

  C按照情境写成语

  (1)上课时,王宁注意力非常集中,可以用成语这样来描述:

  (2)看着那滚滚的黄河,真令人非常害怕啊!可以用成语这样来描述:

  [二]第二阶梯:你会用吗?

  师导言:我们有那么多成语在头脑中“随时待命”,在生活中应用,在运用中考虑用得准不准,用得合不合适,所以第二阶梯是看你会不会用。

  (投影)

  1、把成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填空。(投影齐读)

  初出()庐才华横()()事如神胆大心()

  鞠躬尽()死而后()独木难()()天无力

  成群()对欢呼()跃眼花()乱

  无( )无束

  (1)父亲去世后,家庭的`重担全压在母亲的肩上,她(),已经是身心憔悴了。

  (2)他的哥哥在读大学期间,一家报社里就发表了他好几篇文章,真可以称得上()。

  (3)说他是冒失鬼吧,可他(),一些细小的问题都考虑得很周到。

  (4)敬爱的。周恩来,夜以继日地工作,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兴旺,真是(),()。

  (5)清明节,少先队员们()到烈士陵园去扫墓

  (6)“神六”多人多天在太空遨游,当它成功着陆时,人们()

  2、请你们运用你所知道的一个恰当的成语,评价课文中的人和物。(投影齐读)

  竹可桢:______刘备:______

  诸葛亮:______祁黄羊:______

  公仪休:______叶欣护士长:______

  老天鹅:______黄河: ______

  第三阶梯:你善用吗?

  师导言:大家对成语积累很丰富,而且用的很准确,不仅如此,地去使用成语,提高我们还要有意识应用成语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1)下面请看一个小学生写的片段,他就缺乏使用成语的意识,大家还是先独立完成(发练习题)(投影)

  (2)生练后投影正确答案(齐读)

  [师小结:使用成语要恰如其分,并不是任意堆砌]

  四,总结

  1、师:成语运用的准确恰当,能增强语言表达效果。因此,不断地积累并梳理所学过的成语,是我们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之一

  2、同学们,上了这节成语复习课,你有什么感受吗?用带有成语的一句话来表达。

  五、作业

  描写一个场面,如劳动场面等,至少用上四个成语,并用------------标出

小学语文复习课教案优秀9

  好的复习课就像一优美的散文,形散而神不散,使得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必须优化复习方法。

  1、复习内容的整体性

  复习是把平时在每课文中学到的零碎知识系统化,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所学内容。因此,要把复习课与新授课区别开来,切忌逐课逐段地把字词句像回放电影镜头似的重复一遍。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分类复习:重点的字词让学生从音形义去把握,易出错的字音字形;重点的文学常识;重要课文的阅读片段;综合性学习;作文。这样复习时就有章可循,有的放矢。

  2、复习过程的针对性

  复习必须突出重点,针对性强,注重实效。在复习过程中,一是要注意全班学生的薄弱环节,二是要针对个别学生的存在问题。要紧扣知识的易混点、易错点设计复习内容,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3、复习的自主开放性

  在复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复习全过程,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即让学生自主选择复习的内容和形式,自己总结复习的方法。教师的任务在于“宏观调控”,把握复习的.方向和进度,进行适时的引导和点拨等。复习时,教师不再布置学生多读多写,而要把复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如复习生字:“你认为哪些字比较难记,难写,应重点复习哪些字;你愿意怎么复习就怎么复习,可以反复练,可以同桌合作听写,也可以出一份自测题。”复习阅读部分:“自己从课外读物中找一文章,想想能提出哪些问题,这些问题该怎样回答,然后在小组内容交流。”每复习一类知识或一个单元让学生写一份“复习心得“,总结自己在复习中的新收获和成功的复习方法。这样开放的复习,学生自身受益,全班其他同学受益,教师也了解到更多的学情信息,使指导更具针对性,更有实效。

  在语文复习课的教学中,各师各教,各行其道,但无论什么方法,什么形式,其结果都是殊途同归,都会归结到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使学生最终熟练地运用语言文字,很好地落实训练目标,掌握学习方法。如果我们根据语文课本的特点和训练重点有针对性地复习,将会收到很好的复习效果。只要我们兼顾形式和目标内含的优化整合,把必须落实的目标知识点通过别出心裁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就会在复习课中体验到“新”和“乐”。

小学语文复习课教案优秀10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7-18页的练习二第4、5、7、8。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2.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类推的能力。

  3.会将整万的数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4.会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以内数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5.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

  1.重点:学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能把整万的数改写用“万”作单位的数。

  2.难点:学会比较位数相同亿以内数的大小。能正确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写出它的近似数。

  3.关键:以比较万以内数为基础,把个级比较方法推广到万级,能正确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把生活中的某些镜头带到学生面前,由果到因,让学生体会“近似值”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师:我们已经学了怎样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谁来说一说比较大小的方法。(指名1、2个学生回答)

  师让学生自己完整的总结:首先要看数位是否相同,相同的数位就要从最高位比起,如果不能比较出来,就一位一位往下比,直到比出大小为止。如果数位不相同,就看哪一个数的数位多那个数就大。

  2.复习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1100000=110万 1210000=121万 720000=72万

  师:要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就要把万后面的零去掉,要加上一个“万”字。

  3.做一做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核对。

  二、复习求近似数的方法

  1.让学生表演地球与太阳(课本例6)。

  2.师:“大约130万个”是一个什么数?

  生:是一个大概数,近似数。

  师:求一个近似数要用什么方法?

  生:四舍五入。

  3.12756≈10000=1万 1389000≈1390000=139万

  ≈13000=13千 =1389千

  ① 师:我们要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应该怎么做?

  生:首先找出万位,再看千位上的数是否满5,不满5就四舍,满5就五入,然后在把万后面的数改写成零或加一个万字。

  ② 请同学思考:如果是省略千、百后面的尾数又该怎么办呢?

  做练习15页的“做一做”,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请小组派代表来汇报。

  生总结:省略哪一个数位上的数要先找出那个数位,然后看到右边下一位是否满5决定四舍五入,但必须在后面加上省略那一数位上的计数单位。

  三、巩固练习

  1.第4题 由师生对答哪些是近似数,哪些是准确数。

  2.第5题 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然后开火车的形式校正,并要求说明过程。

  3.第7题 由老师提示,讲解题意,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对。投影校对,并让学生提出质疑。

  4.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拿学生的课本投影校对,并请学生说明理由。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说说这节课的体会,并答解疑难问题。

【小学语文复习课教案优秀】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复习课教案08-26

小学语文复习课教案02-03

语文复习课教案03-24

小学数学复习课教案优秀03-14

我的语文复习课教案06-17

复习课《面积》优秀教案06-08

语文复习课优秀教学反思03-31

语文复习课优秀教学反思05-17

初二语文复习课教案01-31